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kettracer智能校园网组建实验指导书
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搭建校园网
![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搭建校园网](https://img.taocdn.com/s3/m/2fe92a5f51e79b8969022660.png)
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搭建校园网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模拟软件CiscoPacketTracer 5.3来模拟组建一个校园网络,通过校园网的模拟组建,我们对模拟软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如何使用高端设备组建校园网或局域网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学会应用高端设备。
校园网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和组网技术与协议以及各种系统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将校园内的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应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学等方面的计算机局域网系统。
校园网的建设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开创现代教育新模式的必然选择。
本文主要通过CiscoPacketTracer 5.3模拟一个校园网。
一、设计思路校园网主要设计为教学区和公寓楼区,教学区三层汇聚交换机下接不同用途的实验室、班级使用的二层交换机,每个交换机下面连接计算机。
而公寓楼区三层交换机下接公寓楼A与公寓楼B的二层接入交换机,二层接入交换机再连接各公寓楼里宿舍计算机。
所有的计算机都要通过教学区三层交换机s1以及核心路由器r2连接互联网路由器r1去访问互联网或者访问本校园网web服务器,我们规定教学区的所有计算机可以访问互联网与web服务器,而公寓楼的计算机只能访问校园web服务器,不能访问互联网,全网使用ripv2路由。
二、设备IP分配(一)为各计算机分配IP地址网段教师机aIP:192.168.1.x/24班级机aIP:192.168.2.x/24学生机aIP:192.168.3.x/24学生机bIP:192.168.4.x/24web服务器IP:192.168.6.2(二)为交换机与路由器端口分配IP地址交换机s1f0/10IP:10.1.2.1/24注:isp提供的IP地址为:181.1.1.2/29网关为:181.1.1.1三、各计算机vlan划分vlan10:192.168.1.1-f0/24vlan20:192.168.2.1-f0/24vlan30:192.168.3.1-f0/24vlan40:192.168.4.1-f0/24vlan50:192.168.5.1-f0/24在交换机上对计算机进行vlan划分具有控制网络广播、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网络监控、流量管理和实现不同地域部门内的局域网通信等优点。
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校园网络组建
![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校园网络组建](https://img.taocdn.com/s3/m/a38886492b160b4e767fcfde.png)
利用Packet Tracer学习校园网的组建摘要:文章以Cisco Packet Tracer组建校园网络为例,给出了较详细的设计细节及网络设备功能实现的配置命令,实现了已具备基本功能的校园网络。
同时也展示了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高度仿真性,体现出在工程和教学领域中有较高价值的优秀实验平台。
关键词: Cisco Packet Tracer;校园网;仿真实验The Study on Constructing Campus Network Utilizing Packet TracerZHANG Shun-ji, DONG De-chun(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655011,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designing procedure as well as configure command about Network equipment in network tests of constructing Campus Network utilizing Cisco Packet Tracer, which was proved to be functional. Meanwhile, it shows highly simulation of Cisco Packet Tracer, which embodies its highly valuable in the fields of engineering and teaching.Key words: cisco packet tracer; campus network; simulation test随着网络在全球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计算机网络实验--搭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搭建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33349b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2.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利用PacketTracer搭建小型网络学员姓名: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1、 实验目的和要求利用Packet Tracer软件,模拟实现网络设备配置使网络连通,利用PacketTracer搭建小型网络。
2、 实验内容和原理原理:使用静态路由进行线路选择,配置路由信息。
内容:1) 熟悉Packet Tracer 软件;2) PC终端的网络配置、Cisco交换机的配置、路由器的配置;3) 进行静态路由配置;4) 对不同网络进行配置并验证。
3、 实验环境安装有Packet Tracer 软件的个人PC。
4、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操作方法:1) 运行Packet Tracer 软件,打开编辑界面。
2) 添加一个文件。
3) 配置终端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配置交换机;配置路由器。
4) 对路由器进行配置,配置相应IP,在静态路由页面输入目标网络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5) 进行通信检查,确保所有主机之间能够通信。
6) 使用任意主机进行检查,发送数据,确认网络连通。
实验步骤:链接网络如图:配置各个主机:在路由器的配置界面,静态路由选项卡中,配置下一跳地址。
进行通信测试。
A,B,C网络之间不可联通。
任意网络均可访问服务器。
链路连通,可以进行通信。
网络配置完毕。
5、 总结与体会从这次的实验中我更深的理解了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过程,今后,可以更好的进行网络的分析和理解其它的网络。
同时实验的过程使动手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在这次实验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1)链路不通,没搞清路由器的配置问题,导致网络不通。
解决方法:通过阅读说明,弄清了路由器的接口说明,将接口调整后,网络问题解决。
2)C网络未与A,B网络断开。
解决方法:经过对网络的分析,进行子网掩码的重新配置,将其更改为255.255.255.255,使数据包只到达服务器。
通过实验,我对静态路由的划分,和子网的划分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网络层的工作原理,也对整个的网络层次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我学习之后的课程提供了帮助。
实验五-在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下组建三层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在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下组建三层网络-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4373611eb91a37f1115c0b.png)
实验指导书在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下组建三层网络一、实验目的在CISCO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下进行静态路由配置,增强学生对网络概念的理解。
通过实验使大家掌握常见CISCO设备的操作方法,具备独立组建简单网络的能力。
二、预习要求1.理解二层交换和三层路由的概念;2.熟悉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的操作方法;三、实验内容1)安装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2)熟悉Packet tracer操作环境;3)按照指导书进行组网,理解组网的关键技术;4)自己选定一个B类地址段,参考实验举例,独立完成组网实验。
四、实验步骤本次实验要求大家自己独立选定一个B类IP地址段,参考下面组网的例子,独立完成组网实验。
网络拓扑可以使用例子中的拓扑结构,但是,IP地址段要求采用B类网络的IP 地址段,路由表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变。
整个实验的拓扑图如下所示:该网络共有四个网段:10.0.0.0子网掩码 255.255.0.010.1.0.0子网掩码 255.255.0.010.2.0.0子网掩码 255.255.0.010.3.0.0子网掩码 255.255.0.0(一)搭建网络拓扑结构1. 首先,为路由器添加模块。
(1)双击拓扑图中的路由器,出现下图界面,点击路由器面板上的绿色开关,关闭路由器电源;(2)为路由器添加一个“WIC-2T”串口传输模块【点击左侧的“WIC-2T”拖至右侧面板上的空闲接口,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面板接口】;(3)重新启动电源。
照此步骤为其它两个路由器添加“WIC-2T”串口传输模块。
2. 连接路由器。
(1)连接路由器0和路由器1: 选择”DCE”连线,点击路由器0,选择“serial 0”接口,再点击路由器1,选择“serial 0”接口;(2)连接路由器1和路由器2: 选择”DCE”连线,点击路由器1,选择“serial 1”接口,再点击路由器2,选择“serial 0”接口;3. 为路由器各接口配置时钟速率和IP地址。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515f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a.png)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准备1. 硬件准备:一台可运行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2. 软件准备:Packet Tracer软件3. 实验准备: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Packet Tracer软件的使用方法三、实验内容1. 建立简单的局域网实验目标: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建立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实验步骤:1)打开Packet Tracer软件,选择适当数量的交换机和PC设备2)将交换机与PC设备连接,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3)进行Ping测试,保证PC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2. 实现跨网段通信实验目标: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建立两个不同网段的局域网,并实现跨网段通信实验步骤:1)在第一步建立简单的局域网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路由器设备2)配置路由器与两个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并进行端口IP地址的配置3)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表,实现两个不同网段的PC设备之间的通信3. 实现DHCP和DNS服务实验目标: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搭建DHCP和DNS服务,动态分配IP地址和域名解析实验步骤:1)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一个DHCP服务器和一个DNS服务器2)配置DHCP服务器的IP地址池和租约时间,使PC设备可以动态获取IP地址3)配置DNS服务器的主机名和IP地址,进行简单的域名解析测试4. 配置交换机的VLAN实验目标: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学习如何配置交换机的VLAN实验步骤:1)在前三个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支持VLAN的交换机2)配置交换机的VLAN,并将PC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3)进行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测试5. 实现远程访问四、实验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基于PacketTracer5.0构建虚拟校园网的基本功能
![基于PacketTracer5.0构建虚拟校园网的基本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099080808762caaedd33d41b.png)
基于Packet Tracer5.0构建虚拟校园网的基本功能摘要本文利用packet tracer 模拟器模拟校园网内局域网的建设,而且配置了校园网的常用功能,如三层交换机VLAN划分、交换机IP地址设置及远程登录功能、Web和DNS 服务器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packet tracer 校园网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高校都有了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基本功能的配置就成为网络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利用packet tracer 软件模拟校园网的基本构架,详细介绍了校园网内如何配置VLAN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的配置,并对校园网内服务器做了一个简单的配置.希望本实验能给校园网络管理员带来一些帮助,而且本实验也可做为高职高等院校网络技术课的实训案例.1:packet tracer 介绍Packet Tracer 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
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
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
软件还附带4个学期的多个已经建立好的演示环境、任务挑战,该软件仿真度很高,受到业内的极高评价。
2:校园网拓扑图及Vlan 划分本实验有一个三层交换机(校园网核心交换机),四个接入层交换机(每栋楼两个,一个做为楼栋主交换机,另外一个继连在主交换机上),四台主机,两台服务器(一台WEB服务器,一台DNS服务器),vlan10划分给A楼,取名为:Adonglou,IP段为222.17.193.0/26;Vlan20划分给B楼, 取名为:Bdonglou,IP段为:222.17.193.64/26;vlan30划分给服务器群,取名为:Fuwu,IP段为:222.17.192.0/26;vlan40划分给校园网内的交换机,取名为:SheBei,IP段为:222.17.199.0/26.3:核心交换机的配置在核心交换机上创建Vlan10,vlan20,vlan30,vlan40第一步: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配置交换机名字为:KeXinKeXin#configure terminalKeXin#hostname KeXin第二步:建立VLAN建立VLAN10KeXin(config)#vlan 10KeXin(config-vlan)#name Adonglou退出VLAN配置模式KeXin(config-vlan)#exit建立VLAN20KeXin(config)#vlan 20KeXin(config-vlan)#name Bdonglou同样建立vlan30,vlan40,并分别取名为:FuWu,SheBei,进入交换机端口Gig0/1,Gig0/2并配置为Trunk模式KeXin(config)#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0/1 - 2KeXin(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进入交换机端口fa0/1到fa0/2 所有端口,并设置为access模式,并划分给vlan30 KeXin(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1 - 24KeXin(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KeXin(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第三步: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的路由功能KeXin(config)#interface vlan 10KeXin(config-if)#ip address 222.17.193.1 255.255.255.192KeXin(config-if)#exitKeXin(config)#interface vlan 20KeXin(config-if)#ip address 222.17.193.65 255.255.255.192KeXin(config-if)#exitKeXin(config)#interface vlan 30KeXin(config-if)#ip address 222.17.192.1 255.255.255.192KeXin(config-if)#exitKeXin(config)#interface vlan 40KeXin(config-if)#ip address 222.17.199.1 255.255.255.192查看三层交换机路由表可以看到KeXin#show ip route222.17.192.0/26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222.17.19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Vlan30222.17.193.0/26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222.17.19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Vlan10C 222.17.193.64 is directly connected, Vlan20222.17.199.0/26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222.17.199.0 is directly connected, Vlan404:接入层交换机的配置我们以A栋楼的主换机为例:第一步:进入交换机端口GigabitEthernet1/1,并配置为trunk模式Adonglou(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1Adonglou(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第二步:创建VLAN10,并把交换机端口fa0/1到fa0/23划分给vlan10Adonglou(config)#vlan 10Adonglou(config-vlan)#exitAdonglou(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1 - 23Adonglou(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第三步:进入交换机端口fa0/24,并配置为Trunk模式,用于继联A栋楼的次交换机用.Adonglou(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Adonglou(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第四步:配置交换机IP,用于远程管理创建Vlan40并转化为接口模式,并设置IP为:222.17.199.2Adonglou(config)#vlan 40Adonglou(config-vlan)#exitAdonglou(config)#interface vlan 40Adonglou(config-if)#ip address 222.17.199.2 255.255.255.192设置交换机的网关Adonglou(config-if)#exitAdonglou(config)#ip default-gateway 222.17.199.1设置交换机远程登录密码和特权模式密码Adonglou(config)#line vty 0 4Adonglou(config-line)#password 123456Adonglou(config-line)#loginAdonglou(config-line)#exitAdonglou(config)#enable password 654321 (特权模式密码)其它接入层的交换机配置基本相同,只要改变交换机的IP地址和VLAN即可,还有就是再设置继联口为trunk模式。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2530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2.png)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搭建简单的局域网- 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包括若干台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和连接线路,使得各台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
2. 实验二:实现网络互联-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3. 实验三:实验网络拓扑设计- 根据一个给定的业务场景和需求,设计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多个子网、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满足不同部门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的需求,并实现相应的网络配置。
4. 实验四:实现网络安全防护- 在实验三的基础上,增加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实现网络的安全防护功能,并测试网络的抗攻击能力。
5. 实验五:网络故障排除与恢复- 在模拟网络中设置各种不同的故障场景,如链路中断、设备故障等,学习如何通过排除故障和恢复网络,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搭建简单的局域网- 打开Packet Tracer软件,在工作区建立一个空白网络拓扑。
- 拖放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到工作区,并通过连接线路连接各个设备。
- 针对每个设备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基本网络参数。
- 测试各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共享资源功能。
四、实验总结通过搭建简单的局域网,学生可以熟悉计算机网络基本设备的连接和设置;通过实现网络互联,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网络分割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通过实验网络拓扑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和设计复杂网络结构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现网络安全防护,学生可以掌握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通过网络故障排除与恢复,学生可以掌握网络故障排查和恢复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实验内容和步骤都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网络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认证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于Packettracer校园网的组建
![基于Packettracer校园网的组建](https://img.taocdn.com/s3/m/7bf9d618bcd126fff7050bb5.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题目基于Packet tracer校园网的组建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田利平蔡育星完成时间2014-6-19评定成绩目录一、设计的目的...........................................................................................................................................................................二、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相关理论: .....................................................................................................................................................................2.2基本思路: .....................................................................................................................................................................三、实验原理及设计分析.........................................................................................................................................................3.1实验原理..........................................................................................................................................................................四、设计分析................................................................................................................................................................................五、调试过程的总结..................................................................................................................................................................5.1 交换机配置 ....................................................................................................................................................................5.2“防火墙”路由器配置................................................................................................................................................5.3访问公网配置.................................................................................................................................................................5.4服务器配置 .....................................................................................................................................................................5.5 配置无线网络................................................................................................................................................................六、设计总结................................................................................................................................................................................七、参考文献................................................................................................................................................................................一、设计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到来了极大的便利,电脑成为办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扩建,规模扩大,设备更新,需要不断健全自己的校园网络来满足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同时目前网络安全越来越成为特别是学校关心的一项,一旦网络瘫痪势必对教学和办公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决定拟组建一个校园局域网,并附上校园网的安全已经维护服务。
实验4-基于Cisco-Packet-Tracer的基础命令操作和组网实验
![实验4-基于Cisco-Packet-Tracer的基础命令操作和组网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d61ea6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6.png)
实验4 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的组网及路由器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packer tracer模拟工具2.掌握网络拓扑的搭建,熟悉网络设备及其电缆类型3.熟悉常用的路由器网络接口的配置命令4.掌握测试网络连通性的方法二.实验工具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7及以上;使用Cisco Packer Rracer软件。
三.实验内容1.按要求搭建互联网网络拓扑2.配置路由器实现互联互通3.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四.参考知识1.路由器配置(1)路由器名和密码配置输入enable命令,使路由器进入特权模式(只有进入特权模式,才有权对路由器进行各种操作。
)输入configt命令,进入配置模式输入hostname命令,为路由器命名输入enable *********,设置特权密码(2)接口地址分配与配置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gfig t 命令,进入配置模式输入interface ******命令,进入接口配置模式(interface可以简写为int)输入ip addr x.x.x.x x.x.x.x ,设置接口的IP地址和掩码输入no shutdown,启动或激活接口输入exit或者Ctrl+Z ,退出配置模式(3)路由器协议选择与配置设置路由协议输入config t 命令,进入配置模式输入router***命令,设置路由器上运行的路由选择协议,比如router rip输入多条network X.X.X.X 命令,指定路由器的直联网络输入exit或者Ctrl+Z,退出配置模式手工配置静态路由输入config t 命令,进入配置模式输入命令:IProute目的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添加一跳静态路由。
比如想要加入一条到达特定主机10.10.50.2的静态路由,可以输入命令:IProuter10.10.5.2255.255.255.255 10.10.3.2注:由于这是一条特定主机路由,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5(4)广域网协议选择与配置在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命令,进入端口配置模式输入encapsulation *** 命令,设置封装协议,encapsulation可以简写为encap 。
PacketTRacer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
![PacketTRacer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db01478bcd126fff7050b9c.png)
第1章基本技能实验1.1 网线制作【实验名称】网线制作【实验目的】能运用工具制作直连线、交叉线【实验设备】5类非屏蔽双绞线(2根)、水晶头(4个)、压线钳(1把)、测线仪(1部)【技术原理】目前在10BaseT、100BaseT以及1000BaseT网络中,最常使用的布线标准有两个,即EIA/TIA 568A标准和EIA/TIA 568B标准。
EIA/TIA 568A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EIA/TIA 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如表1-1所示。
表1-1 EIA/TIA 568A和EIA/TIA 568B标准标准 1 2 3 4 5 6 7 8 EIA/TIA 568A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EIA/TIA 568B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绕对同一绕对与6同一绕对同一绕对与3同一绕对同一绕对EIA/TIA 568A标准的1、3对调,2、6对调后就变成了EIA/TIA 568B标准。
一条网线两端RJ-45头中的线序排列完全相同的网线,称为直连线(Straight Cable)或直通线,业内直连线一般均采用EIA/TIA 568B标准,通常只适用于不同设备间的互连(如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当使用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相同设备时(如计算机互连),用交叉线,即网线两端分别采用两种标准,一端用EIA/TIA 568B标准,另一端采用EIA/TIA 568A标准。
【实验步骤】1.1.1 直连线的制作(1)用压线钳剪线刀口将双绞线端口剪齐。
(2)剥线。
将双绞线放入压线钳的剥线刀处,前端顶住压线钳的限制板,刀口距端头约 1.5厘米。
稍微握紧压线钳手柄并慢慢旋转让刀切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然后拔下胶皮。
将胶皮向后拉扯约0.5厘米,剪除多余的尼龙绳,如图1-1所示。
(3)理线。
按照EIA/TIA 568B标准将8条芯线按规定的顺序从左到图1-1 剥线右排好,将芯线伸直、压平、挤紧、理顺,不能缠绕和重叠,要朝一个方向紧靠。
基于packettracer智能校园网组建实验指导书
![基于packettracer智能校园网组建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95b9c0bfad6195f312ba6c0.png)
一、IP地址划分 (1)二、拓扑图 (1)三、配置 (2)1. 交换机配置 (2)2. “防火墙”路由器配置 (7)3. 访问公网配置 (8)4. 服务器配置 (12)5. 配置无线网络 (19)实验指导书一、IP地址划分根据学校的部门数量划分,将学校分为以下几个VLAN:二、拓扑图三、配置1. 交换机配置核心交换机为Cisco 3560,将其配置为vtp Server, vtp domain 为senya。
将图书馆、教学楼和实验楼等交换机配置为vtp Client,vtp domain为senya。
这里以“中心交换机”和“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为例,讲解交换机的配置,其他交换机的配置可以参考“服务器汇聚”交换机。
第一步:中心交换机配置VTP ServerSwitch>enSwitch#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tp domain senyaSwitch(vlan)#vtp serverSwitch(vlan)#exit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fa 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5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6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7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8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注意:此处端口要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步:配置“服务器汇聚”交换机trunk链路,允许vlan标记的以太网帧通过该链路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tp domain senyaSwitch(config)#vtp mode clientSwitch(config)#int fa 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第三步:“中心交换机”创建vlan及端口划分一种方式:直接在VLAN 库中添加: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命令行添加:直接在VLAN 库中添加:Switch>en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lan 1Switch(vlan)#vlan 2Switch(vlan)#vlan 3Switch(vlan)#vlan 4Switch(vlan)#vlan 5Switch(vlan)#vlan 6Switch(vlan)#vlan 7Switch(vlan)#vlan 8VLAN 8 added:Name: VLAN0008Switch(vlan)#exitSwitch#show vlan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a0/8, Fa0/9, Fa0/10, Fa0/11Fa0/12, Fa0/13, Fa0/14, Fa0/15Fa0/16, Fa0/17, Fa0/18, Fa0/19Fa0/20, Fa0/21, Fa0/22, Fa0/23Fa0/24, Gig0/1, Gig0/22 servers active3 teacher active4 student active5 laboratory active6 theaching active7 library active8 VLAN0008 active1002 fddi-default act/unsup1003 token-ring-default act/unsup1004 fddinet-default act/unsup1005 trnet-default act/unsup第四步:在“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上查看vlanSwitch#show vlan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a0/2, Fa0/3, Fa0/4, Fa0/5Fa0/6, Fa0/7, Fa0/8, Fa0/9Fa0/10, Fa0/11, Fa0/12, Fa0/13Fa0/14, Fa0/15, Fa0/16, Fa0/17Fa0/18, Fa0/19, Fa0/20, Fa0/21Fa0/22, Fa0/23, Fa0/24, Gig1/1Gig1/22 servers active3 teacher active4 student active5 laboratory active6 theaching active7 library active8 VLAN0008 active 1002 fddi-default act/unsup 1003 token-ring-default act/unsup 1004 fddinet-default act/unsup 1005 trnet-default act/unsup--More—从显示结果可知体现了学习功能!第五步:“服务器汇聚”交换机端口配置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fa 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int fa 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int fa 0/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int fa 0/5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第六步:设置中心交换机,为vlan配置IP地址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vlan 1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0.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nt vlan 2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1.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3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2.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4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3.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5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4.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6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7.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7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8.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第七步:配置pc机,测试vlan按照下面的IP地址配置各个服务器,网关IP地址:192.10.1.2。
某校园网的扩容方案及实施(基于Packet Tracer)
![某校园网的扩容方案及实施(基于Packet Tracer)](https://img.taocdn.com/s3/m/a12786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png)
某校园网的扩容方案及实施(基于PacketTracer)本文旨在设计和实施某校园网的扩容方案,以适应新校区的建立和更多的需求。
具体任务包括技术选型、总体设计、设备选型、详细的拓扑设计、IP规划、VLAN设计、服务器设计以及实现仿真配置和测试。
在需求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集中在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两个方面。
在用户需求分析方面,本文指出,随着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教育系统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而校园网建设则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尤其是高校校园网扩容建设。
校园网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同时,校园网也是学校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深入、全面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校园网上。
最后,校园网提供了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学校应将校园网与互联网联接,通过校园网去了解世界、在互联网上树立学校的形象是很容易的。
在功能需求分析方面,本文指出,校园网建成后,网上应用趋丰富和完善,网络规模也逐渐扩大,总计连接计算机达数千台以上。
校园网的建设为全院提供了先进、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资源的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的合作环境。
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教育革新,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的设计任务是对某校已有的校园网进行扩容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适应新校区的建立和更多的需求。
需求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在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两个方面,旨在提高教育系统信息化水平,为全院提供先进、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和科研合作环境。
在校园网中,交换机扮演着连接各个网络设备的重要角色。
采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分布式交换,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高的网络可靠性。
同时,采用二层交换机实现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能够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3、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是校园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利用packet-tracer设计校园网
![利用packet-tracer设计校园网](https://img.taocdn.com/s3/m/a10e04dd1a37f111f1855bc3.png)
目录1 导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选题目的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选题目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类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主要研究内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论文思路及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校园网原理介绍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校园网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校园网的建设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校园网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校园网的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现今校园网系统的特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现在校园网存在的问题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校园网中应用VLAN的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VLAN技术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校园网中的VLAN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校园网设计和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0956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1.png)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网络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扮演着连接世界的重要角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程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需求日益增加。
而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成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是一种基于模拟网络环境的实验方法,通过模拟网络设备、构建网络拓扑、配置网络参数等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的网络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应用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的实验理念、实验环境搭建、实验步骤详解、实验结果分析以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实验方法。
【以上内容为背景介绍部分,字数要求2000字,可酌情增减】。
1.2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通过设计和搭建不同网络拓扑,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2. 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步骤详解和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实验环境搭建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协作完成网络拓扑的搭建和配置,培养他们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通过本实验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实践的平台,促进他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理解和应用,为未来在网络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基于packet tracer设计校园网
![基于packet tracer设计校园网](https://img.taocdn.com/s3/m/536d58df08a1284ac85043d7.png)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1、基于packet tracer 设计校园网2、XXXXXXXXXXXXXX成绩:姓名:学号:专业:通信工程班级:2010级2班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学年学期:2012-2013学年第3学期时间:2013年7月19日目录课题1:基于packet tracer设计校园网 (1)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1.1设计内容: (1)1.2设计要求: (1)二、原理介绍: (2)2.1 校园网 (2)2.2校园网的功能 (2)2.3实验使用软件packet tracer软件简介: (3)三、系统设计及论证 (4)3.1 校园网结构图 (4)3.2 VLAN划分 (4)3.3 三层结构模型 (5)3.3.1 接入层 (5)3.3.2 核心层 (5)四、系统仿真 (5)网络拓扑图: (6)五、实验过程 (6)5.1 交换机的配置 (6)5.2 路由器VLAN划分 (7)5.3 DNS服务设置 (8)5.4 Email服务器以及客户端账号配置 (9)5.4.1.email服务器配置 (9)5.4.2.客户端账号配置 (10)5.5.3.邮件发送测试: (10)5.5 HTTP服务器配置 (11)5.5.1.HTTP服务器配置 (11)5.5.2.HTTP测试 (11)5.6 FTP服务器配置 (12)5.6.1 FTP服务器配置 (12)5.6.2 FTP服务器测试 (13)5.7 DHCP服务器配置 (13)5.7.1 DHCP服务器配置 (13)5.7.2.DHCP测试 (14)5.8 WLAN配置 (14)5.8.1 WLAN配置 (14)5.8.2.WLAN测试 (15)5.9外部网络接入NAT (15)5.10 ACL配置 (16)课题2:XXXXXXXXXXXXXXX (通信系统设计与MATLAB 仿真) (17)六、总结与体会 (17)参考文献 (17)附录 (18)课题1:基于packet tracer设计校园网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1.1设计内容:学校的每一个部门划分到每一个VLAN中,以减少网络风暴,提高通信效率。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8599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8.png)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交互,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在Packet Tracer中,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包括两台电脑和一台交换机。
通过拖拽和连接不同的设备,构建一个基本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2. IP地址配置为每台电脑和交换机配置IP地址,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学生需要了解IP地址的作用及其配置方法。
3. VLAN配置在交换机中创建两个VLAN,并将两台电脑分别加入不同的VLAN。
通过VLAN的配置,实现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和交互。
4. 网络连通性测试在配置完IP地址和VLAN后,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学生需要确认不同VLAN的电脑之间是否能够进行通信,以及是否能够访问外部网络。
5. 路由器配置在网络拓扑中添加一台路由器,通过路由器配置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学生需要了解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实验步骤:1. 打开Packet Tracer软件,新建一个网络拓扑。
2. 在工具栏中选择不同的设备,包括电脑、交换机和路由器,依次拖拽到工作区,并通过连线连接起来。
3. 针对每台设备,右键点击进行相应的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VLAN等。
4. 配置完成后,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确认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情况。
5. 针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实验评估: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完成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计,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
基于packettracer硬件设置实验指导书
![基于packettracer硬件设置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f828bfc647d27284b7351db.png)
硬件篇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一、实验目标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二、实验背景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作为网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三、实验设备Switch_2960 1 台;PC 1 台;配置线;四、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 Console 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 Console 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 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1、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 Switch> :刚启动交换机时的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查看交换机的硬件、软件、版本信息,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特权模式 Switch# :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在根目录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察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测试和调试;●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是“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可以配置全局型参数,如主机名、登陆信息;●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 :是“全局配置模式”的下一级模式,配置端口信息。
2、了解交换机命令行●进入特权模式(en)●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 0/1)●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帮助信息(如? 、co?、copy?)●命令简写(如 conf t)●命令自动补全(Tab)●快捷键(ctrl+c 中断测试,ctrl+z 退回到特权视图● Reload 重启。
(在特权模式下)●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speed,duplex)●查看交换机版本信息(show version)●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show run)五、实验步骤1、建 Packet Tracer 拓扑图2、具体配置如下PC console端口:enableconf tinterface fa 0/1speed 100duplex fullendshow versionshow run六、记录实验步骤利用抓图软件,记录关键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acket tracer 组建校园网-------实验指导书一、IP地址划分根据学校的部门数量划分,将学校分为以下几个VLAN:二、拓扑图三、配置1. 交换机配置核心交换机为Cisco 3560,将其配置为vtp Server, vtp domain 为senya。
将图书馆、教学楼和实验楼等交换机配置为vtp Client,vtp domain为senya。
这里以“中心交换机”和“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为例,讲解交换机的配置,其他交换机的配置可以参考“服务器汇聚”交换机。
第一步:中心交换机配置VTP ServerSwitch>enSwitch#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tp domain senyaSwitch(vlan)#vtp serverSwitch(vlan)#exit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fa 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5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6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7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int fa 0/8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注意:此处端口要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步:配置“服务器汇聚”交换机trunk链路,允许vlan标记的以太网帧通过该链路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vtp domain senyaSwitch(config)#vtp mode clientSwitch(config)#int fa 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第三步:“中心交换机”创建vlan及端口划分一种方式:直接在VLAN 库中添加: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命令行添加:直接在VLAN 库中添加:Switch>en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lan 1Switch(vlan)#vlan 2Switch(vlan)#vlan 3Switch(vlan)#vlan 4Switch(vlan)#vlan 5Switch(vlan)#vlan 6Switch(vlan)#vlan 7Switch(vlan)#vlan 8VLAN 8 added:Name: VLAN0008Switch(vlan)#exitSwitch#show vlan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a0/8, Fa0/9, Fa0/10, Fa0/11Fa0/12, Fa0/13, Fa0/14, Fa0/15Fa0/16, Fa0/17, Fa0/18, Fa0/19Fa0/20, Fa0/21, Fa0/22, Fa0/23Fa0/24, Gig0/1, Gig0/22 servers active3 teacher active4 student active5 laboratory active6 theaching active7 library active8 VLAN0008 active1002 fddi-default act/unsup1003 token-ring-default act/unsup1004 fddinet-default act/unsup1005 trnet-default act/unsup第四步:在“服务器汇聚“交换机上查看vlanSwitch#show vlan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1 default active Fa0/2, Fa0/3, Fa0/4, Fa0/5Fa0/6, Fa0/7, Fa0/8, Fa0/9Fa0/10, Fa0/11, Fa0/12, Fa0/13Fa0/14, Fa0/15, Fa0/16, Fa0/17Fa0/18, Fa0/19, Fa0/20, Fa0/21Fa0/22, Fa0/23, Fa0/24, Gig1/1Gig1/22 servers active3 teacher active4 student active5 laboratory active6 theaching active7 library active8 VLAN0008 active1002 fddi-default act/unsup1003 token-ring-default act/unsup1004 fddinet-default act/unsup1005 trnet-default act/unsup--More—从显示结果可知体现了学习功能!第五步:“服务器汇聚”交换机端口配置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fa 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int fa 0/3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int fa 0/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int fa 0/5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第六步:设置中心交换机,为vlan配置IP地址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vlan 1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0.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nt vlan 2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1.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3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2.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4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3.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5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4.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6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7.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int vlan 7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0.8.2 255.255.255.0Switch(config-if)#no shut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第七步:配置pc机,测试vlan按照下面的IP地址配置各个服务器,网关IP地址:192.10.1.2。
在www服务器上ping网关和dhcp服务器,均能ping通,如下图所示:第八步:配置“教师宿舍”交换机其他交换机均按照此方式配置好后,也可以用ping命令试试不同网段的连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