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食存五观”

合集下载

到寺院吃饭,这些规矩不得不知!

到寺院吃饭,这些规矩不得不知!

到寺院吃饭,这些规矩不得不知!你知道吗?寺院里出家人吃饭的地方叫“五观堂”而出家人吃饭,则称为“过堂”在五观堂吃饭可是有很多规矩的每当有重要法会或活动时寺院也会向居士和善信们提供午斋虽然不强制要求和出家人一样但也有必要遵守一些规矩既是如法,也更吉祥!为什么叫“五观堂”因为吃饭时,要谨记佛陀教导的“食存五观”!五观堂是寺院僧众用斋的地方,这个名字起源于佛陀教导的“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大致的意思是,出家人吃饭时应该观想五件事:想想眼前食物的来之不易,修感恩心;想想自己今日的修行,是否有所进益,是否当得起施主的供养;提醒自己不要对喜好的食物起贪执之心,对不喜的食物起瞋心;吃饭不为享受美味,而是为维持修行所需的身体而进食......食存五观想明白这五件事吃饭也是在修行出家人“过堂”的规矩专心吃饭,别说话。

取用有度,不浪费!出家人吃饭称为“过堂”,当然也自有佛门的一套规矩。

法师们按时走进五观堂,落座后双手合十,等待“过堂”的正式开始。

过堂从唱诵供养偈开始,一直到吃完后的结斋偈完成,中间时间都要止语,并且要注重起止威仪。

止语也就是不能说话,当需要表示加菜、加饭、加汤,喝粥时表示稀一点或者稠一些时,就可以借用筷子和手部动作来表示!法师用斋动作示范居士在寺院用斋须知当然,上面这些要求主要是针对出家人的,平时并不强制要求每一位居士都要如此。

但是,在寺院的五观堂,有一些重要法会,例如设斋供僧时,居士们随法师一起过堂用斋,那就需要参照上面的规矩,如理如法。

内心真正生起恭敬之心,依佛陀教诲去做,方能收获福德与功德。

设斋供僧功德殊胜■五观堂居士用斋须知如果不是随法师们一起在五观堂过堂用午斋,居士善信们进入五观堂用斋,也仍然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规矩,毕竟寺院不是普通的餐厅或者家中。

“食存五观”虽然是出家人的规矩,但对于佛弟子来说,用斋时也能如此观想,有益自己的修行,这一餐就不是消耗福报,而是在积累福报。

佛教斋堂规章制度

佛教斋堂规章制度

佛教斋堂规章制度篇一:佛门礼仪之斋堂仪规佛门礼仪之斋堂仪规寺院食堂称斋堂,又名“五观堂”,师父们吃饭称过堂。

(一)随众过堂,好处有八(1)不懈怠故(2)供养省力(3)平等无我(4)不偏众食(5)甘苦同受(6)存在念故--息诸妄缘(7)如法如理(8)起止威仪(二)食存五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因受此食*古德云:【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凡受食时,当生惭愧之心,加勤精进办道。

如是受人供养『黄金』也能消化;若贪嗔痴三毒未了,受人供养一滴水也消化不了。

(三)随众规矩(1)食不言,坐如钟,穿袍搭衣撩起勿坐。

(2)左手持碗。

四指托碗底,拇指压碗边,式为『龙吐珠』。

(3)右手拿筷。

左手为龙头,碗是珠,右手持筷是『龙爪点珠』。

(4)食无声,碗筷不响,食勿遗落。

(5)需添加饭菜,筷子动作示意,心存正念。

*珠,意为精华,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摩尼珠。

*古德云:【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四)发愿回向吃饭时,先轻吃三口淡饭,发三愿,一口一愿。

(1)愿断一切恶(2)愿修一切善(3)誓度一切众生(五)供佛结斋(1)供佛大众入坐,引磬三声,行堂即开始行粥或饭菜等食物;师父们念唱供佛偈毕,始食。

(※行堂:打饭菜的人。

供佛:此食乃十方供养,称念诸佛菩萨名号,先供养十方诸佛菩萨。

)(2)结斋食毕,念唱回向偈,结斋。

大众依次离开斋堂;过堂完毕。

(※结斋:受此食,以修行功德回向十方供养功德主吉祥。

以示感恩。

)篇二:斋堂吃饭须知五观堂的含义很多人都去过寺院,也注意到寺院中的食堂,但大多没有注意食堂门前悬挂的匾额“五观堂”,也没有在意“五观堂”的含义。

很多人都知道僧人吃饭时不吃肉,不吃葱、蒜等,但这些都不是佛教对僧人用餐时的真正要求,真正体现佛教对僧人用餐时的严格要求正是“五观堂”的“五观”二字。

何谓“五观”?是指的僧人在吃饭之前,都要做五种观想之后,才能用餐,具体如下: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佛学必知】佛教“五观”指的是什么?.doc

【佛学必知】佛教“五观”指的是什么?.doc

【佛学必知】佛教“五观”指的是什么?“仁义礼智信”是作为五种人的基本常性,同样也是儒家的五观,而在佛教中的五观还有着食存五观,表达的更多的是对于食物的珍惜以及教导莫要浪费之意。

我在本期的佛教文化中带您了解佛教五观。

【佛学必知】佛教“五观”指的是什么?佛教用语。

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

一、僧侣在用餐时所应起的五种观想:即所谓的‘食存五观’。

《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三〈随戒释相篇〉云食须观门五别: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醒己德行,全缺多减;3、防心显过,不过三毒;4、正事良药,取济形苦;5、为成道业,世报非意。

二、兹依同书卷下之二〈对施兴治篇〉引用《智度论》、《毗尼母论》等所载,略释如次:1、计功多少等,即思惟此食所用之功甚多,如垦植、耕除、收获、蹂冶、舂磨、淘沙、炊煮等功,又计一钵之食,观想作夫之汗多食少,若有贪心,则堕地狱。

2、反省己身德行,若不坐禅诵经,不营佛法僧事,而受他人信施,则堕恶趣,知之而布施者亦堕之,故须思量己身德行是否可获供养。

3、防心显过等,即食分上、中、下;上食起贪,下食起嫌嗔,中食生痴舍。

贪重则堕地狱,嫌嗔则生饿鬼不得食,痴舍则堕畜生,故须先观食,离此过,方能生三善根。

4、正事良药等,即做良药之想,观想治饥渴如除故病,及减约饮食如不生新病。

5、为成道业等,即观想藉由食物使食久住,藉由寿命的相续而成慧命,修三学以伏灭烦恼。

以此五观故,斋堂又称五观堂。

二、《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所举的观音五观:即1、真观:谓观真实之理而断见思惑之空观;2、清净观:谓于既除见思惑之清净身,断尘沙惑之假观;3、广大智慧观:谓断无明惑而得广大智慧之中观;4、悲观:谓以此上三观观察众生,拔众生之苦恼;5、慈观:谓以前三观观察众生,而给予众生以福乐。

三、因五眼所见对象之不同所产生的五观:即1、肉眼:见色(客观界)之粗杂相;2、天眼:见色之因果微细相;3、慧眼:见物心之粗杂相、微细相及空之道理;4、法眼:见物心之因果粗杂相、微细相及诸法假相;5、佛眼:见前四眼所见及中道佛性之理。

五观心得体会

五观心得体会

五观心得体会佛教的五观是指:身观、受观、心观、法观、般若观。

这五种观念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提高修行的方法。

在我个人的修行中,对这五观有了一些体会和体悟。

1.身观身观是指观察身体的本质和真实性。

在我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观察身体,发现它的变化和无常。

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因此不能过度依附身体和感觉,不能认为自己的身体和感觉是永恒的。

通过身观,可以减少对身体的焦虑和执着。

2.受观受观是指观察感受的本质和真实性。

受观的核心内容是观察到生命体验的短暂性、无常和它所引起的痛苦。

我们通过受观,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3.心观心观是指观察自己内心的本质和真实性。

人们一般有一种认知,即我们的心灵是永恒和不变的,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我们通过更深入的心观,可以发现我们的内心其实也是不断变化的。

比如,有时候内心会感到焦虑或不安,但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情感可能会消失。

因此,我们不应该对自己内心的情感过度依赖,也不能过度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永恒和不变的。

4.法观法观是指观察法性的本质和真实性。

通常,我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不可改变的,但通过法观,可以发现世间万物的本质是空无,具有变化和无常性。

通过法观,我们可以摆脱对宇宙万物的过度执着。

5.般若观般若观是最深层次的观念,指的是观察到宇宙本性的本质和真实性。

般若观是超越因果的直觉和理解,比之其他的观念更难以理解和领悟。

通过般若观,我们可以真正理解宇宙的本质和真实性,得到解脱和内心的平静。

以上是我在修行中对五观的体会和体悟。

五观可以提高我们的修行水平,增加对世间的理解和认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达到内心平静、超越痛苦的目的。

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

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

什么是佛教中的“过堂”2011年10月10日09:36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作者:华人佛教综合2009年,在无锡灵山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上的千人过堂活动。

(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

又称上堂、赴堂。

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中国汉传佛教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所谓二时过堂,食存五观。

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

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

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

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梆)和葫芦型铁板(云板)。

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

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供养偈”。

接着维那师呼僧跋后,大众便开始用斋。

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少数寺院使用钵,碗盘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也不得出声、恣动。

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并摄心用功,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的是谁”。

末了,大众唱结斋偈。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称为“表堂”。

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便加菜施众,或有居士斋僧布施也加菜。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

它是根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征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

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

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

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

以下便是店铺为大家所带来的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希望各位会喜欢!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1、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名为段食。

2、触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由于根境识结合而生起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

3、思食,即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是为思食。

4、识食,与爱欲相应,执着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即为识食。

这四种食一个比一个细,后三种食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

佛教通过这种划分,将“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它直接增益着有情众生的现前生命,同时关系着未来生命的再创。

如《杂阿含经》卷33说:“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起。

(须知)于四食有贪有喜,则有忧悲有尘垢……。

”显然,佛教对四食的划分是出于修行的需要,是为了彻底解脱对“食”的渴求,但客观上深化和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理论,实际上也是十分科学的。

我们今天不也常把知识比作精神食粮吗!佛教认为“食”是众生生死症结的根本所在,若调适不当则不能与道相应。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有时一日仅食一粟一麦,饿得骨瘦如柴,却始终未能与解脱境界相应。

于是放弃苦行,接受牧牛女供养的奶酪,身体得到资益,于菩提树下很快进入禅定境界,相传在腊月初八日晨睹明星而悟道。

可见适当的食物和营养对禅修的重要性。

后世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佛的成道日,每年腊月初八都要熬粥供众,称为腊八粥。

千百年来吃“腊八粥”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

人的身体作为一种活的物质存在形式,离不开饮食的滋养、能量的补充。

因此佛教将饮食列为必备的四种供养之一(其余三种为衣服、卧具、汤药)。

食存五观——精选推荐

食存五观——精选推荐

⾷存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对供养,要算算⾃⼰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维艰,来处不易。

智度论云:此⾷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甚多。

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之分,求福故施。

凡受⾷时,当作此观。

⼆、忖⼰德⾏,全缺应供:藉着受⾷来反省⾃⼰,想想⾃⼰的德⾏受得起如此供养吗?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

德⾏若全,则可应供受⾷。

凡受⾷时,当作此观。

三、防⼼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下等的不起瞋⼼。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物,当作疗养⾝⼼饥渴的良药。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要藉假修真,不⾷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各种疾病。

所以必须饮⾷适量才能资⾝修道。

吃⼀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也难以消化。

因此,佛门中过堂有⼀语:"五观若明⾦易化,三⼼未了⽔难消。

"
+1
31。

五观两论的内容

五观两论的内容

五观两论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五蕴观和十二因缘观。

五蕴观: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为佛教用来观察人生身心现象的五个概念,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蕴和合而成,终归幻灭,不能永恒,称为五蕴无常。

五蕴观是认识真理、解脱生死的关键,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基础。

十二因缘观:十二因缘是指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并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以此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的本质、存在、意义等问题。

十二因缘观是佛教哲学的基础之一,也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五观”和“两论”是佛教中两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它们对于佛教徒的认识和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寺院斋堂规则

寺院斋堂规则

寺院斋堂过斋前注意事项
(一)内外威仪当具足:
1.内:食存五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内外威仪具足,并当发三愿:
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3.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

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三)供佛结斋
大众入坐,引罄三声,行堂即开始行粥或者饭菜等食物,师父们念唱供佛偈毕,始食。

(四)随众规矩
1. 食不言,坐如钟,穿袍搭衣撩起勿坐。

2.左手持碗,四指托碗底,拇指压碗边,式为【龙吐珠】。

3.右手拿筷。

左手为龙头,碗是珠,右手持筷是【龙爪点珠】。

4. 食无声,碗筷无响,食无遗落。

5.需添加饭菜,筷子动作示意,心存正念。

(五)过斋后,洗净碗筷后放置在规定的地方。

以《五观》为题的作文

以《五观》为题的作文

以《五观》为题的作文
今天,老师讲了《五观》,解释完后,我还觉着肚子有点儿饿。

“五观”是佛教里吃饭前要想的五件事,第一观是“此食非我所造”,这意思是,这碗饭不是我自己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第二观是,“此食非我所得”,意思是,这碗饭是我用钱买的,不是什么天上掉下来的。

第三观是,“此食非我力得”,意思是,这碗饭也不是我凭空变出来的,是好多人一起努力才能做成的。

第四观是,“此食应尽苦空无常”,意思是,这碗饭跟大部分东西一样,都会消失不见了,不可能永远存在。

第五观是“此食应为道法僧”,意思是,这碗饭应该是用来供养修行者和帮助需要的人。

我一边吃饭一边琢磨“五观”,突然之间都觉得,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要珍惜粮食,感谢所有付出的人。

我记住了,有一次去外婆家,外婆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菜,有时候来吃东西,外婆都会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菜,说:“孩子,多吃些,这是外婆种的。

”又看了看外婆布满皱纹的脸和那碗菜,我总觉得心里温暖,也更珍惜外婆的辛苦。

我还记得,有一次,爸爸去外地出差,带回去一箱苹果,说:“这是当地特产,你尝尝。

”咬一口苹果,香甜软糯,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淌过心头,爸爸不在家,还盘算着我。

“五观”让我明白了,每一粒米,每一块肉,都应该珍惜,我们要珍惜每一份食物,也要用行动去回报所有付出过的人。

那以后吃饭的时候,我都要想一想“五观”,特意叮嘱自己要节约粮食,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佛教“食存五观”

佛教“食存五观”

佛教“食存五观”
佛教把吃饭的过程也是当做修行的过程,提醒自己吃饭的时候做五种观想:
一、记工多少,量彼来处:吃饭时,须知我今日粒米进口,这是经过农夫辛苦种植,商人贩卖,工人处理,家人烧煮,才能填饱我的肚皮,所以粒米的功德,岂是金钱所能衡量?所谓“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就能以感恩心受食,进而激发道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吃饭时应该想一想,自己的道德、贡献,足以享受这餐美食吗?如此一想惭愧心油然升起,自然进德。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在斋堂里,面对好吃的东西,容易起贪心,不好吃的,则容易生起嗔念,所以必须要慎防自己的道心,要离开过失。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吾人所以吃饭,就是因为“饿病”发作,所以要以饮食为药来治疗饿病,因此三餐饮食只是为了治病,为什么要贪求执着呢?三餐饮食既是为求饱腹,让身体健康,因此不应只在美味上着意。

五、为成道故,方受此食:每日三餐,只是为了维持健康的身体,以便可以修行,成就未来的事业、理念,甚至成道开悟,因此才借助三餐。

进食三餐,既是为成道业,因此应该发道心,要精进奋发,方堪受食。

和平网-佛教的饮食和食疗

和平网-佛教的饮食和食疗

和平网-佛教的饮食和食疗佛教原是印度的宗教,于东汉时传入我国,在这二千年的历史中,已形成它特有的饮食方式和食疗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佛教的寺庙多建于深山丛林,化缘和采购食品都不方便,因此,唐代禅宗的佛教徒们采取自耕自食的办法。

佛教提倡吃素。

饭菜以淡为主,味以真为要,并以量腹为根本。

佛教徒还要守斋。

八关斋中就有“过午不食”一条,有终生奉行的。

守斋有长斋和短斋之分。

长斋,大多是出家人,终身吃素食;短斋,大多是在家人,每月有六天吃素,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期。

此外,还有每年吃三个月的短斋,以阴历正月、五月、九月为期。

如吃观音斋,则阴历三、六、九月三个月都要吃素。

佛教的活动,在中国还形成一种民间风俗,如在阴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以纪念佛祖得道的日子。

佛教还提倡节食、禁烟酒。

饮食有节制,按时进食,食不过饱,即所谓“节量饮食”。

寺院饮食习惯还有“早用生姜晚萝卜”之说,姜能开胃,萝卜助消化顺气。

佛教以烧香品茶。

尤以茶为坐禅养神之品。

笔者参观了福建的许多寺院,发现凡有种茶条件的寺院,都以种茶为主。

和尚们种茶、制茶、品茶都十分内行,对茶叶治病也有研究,如:劳累之后腰膝酸痛,以浓茶加好醋适量服之;腹泻、肠炎、痢疾用绿茶冲一杯,越浓越好,也可加少量醋服。

和尚们患高血压、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病较少,患龋齿的也很少,这与他们的饮茶习惯有些关系。

浓茶还有解暑作用。

此外,佛教还有许多食疗方法可供我们学习,如:二山汤山药5 0克、山楂5故、生姜5片、甘草5克、红枣5杜,水煎煮服。

强筋活血,调理脾胃,帮助消化。

山药粥山药1 5 0克,与大米或小米或玉米(先煮烂),用150克水共煮粥食之。

补肝肾,治肠胃病。

天门冬汤天门冬20克,先剥去皮和根须,洗净,后捣烂沸煮温服。

可增体力。

入秋冬吃,能耐寒。

二门汤天门冬克20,麦门冬10克,煎水服,能耐寒增劲。

五味益寿汤五味子60克、何首乌50克、黑豆50克(先煮烂)、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你真的会吃饭吗?佛门“饭训”:食存五观!

你真的会吃饭吗?佛门“饭训”:食存五观!

你真的会吃饭吗?佛门“饭训”:食存五观!你会吃饭吗?不就动动嘴的事嘛,谁还不会!那你知道佛门的“食存五观”吗?吃饭,也是一种圆满功德的修行哦如果你还不清楚就认真读读此文吧吃饭,谁不会?呵呵!按照佛教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好些人不会“吃饭”,要不然佛门怎么会有“饭训”呢?佛门的“饭训”,用佛教的专用术语说出来,叫做“食存五观”。

“食存五观”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面对食物、准备食用的时候,应该存有五种“观想”!这里又顺便解释一下,“观想”也是佛门专用术语,它的含义也比较深广,大概相当于“将观察、观念、思维、冥想、剖析、定位等等行为和作用融汇于一体”的意思。

下面就简介一下“食存五观”。

第一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好好计算一下,这一餐饭菜需要多少功夫、多少功劳、多少功德的积累才能得到;好好测量一下,这一餐所需的水、电、煤、米、菜、油、佐料等等,都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而是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换来的。

随便举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太多太多人的辛勤付出。

当我们端在手里、吃在嘴里的时候,可曾把这其中的“帐”好好计算过?第二观:“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应供”是佛门用语,放在诸佛菩萨、高僧大德身上,就是“应当接受众生的供养”;放在正在努力修行的普通凡夫身上,就是“应答众生的供养以广结善缘、自他互勉”。

吃饭就是“应供”的一种方式。

要好好思忖一下自己的德行,自己究竟是“全”德呢?还是“缺”德呢?然后根据自己在德行方面的“全、缺”情况,来决定自己应该怎样吃这餐饭!第三观:“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既要防心“离”,又要防心“过”。

防心“离”,是防止心念离开正道;防心“过”,是防止心念耽迷在过失上面。

这些“离”和“过”都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产生出来的,所以需要随时提高警惕进行防止!而“离”和“过”一旦产生、流露出来的最明显现象就是以“贪”为首的几个“宗”(这里的“宗”意思就是“宗主、首领”)。

佛家保健养生法则:忌食五辛戒荤素食

佛家保健养生法则:忌食五辛戒荤素食

佛家保健养生法则:忌食五辛戒荤素食在我们的观念里,佛家都是吃斋念佛的,尤其是戒荤素食的养身观念,让很多名人都开始效仿。

除了这些饮食保健养生特点,佛家人在饮食上还坚持哪些原则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

一、忌食五辛五辛包括大蒜、小蒜、葱、韭菜、洋葱(芥末)。

佛家要求所有修行的佛家弟子都不能吃荤食及五辛。

从养生角度上讲,这五种食物可以起到杀菌、排毒的作用。

但凡事不可过度。

五辛常会刺激人的口、鼻和眼,引起不适。

吃蒜引起的口臭还有可能污染朋友间的谈话空气,影响谈话情绪。

所以,俗人食用五辛后,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

二、戒荤素食佛家规定,修行的弟子不能吃荤腥食物,只能吃素食。

因为吃肉能够导致饮食无度,不能节制,容易产生眷恋红尘之心,妨碍修行。

从养生角度看,鱼、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成份,但人体摄取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也会引发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所谓的“富贵病”。

所以,常人要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其实,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完全可以从素食中摄取,比如菇类、笋类、豆腐类、萝卜类等。

平时,注意荤素结合,对健康大有裨益。

三、过饱伤身佛家以为,饮食过量会产生各种疾病,尤其是一些胃肠疾病。

从养生角度看,每顿饭所食不能过多,否则不仅增加胃肠消化的负担,而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要做到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不可贪多。

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样才能健康到永远。

四、戒贪美味佛家以为饮食美味,太多则伤害身体。

同样,过分的追逐权势和利益,亦会导致身心受伤。

从养生角度看,佳肴虽好,吃的太多了也会生出很多疾病来。

美酒虽醇,喝太多,既伤胃又滋生是非。

权利虽诱人,过分追逐则会把自己推上不归路。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凡事都不可贪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就有弊,要善于总结,及时弥补过失,这样才能活得洒脱自如。

五、酒乱心性佛家以为喝酒能使人情志迷乱,做出放荡不羁的行为来。

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_五观的内容

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_五观的内容

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_五观的内容出家人的生活中,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修行;就是最平常的穿衣吃饭,也都是在修行。

吃饭的时候,他们必须作五种观想。

有些寺院用饭的斋堂,就叫作五观堂。

什么是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我们想一想,每一种农作物都须经过农夫的播种、灌溉、除草,以及收割,然后由商人贩卖,再经厨师洗好米、煮成饭后,才能送到我们面前来。

而且那些农夫、商人、厨师在工作上所用的器具和生活上所需的衣物等,又须另一批人供给。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一饭一菜,来处不易啊!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吃饭的时候,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起心动念,是否合乎道德的行为?能受得起信施的供养吗?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所谓离过,就是离三种过失。

吃饭时,不应该起贪嗔痴的心念,进而要生起慈悲、喜舍、智慧的心来。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人生在世,饥渴难免。

为了借假修真,吃饭吃菜等于吃药一样,对于饭菜的好坏、净秽、多少等,不可以起分别心。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了现前能精进修行,以期未来成就佛道,弘法利生,所以才接受饮食。

以上所举五观,虽是僧伽生活,但在家信徒也应该作如是观。

因为如此,才能做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

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

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

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佛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重点

佛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重点

佛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首先从饮食的理论、观念、道德修养看:1.佛教认为,一切有益于人、能令人生起执着、意乐的对象皆可名为食,并将它分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类,同时指出,一切形式的生命无不依食而生存。

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扩大和深化了我国对“食”的认识。

2.佛教要求僧人在进食前作五种观想:(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这较好地反映了佛教对饮食的态度及对饮食的作用与目的的看法。

宋代着名学者黄庭坚有鉴于此撰写了《士大夫食时五观》,将佛教的上述思想融入到儒家的理念之中,表明它对于世人反省自律,养成珍视他人劳动、爱惜粮食的习惯,增进道德,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3.佛教关于进食方面的戒规、仪轨拓展丰富了我国饮食行为方面的功能作用,即除了通常的疗饥、求营养、求滋味、交际应酬、养生之外,还被赋予了祭祀、修心养性及教化的功能,文化韵味浓厚。

难怪理学大师程颢游定林寺时,目睹僧人威仪济济,进退合度,以为“三代礼乐,尽在其中”。

其次从饮食的结构和风俗习惯看:1.关于素食。

苏东坡曾撰有《菜羹赋》,把吃素食与安贫乐道、好仁不杀及向大自然回归联系起来,极力提倡。

一般来说,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易伤脾胃,的确是一类有益健康、长寿的理想食品。

目前我国的素菜已发展到数千种,成为了人民群众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的,但在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广大的在家信众亦竭力效仿,于是在全社会形成了素食的风气。

这种风气在宋代以后更是盛行,全国许多的寺院都能做出一些色香味俱佳的素食名菜。

社会上也出现了专营素菜的素食店,以满足广大佛教徒和素食爱好者的需要。

甚至皇宫中也专设有“素局”,以供皇帝、皇后斋戒之日用。

可以说正是由于佛教对素食的提倡与需要,才使中华素食体系得以形成并大放异彩。

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

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

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

以下便是为大家所带来的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希望各位会喜欢!佛教的饮食文化知识1、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名为段食。

2、触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由于根境识结合而生起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

3、思食,即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是为思食。

4、识食,与爱欲相应,执着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即为识食。

这四种食一个比一个细,后三种食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

佛教通过这种划分,将“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它直接增益着有情众生的现前生命,同时关系着未来生命的再创。

如《杂阿含经》卷33说:“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起。

(须知)于四食有贪有喜,则有忧悲有尘垢……。

”显然,佛教对四食的划分是出于修行的需要,是为了彻底解脱对“食”的渴求,但客观上深化和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理论,实际上也是十分科学的。

我们今天不也常把知识比作精神食粮吗!佛教认为“食”是众生生死症结的根本所在,若调适不当则不能与道相应。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有时一日仅食一粟一麦,饿得骨瘦如柴,却始终未能与解脱境界相应。

于是放弃苦行,接受牧牛女供养的奶酪,身体得到资益,于菩提树下很快进入禅定境界,相传在腊月初八日晨睹明星而悟道。

可见适当的食物和营养对禅修的重要性。

后世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佛的成道日,每年腊月初八都要熬粥供众,称为腊八粥。

千百年来吃“腊八粥”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

人的身体作为一种活的物质存在形式,离不开饮食的滋养、能量的补充。

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

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

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饮食,故《汉书》谓“民以食为天”。

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因而成为各种养生术关注的一大焦点。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饮食与人的健康、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以生存、安定。

佛教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将食分为以下四种: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称为段食。

触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摄取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产生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

思食,人的意识摄取各种名词术语、表象的活动。

识食,与爱欲相应,执着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

这四种食一个比一个细,都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其中后三种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

佛教通过这种划分,将“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它直接增益着众生的现前生命,同时关系着未来生命的再创。

这就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身心健康,不仅要合理摄取健康、适宜的物质食粮,而且还要合理摄取健康、适宜的精神食粮,并时常反省,调节净化之。

佛教这一独特的饮食理念无疑深化和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理论和养生理论,对于我们做好养生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单就满足生理需求的段食来说,佛教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们常可听见“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身安则道隆”等说法。

佛教在饮食问题上同样奉行中道哲学,既不自苦,也不纵食无度。

下面介绍几个佛教有关饮食的养生经验:素食养生。

我国汉族地区僧人从梁武帝时代开始,即全面实行素食,以米、豆、杂粮为主食,佐以蔬菜、瓜果,不沾荤腥。

据医学研究证明:人起源于灵长类动物,无论是牙齿还是肠胃结构,都宜以素食为主。

现代文明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或过度发胖等均与饮食高脂、高糖、高盐食品有关,而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易伤脾胃,的确是一类有益健康、长寿的理想食品。

食存五观

食存五观

食存五观据说,当年佛陀曾教诫弟子《食存五观》。

即于饭食时,需作五种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首先,应想这份食物的来处,它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成为你的盘中餐,因而要珍惜它;其次,衡量今天自己的修行,是否对得起这份饮食,否则应该怀惭愧心受食;第三,对美味饮食也不应生起贪心,不要暴饮暴食,要有节制地食用;第四,就像病人为治病而吃药一样,不应挑剔饮食的好坏;第五,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顺利地进行修行,我们才接受这份食物。

佛陀的这一番话,使人对佛门的“吃饭教育”肃然起敬;同时也不怀疑其教育效果——我亲眼见到僧人们将散落在餐桌上的饭粒,习惯性地捡起来放进嘴里……我们坐在长条凳子上,用一生中从未有过的郑重对待碗中食物,心里却惊喜地赞叹,原来饭可以这样吃!吃饭时,僧人们所诵的经文,我一句也不懂。

向僧人询问,才知道,吃饭时念诵的是《二时临斋仪》,大意是让天下的人都有饭吃。

他说,如果你要多了解,可以到佛经流通处去请购一本《佛教念诵集》,那里面很详细。

在流通处,我在《佛教念诵集》上,找到了《二时临斋仪》。

早餐时,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午餐时,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就是祈祷天底下所有的生命都有饭吃。

吃饭是庄严佛事,既是习禅的入手处,也是对礼敬佛陀的仪式。

因此,要带着感恩的心进餐。

我们几时是带着感恩吃饭呢?早饭:一家人胡乱地吃几口,匆匆忙忙地赶去上学或上班。

午饭:各自在单位或学校用餐。

晚饭:一家人终于有时间聚在一起,平静地进食,却又常常被电视里的动画片或新闻打扰,注意力全都集中于荧屏。

这时,血液集中到大脑皮层,影响消化道的供血,而且食物的色、香、味对有关神经中枢的刺激被抑制,感觉不到自己正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又怎能生发一丝一毫的感恩之情?现代医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胃溃疡、神经性厌食、糖尿病、胆结石、高血压和精神病等多种疾病,都与人们忽视就餐时的心理卫生有关。

佛教饮食健康

佛教饮食健康

《大爱道比丘尼》将酒譬为毒药、毒水、毒气,是众矢之源,众恶之本。 《沙弥戒经》、 《大智度论》更分别数列了饮酒的36失和35失。其大意可既括为:(1)不孝父母;(2)轻慢尊长朋友;(3)不敬三宝;(4)不信经法; (5)讦露人罪; (6)诬人恶事; (7)恒说妄语; (8)传言两舌; (9)恶口伤冬; (10)生病之根; (11)斗讼之本; (12)破散家财; (13)废忘事业;(14)恒无惭愧;不知羞耻; (1 5)疏远善人; (16)狎近恶人; (17)常怀恶怒;(1 8)横杀众生; (19)偷人财物; (20)奸犯他妻; (21)伏匿之事尽向人说; (22)无复智慧; (23)恶名流布,人所憎嫌;(24)种狂痴因,遗患后代; (25)常怀忧愁; (26)举止失态; (27)倒卧沟渠;(28)暑月热亡; (29)寒天冻死; (30)身坏命终堕三恶道等等。佛教对酒过的描述,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基本符合事实,足以引起人们重视。当时,佛陀释迦牟尼为了防微杜渐而厉行。酒戒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节食与健康
佛经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波斯匿王身体制趋向平衡。此外,还能使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保持年轻,提高抗病力,延缓衰老。不久前,在美国召开的“饮食营养对寿命影响的细胞和分子学基础”专题会上,有关专家报道,大白鼠的一个月相当于人类三年左右。如果采用限量进食法,人的寿命将由72岁延长至108岁。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的查理·巴劳斯博士用大白鼠试验,从16个月龄(相当于人类48岁)开始限制能量摄人,结果仍使大白鼠寿命延长三分之一。专家们认为,人类如果从中年时期开始限量进食,也有利于健康和长寿。
肉食者体内所负荷的废物,最显著的是尿酸和尿素。一位美国医生曾就肉食者与素食者的尿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了排出含氮化合物,肉食者肾脏的负担是素食者的三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食存五观”
佛教把吃饭的过程也是当做修行的过程,提醒自己吃饭的时候做五种观想:
一、记工多少,量彼来处:吃饭时,须知我今日粒米进口,这是经过农夫辛苦种植,商人贩卖,工人处理,家人烧煮,才能填饱我的肚皮,所以粒米的功德,岂是金钱所能衡量?所谓“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就能以感恩心受食,进而激发道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吃饭时应该想一想,自己的道德、贡献,足以享受这餐美食吗?如此一想惭愧心油然升起,自然进德。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在斋堂里,面对好吃的东西,容易起贪心,不好吃的,则容易生起嗔念,所以必须要慎防自己的道心,要离开过失。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吾人所以吃饭,就是因为“饿病”发作,所以要以饮食为药来治疗饿病,因此三餐饮食只是为了治病,为什么要贪求执着呢?三餐饮食既是为求饱腹,让身体健康,因此不应只在美味上着意。

五、为成道故,方受此食:每日三餐,只是为了维持健康的身体,以便可以修行,成就未来的事业、理念,甚至成道开悟,因此才借助三餐。

进食三餐,既是为成道业,因此应该发道心,要精进奋发,方堪受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