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考真题详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共57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高考真题详解

一、渲染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释】:寒山,生卒年不详,唐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⑵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⑶淅淅: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

对环境景物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201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的心情。(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注释

1.【答案】

(1)久留(逗留)依依不舍

(2)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和表达的感情,要结合句子语境准确理解。“淹留野寺出”是说在野寺逗留了很长时间,“淹留”指久留,或逗留;联系题目,逗留时间长是因为与朋友不忍分别,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

(2)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解题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指出表达效果。首先,要明确点染的艺术手法特点。点,点明感情,染,以景物描写渲染;其次,从诗中找到运用了此手法的句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从“送君多暮情”看,开篇点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暮情”,是伤离别;从“淹留野寺出,向背(正面和背面)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看,这十句写景,作者从孤山,到没有生蒲草的水面微波荡漾的水面,到夕阳铺满小船,再到从树梢上升起,最后深夜在白马寺留宿,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层层铺写暮景,孤山、空旷的水面、孤独地栖息在沙滩上的沙鸟、夕阳,渲染了孤寂的氛围,待发的小船和升起在树梢的月,这些代表离别色彩的意象烘托了离别气氛;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看,“叹息此离别”再次点出离别之情,“悠悠江海行”,“悠悠”写出了江面的浩渺,渲染了作者对友人孤身一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点:点明,将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

读者了然于胸

二、点染

染:渲染、烘托,以具体的事物将所点明

的情感、道理渲染烘托出来,以便读者能

有更具体、生动的把握。

三、对比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

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也同“锸”。铁锹。(1)本诗前八句叙写______,后六句叙写______,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定义: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来表明自己对事物的喜恶、憎悯等态度。

(2017年浙江卷)

补充注释:晏:晚糇:干粮

【答案】

(1)采地黄卖地黄

(2)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第一人称“我”:便于抒发感情和描写心理;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能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

第二人称“你”:与读者直接对话,真切自然;便于感情的直接交流;若

对象为物,还具有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他”:不受时空限制,能更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能更

自由、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能体现作者对所反映问题的客观冷静的

思考,也更能引起读者理性的思考和评判;

叙述的方法:

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划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2019年江苏卷)

1、学:仿效。

2、诸进士:指应进士试的举子们。

3、精卫:鸟名。古神话中说,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溺死于东海,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

4、偿冤:报仇。

5、寸诚:寸心,决心。

6、心望:希望。

7、渺渺:渺茫,毫无可能。

8、功难见:难以实现其事业。9、区区:小小的。命已轻:性命轻微。10、造次:荒唐可笑。11、专精:精诚专一。12、计:考虑。13、无休日:没有终止的日期。14、刺客传:司马迁《史记》中有《刺客传》,记述侠客冒死行刺为人报仇之事。15、不著:没有记载。16、雠(chóu):同“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