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测试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含解析)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3min内行驶了540m;乙在30s内行驶了120m;丙在1h内行驶了18km。

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乙最快C.甲最慢,丙最快D.三人一样快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3.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的速度始终相同D.在前2s内,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4.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5.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可知()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做匀速运动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大小相等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6.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m/s和1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2m/s;向南B.2m/s;向北C.4m/s;向南D.4m/s;向北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为图所示a、b、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4秒甲、乙间的距离15米,则()A.甲、乙运动方向一定相同B.甲、乙运动方向一定相反C.若甲的s﹣t图为c,则乙的s﹣t图一定为bD.若甲的s﹣t图为a,则乙的s﹣t图一定为c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运动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甲:该图表明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该图是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滑下过程中的速度情况C.丙:该图中甲乙两车在第10s相遇,0~20s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m/sD.丁:该图中在5s~15s物体的运动速度是6m/s二.填空题9.炎热的夏天,一辆正在洒水的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90m,该洒水车的速度为m/s,喷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干了,并且周围环境的温度略有降低,这是由于水(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

运动的快慢典型习题

运动的快慢典型习题

1.3 运动的快慢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则它在前3s内的速度是()A.4m/s B.3m/s C.5m/s D.无法判断2.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哪个是正确的()A.B.C D.4.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跑40m,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5km/min.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5.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速度最大B.旗鱼速度最大C.褐海燕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6.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8.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1,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1:2B.4:3C.2:3D.3:2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东运动,两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4s时两者相距16mB.以乙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10.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以上说法都对11.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1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72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粤教沪.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72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粤教沪.docx

7. 2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 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 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根据交通部门规定,长常高速的最高限速约为1200km/h甲、乙两车分别从P 、Q 两地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s 甲、 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P 、Q 间的距离为s,则( ) 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 内的速度一定A. 2. 5m/sB. 5m/sC. 20m/sD. 40m/s7.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 t 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C. 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2. 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C. D. 人体的密度约为1. Okg/m 34.A. V 甲>¥^ 乙;s=8mB. V 甲>V 乙, s=4mC. V 甲 VV 乙,s=8mD. V 甲 VV 乙,s=4m 5.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 lkm/hB. 10km/hC. Im/sD. 10m/s6. A. B. C. D.时米〃秒<a) 84S/米2 8 6 0 2 4 6 8 10 12 〃秒(b)两车的位置关系为()A.乙在甲前面80米处B.乙在甲前面20米处C.甲在乙前面80米处D.甲在乙前面20米处8.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T 10s,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3m/sB. 7m/sC. 3. 5m/sD. 2. 5m/s9.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减小后增大10.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曰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A.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0kg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m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即等于物体在—内通过路程的多少.12.如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左侧圆牌的含义是—.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min.1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s内通过了36m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m/s,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m.14.东营园博园是全省自然与文化的缩影,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小明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骑行2. 7km路程,用了0.5小时,则平均速度为—m/s.r由a1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5〜7min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9〜lOmin内物体做运动,速度为m/s.三.解答题(共5小题)1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某人看到闪电后经过5秒听到雷声, 根据空气(15©时)中的声速340m/s,求打雷处离这个人的距离是多少米?17.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最少需要多少分钟?18. 小莉一家利用国庆假期自驾旅游,回程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个交通标志牌;(1) 请说明交通标志牌的信息;(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莉她们一家能否在1.5小时内回到贵港?19. 刘星坐在小汽车上里经过一座桥时看到桥前的指示牌如图所示,请问:(1) 牌中"40”表示:通过该桥的最大车速为: km/h ;(2) 按指示牌的规定他坐的车最快要 min 才能完全通过该桥;(3) 行进中他看到指示牌向后退去,是以—为参照物的.20. 王伟国庆去爬山,他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i,按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2,请你推导他往2 v< Vo 返的平均速度V=—I —2 V[ + v2(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7. 2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共10小题)1. (2017«枣阳市校级模拟)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 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 =A=i2nL=10m/s ; t 5s莆田12km 40kn )/b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54X L .m/s=15m/s;3.6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因此速度最小的是运动员,其次是汽车,最快的是羚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大小的比较,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各速度单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 (2016«徐州)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解答】解:在四个选项中,横轴均表示时间,纵轴均表示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随时间变化,故v-t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3. (2016-潮阳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C. 根据交通部门规定,长常高速的最高限速约为1200km/hD. 人体的密度约为l.Okg/m ,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 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故A 符合实际;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 不符合实际;C 、 根据交通部门规定,长常高速的最高限速约为120km/h,不会达到1200km/h,故C 不符 合实际;D 、 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差不多,约为1. OXlO'kg/n?,故D 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 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 (2016-广安模拟)甲、乙两车分别从P 、Q 两地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 图所示经过6s 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P 、Q 间的距离为s,则()(b )A. V 甲>V 乙;s=8mB. V 甲>V 乙,s=4mC. V 甲<^ 乙,s=8mD. V 甲 VV 乙,s=4m【分析】(1)知道甲乙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比较速度大小,比较甲乙运动快慢.(2)由甲乙两车的速度计算出分别通过的路程,求出甲乙相距多少.6 8 10 12 〃秒1284 8 60 2 4【解答】解:(1)甲的速度:v甲=迪=通Mm/s.t甲6s乙的速度:v乙=-^公旦!_=0. 67m/s.t 乙12s所以甲运动较快,乙运动较慢,由于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s 甲、乙相遇,甲通过的路程:s 甲'=v tpt=2m/sX6s=12m;乙通过的路程:s 乙’ =v z,t=0. 67m/sX6s=4m;两地距离:s=s甲-s乙=12m - 4m=8m.故选:A.【点评】此题还可以知道甲乙运动的时间和速度,求出甲乙30s运动的路程,再求甲乙相距多少.5.(2016-漳州模拟)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 lkm/hB. 10km/hC. Im/sD. 10m/s【分析】根据自己步行时的路程和时间进行估测.【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lm/s=3. 6km/h左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6.(2016*海南校级二模)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A. 2. 5m/sB. 5m/sC. 20m/sD. 40m/s【分析】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大小;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都是相同的进行判断.【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物体的运动速度:坦=2. 5m/s.t 4s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都是相同的,所以,该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2. 5m/s.故选A.【点评】(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运动速度都是相等的.(2)第Is内通过2. 5m,第2s内通过2. 5m,第3s内通过2. 5m,第4s内通过2. 5m…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7.(2016•长春一模)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为()〃米A' 乙车甲车80 ,口口口丁 | /60:::::^-;^:40二-右土二二_ 乙£_________WHH l n l >u 2 4 6 8 10 12 〃秒A.乙在甲前面80米处B.乙在甲前面20米处C.甲在乙前面80米处D.甲在乙前面20米处【分析】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求出经过6s的路程,然后判断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经过6s,甲乙两车的路程分别是s甲=40m, s乙=60m,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在甲前面20米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这是一道图象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图象得出两车6s内的路程,然后由两车的初始条件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8.(2016-兰州校级三模)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10s,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3m/sB. 7m/sC. 3. 5m/sD. 2. 5m/s【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七=旦求出第一段的运动时间;v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求出后一段的路程;求出总路程与总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第一段的运动时间耍一=20s;v 1 2m/s(2)后一段的路程S2=V2t2二5m/sX 10s二50m;(3)总路程s=si+s2=40m+50m=90m,总运动时间t=ti+t2=20s+10s=30s,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云旦=绝l=3m/s;t 30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运动时间及路程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基础.9.(2016秋•青龙县期末)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0 理4秒6秒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减小后增大【分析】本题考查的要点是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比较物体的快慢方法有三种:相同的时间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比较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0m到70m的三段相同路程中,从计时开始观察秒表的示数变化,可以发现在三段相等的路程内,运动时间分别为10s.由此可以判断出,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者说在相同的路程内运动时间相等,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不变.故选A.【点评】判断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方法,此题采用的是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体育比赛的竞赛项目,大多采用此方法10.(2016-成都)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曰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名次步数/A.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0kg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m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50kg左右,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kg,故A错误;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lm/s左右,故B错误;C、常成年人一步大约0.4m,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0.5mX600123000m,故C正确;D、正常成年人一次心跳时间约I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二.填空题(共5小题)11.(2017春•河东区校级月考)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即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分析】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即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解答】解:(1)物体运动的快慢可用速度描述,物体的速度大,物体运动快,速度小,物体运动慢;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由速度的定义式V=S.P J知: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故答案为:运动快慢;单位时间.【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的定义,是一道基础题.12.(2017春•南岗区校级月考)如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左侧圆牌的含义是此处汽车限速40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12 min.【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了解标志牌的含义:“40”为限速标志,表示最大车速为40km/h, “8km”表示从标志牌到西大桥的路程.(2)由交通标志牌找出汽车的速度、车距西大桥的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旦可以v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解答】解:(1)标志牌上的“40”表示此处汽车限速40km/h;(2)由交通标志牌知车的最大速度,即限速v=40km/h,此处到西大桥的距离s=8km,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即汽车的速度为40km/h,由v=旦得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的时间:t七=旦=__ =0. 2h=0. 2 X 60min=12min.v 40km/h故答案为:(1)此处汽车限速40km/h;(2)12.【点评】本题考查了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求汽车的行驶时间,是一道基础题;要熟悉常见交通标志牌的含义,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重大意义.13.(2016«柳州)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s内通过了36m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9 m/s,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18 m.【分析】知道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v=旦求出物体的速度;然后根据v=旦的t t变形公式s=vt求出物体在2s内通过的路程.【解答】解:物体的速度:v=_s_=o6in-g m/ st 4s由V=W_得,物体在2s内通过的路程:ts, =vt' =9m/sX2s=18m故答案为:9; 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14.(2016-东营)东营园博园是全省自然与文化的缩影,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小明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选填“运动” 或“静止”);若骑行2. 7km路程,用了0.5小时,则平均速度为1.5 m/s.【分析】(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知道骑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v=M_求出平均速度.t【解答】解:(1)小明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时,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2)骑行的平均速度:v=_g_=2・"X 1 °J. 5m/s.t 0. 5 X 3600s故答案为:静止;1.5.【点评】本题考查了静止和运动的判断以及平均速度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目.15.(2017春•大丰市月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5~7min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 ; 9~10min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022 m/s.【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变化,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正比例函数图象),根据图象求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由图象求出前8s的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据图可知,此图是路程--时间图象,所以5〜7min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Om;在9〜lOmin内是一条直线,所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速度是:v=_s= 8m-4m 22m/s;t 3X60s故答案为:0;匀速直线;0. 022;【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图象求物体运动时间、求物体的平均速度等问题,知道s-t图象的物理意义、由图象找出路程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即可正确解题.三.解答题(共5小题)16.(2017春•高港区校级月考)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某人看到闪电后经过5秒听到雷声,根据空气(15°C时)中的声速340m/s,求打雷处离这个人的距离是多少米?【分析】光的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打雷处到人的距离.【解答】解:因为v=旦,t所以打雷处到人的距离:s=vt=340m/s X 5s=1700m.答:打雷处离这个人的距离为1700m.【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产生雷电处离观察者的距离,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7.(2016秋•冠县期中)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最少需要多少分钟?莆田 【分析】(1)交通标志牌“40km/h”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40km/h ;“莆田12km” ,是指从该标志牌到莆田还有12km ;(2)已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莆田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莆田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标志牌上的数字“40km/h”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12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莆田还有12km ;(2)t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莆田至少需要:t=—=-ArJ™_=0. 3h=18min.v 40kin/h答:“40km/h”表示该路段汽车速度不能超过40km/h ;“莆田12km”表示标志牌处距莆田12km ;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莆田至少需要18min.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为了安全, 不要超速行驶. 18. (2016秋•港南区期中)小莉一家利用国庆假期自驾旅游,回程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一 个交通标志牌;(1) 请说明交通标志牌的信息;(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莉她们一家能否在1.5小时内回到贵港?【分析】(1)根据对交通标志牌的了解确定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2)根据v=M_求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贵港的最少时间,然后与所给时间相比较确定答案.【解答】解:(1) “80”是限速标志,表示此路段限速80km/h ;“贵港130km”是路程标志,表示此地到贵港的距离为130km ;40km h80贺港 130km(2)由v=M_可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贵港的最少时间:tt=旦=130km =i. 625h>l. 5h,v 80kin/h所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莉她们一家不能在1.5小时内回到贵港.答:(1) “80”表示此路段限速80km/h, “贵港130km”表示此地到贵港的距离为130km;(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莉她们一家不能在1.5小时内回到贵港.【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及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生活中要注意对各类标志牌含义的了解.19.(2016秋•乐昌市期中)刘星坐在小汽车上里经过一座桥时看到桥前的指示牌如图所示,请问:(1)牌中“40”表示:通过该桥的最大车速为:40 km/h;(2)按指示牌的规定他坐的车最快要3 min才能完全通过该桥;(3)行进中他看到指示牌向后退去,是以车为参照物的.【分析】(1)标志牌中的40表示该路段汽车允许的最大车速为40km/h;(2)由图示确定到永新桥的路程,根据t=旦可计算出车通过桥所用的时间;v(3)分析指示牌相对于那个物体向后退即可.【解答】解:(1)由标志牌可知,通过该桥的最大车速为40km/h;(2)由图示知,永新桥长2km,由知,车通过永新桥的最短时间:tt=—=—_=o. 05h=3min;v 40km/h(3)指示牌相对于车向后退,所以看到指示牌向后退去是以车为参照物.故答案为:(1) 40; (2) 3; (3)车.【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看到标志牌的含义是关键.20.(2016秋•颍州区月考)王伟国庆去爬山,他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i,按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2,请你推导他往返的平均速度V[ + V?【分析】设出上山的路程,也是下山的路程,根据V=旦求出两者运动的时间,利用总路程t 和总时间的比值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上山的路程为S,则下山的路程也为S,由V=旦可得,上山和下山运动的时间:tV1 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2s __2S_2V1V2t j +1 2 s + s Vj + V2V1 v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知道平均速度等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是关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 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 /s8.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 /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 /h ,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运动员、羚羊、汽车B.羚羊、运动员、汽车C.运动员、汽车、羚羊D.羚羊、汽车、运动员9.火车的速度为72km /h ,汽车的速度为21m /s ,则( )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图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 ) A. B. C. D.1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运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象,有关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比乙车大B.乙车速度比甲车大C.两车速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2.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 有关.13.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30s运动较快的是 ______ 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______ 车.三、计算题14.小明骑自行车经过一坡道,路程标志以及小明骑车经过标志的时刻如图所示,求(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2.C3.B4.C5.A6.D7.C8.D 9.B 10.A 11.A1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13.甲;乙14.解:(1)由图可知,前半程的路程,s1=300m,t1=9:1:20-9:0:0=1min20s=80s,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1===3.75m/s;(2)由图可知,后半程的路程,s2=300m,t2=9:2:00-9:1:20=40s,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2===7.5m/s;(3)由图可知,全程的路程,s=600m,t=9:2:00-9:0:00=2min=120s,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5m/s.答;(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3.75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7.5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解析】1. 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9页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t图象,我们可以求:①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②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③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求物体的运动速度.2. 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故选C.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计算出小强到每个关卡所用的时间.4. 解: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5. 解:A、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根据v=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A正确;BC、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1)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A做出判断;(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做出判断;(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据此对D做出判断.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9页去进行比较.6. 解: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知道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 解: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故选:C.(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8. 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由此可见,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选D.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9. 解:火车的速度V火=72km/h==20m/s,汽车的速度为V汽=21m/s,所以V火<V汽,火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故选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还有km/h,先把火车的速度换算为以m/s为单位,然后再比较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物理量间比较大小时,应先统一各量的单位,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各量的大小.10. 解:A、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和B图一样,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选项中的照片,分析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经过的路线是否是直线,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取一时间值,则有s乙<s甲,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大的速度大,故v甲>v乙;故选A.看清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用取值的方法判断出甲乙谁的速度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也可以直接算出速度进行比较.12. 解:由图A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9页由图B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有关.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物理学中常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13. 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在30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900m,乙车通过的距离为750m,所以甲车运动的快;(2)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是:甲;乙.(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2)分析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汽车的运动状态.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14.(1)已知前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2)已知后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3)已知全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求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求解.。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习题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习题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习题
1.速度是表示____的物理量,符号____,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
2.一辆汽车在1.5 h内通过的路程为54 km,这辆汽车的速度是____ km/h,合____ m/s,读作____.
3.甲、乙两车都在向南行驶,甲车的速度是20 m/s,乙车的速度是17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的速度为____m/s,向____运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多
B.速度大的物体所用的时间短
C.相同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多
D.通过同一路程,速度大的物体所用时间多
6.下列速度值中最大的是
A.15 m/s
B.360 km/h
C.360 m/min
D.72 dm/s
7.一列火车长200 m,完全通过一座长1200 m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0 s,求火车的速度.(注意“完全通过”的含义)
8.一位坐在行驶的汽车窗前的乘客,在50 s的时间内,发现眼前刚好闪过了18根电杆,已知电杆间的距离为50 m,求这辆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电杆的根数与总距离有什么关系?)
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自主性评估
1.物体运动的快慢v m/s
2.36 10 10 m/s
3.3 北
4.B
5.C
6.B
7.20 m/s 8.17 m/s。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含课后习题)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含课后习题)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详解(含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练习题及详解1. 下图是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赛现场图片,观众小明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裁判员认为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

【答案】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详解: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我们需要把他们转化为相同路程或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我们科本上说的速度本质就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 歼——20战斗机以其先进的技术性能和隐身能力,成为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

自2018年起服役以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歼——20战斗机装备了WS-15涡扇发动机后,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分钟52km ,合 m/s 。

【答案】866.67 详解:52km/min=52×min 11km =52×s m 601000=866.67m/s注意,在物理学科中,最终结果不能是分数形式。

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题目中无特别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可以用“=”。

3.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1.2m/sB. 12m/sC. 1.2cm/sD. 1.2km/h【答案】A 详解: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速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 、百米运动员的速度大约10m/s 、自行车的速度约4.2m/s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约33m/s 。

4. 某种电瓶车的速度为20km/h ,一中学生7s 跑完了50m ,一汽车的速度是30m/s ,他们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汽车 中学生 电瓶车B.电瓶车 汽车 中学生 B. 中学生 汽车 电瓶车 D.中学生 电瓶车 汽车【答案】A 详解:我们可以先把三个速度单位转化为相同单位,然后再比较大小。

20km/h=20×sm36001000=5.56m/ss750m=7.14m/s 30m/s>7.14m/s>5.56m/s 故选A 5. 第三学习小组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中,对速度公式v=t s的理解纷纷发言,以下发言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就越少 C.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就越长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s 与t 的比值,但与s 和t 的大小无关【答案】D 详解:速度的定义是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给第三个物理量下定义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运动的快慢是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常常需要掌握的概念,它与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来巩固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1. 小明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来回共用时1小时,上行速度为20km/h,下行速度为15km/h。

请问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解答:设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x km,由题意可得:x/20 + x/15 = 1解方程得:x = 12 km因此,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2 km。

2.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4秒钟,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解答:汽车的速度v = 10 m/s,时间t = 4 s,距离s = ?根据速度定义可知,v = s/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0 = s/4解方程得:s = 40 m因此,汽车行驶的距离是40米。

3.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行驶了5秒钟后速度为20m/s,求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解答:汽车的初始速度v0 = 0 m/s,时间t = 5 s,最终速度v = 20 m/s,加速度a =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 = (v - v0)/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 = (20 - 0)/5解得:a = 4 m/s²因此,汽车的加速度为4 m/s²。

4.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行驶了10秒钟后加速度突然变为2m/s²,求此后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解答:汽车的初始速度v0 = 20 m/s,时间t = 10 s,加速度a1 = 0 m/s²,加速度a2 = 2 m/s²,距离s = ?首先,计算汽车在前10秒内行驶的距离:s1 = v0 * t + (1/2) * a1 * t² = 20 * 10接着,计算此后汽车行驶的距离:s2 = v0 * t + (1/2) * a2 * t² = 20 * 10 + (1/2) * 2 * t²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s2 = 200 + (1/2) * 2 * 10² = 200 + 100 = 300 m因此,此后汽车行驶的距离是300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比较速度1m/s和1Km/h大小()A.1m/s=1Km/h B.1m/s>1Km/h C.1m/s<1Km/h D.无法比较2.P、Q为同一水平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辆小车先后从P、Q出发相向运动,它们出发的时间间隔为2秒、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的动能小于乙车的动能B.乙车的势能小于甲车的势能C.甲车运动8秒时一定距乙车1米D.甲车运动8秒时可能距乙车2米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骑马以25.2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km。

则()A.三人速度一样大B.小李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小张速度最大4.如图为一电焊工人的工作照片,飞溅的火花留下一段美丽的“划痕”,已知拍摄这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曝光时间为s,结合人体的常识尺寸,估测图中箭头所指的那粒火花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列的()A.3×108m/s B.3.4×102m/s C.8m/s D.8×10﹣2m/s5.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

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

甲在全程时间中一半跑,另一半时间走;乙在全程的一半内跑,另一半路程内走。

如果他们走和跑的速度分别都相等,则()A.甲先到达终点B.乙先到达终点C.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判断7.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8.某同学将纸带固定在车上,然后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运动情况,并作出了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物理八年级上运动的快慢同步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

物理八年级上运动的快慢同步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

物理八年级上运动的快慢同步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知识点一速度1.100米比赛时观众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员快慢的;裁判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判断运动员快慢的。

2.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4 m/s,“平均速度为4 m/s”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米,小明从家到学校骑了10 min,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2 400m。

3.单位换算:10 m/s=36 km/h;72 km/h=20 m/s。

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同学借助于如图甲、乙所示中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B)①图甲,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②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③图乙,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④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A)A.步行的人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爬行的蚂蚁D.正常行驶的普通列车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 s内通过的路程是40 m,后2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这个物体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10 m/s,4 s内的平均速度是15 m/s。

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 min内通过了300 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5 m/s。

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5 m/s。

8.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考点一运动图象分析9.(2016山东潍坊中考)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B)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 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10.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③从第3 s开始,v A>v B,5 s末A、B相遇;④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题聪慧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存。

尽快地把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查字典物理网为大伙儿提供的八年级物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1. 请给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①某人身高1.78();②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3();③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约1.2();④手指宽15().2. 一辆正在行驶的摩托车,速度表指针读数72km/h,合()m/s.3. 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18km/h=()m/s.4. 课外爱好小组的同学们乘火车去参加车模竞赛.在行驶的火车内,小明想:“人顺着和逆着火车的行驶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从车厢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用的时刻相等吗?”小明和同学们讨论后,决定用随身携带的赛车进行实验探究,并设计出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如图1所示,在车厢前后选取A、B两处,让两辆赛车同时开始做从A到B和从B到A的匀速直线运动,观看赛车是否同时到达各自的终点.改变A、B两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在实验过程中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方案二:如图2所示,在车厢前后选取A、B两处,让一辆赛车做从A 到B的匀速直线运动,利用电子手表的停表功能测出赛车从A到B的运动时刻;然后让该赛车以相等的速度做从B到A的匀速直线运动,测出运动时刻.比较两次时刻的长短.改变A、B两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在实验过程中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1)针对方案一,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不可取,请你说明缘故(写出一条即可)(2)针对方案二,请你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5.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刻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是m/s.初中还有专门多如此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专门多如此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刻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两故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______.(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m/s,通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8m/s,则那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v=______m/s.(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刻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m/s2.小编为大伙儿提供的八年级物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就到那个地点了,愿大伙儿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锤炼自己。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2.物体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3.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

4.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是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比较快慢就用来比较,也就是。

5.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

6.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速度最快,()速度最慢。

A. 甲B.乙C、丙7.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8.小明百米赛的速度是13米/秒,读作,还可以写作。

9.相同时间内,骑行自行车比行走的路程更长,说明骑行自行车的速度比行走的速度要。

10.比较速度的大小:10千米/秒10 千米/小时(填“<”、“>”、“=”)。

11.利用物体的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的大小。

12.就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二、判断题13.校园内,一平在楼后和江华在楼前两块场地上快速步行,这时起点不同、终点不同,开始的时刻也不同,无法比较两人步行谁快谁慢。

()14.判断物体运动快慢不需要参照物。

()15.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16.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

()17.斑马跑了5秒,兔子跑了6秒,斑马一定比兔子跑得快。

()三、单选题18.猎豹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是()。

A.5秒B.7秒C.10秒19.小车2秒行驶50厘米,如果要让它3秒行驶50厘米,我们应该()A.加大拉力B.减小拉力C.拉力不变20.汽车、自行车、飞机三种交通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是()A.汽车B.自行车C.飞机21.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成绩:刘翔12秒91,特拉梅尔13秒18,加西亚13秒20,魏格纳尔13秒21,速度最快的是()。

运动的快慢测试题

运动的快慢测试题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既可以取相同时,比较的长短;也可以取相同时,比较的长短。

在田径运动会中,看台上的观众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而终点裁判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

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54km/h= m/s 25 m/s= km/h300cm/min= m/s 300 m/s = cm/min3.(09成都)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4.(09金华)2003年元月26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飞机从台北飞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商及眷属返回台北。

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直航。

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

若飞机从上海以500千米/时的速度直飞台北与以相同飞行速度从上海经香港到台北相比,可节约时间为 (飞机两地问飞行均为匀速运动)。

5.(09山东临沂)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6.(09山东潍坊)(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7.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则速度大小()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8.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在车中测试汽车的速度,用手表测出汽车从路程牌62km到63km的时间是33s,此时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33 km/h B.120 km/h C.33 m/s D.30 m/s9.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10.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则运动快的是( ) A.甲车 B.乙车 C.一样快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1、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1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 m/sC、5 m/sD、无法判断1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14、2008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按照运动的快慢,把下面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

3.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_____________,速度______________。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________________,速度________________。

4.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是出发的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比较快慢就用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

5.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________________,因为知道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才能准确地知道对我们有没有影响,才能减少台风对我们的袭击。

6.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要想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只能比较它们在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的长短。

()2.测量速度的单位一般用千米/时,也可以用米/秒。

()3.当两个物体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开始运动时,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4.要想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只能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远近。

()5.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6.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关键是要测量准确距离和时间。

()7.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小球质量越大,运动得越慢。

()8.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兔子如果不在半路睡觉,不浪费时间,它也不能得第一。

(2021~2022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1~2022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速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 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D. 物体运动越快,它的速度越大2.对速度公式v=s的理解,正确的是()tA.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D. 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3.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最大的是()A. 野兔快速奔跑的速度为18km/ℎB. 坦克在旷野里行驶的速度为10m/sC. 旗鱼在海洋中快速游动的速度为28m/sD. 小汽车疾驶的速度110km/ℎ4.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 ()A. 所用时间为2.4ℎB. 所用时间为2.6ℎC. 平均速度为48km/ℎD. 平均速度为50km/ℎ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 经过4s,甲乙相距8m7.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比乙超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 m,乙仍在原起跑线,按各自原来的速度进行赛跑,则()A. 乙先到达终点B. 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C.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D. 甲先到达终点8.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运动的快慢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快慢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快慢》测试评价1.小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表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小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m/s,这表明1s内小轿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m。

答案:80 22.2 22.2解析:汽车速度仪表示的汽车在某时刻的速度,它的单位是km/h,它与标准单位m/s 的换算关系是3.6km/h=1m/s。

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是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答案:12.50 0.125解析:这是测速度的一种方法,频闪照相机每次拍照时间的间隔是相等的,即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相等。

路程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注意要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速度计算中要注意单位统一,刻度尺读出来的长度单位是cm,而速度的单位是m/s,要把长度单位换算成标准单位。

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

据图像可以判断()A.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D.5s—7s内,小车运动了6m答案:C解析:图像能比较直观的反映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运动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是物理学习接触的第一个图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它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由于路程与时间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图像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不同。

本题中的运动分为三段,0-2s段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5s段内物体静止,5-7s物体又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计算要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如在0-7s内,时间为7s,路程为6m,平均速度为0.86m/s,中间2-5s内物体虽然静止,但仍在运动的时间段内,不能把这3s去掉。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练习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练习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练习一、填空题1、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比较运动()的快慢。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出发,行驶了20分钟,甲车运动了10千米,乙车运动了15千米,则运动较快的是()。

3、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需要的条件有()和在这个距离上所用的()。

二、判断题。

1、列车从甲地向乙地行驶,在1小时内,运动的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测量时间一种方法。

()3、速度的单位是米。

()4、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三、选择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到乙地用了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运动得最慢A. 90千米/秒B. 90千米/时C. 90千米/分2、小南家距离学校600米,小北家距离学校1000米,小南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0分钟,小北从家走到学校用了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南的速度快B.小北的速度快C.小南和小北的速度一样快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两个物体不是同时出发,我们就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B. 如果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我们就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C.只要知道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我们就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四、综合探究下表分别描述了天鹅和小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在前30秒,谁的速度快?请说出你判断的五、综合分析在体育课上,同学们做“追及跑”游戏。

A同学和B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相距15米),听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学测量和记录。

1、你认为A、B两位同学在30秒内谁的速度快?为什么?2、你认为B同学能否追上A同学?为什么?答案及解析一.1、速度2、乙车解析: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辆车行驶的快慢就是比较两辆车行驶的距离,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3、距离时间二.1、×解析: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短,速度越慢。

2、×3、×4、√三.1、B2、A3、C四、因为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7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7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7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可以让小车运动得快一点的方法是()。

A.加大动力B.增加载重量C.增加车轮数量2.下列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的是()A.时间B.路程C.方向3.通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蜗牛的爬行速度小于鲤鱼向前游动的速度B.人步行的速度小于雨燕飞行的速度C.小汽车的行驶速度小于自行车的行驶速度4.下列物体中,运动速度最慢的是()。

A.海豚B.猎豹C.鸡5.一位同学走路的速度为1.5米/秒,则他走9米的路程大约要花费()秒。

A.4B.5C.6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一样的B.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一样C.自然界中,声音的速度比光的速度快7.不能用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是()。

A.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B.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所需的时间C.物体的形状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从13楼的窗口丢出垃圾B.下楼时从楼梯上快速跑下C.不在高层的阳台上摆放杂物9.将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运动速度连起来。

二、填空题10.通常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越长,速度越大。

11.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______也越大。

12.民航飞机的运动速度为______千米/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为______千米/时。

沙尘暴的运动速度为______千米/时。

13.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_______米/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_______亿米/秒。

14.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______。

三、判断题15.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千米/秒。

( )16.“复兴号”动车的速度为350千米/时。

( )17.海豚的速度为55千米/时。

( )18.沙尘暴的速度比台风中心移动的速度要慢。

( )19.每个人走路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测试题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知识提要] 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计算公式: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 4.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分级导练] 双基园地一.填空题 1.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茂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观光厅位于金茂大厦的第88层,高度为340.1 m,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已获上海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堪称“时光穿梭机”的两台电梯以约7.5 m/s的速度给予人以高速体验.仅需用 s就能将你平稳地从底层送至观光厅.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3-4所示. (1)观察甲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乙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甲、乙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明乘车沿高速公路到宜昌旅游,当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宜昌48 km时,车上的速度计如图3-5所示.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再过 h可以到宜昌。

4.某地区道路如图3-6所示,歹徒在 A 处作案后沿AB 以5m/s的速度逃跑,到达 B 时停留1 s,接着沿BC 以6m/s速度逃命.在歹徒经过 AB 中点时被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发现并立即从 A 出发,沿AC 拦截歹徒,结果警方和他恰好在C 处将歹徒抓获.歹徒从被发现至 C 处被抓获共历时 s ;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为 m/s. 5.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车次前都冠以字母“Z”,其中Z85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如下表:车次运行路段北京→苏州苏州→北京运行距离 Z85/ 86次北京→苏州 Z85次 19:35开次日6:55到 Z86次 19:28开次日6:51到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 h min.它的平均速度是 km/h. 6.(为了传递信息,我国自周朝起就形成邮驿制度,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
递.到宋朝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其中“金牌”1昼夜传递500里(已知1昼夜=24小时,1里=500米),由此可
推算出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约为 m/s.二.选择题 1.谁也没
有我跑得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高空翱翔的
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2.小丽和小雨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雨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
认为()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雨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行 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
面哪个科学概念() A.速度B.时间C.路程
D.质量 4.目前的航天飞船都是绕地球作近轨道飞行的,即一般都在地球上空300km-700km的范围内飞行,如图3-7所示.设该航天飞船在赤道上空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为90 min左右,则航天飞船里的宇航员在24 h内可见日出的次数约为() A.38 B.2 C.8 D.16 5.一列火车以3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迎
面开来一列长300 m的货车,速度是20 m/s,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
货车从他面前经过的时间是() A.30 s B.15 s C.10 s D.6 s 6. NBA 赛场:火箭队与湖人队正在激战.在加时赛中,离比赛结束只剩下最后
3 s钟,场上比分89:91,火箭队落后,由火箭队控球,在紧要关头,姚明机警地突破大鲨鱼奥尼尔的死死盯防,(图3-8)果断出手,超远距
离投篮,命中3分.最终火箭队险胜湖人队.赛后测得火箭队“救命球”投篮点与篮框的水平距离为7.35 m,运动时间约为0.5s,则姚明所投
的“救命球”在空中飞行的平均速度( ) A.等于14.7m/s B.大于
14.7m/s C.小于14.7m/s D.上述情况均有可能实验探究 1.某
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
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 s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3-9所
示的图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的数据,如下表: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 t/s 0 10 20 30 40 50 路程 s/mm 0 12.0 22.2 48.7 61.2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蜗牛做运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m/s. 应用创新 1.2003年元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飞经香港,在上海浦江机场着陆后,运载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如果飞机的平均飞行速度为500 km/h,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 km,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 km,问:(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回到台北至少需要多少h?
(2)如果台湾当局同意直航,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 h 42 min,求上海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为多少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