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2018)共39页文档
倡导“五个坚持”理念 共谋共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倡导“五个坚持”理念共谋共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摘要:本文结合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的案例和经验,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世界级机场群需倡导的“五个坚持”理念,以期为大湾区未来发展提供更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统筹管理、航线网络、资源保障、综合交通、空港经济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一直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探索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到“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再到去年下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不再是地理区域的代名词,而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乃至有机会成为世界经济未来的“极点”。
粤港澳世界级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级民航运输网络的保障,而打造世界级民航运输网络的核心,就是推动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如何更好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从而支撑大湾区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因此,本文结合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的案例和经验,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世界级机场群需倡导的“五个坚持”理念,以期为大湾区未来发展提供更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现状“湾区”的概念通常是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
全球较为典型的湾区有三个,即: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规划以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特区构成“9+2”城市群的经济区域划分。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整个地区GDP超过10万亿人民币。
预计到2030年,经济总量将达4.62万亿美元,超过东京湾区(3.24万亿美元)和纽约湾区(2.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GDP总量第一的湾区。
聚焦在航运和航空领域,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机场群,机场群中千万级机场群超过四个(香港、广州、深圳、珠海),同时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实现对内可辐射我国中西部多个省份,对外可联通到东南亚、南亚、澳新等众多国家。
二、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发展的难点大湾区从规划到建成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众多瓶颈需突破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深圳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发展研究
JUL 2019《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吹响了粤港澳合作发展的集结号,进一步强化了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产业、人才、科技是湾区经济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而航空作为现代交通和经济的激活器,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推进的同时,深圳机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
一、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立的必要性世界级机场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门户,也是国际化大都市重要标志。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的“创新之都”,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向世人展示了“深圳发展”与“深圳速度”。
然而,深圳宝安机场发展并未与“深圳速度”形成呼应,主要是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国际中转流量不足,洲际航线短板等问题依然存在。
2018年,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珠海机场等大湾区五大机场客运量达到2亿多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830万吨。
2019年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未来几年,大湾区的客运量增长率将达到7%,是全球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纲要》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新的历史意义。
首先,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民航量质共“营”的客观需要。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超过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830万吨,运输规模位于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
然而,粤港澳大湾区人均乘机频次仅为纽约湾区的1/4,东京湾区的1/5,人均乘机频次和航班座公里收入水平距离其他三大湾区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加强湾区内粤西、粤东机场群的互联互通,形成机场群的“雁阵效应”。
深圳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发展研究李 元摘 要: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将干线机场升级为“国际航空枢纽”。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分析报告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分析报告一、联通之湾:顶层设计首推互联互通,基建“超级工程”先行 (2)二、合作之湾:城市群核心竞争力不在简单加和,在深度融合 (5)1、金融业:以创新的金融业态共建核心金融圈 (7)2、制造业:创建“中国制造”现代产业先导区 (8)三、开放之湾:“逆全球化”时代探索中国开放经济升级版 (8)四、创新之湾:汇聚全球产学研创新动力,打造“中国硅谷” (10)一元复始,“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新一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
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打造“世界级湾区”将从战略规划进入全速落实阶段,各领域合作举措和初步成果将会密集上线,目标是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国际一流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当前来看,大湾区将主打互联互通、合作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随之而来的机遇主要集中在基建、交通运输、物流、金融、科创、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
一、联通之湾:顶层设计首推互联互通,基建“超级工程”先行2017 年最后一夜,港珠澳大桥主体完工后首次全线亮灯并放烟火迎接新年。
这座大桥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出资,经过6 年筹备、8 年建设,已建成世界最长的6 线行车沉管隧道和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是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跨海桥梁工程。
虽历经波折、备受质疑但建成后的确会为三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港珠澳之间形成真正的“1 小时生活圈”。
这项超级工程也许可以看作是整个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7 年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就从多年的筹备阶段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12 月的中央经济会议当中,大湾区被列入2018 年重点工作,标志着该战略规划将进入正式实施、全面启动的新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就粤港澳大湾区进行研究,在阐述大湾区的概念、形成过程、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大湾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大湾区的概念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大湾区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汕头、汕尾、潮州、揭阳、云浮等市,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700万。
二、大湾区的形成过程大湾区的形成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
20多年来,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紧密合作,地理位置优势逐渐凸显。
2017年2月,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标志着大湾区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极。
三、大湾区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大湾区发展的政策。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关于推进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此外,还有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四、大湾区的发展趋势大湾区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合力推动共建共享。
三地政策相互衔接、计划相统一、设施相连通,形成系统集成、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2.产业升级,技术创新驱动。
大湾区形成全球顶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水平。
3.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湾区将借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坚持软实力方面的合作,推进金融、法律、高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五、大湾区面临的挑战大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融合发展难度大。
三地法制、经济、社会文化等存在差异,发展不同步问题尤其突出。
2.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房价、交通等原因,不少年轻人因“北漂”而离开大湾区。
3.环境污染问题。
部分制造业、工业园区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大湾区生态环境问题。
六、大湾区未来发展建议1.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三地法制互通。
2018年粤港澳湾区分析报告
2018年粤港澳湾区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先行者,腾笼换鸟迎创新 (7)1、改革开放先行者有望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 (7)2、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创新驱动大湾区发展 (9)二、资源禀赋:坐拥世界级港口群,高端人才助创新开放 (10)1、金融危机后广深佛人口流入最多,世界级港口群助力大湾区成长 (11)2、大湾区独享“一国两制”优势,香港高端人才助推开放创新 (14)三、经济环境:出口数据亮眼,金融高校优势显著 (16)1、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量重,广东珠三角出口数据亮眼 (16)2、广东省债务偿还能力居前列,大湾区高校及交易所占比高 (18)3、深广佛三核房价依次递减,深圳多领域存明显优势 (21)四、国际对比:三大湾区各具特色,粤港澳模式或为“金融+创新” 231、纽约湾区:金融服务造就全球金融中心华尔街 (23)2、旧金山湾区:科技研发成就硅谷享誉世界 (26)3、东京湾区:工业制造铸就全球GDP最大湾区之一 (27)4、粤港澳大湾区规模领先三大湾区,人均GDP较低需促“金融+创新” (30)五、投资方向:加强三地融合发展,产业投资聚焦新经济 (32)1、粤港澳资源具有强互补性,加快融合助推大湾区发展 (32)2、广州中山佛山有房地产投资机会,产业投资需挖掘新经济领域 (33)在以开放促改革的战略指导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要抓手,未来几年全国建设的重点也将放在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上。
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与否代表着我国新一轮以开放促改革的战略实践的开端如何。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投资机会也将获得市场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资源禀赋、经济环境、国际对比四个角度来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并在四大角度的研究结论基础上得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先行者,腾笼换鸟迎创新。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分析报告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粤港澳大湾区综合背景 (4)1、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背景 (4)2、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背景 (6)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 (6)1、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7)2、人均收入连年增长,绝对水平仍有上升空间 (10)3、交通运输全方位发展 (11)4、产业结构仍需优化 (14)5、港澳与内地税收制度有较大差异 (16)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展望 (17)1、粤港澳交通建设进一步升级 (17)2、把握金融优势建设金融中心 (19)3、依托湾区城市群发展高新技术业 (21)4、人口增长可期,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22)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
2009 年-2016 年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萌芽阶段,粤港澳三地政府不断推出利好政策,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促进粤港澳三地协调发展,携手开创新局面。
2017 年-2018 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入正式发展阶段,三地乃至中央均把湾区建设提升至战略发展高度,相关政策纷纷落地,为湾区建设开辟道路。
湾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湾区城市群协调统一,分工明确,产业集聚,经济效益外溢,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面积远超其他三大湾区,发展潜力极大,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文化娱乐,生态环境全面发展,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和世界级三大湾区有距离。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业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机场群和港口群,旅客和货物年吞吐量名列前茅。
水陆空全方位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大湾区产业结构尚需调整,第三产业占GDP 总量比重与世界级湾区有较大差距。
湾区产业种类众多,制造业和服务业耦合性大,但区内产业划分不合理,缺乏统一协调性,存在产业重合等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功能重叠,相互之间缺乏配合,未来需要优化各大港口分工。
粤港澳三地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推进连接三地的轨道交通建设,推动“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布局实现。
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公司战略布局研究——以深圳航空为例
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公司战略布局研究——以深圳航空为例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
深圳作为湾区的地理核心,具有创新引领、产业融合、开放度高等优势,深圳航空(以下简称深航)是本土第五大航空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研究深圳航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战略布局潜力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深圳航空,潜力指数,战略布局2019年2月,中央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核心是要形成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区域经济合作,释放沿海经济群发展的新活力。
从民航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华北地区所在的京津冀、华东所在的长三角、华南所在的粤港澳地区是中国空域最为繁忙的地区,也是国家未来人才流动、政策导向、资金集聚的重要区域。
航空公司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载体,是加快要素流动,推动地区发展的助推器。
2019年深圳航空机队规模已达183架,超过香港国泰航空,且在湾区的份额仅次于南方航空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飞机是航空公司的核心生产力,网络布局是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
国家政策、产业发展等变化会对不同区域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从我国主要区域流向中航空功能定位及影响因素入手,综合民航业与深圳航空发展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深航重点布局区域人口流动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文旅驱动力等,探寻深航在区域布局的潜力指数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主要因素分析民航业是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交通运输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
航空公司作为民航供给的主体,其发展战略受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情况、文化旅游业的显著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表征,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民航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2018)
航站楼2座、跑道2条,航站楼面积 71万平方米; 旅 客 吞 吐 量 ( 万 人 次 ) : 7200(NO:1) 货邮吞吐量(万吨):490(NO:1)
香港国际机场
起降量(万架次):42(NO:2)
二.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介绍
1、香港国际机场
通航点
国内(含港澳台):39 国际:149 国家数:49 合作航司(家):100 远景规划:2030 年,增加到 3条跑
成分 1 初始特征值 总计 14.806 4.731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61.691 19.712 61.691 81.404 总计 14.806 4.731 提取载荷平方和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61.691 19.712 61.691 81.404 总计 13.048 4.053 旋转载荷平方和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54.365 16.888 54.365 71.253
6、惠州平潭机场
广州白云 国际机场 惠州平潭机场 深圳宝安机场 珠海金湾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
功能定位及亮点
打造广东省5+4干线机场之一 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 军民合用机场
二.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介绍
6、惠州平潭机场
广州白云 国际机场 惠州平潭机场 深圳宝安机场 珠海金湾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
规模
PART 2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介绍
二.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介绍
1、香港国际机场
功能定位及亮点
世界最繁忙机场之一 客运量世界第五,货运量多年高居 世界首位 成为全球第一个货运量突 破500万吨的机场 合作共建世界级空港群纳入粤港澳
香港国际机场
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二.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介绍
1、香港国际机场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及对标分析课件
16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上市公司
深圳上市公司数量上占湾区首位
广东省共计有507家上市公司,其中超 八成上市公司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9 个城市,累计448家。从上市公司数量 来看,深圳居首,共计243家,拥有腾 讯、比亚迪、万科等知名公司;广州次 之,累计85家;佛山排名第三,共有 29家上市公司。 (注:香港、澳门未列入)
8000
门土地面积最少。 6000
大湾区土地面积共5.65万平
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
4000
的6%。
2000
0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15000.0
12000.0 9504.0 7434.0
3875.0 2465.0 1997.0 1784.0 1711.0 1104.4 33.0
香港、深圳、广州资金总量位居前列
从资金总量来看,香港以10 万亿元的资金总量位居首 位,占整个大湾区资金总量 的37.6%。 深圳以6.4万亿元的资金总 量位居第二。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资金总量(单位:万亿元)
12 10
10
8 6.4
6 4.75
4
2
1.33 1.2
0.72 0.6
0.5
0.5
30.0
0.667
48.0
1.955
14.0
0.189
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规划之空间结构规划图
8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格局
湾区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分工合作形成现有的紧密合作的经贸格局
综合来看,“广州-深圳-香港” 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 脊梁,而广佛同城、深莞惠一体 化、深汕合作、港珠澳的联通, 都是围绕这个湾区展开。广州是 华南区中心拥有厚重的岭南文化;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代表 先进文明;深圳是中国金融科创 中心,加之其民营、制造和高创 能力突出,连接周边东莞、惠州、 中山、江门湾区制造业等基地, 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
© 2019。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
8
粤港澳湾区的五大特点
制度多样性
运用好“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制度多样性和互补性进行制度创新,在人才引进、 资本流动、贸易通关和引进外资上加强合作,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产业结构偏重制造业
区内除深、港外的大多数城市仍然处在由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的 过程中。湾区现有制造业的比重较大,未来应提高三产比例,提升大湾区整体效应 和影响力
© 2019。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
77
湾区中国模式:由上至下与多方协商兼具
1. 国家级战略规划享有政策红利叠加
“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制造2025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深化对外开放
• 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 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 • 广东自贸区的南沙、前海蛇口和横琴三个片区 • 自由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
科技创新、 金融服务、
造基地、香港金融中 心、深圳科创中心
制造业
来源:人民网、中国指数研究院、德勤研究
© 2019。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
6
城市群对经济贡献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城市群对GDP贡献率比较 (GDP总和占全国比)
72%
20%
9%
10%
9%
20% 6%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统计局、国泰君安、德勤研究
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
粤港澳大湾区特色 • 为什么是大湾区 • 解构大湾区的经济、制度和中国模式 • 大湾区五大特点 大湾区规划纲要解读 • 规划纲要总体解读 • 大湾区规划重点 • 四大重点解读 展望粤港澳大湾区
© 2019。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
2018-2019国内千万级机场竞争力指数报告
国内前十大机场票价指数
机场
北京/ 首都 上海/ 浦东 广州/ 白云 成都/ 双流 深圳/ 宝安 昆明/ 长水 西安/ 咸阳 上海/ 虹桥 重庆/ 江北 杭州/ 萧山
整体票价指数
0.987 0.984 0.895 0.879 0.872 0.702 0.769 0.985 0.785 0.760
2018-2019国内千万级机场 竞争力指数报告
2019年6月19日
梗概
第一部分 机场竞争力指数构成 第二部分 各项竞争力指标详解 第三部分 机场竞争力指数排名
第一部分 机场竞争力指数构成
为什么要做竞争力指数?
在吞吐量维度之外,建立更多维度,协助 机场了解自身发展水平。 推动机场精细化管理与理性竞争。
国际航线中转衔接时间窗口更长,相同航班数量下,可衔接机会相比于国内航线更多。 北上广是国内通达性最高的三座机场,其中首都机场国内- 国际通达性最高,浦东机场国际- 国际 及整体通达性最高。
虹桥机场由于航点数量较少,通达性在十大机场中最差。
国内其余千万级机场枢纽通达性指数
机场
南京/ 禄口 郑州/ 新郑 厦门/ 高崎 长沙/ 黄花 青岛/ 流亭 武汉/ 天河 海口/ 美兰 天津/ 滨海 乌鲁木齐/ 地窝堡 哈尔滨/ 太平 贵阳/ 龙洞堡 三亚/ 凤凰 沈阳/ 桃仙 大连/ 周水子
机场竞争力指数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载客能力
机场时刻载客指数
盈利能力
机场时刻票价指数
机场竞争力 指数
航线网络
机场枢纽通达性指数
运行效率
机场运行效率指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分析(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一)世界级湾区的门槛非常高,湾区经济非常具有挑战性也同时具有活力的经济体。
追溯到工业革命,我们中国日渐走向全球经济中央,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的体量已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们也搭上了发展中国家的快车,一带一路蓬勃发展,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大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已经非常清晰,我们要分阶段逐步完成发展,第一阶段是到2022年,城市之间的分工要进一步明确,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一、面临的挑战:世界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大湾区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矛盾,湾区东部地区相对比较活跃,西部地区比较平稳,中部地区比较空虚。
51个省市协同性,包容性还不强,内部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空间面临瓶颈,资源能源约束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人口红利逐渐褪去。
2003年开始广东就开始人工荒的兆头,现在人口红利带来的效益逐渐消退。
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特性:一个国家两个制度多元化的制度带来的制度成本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一)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二)有利于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占地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总量,创造了12%的GDP 必须要以新的发展理念继续提高发展质量(三)有利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发全面开发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过去以引进来为主今后走出去的比重会继续加大,这里经济发展40年,资本市场比较发达,资本市场走出去实际逐渐成熟,毗邻的香港在这方面发挥作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粤港澳大湾区是东部发展的成果,可以为西部的开发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四)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有全球竞争力的经贸,产业,市场,投融资都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对接融汇重要巨型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调研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调研,并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交通互联等进行了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备成为世界级湾区经济实力的潜力。
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交通互联水平,加快人才流动与交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湾区经济。
1. 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具有广阔的市场和潜在的消费能力。
该区域支撑着中国南方的经济增长,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枢纽。
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在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日趋多元化,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型。
2. 城市规划大湾区的城市规划融合了不同地区的特色,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各城市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体化的城市群。
同时,政府加大了城市更新力度,推动老旧城区改造和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3. 产业结构大湾区的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业、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未来,大湾区应继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更多高科技企业,提升产业附加值。
4. 交通互联大湾区的交通互联水平较高,各主要城市之间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桥梁隧道等便捷的交通网络。
此外,还有深圳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等国际航空枢纽。
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 人才流动与交流大湾区人才流动和交流频繁,各城市之间有相对便利的人员流动机制。
此外,大湾区还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高层次人才,为区域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应加强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交通互联水平,加快人才流动与交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湾区经济。
2018-2019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分析报告
• •
2017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达11169万人,在全国占比达到8%, 位居全国之首;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22人,为全国的4.29倍。
珠三角人口集聚效应凸显,尤其是深圳和广州。2017年,深圳、广州 两座城市净增人口共107.48万人,占全省新增人口的63%和珠三角新 增人口的71%。
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
东莞
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
肇庆
惠州
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对标深圳,对接广州
港澳市场及创新资源 + 珠江空间与平台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珠海
江门
全球华侨华人双创之城 沟通粤西与珠三角
澳门
香港
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资产管理中心 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全面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 息流、标准对接资格互认等方面存在的机制体制障碍和 一批需要先行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创新行动方案》已经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发布实施在即
推进环线+放射线珠三角城际铁路网的建设,完善大湾 区的城际轨道网,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建成一小时城 轨交通圈
•
•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定位→4个核心城市和7个枢纽门户城市
国际科技、产业创业中心 全球高端金融产业综合体 金融综合生态圈 广州
深圳
中山
珠江西岸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承接珠江东西两岸区域性交通枢纽
国际航运、航空及科技创新枢纽 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门户城市
佛山
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际制造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共41页文档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