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走进化学殿堂2
湘教初中化学九上《1单元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word教案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化学,对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化学的魅力,探讨学好化学的方法;2、了解并能够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有大致印象。
教学内容化学使世界更美好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人在久不使用的地窖里可能会昏倒,吸烟有害健康与烟民的矛盾,以及“水变油”的骗术等,都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
2.化学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应用,如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的搭配等,这些涉及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化学。
3.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如令人头痛的白色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
4.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克隆技术及纳米技术,这些高尖端的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都离不开化学。
二、化学研究些什么?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水变成水蒸气、湿衣服凉干等。
化学变化: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
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是判断依据。
化学变化判断的唯一依据就是:化学变化的本质,即生成了新物质。
发生了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但发生了化学变化则一定有物理变化的存在。
(2)体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碘的升华现象:结论:(2)镁带的燃烧现象:文字表达式:物质的化学式:结论:(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文字表达式:物质的化学式:结论:(4)把盐酸滴在大理石上现象:文字表达式:物质的化学式:结论:这三个属于什么变化?完成表格:变化类型_____变化______变化概念本质区别(判断依据)伴随现象物质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常伴随_____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另举实例说明化学变化常伴随_____、_____等现象发生,但有_____、_____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注意:_____变化中一定伴随_____变化。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2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知能训练
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科学。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化学技术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B.化学工业一定会污染环境C.自然界中的现象与化学学科无关D.生活中不需要懂得化学知识
A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C.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新知学习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生物化学
物理化学
材料化学
高分子化学
环境化学
……
化学
新知学习
三、化学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帮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新知学习
衣
食
住
行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新知学习
化学应用领域:能源、材料、医药、信息、环境、生命科学等。
化学方法处理污水
超导材料
青霉素药剂
新知学习
四、趋利避害,用好化学
D
知能训练
白色污染
大气污染
人们对化学废弃物处理不够重视,致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新知学习
绿色化学强调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
新知学习
讨论:化学的利与弊。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
知识点2:化学的起源和发展我国古代的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范畴的是( )A.黑火药B.烧瓷器C.指南针D.造纸
炼丹术和炼金术中设计了很多专用的的器皿和实验方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事实材料,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1单元3走进化学殿堂 2

单元 3 走进化学殿堂
【学习目标】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教学重点】化学仪器的识记。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胶头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教学难点】规范性、安全性教育,药品的取用及注意事项。
【教学手段】让学生尝试独立操作、观察、归纳为探究的主题,教师的目的是诱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实验室。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知识总结 (新版)湘教版

专题1 走进化学殿堂单元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课题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础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发展用途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制备和用途。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二、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则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三、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4.观察与思考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变化类型实验1步骤1 砂纸打磨的镁带一分为二镁条变短物理变化步骤2 一截镁带放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壁发烫化学变化实验2 步骤1 研磨碱式碳酸铜(铜绿)铜粒由颗粒状变粉末状物理变化步骤2 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铜绿由绿色变黑色;试管内壁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
化学变化四、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走进化学殿堂PPT课件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①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②伴随的现象:
物理变化: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
③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物理变化发生,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 定伴随化学变化发生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讨论:
研究物质的制备和用途是化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讨论:
组成 结构
决定 反映
性质
决定 用途
反映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也是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
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的重要任务; 研究物质的制备和用途是化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也是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注意:
①常见的物理性质: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等。
②常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腐蚀性等
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化学的重要任务:
①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自然现象,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②能够帮助我们掌握物质变化规律,以趋利避害。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制 备和用途的基础自然科学。
二、学习化学的意义: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体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走进化学殿堂PPT课件2

(1)现象:放出大量(dàliàng)的气体,并 且放出大量(dàliàng)的热。
(2)文字表达式:镁 + 盐酸 = 氯化镁 + 氢气
(3)化学方程式: Mg +2HCl = MgCl2 + H2
(4)有关的元素符号:
Mg
H
Cl
第五页,共26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四十六分。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四十六分。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wùzhì)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 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wùzhì)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 性等。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 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第十六页,共26页。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四十六分。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
变化产生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
(2)文字(wénzì)表 达式:
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 +水
Cu2(OH)2CO3
2CuO + H2O
小结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CO2
(3)化学方程式
(4)有关的元素符号:
Cu铜绿
O
(tóngl
H
第八页,共26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四十六分。
一、生活知道和实验1中步骤(bùzhòu)1的 共同特征?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走进化学殿堂PPT课件 图文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 化学性质的是( )
课堂练习
3、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化学已日益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
鲁迅在物质生活上实在没法与胡 适相比 。其实 ,鲁迅 并不是 没有享 受荣华 富贵的 能力。 只是, 鲁迅是 一个精 神独立 的文人 。不愿 为了荣 华富贵 向人卑 躬屈膝 。这一 点,鲁 迅就像 陶渊明 。中国 古代文 人的气 节在鲁 迅身上 得到了 很好的 体现。 上面,我们说了鲁迅的许多优点 ,当然 人无完 人,鲁 迅也有 一定的 缺点: 一是鲁 迅的性 格过于 刚烈, 心肠较 硬。二 是鲁迅 过于敏 感、常 常为了 一些琐 碎的事 情而小 题大做 。 对于鲁迅的缺点,笔者只是举出 了一二 ,也许 鲁迅还 有其他 的缺点 ,限于 作者的 水平有 限只能 举这么 多了。
鲁迅的一生是处在乱世中的一生 ,国家 的动荡 ,民族 的败落 。深深 的影响 着鲁迅 。为了 追寻人 生的价 值,鲁 迅到日 本去留 学,民 族的耻 辱改变 了他的 人生观 ,他决 定弃医 从文, 也许是 上天注 定,也 许是性 格使然 。从文 的鲁迅 找到了 改变人 们灵魂 的武器 ,也使 自己的 才华和 思想得 到了淋 漓尽致 的发挥 。 弃医从文,鲁迅的忧国忧民的思 想在他 的文章 中得到 了充分 的体现 。无论 是《阿Q 正传》 还是《 祝福》 、还是 《伤逝 》无不 充满了 对普通 劳苦大 众的爱 与关怀 。 试问,如果一个写作者,心中没 有爱与 关怀, 没有对 劳苦大 众的一 种赤诚 的心。 又怎么 能够写 出感人 至深的 文章呢 ? 四、鲁迅是一个寂寞的、孤独的 、哀伤 的、富 有才情 的文人 鲁迅的故乡是在绍兴,自古以来 ,绍兴 就是出 文人才 子的地 方。可 能是和 江南的 环境有 关系吧 。 这里的文人多情敏感、才思敏捷 。鲁迅 在绍兴 鲁镇, 那里的 文化气 息也十 分的浓 厚。鲁 迅从小 就在这 里生活 ,自然 耳濡目 染,身 上的文 人气质 不招自 来。 在鲁迅的《故乡》中,我能时时 刻刻感 受到一 个失意 忧伤的 文人的 存在。 作者说 要找一 种全新 的生活 ,要走 一条没 有路的 路。这 是多么 忧伤的 希冀啊 ! 鲁迅的寂寞、孤独、哀伤、在他 的散文 、杂文 中都有 充分的 体现。 五、鲁迅是一个甘于清贫、不贪 图荣华 富贵的 有气节 的人 纵观鲁迅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 一生。 鲁迅的 辉煌从1 919年 算起, 到1936 年去世 总共就 十几年 的时间 。 鲁迅的大半生是在漂泊、孤独中 渡过的 。另外 ,鲁迅 的婚姻 也不是 很幸福 。有时 候他就 是一个 苦行僧 ,肉体 在精神 的支配 下默默 的服着 苦役。
秋湘教版化学九上单元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word学案

秋湘教版化学九上单元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word学案【学习目标】1.亲身感知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产、化学与环境、化学与材料、化学与健康、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新科技等方面的联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激发学好化学的情感.2.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社会进展的庞大奉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社会可连续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回忆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液化气燃烧B.面粉发酵C.把土豆切成丝D.菜刀生锈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化气作燃料B.铝材作高压锅C.炭黑作填充剂D.冰作致冷剂3.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要紧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电热器取暖B.蜡烛照明C.水力发电D.太阳能供能4.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各组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铁铸成锅C.食物腐烂,鸡蛋变臭D.石蜡熔化,钢铁生锈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C.酒精是易挥发的有酒味的无色液体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固(二)阅读明白得阅读课本P7-P11内容,回答相关问题: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用塑料等化学材料制牙刷柄、牙刷毛B.由摩擦剂、表面活性剂和香料等制牙膏C.用食醋、食盐等作调味品D.将地沟油过滤后作食用油2.运用化学手段研究了各种食品的组成,有助于营养学家指导我们合理搭配饮食,为一天的学习提供充足的能量.下列食品中,含有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油脂的是_____________,含有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含有糖类的是_____________.A.面包B.鸡蛋C.大米D.肉类E.蔬菜F.水果G.牛奶H.坚果3.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行车内使用了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化学材料B.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自行车使用完后,要用水冲洗,放在阴凉处D.自行车金属部件涂油或刷油漆可防锈蚀4.化学在治疗污水和大气污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湘教初中化学九上《1专题1 走进化学殿堂》PPT课件

古代
近代
现代
化学的发展过程
古代 火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为人 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北京猿人用火图
人面鱼纹彩陶盆 w越ww王.k勾epu践.co青铜剑
蔡伦造纸
化学的发展过程
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英国 道尔顿 科学家
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化学 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 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 在的新物质。
化学研究的内容和作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 和变化,制备和用途的基础自然科学。
结构 决的对象是物质
化学的发展过程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 5、学好其他学科
• 1、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 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 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 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 学。
•2、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 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 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 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 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 进一步加深理解。
走进化学殿堂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田店中学 容俊生
衣
食
住
行
科技领域
奥运场馆:水立方 奥运场馆:鸟巢 神州六号
化学在各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由此可见:
化学 Chemistry
①人们的衣食住行; ②工业、农业、国防、卫生等; ③文物保护,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 ④高分子材料,新产品的研发等。
科普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单元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课方案(第1课时)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门路,能在教师指导下推行实验,初步学会察看、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能说出蜡烛及其焚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性质。
3.能领会到化学学习的特色是着重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1.经过对蜡烛及其焚烧的研究,使学生学会察看并能详细、正确地描绘和记录实验现象。
2.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术,填写实验报告册,并能经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小组实验和察看记录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合作沟通水平与认真谨慎、勤于思虑的科学精神,逐渐领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教课要点培育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察看和剖析水平,并能正确地表述研究所获得的结论。
三、教课难点1.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述。
2.对蜡烛焚烧产物的查验。
四、教课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烧杯、澄清石灰水、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火柴、蜡烛、水。
学生准备:火柴、蜡烛、小刀、烧杯或透明玻璃杯、玻璃片(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五、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指引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化学生踊跃回答:实验。
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成立的呢?【叙述】大家能否还记得《西由学生熟习的画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新课引入面下手,激发学炉?我们不要小瞧这个炼丹(4分钟)生学习新知识的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热忱。
作坊就是今日的化学实验室学生认真倾听、领会。
的前身。
经过炼丹和炼金,人们发了然好多化学实验仪器,累积了大批的化学知识,发了然一些分别物质的有效方法。
新课讲解(39分钟)【板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发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好多的化学成就与创建都是在实验室中频频实验得出的,因此说要想学好化学就一定重视化学 学生认真思虑,踊跃回答:实验。
那么要学好化学实验, 认真察看、多着手、多思虑。
科普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专题一 走进化学殿堂 单元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_2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学案化学是什么?化学和物理、生物一样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它致力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制备和用途。
生活启示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千姿百态,而且时刻发生着各种变化。
分析图1-1我们能够发现,有些物质外观发生了变化,有些物质成分发生了改变。
图1-1 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在物质发生的各种变化中,有一类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仅仅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等发生改变,如铜锭拉成铜丝、冰融化成水等,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还有一类变化,原有的物质被分解破坏,或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生成了新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
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观察思考观察下列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判断实验步骤1、2中的变化分别属于哪种变化类型。
实验1步骤1:将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一分为二。
步骤2:如图1-2,将其中一截镁带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mL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实验2步骤1:用药匙从试剂瓶中取少量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放在研钵中轻轻研磨,观察铜绿颗粒大小发生的变化。
步骤2:将研磨后的少量碱式碳酸铜装入试管中,用带弯曲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利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加热(首先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来回加热,然后将火焰对准放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除有新物质生成外,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
如木材燃烧时,除能看到火光外,还能闻到烟味,感觉到放出热量;将镁条插入稀盐酸中,反应中不但有气泡冒出,还放出热量。
化学伴随的现象常常可协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物质的性质千差万别,如常温下铜为固态,而水银(汞)是液态,空气无色,而碳粉呈黑色,铁易生锈,而金则比较稳定。
在物质众多的性质中,人们通常把那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碳的可燃性、酸或碱的腐蚀性等。
湘教初中化学九上《1专题1 走进化学殿堂》word教案

专题1 走进化学殿堂第一部分课标对专题1的学习要求单元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单元1 造福人类的化学1.化学的意义等。
2.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实并做演示实验(3个):出示发霉的饭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滴上洗洁精、将生锈的铁钉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
单元2 迷人的化学1.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定义,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演示实验(3个):木条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爆炸与颜色变化;学生分组实验(1个):压碎碱式碳酸铜。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4.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5.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
6.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单元3走进化学殿堂1.实验室常规,实验基本操作。
2.演示实验(5个):镁条燃烧、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用量筒取液体试剂;分组实验(2个):验证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观察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第二部分各单元案例设计单元1 造福人类的化学【学习目标】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
3.初步引入化学用语,分散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用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看课本→讨论认识→初识化学用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关的元素符号:
Mg
H
Cl
实验2、加热碱式碳酸铜
视频
实验2、加热碱式碳酸铜
固体绿色变黑色 --氧化铜
(1)实验现象 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水
小结
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
(2)文字表达式:
小结
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 +水 +二氧化碳
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2.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B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3.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是( C D)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
4、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E ) 哪些是化学变化( C )哪些是物理性质(BD) 哪些是化学性质( A )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 等。
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耀眼
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该变化的类型是化学变化,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C 。
回忆: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变化的 本质区别是什么?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
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I、 。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 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3)化学方程式
(4)有关的元素符号
:
C铜u 绿 O
H
一、生活知道和实验1中步骤1的共同 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实验1中步骤2和实验2中的共同 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三、以上实验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 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
变化产生的是( D )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
放出的能量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走进化学殿 堂2
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 制备和用途的基础自然科学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 的,物质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呢?
生活知道: 水的沸腾实验
D.化学变化 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这种变化是(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灯泡发光
B、空气液化
考考你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D )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B、煤的燃烧 D、钢铁生锈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物理性质:色态 无色固体 密度 比水小
硬度 软 熔点 低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谈一谈: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 质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课堂练习题1
• 化学课本P3上面的表格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物理变化 区别 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气味: 有特殊气味 水溶性:能与水互溶
密度:0.8g/ml 易 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三、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
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 性,毒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色、态、味,硬、密度,熔、沸 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热、导电性等。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1 镁带打磨和与盐酸反应
镁带打磨
镁带与盐酸反应
镁带与盐酸反应
小结
(1)现象:放出大量的气体,并且放出 大量的热。
(2)文字表达式:镁 + 盐酸 = 氯化镁 + 氢气
(3)化学方程式: Mg +2HCl = MgCl2 + H2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4、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
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 ,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 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 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 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 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4、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
化学变化的是
(B )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 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5.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
,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炸
C、熔化
D、冷凝
6、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