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美国经济大危机照片
30年代的大危机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经 济 危 机
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
说一说,左 侧图片中的年轻 人想做什么事情。 你认为他会成功 吗?说明你的理 由。
图中年轻人想低价卖掉他的汽车。他不会成功。理由: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引起了工业、农业、商业、 金融业等行业的危机,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人民的生 活十分困难,所以即使该年轻人低价售车也不会有人买。
②分期付款:20年代后期,美国汽车工业和建筑业出现停 滞迹象。为鼓励人们消费,政府大力提倡分期付款。 1926年,美国市场上约有70%的汽车是人们以分期付款 的形式购买的。 ③股市泡沫严重:政府大力提倡贷款购买股票等超前消费 方式。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翁”的口号下,越来越 多的人参与股票等投机活动,股票上市量猛增,股价大 幅度提高。
②各国为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不 仅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还进一 步恶化了国际关系。
③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 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 的办法。
经济危机
经济萧条;工人失业;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时间: 1929——1933年 开始的国家: 美国
开始的标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 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执政后,以“新政”对付 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 1944年大选连任。
身残志坚
乐观而充满信心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竞选词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
从材料看出,繁荣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一)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表现: 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
③ 直接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世界最高水准的生活” 20年代美国街头的宣传画 “美国方式,独一无二!”
汽车长龙
电气业
建筑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 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 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Franklin•Roosevelt
• 富兰克林· 罗斯福(1882—1945) D· 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 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 最受民众期望和受爱戴的总统, 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 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 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 达12年。 罗斯福出生于纽约。父亲是 一个百万富翁。罗斯福曾就读于 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新运用。” 1、材料中“任何彻底革命计划指什么?” ——罗斯福
美国1930的金融危机
20年代,证券投资者购买1万美元的股票可以只支付 1000美元,即保证金比例是10%,其余部分由证券经纪 商提供,而证券经纪商的背后则是银行。这样,银行提 供给证券商和投机者的贷款则成为股市价格暴涨暴跌的 基础,货币和信用的扩张使投机活动达到了火热的程度。 到 1929 年夏,美国股票市场在持续 5 年上升的情况下, 再度急剧上升,保证金账户迅速增加,资金从全美乃至 全世界流入纽约,经纪商的贷款以每月 4 亿美元的速度 上升,到9月份,贷款总额达到70亿美元,利率从7%上 升到15%。这种股价上涨只有在增量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市场的情况才能维持,一旦新的资金难以为继,市场的 涨势就停止,相反的趋势和机制就会发生作用,保证金 制度的内在逻辑会加速市场崩溃的速度和深度。过度的 信用交易隐含了市场崩盘的危险性。
(四)银行业对证券市场的信用扩张和证 券市场的保证金制度造成了过度信用交易
在 20 年代经济空前繁荣的 7 年中,随 着美国经济财富的价值的不断增加,华 尔街股市的股票价格节节上升,大大刺 激了人们的发财欲望,各阶层的成千上 万的人们涌向证券市场,大量的资金也 因此源源不断地流入股票市场。由于股 市行情的持续上升和实际经济的开始萎 缩,银行业置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原则于 不顾,对证券市场进行大量融资。这种 融资通过当时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其作 用被显著放大。
由于炒作资金的 90% 可以由银行贷款提供, 这大大扩大了他们的能量。在股票出手后,集 资团伙通常还做空,促使股票价格进一步下降。 上述行为在当时是一种合法或至少是一种不受 法律制裁的行为。尽管有一些州制定了反欺诈 法,但对证券交易难以实施和发生效力。大部 分承销商还进行欺骗宣传。在 1920 ~ 1923 年间, 承销商售出证券500亿美元,到1933年这些证券 的一半已完全消失,另一半也只保留了其价值 的一小部分。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
战后美国经济与政治
一、1929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开盘后半小时内,交易量就在300万股以上, 开盘后半小时内,交易量就在300万股以上, 300万股以上 12点时超过800万股,下午1 30分 12点时超过800万股,下午1点30分,超过 点时超过800万股 1200万股,当这天收市的大锣敲响后, 1200万股,当这天收市的大锣敲响后,股 万股 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根 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 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 据《纽约时报》的统计,50种主要股票的平 纽约时报》的统计,50种主要股票的平 均价格几乎下降了40%。 均价格几乎下降了40%。 40%
战后美国经济与政治
一、1929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一、1929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由于外资大量抽走, 月到7月 由于外资大量抽走,从5月到 月,德国黄金储备减少 月到 42%,德国政府于1931年7月宣布停业两天,德国四大 ,德国政府于 月宣布停业两天, 年 月宣布停业两天 银行中有两家随即破产,同年9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 银行中有两家随即破产,同年 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 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 禁止黄金自由输出。德国中止对外支付后,英国在德 禁止黄金自由输出。德国中止对外支付后, 国的资金不能够调回,加之大量资金从英国抽走, 国的资金不能够调回,加之大量资金从英国抽走,同 月底, 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放 月底 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 弃金本位,英镑贬值 弃金本位,英镑贬值31%。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与 。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 乔治·华盛顿 乔治 华盛顿 此同时,许多国家的银行大批破产倒闭。 此同时,许多国家的银行大批破产倒闭。1931~1932 年,美国银行倒闭达5096家。 美国银行倒闭达 家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
标签:经济危机大萧条30年代美国老照片分类:图说外国历史2009-04-06 12:22
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
来得深远。
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的,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
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
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
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
资本
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
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
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据估计,大萧条时间,世界的钱财损失达2500亿美元。
1929-1933经济危机
1.内容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恢复 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水利工 程),减少失业(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回收 大企业、银行:《全国工业复兴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y Act)是整个 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 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 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设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
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一场经济大灾难。1929年10月24日,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 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 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 危机。
2.“大萧条”时期
而“黑色星期四”仅仅只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 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一 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 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 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
政府加强对 经济的干预
2.好处
“新政”是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局部调整。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 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3: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的影响。
新知梳理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虚假“繁荣” (1)表现 ①一战后,____纽__约______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②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__汽__车__工__业___、电器业和建筑业 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一派“繁荣”景象。 (2)影响:“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2.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3.商业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2)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始终处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 ,发展艰难。 (3)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4)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的瓦解起了促进作用。 (5)官府控制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易错提醒
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等。销售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因; 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 矛盾是根本原因。
思维启迪 如图,大萧条期间的美国幽默小品说: “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 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 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 楼?’” 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如何?
府的苛捐杂税等政策的打击
一、曲折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底) (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 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 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 ①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 ①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1929-193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课件
背景 性质
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
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经济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改革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根本目 的
为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方式 侧重点 作用
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放松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对经济的干预
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代替 以工业为核心,实行《全国
余粮收集制
二、“黑色星期四”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时间: 1929—1933年
(2)地点: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2、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集体爆发经济大危机? 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下生面产是资一料个在严寒资的本冬家天的,掌衣握着之单中薄的,美为了追 求国更采多煤的工人利的益女,儿他和们她盲母目亲地的一扩段大对生话产:,造成 生女产儿的:“妈妈过,剩这”么,冷危的机天就,出为什现么。我们家
前 后 对 比, 结 论?
新政后:1936年工 业产值相当于1929 年的92.9%,国民 收入增加近300亿 美元,失业人数 1937年比1933年减
少了1200万;
取得很好效果,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探究: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2.“新政”会不会把美国变成社会主义 国家? 3.“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吗?如何 评价?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 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 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 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 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 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 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 被杀死。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个多万 袋咖啡。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一 聚美家 一美 集国人 名国 的人的 工银 人排住 人行 们起处 的前 要长 家的 求队 庭挤 银领 生兑 行救 活人 兑济 一群 现金 角(
1930
世界最高的
)
生活水平 这位32岁的母亲卖掉了房
子和服饰,以便全家七个孩子能 有吃的。全家只能吃捡来的蔬菜 度日。上图是美国以此照片发行 的邮票。
“以工代赈”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整顿金融体系
感谢下 载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
括 资工国主大
40
公 共 建 筑 , 高 速 公
亿美元,实施了作。公民领取的失业保要解决工业复兴和规模兴建公共工程公共工程署(
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
34000
路 险失,
、 桥
个卡业问使失
梁 建 题业
、 设 。者
水 项 前重
日竣当肥使正工建时、整式,1设美植个9开 当3金国树流工时3年门兴造域兴造美大办林居建价国桥的,民,35政是最以的它5府0公大及平横万成共的控均跨美立工工制收金元了程程洪入门,田中,水提海用纳的包泛高峡了西一括滥了,1流项开、90桥倍多域,凿防宽。万管大内止2吨7理桥陆水.4钢署由水土米材,约道流,。负瑟、失桥责夫建等身对立。—全田水它斯长纳电保特19西站护劳8河1提了斯.2进供设3米0行廉计0。0综价,万大合电于英桥坝等。治力1亩工9理、目,包3的程3。生后共投新获得年农历这产1田时)是月化,45年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单位:亿美元)
600
500
美国国民总收入
增长示意图
400
300
美国1930的金融危机
(七)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说,这次世界性的 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的大 爆发,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严重束 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正 是吸取了这场危机的教训,二战后开始了宏 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体制的变革,从而使得 资本主义进入又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三、启示
1929 年的大危机发生在美国经济持续多年 的繁荣之后,它所带来的震荡是如此深重,以 致时隔多年,人们对此仍心有余悸。有人曾如 此说:“大萧条像一场大屠杀一样,幸存者的 精神创伤影响了以后几十年的公共政策。”这 场危机的历史经验即使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 实意义,它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与启示: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其他经济领域,发展成一 次空前的经济危机,危机给了美国经济极其沉重的打击。 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6%。如果按月份资料 计算,从危机前的最高点( 1929 年 5月)到危机的最低 点( 1932 年 7 月),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56% ,退回 到1905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工业各部门,工业生产连续 下降 3 年之久。危机期间美国 13万家企业倒闭,上千万 工人被赶出工厂,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到1283万人,占 美国劳动力总数的 1/4 。与此同时,工人的实际工资下 降约 1/4 。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也受到严重打击。危机 期间进出口总值减少70%。资本输出一落千丈,1928年 美国发行的外国有价证券是 13 亿美元, 1931 年下降到 2.5亿美元,1933年仅160万美元,资本输出几乎停止。
在美国社会一般公众中,当时弥漫着一种 时而近于狂热,时而又惊慌失控的非理性心理, 使投机之风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股票 价格的非理性心理,使投机之风增大到令人难 以置信的程度。股票价格大大上涨,超过其账 面价值 3 ~ 20 倍,成千上万的人们对自己的正 当职业失去了兴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炒作股 票上,股票交易成为商业和社交集会的主要话 题。以往在证券交易中一天有 100 万股股票的 成交量就算是创造纪录,但是在1929年,成交 量在400万股以上的日子有 122天,其中有37天 的成交量在 500 万股以上。投机是那样的疯狂, 以致最终使这场投机浪潮发展到了极点。
美国大萧条
农业的衰落
• 美国的20年代是个繁荣的时代。但是,从20年代一直到 二战爆发,始终有一种“暗流”在这一繁华背后涌动。那 就是农业的萧条。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美国农 业的萧条始终是个经济发展的隐患。此后,很多的政策也 是与之相关。 • 在整个20年代,农作物的价格始终保持低水平的稳定,农 业领域并没有在繁荣中获得红利。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 是战争中,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急剧膨胀催生了农业技术的 革新,拖拉机、深耕浅种以及改良种子的发展,使得产量 出现了过剩;另一原因则是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以及通货紧 缩。美国的新移民政策为了保护本国就业而限制移民流入 的结果是农业行业缺少劳动力而工资水平上。
资本市场的繁荣
• 整个二十年代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大繁荣时期,证券监管体 制出现了放松的迹象,股票交易取代债券交易成为金融市 场的主要交易品种;而债券市场则步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牛 市;房地产市场和消费信贷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
二十年代美国的证券监管体制
• 二十世纪初,证券监管的最主要改革是很多州相继通过的 《蓝天法》(Blue sky Laws)。该法案把执行的责任交 到了包括州检察长、州务卿、银行专员和公司委员会专员 在内的行政官员手中。 • 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使美国证券业面临的挑战并不是解决 所谓证券管制上的“自由放任”问题,而是如何使已有的 但尚不完善的证券管制在改革中去适应美国资本主义经济 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信贷市场
• 这期间,金融行业内部的信贷膨胀是一个典型的特色。很 多股票的交易都是通过垫头交易完成的。短期同行拆借市 场的利息从1928年初的5%上升到年底的12%,结果从国 内外吸引了大量资金,不仅是商业银行,还有大公司和有 钱人都卷入了短期拆借市场。 • 银行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放贷人。
重看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与新政
重看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与新政(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纽约的穷人们排队等候发放面包;图片来源于网络)1929年秋,美国股市开始崩溃。
10月29日,即所谓黑色星期四,工业股票指数下跌43%,此后继续下跌,最低时竟达88%。
数百亿美元市值蒸发,许多股民倾家荡产。
接下来是金融系统危机,1930年-1933年之间,9000多家银行不是彻底破产就是关门停业以逃避破产,存款额损失达250亿美元。
银行倒闭,货币供应不足,导致通货紧缩的瘟疫,投资、生产和消费都急剧减少。
1932年美国失业率高达25%,1700万个劳动力失去工作。
在二战真正解救大萧条之前,美国失业率从未低于15%。
经济灾难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在东北和中西部工业地区,许多城市因失业率太高而基本瘫痪。
美国人历来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认为失业和贫困是个人失败的象征,在大萧条来临之后,许多人仍无法理解自己失业的根源,日日徘徊街头,努力寻找那份根本不存在的工作机会。
无数家庭处于饥饿之中,成千上万的人在街头排队等待救济食物。
200万人干脆像铁道游击队一样爬上火车,在城市间流浪,希望某天能在火车顶上遭遇奇迹。
美国人对成功的信奉并未被大萧条摧毁。
《超人》漫画在1932年问世,给黯淡绝望的世界打开一扇不无自欺色彩的乐观之窗。
卡耐基《如何交友并影响他人》在1936年出版,提倡个人进取,鼓吹改善自我、适应环境和融于群体,为失意者设计通向成功之路。
大萧条成因至今学界无定论,经济学家卢卡斯甚至认为它是“任何理性推断都无可理喻”的一种现象。
不过,经济史学家们仍给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解释。
大萧条根植于美国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更源于政府、企业金融界和民众对经济遭受重大打击之后的反应。
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其高关税政策又使美国在1920年-1929年期间获得106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从而聚敛巨额货币财富。
这强化了美国证券市场的泡沫。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遭遇战后萧条,无数农场主破产,租赁小农场的农民陷入赤贫,南部黑人农民纷纷北上寻找生存机会。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 胆的、坚持不懈 的试验, 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 种 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 行试验。
──罗斯福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 福得意 》
合作探究
罗斯福当选总统是“临危受命”,“危” 体现在哪些方面?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轮椅上的罗斯福
1921年(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 (俗称小儿麻痹症)。 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 1932年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总 统选举。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一、罗斯福新政(一)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经济 2、胡佛反危机政策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
一、经济危机爆发
1、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 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2、表现: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具体表现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失业剧增
图一 1930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 图二 失业的人群
农产品价格猛跌
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图三 荒芜的农田
图四 农场主销毁“过剩”牛 奶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没有克服,更加恶化
呼唤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自由放任政策
政府干预政策
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
2、罗斯福新政
改变美国命运的抉择 ——罗斯福新政
感悟历史
1882年出生于纽约,先后在哈佛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历史和法律。大学
毕业后曾任律师。
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
1913年起,任海军部助理部长7年, 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实录 1929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实录1929—1933 年的大萧条是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一场噩梦,它给美国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创9 年来的新高,美国又有人联想起70 多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
证券持有人的损失高达260 亿美元,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
在“大萧条”中,破产l09371 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 年的84 亿美元降为1932 年的34 亿美元。
1931 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 年下降了53.8%。
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 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
1933 年初,前总统柯立芝在死前 4 天还在哀叹:“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
”连一向处世乐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呼道:“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 由于工、农、商业萎缩,到1933 年3 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 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
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 美元下降到48 美元,约有101.93 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
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
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
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 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
如: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种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被叫做“胡佛毯”。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1.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世界上最早的经济危机。
2.19世纪中期遍及欧洲的经济危机。
3.1857年始于美国的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4.1929年的大危机。
5.197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危机80年代广场协议日本货币升值后的金融危机90年代墨西哥阿根廷金融危机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五次规模都比较小第六次就是最著名的大危机关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工业从1825年英国爆发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后,开始了其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而美国产业革命的起点始於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阻碍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障碍,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於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
因此,若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经济周期发展的进程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不仅能揭示出美国经济周期本身的特点,也能展现出美国经济周期运动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发展的总进程中所占的地位。
美国自1783年取得了对英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先后分别於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97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
通过对上述历次美国经济周期以及世界经济周期进行研究,我们发现,1857年和1929-33年美国也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世界上历次经济危机中最重要的,它们对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帮助很大。
1、1857年经济危机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
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
由於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世界经济大危机景象
二 、杯水车薪
• 20年代美国经济为何出现繁荣的局面? • 胡佛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 1932年胡佛应对经济危机措施为何没有效
果?说明什么?
杯水车薪
• 二、胡佛上台 • 1929年当上了32届美
国总统。 • 总统宣誓:家家锅里
有一只鸡,家家有一 辆车。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ur sday, January 21, 2021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2121.1.2117:10:1517:10:15Januar y 21, 2021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1月 21日下 午5时10分21.1.2121.1.21
愤怒人们把胡佛称为“饥饿总统”
• 胡佛村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 一、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和农业 危机、对外贸易危机。
• 二、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失业破 产→工人罢工示威暴动→→局势动薚崩溃 边缘。
• 经济危机影响:局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与 政治危机加深。整体:加剧世界局势的紧 张。
•
隐患
• 一、奉行的经济政策是“放任自由经济”。 • 二、一直坚信经济“自我治疗”,反对政
府干预经济政策。 • 三、美国经济掉了“沟底”
胡佛上台措施
• 一、特点:采取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 二、两大措施: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
⑵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 三、结果: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 国经济跌入“谷底”。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1.2121.1.21Thursday, January 21, 202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1/3/9
47
3、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A 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建立 B 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建立 C 通过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建立 D 通过合法选举的方式建立
4、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 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扩张道路 C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 D 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武装军事区
①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要居 安思危。
②及时调整经济发展内部机制和政 策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 “携手建设持久 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保护主 和平、共同繁 义损人不利己。 荣的和谐世界” ④危机具有两重性:灾难和机遇
2021/3/9
45
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根据自身不同的 政治经济条件,寻找出路,使资本主义世 界出现了各种新现象。美国通过罗斯福新 政,逐渐摆脱了危机,德日两国则走上了 法西斯专政和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对国 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危机使世界 走向战争”成了30年代的基本特征。
$ 10
$100万 $1
股票是:
的
晴 雨 计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 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市场供需出现矛盾。
A.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 扩大生产;
——人类如何应对世界性灾难?
2021/3/9
4
自美国建国以来,历届国会审度国势,但莫有本届 所见之兴旺繁荣……但观今日生存之必要条件, 已由生活所需,进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 …… 我国今日之成就,实足快慰。我国未来之前途, 实足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04-06 |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
标签:经济危机大萧条30年代美国老照片
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
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的,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
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
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
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
家。
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
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
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据估计,大萧条时间,世界的钱财损失达2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