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探讨
中国地震烈度的衰减规律
中国地震烈度的衰减规律
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是指地震波在地球表面和体内传播时,随距离的增大,其所传达的能量逐渐衰减的规律。
从深化对中国地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中国,地震烈度的衰减规律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它包括两个主要特点,即烈度随着几何距离的增大而迅速衰减,而且衰减的速度也是有规律的。
首先,中国的地震烈度衰减模式表明,烈度随着距地震源的几何距离增加,其振动能量会呈现出大幅衰减,基本上可以拟合为一条函数曲线,大致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烈度衰减的速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快,而当几何距离达到一定的长度后,会出现非常快的衰减;二是就算是在一定的几何距离下,烈度也会继续出现提高,但速率会变得非常缓慢,这也就是为什么某些地震期间可能会在距离地震源比较遥远的地方感到到地动的原因。
此外,中国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还反映了地震余波的传播特性,表现为具有高斯数理特点的衰减,另外地震波在波源附近几乎没有衰减(并不是越远越弱),然后接下来的路径则会出现快速的衰减。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中国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的两个主要原则:一是随着几何距离的增大,地震烈度会迅速衰减;二是随着非几何距离的增大,地震衰减的速度也会变快,但会出现所谓的地震余波现象。
虽然中国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整体相对稳定,但也存在着一些因素会影响地震烈度衰减的程度,例如,地震位置、地表地貌、地表覆盖、地质结构等都会影响地震烈度衰减的规律。
总之,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是描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程度的重要准则,也是分析地震烈度衰减的重要基础。
对这一重要概念的充分理解,有助于广大民众更好的预防和缓解强烈地震的危害,从而提高我们的灾害防御能力。
济南市与周边地区地震情况分析(图文)
市及周边地区地震情况分析(图文)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震以来,人们“谈震色变”,为此,我针对地区地震发生可能性评估,希望大家能对此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些关于地震的概念。
震源:是地球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
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
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中国是个地震强国再看地区,就显得比较安静了!及周边地区历史上也发生过地震,但对的影响较小。
地区褶皱不显,断裂发育,区有多条断裂带通过。
另外东临我国东部巨型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西临省西部最大的断裂带——聊考断裂带。
这两条断裂带的强震、大震,会对产生很大危害。
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并经常受周围地区强震波及。
主要地震纪实1852年12月16日(清咸丰二年十一月六日),地震。
次年三月复震。
1858年6月11日至7月10日(清咸丰八年五月),平阴地震。
1887年6月21日(清光绪十三年),长清地震。
1888年6月13日(清光绪十四年五月初四日),历城地震。
1904年3月3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七日),长清地震。
1909年1月14日(清宣统元年十月初二日),历城地震。
1909年12月14日(清宣统元年十一月初二日)夜半,长清地震,有声似雷。
1937年8月1日,地震(7级)波及,无数房屋倒塌,伤3人。
平阴县政府房屋倒塌。
1948年5月29日,发生5.5级地震,于14时和23时10分两度波及。
第一次极微,第二次持续20秒钟,玻璃窗、地板均被震颇剧。
山东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分 量数 字 地震 仪 ,都 在 1 2 z 间具 有 速度 平坦 的响应 。地 震 信号 以 5 z的采 样 率通 ~OH 之 OH
过 D N专线 实 时地传输 到省地震 局 台 网中心 。 D
Moa 方 法 进 行 了 台站 的 场 地 响 应 的 测 算 。数 据 分 析使 用 的 是 山 东 数 字 地 震 台 网 最 早 正 式 y等 运 行 的 8个 数 字 台站 记 录 的 所 有 地 震 ,采 用 信 噪 比方 法 挑 选 出 质 量 较 高 的 1 6次 地 震 ,对 记
录谱 进 行 路 径 校 正后 参 与计 算得 到 每 个 台 站 的 场 地 响应 值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在 所 研 究 的频 率
范 围内 非弹性衰减p 值和 频率, 很好的线 ' 有 性关系, 27/…; 个数字地震台中的 p 6 9. 9= 4 8
7个 基 岩 台均 没 显 示 出 明显 的放 大 作 用 。1 井 下 摆 台 站场 地 响 应 在 高 频 部 分 衰 减 很 快 。 个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1期
华 南 地 震
Vo . 8 No 1 1 2 , . Ma ., 0 r 2 08
20 0 8年 3月
S OUT C NA J RNA E S H HI OU L OFS L MOL Y OG
山东 地 区地震 动 衰减 和 场 地 响应 的研 究
信 噪 比大 于 2的 1 6次 3级 以上 地震 的记 录用 于 计算 ( 2 。这 些 地 震 的震 中距 为 2 ~ 2 表 ) 040
山东及邻近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测定
震 源半径 为
23 . 4V
。
() 3
2 资 料 处 理
山东数字 地 震 台 网 20 00年 正式 投 入 观测 ,考 虑 台站 编号 与名称 的统 一 以及 仪 器记 录的完 整性 ,
维普资讯
14 1
灾
害
学
2 3卷
△ =
,
() 2
我们从 20 O4年 6月 一 O7 7月期 间共 2 台站资 2O 年 2个 料 中,通过波形 资料连续性 、噪声水 平等考察 ,共选 出 4 个地震 1 个 台站共计 31 4 6 2 条记录用 于分析。 所使 用 的 台 站 都 位 于 基 岩 上 ,都 是 三 分 量 数
(.山东省地震局 ,山东 济 南 2 0 1 ;2 1 5 0 4 .河北省地震局 ,河北 石家庄 00 2 ) 5 0 1
摘
要 i采用谱分析方法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 台网的观测 资料 ,计算 了 20 0 4~2 0 0 7年期 间山东地 区 4 4次 3级 以
上地震 的波谱 ,估算了地震矩 、拐角频率 、应力降 、震源破裂半径 。讨论 了各震 源参数 之 间的相互关 系 以及 拐角 频率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地震矩与震 级 、地震矩与 拐角频率 、地 震矩与震 源破裂半径 有明显 的依赖
值 的信息 。本文采 用 了 中国地 震局 预测 研 究所 数 字 地震 学实验 室在 全 国推广 的多 台多地震 联 合反 演 震
得到第 个 台站记 录 的该地 震 的震 源位 移谱 [ 。 A ∽ ]再对台站得到的震源谱求 出平均 ,即是该地 震的震源谱 A ∽ 。采用 由二次方衰减震源谱模 型 。
青岛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生 之 间的关 系 。针 对 2 0 0 3年 以来 青 岛及 邻 近地 区 先 后发 生多 次显 著性 小震 群 活 动 的 实 际情 况 , 合 结 小 震综合 机 制解 的 动态 变 化过 程 , 对青 岛及 邻 近 地 区的地震 活 动特 征进 行 分 析 , 以期 为今 后 的地 震 监 测 预报 工作 提供可 资借 鉴 的成果 。
动 影 响较 大 的有 苏 北一胶 南 断 块 区 、 辽 断块 区和 胶 鲁西 断块 区 , 区周 边发 育有 多组 活动 断裂 , 该 如沂沐 断裂 带 、 黄 海 断裂 带 、 平一 即墨 断 裂 带 、 山一 南 牟 燕
震②) 。这 次震 群持 续 时间 较 长 , 8月 底 仍 陆续 有 至
20 0 3年 8月底 共记 录到 地震 10 2 0余次 , 中 2 0 其 .~ 2 9级 地震 3 . 5次 , 3级 以上 地 震 5次 , 4级 以 上 地震 2次 ,6月 5日 4 2级 地 震 和 6月 1 ( . 2日 4 0级 地 .
位 于苏北 一胶 南断 块 区的西北 部 。对该 地 区地震 活
青 岛及邻 近 地 区地 震 活 动 特 征 分 析
张 玲 ,朱建 亚 ,许 萍 ,何 钧 ,刘 元 生
( 东 省 地震 局 , 山 山东 济 南 2 01) 0 5 4
摘 要 : 青 岛 及邻 近 地 区 的 地 震 地 质 背 景 和 地 震 活 动 情 况 进 行 了 分 析 , 结 合 本 区 的 小 震 综 合 机 制 解 的 特 点 , 析 对 并 分
了 P T 轴 时 序 变 化 与邻 区地 震 活 动 之 间 关 系 , 现 中强 地 震 的发 生 可 导 致 研 究 区 域 内 P T 轴 方 位 的 变 化 。 P T 、 发 、 、 轴 方 位 变 化 的 时 间 较 为 同 步 , P轴 方 位 变 化 幅 度 更 为 明 显 。 而
2009年度山东及邻近地区地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
沂 沐断 裂带 波速 比低 值 8次 , 海地 区 的波 速 比 黄 都 在正 常值 范 同以 内¨ 。。
2 1 胶 东半 岛及北 部海 域 .
计算 了胶 东半 岛及北 部海域 2 0 0 8年 1 0月 ~
20 0 9年 9月 1 0次 . . 0 ≥10级地震 的波 速 比值 。
关 键词 : 山东; 波速比; 地震趋势
中 图分 类 号 :35 3 P 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8 X(00) 1 00 0 10 —5 6 2
地震波 直接来 源 于震 源 , 携 带 着震 源 和传 它 播途 径介质 变化 的大 量 信息 , 因此 地 震 波是 探 测 地球 内部信 息 的主要 来 源 。在 地 震 学领 域 , 地震
3 结论 与讨 论
通过对 山东 及邻 近 地 区 2 0 0 8年 1 0月 一 0 9 20 年 9月地震 波速 比资 料分 析发 现 :
线 拟合 的又 比较好 ( 关 系数 在 0 9以上 ) 波 速 相 . ,
学方法 是研究 地震 及地球 内部 的重 要手段 。波速
≥10级地 震 的波 速 比值 。其 中 , 速 比低 值 . 波 R<17 .0的有 2 3次 , 波速 比正常值 R≥17 .0的有 14次 , 9 波速 比异 常 值 占样 本 总 数 的 1 . % 。波 05 速 比异 常 的 震 级 范 围 10~1 9的 1 . . 3次 , . 2 0~
第2 2卷
第1 期
高 原 地 震
P A E U E R HQ A E R S A C L T A A T U K E E R H
Vo . 2 No I 2 .1 M a . Ol r2 O
山东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
山东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摘要:目前,山东各地的城市建设中,抗震设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多数农村地区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差,抗震设防工作不到位,针对山东地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农村地区房屋建筑的现状,分析农村抗震设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的做好农村防震减灾的工作。
关键词:抗震设防农村地区防震减灾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round Shandong, seismic fortification work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but most of rural housing has poor seismic capacity, seismic fortification work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In view of Shandong region’s complex seism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area’s housing construction,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seismic work,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then better to complete the work of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rural areas.Keywords: Seismic fortification, Rural areas,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ation引言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统计,1949年以来,地震死亡人数占全国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一半,居群灾之首[1]。
山东省抗震设防烈度
山东省抗震设防烈度
A.0.13 山东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郯城,临沐,莒南,莒县,沂水,安丘,阳谷,临沂(河东)。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临沂(兰山、罗庄),青州,临驹,菏泽,东明,聊城,莘县,鄄城;第二组:潍坊(奎文、潍城、寒亭、坊子),苍山,沂南,昌邑,昌乐,诸城,五莲,长岛,蓬莱,龙口,枣庄(台儿庄),淄博(临淄),寿光。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烟台(莱山、芝罘、牟平),威海,文登,高唐,茌平,定陶,成武;第二组:烟台(福山),枣庄(薛城、市中、峄城、山亭),淄博(张店、淄川、周村),平原,东阿,平阴,梁山,郓城,巨野,曹县,广饶,博兴,高青,桓台,蒙阴,费县,微山,禹城,冠县,单县,夏津,莱芜<莱城、钢城);
第三组:东营(东营、河口),日照(东港、岚山),沂源,招远,新泰,栖霞,莱州,平度,高密,垦利,淄博(博山),滨州,平邑。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荣成;
第二组:德州,宁阳,曲阜,邹城,鱼台,乳山,兖州;
第三组:济南(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历城、长清),青岛(市南、市北、四方、黄岛、崂山、城阳、李沧),泰安(泰山、岱岳),济宁(市中、任城),乐陵,庆云,无棣,阳信,宁津,沾化,利津,武城,惠民,商河,临邑,济阳,齐河,章丘,泅水,莱阳,海阳,金乡,滕州,莱西,即墨,胶南,胶州,东平,汶上,嘉祥,临清,肥城,陵县,邹平。
1 / 11 / 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概述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是地震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探讨地震烈度随距离震源的远近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这种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形、地表地质、土壤类型、地下岩层、人口密度、建筑物类型、地震波传播路径以及历史地震数据等。
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复杂性。
二、地质构造与地下水位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各种构造单元,如断层、褶皱等。
这些构造单元对地震波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它们可以改变地壳的刚度和阻尼,从而影响地震波的能量衰减。
地下水位的高低也对地震烈度有影响,因为它能够改变地表的土壤湿度和孔隙度,进而影响地震波的传播。
三、地形与地表地质地形对地震烈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形的高低起伏可以改变地表的动力学特性,如地表的动力学阻尼和弹性等。
此外,地表地质的类型也会影响地震烈度。
例如,硬质地表对地震波的传播具有较好的反射作用,而软质地表则更容易吸收地震波的能量。
四、土壤类型与地下岩层土壤类型和地下岩层的性质也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关键因素。
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地下岩层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性,如刚度和阻尼等。
这些特性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和能量衰减。
五、人口密度与建筑物类型人口密度和建筑物类型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人口密集的地区通常有更多的建筑物和设施,这些建筑物和设施的抗震能力直接影响地震烈度的大小。
例如,老旧建筑物在地震中更容易发生破坏,从而增加烈度。
因此,了解不同建筑物类型的抗震性能对于评估地震烈度具有重要意义。
六、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波传播路径是指地震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点的路径。
由于地壳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性,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这会影响地震波的能量衰减和传播方向。
因此,同一地点在不同方向上接收到的地震波的烈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地表地质和土壤类型的变化也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能量衰减。
七、地震能量释放与烈度地震能量释放是指地震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大小。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的相互作用区域,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针对山东附近地区的抗震鉴定主要由地震局、地质局以及相关科研机构进行。
具体的抗震鉴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震设防标准:根据地震活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点、历史地震数据、地震活动性等因素,制定适应当地地震灾害特点和工程要求的抗震设防标准。
2. 工程抗震鉴定:对已建成的各类建筑、桥梁、地下隧道等工程进行抗震鉴定,评估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3. 地质灾害鉴定:山东地区常发生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通过野外勘查、地质勘探、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估其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地震监测和预警:地震局在山东地区设置了多个地震监测站点,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及时掌握地震信息,提供地震预警和预测服务,为地震灾害的减轻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与当地地震局、地质局或相关科研机构联系,咨询相关的抗震鉴定服务。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摘要:一、引言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四、抗震鉴定方法及技术要求五、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实例分析六、提高抗震鉴定能力的措施和建议七、总结正文:一、引言近年来,地震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我国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尤其是山东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山东地区的抗震鉴定进行探讨。
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山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
其中,较为严重的地震有1937 年的临沂地震、1970 年的菏泽地震以及1996 年的烟台海阳地震等。
这些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使得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抗震鉴定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判断。
通过抗震鉴定,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抗震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
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抗震鉴定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抗震鉴定方法及技术要求抗震鉴定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分析、抗震措施评估、抗震性能评价等。
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结构材料、构件连接、支撑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用年限、施工质量等因素,综合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五、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实例分析以某山东地区教学楼为例,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首先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柱梁连接强度不足、框架柱箍筋配置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固方案,包括增加柱梁连接强度、提高框架柱箍筋配置等。
经过抗震鉴定和加固处理,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提高抗震鉴定能力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抗震鉴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抗震鉴定技术水平。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
山东附近的抗震鉴定摘要:一、引言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四、抗震鉴定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五、抗震鉴定结果及应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我国地处世界地震活跃带,特别是山东地区,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地震的侵袭。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抗震鉴定工作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山东地区的抗震鉴定工作,包括其重要性、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结果的应用。
二、山东地区的地震背景山东位于华北地震区,该地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近年来,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地震仍然是一个难以预测的灾害。
因此,在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时,抗震鉴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抗震鉴定的重要性抗震鉴定是对建筑物抗地震能力的一种评估。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可以了解其抗震性能,为今后的地震防范和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抗震鉴定还可以促进建筑物加固改造,提高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抗震鉴定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首先要收集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勘查,检查结构现状,分析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此外,还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以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最后,根据鉴定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和建议。
五、抗震鉴定结果及应用抗震鉴定结果分为合格、整改和不合格三种。
对于合格的建筑物,可继续使用;对于整改的建筑物,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加固改造;对于不合格的建筑物,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拆除或重建。
抗震鉴定结果可为政府决策、地震救援和民众防震提供重要参考。
六、结论山东地区抗震鉴定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程序,我们可以为地震防范和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地震烈度评定与地震损失分析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地震烈度评定与地震损失分析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准确评定地震的烈度以及分析地震造成的损失,中国地震学界采用了地震动参数区划的方法。
本文将从地震烈度评定与地震损失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震烈度评定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地震产生的破坏情况进行评定来反映地震的强烈程度。
中国地震学界采用了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区划方法来评定地震烈度。
这种方法以地震动参数的时程曲线为依据,综合考虑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定体系。
在地震烈度评定中,常用的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响应谱加速度、峰值速度等。
通过测定地震动参数,将其与地震烈度等级进行对应,从而判断地震造成的破坏情况。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评定地震烈度,还能够提供给地震后的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地震损失分析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地震烈度评定的重要结果之一,也是评估地震影响的关键指标。
地震损失分析是通过对地震破坏情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方面的统计和分析,来对地震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以及救援和恢复工作等进行评估。
地震损失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震发生地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地震烈度等级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地震损失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从而为地震后的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三、地震动参数区划的意义地震动参数区划方法的应用,对于准确评定地震烈度和分析地震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地震烈度评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使评定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其次,通过地震动参数区划,可以更好地预测地震的破坏范围和程度,为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地震动参数区划还可以为地震后的应急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中国地震学界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的方法,通过地震烈度评定和地震损失分析,能够准确评估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
这种方法的应用,为我们对待地震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山东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探讨
山东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探讨
苗庆杰;许萍
【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8(030)003
【摘要】利用山东及近邻区34个地震的70条等震线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到了山东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同时根据地形与地质构造特征将山东及近邻区分为土层覆盖区和基岩出露区,分别拟合出了各自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总页数】6页(P282-287)
【作者】苗庆杰;许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
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
【相关文献】
1.天津市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J], 谷国梁;邱虎;王晓蕾;李雅静;赵颖;张晖
2.江苏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J], 何奕成;徐年;吴珍云;郑黄海;王琛
3.河北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J], 杨凡
4.海南岛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J], 曾维顺;陈祥开;杨漾;丁有兴
5.海南岛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J], 曾维顺;陈祥开;杨漾;丁有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及邻区双震现象的研究
山东及邻区双震现象的研究
苏鸾声
【期刊名称】《华北地震科学》
【年(卷),期】2000(018)003
【摘要】对山东及邻区中强以上地震的双震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是:M4.0级以上中等地震双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峡和邢台地区及其构造附近;M5.0级以上中强震双震,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峡、邢台、临沂、菏泽这些历史和现今7级以上强震震中区附近.分析认为:双震现象可能主要与上地幔隆起、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和高应力背景有关.
【总页数】6页(P32-37)
【作者】苏鸾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
【相关文献】
1.新疆及邻区MS≥7.0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研究 [J], 肖美美;延军平;李光耀
2.特大地震对震源邻区的增(减)震作用的研究 [J], 罗国富;马禾青;杨明芝;卫定军;曾宪伟
3.利用重震资料研究豫北及邻区地壳结构特征与地震分布 [J], 姜磊;徐志萍;方盛明;杨利普;李怡青;徐顺强
4.山东地区乳山震群双差重定位及发震构造研究 [J], 张斌; 白相东; 申金超; 苏道磊
5.青海及邻区地震序列h值震型判定与强余震预测研究 [J], 马茹莹;马震;王培玲;苏维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山东省震灾损失区划的讨论(节要)
关于山东省震灾损失区划的讨论(节要)
侯立臣;李遵林
【期刊名称】《中国地震》
【年(卷),期】1989(005)001
【摘要】从全国各地的震情预测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地区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对提高我们有限资金的投资效益,促进地震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此,我们对山东省的地震活动水平及经济发展现状、人口状况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震灾损失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并进行了区划的尝试,以求山东省地震工作能逐步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侯立臣;李遵林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
【相关文献】
1.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理论估计及初步讨论 [J], 张晓东;朱丽霞
2.总结区划实践探讨区划理论——四川省农业区划理论讨论会在大邑召开 [J], 刘振武;凌波
3.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关于安排好农业区划经费问题的通知[J],
4.日本福岛7.3级地震灾害损失总结与讨论 [J], 陈相兆;张桂欣;孙柏涛;武继双;陈
洪富
5.强震群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J], 宋立军;苗崇刚;张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山东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石玉燕;郑斯华;胡旭辉;颜启;山长仑【期刊名称】《华南地震》【年(卷),期】2008(28)1【摘要】采用Atkinson方法,基于遗传算法反演山东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在此基础上利用Moya等方法进行了台站的场地响应的测算.数据分析使用的是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最早正式运行的8个数字台站记录的所有地震,采用信噪比方法挑选出质量较高的16次地震,对记录谱进行路径校正后参与计算得到每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频率范围内非弹性衰减Q值和频率f有很好的线性关系,Q(f)=297.4f0.558;8个数字地震台中的7个基岩台均没显示出明显的放大作用,1个井下摆台站场地响应在高频部分衰减很快.【总页数】9页(P92-100)【作者】石玉燕;郑斯华;胡旭辉;颜启;山长仑【作者单位】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北京,100036;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63【相关文献】1.河北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J], 赵英萍;杨锐;高景春;王宁;贾炯;李雪英;蔡玲玲;王莉婵;2.广西地区地震动衰减Q值和场地响应研究 [J], 龙政强;孙学军;姚宏;陆正兴;陈升3.宁夏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分区研究 [J], 金春华;李鸿庭;盛菊琴4.河北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J], 赵英萍;杨锐;高景春;王宁;贾炯;李雪英;蔡玲玲;王莉婵5.江西地区地震动非弹性衰减和场地响应特征研究 [J], 肖孟仁; 陈浩; 罗丽; 查小惠; 郭江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及邻区中强地震前后地磁总强度变化和预报判别指标
山东及邻区中强地震前后地磁总强度变化和预报判别指标苏孟如
【期刊名称】《地震学刊》
【年(卷),期】1990(000)003
【摘要】本文利用1982年-1987年的高精度流磁资料,研究了该期间内山东及邻区的中强地震前后地磁总强度变化,发现地磁总强度变化与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文中初步给出了中强地震前后地磁总强度变化的判别指标。
【总页数】7页(P80-86)
【作者】苏孟如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8.5
【相关文献】
1.用地磁场总强度空间线性相关方法对辽宁省内及周围地区几次中强地震的预报总结 [J], 刘哲
2.地震非均匀度在甘肃及邻区中强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J], 肖丽珠;柳永秀
3.山西及邻区中强地震前断层形变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 [J], 王秀文;赵丽华;张美仙;彭浩
4.广东及邻区地震前地磁变化和异常判别指标 [J], 叶东华
5.山西及邻区中强地震地磁异常综合特征分析 [J], 郭文峰;闫计明;刘素珍;曹志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9 P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0 4 ( 0 8 0 0 8 0 0 0— 8 4 2 0 ) 3~ 2 2— 6
S ud n t r ul fSes i ntnst t n to n a do t y o he Fo m a o im c I e iy Ate ua i n i Sh n ng
2 E r qaeA miirt no hn ogPoi eJrn 20 1 C i . at u k d nsai S a d n rv c ,ia 50 4。hn h t o f n r a)
A s a tT ef m l o si ci e sya eu t nf h n d n n s dae t ra t db — b t c : h r ua f e mi n ni t n a o r ag o ga di jcn es s t yU r o s t t t i oS ta a if e i
维普资讯
第 3 0卷
第 3期
西
北
地
震
学
报
Vo |3 No 3 l 0 . Sp. 0 8 e t ,2 0
20 0 8年 9月
N T OR HW E T RN S S S E EI MOL OGI AL J URNAL C O
山东及 近 邻 区地 震 烈度 衰 减 关 系探 讨
鲁南 地 区地震烈 度 区划 项 目中 曾选取 了 山东 、 北 、 河
的烈度 衰减 规律 的差 别 。区分 这些 差别具 有实 际意
义 。本文 根据 山东 及近 邻 区地 质构 造背 景不 同 的客
观情况 , 为 土层覆 盖 区 和基岩 出露 区 , 分 分别进行 了 统计 分析 。分 区统计 结 果证 实 了土层覆 盖 区和基岩
p s d a e ,t e i d vd a o mu a o es c i t n i t n ai n f rb t r a r t d a s . o e r a h n i iu lfr l fs imi n e s y at u t o h a e s a e f t l t e o o i e o
a d IsAda e tAra n t jc n e s
MI O Q n -e 。 U Pn A ig i j X ig
(1 U i rt o c nea iTcn l yo C ia, fi 20 2 C ia; . nv sy fSi c m e oo hn He 3 0 6,hn e i e h gf e
sng7 s s ima i e r m 4 e rh ua e n t i e i n.Me n i 0 io es lln sfo 3 a t q k s i h s r go a whie ba e n t e d fe e e o a l s d o h ifr nc flnd o m n e lgc lsr c u e c r ce itc,t e r go s d v d d i t olc v r d a e n e r c x f r a d g oo ia tu t r ha a trsi h e in i i i e n o s i o e e r a a d b d o k e —
大区域 平均 的作 法掩 盖 了因不 同地 形地 质背景 引起
地 区 应 使 用 适 合 本 区 特 点 的 衰 减 关 系 。魏 光 兴 等 ]华爱军 等 曾使 用 山东 地 区及 其 附近 的地 震 、
等烈度线资料研究给出过 山东地区和胶东半 岛及其 海域 的烈 度 衰 减 关 系 式 。汪 素 云 等 。 在 重 新 评 定 。
震 烈度 衰减具 有 明显 的地 区性 和方 向 性 , 因此 不 同
近邻 区有 可靠 等震 线 的地 震 资料 , 行 该 地 区地 震 进
烈度 衰减关 系 的统 计 研究 。
同一 个地 区内不 同 的地质 构 造单 元也 会造成 烈 度 衰减 规律 的 差别 。在 已往 地 震 烈 度 衰减 规 律 的统 计研 究 中 , 种 地 质 条 件 的影 响 未 引起 足 够 的 这 重视 , 常把地 质 背景不 同 的所 有 资料 混合使 用 , 种 这
苗庆 杰 ,许 萍
(. 1 中国科 学技 术 大学 , 徽 舍肥 安 2 0 2 ; . 东省地 震局 , 东 济 南 2 0 1 ) 306 2 山 山 5 0 4 摘 要: 用 山东及 近 邻 区 3 利 4个地震 的 7 O条 等震 线数 据 , 过 最 小二 乘 法 回归 分析 得 到 了 山 东及 通 近邻 区地震 烈度 衰减 关 系; 同时根 据地 形与地 质 构造 特征 将 山 东及 近邻 区分 为 土层 覆 盖 区和基 岩 出露 区, 别拟合 出 了各 自的地震 烈度 衰减 关 系。 分
出露 区的烈度 衰减 规 律有 一定 的差异 。
江苏、 辽宁地区具有等震线 资料 的 1 0个地震 , 以其 回归分 析得 到 的地震 烈 度 衰 减 公 式 用 于 鲁南 地 。
Ke o d : es citni A tn ain; ssi lie S a d n n s da e t ra yw r s S i e sy; t u t mi n t e o Ioe ma l ; h n o ga di jcn es s n ta a
0 引 言
在 地震 区划 和工 程 地 震 危 险性 分 析 中 , 地震 烈 度衰减 关系 式是不 可 缺少 的 主要依 据之 一 。 由于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