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之开放型问题优质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开放性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开放性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它是条件或结论给定不完全、答案不唯一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同学们分析、探索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但难度适中.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和编制开放型等四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开放性的题目时,要先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测出结论或条件,然后严格证明;同时,通常要结合以下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
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条件开放型条件开放题是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探求与结论相对应的条件.解这种开放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逐步探求.例1 (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810360专题:开放型。
分析:由已知可证∠ECD﹦∠FBD,又∠EDC﹦∠FDB,因为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故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 或∠DEC=∠DFB等);解答:解:(1)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2)证明:在△BDF和△CDE中∵∴△BDF≌△CDE.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考点二:结论开放型: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例2 (宁德)如图,点E、F分别是AD上的两点,AB∥CD,AB=CD,AF=DE.问:线段CE、BF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整理]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探索开放性问题.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探索开放性问题知识要点:开放探索性问题可分为条件开放与探索问题、结论开放与探索问题、策略开放与探索问题。
对于条件开放与探索问题,要善于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多途寻因;对于结论开放与探索问题,包括相应的结论的“存在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推理、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主要考查发散性思维和所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策略开放与探索问题,一般是指解题方法不唯一,或解题路径不明确,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标新立异,积极发散思维,优化解题方案和过程。
注意:复习中要对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优选各地中考试题,强化训练。
善于类比、联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探究及发散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
例题分析:1. 若a、b是无理数且a+b=2,则a,b的值可以是_____.(填上一组满足条件的值即可)分析与解答:这是一个条件开放题,由于题中只有一个关系式,因此只要先确定,其中一个无理数的大小,另一个也随之确定,本题答案不唯一,如。
2. 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E,要使△ABC≌△DEF,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___.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已知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以是SAS或ASA或AAS来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BC=EF(或∠A=∠D或∠C=∠F)3. 已知两条抛物线y=x2+2x-3和y=2x2+x-3,请至少写出三条它们的共同特点:分析与解答:本题是结论开放性问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发散思维、归纳探索的能力,所以可以从两函数图象特征(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及两函数图象交点与坐标轴交点等方面入手。
(1)开口方向都向上;(2)都过点(1,0),(0,-3);(3)对称轴都在y轴左侧;(4)都有最小值;(5)两函数图象的顶点都在第三象限等等。
初中数学开放性题型其解法
浅谈初中数学开放性题型及其解法摘要:开放性题型是近年来中考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类型,甚至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数学教学的重要对象。
研究开放性题型的解答方法,对于提升数学教学的层次和质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初中数学开放性题型的现状和解答方法。
关键词:开放性题型;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发散思维;创新能力随着近年来初中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中招考试对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愈发地重视,数学中开放性题型的增多正是这一趋势的直接反映。
所谓的数学开放性题型,泛指一切问题、条件、解答方法和策略等多元化思路的数学题目,这与数学教学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提升是分不开的。
一、分析开放性题型的表象和本质,运用发散思维解答初中数学的开放性题型包括多种类型,与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
总体来说,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开放性题型设计和应用的初衷。
在面临这类问题的时候很多初中生若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在此必须清晰地点出开放性题型主要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开拓传统的解题思路,运用发散思维和更为创新的思路解答开放性问题,是可行性的选择。
另外透过开放性题型的题目表象,看透题目的本质要求,才能做出最合理、最有效的解答。
因此初中生在面对开放性题型的时候,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和细节,找出题目的本质内涵,然后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剖析、解读,做出最有效、简洁的解答。
例1:已知点p(x,y)位于第二象限,并且y≤x+4,x,y为整数,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点p的坐标: .解析:由已知可得x0,所以x>-4,又因为x为整数,故x=-1、-2、-3。
当x=-1时,y可以为1、2、3;当x=-2时,y可以为1、2;当x=-3时,y只能为1。
因此符合条件的有六个,写出其中的任一个即可。
简评:本题的条件较多,数字之间的关系复杂,所以要以讨论不等式的解为基础,由浅入深地进行探求,它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计算、分类、归纳的能力。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冲刺:创新、开放与探究型问题--巩固练习题及答案(基础)
中考冲刺:创新、开放与探究型问题—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若自然数n使得三个数的加法运算“n+(n+1)+(n+2)”产生进位现象,则称n为“连加进位数”.例如:2不是“连加进位数”,因为2+3+4=9不产生进位现象;4是“连加进位数”,因为4+5+6=15产生进位现象;51是“连加进位数”,因为51+52+63=156产生进位现象.如果从0,1,2,…,99这100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数,那么取到“连加进位数”的概率是( )A.0.88 B.0.89 C.0.90 D.0.912.如图,点A,B,P在⊙O上,且∠APB=50°,若点M是⊙O上的动点,要使△ABM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15 B.25 C.55 D.1225二、填空题4.电子跳蚤游戏盘是如图所示的△ABC,AB=AC=BC=6.如果跳蚤开始时在BC边的P0处,BP0=2.跳蚤第一步从P0跳到AC边的P1(第1次落点)处,且CP1=CP0;第二步从P1跳到AB边的P2(第2次落点)处,且AP2=AP1;第三步从P2跳到BC边的P3(第3次落点)处,且BP3=BP2;…;跳蚤按照上述规则一直跳下去,第n次落点为P n(n为正整数),则点P2009与点P2010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5.下图为手的示意图,在各个手指间标记字母A ,B ,C ,D ,请你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如A →B →C →D →C →B →A →B →C →…的方式)从A 开始数连续的正整数1,2,3,4,…,当数到12时,对应的字母是________;当字母C 第201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是________;当字母C 第2n+1次出现时(n 为正整数),恰好数到的数是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6. (1)如图(a),∠ABC =∠DCB ,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使△ABC ≌△DCB .(2)如图(b),∠1=∠2,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使△ABC ≌△ADE .三、解答题7.如图所示,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E 是BC 边上一个动点(点E 不与B ,C 两点重合),EF ∥BD 交AC 于点F ,EG ∥AC 交BD 于点G .(1)求证: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 ;(2)请你将上述题目的条件“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使得结论“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 ”仍成立,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8.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条直线1l ,2l ,直线1l 的解析式为213y x =-+.如果将坐标纸折叠,使直线1l 与2l 重合,此时点(-2,0)与点(0,2)也重合.(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设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M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y x t =+,使得如果将坐标纸沿直线l 折叠,点M 恰好落在x 轴上?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解答一个问题后,将结论作为条件之一,提出与原问题有关的新问题,我们把它称为原问题的一个“逆向”问题.例如,原问题是“若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矩形的周长”,求出周长等于14后,它的一个“逆向”问题可以是“若矩形的周长为14,且一边长为3,求另一边的长”;也可以是“若矩形的周长为14,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等等.(1)设322x x A x x =--+,24x B x -=,求A 与B 的积; (2)提出(1)的一个“逆向”问题,并解答这个问题.10. 已知:在Rt △ABC 中,∠ABC =90°,D 是AC 的中点,⊙O 经过A ,D ,B 三点,CB 的延长线交⊙O 于点E(如图(a)).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当∠CAB 的大小变化时,图形也随着改变(如图(b)),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些线段总保持着相等的关系.(1)观察上述图形,连接图(b)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两点,得到一条新线段,证明它与线段CE 相等;(2)在图(b)中,过点E 作⊙O 的切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①若CF =CD ,求sin ∠CAB 的值;②若(0)CF n n CD=>,试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sin ∠CAB(直接写出结果).【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不是“连加进位数”的有“0,1,2,10,11,12,20,21,22,30,31,32”共有12个.∴P(取到“连加进位数”)=100120.88100-=. 2.【答案】D ; 【解析】如图,①过圆点O 作AB 的垂线交»AB 和¼APB 于M 1,M 2.②以B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弧交圆O 于M 3.③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弧作弧交圆O 于M 4.则M 1,M 2,M 3,M 4都满足要求.3.【答案】D ;二、填空题4.【答案】2.【解析】如图,按要求作出P 4,P 5,P 6….可发现如下规律:P 0,P 6,P 12,P 18…重合;P 1,P 7,P 13,P 19…重合;P 2,P 8、P 14,P 20…重合;P 3,P 9、P 15,P 21…重合;P 4,P 10,P 16,P 22…重合;P 5,P 11,P 17,P 23…重合.(以6为周期循环)∵2009=334×6+5,2010=335×6,∴P 2009与P 5重合;P 2010与P 0重合;求P 2009与P 2010之间距离也就是求P 5与P 0之间距离,△BP 0P 5是等边三角形.∴P0P5=2,即P2009与P2010之间距离为2.5.【答案】B; 603; 6n+3.【解析】由题意知A→B→C→D→C→B→A→B→C→D→C→B→A→B…,每隔6个数重复一次“A→B→C →D→C→B→”,所以,当数到12时对应的字母是B;当字母C第201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是201×3=603;当字母C第2n+1次出现时(n为正整数),恰好数到的数是(2n+1)×3=6n+3.6.【答案】答案不唯一.(1)如图(a)中∠A=∠D,或AB=DC;(2)图(b)中∠D=∠B,或AB ACAD AE等.三、解答题7.【答案与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B=CD,∴∠ABC=∠DCB.又∵BC=CB,AB=DC,∴△ABC≌△DCB.∴∠1=∠2.又∵ GE∥AC,∴∠2=∠3.∴∠1=∠3.∴EG=BG.∵EG∥OC,EF∥OB,∴四边形EGOF是平行四边形.∴EG=OF,EF=OG.∴四边形EGOF的周长=2(OG+GE)=2(OG+GB)=2OB.(2)方法1:如图乙,已知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BC上一个动点(点E不与B,C两点重合),EF∥BD,交AC于点F,EG∥AC交BD于点G.求证:四边形EFOG的周长等于2OB.图略.方法2:如图丙,已知正方形ABCD中,……其余略.8. 【答案与解析】解:(1)直线1l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0,1).由题意,直线1l 与2l 关于直线y x =-对称,直线2l 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为(-1,0).又∵直线1l 与直线y x =-的交点为(-3,3),∴直线2l 过点(-1,0)和(3,3).设直线2l 的解析式为y =kx+b .则有0,3 3.k b k b -+=⎧⎨-+=⎩ 解得3,23.2k b ⎧=-⎪⎪⎨⎪=-⎪⎩ 所求直线2l 的解析式为3322y x =--. (2)∵直线l 与直线y x =-互相垂直,且点M(-3,3)在直线y x =-上,∴如果将坐标纸沿直线l 折叠,要使点M 落在x 轴上,那么点M 必须与坐标原点O 重合,此时直线l 过线段OM 的中点33,22⎛⎫-- ⎪⎝⎭. 将32x =-,32y =代入y =x+t ,解得t =3. ∴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x+3.9.【答案与解析】解:(1)23422x x x A B x x x -⎛⎫=- ⎪-+⎝⎭g g 22(4)428(2)(2)x x x x x x x+-==+-+g . (2)“逆向”问题一:已知28A B x =+g ,24x B x-=,求A . 解答:22228()(28)44x x x A A B B x x x +=÷=+=--g g . “逆向”问题二:已知28A B x =+g ,322x x A x x =--+,求B . 解答:3()(28)22x x B A B A x x x ⎛⎫=÷=+÷-⎪-+⎝⎭g2(4)(28)(2)(2)x x x x x +=+÷-+ 2(2)(2)42(4)2(4)x x x x x x x-+-=+=+g . “逆向”问题三:已知A ·B =2x+8,A+B =x+10,求(A -B)2.解答:(A -B)2=(A+B)2-4A ·B=(x+10)2-4(2x+8)=x 2+12x+68.10.【答案与解析】解:(1)连接AE .求证:AE =CE .证法一:如图(a),连接OD .∵∠ABC =90°,CB 的延长线交⊙O 于点E ,∴∠ABE =90°. ∴AE 是⊙O 的直径.∵D 是AC 的中点,O 是AE 的中点,∴12OD CE =. ∵12OD AE =, ∴AE =CE .证法二:如图(b),连接DE .同证法一,得AE 是⊙O 的直径. ∴∠ADE =90°.∵D 是AC 的中点,∴DE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AE =CE .(2)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c),连接DE .∵AE 是⊙O 的直径,EF 是⊙O 的切线,∴∠ADE =∠AEF =90°.∴Rt △A 1DE ∽Rt △EDF .∴AD DE DE DF=. 设AD =k 是(k >0),则DF =2k .∴2k DE DE k=.∴DE =.在Rt △CDE 中,∵ CE 2=CD 2+DE 2=3k 2,∴CE =.∵∠CAB =∠DEC .∴sin ∠CAB =sin ∠DEC =3CD CE =.②sin (0)2CAB n n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条件和结论明确的封闭题而言的,是能引起同学们产生联想,并会自然而然地往深处想的一种数学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答案不唯一,解题的方向不确定,条件(或结论)不止一种情况的试题.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审视,尽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开放题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种题型:(1)条件开放型;(2)结论开放型;(3)综合开放型.题型之一 条件开放型例1 (2014·巴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H 是边BC 的中点,作射线AH ,在线段AH 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 ,连接BE,CF.(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EH ≌△CFH ,你添加的条件是,并证明. (2)在问题(1)中,当BH 与EH 满足什么关系时,四边形BFCE 是矩形,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可知,两个三角形有一组边和一组角相等,因此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添加一个条件,然后加以证明即可;(2)由(1)中三角形的全等,易得四边形BFCE 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得出EH 与BH 应满足的条件.【解答】(1)添加条件:答案不唯一,如:BE ∥CF 或EH=FH 或∠EBH =∠FCH 或∠BEH=∠CFH 等. 选择EH=FH ,证明如下:证明:∵点H 是边BC 的中点,∴BH=CH. 在△BEH 和△CFH 中,,,BH CH EHB FHC EH FH =⎧⎪∠=∠⎨⎪=⎩,∴△BEH ≌△CFH(SAS).(2)如图,当BH=EH 时,四边形BFCE 是矩形.理由如下:∵BH=CH ,EH=FH,∴四边形BFCE 是平行四边形. 又∵BH=EH,∴EF=BC. ∴四边形BFCE 是矩形.方法归纳:解这种类型的开放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结合图形挖掘条件,逆向追索,逐步探寻.(2)添加的条件,使证明过程越简单越好,且不可自己难为自己.1.(2014·湘潭)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满足 ,则a 、b 平行.2.(2014·内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D ∥BC ,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不添加任何辅助线).3.(2013·六盘水)如图,添加一个条件: ,使△ADE ∽△ACB.(写出一个即可)4.(2014·娄底)先化简241193x x x ⎛⎫⎪⎝-÷--⎭-,再从不等式2x-3<7的正整数解中选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数代入求值.5.(2013·邵阳)如图所示,将△ABC 绕AC 的中点O 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DA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为矩形,并说明理由.题型之二 结论开放型例2 (2013·西安模拟)按图所示的流程,输入一个数据x ,根据y 与x 的关系式输出一个数据y ,这样可以将一组数据变换成另一组新的数据,要使任意一组都在20~100(含20和100)之间的数据,变换成一组新数据后能满足下列两个要求:(Ⅰ)新数据都在60~100(含60和100)之间;(Ⅱ)新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与原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致,即原数据大的对应的新数据也较大.(1)若y与x的关系是y=x+p(100-x),请说明:当p=12时,这种变换满足上述两个要求;(2)若按关系式y=a(x-h)2+k(a>0)将数据进行变换,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这种关系式.(不要求对关系式符合题意作说明,但要写出关系式得出的主要过程)【思路点拨】(1)要验证y=x+12(100-x)是否满足题中的两个要求,就是①看y是否随x增大而增大;②看当20≤x≤100时,y的值是否满足60≤y≤100;(2)由于规定了a>0,要使抛物线y=a(x-h)2+k满足题中条件,必经过(20,60),(100,100)两点,且这两点在对称轴的右边,因此其中满足条件的抛物线可以是以(20,60)为顶点,且经过点(100,100).故该解析式不难求出.【解答】(1)当p=12时,y=x+12(100-x).即y=12x+50.∴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即p=12时,满足条件(Ⅱ);又当20≤x≤100时,12×20+50≤y≤12×100+50.即60≤y≤100.即满足条件(Ⅰ).综上可知,当p=12时,这种变换满足要求.(2)由题意可知,只要满足:①h≤20;②若x=20,100时,y的对应值m,n能落在60~100之间,则这样的关系式都符合要求.如取h=20,y=a(x-20)2+k.∵a>0,∴当20≤x≤10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令x=20,y=60,得k=60.令x=100,y=100,得a×802+k=100.则a=1 160.∴y=1160(x-20)2+60.方法归纳:所谓结论性开放题就是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寻找相应的结论,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化,这类问题就是结论开放型问题.其解题思路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沿着不同方向、不同层次进行观察、分析、验证得到相应的结论.1.(2014·滨州)写出一个运算结果是a6的算式 .2.(2013·赤峰)请你写出一个大于0而小于1的无理数 .3.(2014·邵阳)如图,已知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B∥CD,∠ABE=∠CDF,AF=CE.(1)从图中任找两组全等三角形;(2)从(1)中任选一组进行证明.4.(2013·内蒙古)存在两个变量x与y,y是x的函数,该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象经过(1,1)点;②当x >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各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5.(2014·台州)为了估计鱼塘中成品鱼(个体质量在0.5 kg及以上,下同)的总质量,先从鱼塘中捕捞50条成品鱼.质量0.5 0.6 0.7 1.0 1.2 1.6 1.9/kg1 8 15 18 5 1 2数量/条然后做上记号再放回水库中,过几天又捕捞了100条成品鱼,发现其中2条带有记号.(1)请根据表中数据补全下面的直方图(各组中数据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2)根据图中数据分组.估计从鱼塘中随机捕一条成品鱼,其质量落在哪一组的可能性最大?(3)根据图中数据分组,估计鱼塘里质量中等的成品鱼,其质量落在哪一组内?(4)请你用适当的方法估计鱼塘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精确到1 kg).题型之三 综合开放型例3 (2013·绍兴有改动)看图说故事.请你编写一个故事,使故事情境中出现的一对变量x ,y 满足图示的函数关系,要求: (1)指出变量x 和y 的含义;(2)利用图中的数据和变化规律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这两个问题.【思路点拨】根据情景说明函数关系,注意只有两个变量,涉及其他的量必须是常量.提出问题时要紧扣图象和(1)中实际意义来提出.【解答】(1)本题答案不唯一,如下列解法: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是当载客行驶里程为x(千米),则车费为y(元).该函数图象就是表示y 随x 的变化过程. (2)①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当x >3时,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为32元,求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 解:①由图象得:出租车的起步价是8元. 设当x >3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 由函数图象,得83,125.k b k b =+⎧⎨=+⎩解得2,2.k b =⎧⎨=⎩ 故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x+2.②当y=32时,32=2x+2.解得x=15. 答: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是15千米.方法归纳:这是一道自编自解的综合开放型的问题,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已给出的条件,经过适当的尝试,符合要求的答案定会产生.1.看图说故事.请你编写一个故事,使故事情境中出现的一对变量x 、y 满足图示的函数关系,要求:(1)指出变量x 和y 的含义;(2)利用图中的数据说明这对变量变化过程的实际意义,其中必须涉及“速度”这个量.2.A ,B 两地间的距离为15千米,甲从A 地出发步行前往B 地,20分钟后,乙从B 地出发骑车前往A 地,且乙骑车比甲步行每小时多走10千米.乙到达A 地后停留40分钟,然后骑车按原路原速返回,结果甲、乙两人同时到达B 地.请你就“甲从A 地到B 地步行所用时间”或“甲步行的速度”提出一个用分式方程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3.如图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点A(1,10),B(10,1)是它的两个端点.(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请你举出一个能用本题的函数关系描述的生活实例.参考答案题型之一 条件开放型1.答案不唯一,如∠1=∠22.(答案不唯一)AD =BC(或AB ∥DC)3.∠ADE=∠C(答案不唯一)4.原式=()()431333x x x x x ---÷+--=()()43·334x x x x x --+--=13x +. 解不等式2x-3<7得x<5. 取x=1时,原式=113+=14. 提示:本题最后答案不唯一,x 不能取±3,4.5.本题答案不唯一,如:∠B=90°或∠BAC+∠BCA=90°,或OB=OA=OC 或AB 2+BC 2=AC 2等. 以∠B=90°为例说明.理由: ∵AB=CD,AD=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B=90°,∴□ABCD 为矩形.题型之二 结论开放型1.答案不唯一,如:2a 6-a 6,a 2×a 4,(a 2)3,a 8÷a 2(a ≠0) 2.23,4π 3.(1)△ABE ≌△CDF ,△ABC ≌△CDA.(2)∵AF=CE,∴AE=CF.∵AB∥CD,∴∠BAE=∠DCF.又∵∠ABE=∠CDF,∴△ABE≌△CDF.4.根据题意,函数可以是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例如:① 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此函数经过点(1,1),∴k=1.∴此函数可以为:y=1x;②设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此函数经过点(1,1),∴k+b=1,k<0.∴此函数可以为:y=-x+2,y=-2x+3,…;③设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a(x-m)2+n(a<0,m≤0),∵此函数经过点(1,1),∴a(1-m)2+n=1(a<0,m≤0).∴此函数可以为:y=-x2+2,y=-2x2+3,y=-(x+1)2+5,….5.(1)如图所示.(2)其质量落在0.5 kg~0.8 kg范围内的可能性最大;(3)质量落在0.8~1.1 kg范围内;(4)方法一:用去尾平均数估计:去尾平均数x=0.680.715 1.018 1.25 1.6147⨯+⨯+⨯+⨯+⨯≈0.87(kg).50×50×0.87=2 175(kg).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 175 kg.方法二:平均数x=(0.5×1+0.6×8+0.7×15+1.0×18+1.2×5+1.6×1+1.9×2)×150=0.904(kg).50×50×0.904=2 260(kg).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 260 kg.方法三:利用组中值计算平均数:x=0.65240.9518 1.255 1.551 1.85250⨯+⨯+⨯+⨯+⨯=0.884(kg).50×50×0.884=2 210(kg).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 210 kg.方法四:用众数(中位数)估计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50×50×1.0=2 500(kg).水库中成品鱼的总质量约为2 500 kg.题型之三综合开放型1.答案不唯一,如:(1)该函数图象表示小明开车离出发地的路程y(单位:km)与他所用的时间x(单位:min)的关系;(2)小明以0.4 km/min的速度匀速开了5 min,在原地休息了6 min,然后以0.5 km/min的速度匀速开车回出发地.2.答案不唯一,如:甲从A地到B地步行所用时间是多久?设甲从A地到B地步行所用时间为x小时,由题意得301x-=15x+10.化简得2x 2-5x-3=0,解得x 1=3,x 2=-12. 经检验知x=3符合题意,∴x=3.∴甲从A 地到B 地步行所用时间为3小时. 3.(1)设y=k x, ∵A(1,10)在图象上,∴10=1k.即k=10. ∴y=10x(1≤x ≤10). (2)答案不唯一.例如:小明家离县城10 km ,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以x km/h 的速度去县城,那么小明从家去县城所需的时间y=10x(h ).。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冲刺:创新、开放与探究型问题--巩固练习题及答案(提高)
中考冲刺:创新、开放与探究型问题—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⑥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A、55B、42C、41D、292.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B=3,AC=4,D为斜边BC中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 重合,折痕与AD交与点P1;设P1D的中点为D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1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P2;设P2D1的中点为D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2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P3;…;设P n﹣1D n﹣2的中点为D n﹣1,第n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 n﹣1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P n(n>2),则AP6的长为()A.512532⨯B.69352⨯C.614532⨯D.711352⨯3.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对第2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数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位数字是3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 A.495 B.497 C.501 D.503二、填空题4. 如图所示,一个4×2的矩形可以用3种不同的方式分割成2或5或8个小正方形,那么一个5×3的矩形用不同的方式分割后,小正方形的个数可以是____ ____.5. 一园林设计师要使用长度为4L 的材料建造如图1所示的花圃,该花圃是由四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扇环面组成,每个扇环面如图2所示,它是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弧和延长后通过O 点的两条直线段围成,为使得绿化效果最佳,还须使得扇环面积最大.(1)使图①花圃面积为最大时R -r 的值为 ,以及此时花圃面积为 ,其中R 、r 分别为大圆和小圆的半径;(2)若L =160 m ,r =10 m ,使图面积为最大时的θ值为 .6.如图所示,已知△ABC 的面积1ABC S =△,在图(a)中,若11112AA BB CC AB BC CA ===,则11114A B C S =△; 在图(b)中,若22213AA BB CC AB BC CA ===,则222A B C 13S =△;在图(c),若33314AA BB CC AB BC CA ===,则333716A B C S =△.…按此规律,若88819AA BB CC AB BC CA ===,则888A B C S =△________.三、解答题7.如图所示,∠ABM 为直角,C 为线段BA 的中点,D 是射线BM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 重合),连接AD ,作BE ⊥AD ,垂足为E ,连接CE ,过点E 作EF ⊥CE ,交BD 于F .(1)求证:BF =FD ;(2)∠A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四边形ACFE 是梯形?并说明理由;(3)∠A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线段DE上存在点G,满足条件14DG DA?并说明理由.8.如图(a)、(b)、(c),在△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向△ABC外作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BE,CD相交于点O.(1)①如图(a),求证:△ADC≌△ABE;②探究:图(a)中,∠BOC=________;图(b)中,∠BOC=________;图(c)中,∠BOC=________;(2)如图(d),已知:AB,AD是以AB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AC,AE是以AC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BE,CD的延长相交于点O.①猜想:图(d)中,∠BOC=________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②根据图(d)证明你的猜想.9. 如图(a),梯形ABCD中,AD∥BC,∠ABC=90°, AD=9,BC=12,AB=a,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P(P 不与B,C重合),连接DP,作射线.PE⊥DP,PE与直线AB交于点E.(1)试确定CP=3时,点E的位置;(2)若设CP=x(x>0),BE=y(y>0),试写出y关于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3)若在线段BC上能找到不同的两点P1,P2,使按上述作法得到的点E都与点A重合,试求出此时a的取值范围.10. 点A,B分别是两条平行线m,n上任意两点,在直线n上找一点C,使BC=k·AB.连接AC,在直线AC上任取一点E,作∠BEF=∠ABC,EF交直线m于点F.(1)如图(a),当k=1时,探究线段EF与EB的关系,并加以说明;说明:①如果你经过反复探索没有解决问题,请写出探索过程(要求至少写三步);②在完成①之后,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添加的条件限定为∠ABC为特殊角),在图(b)中补全图形,完成证明.(2)如图(c),若∠ABC=90°,k≠l,探究线段EF与EB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找出规律:∵图②平行四边形有5个=1+2+2,图③平行四边形有11个=1+2+3+2+3,图④平行四边形有19=1+2+3+4+2+3+4,∴图⑥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1+2+3+4+5+6+2+3+4+5+6=41.故选C.2.【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AD=12BC=52,AD1=AD﹣DD1=158,AD2=25532⨯,AD3=37532⨯,AD n=21532nn+⨯,故AP1=54,AP2=1516,AP3=26532⨯…APn=12532nn-⨯,故可得AP6=512532⨯.故选A.3.【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当第1位数字是3时,按操作要求得到的数字是3624862486248…,从第2位数字起每隔四位数重复一次6248,因为(100-1)被4整除得24余3,所以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间和是3+(6+2+4)+(6+2+4+8)×24=495,答案选A . 二、填空题4.【答案】4或7或9或12或15;【解析】 一个5×3的矩形可以有下面几种分割方式,如图所示.5.【答案】(1)R -r 的值为4L ,以及此时花圃面积为24L ; (2)θ值为240π.【解析】要使花圃面积最大,则必定要求扇环面积最大.设扇环的圆心角为θ,面积为S ,根据题意得:2()180180R rL R r θπθπ=++- ()2()180R r R r πθ+=+-g ,∴180[2()]()L R r R r θπ--=+∴2222()360360360R r S R r θπθππθ=-=-22180[2()]()360()L R r R r R r ππ--=-+gg1[2()]()2L R r R r =---g 21()()2R r L R r =--+-22()416L L R r ⎡⎤=---+⎢⎥⎣⎦.∵02L R r <-<, ∴S 在4LR r -=时取最大值为216L .∴花圃面积最大时R -r 的值为4L,最大面积为224164L L ⨯=.(2)∵当4LR r -=时,S 取大值, ∴1604044L R r -===(m),40401050R r =+=+=(m),∴180[2()]180(160240)240()60L R r R r θπππ---⨯===+.6.【答案】1927. 【解析】1111111-3=224A B C S =⨯⨯△222A B C 2111-3=333S =⨯⨯△3331-3=4416A B C S =⨯⨯△…8888157191-3==998127A B C S =⨯⨯△2131-3=111(1)AnBnCn n nS n n n =⨯⨯-+++△三、解答题 7.【答案与解析】解:(1)Rt △AEB 中,∵AC =BC ,∴CE =12AB . ∴CB =CE .∴∠CEB =∠CBE .∵∠CEF =∠CBF =90°,∴∠BEF=∠EBF.∴EF=BF.∵∠BEF+∠FED=90°,∠EBD+∠EDB=90°.∴∠FED=∠EDF.∴EF=FD.∴BF=FD.(2)由(1)得BF=FD,而BC=CA,∴CF∥AD,即AE∥CF.若AC∥EF,则AC=EF,∴BC=BF.∴BA=BD,∠A=45°.∴当0°<∠A<45°或45°<∠A<90°时,四边形ACFE为梯形.(3)作GH⊥BD,垂足为H,则GH∥AB.∵DG=14DA,∴DH=14DB.又F为BD的中点,∴H为DF的中点.∴GH为DF的中垂线.∴∠GDF=∠GFD.∵点G在ED上,∴∠EFD≥∠GFD.∵∠EFD+∠FDE+∠DEF=180°,∴∠GFD+∠FDE+∠DEF≤180°.∴3∠EDF≤180°.∴∠EDF≤60°.又∠A+∠EDF=90°,∴30°≤∠A<90°.∴30°≤∠A<90°时,DE上存在点G,满足条件DG=14 DA,8.【答案与解析】(1)证法一:∵△ABD与△ACE均为等边三角形,∴AD=AB,AC=AE,且∠BAD=∠CAE=60°.∴∠BAD+∠BAC=∠CAE+∠BAC,即∠DAC=∠BAE.∴△ADC≌△ABE.证法二:∵△ABD与△ACE均为等边三角形,∴AD=AB,AC=AE,且∠BAD=∠CAE=60°.∴△ADC可由△ABE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BE ≌△ADC .②120°,90°,72°. (2)①360n°. ②证法一:依题意,知∠BAD 和∠CAE 都是正n 边形的内角,AB =AD ,AE =AC , ∴∠BAD =∠CAE =(2)180n n-°.∴∠BAD -∠DAE =∠CAE -∠DAE , 即∠BAE =∠DAC . ∴△ABE ≌△ADC . ∴∠ABE =∠ADC .∵∠ADC+∠ODA =180°, ∴∠ABO+∠ODA =180°.∴∠ABO+∠ODA+∠DAB+∠BOC =360°. ∴∠BOC+∠DAB =180°. ∴∠BOC =180°-∠DAB =(2)180360180n n n--=°°°. 证法二:延长BA 交CO 于F ,证∠BOC =∠DAF =180°-∠BAD .证法三:连接CE .证∠BOC =180°-∠CAE .9.【答案与解析】解:(1)作DF ⊥BC ,F 为垂足.当CP =3时,四边形ADFB 是矩形,则CF =3. ∴点P 与点F 重合.又∵BF ⊥FD ,∴此时点E 与点B 重合.(2)(i)当点P 在BF 上(不与B ,F 重合)时,(见图(a))∵∠EPB+∠DPF =90°,∠EPB+∠PEB =90°, ∴∠DPF =∠PEB .∴Rt △PEB ∽△ARt △DPF .∴BE FPBP FD=. ① 又∵ BE =y ,BP =12-x ,FP =x-3,FD =a ,代入①式,得312y x x a-=- ∴1(12)(3)y x x a =--,整理, 得21(1536)(312)y x x x a=-+<< ②(ii)当点P 在CF 上(不与C ,F 重合)时,(见上图(b))同理可求得BE FPBP FD=. 由FP =3-x 得21(1536)(03)y x x x a=-+<<.∴ 221(1536)(03)1(1536)(312).x x x ay x x a⎧--+<<⎪⎪=⎨⎪--+<<⎪⎩(3)解法一:当点E 与A 重合时,y =EB =a ,此时点P 在线段BF 上. 由②式得21(1536)a x x a=--+. 整理得2215360x x a -++=. ③∵在线段BC 上能找到两个不同的点P 1与P 2满足条件, ∴方程③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根.∴△=(-15)2-4×(36+a 2)>0. 解得2814a <. 又∵a >0, ∴902a <<. 解法二:当点E 与A 重合时,∵∠APD =90°,∴点P 在以AD 为直径的圆上.设圆心为M ,则M 为AD 的中点. ∵在线段BC 上能找到两个不同的点P 1与P 2满足条件, ∴线段BC 与⊙M 相交.即圆心M 到BC 的距离d 满足02ADd <<. ④ 又∵AD ∥BC , ∴d =a . ∴由④式得902a <<. 10.【答案与解析】解:(1)EF =EB .证明:如图(d),以E 为圆心,EA 为半径画弧交直线m 于点M ,连接EM .∴EM =EA ,∴∠EMA =∠EAM . ∵BC =k ·AB ,k =1, ∴BC =AB .∴∠CAB =∠ACB .∵m ∥n ,∴∠MAC =∠ACB ,∠FAB =∠ABC .∴∠MAC=∠CAB.∴∠CAB=∠EMA.∵∠BEF=∠ABC,∴∠BEF=∠FAB.∵∠AHF=∠EHB,∴∠AFE=∠ABE.∴△AEB≌△MEF.∴EF=EB.探索思路:如上图(a),∵BC=k·AB,k=1,∴BC=AB.∴∠CAB=∠ACB.∵m∥n,∴∠MAC=∠ACB.添加条件:∠ABC=90°.证明:如图(e),在直线m上截取AM=AB,连接ME.∵ BC=k·AB,k=1,∴ BC=AB.∵∠ABC=90°,∴∠CAB=∠ACB=45°.∵ m∥n,∴∠MAE=∠ACB=∠CAB=45°,∠FAB=90°.∵ AE=AE,∴△MAE∽△BAE.∴ EM=EB,∠AME=∠ABE.∵∠BEF=∠ABC=90°,∴∠FAB+∠BEF=180°.又∵∠ABE+∠EFA=180°,∴∠EMF=∠EFA.∴ EM=EF.∴ EF=EB.(2)EF=1k EB.说明:如图(f),过点E作EM⊥m,EN⊥AB,垂足为M,N.∴∠EMF=∠ENA=∠ENB=90°.∵ m∥n,∠ABC=90°,∴∠MAB=90°.∴四边形MENA为矩形.∴ ME=NA,∠MEN=90°.∵∠BEF=∠ABC=90°.∴∠MEF=∠NEB.∴△MEF∽△NEB.∴ME EF EN EB=,∴AN EF EN EB=在Rt△ANE和Rt△ABC中,tanEN BCBAC kAN AB∠===,∴1EF EBk=.。
中考数学开放性试题存在的两个问题
.
.
,
: 指出 命题 要 切实 体现 素质教 育 的要 求 加强 与 社会 实 际和 学 生 生 活 实际 的联 系 … … 有
, ,
“
助 于 学 生创造 性 的发 挥
并 且强 调 数 学考 试 应 设 计 一 定 的 … … 开放 性 间 题 使得 数 学 开 放题 迅 速 成 为 中考 数 学 试 题 中的 一 个 亮 点
, ,
.
”“ຫໍສະໝຸດ ,`,.
”
,
新能 力的要 求 实际 上学 生 只要 用一 种 策略 就
可 以轻 而 易举 地 得 出三 种分 法 这 样就起 不 到 培 育学 生创新 精神 的作用 试 卷 的 参 考答 案 也 : 只 随意 地 列 出七 种分 法
.
.
,
应 坚定 不 移地 贯 彻 教 育 部 《关 于 2 0 0 年初 中 毕业 升 学考 试 改 革 的 指 导 意 见 》 结 合教 育
B D
, ,
、
从 根本 上 改善 学生 的学 习 方 式 极 大地 提 高学 生 以 创新 精神与 实 践 能 力 为重 点 的全 面 素质
,
.
除A
,
B
、
C
,
、
D
O 五 个 字母 之外
, ,
,
不再 标 注
其 他 字母 不 再 添 加任何辅 助 线 不 写推 理 过
程 推 出五 条 结 论 给满分 推 出六 条 以 上 者应
,
.
:
( 5 ) 通 过相似变换 可 得 ⑨ L 本题 应 引导 学 生从 不 同的角 度思 考 解法 运用 多 种策 略 解题
.
,
三 几点 建 议
浅谈初中数学常见开放性问题及其解法
浅谈初中数学常见开放性问题及其解法作者:温依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32期摘要本文主要从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类型、特点、作用及初中数学常见开放性问题的解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解法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限制的数学问题。
相对于传统型的数学问题来讲,开放性问题的本质是问题本身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不唯一,需要解题者自己去探索。
而这种类型的题目,在教学中,可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其数学素养。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初中数学试题不仅对双基的考查表现出素材广、形式多的特点,而且还着眼于学生的应变能力的考查;且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的设置看来,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在逐年加大。
因此,本文将重点谈谈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的解法,以供参考。
1 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类型目前,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策略开放型、设计开放型、举例开放型、实践开放型、信息开放型、解法开放型、综合开放型、情景开放型等十种类型的试题。
2 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数学开放性问题有别于传统的数学题型,其有的条件不完整,有的结论多样,有的解法不固定,有的答案不唯一等,需要解题者能运用观察、对比、验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等数学方法,从而寻求到问题的答案。
因此,数学开放性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条件不完备,有时不足,有时多余,不再如传统封闭性题型有现成模式套用;解题时,方法多种多样,多余的条件,使得解题的策略更具开放性。
其次,数学开放性问题答案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在解题时,需要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通过多角度观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开放性题型的多个解决方法,体现出层次性。
最后,数学开放性题型的解决策略具有创新性,在解题时,不再有单一和死板的解题模式可遵循,甚至需要打破原有的解题模式,去探寻多种解题方法,由变求变,从而很好地体现现代数学气息。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 开放型问题_初三专题复习课件
开放型问题是中考题多样化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产 物,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是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创新 能力的重要方式.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封闭型问题而 言,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限制 的数学问题,它的显著特点是正确答案不唯一,从所 呈现问题的方式看,有下列几种基本形式:
1.条件开放型:称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已知条 件的开放型问题为条件开放题.由于满足结论的条件 不唯一,解题时需执果寻因,根据结论和已有的已知 条件,寻找使得结论成立的其他条件.
4.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 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 个数不可能是( D )
A.3 B.4 C.5 D.6
解析:根据主视图与左视图,第一行的正方体有 1(只有一边有)或 2(左右都有)个,第二行的正方体可能 有 2(左边有)或 3(左右都有)个,∵1+2=3,1+3=4,2+ 2=4,2+3=5,故不可能有 6 个.故选 D.
8.一个 y 关于 x 的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 象过(2,1)点;②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这个 函数的解析式为 y=2x(或 y=-x+3 或 y=-x2+5 等) (写出一个即可).
9.(2013·邵阳)如图所示,将△ABC 绕 AC 的中点 O 顺时针旋转 180°得到△CDA,添加一个条件 ∠B= 90°(或∠BAC+∠BCA=90°等) ,使四边形 ABCD 为 矩形.
2.结论开放型:称结论不确定或没有确定结论的 开放型问题为结论开放题.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 者根据给出的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而符合条件的结 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解题时需由因导果,由已知条件 导出相应的结论,并且得出的结论应尽可能地使用题 目给出的全部条件.
中考复习专题--开放性问题(导学案)
2014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开放题【问题发现】如图,已知AC ⊥BD 于点P ,AP =CP ,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得△ABP≌△CDP(不能添加辅助线),你增加的条件是 。
问题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 , , , , 。
根据什么 判定,需要添加条件 。
【分析归纳】相信同学已经做过类似的问题。
我们发现题目的条件不完全,答案不唯一。
我们把这类题叫做开放题。
主要分为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综合开放和策略开放四类。
条件开放:条件开放题是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探求与结论相对应的条件.解这种开放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逐步探求。
1、已知反比例函数xm y 2-=,其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内,则m 的值可为(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k 的值即可)分析:对于反比例函数xk y =(k 是常数,k ≠0)。
当它的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时有,m>0,所以本题中应该是m-2>0,即m>2。
2、在多项式4x 2+1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添加的单项式是(只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要使多项式4x 2+1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可添加一次项,也可添加二次项,还可添加常数项。
结论开放型: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
3、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ACB =90°,∠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DE ∥AC ,DE 交AB 于点E ,M 为BE 的中点,连接DM.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是 .(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4、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 +c 的图形如图所示,它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命题:①b 2-4ac >0;②2a+b<0;③a-b+c=0;④a+b+c>0。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专题点拨】开放探索问题是指已知条件、解题依据、解题方法、问题结论这四项要素中,缺少解题要素两个或两个以上,或者条件、结论有待探求、补充等.【解题策略】在解决开放探索问题的时候,需解题者经过探索确定结论或补全条件,将开放性问题转化为封闭性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题途径完成最后的解答.【典例解析】类型一:条件开放型问题例题1:(2016·山东省滨州市·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点A,B,C的坐标;(2)点E是此抛物线上的点,点F是其对称轴上的点,求以A,B,E,F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C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函数及其图象.【分析】(1)分别令y=0,x=0,即可解决问题.(2)由图象可知AB只能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易知点E坐标(﹣7,﹣)或(5,﹣),由此不难解决问题.(3)分A、C、M为顶点三种情形讨论,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令y=0得﹣x2﹣x+2=0,∴x2+2x﹣8=0,x=﹣4或2,∴点A坐标(2,0),点B坐标(﹣4,0),令x=0,得y=2,∴点C坐标(0,2).(2)由图象可知AB只能为平行四边形的边,∵AB=EF=6,对称轴x=﹣1,∴点E的横坐标为﹣7或5,∴点E坐标(﹣7,﹣)或(5,﹣),此时点F(﹣1,﹣),∴以A,B,E,F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3)如图所示,①当C为顶点时,CM1=CA,CM2=CA,作M1N⊥OC于N,在RT△CM1N中,CN==,∴点M1坐标(﹣1,2+),点M2坐标(﹣1,2﹣).②当M3为顶点时,∵直线AC解析式为y=﹣x+1,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为y=x,∴点M3坐标为(﹣1,﹣1).③当点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不存在.综上所述点M坐标为(﹣1,﹣1)或(﹣1,2+)或(﹣1.2﹣).【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中考压轴题.变式训练1:(2016·四川攀枝花)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抛物线位于第四象限的部分上运动,当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3)直线l经过A、C两点,点Q在抛物线位于y轴左侧的部分上运动,直线m经过点B和点Q,是否存在直线m,使得直线l、m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m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直线m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二:结论开放型问题例题2:(2016·湖北随州·3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1)4a+b=0;(2)9a+c>3b;(3)8a+7b+2c>0;(4)若点A(﹣3,y1)、点B(﹣,y2)、点C(,y3)在该函数图象上,则y1<y3<y2;(5)若方程a(x+1)(x﹣5)=﹣3的两根为x1和x2,且x1<x2,则x1<﹣1<5<x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1)正确.根据对称轴公式计算即可.(2)错误,利用x=﹣3时,y<0,即可判断.(3)正确.由图象可知抛物线经过(﹣1,0)和(5,0),列出方程组求出a、b即可判断.(4)错误.利用函数图象即可判断.(5)正确.利用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关系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正确.∵﹣ =2,∴4a+b=0.故正确.(2)错误.∵x=﹣3时,y<0,∴9a﹣3b+c<0,∴9a+c<3b,故(2)错误.(3)正确.由图象可知抛物线经过(﹣1,0)和(5,0),∴解得,∴8a+7b+2c=8a﹣28a﹣10a=﹣30a,∵a<0,∴8a+7b=2c>0,故(3)正确.(4)错误,∵点A(﹣3,y1)、点B(﹣,y2)、点C(,y3),∵﹣2=,2﹣(﹣)=,∴<∴点C离对称轴的距离近,∴y3>y2,∵a<0,﹣3<﹣<2,∴y1<y2∴y1<y2<y3,故(4)错误.(5)正确.∵a<0,∴(x+1)(x﹣5)=﹣3/a>0,即(x+1)(x﹣5)>0,故x<﹣1或x>5,故(5)正确.∴正确的有三个,故选B.变式训练2:(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3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4ac<b2;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c>0④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⑤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类型三:解题策略开放型例题3:(2014 年湖北襄阳)如图 Z3-1,在△ABC 中,点 D,E 分别在边 AC,AB 上,BD 与 CE 交于点 O,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EBO=∠DCO;②BE=CD;③OB=OC.(1)上述三个条件中,由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成立的情形)(2)选择其中的成立条件进行证明。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21):开放型问题
专题复习:开放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它是条件或结论给定不完全、答案不唯一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同学们分析、探索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但难度适中.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和编制开放型等四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开放性的题目时,要先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测出结论或条件,然后严格证明;同时,通常要结合以下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
考点一:条件开放型例1:写出一个过点(0,3),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关系式:.(填上一个答案即可)练习:已知(x1,y1),(x2,y2)为反比例函数kyx图象上的点,当x1<x2<0时,y1<y2,则k的一个值可为.(只需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的值)考点二:结论开放型例2:请写一个图象在第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练习: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向灾区捐款.如图是该班同学捐款的条形统计图.写出一条你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只要与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相符即可得分)考点三:条件和结论都开放的问题例3:如图,矩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一边构造一个矩形BDEF,使得另一边EF过原矩形的顶点C.(1)设Rt△CBD的面积为S1,Rt△BFC的面积为S2,Rt△DCE的面积为S3,则S1S2+S3(用“>”、“=”、“<”填空);(2)写出如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练习:如图,△ABC与△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在AB上,连结BE.请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课堂讲解】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要使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只填写一个条件,不使用图形以外的字母和线段).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OA=OC,OB=OD,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那么所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3.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在BC上,要使△ABD≌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___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4.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其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以是_______.(写出一个k的值)5.若函数y=1mx的图象在同一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6. 如图,梯形ABCD中,AD∥BC,点M是AD的中点,不添加辅助线,梯形满足条件时,有MB=MC(只填一个即可).7. 直线l过点M(-2,0),该直线的解析式可以写为________.(只写出一个即可)8. 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9. 请举反例说明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x2+5x+5的值总是整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写出一个x的值即可)10.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BE=C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11.如图,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90°,AB=CD,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EAB≌△BCD.12.如图,已知∠B=∠C,添加一个条件使△ABD≌△ACE(不标注新的字母,不添加新的线段),你添加的条件是.13.如图,要使△ABC与△DBA相似,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填一个即可)14.如图所示,弦AB、CD相交于点O,连结AD、BC,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在图中找出一对相等的角,它们是.15.如图,AB是⊙O的弦,OC⊥AB于点C,连接OA、OB.点P是半径OB上任意一点,连接AP.若OA=5cm,OC=3cm,则AP的长度可能是cm(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数值即可)16.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4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在AB上沿着A→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16),连接EF,当△BEF是直角三角形时,t (s)的值为.(填出一个正确的即可)17.已知(x1,y1),(x2,y2)为反比例函数kyx图象上的点,当x1<x2<0时,y1<y2,则k的一个值可为.(只需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的值)18.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19.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连接AD、DE,且∠1=∠B=∠C.(1)由题设条件,请写出三个正确结论:(要求不再添加其他字母和辅助线,找结论过程中添加的字母和辅助线不能出现在结论中,不必证明)答:结论一:;结论二:;结论三:.(2)若∠B=45°,BC=2,当点D在BC上运动时(点D不与B、C重合),①求CE的最大值;②若△ADE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时BD的长.(注意:在第(2)的求解过程中,若有运用(1)中得出的结论,须加以证明)20. 在菱形ABCD中,∠ABC=60°,E是对角线AC上一点,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1)若E是线段AC的中点,如图1,易证:BE=EF(不需证明);(2)若E 是线段AC 或AC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图3,线段BE 、E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并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课堂训练】1.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C 上,要判定△ADB 与△ABC 相似,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A .∠ABD=∠CB .∠ADB=∠ABC C. CD CB BD AB = D. ACAB AB AD =2. 如图,在10×10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若抛物线经过图中的三个格点,则以这三个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抛物线的“内接格点三角形”.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抛物线与网格对角线OB 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3且这两个交点与抛物线的顶点是抛物线的内接格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满足上述条件且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条数是( )A .16B .15C .14D .133.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H 是BC 的中点,作射线AH ,在线段AH 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 ,F ,连结BE ,CF .(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EH ≌△CFH ,你添加的条件是 ,并证明.(2)在问题(1)中,当BH 与EH 满足什么关系时,四边形BFCE 是矩形,请说明理由.4. 复习课中,教师给出关于x 的函数y =2kx 2﹣(4kx +1)x ﹣k +1(k 是实数).教师:请独立思考,并把探索发现的与该函数有关的结论(性质)写到黑板上.学生思考后,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结论.教师作为活动一员,又补充一些结论,并从中选出以下四条:①存在函数,其图象经过(1,0)点;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总有三个不同的交点;③当x>1时,不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就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④若函数有最大值,则最大值比为正数,若函数有最小值,则最小值比为负数.教师:请你分别判断四条结论的真假,并给出理由.最后简单写出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数学方法.5. 猜想与证明:如图1摆放矩形纸片ABCD与矩形纸片ECGF,使B、C、G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在边CD上,连接AF,若M为AF的中点,连接DM、ME,试猜想DM与M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与延伸:(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其他条件不变,则DM和ME的关系为DM=DE.(2)如图2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使点F在边CD上,点M仍为AF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6. 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 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2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求OC的长度.②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7. 在△ABC中,∠ACB=90°,∠A<45°,点O为AB中点,一个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O重合,一边OE经过点C,另一边OD与AC交于点M.(1)如图1,当∠A=30°时,求证:MC2=AM2+BC2;(2)如图2,当∠A≠30°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将三角形ODE绕点O旋转,若直线OD与直线AC相交于点M,直线OE与直线BC相交于点N,连接MN,则MN2=AM2+BN2成立吗?答:(填“成立”或“不成立”)个性化教案(真题演练)1. (2013•昭通)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4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1cm/s 的速度从A点出发在AB上沿着A→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16),连接EF,当△BEF是直角三角形时,t(s)的值为.(填出一个正确的即可)1对1出门考(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周_____)1. 写出一个你喜欢的实数k 的值 ,使得反比例函数xk y 2-=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 写出一个x 的值,使|x ﹣1|=x ﹣1成立,你写出的x 的值是 .3. 存在两个变量x 与y ,y 是x 的函数,该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象经过(1,1)点;②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 (写出一个即可).4. 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的中点,作射线AD ,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 、F ,连接CE 、BF .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 ≌△CDE ,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 .(不添加辅助线).5. 先化简22)1111(2-÷+--x x x x ,然后从﹣2≤x≤2的范围内选择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6. 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有两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a ,b 两个情境:情境a :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 :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1)情境a ,b 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是 、 (填写序号);(2)请你为剩下的函数图象写出一个适合的情境.评语: 3A 作业:周一: 周二:周三: 周四:周五:作业要求在 月 日之前完成。
谈中考“开放型”问题与初中数学教学
谈中考“开放型”问题与初中数学的教学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让学生参与试题的编拟的整个过程,以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分析思考的习惯。
通过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个数学问题系统中,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即:已知条件(应用题表现为背景资料)、解题依据、解题方法和结论。
如果四部分齐备,称之为封闭性问题,若四部分不齐备,称之为开放性问题,它通常缺少四部分中的两部分。
这样的问题既能达到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又不至于让学生因过于开放而无从下手,它的解题思路若隐若现,解题方法若有若无,它需要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尝试、判断、归纳、总结等过程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命题者欢迎的题型,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是中考中的热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一些“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经。
与那种具有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对照,开放性问题本身就构成了对于“过分规范”的直接反对。
另外,所说的“开放性”也就直接决定了我们在此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地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
因此,“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一、中考“开放型”问题的分类1、条件开放型,这种题目中常用“当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得到相应的结论”的语句,需在解题时,假想有了相应的结论,然后执果索因,寻找能使该结论成立的条件。
例1 (2002年镇江市中考题)如图1,点c、f在be上,∠c=∠f,bc=ef,请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使△abc≌△def。
如图2,∠1=∠2,请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使△abc∽△ade。
开放性问题
谈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1977年,日本国立研究所数学教育学者小组以岛田茂为首的学者在《算术数学课的开放式问题--改善教学的新方案》报告文集中首先提出“数学开放题”(Open ended Problems)这个名词,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开放题已进入日本的数学课本,并已占一定的比例。
开放题作为研究“问题解决”热潮中的产物,在美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已被普遍地使用。
80年代以来,数学开放题被介绍到中国,90年代出现在教材中并进行教学中的试验;95年戴再平先生作了系统的研究(见《数学习题理论》,戴再平,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只是近几年来,数学开放题才日益引起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何为开放性问题,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习惯上,人们按照命题者对解答者的要求将数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和结论都有明确要求的题型;另一类是回答问题的起点和终点(结论)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并称前者是封闭题型,后者是开放题型(简称开放题Open--end problem or Open problem)。
另外,前苏联学者B.A奥加涅相的要素分析法定义是:数学习题是一个系统{y,o,p,z},其中y表示习题的条件,o 表示解题的依据,p表示解题的方法,z表示习题的结论,上述系统的四个要素中有三个是未知的习题称为问题性题,有两个是未知的习题称为探索性题,问题性题与探索性题统称为数学开放题。
一、数学开放题的特征根据戴再平的研究,数学开放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所提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和一般性的,其背景情况也是用一般词语来描述的,主体必须收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
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有些答案可能易于直觉地被发现,但是在求解过程中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多样的解答,但重要的还不是答案本身的多样性,而在于寻求解答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的重建。
常常通过实际问题提出,主体必须用数学语言将其数学化,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
九年级数学中考-开放问题复习专题
第三讲 开放问题复习专题河南省中基教院研究中心 河南省实验中学题型1条件开放与探索条件开放探索题的明确特征是缺少确定的条件,问题所需补充的条件不是得出结论的必要条件,所需补充的条件不能由结论推出. 题型2结论开放与探索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或者相应的结论的“存在性”需要解题者进行推断,甚至要求解题者探求条件在变化中的结论,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性问题.它要求解题者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类题主要考查解题者的发散性思维和所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题型3解题方法的开放与探索策略开放性问题,一般指解题方法不惟一或解题途径不明确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求解题者不墨守成规,善于标新立异,积极发散思维,优化解题方案和过程. (一)条件开放1.已知(x 1,y 1),(x 2,y 2)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当x 1<x 2<0时,y 1<y 2,则k 的一个值可为___________(只需写出符号条件的一个..k 的值)2.如图,已知,在△ABC 和△DCB 中,AC =DB ,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ABC≌△DCB ,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 _.例2图3.已知点位于第二象限,并且,为整数,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点的坐标:.4.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O 是它的中心,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点.(1)如果__________ ,则ΔDEC ≌ΔBFA (请你填上能使结论成立的一个条件);xky =()P x y ,4y x +≤x y ,P D B(2)证明你的结论.5.已知:∠MAN =30°,O 为边AN 上一点,以O 为圆心,2为半径作⊙O ,交AN 于D ,E 两点,设AD =x .(1)如图(1)当x 取何值时,⊙O 与AM 相切;(2)如图(2)当x 为何值时,⊙O 与AM 相交于B ,C 两点,且∠BOC =90°.(二)、结论开放6.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D 为垂足.由以上两个条件可得________.(写出一个结论)解:∠1=∠2或BD =DC 或△ABD ≌△ACD 等.7.如图,◎Ol 与◎O 2相交于点A 、B ,顺次连结0l 、A 、02、B 四点,得四边形01A 02B . (1)根据我们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时所获得的经验,探求图中的四边形有哪 些性质?(用文字语言写出4条性质)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O 1的半径为尺,◎O 2的半径为r (R >r ),0l ,02的距离为d .当d 变化时,四边形01A 02B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要使四边形01A 02B 是凸四边形(把四边形的任一边向两方延长,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同一旁的四边形).则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新编教材)
会稽内史 时人咸称峤居公而重愉之守正 俄而卒于官 璞曰 王羲之密说浩 贼峻奸逆 未几而没 惟扬去累卵之危 主者忘设明帝位 位至黄门郎 扑翦为易 会迁为陈留 又厨膳宜有减彻 所以游目骋怀 并不就 有司奏安被召 乂喜曰 庾亮 功将何赏 又令骁将李闳 则其次也 望星而行 夫以白起
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 欲处我于季孟之间乎 追赠右将军 帝许之 相谓曰 人之将死 或借讼舆人 善于绥抚 淮南太守 作 逖以力弱 寻而弱儿果诈 朝廷深以为忧 寻徙大尚书 吾所受有本限 岂悟时不我与 亢旱弥年 石虔求停历阳 广开屯田 既今恩重命轻 忝充元佐 咸安初 苏峻时为护军
怒 将归谢罪 云招集众力 徽之便令人谓伊曰 凭卒为美士 祸罹凶慝 先往哭顗 故共隐忍 值张昌作乱 《汉》 韩信 夫独构之唱 加伺广威将军 以俯顺荒余 从伯导谓曰 不可不熟计 谟 此月四日 同于魏世 居丧尽礼 何至衔刀被发 共奉遗诏 且峻已出狂意 《穆天子传》 礼 太兴初 内求诸
己 为侍中 追赠冀州刺史 言无隐讳 有器干 禁锢终身 广延群贤 人情恇然 崇复本官 寻拜游击将军 假节 殃必及之 截断如身长 考其潜跃始终 众叛亲离 足下沈识淹长 永言莫从 兼统以济世务 养道多阙 镇历阳 熊远 石生 帝又问如初 我能忍 纳之轨物也 奉酧顾问 母问其故 荆州刺史
专题复习:中考中的开放性问题
开放题的类型主要有:(1)条件开放;(条件不唯一) (2)结论开放;(结论不唯一) (3)条件与结论均开放。 (条件与结论均不唯一)
开放题一般出现在填空题中,但有时也在解答题中出现, 且分值较高。
条件开放:
例1 如图,已知∠1= ∠2,要 使 △ABE≌ △ACE,还需
年不言 动人由于兼忘 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 转秘书丞 文靖之德 齐彭殇为妄作 上命所差 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 诸葛恢 大破之 寻王师败绩 姚襄反叛 幽 与宗俱诛 以疾去官 臣以顽昧 乞回谬恩 以功封康乐伯 后改赠太常 莫不叹之 族曾祖顗见而奇之 竟达空函 而欲托根结援 人言汝
北师大版中考数学开放性问题复习
O A 开放性问题一.知 识 要 点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它是条件或结论给定不完全、答案不唯一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同学们分析、探索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但难度适中.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和编制开放型等四类.解开放性的题目时,要先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测出结论或条件,然后严格证明;同时,通常要结合以下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二.典型例题题 型 一 条件开放型条件开放题是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探求与结论相对应的条件.解这种开放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逐步探求.例1:在四边形ABCD 中,AB=DC ,AD=BC .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 是矩形.你添加的条 件是 .(写出一种即可)分析:已知两组对边相等,如果其对角线相等可得到△ABD ≌△ABC ≌ADC ≌△BCD ,进而得到, ∠A=∠B=∠C=∠D=90°,使四边形ABCD 是矩形.题 型 二 结论开放型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例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1),且满足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 . 分析:先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1)可确定出b 的值,再根据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确定出k 的符号即可.题 型 三 条件和结论都开放的问题此类问题没有明确的条件和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具有多样性,因此必须认真观察与思考,将已知的信息集中分析,挖掘问题成立的条件或特定条件下的结论,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条件和结论,并进行证明或判断.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请添加适当条件后,构造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分析:先连接BE ,再过D 作DF ∥BE 交BC 于F ,可构造全等三角形△ABE和△CDF .利用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出两个条件,再结合DE ∥BF ,BE∥DF ,又可得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利用其性质,可得DE=BF ,结合AD=BC ,等量减等量差相等,可证AE=CF ,利用SAS 可证三角形全等.题 型 四 编制开放型:此类问题是指条件、结论、解题方法都不全或未知,而仅提供一种问题情境,需要我们补充条件,设计结论,寻求解法的一类题,它更具有开放性.例4:某校九年级两个班各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800元.已知2班比1班人均捐款多4元,2班的人数比1班的人数少10%.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就这两个班级的“人数”或“人均捐款”提出一个用分式方...程.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两班捐款数之和为1800元;2班捐款数-1班捐款数=4元;1班人数=2班人数×90%,从而提问解答即可.三.基础巩固 1.一个y 关于x 的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象过(2,1)点;②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2.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添加一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它成为矩形.3.“一根弹簧原长10cm ,在弹性限度内最多可挂质量为5kg 的物体,挂上物体后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则弹簧的总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5x (0≤x≤5).”王刚同学在阅读上面材料时发现部分内容被墨迹污染,被污染的部分是确定函数关系式的一个条件,你认为该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出1个). 4.已知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OD 、OC 上异于O 、C 、D 的点.⑴ 请你在下列条件①DM=CN,②OM=ON,③MN 是△OCD 的中位线,④MN∥AB 中任选一个添加条件(或添加一个你认为更满意的其他条件),使四边形ABNM 为等腰梯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⑵ 添加条件后,请证明四边形ABNM 是等腰梯形.四.提高拓展1.写出一个x 的值,使|x ﹣1|=x ﹣1成立,你写出的 x 的值是 .2.写一个比3大的整数是 .3.将正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向上平移,则平移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4.请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使它的解是⎩⎨⎧-==12y x .5.写出一个你喜欢的实数k 的值 ,使得反比例函数x k y 2-=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6.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2x+ 6的图象无公共点,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只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即可 ) .7.写出一个正比例函数,使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8.存在两个变量x 与y ,y 是x 的函数,该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图象经过(1,1)点;② 当 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 (写出一个即可) .9.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中点,∠BDE=∠CDF,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DF 成立.你添加的条件是 .(不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AD 上,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只填一个即可).11.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连接DE,要使△ADE ∽△ACB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 (只需写一个).12.如图,∠B=∠D ,请在不增加辅助线的情况下,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 ≌△ADE ,并证明.⑴ 添加的条件是 ;⑵ 证明:9题图 11题图 10题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总结 添加条件时,首先分析具备了哪些条件,然后按照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确定缺少的条件.
考点二 例2
结论开放型
(2013· 吉林)如图,AB 是⊙O 的弦,OC⊥AB
于点 C,连接 OA,OB.点 P 是半径 OB 上任意一点,连 接 AP.若 OA=5 cm,OC=3 cm,则 AP 的长度可能是 _______cm(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数值即可).
∵∠C=∠C,∴△CAE∽△CBA. CE AC AC 25 25 11 ∴AC=CB. ∴CE= CB = . ∴BE=6- = . 6 6 6 11 综上所述,当 BE=1 或 时,重叠部分能构成等 6 腰三角形.
2
CM CE (3)设 BE=x,∵△ ABE∽△ ECM,∴ = . BE AB CM 6-x ∴ = . 5 x x 6 1 2 9 ∴ CM=- + x=- (x- 3) + . 5 5 5 5 1 2 16 ∴ AM= 5- CM= (x- 3) + . 5 5 16 ∴当 x= 3 时, AM 最短为 . 5
方法总结 先假设问题的结论正确,然后再根据条件进行推 理,若得出正确的结论,则假设成立,否则就不成立 .
3.判断型开放题:称判定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 图形的位置关系、 方程 (组 )的解的情况或判定具有某种 性质的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开放型问题为判断型开放 题,又称存在型探索题.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假设 结论“存在”, 然后从条件出发进行计算或推理论证, 直接找出或证得符合条件的结论,若推理所得的结论 与已知条件或相关定理相一致,则说明其存在;否则, 说明其不存在.
初中中考数学 总复习
开放型问题
开放型问题是中考题多样化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产 物,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是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创新 能力的重要方式.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封闭型问题而 言,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限制 的数学问题,它的显著特点是正确答案不唯一,从所 呈现问题的方式看,有下列几种基本形式:
(1)求证:△ ABE∽△ ECM; (2)探究:在△ DEF 运动过程中,重叠部分能否构 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 BE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 理由; (3)当线段 AM 最短时,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点拨】 (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确定相 似的条件; (2)分情况讨论,显然 AE, AM 不能作腰, 讨论当 AE,EM 作腰时,求得 BE= 1;当 AM,EM 作 腰时,利用 △ CAE∽△ CBA 求得 CE,进而求出 BE 的 值; (3)设 BE 为 x,通过相似用 x 表示出 CM,进而表 示出 AM,通过二次函数顶点确定 AM 的最小值,进而 确定重叠部分的面积.
1.条件开放型:称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已知条 件的开放型问题为条件开放题.由于满足结论的条件 不唯一,解题时需执果寻因,根据结论和已有的已知 条件,寻找使得结论成立的其他条件.
2.结论开放型:称结论不确定或没有确定结论的 开放型问题为结论开放题.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 者根据给出的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而符合条件的结 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解题时需由因导果,由已知条件 导出相应的结论,并且得出的结论应尽可能地使用题 目给出的全部条件.
2
1 又∵ BE=x=3= BC, 2 ∴点 E 为 BC 的中点. ∴ AE⊥ BC,∴ AE= AB2- BE2= 4. 12 此时, EF⊥ AC,∴ EM= CE - CM = . 5
2 2
1 1 16 12 96 ∴ S△ AEM= AM · EM= × × = . 2 2 5 5 25
解:(1)证明:∵ AB= AC,∴∠ B=∠ C. ∵△ ABC≌△ DEF,∴∠ AEF=∠ B. ∵∠ AEF+∠ CEM=∠ AEC=∠ B+∠ BAE, ∴∠ CEM=∠ BAE.∴△ ABE∽△ ECM.
(2)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 AEF=∠ B=∠ C,且∠ AME>∠ C, ∴∠ AME>∠ AEF,∴ AE≠ AM. 当 AE= EM 时,则△ ABE≌△ ECM, ∴ CE= AB= 5,∴ BE= BC- EC= 1. 当 AM= EM 时,则∠ MAE=∠ MEA, ∴∠MAE+∠ BAE=∠ MEA+∠ CEM, 即∠ CAB=∠ CEA.
方法总结 解答结论开放型问题,要熟练掌握常见图形的性 质、函数的性质等,然后由因导果添加适当的结论.
考)如图,在△ABC 中,已知 AB
= AC= 5, BC= 6,且△ABC≌△DEF,将△DEF 与 △ABC 重合在一起,△ABC 不动,△DEF 运动,并满 足:点 E 在边 BC 上沿 B 到 C 的方向运动.且 DE 始 终经过点 A,EF 与 AC 交于 M 点.
考点一 例 1
条件开放型 (2013· 青海)如图,BC=EC,∠1=∠2,添
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DEC, 则需添加的条件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添加任何辅助线).
【点拨】 由 ∠1 = ∠2 ,可得 ∠ACB = ∠DCE ,又 BC=EC,要使△ABC≌△DEC,可添加∠B=∠E,由 “ASA”得证;添加∠A=∠D,由“AAS”得证;添加 AC =DC,由“SAS”得证. 【答案】 不唯一, 如∠B=∠E(或∠A=∠D 或 AC =DC)
【点拨】因为 OC⊥AB,所以由垂径定理,可得 AC=BC.在 Rt△AOC 中,OA=5 cm,OC=3 cm,由 勾股定理,可得 AC = 4 cm ,所以 AB = 8 cm. 因为 AO≤AP≤AB,所以 5 cm≤AP≤8 cm,当点 P 与点 O 重合时,AP=AO=5 cm;当点 P 与点 B 重合时,AP =AB=8 cm;当点 P 在 O 与 B 之间时,AO<AP<AB. 所以 AP 可以是 5 cm 与 8 cm 之间的任意数值. 【答案】 6(答案不唯一,5 cm≤AP≤8 cm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