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生理解剖
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

妇产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目的:熟悉女性外生殖器的解剖与临近器官关系;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结构;了解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第一节外生殖器外阴范围:两股内侧,前面为耻骨联合,后面是会阴。
外阴的组成: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大腺等。
①阴阜(mons pubis):脂肪组织,青春期开始有倒三角形阴毛生长。
②大阴唇(labium majus):有丰富的静脉、淋巴、神经,外伤后易出现血肿。
(血肿可自然吸收)③小阴唇(labium minus):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极敏感。
④阴蒂(clitoris):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极为敏感,有勃起性。
⑤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包括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膜、前庭大腺。
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面,通过一细长的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中下1/3交界处。
第二节内生殖器1)阴道(vagina):①功能:性交器官、月经通道、产道②位置:前为尿道,后为直肠,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阴道穹窿(vaginal fornix):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
分前后左右四个部分。
后穹窿最深,与盆腔最低的子宫直肠陷凹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③解剖:呈上宽下窄、前后壁相互紧贴的(扁平)管道、内有横行皱壁。
2)子宫(uterus):①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突出。
②功能:孕育胚胎、胎儿;娩出胎儿;产生月经。
③成年妇女子宫重约50g,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子宫容量约5ml。
④空腔器官,腔内覆有黏膜,称子宫内膜。
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腔和子宫颈管四部分。
A.子宫狭部: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
非孕期长约1cm,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
狭部上端为宫颈解剖学内口;下端子宫内膜转为宫颈粘膜,为组织学内口。
(子宫颈阴道部为鳞状上皮细胞,子宫颈阴道上部为高柱状上皮细胞,子宫内膜?为矮立方形上皮细胞。
妇产科护理学-课件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四)直肠
长约15~20cm,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 前为子宫及阴道,后为骶骨。直肠上中段被覆 腹膜,于中断处折向前上方覆盖宫颈及子宫后 壁,形成直肠子宫陷凹。肛管长2~3cm,妇 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肛管、直 肠。
(五)阑尾
上端连接盲肠,通常位于右髂窝内。其位置、 粗细、长短变化较大,下端有时可达右侧输卵 管及卵巢部位,而妊娠期阑尾位置又可随妊娠 月份增加而逐渐向外上方移位。因此,妇女患 阑尾炎时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 断。
输卵管的蠕动和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 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四)卵巢(ovary)
卵巢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产生卵细胞 和分泌性激素功能。
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cm×3cm×lcm大小,重 5~6g,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 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 表面逐渐凹凸不平。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 女性各阶段生理特点
根据女性一生的年龄和生殖内分泌变化,划分 为7个阶段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 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但 各阶段并无截然界限。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
(三)淋巴
1. 外生殖器淋巴 (1)腹股沟浅淋巴结 (2)腹股沟深淋巴结
(三)淋巴
2. 盆腔淋巴 分为3组:①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
结组成;②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③腰淋 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四)神经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阴部神经支 配。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支配。
(二)子宫
2. 组织结构 (1)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
妇产科学第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第一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
(一)骨盆的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 髂耻缘、骶岬上缘的 连线为界,分为假骨
盆和真骨盆。
(二)骨盆的平面和经线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三)骨盆的类型
• 女型——我国妇女占52%-58.9%。 • 扁平型——我国妇女占23.2%-29%。 • 类人猿型——我国妇女占14.2%-18%。 • 男型——我国妇女仅占1%-3.7%。
LH
雌激素
孕激素
(四)骨盆底 • 外层
• 中层
• 内层
第2节 外生殖器
外阴 :女性生殖器 官外露部分。
第三节 内生殖器
(一)阴道
• 性交器官 • 排出经血 • 娩出胎儿
(二)子宫
孕育胚胎、胎儿 产生月经
子宫角
子宫底
(三)输卵管
• 精子与卵子相遇受 精的场所
• 向宫腔运送受精卵 的通道
(四)卵巢 产生卵子 产生性激素
抑制收缩 ,降低敏感性 分泌 闭合,分泌物减少 抑制蠕动
上皮细胞细胞脱落 促进腺泡增生 负反馈 ,BBT上升
促进水钠排泄
四、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一)增生期:5—14天 (二)分泌期:15—23天 (三)月经前期:23—28天 (四)月经期:1—4天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
GnRH
垂体
FSH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排卵 黄体形成及退化 卵泡闭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卵巢性激素的功能
子宫平滑肌 子宫内膜 子宫颈 输卵管 卵巢 阴道 乳腺 下丘脑 代谢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肌层增厚,敏感性增加 增生 松弛,分泌物增加 促进蠕动 促进腺 泡发育 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促进腺管 增生 正负反馈 促进水钠潴留 骨代谢,脂代谢
妇产科解剖生理

盆腔淋巴分为3组:
髂淋巴组(又分为髂总、髂外和髂内)、 腰淋巴组:子宫体及底部淋巴与输卵管、 卵巢淋巴均输入腰淋巴结; 骶前淋巴组
动脉
• 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 • 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在腹膜后沿骨 盆侧壁向下向前行,经阔韧带基底部、宫旁组织 到达子宫外侧,相当于子宫颈内口水平约2cm处 ,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此后分上下两支。 • 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分布于阴道中 下段前后壁、膀胱顶及膀胱颈。 • 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分4支:1、 痔下动脉 2、会阴动脉 3、阴唇动脉 4、阴蒂动脉
盆腔血管
盆腔血管
盆腔静脉
• 与同名动脉伴行,但数目比动脉多,并在 其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且相互 吻合,(使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 • 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
淋巴
• 分外生殖器淋巴和盆腔淋巴两组 • 淋巴系统丰富,淋巴结沿相应的血管排列
外生殖器淋巴分为深浅两部分
输卵管
• 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位于阔韧 带上缘内,内侧与子宫角相连通,外端游 离呈伞状,与卵巢相近; • 全长8—14cm • 分间质部(1cm)、峡部(2-3cm)、壶 腹部(5-8cm)、伞部(1-1.5cm) • 分层:
常用结扎法:
• 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包括近端 及两端包埋法) • 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 输卵管压挫结扎法 • 输卵管伞部切除法
01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汇总

5.雌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之先后产生增生期变化和分泌 期变化,当雌孕激素同时下降后,子宫内膜因为失去激素 的支持从而功能层脱落形成月经。
卵泡发育成熟期:月经期随着黄体的萎缩,雌孕激素降到最 低水平,此时解除了队下丘脑 的反馈抑制,下丘脑开始 分泌GNRH,促使垂体FSH和LH增多,
月经周期的调节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 增生期 2 分泌期 3 月经期
(三) 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1 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 2 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3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各种激素对内生殖器的作用:
1.卵泡刺激素FSH:促进可卵泡发育,同时促使雌激素产生。 2.黄体生成素LH:促使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 3.雌激素可对下丘脑产生正、负反馈调节;(使FSH下降, LH升高) 4.孕激素对下丘脑只产生负反馈调节。(使LH和FSH均下降)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与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外生殖器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即女阴,包 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一) 阴阜
(二) 大阴唇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
(四)卵巢 三 邻近器官 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育龄期内生殖器
绝经后内生殖器
宫颈口变化
宫颈与宫体长度变化
青春期
婴儿期
成年期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四、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构成骨盆的关节有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以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较 为重要。妊娠期因激素的影响,韧带较松弛,各 关节的活动性亦稍有增加,有利于分娩。
妇产科护理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重点名词解释

妇产科护理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重
点名词解释
1.阴阜:即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2.大阴唇:即为两股内侧一对隆起的纵行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3.小阴唇:即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表面湿润、褐色、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是性兴奋敏感部位。
4.阴蒂:即为位于两侧小阴唇顶端下方,与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类似,有勃起性,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5.阴道前庭:即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前端为阴蒂,后端为阴唇系带。
6.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象曲线。
7.骨盆倾斜度: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称为骨盆倾斜度。
8.广义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9.狭义会阴:是指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软组织,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构成,又称会阴体,厚3~4㎝,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形。
10.青春期:是指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
11.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
出血。
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2.围绝经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称围绝经期。
13.排卵:卵细胞和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14.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形成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妇产科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宫体与宫颈的比例: 青春期前:1:2 育龄期:2:1 绝经后:1:1
子宫 位置位:于骨盆腔中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前面有膀胱,后面有直肠;宫颈外口在坐骨棘水平 形状呈:倒置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凸出 大成小人:子宫重约50g,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宫腔容积约5ml。
子宫包括三部分:
子宫体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期长约1cm,妊娠末期可达7-10cm。 子宫颈:
内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包括: 1.阴阜 2.大阴唇 3.小阴唇 4.阴蒂 5.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及处女膜
女性外生殖器的生理特点: 1.大阴唇皮下含丰富的血管,外伤后容易形成血肿 2.小阴唇和阴蒂富含神经末梢,对性刺激敏感 3.前庭大腺若腺管阻塞,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阴道 解剖位置 : 上端包绕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前壁与膀胱和尿道邻接,后壁与直肠贴近。 阴道是一上宽下窄的管道 阴道穹窿 : 阴道的顶端包绕宫颈的部分,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阴道后穹窿 与子宫直肠陷凹贴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阴道特点: 1.阴道壁有很多皱壁及弹力纤维,具有很大的伸展性 ;富有静脉丛 ,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2.阴道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青春期后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 。 3.阴道壁无腺体 ,有少许分泌物称为白带。 4.阴道粘膜上皮细胞内的糖原分解后产生乳酸,所以阴道呈酸性 环境。 阴道的功能: 1.性交器官 2.分娩通道 3.排泄月经及分泌物通道 4.预防感染(阴道的天然屏障作用)
妇产科解剖与生理学

胎盘成熟: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无 法继续获取营养
产力与产道
产力:子宫收缩力、 腹肌收缩力、膈肌 收缩力等
产道:骨产道(骨 盆)、软产道(子 宫下段、宫颈、阴 道)
产力与产道的关系 :产力推动胎儿通 过产道
分娩过程:第一产程 (宫口扩张期)、第 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第三产程(胎盘 娩出期)
分娩机制
分娩过程: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 阶段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腹压和肛提肌收 缩等
产道:包括骨盆、软产道和会阴等
胎儿:包括胎儿位置、姿势和发育程度 等
精神心理因素:包括产妇的情绪、态度 和信心等
其他因素:包括年龄、体重、营养状况 和健康状况等
分娩过程
第一阶段:宫口扩 张
第二阶段:胎儿娩 出
第三阶段:胎盘娩 出
骨盆底功能:承托胎儿、 维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 和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生 理学
卵巢周期性变化
卵巢周期:月经周 期,分为卵泡期、 排卵期和黄体期
卵泡期:卵泡发 育,雌激素分泌 增加
排卵期:卵泡破裂, 排出卵子,雌激素 和孕激素分泌达到 高峰
黄体期:黄体形 成,分泌孕激素, 为怀孕做准备
月经期:黄体萎缩, 雌激素和孕激素分 泌减少,子宫内膜 脱落,月经来潮
蜕膜组织的作用: 保护胎儿,提供营 养和氧气
胎盘与蜕膜组织的 关系:胎盘依附于 蜕膜组织,共同完 成胎儿的生长发育
妊娠期母体变化
分娩生理学
分娩动因
胎儿成熟:胎儿发育完全,体重达 到标准
宫颈扩张:宫颈口扩张,为胎儿出 生提供通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子宫收缩:子宫肌肉收缩,推动胎 儿下降
外阴:保护生 殖器官,参与 性交和分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外生殖器(又称外阴)
1、阴阜 2、大阴唇 3、小阴唇 4、阴蒂 5、阴道前庭
附:阴道前庭(①前庭球、②前庭大腺、③尿道口、④阴道口)
二、 外生殖器(又称外阴)
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方的皮
肤隆起,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 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一对纵长隆起皮
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含丰富血管、淋巴管、神经, 受伤易出血。未婚两大阴唇自 然合拢;经产后向两侧分开; 绝经后萎缩状,阴毛稀少。
内膜层
功能层 基底层
内
(二)、子宫
3.子宫位置:盆腔中央,膀胱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 两侧有附件。轻度前倾前屈位,靠子宫韧带及盆底肌和 筋膜作用,宫颈位坐骨棘水平上方。
韧带、盆底肌、筋膜受损,可致子宫脱垂。
(二)、子宫
★ 4.子宫韧带:共4对
(1)圆韧带: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 (2)阔韧带: 有保持子宫位于盆腔中央的作用。 (3)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 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下垂。 (4)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相当于组织学内口 水平),向两侧绕过直肠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 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一)、骨 盆 的 组 成--骨骼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
骶骨由5-6 块骶椎合成。 尾骨由4-5 块尾椎合成。
(一)、骨 盆 的 组 成--骨骼
(一)、骨 盆 的 组 成--关节
耻骨联合:两耻骨之间有纤维软骨形成耻骨联合,位于骨 盆的前方。 骶髂关节:位于骶骨和髂骨之间,在骨盆后方。 骶尾关节:骶骨与尾骨的联合处。
(1)子宫体 (2)子宫峡部 解剖学内口(上)
组织学内口(下)
(3)子宫颈
子宫体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二)、子宫
★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0cm,其下端称 宫颈外口。宫颈下端伸人阴道内的部分称宫颈阴道部;在阴 道以上的部分称宫颈阴道上部。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 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呈“一”型,分为前 唇和后唇。
(一)、骨 盆 的 组 成--韧带
(二)、骨盆的标记 骶岬
坐骨棘
耻骨弓
(三)、骨盆的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 髂耻缘及骶岬上 缘的连线(所谓 分界线即骼耻线) 为界,将骨盆分 为假骨盆和真骨 盆(大骨盆和小 骨盆)两部分。
()、骨盆的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
入横中纵椭圆形, 中小出口两三角
(三)、输卵管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卵 泡
四、卵巢
(四)、卵巢
• ★ 功能①生殖; ②内分泌功能。青春期前卵巢表 面光滑;排卵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
• 成年人的卵巢约4cm×3cm×1cm,重5~6g;绝经后卵 巢萎缩变小变硬。 • 。
四、 血管、淋巴及神经
(一)血管 • 1.卵巢动脉 • 2.子宫动脉 • 3.阴道动脉 • 4.阴部内动脉 • 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二)、子宫
2.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 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 ★
组织学结构
浆膜层 肌层
在子宫后面折向直肠,形成 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 斯陷凹。
• 子宫浆膜层向前反折覆盖膀
外
宫内膜受激素影响,其表面 外纵 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 层;另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 内环 为基底层。子宫肌层非孕厚 中间交织约0.8cm。分3层:外纵,内 环,中交叉。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 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重点与难点
1.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分娩有关的解 剖特点
2.掌握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
3.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一、 骨盆 pelvis
骨盆是躯 干和下肢 直接的骨 性连接, 是支持躯 干和保护 盆腔脏器 的重要器 官,同时 又是胎儿 娩出的必 经通道, 其大小、 形状直接 影响分娩 过程。
三、 内生殖器 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一)、阴道
1、位置和形态 :位于真骨盆下 部中央,上宽下 窄,★与盆腔最 低部的直肠子宫 凹相邻,临床可 经此处穿刺或引 流。
(二)、子宫
1.形态、大小:50g、5ml 长7~8cm 宽4~5cm 厚2~3cm 子宫底 2.解剖学结构: 子宫角
会 阴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 组织,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两侧为 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狭义的会阴: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 组织,厚3-4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状,表 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又称 会阴体,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分娩 时要保护此区,以免造成会阴裂伤。
六、邻近器官
1、尿道 2、膀胱 3、输尿管 4、直肠 5、阑尾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知识要点) • 1、女性内、外生殖器的组成及相关组织; 阴道后穹隆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经 此处可作穿刺或引流; • 2、子宫的作用
• 3、子宫位置
• 4、子宫韧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