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装配线的改善

合集下载

产品组装工艺方法

产品组装工艺方法

产品组装工艺方法产品组装工艺是将零部件或组件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法装配成成品的过程。

不同的产品类型和制造要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组装工艺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产品组装工艺方法:1. 手工组装:这是最基本、最传统的组装方法之一。

工人使用手工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逐步完成产品的组装。

手工组装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复杂程度较低的产品。

2. 半自动组装:在半自动组装中,一些步骤可能仍然由人工完成,但也使用了一些自动化设备来辅助组装过程。

例如,使用半自动螺丝刀、气动工具等。

3. 全自动组装:针对大规模生产,全自动组装线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完成大部分组装任务。

这种方法通常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4. 模块化组装:将产品设计成模块化结构,各个模块可以独立制造和组装。

这样可以提高灵活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更容易进行维护和升级。

5. 流水线组装:产品在流水线上按照固定的顺序通过各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负责完成特定的组装任务。

流水线组装通常用于大规模生产,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连续生产。

6. 点对点组装:指的是在产品组装过程中,每个组件在生产线上只经过一次组装站点,逐步完成组装。

这样的组装方式适用于某些复杂产品,可以确保每个组件都在正确的位置组装。

7. 柔性制造系统(FMS):FMS允许在生产过程中灵活地调整和变更组装流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产品种类较多的生产环境。

8. 虚拟现实(VR)辅助组装: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工人可以通过虚拟模型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组装的准确性和效率。

选择合适的组装工艺方法通常取决于产品类型、生产规模、质量要求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制造商可能会采用以上方法的组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

装配生产线(3篇)

装配生产线(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对装配生产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装配生产线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环节,其高效、稳定和智能化的特点,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装配生产线的定义、组成、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装配生产线的定义装配生产线是指按照产品组装工艺流程,将原材料、零部件等经过一系列加工、组装、检测等工序,最终形成成品的生产线。

它具有自动化、连续化、模块化、柔性化等特点,是实现产品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基础。

二、装配生产线的组成1. 设备: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手动设备、检测设备等,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输送带、自动化检测设备等。

2. 工具:包括用于组装、调试、维修等工序的各种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量具等。

3. 辅助设备:包括用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的设备,如输送设备、周转车、工具柜等。

4. 人员:包括生产线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

5. 软件系统:包括生产管理系统、设备控制系统、质量控制系统等。

三、装配生产线的特点1.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2. 连续化:生产线上的设备、工装、物料等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连续生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停顿和等待时间。

3. 模块化:生产线上的设备、工装等可根据产品需求进行灵活配置,便于生产线的扩展和升级。

4. 柔性化:装配生产线可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5. 精细化:装配生产线采用高精度设备、工装和检测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6. 环保节能:装配生产线采用节能设备、环保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四、装配生产线的应用1. 汽车制造:汽车生产线是典型的装配生产线,包括车身焊接、涂装、总装等环节。

2. 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生产线包括元器件加工、组装、测试等环节,实现电子产品的批量生产。

3. 家用电器:家电生产线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的组装、检测等环节。

提升组装效率优化组装线的操作流程

提升组装效率优化组装线的操作流程

提升组装效率优化组装线的操作流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来提高组装效率。

优化组装线的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时间、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质量和增加利润。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以提升组装效率的方法,以及如何优化组装线的操作流程。

一、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工艺是提升组装效率的关键。

通过制定并执行标准操作流程,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标准化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确定标准操作流程确定标准操作流程是优化组装线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时间要求、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等信息,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1.2 培训和评估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执行标准操作流程,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了解并熟悉标准操作流程,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为了评估培训的效果,可以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审核,并及时对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更新和修订。

1.3 流程改进标准操作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流程可以不断改进。

通过流程改进活动,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组装效率和质量。

二、合理布局和设备改善合理的布局和设备改善可以极大地提升组装效率。

以下是一些布局和设备改善的方法:2.1 流程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组装线上的每个工序进行流程分析和评估,可以发现流程中的瓶颈和不必要的环节。

在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提高组装效率。

2.2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组装效率。

例如,采用自动化装配设备可以替代手工装配,减少人力成本和生产周期。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机器人和传送带等设备来提高运输效率。

2.3 人机工程学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可以帮助优化组装线的操作流程。

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站、工具和设备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员工的工作更加舒适和高效。

例如,调整工作站的高度、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工具等。

三、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提升组装效率的关键。

如何提升OEE—重要解读

如何提升OEE—重要解读

卡 盘 切 屑
2 2 2
每次停止时都写入 停止时间 ・停止次数・停止时 间能够记录
卡盘不够松动
主轴被切屑缠绕 排出口被切屑缠绕
对于频繁发生的小停工内容 、 也在记录纸上加以记录
损失的降低→OEE向上对策(速度低下)
彻底查明速度低下的真实原因、加以対策
手动设备的情况 ・是否遵守了标准作业?徒劳无用的作业是否有增加? ・标准作业无法遵守的理由有吗? ・作业熟练度充分吗? 自动设备的情况 ・根据作业指导书和标准作业书制定的节拍(生产条件) 是否得到了遵守? ・制定的节拍无法遵守的理由有吗? 数
启动开关接触不良 材料供给滑道挂
把部位・内容具体化!
材料供給滑道挂
损失的降低→OEE向上对策(小停工)
几分钟之内是算是小停工?
有的工厂是按如下来定义的。
没有记录
小停工 30
故障
1次的停止时间
0
10
停止时间在10分钟以下的不做记录! 停止时间在30分钟以内是小停工! 没有记录 无法采取对策。 做好记录! 生产线节拍如果是3分钟的话 30分钟就能生产10个零件呀! 这完全就是故障!
为什么对以手工作业为主体的装配线 应用OEE是不合适的呢?
设备的节拍成为瓶颈的生产线
参考
人的作业成为瓶颈的生产线
「生产线的综合效率 」是指「设备在多大 「生产线的综合效率」是指「人在多大
程度上能够避免浪费而生产呢 」 程度上能够避免浪费而生产呢 」
设备故障损失・准备调整损失・小停 工损失・速度低下损失・质量损失・・
损失的降低→OEE向上对策测(不良)
从受损失影响大的零件开始实施质量对策 设备加工的工序(根据零件不同节拍也有迥异)的情况 ・从「生产数×不良率×节拍」(=「不良数×节拍」) 数值大的部分开始实施对策。

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

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

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将零部件和组件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装配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成品产品的方法和技术。

常用装配形式包括手工装配、自动装配、半自动装配、串联装配、并联装配等。

而装配工艺则包括常用的组合装配、螺纹连接、焊接、固化等。

手工装配是最常见的一种装配形式,适用于小批量、高品种、复杂产品的装配工作。

由于手工操作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因此手工装配能够满足生产中的多种需求。

但是,手工装配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以及质量难以控制等缺点。

自动装配则是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完成装配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自动装配的过程中,零部件和组件通常需要经过自动送料、定位、对准、装配和质检等环节,整个过程由机器人和自动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自动装配适用于大批量和同质化产品的生产。

半自动装配介于手工装配和自动装配之间,结合了人工操作和自动化设备。

在半自动装配中,一些简单的操作和步骤可以由人工完成,而一些繁琐和需要精准的操作则由自动化设备辅助完成,能够同时发挥人力和机器的优势。

串联装配是一种装配工艺,在这种装配方式中,产品的零部件和组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装配,在一个装配环节完成后,下一个装配环节才开始。

例如,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艺就是串联装配。

串联装配效率高,但一旦一些环节出现问题,整个装配过程就会受到影响。

并联装配是另一种装配工艺,它与串联装配相反,多个装配环节可以同时进行,不会相互影响。

并联装配通常用于需要同时完成多个子装配的生产过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组合装配是常用的装配工艺之一,它通常涉及到零部件的定位、对准、连接等操作。

在组合装配中,零部件需要经过精确的定位和对准,然后采用螺纹连接、插接等方式进行装配。

组合装配适用于多种产品,例如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螺纹连接也是常用的装配工艺,通过螺纹将零部件和组件连接在一起。

螺纹连接具有连接紧固、拆卸方便、结构牢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的装配过程。

应用ECRS方法提升手工装配线生产能级

应用ECRS方法提升手工装配线生产能级

应用ECRS方法提升手工装配线生产能级作者:邵晋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08期摘要:合理的分配资源是生产能级提升的核心。

本文采用ECRS方法阐述了对生产线瓶颈工序的分析方法和改善措施,结合变速器装配线实例,通过从工艺流程到作业指导的逐步优化,在不增添人员、设备的前提下,实现了生产能级的提升。

结果表明,ECRS的理论和方法是一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案,显著作用。

关键词:ECRS方法;手工装配;装配线布置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变速器产品往往采用装配线的形式来实现经济效益,装配线在国内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相比国外企业在装配线平衡技术应用上取得的成果,国内还尚未深入到实际生产中去,由于装配线不平衡引起的效率低下、成本浪费的现象还有待人们去解决。

一、ECRS方法原理ECRS方法是工业工程的程序分析原则,通过对生产工序按取消、合并、对调、简化四个步骤来不断精益生产过程,从而起到消除瓶颈工位,改善平衡情况,能级提升的作用。

对于待分析的目标,一般采取提问的方式,促进分析者思考工序的必要程度,首先判断是否可以取消,在不可取消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与其他工序进行合并,从而实现工艺程序乃至工艺步骤的简化,工序与工序之间通过节拍的对比,考虑是否可以通过对调顺序来缩短工作时间,最后考虑是否可以采用工具、装置或通过对现场定置的调整来简化具体的操作步骤,上述的这些方法,核心目标是通过简化流程、平衡工序来提高生产线的整体节拍。

二、X企业手工装配线的现状现有的变速器手动装配线的节拍约为1.5分钟,正常一天的产量为200台(按单班生产),低于业内同类产品300台/班的水平。

目前企业承接了一款新型变速器总成,按照年度产量爬坡计划进行测算,每班产量需达到300台,由于新产品与原产品结构相近,希望通过对现有装配线进行改造(新增部分设备、改造现有设备),实现新老产品的共线生产,将原单一品种装配线改建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装配线,具体的实施布置如下:1 对比新老产品装配过程寻找出两者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收集原装配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对各工序作业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改善新老产品的装配流程、操作方法中的不合理性。

装配方法 有哪些

装配方法 有哪些

装配方法有哪些装配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将零部件和组件组装成完整的产品的过程。

装配方法的选择对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常见的一些装配方法:1. 手工装配:手工装配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装配方法。

它适用于一些简单的产品或少量生产的情况。

操作人员通过手工操作将零部件按照要求组装在一起。

2. 半自动装配:半自动装配是在手工装配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辅助设备,如固定夹具、定位装置等。

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更高效和准确的组装。

3. 全自动装配:全自动装配是通过机械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产品的组装。

操作人员只需要进行设备的操作和监控,具体的组装过程由机械系统自动完成。

全自动装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高要求的产品。

4. 流水线装配:流水线装配是将装配过程分为多个工位,每个工位负责特定的任务。

产品沿着流水线流动,每个工位进行对应的装配操作,最终完成整体的组装。

流水线装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需要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规划。

5. 模块化装配:模块化装配是将产品的组装过程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特定的部件或子系统组成,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连接。

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可维修性,同时也方便了生产和装配的管理。

6. 反向组装:反向组装是指按照逆向的顺序将产品进行拆解,然后再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

反向组装主要用于维修和维护的过程,可以更方便地进行零部件的更换和修复。

7. 混流装配:混流装配是将不同的产品或不同型号的零部件混在一起进行装配。

这种装配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但对于物料的管理和控制有一定的要求。

8. 离散装配:离散装配是将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进行装配,相邻零部件之间没有物料或有一定的间隔。

这种装配方法适用于需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的产品。

9. 连续装配:连续装配是将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进行装配,相邻零部件之间没有或只有很小的间隔。

这种装配方法适用于需要保持连续性的产品,如管道、输送带等。

生产线改进总结汇报

生产线改进总结汇报

生产线改进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很高兴地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最近在生产线改进方面所取得
的成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改
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发现了一些潜
在的问题和瓶颈。

通过与各个部门和岗位的沟通和协作,我们制定
了一套全面的改进计划,并明确了责任人和时间表。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引入自动化设备、优化工
艺流程和改进物料供应链管理等。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其次,我们注重了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组织各种培训
和技术交流活动,我们帮助员工了解了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还鼓励员工提出改
进建议,并给予了相应的奖励和认可,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
造力。

最后,我们对改进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跟踪。

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我们发现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生产线的各项指标均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我们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总的来说,我们的生产线改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将继续保持团队合作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此致。

敬礼。

某产品装配线优化设计

某产品装配线优化设计

1前言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因此生产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今生产系统的特点是产品和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缩短,自动化水平高,制造装备和制造技术新,投资大等。

这些特点促使了现有的生产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要求技术人员以更快的频率设计出新的生产系统。

因此,需要新的方法来解决生产系统的设计问题。

对于此类方法的研究,既具有创造性,又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从国内企业生产线的情况看,很多企业的生产系统规划和设计技术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为了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必须从以模仿为主向自足研发的方向转变,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规划、设计的科学方法与手段。

而当今装备制造业广泛采用的一种装配方式就是流水线装配,它强调生产过程的节奏性、连续性、专业性、平行作业及按比例生产。

装配线按照产品原则进行布置,其优点在于把要做的工作分解为可由技术一般的工人或者专用机器来机械而快速地完成的一系列单元作业。

然而,装配工艺规划不仅直接影响产品装配线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而且决定了厂房建设、设备资源、工作人员数量以及在制品数量等重要指标。

装配工艺过程的整体优化和局部优化都会给企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显著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装配线的规划和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对装配线进行平衡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装配线的平衡过程就是实现一种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和满足市场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的过程。

装配线设计得越科学生产的效率就越高,带来的利润也就越多。

所以,如何设计出更合理更有效率的装配线是我们研究的关键部分。

在各种产品逐渐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显得异常激烈。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市场的需求要快速地作出反应。

随着IE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光放的普遍应用,如何设计高效率的装配线,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数量,追求同步化的生产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建筑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系统集成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提高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精准度量、切割和组合。

传统的手工操作容易出现误差,并且效率低下。

而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例如,在墙体组合过程中,可以使用机械臂或机器人来完成对墙板的定位、连接和封孔等工作,减少了人力操作所带来的错误和延时。

2. 优化施工质量系统集成技术可以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确操作,避免了传统施工可能存在的人为错误。

比如,在楼板安装过程中,预先设计好的楼板系统可以与其他组件无缝衔接,提高了整体施工质量,并且确保了建筑的结构安全。

3. 提升施工安全性装配式建筑涉及的构件较多且复杂,传统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工作风险。

而系统集成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比如,使用智能化机械臂进行高空作业时,可以实时检测周围环境情况,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此外,系统集成还能够提前规划好整个施工流程,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

二、智能化控制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控制技术使得装配式建筑可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操作。

这种操作方式类似于汽车组装线,各个构件在特定站点进行加工、连接和检测等操作。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楼板或墙板的全自动操作过程。

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并减少了人为操作引起的质量问题。

2. 数据驱动的质量控制传统建筑施工中,检测和控制质量通常依赖于人工经验和目视检查。

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驱动的质量控制。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将其与标准进行比对。

装配线发展历程

装配线发展历程

装配线发展历程
装配线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装配线的主要发展阶段:
1. 手工装配阶段:在早期工业革命阶段,产品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手工劳动。

工人在生产线上按照顺序完成各个工序,如零件加工、组装等。

2. 传送带系统的引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传送带系统被引入,使得零件和产品可以沿着一条线进行运输。

这种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 首次应用自动化技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工厂开始使用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劳动。

自动化设备可以完成重复性工作,并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4. 产业机器人的出现:产业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装配线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机器人可以完成更加复杂和精细的任务,如焊接、喷涂和装配等。

它们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

5. 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概念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装配线中。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装配线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6. 柔性生产线的兴起:柔性生产线是指具有快速转换能力和适应性的生产线。

它可以根据需求快速更改生产流程和产品组合,
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客户定制能力。

总的来说,装配线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手工劳动到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应用,再到智能制造和柔性生产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装配线的发展也将继续推动工业生产的革新。

制造工艺改进总结汇报

制造工艺改进总结汇报

制造工艺改进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制造工艺的改进,旨在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此向大家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对现有的制造工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发现
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改进
方案,并进行了实施。

其中,我们针对生产线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得生产流程更加顺畅,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浪费。

此外,我们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
平和工作效率。

通过培训,员工们更加熟练地掌握了新的工艺和操
作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套科
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制造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寻求
解决方案,推动制造工艺的改进。

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紧密合作,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使得我们的制造工艺更加
贴近市场需求,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制造工艺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
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
步完善和优化制造工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此致。

敬礼。

生产线改善工作总结汇报

生产线改善工作总结汇报

生产线改善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生产线改善工作的总结。

在过去的几
个月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各种改进
措施,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一些潜
在的问题和瓶颈。

在识别了这些问题后,我们立即展开了改善计划。

我们对生产线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优化了工序和物料流程,使
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们还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
技术,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为
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生产线的管理和监控。

我们引入了先进的
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使得我
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我们还对生产人员进行了培训,
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和质量意识,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产品
质量问题。

最后,我们注重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我们建立了一个跨部门的团队,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了紧密的协作,共同解决了生产线上的问题。

我们还定期召开生产线改善工作的会议,分享经验和成果,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改进氛围。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我们的生产线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生产线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此致。

敬礼。

常用的装配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常用的装配方法装配是指将多个零部件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的过程。

在制造业中,装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装配方法。

一、手工装配手工装配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装配方法。

它主要由操作人员根据图纸或者样品进行组装,使用简单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完成组装过程。

这种方法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同,容易产生误差。

二、半自动化装配半自动化装配是指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机械设备来辅助完成组装过程。

例如,使用气动或电动螺丝刀来代替手工拧螺丝,使用传送带来输送零部件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

三、全自动化装配全自动化装配是指完全依靠机器设备来完成组装过程,操作人员只需要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即可。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

四、流水线装配流水线装配是指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序,每个工序由不同的操作人员完成,然后通过传送带等设备将产品从一个工序转移到下一个工序,最终完成整个产品的组装。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并且需要精细的计划和管理。

五、模块化装配模块化装配是指将产品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在生产过程中分别进行组装,最后再将各个模块组合成为完整的产品。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模块数量。

但是需要对产品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管理。

六、快速换型装配快速换型装配是指在同一生产线上快速切换不同型号或规格的产品生产。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并且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但是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并且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

七、柔性装配柔性装配是指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包括产品形态、功能等方面。

制造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成功案例

制造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成功案例

制造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成功案例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业也在不断进行转型和升级。

智能化改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所采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智能化改造案例,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案例一:汽车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某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线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该企业进行了智能化改造。

首先,他们引进了智能机器人来替代部分传统的手工操作,例如焊接和装配。

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在生产线上加装了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最后,他们对数据进行了集中管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预测,从而实现了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

案例二:电子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一家电子制造企业着眼于智能化改造,实施了部分自动化生产线。

首先,他们将原本手工操作的流水线转变为自动化的流水线,使用自动装配机器人和输送带系统来完成产品的组装和运输。

其次,他们引入了智能设备和传感器来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以此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此外,该企业还建立了智能化的质量控制系统,通过对产品质量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案例三:食品加工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将传统的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水平。

首先,他们引入了智能化的食品加工设备,例如自动化的切割机、包装机和烘焙设备,以减少人力投入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其次,他们在生产线上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和仪器,用于监测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进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该企业还建立了智能化的质量追溯系统,将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进行全程追溯,以实现食品安全的可溯源管理。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制造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成功案例是多种多样的。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一. 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自动化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是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再进行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

它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然而,随着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和精确的需求,因此自动化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

二. 自动化生产线提高装配效率1. 前端设计数据传输与处理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将前期设计数据输入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对各个构件加工过程的规划和优化。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将原始建筑模型转换为可操作数据,并添加必要的信息(如构件尺寸、材料等)。

这些数据可以直接传输给生产线上的机器设备,从而减少了人为错误和沟通时间。

2. 精确度控制和质量检测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构件尺寸和质量的精确控制。

例如,通过使用激光传感器进行测量、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确保每个构件的尺寸和形状都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自动化系统还可以设置实时监测和报警机制,确保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修复工艺问题。

三. 自动化机器人在装配中的应用1. 机械臂在构件组装中的作用机械臂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它具有灵活、精准、高效等特点。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机械臂可以被用于材料搬运、构件组装等任务。

例如,在某些流水线上,机械臂可以快速并准确地将预制墙板或屋顶构件抓取,并定位到正确的位置进行安装。

2. 自动化焊接系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焊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自动化焊接系统主要包括焊枪、夹具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对构件进行高效且精确的焊接操作。

与传统手工焊接相比,自动化焊接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一致的焊接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力劳动的使用,提高工作安全性。

四. 自动化技术带来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自动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带来了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效率,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效率和质量的要求。

而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挑战。

一、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优点1. 提高生产效率使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可以将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划分,实现专业化操作和并行处理。

相比传统的手工操作,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构件制造速度,缩短项目周期,大大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

2. 保证产品质量传统手工操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如人为疏忽、疲劳等导致错误或缺陷。

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则能够通过预设程序和机械设备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从而提高建筑构件的质量稳定性,降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事故,达到更加可靠的施工结果。

3. 减少劳动力成本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能够替代大部分体力劳动,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需要大量熟练工人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减少人员安全隐患,并降低了用工成本。

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面临的挑战1. 技术要求较高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需要依赖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控制系统来实现高效运行。

这就对技术要求有一定挑战,在设计、研发和运营方面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因此,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将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2. 工艺适应性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对于构件材料、规格尺寸等方面有一定差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需要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进行调整和定制以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

这需要不断研究、创新和改进,确保流水线装配可以适用于各类建筑项目。

3. 维护与管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设备庞大,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对于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素质。

手工装配流水线结构与生产节拍分析

手工装配流水线结构与生产节拍分析

手工装配流水线结构与生产节拍分析在目前国内制造业中,手工装配流水线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相当多的产品的装配都在手工装配流水线上进行的,进行产品的装配作业,特别在家电制造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种装配作业中在制造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它适用于产品需求量较大;相同或相似;装配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工序;减少人的疲劳强度,而且节约一些成本。

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基本特点,成本低廉;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由于产品是有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需要许多工人完成工序.如果每一个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或多个工序操作;可以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和技能;生产组织灵活性很好,不仅能够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因厂家的订单数量不多,但是品种多的话,规格需要更换)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有许多产品是要靠人工和机器完成的;能够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在实际情况中也反映,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用户和商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新产品周期更短,产品价格更低.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时间更短;质量要求更高;成本更低;降低成本是企业竞争手段之一,采用手工流水线就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更利于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当然这种生产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技术含量低,需要大批量人员进行生产,阻碍产品的技术提高和市场竞争力。

一.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基本结构;要点;概念.手工装配流水线就是自动化输送装置基础上由一系列工人按一次序组成的工作站系统;每个工人作为一个工作站后工位完成产品制造装配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当产品经过全部工人的装配操作后即完成全部装配操作,并最终成为产品;如果生产线只完成部分工序的装配检测为半成品.产品的输送系统有许多形式如皮带输送线;滚筒输送线;悬挂链输送线等。

输送的方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式的;工作的操作方式也多样。

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1)直接在输送线上的产品上进行装配,产品随输送线一起运动,工人也随之运动;操作完成后再返回原位置;(2)将产品从输送线上取下,在输送线旁边的工作台上完成装配后再将产品送回输送线上;(3)工件通过工装板在输送线上输送,工装板到达装配位置后停下来重新定位装配,装配完成后将工装板及工件随输送线运动;工人的工作既可以坐着进行例如一些零件较小的装配;也可以站立进行例如在生产大型产品(如轿车.空调等)采用悬挂链输送线输送,工人可以在工位的区域内活动;边随输送线上的产品同时移动位置直到完成装配为止.根据工序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有区别,每个工位的操作工序既可以是工序时间较长的的单个工序也可以是工序时间较短的多个工序;每个工位的排序可根据生产流程要求经过特别设计安排的,调换工序较为容易;其中每个工序既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同时完成一工序.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是手工装配,但也可以用电动或气动工具完成.在手工装配流水线上;可以有少数工序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如果在生产线上进行改进则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根据实际产品情况;可以在少数工序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或者在工人进行辅助操作下由机器完成.手工装配流水线基本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工作过程与设计原理,首先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与自动化生产线是相近或相似的.!(1)生产线由一系列工位组成,每个工位由一名工人工作.也可以由多名工人共同完成工作,其工作内容也可能为一项装配工序,也可以是多项装配工序.(2)工艺的操作时间在某一工位进行装配时实际用于装配作业的时间一般用Ts表示,根据工序的操作内容不同,每个工位的工艺操作时是各不相同的.(3)定位时间是在一定的生产节奏下,由于每一工位所需要的装配时间不同,大部分工位完成后各自尚有一定的剩余时间;该时间通常称为空余时间,一般用Td表示,后工位的工作需要等待前一工位完成后才能进行以使整条装配线有节奏进行生产.(4)再定位时间在手工装配线上,经常需要一部分时间进行一些辅助操作.例如工件在夹具上随流水线一起运动,工人边操作边随工件移动位置完成工序操作后又马上返回到原始位置开始对下一个刚完成上一道工序的工件进行操作;也有的是工件在工装板上随流水线一起运动工装输送到位后需要通过一定的机构对工装板重新定位,然后工人才开始工序操作.尽管每个工位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但分析时一般假设设备工位上述时间的平均值,通常用Tr表示.(5)总装配时间是在流水线上装配产品的各道装配工序时间的总和,一般用Tcw表示(单位为min)(6)瓶颈工位,因为在生产线上不可能将产品的全部装配平均分配到每个工位,所以在流水线上的一系列工位中所需要的工艺操作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工位操作时间短有的长,但必须有一个较长的操作工艺工序,一条流水线最少也有一个瓶颈工序.它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剩余的时间也是最短的,它还是整条流水线节奏快慢的一道重要工序.(7)平均生产效率是指手工装配流水线单位时间内所完成产品的件数,一般用Rp表示(单位为件/min);(8)节拍时间指流水线在稳定生产前提下每生产一件产品或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用Tr表示,它代表每个工位的平均占用时间.则每一工位在时间上构成以下关系:Tc=Ts+Tr+Td二,手工装配流水线节拍分析与计算1。

生产线改善工作总结汇报

生产线改善工作总结汇报

生产线改善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很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生产线改善工作的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提升员工工作环境和安全。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成果。

首先,我们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改进工艺技术,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其次,我们重点关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我们引入了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加
强了对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监控,严格执行了质量标准和流程规范。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成功地降低了产品的次品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增强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

我们改善了生产场所的布局和设
施设备,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总的来说,我们的生产线改善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和不足。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安全。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谢谢大家!。

轨道客车的装配工艺现状及改进措施

轨道客车的装配工艺现状及改进措施

轨道客车的装配工艺现状及改进措施发布时间:2021-07-13T04:50:19.78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1期作者:陈冲李志浩孔祥宇[导读] 轨道客车的组装工艺对提高轨道客车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另外,轨道车的组装过程对机械设备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一般使用一些经过严格和定期检查的技术设备。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 130062摘要:轨道客车早已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因此,我国轨道局必须改进轨道车辆的管理方法,改善轨道车辆的特性,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另外,轨道客车的组装过程对轨道客车的安全系数,舒适性和适用性有非常大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轨道客车装配技术的现状,未来的发展和整改措施,为进一步改进轨道客车装备加工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客车;装配工艺;改进措施引言:轨道客车的组装工艺对提高轨道客车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另外,轨道车的组装过程对机械设备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一般使用一些经过严格和定期检查的技术设备。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全球一体化,买方市场逐渐转变为自由竞争,顾客的主动性越来越高,种类繁多,批量生产,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模式十分关键,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人性化要求已成为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轨道客车装配过程的现状我国的轨道客车目前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装配技术的发展对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使用的关键装配工艺和技术如下:1.1实际操作指示板的应用实际运行指标板不仅标识技术转让人提出的产品生产过程,而且标识必须根据国产复兴号动车组的运行情况和以实际运行命名的自主创新运行方法制定的加工技术调整计划。

实际操作指示板是技术规范和文档,专门指导所有产品开发,生产和制造的过程。

根据的闭环控制,让实际操作人员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

1.2轨道客车内窗的螺栓连接高铁内部的组装和加工通常涉及座椅安装和面板墙安装,因此必须使用地脚螺栓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基础工业工程理论改善手工装配线布置方式摘要:认识到基础工业工程理论对提高设备密集和人员密集型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结合手工装配线的布置实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巧妙集成工作研究、设施布置和物流规划领域的实用方法改善企业的装配线布置。

改善前后的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说明了基础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基础工业工程;手工装配;装配线布置Assembly Line Layout Improvement by Applying 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eoriesAbstrac t: The significance of 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eori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levels for equipment and labor intensive enterprises has been realized. Accompanied by a real industrial case, this paper addresses how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line layout by skillfully integrating practical methods in the areas of work study, facility layout and workflow analysi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ity, flexibility and market adaptability.Key word s: fundamen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nual assembly; assembly line layout1 引言球制造环境的改变在给我国的制造企业带来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机遇。

一方面,对国际化竞争环境还相对陌生的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来自欧美日等工业强国的具有丰富国际化运营和管理经验的企业的竞争。

如何在克服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订货批量越来越小而定货次数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透明、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等压力的同时,在与国际化运营的企业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是我国制造企业目前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之一。

另一方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B2C和B2B等),对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然而,西方的工业化毕竟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从20世纪初泰勒等人的工面,具有国际运作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时代气息的运作模式(如供应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到80年代左右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乃至90年代左右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理论和方法效益并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反观我国的工业企业,经历了有计划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应用的层次还不够深入。

可喜的是,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外资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进入以及民族企业的兴起,使得企业对IE的理论和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

而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以及企业各种类型工业工程的培训必将加速IE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和普及。

在看到我国已经具有可以在全球市场中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有效竞争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深圳华为等)和家电企业如(青岛海尔等)以及其他类型企业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大部分制造企业仍然停留在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工业基础薄弱及管理水平不高并主要从事设备密集和人员密集型产品的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生产阶段,急切需要提高工业化管理水平是一个不断积累的渐进过程,其中基础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的有效应用是一个重要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供应链管理()以及目前较流行的电子商务()等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基础工业化程度.尤其是对正在创业和不断壮大的,管理比较粗放的我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积极地引进并应用传统IE理论和方法对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优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一民营企业的实际,应用基础工业工程中的流程分析,单元设计(),装配线平衡和生产线布置等理论,探讨改善手工装配线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完善其他类型企业生产线的效率具有同样的借鉴价值.2 文献综述关于工业工程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10年左右泰勒等人的工作.这一时期的工作统称为工作研究,具体分为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方法研究主要通过不合理,不均衡和不经济的因素,以达到改进和标准化工作方法的目的.而作业测定则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活动中劳动力如何使用及应当如何使用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的测定并制定标准时间.尽管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工作非常基础,但有相当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不是很充分.本文的工作就是从了解手工装配线的装配流程和装配时间入手的.装配流水线的概念是HF于1913年提出的,是机器时代最重大的技术革新之一.在当时,将汽车底盘的装配时间由12.5小时缩短为93分钟.而生产线和装配线的布置方式则可分为工艺式布置,产品式布置,成组技术布置和固定式布置等几种传统布置类型.文献在总结了目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工厂布局类型:如分布式布局、模块化布局和敏捷布局等.与装配线概念紧密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装配线平衡,即将装配所涉及的所有基本工作单元分配到个操作者或工作站在工作周期内都处于繁忙状态,以完成最多的工作量并使每个操作者或工作站的空闲时间最少.装配线的平衡问题尽管主要是一个操作时间协调问题,但由于为了配合装配线通常需要调整工作站和工人的数量,所以也是一个设施规划问题.传统的装配线理念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上,对设备和设施的利用不充分.而且通常把问题看成静态的并力图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而关于装配线的新观点则要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本文的研究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系统化的方法,综合集成上述各种基础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探讨提高手工装配线工作效率和灵活性的途径和方法.3 问题描述和数据收集本文所研究的生产流水装配线主要生产TFT-LCD(Liquld Cri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

该产品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尽管该产品分为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几十种产品。

但其装配流程基本类似。

仅仅不同的是其因品牌和具体客户的要求不同,产品结构或外型稍有差别。

主要部件为:A.铁盘 B.PWPC板 C.主板 D.PANEL E.前框 F. 保护罩 G.KEPC板 H.后盖 I.支架。

(其中,B.PWPC板 C.主板 G.KEPC板为自己生产外,其余全部外购。

)表示产品的主要部件;而为装配中间状态;而带斜线的为整机调试检验阶段。

由于该产品怕刮伤,部件价格昂贵,装配是需特别小心;以及需要相应的手段预防保护。

对其一系列的操作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全部完成,并尽可能减少线平衡损失以及提高利用率。

因为随着产品订货批量越来越小,每天就要导入好几种产品进行生产。

但由于管理人员缺乏IE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改善,虽然应用了先进的流水生产线,生产能力并没有充分的发挥.经过对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发现现场十分繁忙,作业员工作有点十分忙碌,甚至有时会发生挡产,但大部分作业员还是相当轻松了.这明显出现了作业任务分配不当了问题.产品装配流程图5.741图1收集的数据反映了两个方面的信息(1)产品的装配顺序。

由于产品的结构较复杂(尽管最终产品由10个部件构成,但却是由1000多个零件构成的,所以,每个部件的结构也很复杂)同时考虑到产品的功能结构,部件的装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2) 各部件的预装配时间以及装配时间:4 装配过程的分析和改善应用基础工业工程的联合操作分析、单元设计和装配线平衡方法时装配流水线予以改善。

4.1原有的装配线布置方式分析装配流水线简图(1)流水线生产单面作业(2)流水线投资高,占地面积大(3)采用节拍生产方式对各个部件欲装的工时定额以及个装配中间环节的消费工时进行简单的相加,对操作的步骤进行简单的分配,可以计算出整个装配过程的工作量为453秒;线平衡损失为(630.20-453)=177.20秒;线体负荷率为E=71.88%4.1.1 流水生产线是由设备、工作地和传送装置组成4的设施系统,而且是为特定的产品和预定的产品和预定的生产大纲所专门设计的。

因此,大量流水生产的生产计划工作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后调整好流水线,这包括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合理而均衡地组织流水线上各工作地的分工,这种分工的组织称为流水线平衡。

一、流水生产方式的特点所谓流水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即生产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连续的重复生产过程。

这种生产方式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1)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几种制品,每个工作地固定完成一道或几道工序。

生产过程实行很细的专业化分工。

2)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在流水线上完成生产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序。

3)组成流水线的各个工作地,设备沿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

生产对象在工序间作单向移动。

4)制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许多独立的可在相等时间间隔内完成的工序,这种时间间隔即为节拍。

将这些工序分配到各工作地,并同时而平行地进行生产,使生产过程达到节奏性。

5)工作地之间有传送装置连接。

生产对象能流水般地在工序之间流动,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流水生产方式创造了高度的劳动生产率,是现有生产组织形式中最先进的一种形式。

但是,实行流水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

首先,产品及其生产工艺都是高度标准化的,设计完全定型,零件互换性高,生产中消除任何修配与调整操作,工艺方法稳定,能组织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同时,应有稳定的大量的市场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