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以_中东_教学设计为例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读图了解中东的范围及中东与西亚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中东的地形区及地区特点。
运用资料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石油输出路线。
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和原因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教学重点:1.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2.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二:石油资源丰富。
教学难点:1. 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2. 中东石油资源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区等特征。
2. 资料归纳法:通过资料引导学生归纳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石油输出路线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4. 教师讲解法: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中东问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是中东吗?2. 引导学生回忆:中东地区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汇处,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三洲五海之地”(5分钟)(1)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地形区: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地区的地形区及特点。
2. 丰富的石油资源(5分钟)(1)地位:引导学生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
(2)分布和主要产油国: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和主要产油国。
(3)石油输出路线:引导学生了解中东石油输出路线。
(七年级地理教案)“中东”教学设计
“中东”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教案教案设计思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创设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做到──问我所思,说我所想。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地理的经验,同时中东又是当今世界一大热点地区,相关资料较容易找到,有利于学生搜集资料。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引导学生由生活走进地理。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第二部分:从地理的角度探究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深化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促使地理新知识点和能力的形成。
第三部分:创设情境,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梳理知识、处理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本节课重视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设计课堂活动及自我评价表,尝试发挥自我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
教学目的:1.读图查找中东的范围、位置和五大石油生产国,说明地理位置三洲五海的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占世界的地位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促进认识客观世界能力与水平螺旋式上升。
4.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热点、国家大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重点: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本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1.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利用媒体的时事报道,引导学生关注伊拉克战事发展及战争对中东地区和世界造成的影响。
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组织学生进行资料互换。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走过了我们临近的国家,今天我们又踏入了东半球其它的国家,第一站,我们来到中东……课件展示:第八章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一、探热解中东教师:请留意大屏幕。
初中地理 中东 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通过资料搜集和归纳,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2.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 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的地图分析;2.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数据分析;3. 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的资料搜集和归纳。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中东地区地图;3.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4. 中东地区宗教、文化、语言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中东地区的最新动态;2. 提问学生对中东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然环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2. 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石油资源及影响(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 分析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掌握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特点。
四、人文环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宗教、文化、语言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2.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
中东的教案初中地理
中东的教案初中地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地理教材《地理》(人教版)第八章《中东》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民族与宗教、石油资源及其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冲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民族、宗教及其分布。
2. 理解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
3. 掌握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原因,培养学生关注国际事务、热爱和平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原因、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的影响。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族与宗教、石油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多媒体设备、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
a.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
b. 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如五海三洲之地等。
3. 讲解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宗教a. 介绍中东地区的主要民族、宗教及其分布。
b. 分析民族、宗教矛盾对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的影响。
4. 分析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及其影响a. 展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分析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的重要性。
b. 举例说明石油资源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冲突原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2. 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 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宗教4.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及其影响5. 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民族与宗教、石油资源及其影响。
2. 答案:见教材第八章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民族与宗教、石油资源等内容掌握较好,但对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原因的理解还需加强。
初中地理_中东_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中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读图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理解其“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特点。
2.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形区和特点,掌握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和石油输出路线。
3. 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2. 运用比较分析、资料归纳、讨论等方法,深入探究中东地区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世界的情感,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二:石油资源的丰富。
难点:1.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 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三、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资料归纳:运用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和主要产油国。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4. 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讲解,深入剖析中东地区的问题。
四、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地图、资料和图片,以便进行教学。
2. 教学素材:收集关于中东地区的资料,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以时事新闻引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如中东地区的战争、冲突等。
2. 新课学习:(1)地理位置与范围: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解释其“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特点。
(2)石油资源:介绍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地位、分布和主要产油国,分析石油输出路线。
(3)战争与冲突:引导学生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东地区的问题,如宗教矛盾、民族问题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教学设计(新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中东》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因素,导致了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局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但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中东问题。
此外,学生应通过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内容,认识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资料,学会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人民的同情和理解,树立和平、合作的理念,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内容。
2.难点: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分析,学生如何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去理解中东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中东地区的现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的中东地区冲突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和资料,制作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设计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3.准备一些关于中东地区的问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
然后,通过展示一些关于中东地区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东地区的现状。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以及宗教文化等特点;掌握中东地区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了解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归纳、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宗教文化;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复杂性;石油资源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中东地区的特点及其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 地理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探究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等特点。
3. 图表法:利用图表和地图,直观地展示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等信息。
4. 归纳法: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中东地区的战争和冲突为背景,引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以及宗教文化等特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探究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等特点。
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中东地区的特点。
5.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培养热爱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中东地区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 撰写一篇关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影响的文章。
3. 调查了解我国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外交关系,总结其特点。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热爱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8章第1节《 中东》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中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文化差异、对资源的争夺等多种因素交织的地区。
本节课通过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中东地区的复杂性可能使得学生对这一地区的认识存在误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内容,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内容。
2.难点: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东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中东事件,引导学生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中东》。
2.课件:中东地区的地图、图片、事件案例等。
3.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提问:“中东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等民族的生活场景,提问:“中东地区有哪些主要的民族?”3.操练(10分钟)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巩固(10分钟)总结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内容,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做好笔记。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主要讲述《中东》一章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民族矛盾、宗教文化、资源分布以及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冲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
2. 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文化冲突,理解中东战争与冲突的原因。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民族矛盾和宗教文化冲突。
难点:中东战争与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中东地区地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中东地区地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战争图片,引发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中东地区的位置及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2)气候特点:讲解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分析其对当地生活、农业的影响。
(3)民族矛盾与宗教文化冲突:介绍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分布,分析民族矛盾和宗教文化冲突的原因。
(4)资源分布:展示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图,讲解其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中东战争与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民族、宗教分布、石油资源分布等,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理位置2. 中东气候特点3. 中东民族矛盾与宗教文化冲突4. 中东资源分布5. 中东战争与冲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
(2)分析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文化冲突的原因。
(3)谈谈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对当地政治、经济的影响。
2. 答案:(1)中东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连接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地理教材第七章《中东》第一节,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资源状况以及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地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3. 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关注国际事务、热爱和平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地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是哪个地区,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概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新课(1)地理位置a. 让学生观察地图,指出中东地区的位置。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与亚洲、欧洲、非洲的相邻关系。
(2)自然环境a.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沙漠、高原、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人文特点a.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民族、宗教分布。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人文地理问题。
(4)资源状况a.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
b. 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3. 热点问题(1)教师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资源状况。
2. 黑板右侧: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及产生原因。
七、作业设计(1)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中东初中教案
中东初中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冲突根源。
2. 掌握中东地区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国际事务、关心世界和平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4. 引导学生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中东问题,树立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和平之路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中东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中东地区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
2. 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中东地区为什么会发生冲突?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冲突根源。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中东地区的冲突。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那么中东地区有没有和平之路呢?2.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和平之路的探索。
二、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东地区和平之路的可能途径。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案例分析1. 出示中东地区和平协议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与否的原因。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和平解决中东地区冲突的经验教训。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地区和平之路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发展动态,树立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的根源的理解程度。
初中地理《中东》教学设计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设计思路
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的地理思维搭建信息平台,以问题引路,让学生对地理信息
加以充分挖掘、提炼、分析、整理,通过各种多层合作交流的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深
层次的地理思维活动,关注并思考世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重大
问题。
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等活动的设计,旨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
堂主人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地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城市;会利用地图分析并理解中东地区的战略性位置;明确本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图表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方法与过程:通过对中东地区相关地图、图表和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探究
中东成为世界热点话题的原因,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世界时政、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的习惯;呼
吁世界和平;对本区“石油经济”的分析和预测;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输出及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策略
对中东地区战略性的地理位置,采取“图像演绎”的方法。
对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相关问题,采取引导探究的方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设计:了解中东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设计:了解中东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教学目标】1.清楚地认识中东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发生原因。
2.理解自然灾害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和灾害防治措施。
3.学会如何利用资源来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
4.学会如何在防治自然灾害中做出科学决策。
5.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整体素质。
【教学内容】一、中东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1.地震:中东地区是地震活跃区,常年都有地震发生,其中以伊朗、土耳其、黎巴嫩等地震灾害发生频率比较高。
2.沙尘暴:中东地区是干旱地区,经常出现沙尘暴,尤其是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沙土也特别容易飞扬。
3.洪水:中东地区山大河多,不仅有山区洪水,而且还有子午河、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等大型河流,每年都有洪水灾害发生。
4.干旱:中东地区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很多地区连续多年降雨稀少。
其中最为著名的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
二、自然灾害对中东地区的影响1.地震:地震是中东地区最具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会导致房屋和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严重,并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沙尘暴:沙尘暴是中东地区日常生活三大灾害之一,很多地区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都会因为沙尘暴而瘫痪。
3.洪水:由于中东地区很多地区都处于干旱状态,当洪水袭来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破坏一般都是毁灭性的。
4.干旱:中东地区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畜牧业生产,不仅导致人员流失和社会失衡,还增加了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三、灾害防治措施1.地震: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在建筑物上加装抗震结构、开展紧急演习、开发震后救援措施等等。
2.沙尘暴:沙尘暴发生时,应该尽量采取保护自己的措施,如佩戴口罩、尽量不要外出、保持室内通风等等。
3.洪水:对于洪水来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汛情严重,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尽早转移人员、开展抗洪物资准备、修建水库、加强基础设施等等。
4.干旱:对于干旱灾害来临,应该加强水资源调配控制,开展新型灌溉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灌溉设施、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等。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8.1.2《中东》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8.1.2《中东》教学设计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中东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中东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3.利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二)综合思维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等明确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并分析其分布、生产、出口的状况以及石油资源对本地区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中东水资源及其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4.或阅读材料,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差异及其自以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地理实践目标引入时事,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俄罗斯在不同领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四)人地观念目标联系当前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并树立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1.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石油资源对中东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材设计思路在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之后,根据“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
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地,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中东长期动荡不安。
中东问题既有深刻的历史政治等原因,也有突出的地理原因。
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教材选择了中东具有突出地理特征的四个方面内容—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多元文化。
中东初中地理教案
中东初中地理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材:《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地理特征。
2. 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民族矛盾、国家冲突等社会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
2. 中东地区的社会冲突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1. 中东地区冲突的宗教、民族、资源等因素。
2. 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提问: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地区的地理特征?中东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征呢?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地理特征。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农业、城市分布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中东地区地理特征。
2. 教师强调中东地区地理特征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中东地区的社会冲突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地区冲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社会问题。
2. 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与其社会冲突有什么关系呢?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社会冲突及其原因。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国家冲突等社会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四、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宗教、民族、资源等因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微课程教学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中东》一课为例
信息化融合应用*********************56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微课程教学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中东》一课为例尹志强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宏观课程微观、三大板块和参与式学习三大特征,其运行方式集中表现为独特的教学模型,又由系统设计“三剑客”,即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和课堂学习任务单,把教学模型转化为教学现实。
这使得微课程教学法有了“设计决定学习质量”的力量。
2019年4月1日,笔者的“三剑客”经遴选获得在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首次汇课活动中开课的机会,课题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这是笔者首次尝试微课程教学法,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下面以《中东》为例,分享从事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与实践操作的感悟。
●教材处理《中东》是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节,笔者认为,在经过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结合区域地理中认识地区的课程标准和实施与评价建议,将学习内容重新整合为课前与课堂两个学习阶段是理想的选择。
课前学习阶段:了解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分析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掌握该区域主要的自然资源,描述当地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课堂学习阶段:基于课前对该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了解,结合生活实际,在同伴互助、头脑风暴中激发灵感,迸发创意,完成创造性学习;通过展示、自评和互评,深化对区域的完整的认识,发展条理清晰地表达想法的能力,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善于从集体中汲取智慧以及获得学习成就感。
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完成知识内化。
●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1.提炼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指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
微课程教学法要求,提炼达成目标必须满足“三要素”(达成条件、目标行为、目标内容)和“负面清单”的要求,做到具体、精准,让所有学生一看目标就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
初中地理《中东》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东》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中东》为主题,对初中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及宗教信仰,掌握中东地区的重要地缘政治因素,以及中东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中东地区可能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深入的知识和地缘政治因素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已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其与亚洲、欧洲、非洲的相邻关系,以及中东地区的主要海洋和海峡。
(2)掌握中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如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以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3)认识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了解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中东地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4)理解中东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包括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以及宗教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5)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缘政治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中东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对比,强化对中东地区特色的认识。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中东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使学生理解地缘政治因素对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交流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复杂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初一地理中东教案
初一地理中东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一地理中东教案初一地理中东教案大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设计:探索中东沙漠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设计:探索中东沙漠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概况;2.探究中东地区沙漠化的原因及其影响;3.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及批判思维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1.活动1:神秘的中东 (1课时)通过图片、影片等素材,向学生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状况。
学生可以通过看图听音了解中东地区的自然条件,从而为探讨中东地区沙漠化奠定基础。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中东地区艰苦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生活。
2.活动2:沙漠化的成因分析 (2课时)通过阅读资料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水资源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探究沙漠化的根源。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思考,探究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复杂性。
3.活动3:沙漠化带来的影响 (2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了解中东地区沙漠化带来的各种影响,如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困难、非法移民增多等。
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4.活动4:展示作品 (1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海报、PPT等形式的展示作品,深入探究中东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展示他们对该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加深他们的印象,促进他们在环保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积极行动。
五、教学资源图片资料、影片、课本资料、教师PPT等。
六、教学评估1.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中东地区沙漠化问题的认知和探究能力;2.通过展示作品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探究中东地区沙漠化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通过课堂作业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沙漠化问题相关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拓展延伸1.向学生展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沙漠化问题情况,并深入探究其成因和影响;2.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研究探究能力;3.引导学生多了解和参与环保和资源保护的活动,促进他们关注和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一些思想渗透在教学设计中,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形成的一项教学技术于80年代渗透到我国,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6月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由此掀起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研究高潮,由传统“经验型”写教案向现代“研究型”的教学设计转变。
2004年高中进入课改实验,2004年成为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转型的“分水岭”,传统教案一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下面以“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为例(以下简称中东),说说传统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中心”取向不同传统“教案”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思路来编写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具体有哪些活动,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是基本确定的,这种方案是静态的、机械的。
而现代“教学设计”是按照学生认知需求,按照“以学定教”思路编写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堂上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素材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设计是动态的,是生成的。
二、“备课”方式不同有的教师备课写“教案”十年,仍然停留在第一王利华1 罗丽丽2 胡春波3(1.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吉林 松原 138000; 2.松原市前郭县第三中学, 吉林 松原 131100;3.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0)第三步:根据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教学活动配置恰当的学习资料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效率,在为每个国家设计了合适的技能与过程方法目标之后,教师必须仔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选择能落实知识点、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学习资料来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的效果。
案例:“阅读各类等值线图,寻找地理分布规律”技能目标的实施新授课:“日本”教学目标:阅读日本“2013年日本樱花前线”等值线图和“日本等温线分布图”,学习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日本气温南高北低的特点(知识目标),体会日本的樱花文化之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1:“印度”教学目标:阅读“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印度降水东多西少的特点,学会分析其对印度农业分布的影响(知识目标),感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2:“埃及”教学目标:阅读“埃及人口分布图”和尼罗河景观图片,学会从等值线图中发现问题,尝试分析其原因(技能目标),知道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学会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影响(知识目标),感悟保护尼罗河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关注课时教学设计的精彩转变到关注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其本质是教师教学观和教材观的转变,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的工具,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课堂的学习内容应该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合理规划课程、单元教学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统筹分配课时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命力。
本文胡春波为通讯作者。
年的水平上;有的教师写“教学设计”一年,却达到别人十年的水准。
原因是传统的写教案是“经验型”的,基本上是一种封闭备课,一本教材、一本教参,独自钻研,十年如一日,闭门教书。
而现代教学设计的撰写是“研究型”的,每次备课就是一次“微型”教研,从课程标准的研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情的分析,都融入集体(个人)的智慧,每一次教学方案的设计都是对以前方案的创新。
三、设计“要素”不同传统的教案设计要素主要有备教材、教学目的、教学过程。
备教材是“以本为本”的“教教材”;“教学目的”意图是教师如何教,导向是教到什么程度;教学过程单一,罗列出一、二、三即可。
现代的教学设计包含了明确具体的要素: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反思)设计等。
备“教材”改为备“素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三维的,是三者的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生活经验;把合作、探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互动,注重生成,注重“教学设计”的再设计;强调教学(评价)反思的重要性等。
1.教学(学习)目标的设计更加科学具体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评价等功能,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为教师掌控教学活动进程、修正教学方向提供依据,也是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依据。
大多专家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的背景下完成的。
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如下。
首先进行课标分析。
明确“课程标准”中对“中东”这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标准和活动建议),挖掘基本目标中所隐藏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目标细化和陈述的依据。
课程标准对“中东(第一课时)”的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自然资源(石油),说出其分布、生产、运输等情况。
其次进行教材分析。
我们要在新理念下分析教材,突破传统的“以本为本”的“备教材”,教材是由专家编写的教学资源,要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所在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来分析教材,重新组合教材内容。
“中东(第一课时)”的内容,可以从“阅读材料”入手,突出了地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位置、石油两方面阐述本地区成为热点的原因,同时巧妙地把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拆分”并“融合”其中,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和谐发展的观念。
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三洲五海之地”和“世界石油宝库”。
第三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因材施教”的根本。
一是要分析其学习的需要,目的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确定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是教师应该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参加学习时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和起点能力,应根据学习者的起点能力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讲述“中东”时,对学生的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初中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基本掌握,学会了通过创设情境——收集资料信息——用事实论证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但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社会的热点或焦点问题理解得不够全面,有些观点比较激进,这些都有待于教师及时引导和点拨。
经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最后设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①通过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②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据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③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升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从中不难看出,三维目标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根据具体情况,预设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当教学目标设计完成后,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这就是教学策略。
现代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方法策略的设计,体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如讲“中东”的第二个框题“世界石油宝库”中关于石油的运输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策略。
中东所产石油大部分用来出口,而且大多是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出,主要是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现在,请你来当“船长”,把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这些国家和地区。
教师出示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
提出要求:(1)各小组申请一条航线。
(2)“船长”要在地图上指出你的油轮所经过的(学生回答略)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体验角色,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及情感体验,同时完成教学目标②中的一部分要求。
3.结合实际,优化选择教学媒体随着现代化多媒体走进课堂,“云时代”的到来,教学媒体越来越丰富,但没有哪一种教学媒体是万能的,在设计教学媒体时,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素质、授课学生、当地学校条件等因素,然后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媒体。
如讲“中东”的第一个框题“三洲五海之地”时,可选择图表(地图)进行学习。
①读教材P44图8.1中东在世界的位置,说出中东的相对位置。
②出示“中东地形图”或“中东政区图”,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名中东军事专家,你将会在‘中东地区’的哪些地方部署军事力量?为什么?”③读教材P4图6.5亚洲地理分区和教材P45图8.3“中东的地形”,对比两幅图,说出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判图,明确中东的位置、范围;找出波斯湾、两洋、三洲、五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等地区,不仅明确此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完成对教学目标①的学习。
4.系统考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体,是关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与实施,是上述各项环节的综合运用与体现。
通常这一环节又可分为导入、过渡、活动、结尾等次一级环节,并进行详细的设计。
(1)新课导入课堂教学导入表现在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
导入设计有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设置疑问,启迪思考的导入;巧引故事,活跃气氛的导入;利用诗歌,激发兴趣的导入;直观演示,特殊性,本节课以“热”为中心,设计五个活动,从“位置”和“石油”两方面诠释其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我来说中东——导出热点因素;请你当专家——说出其位置的重要性;高端访谈——概括其石油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请你当船长——明确其石油外运的路线和目的地;出谋划策——解决此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3)课堂结尾结尾没有固定的方法,根据授课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结尾方式,如:归纳总结,提纲挈领的结尾;练习巩固,及时反馈的结尾;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的结尾;拓展延伸,引导探索的结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结尾等。
如“中东(第一课时)”可以采用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的结尾:“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除此之外,‘水源之争’和‘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中东长期战争,冲突不断的原因,具体情况是怎么回事?请下节课和老师一起继续中东之旅。
”5.注重教学反思评价设计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保障,主要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修正和完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