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新棒状花椒酰胺的研究进展
两面针及其4种常见混淆品的药理作用进展
两面针及其 4 种常见混淆品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Δ
# 张晓丽 1*, 何 瑞 1, 詹若挺 1, 韩正洲 2(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中药资源科学教育部 (省部共建) 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 510006; 2.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 深圳市 518029)
Δ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2009B090300202)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电话: 020-39358331。E-mail:gzyxiaoli_2010@ # 通讯作者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中药制剂及质量标准 。 电 话: 0755-3360999-3243。E-mail:gulf@ ㊃ 2198 ㊃ China Pharmacy 2011 Vol. 22 No. 2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红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 78 例疗效观 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 32 (30) : 55. 闫 迪.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 学杂志, 2007, 7(30) : 7 245. 张红英.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 康文摘, 2007, 4 (12) : 152. 张丽霞.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50 例疗效观察 [J]. 中 国医药导报, 2008, 10 (8) : 1 198. 朱明亮.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4) : 502. 邹明霞. 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病 85 例疗效观察 [J]. 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7 (3) : 179. 徐建峰.芪萸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河南 中医, 2005, 25 (4) : 53. 郁凯明.抗轮状病毒牛初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初步 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1997, 7 (35) : 353. 张 琳.婴幼儿期肠道正常菌群演变影响因素[J].临床儿 科杂志, 2004, 22 (7) : 488. 何永胜.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 : 587.
中药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5月 255中药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吕世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 苏州 215163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两面针中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以及两面针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09-0255-01引言两面针,是一种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临床上其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胆道及肠蛔虫疼痛、神经痛、风寒牙痛,并可治疗口腔溃疡、蛇咬伤、尾蚴型稻田皮炎。
几年来,人们发现其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逐渐深入,本文现就近年来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梳理,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1 两面针中的化学成分两面针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王晓玲等[1]以95%乙醇为提取剂,在两面针中提取得到了两面针碱、8-丙酮基双氢两面针碱、8-acetonyldihydroavicine 、二氢白屈菜红碱、双氢两面针碱、去N-甲基两面针碱、阿尔诺花椒酰胺、8-丙酮基白屈菜红碱、加锡弥罗果碱、茵芋碱、博洛回碱、鹅掌秋碱、α-别隐品碱;黄志勋等[2]报道了两面针中含有氯化两面针碱、氧化两面针碱、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石井永等[3]报道了两面针中还含有6-乙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白鲜碱、木兰碱。
除此之外,另有文献报道两面针中还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
2 两面针的药理活性 2.1 抗癌活性王博龙等[4]研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对多药耐药 KBV200细胞具有抑制生长 、促进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 ,可能是对多药耐药癌细胞敏感的一种中药活性成分。
同时,刘丽敏等[5]研究发现氯化两面针碱可以抑制肝癌HepG2的生长,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2.2 抗菌活性叶玉珊等[6]在两面针中提取到了多个能够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碱活性成分,其中化合物鹅掌楸碱临床多药耐药性MRSA 具有较强杀菌活性。
两面针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明显减少小 鼠的扭体 次数 , 显 著提 高小 鼠的痛 阈值 ; 两面针 对二 甲苯致小 鼠耳郭肿 胀 、 棉 球 肉芽肿胀 实验 、 角叉菜 胶致
Ke y wor ds: Za n t h o x y l u m ni t i du m; P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Re s e a r c h a dv a n c e s
两 面针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R o x b . ) D C .又 名 人 地 金
足趾 肿 胀 实 验 均 有 显 著 的 抑 制 作 用 。 由 此 推 断 两 面 针 根 挥 发 油 有 强 的抗 炎 镇 痛 活 性 。
3 止 血
碱类 、 甾醇类 、 木质素类 和无机元 素等 , 其 中生物碱类 为主要 成分 , 含量约 占 0 . 7 % 。最 近药 理研 究 发现 , 两 面针 除 了镇
( T o n g r e n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T o n g r e n 5 5 4 3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h a s b e e n u s e d f o r h e a l i n g p u r p o s e s or f a l o n g h i s t o r y .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n e n t s i n Z a n —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i n c l u d e a l k a l o i d s , l i g n i n s a n d s t e r o l s . T h e p a p e r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T h i s w o r k c a n p r o v i d e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f o r b e t t e r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Z a n t h o x y l u m n i t i d u m.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
两面针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1002班 )摘要:两面针是组分相当复杂的体系,其有效成分是其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而现代中药两面针的发展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这一复杂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天然药物中提出分离出单体并发展成新药或为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是中药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提取分离基础上,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型技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两面针;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两面针药材性味辛、苦、微温,小毒,具有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等作用,其中生物碱为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作用。
两面针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对于其有效的机理、降低毒性、提高疗效、改进剂型、控制生产质量以及新药开发均有重要意义。
有效成分提取的过程就是将溶剂渗入细胞内,将存于细胞内容物中的生物碱、糖类、苷类、酮类等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剂中,随着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而扩散至细胞外,直至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多次输入新的溶剂,而将大部分有效成分溶出。
传统提取方法存在溶剂使用量大、提取效率不高、周期长、劳动力耗费多、有效成分损失多等缺点,而一些新技术方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传统经典的提取分离方法及新兴技术进行阐述。
1 传统提取分离方法1.1 煎煮法煎煮法是使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传统提取方法,通过对药材进行加热煮沸而提取有效成分,但是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损失较大,不适于挥发性成分和易被加热破坏的成分,提取前宜用冷水浸泡60min以上,具体煎煮的时间和粉碎的粒径依据要两面针本身的质地、硬度、成分等情况而定。
1.2 渗漉法在工业上,两面针药膏的提取方法有浸泡、回流、渗漉提取等方法,其中以渗漉和回流提取法为主。
渗漉提取使用的溶剂很多,如水、乙醇、甲醇、丙酮等,但多以乙醇为主要的提取溶剂。
在渗漉提取的过程中,所用的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和渗漉体积流量等对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的影响很大。
HPLC法测定广西十个不同产地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 V ol 117 N o 13NAT URA L PRODUCT RESE ARCH AND DE VE LOPME NT 收稿日期:2005201206 接受日期:2005201231 3通讯作者T el :86277222506054;E 2mail :lshaohua18@HP LC 法测定广西十个不同产地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刘绍华13,覃青云1,唐献兰1,方 1,杨卫豪1,张祥民2(11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柳州545001;21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摘 要:分析并比较了广西十个不同产地的两面针中具有镇痛、抗炎和止血活性的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
采用HP LC 法,色谱柱为HY PERSI L BDS C 18,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为1.0m L/min ,柱温40℃,检测波长268nm ,进样量为20.0μL 。
发现不同产地的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差别较大,金秀样品含量最高,为0.468%;桂林样品含量最低,为0.009%。
本研究将为两面针在镇痛、抗炎和止血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压液相色谱;两面针;新棒状花椒酰胺;α2山椒素中图分类号:R28411 Determination of the N eoherculin of Zanthoxylum nitidum (R oxb.)DC G rowing in the Ten Areas of G uangxiLI U Shao 2hua 13,QI N Qing 2yun 1,T ANG X ian 2lan 1,FANG K un 1,Y ANG Wei 2hao 1,ZH ANG X iang 2min 2(11Workstation o f Postdoctor o f Liuzhou Liangmianzhen Co.Ltd.,Liuzhou 545001,China ;21Department o f Chemistry ,Fudan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Analysed and com pared the content of the active com pound of antinociceptive ,anti 2in fla mmatory and stop bleeding effects in Zanthoxylum nitidum at 10different growing areas of G uangxi.High per 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 LC )was utilized for this purpose with the column of HY PERSI L BDS C 18and the m obile phase containing acetonitrile and water (50:50),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68nm ,flow rate was 1.0m L/min ,column tem perature was 40℃,sam ple injection was 20.0μL.The content of neoherculin was m ore different in the 10different growing areas of G uangxi.The highest content of the neoherculin in Zanthoxylum nitidum was 0.468%of Jinxiu ;the lowest was 0.009%of G uilin.This study will supply a reli 2able theoretic direction to develop and make useful of Zanthoxylum nitidum in antinociceptive ,anti 2in fla mmatory and stop bleeding and s o on.K ey w ords :high per 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 LC );Zanthoxylum nitidum ;neoherculin ;α2sanshool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 ox.)DC.]系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别名上山虎、入地金牛、两背针,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台湾等省,生于山野坡地灌木丛中。
口腔护理常用中草药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
运输应轻装轻卸 , 避免剧烈 震动 、 撞击 , 防止 日晒雨淋 。 6 5 贮 存 .
产 品应贮存 通风 、 阴凉 、 干燥 的仓库 内 , 宜靠 近水源和暖气 , 不 堆放应离地 面 1 e 0 m以上。
21 0 2年第 3期
许 海燕 : 口腔 护理常用 中草药提取物及其 提取方法
镇痛 、 抗炎 和 止血 活 性 成 分 为新 棒 状 花椒 酰胺 和氯 化 两 面针碱 。新棒 状 花椒 酰胺 采用 渗漉 法 提取 和 回
苷、 香豆 素 、 内酯 化合 物 , 中香 豆 素 类 主要 包 括 异 其 嗪皮 啶 和东莨 菪 内酯 , 些化 学 成 分 已经 药理 实 验 这 证 明具有 一定 抗 菌 、 炎 、 消 止痛 和抗肿 瘤活 性 。药典 针对 肿节 风药 材控 制异 嗪皮 啶含 量指 标 。 口腔护 理 用 品使用 的肿 节 风提取 物 为肿节 风 流浸膏 。流浸 膏
部分干净茎叶粉
药
9% 5 乙醇 刚流2 小时,滤过
流1 小时 ,滤过
浓缩 , 收
肿 节 风 流 浸 霄
图 2 肿节风流浸膏 的提取 分离流程【]
24 丁香 . 丁香 为桃 金娘 科 植 物 丁香 的花 蕾 , 主要 含 有 挥 发油 , 即丁香 油 , 中含 有 丁香 酚 , 油 乙酰 丁香 油 酚 、 B
中草药 提取 方 法做 简要 介 绍 , 根 据 中 草 药 提取 物 并
的 应用 现 状 , 中草 药 在 口腔 护 理 用 品 中 的 发 展提 为 出新思 路 。
6 16 标注产 品安全 的注意事项 、 .. 中文警示说 明。
62 大包装应有 如下标志 : .
( ) 临 界流体 萃 取 法 : 以二 氧 化 碳 为 溶 剂 , 5超 常 适 于极 性 较大 和 分子 量较 大 物质 的萃 取 ,也适 用 于
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
馨" 分得6乙氧基 白屈菜红碱 (-hxce rh n )N一 . 6e oyhly re , 去甲 t e ti l 本草考证 N me lhlyh e o一别 隐品碱 ( 【l cyt h e f i 。 aorp - 一l o 两面针以蔓椒之 名始载 于《 家本 草经》 列为下 品 , “ 神 , 日: 主 基 白屈菜红碱( - tyce tt n )【 ie , si a n ) mm n 风寒湿痹, 历节疼, 除四肢厥气, 膝痛。《 ” 岭南采药录》 称两面针 pn ) 茵芋 碱 ( k i ie 。陈 元 柱 等 分得 二氢 两 面 针 碱 能理跌打及蛇伤 , 患牙痛 , 煎水含漱。《 本经逢原 》 记载 两面针功 (i d nin) d yr i i 。黄治勋等 分 得 7 去 甲 一 一甲氧基 一 , h ot e d 一 6 56 效 为“ 通经脉 , 去风寒 、 湿痹 。 两面针 又名入 地金 牛 , ” 别名有 : 双 二 氢 白屈 菜 红 碱 ( -e ehl - e oy5 6dhd hlrh 7dm ty 6m t x- , -i mcee t- - h y y 面针 、 黄根 、 叶下穿珠 、 猫公 刺 、 山虎 、 上 花椒 刺 、 椒筇 、 胡 出山虎 、 f e 。 i ) n 入 山虎等 , 芸香 科 植 物 两 面针 Z mhxlm n lu ( ob ) 32 木 脂素类 石井水 等 人 分离得 到左旋 芝麻 素 (e mn 、 为 a oyu id m R x . . t sa i s ) D C的干燥 根。两面针为常绿木质藤本 , 1 l幼枝 , 高 —2n, 叶轴背 左旋丁香树脂酚( yi aei 1 、 sr grs o)左旋细辛 素(sr i) n n aai n 。 n 面和小 叶两面中脉上都有钩状 皮刺 , 叶奇数羽状 复叶互 生 , 卵形 3 3 黄 酮类 黄酮类 化合 物有 地奥 明 ( imn 和牡荆 素 . d s i) o 或卵状长 圆形 , 先端钝 或短 尾状 , 近全缘或 有疏 离 的圆锯齿 , 无 ( ixn) 。 vei t 毛, 革质而有光泽。伞房 状圆锥 花序 , 生。瞢荚果其 成熟时 紫 3 4 无机元素 两 面针 根 中含有 z , u F , a Mn Mg等 6种 腋 . nC ,eC , , 红色 , 大腺点 。种子卵 圆形 , 有粗 黑色光亮 , 花期 3— 4月 , 果期 9 微量 元素 , 其含 量 分 别 4 7 1 179×1 3 93× 0 , .7× 0 ,.8 0 ,.2 1 1 月 , 于低 丘陵地 灌木丛 中 、 等向 阳地 , 国各地多 有 1757×1 ,.0×1 ,.8×1 ‘m k 。 O 生 路旁 全 .2 0 54 0 34 0 s g / 栽培, 主产于广 西 、 福建 、 湖南 、 广东 、 云南及 台湾 等地 , 为传统 常 35 其它 成分 香豆 精成 分 : . 马栗 树皮 素二 甲醚 (a cli 船- en u t- 用中药 。 d t 1 e e) i h . hr 。又含 甾醇 : - 甾醇 ( -is r1 。 me y t B谷 1sot o) 3 te 2 生药学特征 4 药理作用 温尚开 】赖茂祥 等 对 两面 针与飞龙 掌血 、 叶 花椒 、 、 竹 蚬 两面针具有祛 风通 络 、 胜湿止痛 、 消肿解 毒的功效 , 于心血 对 壳 花椒 、 拟蚬壳 花椒等 4种 常见混 伪品进行 了 比较研究 , 并报 道 管系统、 神经系统以及平滑 肌等都有显 著 的药 理作用 , 其主要 成 了其在 性状 、 织显 微 、 管鉴别 、 组 试 薄层色谱 、 紫外光谱上 的不同 分氯化两面针 碱能止痛 抗炎 , 并有抗 癌等作用 , 面针的药理 活 两 特征。陈世文 【研究 了两面针及 同属植 物毛两 面针 、 叶花椒 、 性主要表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4 椿 竹叶花椒 、 岭南花 椒 、 花椒筋 、 刺异 叶花 椒 、 拟蚬壳 花椒 、 蚬壳 花 4 1 对心血管 的作用 动物实验证 明,O 1 2 s k 氯 化两 . l ,5,0m g /
两面针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31卷第20期2006年10月中国中药杂志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V01.31.Issue20October,2006两面针的化学成分研究胡疆1,张卫东1’2+,柳润辉1,张川1,沈云亨1,徐希科1,梁明金1,李慧梁1(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2.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300)[摘要】目的:对两面针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一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及精制,并利用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
结果:从两面针根乙醇提取液的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嘧啶(2,4-dihydroxypyrim—idine,1),紫丁香酸(syringicacid,2),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3),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acid,4),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paraben,5),顺-3-(2,3,4一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酸[(Z)一3-(2,3,4一trimethoxyphenyl)acrylicacid,6],5,6,7-三甲氧基香豆素(5,6,7-trimethoxycoumarin,7),stigmast-9(11)一en一3一ol(8),胡萝卜苷(9),口.谷甾醇(10)。
结论:化合物I一9为首次从两面针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是新天然产物。
[关键词]两面针;芸香科;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06)20—1689-03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又名人地金牛、蔓椒、双面针、双背针等,为芸香科花椒属藤本植物。
味辛、苦,微温,有小毒,为民间常用的消肿止痛中药,用于治疗牙痛、神经痛、胃痛、咽喉肿痛、风湿性关节痛、毒蛇咬伤等多种病症,此外还具有抗肿瘤、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作用¨,2J。
花椒麻味物质的分析测定方法和功能作用研究_郭静
花椒麻味物质的分析测定方法和功能作用研究郭 静(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摘 要:综述了花椒麻味物质的分析测定方法以及功能作用研究概况,研究其检测方法对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花椒资源开发新产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花椒麻味物质;测定方法;功能作用中图分类号:TS20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9973(2008)0520073204Studie s on the inspection methods and antioxidative ,antimicrobial ,insecticidal function of numb 2taste components from Zant hox y l um L .GUO Jing(Food College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 he inspection met hods and t he antioxidative ,antimicrobial ,in 2secticidal f unction of numb 2taste component s f rom Zant hox y l um L .An advanced r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inspection is meaningf ul formaking use of t he rich resource ofZant hox y l um L 1and exploring new p roduct s.Key words :numb 2taste component s ;inspection met hods ;antioxidative ,antimicrobial ,insec 2ticidal f unctio n 花椒(Zant hox y l um L .)系芸香科(R ut ace 2ae )花椒属(Zant hox y l umL i nn )植物,全世界约有250种,分布于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两面针新棒状花椒酰胺的研究进展
摘 要 :综述了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两面针活性成分新棒状花椒酰胺的研究进展, 介绍 了 其结构性质、 提取分离、 鉴定方
法 、 理作 用及 应 用 。 药
关 键词 : 两面针; 新棒状花椒酰胺; 活性成分 编号 :0 80 0 ( 0 8 0 -3 4 2 R 8 . ;92 A 10 -8 5 2 0 ) 2 8 - 0 0
Ab ta t T ersac rges f ci o stet ehrui i a toyu id m ( ob )D v w dh m n — sr c : h erhpors o t ecntu n n uecl Z n xlm nt u R x. C ir i e o e da e a v i nn h i se e a
t t n a e ito u e ai r n r d c d. o
Ke r s Z nhxlm nt u ( ob )D . N o ecl ; A t ecntun ; P a cl i l ci s y wo d . a t yu id m R x . C ; ehr i o i un cv ostet i i hr o g a at n ma o c o
P o rs nt eS u yo e h r ui a to yu nt u ( o b )DC r g eso td f o e c l i Z nh x lm id m R x . h N nn i
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的研究
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的研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新棒状花椒是我国传统植物种类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主要成分是酰胺,是中草药和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原料。
此,研究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对提高中药中的药效成分的含量以及改善食品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首先采用固定溶剂萃取法对新棒状花椒进行萃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浓度为95%食品级醇,湿度为70%,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1h。
其次,通过蒸馏法提取
新棒状花椒酰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0.5kmol/L NaCl,温度为100℃,搅拌时间为20min。
最后,以Sephadex G-25和超滤膜技术作为后处理工艺,得到的新棒状花椒酰胺纯度为90%,有效含量为93.68%。
该研究对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探究,为其他新型植物精萃物提取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可行,实现了较高纯度和较高效率的提取。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究更多植物来源的植物精萃物及其高效提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水平,有助于食品和中药的安全高效利用。
总之,本研究针对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得到了高纯度和高效率的提取成果。
同时,也为其它类型植物精萃物的提取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对科学家们深入探讨也是有益的。
可以期待未来有更多关于植物精萃物提取技术和原料利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出现,以推动中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 1 -。
18图16a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
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引言 (4)正文 (5)1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的研究 (5)1.1两面针原料产地的选择 (5)1.1.1 实验原理 (5)1.1.2 仪器、试剂和药材 (5)1.1.3 实验方法 (6)1.1.4 实验结果 (6)1.1.5 讨论 (6)1.2提取部位的选择 (8)1.2.1 实验方法 (8)1.2.2 实验结果 (8)1.2.3 讨论 (8)1.3提取溶剂的选择 (9)1.3.1 实验方法 (10)1.3.2 实验结果 (11)1.3.3 讨论 (12)2新棒状花椒酰胺的纯化工艺研究 (13)2.1 提取 (13)2.2 柱色谱纯化 (14)2.2.1 实验方法 (14)2.3 制备薄层法纯化新棒状花椒酰胺 (14)2.3.1 制备板的铺制 (14)2.3.2 展开系统的确定 (14)2.3.3 展开方式的选择 (14)2.3.4 制备过程 (14)2.4 制备高效液相法纯化新棒状花椒酰胺 (15)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5)2.4.2 色谱条件的摸索 (15)2.4.3 制备过程 (16)2.4.4 纯度检测 (17)2.4.4.1 仪器与试药 (17)2.4.4.2 薄层TLC检查纯度 (17)2.4.4.3 面积归一化法检查纯度 (18)3光谱数据 (20)3.1 紫外光谱 (20)3.2 红外光谱 (21)4实验室制备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应用 (21)4.1 提取条件优化 (22)4.1.1 仪器、试剂和药材 (22)4.1.2 实验方法 (22)4.1.2.1 样品准备 (22)4.1.2.2 色谱条件 (22)4.1.3 实验结果 (22)4.2不同产地、品种和部位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比较 (22)4.2.1 药材准备 (22)4.2.2 实验方法 (23)4.2.2.1 样品准备及色谱条件 (23)4.2.3 实验结果 (23)4.2.4 讨论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8)综述 (30)致谢 (3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9)作者声明 (40)个人简历 (41)中文摘要目的:对从中药两面针中提取制备新棒状花椒酰胺(ne ohe rc uline)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壮药两面针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壮药两面针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贾微;何晓微;岑妍慧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022)002
【摘要】目的:为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国传统壮药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已从两面针中分离出生物碱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并发现两面针有镇痛、抗炎炎、抗溃疡、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以及抗菌、止痉、抗疟疾的作用.结论:应加大两面钎药材资源的研究,充分应用两面针药材的提取物,为进一步研究两面针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贾微;何晓微;岑妍慧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2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2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8
【相关文献】
1.壮药铁包金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张国利;滕红丽;陈科力
2.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J], 刘延成;程风杰;蒙衍强;陈振锋;梁宏
3.抗肝炎类壮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何瑞婷;朱华;李鹏;黄飘玲;杨雯琪;韦安达
4.壮药火炭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韦安达;戴忠华;林思;秦慧真;邓玲玉
5.壮药一点红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梁丽清;陈少锋;卢苇;苏华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两面针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中药两面针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柏帆【摘要】概述了1997~2012年来两面针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质量控制研究的进展及现状,为合理建立两面针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3(022)012【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两面针;定性鉴别;含量测定【作者】柏帆【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柳州,54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中药两面针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1],别名入地金牛、蔓椒、两背针、双面刺等。
最早收载于清代赵其光所著的《本草求原》,名入地金牛[2],其后在《岭南采药录》、《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药典》均有收载。
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烧烫伤。
两面针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香豆素、木脂素、甾体及其苷、黄酮及其苷、醌类以及萜类和有机酸类等[3]。
两面针是我国丰富的传统中药资源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而有代表性的中草药,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南方省份。
目前,两面针市场需求量大,在医药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将两面针定性鉴别、含量测定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首次收载两面针药材,检测项目有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1项(试管法检查生物碱)[4],而1985年版、1990年版中国药典则将该品种删除。
1991年,温尚开[5]针对市场上流通的两面针药材及其伪品进行了药材性状、组织显微、薄层层析,紫外光谱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1994年,赖茂祥,饶伟源[6]也报道了两面针(Z.nitidum)茎及三种伪品飞龙掌血(Toddaliaasiaiica)、竹叶椒(Z.armatum)和刺壳椒(Z.echinocarpum)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和紫外吸收光谱鉴定结果。
两面针的贮藏技术研究
摘要两面针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是民间常用的一种植物药,其根、根皮及茎皮入药,主治毒蛇咬伤、牙病、胃痛、咽喉肿痛、风湿性关节痛等症。
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镇痛、消炎等药用作用。
但是为了让两面针尽可能发挥其药用价值,需要将其保存完好,什么样的贮存条件才能保障其活性成分最大限度地保留,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指出氯化两面针碱、总多糖以及总黄酮的测定和制备方法基础上,对烘干前后两面针样品重要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烘干后的样品比未烘干的样品重量增加较少,总灰分、总黄酮、氯化两面针碱、多糖这四种物质在不同的包装情况下含量都会发生变化,密封和真空状态下的变化较不包装要小,同时低温环境下的变化比室温下的变化要小,这是因为密封或者真空包装会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低温环境同样对于贮藏两面针药材、降低其药用成分分解十分有效。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两面针的贮存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关键词:两面针;贮存技术;;氯化两面针碱;总黄酮;多糖AbstractBoth sides of the needle for Rutaceae Zanthoxylum, mainly distributed in China's Fujian, Guangdong, Guangxi, Yunnan and other places, is a kind of common folk medicinal plants, root, root bark and stem bark used for treating rheumatic joint pain, dental disease, stomach pain, sore throat, snake bite disease. Modern research has proved that it has anti-tumor, analgesic and other effects. Bu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medicinal value of Zanthoxylum nitidum, we need to preserve it well, and what storage conditions can ensure that its active components can be maximally preserved, which is the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basis of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etermination of nitidine chloride, polysaccharides and total flavonoids, on both sides of the needle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drying important changes were analyzed, found that after drying samples increased by less than the sample weight without drying, total ash, the headquarters of nitidine chloride,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 of the four in the packaging material under different content will change, and the change of sealing under vacuum packaging is not small, but changes in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an the change of room temperature should be small, this is because the sealed vacuum packaging will isolate alive oxygen and moisture in the air, I hope this study can be stored both sides of the needle to provide reference.Key words:two sided needles; storage technology;; chlorinoflavin; total flavone; polysaccharide目录毕业设计(论文) (1)摘要 (2)Abstract (3)1 前言 (6)1.1 两面针 (6)1.2 两面针化学成分 (6)1.2.1 生物碱成分 (6)1.2.2 其他活性成分 (6)1.3 两面针的作用 (7)1.3.1 抑菌作用 (7)1.3.2 镇痛抗炎作用 (7)1.3.3 抗肿瘤的作用 (7)1.2 研究目的 (8)2 材料与方法 (9)2.1 实验材料 (9)2.2 实验方法 (9)2.2.1 总生物碱的测定 (9)2.2.2 多糖的测定 (10)2.2.3 总黄酮的测定 (10)3 结果分析 (11)3.1 烘干前后两面针样品重量变化情况 (11)3.2 总灰分的变化情况 (11)3.2.1 室温不同密封状态下灰分的含量变化情况 (11)3.2.2 10℃不同包装方式下灰分的含量变化 (12)3.2.3 室温无包装下灰分的含量变化 (12)3.2.4 10℃下密封状态下灰分的含量变化 (13)3.2.5 10℃密封状态下灰分的含量变化 (13)3.3 氯化两面针碱的变化情况 (14)3.3.1 室温不同密封状态下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变化情况 (14)3.3.2 10℃不同包装方式下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变化 (14)3.3.3 室温无包装下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变化 (15)3.3.4 10℃下无包装状态下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变化 (15)3.3.5 10℃下真空袋包装状态下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变化 (16)3.4 多糖的变化情况 (16)3.4.1室温不同密封状态下多糖的含量变化情况 (16)3.4.2 10℃不同包装方式下多糖的含量变化 (17)3.4.3 室温无包装下多糖的含量变化 (17)3.4.4 10℃下无包装状态下多糖的含量变化 (18)3.4.5 10℃下真空袋包装下多糖的含量变化 (18)3.5 总黄酮的变化情况 (19)3.4.1室温不同密封状态下总黄酮的含量变化情况 (19)3.4.2 10℃不同包装方式下总黄酮的含量变化 (19)3.4.3 室温无包装下总黄酮的含量变化 (19)3.4.4 10℃下无包装状态下总黄酮的含量变化 (20)3.4.5 10℃下真空袋包装状态下总黄酮的含量变化 (20)4 讨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1 前言1.1 两面针两面针,又名双面针、双面刺、两背针、入地金牛、蔓椒等,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干燥根,生于低丘陵地灌木丛中、路旁等向阳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广西、福建、湖南、广东、云南、四川及台湾等地,为传统常用中药,对于中国古典药学具有深刻的影响。
渗漉法提取两面针活性成分工艺的研究
渗漉法提取两面针活性成分工艺的研究刘绍华;覃青云;方堃;唐献兰;杨卫豪;张祥民【期刊名称】《中草药》【年(卷),期】2006(37)3【摘要】目的研究渗漉法提取两面针中具有镇痛、抗炎和止血活性成分新棒状花椒酰胺工艺。
方法在两面针的提取中对新棒状花椒酰胺有影响的3个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和渗漉体积流量,每个因素选择3个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的优选,以新棒状花椒酰胺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两面针提取液中新棒状花椒酰胺。
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两面针用乙醇体积分数为95%、浸泡时间为72h、渗漉体积流量为3.9mL/min的时,两面针提取液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质量分数最高,为0.74%。
结论渗漉法提取两面针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与用回流法比较,提取率较接近,也完全适合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
【总页数】3页(P373-375)【关键词】两面针;新棒状花椒酰胺;渗漉法;正交试验【作者】刘绍华;覃青云;方堃;唐献兰;杨卫豪;张祥民【作者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复旦大学化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R286.02【相关文献】1.渗漉法和回流法提取丹参药渣中脂溶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J], 韩晓珂;刘汉清;张明;马俊华;马继2.渗漉法提取砂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工艺研究 [J], 黄群莲;王利国;唐灿;张彦燕;王谦;吴知桂;赵剑3.用梯度渗漉法比较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刘杨;尹蓉莉;何芳辉;廖芳;罗燕;赖庆宽4.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两面针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J], 刘华钢;叶月华;冯看5.梯度渗漉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工艺 [J], 刘少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面针根与茎中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的比较
两面针根与茎中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的比较
黄晓燕;黄光伟;覃青云
【期刊名称】《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年(卷),期】2013(023)003
【摘要】目的:测定两面针药材不同部位的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
方法:采用RP—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高效液相色谱柱(4.6×250mm,5μm),C18保护柱,检测波长:270nm,柱温:40℃,流动相:乙腈:水(60:40)。
结果:新棒状花椒酰胺在0.50~8.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59%。
根部位中的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最高。
结论:本研究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质量控制。
根部为最佳用药部位。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黄晓燕;黄光伟;覃青云
【作者单位】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3.626
【相关文献】
1.HPLC法测定广西十个不同产地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的含量 [J], 刘绍华;覃青云;唐献兰;方堃;杨卫豪;张祥民
2.两面针中新棒状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刘绍华;覃青云;方堃;唐献兰;杨卫
豪;张祥民
3.不同生长期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和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的比较 [J], 刘文佳;黄光伟;覃青云;胡永志
4.不同生长期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和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的比较 [J], 刘文佳;黄光伟;覃青云;胡永志;
5.两面针根与茎中新棒状花椒酰胺含量的比较 [J], 黄晓燕;黄光伟;覃青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两面针荧光成分的光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药两面针荧光成分的光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药两面针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中药学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两面针中含有一种荧光成分,其具有一定的药效作用。
为了
深入了解两面针荧光成分的光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两面针荧光成分的光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为进一
步了解两面针的药效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中药材的研究提供新的方
法和途径。
三、研究内容
1. 化学成分分析:采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两面针进行化学成分
分析,确定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以及荧光成分的含量。
2. 荧光光谱特性分析:采用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两面针荧光成分
进行光谱特性分析,研究其荧光强度和光谱特征。
3. 荧光成分提取方法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确定最佳的
荧光成分提取方法,并对提取得到的荧光成分进行光谱分析和结构鉴定。
4. 荧光成分的药效作用研究:通过体内实验,探究两面针荧光成分
的药效作用和药理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荧光光谱分析、提取
方法研究和体内实验等。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两面针荧光成分的光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并探究其药效作用和药理机制,为中药材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可以为其他中药材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两面针活性成分新棒状花椒酰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结构性质、提取分离、鉴定方法、药理作用及应用。
【关键词】两面针新棒状花椒酰胺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中药两面针系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干燥根,别名上山虎、入地金牛、两背针,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台湾等省,生于山野坡地灌木丛中。
有行气止痛、活血化淤、祛风通络之功效,用于气滞血淤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民间用其水煎服或研粉冲服,广泛用于镇痛、抗炎和麻醉,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扭伤肿痛、神经痛、牙痛、肠胃绞痛、胆道蛔虫症引起的疼痛及疡病等[1,2]。
刘绍华等[3]从两面针中分离出来一种具有镇痛、抗炎、止血等活性作用的化合物,经鉴定为新棒状花椒酰胺(neoherculin),又名α-山椒素(a-sanshool)。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两面针中neoherculin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介绍了其结构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生物活性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1 结构性质
新棒状花椒酰胺(neoherculin),又名α-山椒素(α-sanshool),分子式c16h25no,iupac 命名为(2e,6z,8e,10e)-n-(2-methylpropyl)dodeca-2,6,8,10-tetraenamide。
外观为无色或白色油状或腊状物体,少量置于冰箱中呈透明针状结晶体。
有强烈的辛辣、麻舌感,熔点56~57℃。
易溶于氯仿、醋酸乙酯等极性适中的溶剂,加热溶于石油醚,难溶于甲醇和乙醇。
结晶于室温放置数分钟后立即变黄色,并立即成黏胶状,极性变大,易溶于丙酮和甲醇,难溶于氯仿,不溶于石油醚。
薄层谱上见色点加多,故需装于安瓿中充氮并低温保存[4]。
目前已发现α-sanshool还有至少两种异构体β-sanshool和sanshool,它们是双键顺反几何异构体。
2 提取分离和鉴定
2.1 提取分离
曾雪瑜等[4]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两面针中分离得到了两面针结晶-8。
刘绍华等[6]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两面针中分离并鉴定结晶-8为neoherculin。
室温下用30%~99%乙醇浸泡两面针药材切片,滤液在低温≤5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得两面针膏状物。
加入适量水,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干燥后浓缩成膏,用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梯度重复洗脱制得油状物,将上述所得油状物降温后析出的腊状固体即得neoherculin。
进一步用正交法研究了回流提取法和渗漉法提取neoherculin的最佳工艺,即在75%的乙醇、75℃温度、时间3 h 的条件下回流提取,或乙醇体积分数为95%,浸泡时间为72 h,渗漉体积流量为3.9 ml/min 时进行渗漉[6,7]。
国外多用硅胶柱层析结合制备hplc从花椒属植物中提取分离链状不饱和脂肪酸酰胺[8]。
2.2 鉴定方法
对neoherculin进行鉴定经常采用hplc和tlc法。
任丽娟[5]以薄层层析法检查,3%丙酮-氯仿为展开剂,改良dragendorff试剂为显色剂薄层谱显示明显的黄棕色斑点,rf值为0.59。
刘绍华等[9]采用hplc法分析并比较了广西不同产地的两面针中neoherculin的含量,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8 nm。
结果显示广西金秀的样品含量最高,为0.468%。
3 药理作用
3.1 毒性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腹腔注射neoherculin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6.03±6.35) mg/kg(p<0.05),说明neoherculin毒性低,安全[3]。
andres n[10]报道了α-sanshool对猪蛔虫有很大的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06 μg/ml=83.4x105m,α-sanshool给小鼠腹腔注射剂量超过10 mg/kg时会引起小鼠强直性痉挛发作,这预示了这一
化合物的潜在毒性。
3.2 镇痛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实验方法,结果显示neoherculin高剂量组10 mg/kg能使冰醋酸致痛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但潜伏期延长不明显,低剂量组5 mg/kg使小鼠扭体次数有一定减少[3]。
3.3 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neoherculin低剂量组5 mg/kg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3]。
3.4 止血作用采用毛细玻璃管法,neoherculin的凝血作用非常显著[3]。
3.5 其他生物活性etsuko s[8]的研究发现α-sanshool是日本胡椒的主要麻味物质之一,受试者服用5%α-sanshool的蔗糖溶液产生灼热感、麻刺感和麻木感;服用0.25mg/ml α-sanshool的5%乙醇溶液,麻感持续时间500~60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