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5篇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精选7篇)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精选7篇)安妮日记的读后感(精选7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写了哦。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收集的安妮的读后感(精选7篇),欢送阅读与收藏。
《安妮日记》是犹太人在二战时期写的一部日记体小说。
讲述了一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因为二战期间在盖世太保的“召集令”下,他们为了防止被纳粹士兵发现躲进了一间狭小的密室,在密室的这段时间里,她通过写日记记录下了她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看完这本小说,我非常同情安妮,也憎恨那些德国士兵。
安妮是个活泼开朗,乐观的小女孩,并没有在如此恶劣的生活中变得气馁,虽然被迫生活在狭小的密室里,但她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用精神食粮充实着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安妮让我很敬佩。
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善良、乐观、勤奋好学和勇敢。
在她1944年6月6日的日记中,写满了对解放的期盼,对和平的向往,对课堂的思念。
可是谁又能想到呢?安妮在解放前的两个月被害了,她终究没有等到解放的那天,想到这,我不禁深深感到惋惜。
看到安妮坚持读书学习,我感到很惭愧,说实话,一到放假,我一心就只想着怎么玩,去哪玩,把学习抛在脑后,没想过假期要好好看书学习,或许,我应该要改变一下学习态度了,向安妮学习。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
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
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
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
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
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的权利了!”“但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成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读到此处,我不禁感慨,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5篇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5篇《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
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安妮日记》有感范文(一)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
再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13岁写到15岁。
安妮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
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兰避难,但是德国入侵荷兰。
希特勒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想要将犹太人赶净杀绝。
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时间。
虽然有朋友们的帮忙,但他们每一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中。
秘密后屋里本来善良的人变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抢。
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格特最终被转移到伯根_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写日记的时候和我一样大小,她当时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艰难。
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别!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我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
想想此刻的生活,回忆安妮的生活,你就明白此刻有多幸福,多快乐!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没有绝望,她坚持读书,写日记,期望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当一位作家和记者,施展自我的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对友谊,对种族,对军事等等的看法。
在几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时刻担心被发现,被抓走。
他们经常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安妮在日记中观察仔细,文章通畅,描述生动,着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战争只能说是一种杯具,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完美的东西,安妮对漫长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换来的只是苦难和死亡。
《安妮日记》读后感5篇
【导语】转眼⼀天⼜过去了,想必⼤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分有必须要写⼀篇⽇记了。
以下是整理的《安妮⽇记》读后感,欢迎阅读!1.《安妮⽇记》读后感 周⽇去了⼀趟图书馆,在书架上发现了安妮⽇记。
对其有兴趣,于是写了⼀篇读后感。
安妮是犹太⼈,在她13岁那年,由于纳粹对犹太⼈的清剿,随着家⼈开始了躲藏的⽣活。
⼀开始,由于⾷物丰富,资源旺盛。
安妮对这躲藏⽣活有点兴奋。
但是,随着德国与英国的战争,⾷物开始少的可怜。
安妮的保护⼈有的不幸被抓,此时此刻,安妮是多么需要⼀位倾诉者。
于是她与有点⾃闭的男孩彼得开始聊天,最后,他们开始有了感情。
当然,在安妮以前的⽣活中追求者有许多,但在躲藏⽣活中只有彼得⼀位年轻男孩,⾃然也就有了感情。
安妮⽇记的真实是它独有的吸引⼒,它讲述着⼀位少⼥的⼼。
最终,安妮没有成功脱险,但她⽤⽇记获得了永⽣。
2.《安妮⽇记》读后感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孩⼉,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的⼥孩⼉,以后的梦想是当⼀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就这样的⼀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孩⼦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师给我们上了⼀篇课⽂,有关纳粹⼆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
我⽆法想象,⼀个笑容明艳的美丽的⼩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她是安妮弗兰克,⼀个多话不安分的⼩⼥孩,她在“后屋”藏了好⼏年不见天⽇,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我翻阅她的⽇记,发现她的⽇记截⽌到了1944年8⽉1⽇,⽽1944年8⽉4⽇,她被抓了起来。
她的⽂字是那么充满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集中营后发⽣了什么,她的脸是那么可爱天真,让⼈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纳粹怎么下得了⼿? ⼀张图⽚⼀直在我脑中闪烁,那是⼀张犹太⼈临邢前的照⽚,被贴在奥斯维⾟的长廊上。
照⽚上的⼈⽆不⽬光呆滞,嘴巴紧抿着,好像都想说些什么。
我不由⾃主地在其中搜寻安妮的⾝影,⼀⽅⾯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影,另⼀⽅⾯,我⼜⾮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通用11篇)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通用11篇)安妮日记的读后感(通用11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妮日记的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安妮日记,书的作者——安妮,同样是这场经历的受害者。
她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将纳粹分子的暴力行为统统记录在日记本上,使后人有机会了解真实的历史进程。
同为犹太人的安妮,十分怨恨纳粹的不讲道理的行为[将犹太人赶尽杀绝],她认为这是不人道的。
安妮是幸运的,她和她的家人以及爸爸同事的家人藏在了一个名叫“后屋”的地方,并在此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安妮又是不幸的,她生得一副美人坯,却是无辜受害的犹太人,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凭什么,凭什么纳粹可以随便剥夺犹太人的生命?凭什么犹太人就要忍受灭族的悲惨命运?可怜的安妮虽揭示了恐怖的历史,但她并没有改变历史!我为此感到痛心: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竟如此失掉了生命,真是太遗憾了。
回首想想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天天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环境里,竟忘了几百年前一个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少女在为自己的明天发着愁;不知道明天能否继续活下去,不知道明天是否就被别人告了密,被抓到纳粹集中营里去。
这种对前途的渺茫的遐想,不知道现在有几个学生会考虑这些。
安妮在日记里讲述了自己对人生,爱情的见解[抑或说成感悟],让我们重新解读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的种种,读来让人获益匪浅。
朋友,读读安妮日记吧,相信你也会因此变得更成熟,言语更富有哲理!安妮日记的读后感2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
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
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安妮日记读后感模板5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模板5篇通过认真的读后感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深度,写读后感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促进更多的阅读和思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安妮日记读后感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1安妮日记中的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个公司的密室里。
她收到一本笔记本,安妮就把它当作笔记本了。
在密室里,他们每天的早餐是干面包和咖啡的代用品,午餐不是菠菜就是土豆,晚餐就吃黄油加蔬菜。
每天都带着德国人随时来袭击的忐忑心情。
他们简直像生活在地狱之中。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和安妮当时的处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担心衣食住行。
安妮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下也坚持写日记,我们和她相比更加要好好学习。
作文安妮日记读后感篇2《安妮日记》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于二战期间藏身密室时,作下的日记,记录了安妮的生活,安妮在密室里度过了25个月,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密室里遇到了知心朋友——彼得.范丹,虽然密室外响着阵阵枪声,但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无辜的人死去,读到这里,我已经心惊胆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悲伤和恐惧,战争让一个幸福的家庭破裂,战争是残酷的,而人们的坚强却是难以预测的,安妮没有因为亲人的死亡而丧失勇气,她知道自己时刻面对死亡,但她仍然心存希望,他希望战争早点结束!是啊,这也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啊!安妮用微笑面对和她在一起的七个犹太人,把悲伤深深地埋在心底,面对困难,她会勇敢的往前冲,这种勇气不正是我需要的吗?每次失败后,我就退缩,我没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获得成功就是我的目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做一件事必须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坚强的面对它,你就会成功!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是啊!想要通向成功就必须面对失败!读完《安妮日记》后,我很惭愧,安妮,这个坚强的小女孩,她只有16岁的生命,她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而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遇到一点困难,父母就会帮我克服,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事事难料,我要靠自己,勇敢的往前冲!安妮日记读后感篇3我看了这《安妮日记》后才发现,原来以前的德国党卫军是那么的坏!他们为什么夺走了年仅16岁、善良可爱的安妮的生命呢?读了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年代,感受到安妮那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纯朴善良的心。
读安妮日记有感范文5篇
读安妮⽇记有感范⽂5篇 《安妮⽇记》是⼀本值得认真读的好书,愿安妮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伴我们成长! 安妮⽇记读后感1 关于战争题材的书和电影并不少见,它们或锋利或残忍,或⾎腥或压抑。
这⼀本记录⼆战时期犹太⼈真实处境的13岁少⼥的⽇记中,并⽆⼀处暴⼒杀戮的篇幅,看后却叫⼈泪盈眼眶,绝望到⼼底⾥去。
这些被少⼥默默记录下的⽂字,⽆声地抗议着⼈类因野⼼膨胀⽽引发的战争恶⾏,⽤战争所带来的⽆法修复的毁灭警⽰你我。
她只是⼀个13岁的少⼥,在⽗母的庇佑下平安健康地成长。
就像你我都经历过的花样年华,上学、聚会、玩耍……然⽽从某⼀天开始,⼀切都变得不⼀样了。
当你我依然放肆地挥霍青春时,命运却同她开了⼀个巨⼤的玩笑。
她的⼈⽣因此冲出轨道,滑向未知,⽽这⼀切仅仅因为她是犹太⼈。
在那个时代,数不尽的犹太⼈在街上、家中被逮捕。
孩⼦放学回家发现⽗母不在了,⽗母回家发现孩⼦不在了……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让所有犹太⼈惶惶不安。
她同⽗母、姐姐、陌⽣⼈隐居在公司⼤楼⾥⼀个暗⽆天⽇的秘密⼩屋中。
为了躲避惨绝⼈寰的种族杀戮,他们不得不⼩⼼翼翼地⽣存,⼀个没憋住的喷嚏都会出卖他们,招致厄运。
安妮甚⾄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就开始了看不见尽头的躲藏⽣涯。
然⽽13岁的安妮,正是成长发育的黄⾦时期。
在那个最有想法、最渴求表达、最需要阳光和⾃由的年纪,⼀切都成了奢侈。
5个成年⼈、3个青少年,共同在⼀个缺少氧⽓的⼩屋⾥⽣存。
刚搬进⼩屋时,故事的基调虽不⾄于欢快,但每⼀天的⽣活还算新鲜有趣。
那台可以收听bbc的收⾳机、节假⽇梅普的⼩礼物都带来了惊喜,饭桌上每⼀个⼈都有趣事可以分享。
然⽽,随着屋外战况愈加严重,屋内的枯燥和压抑磨蚀了每个⼈的脾⽓,由最初的礼貌、客⽓、忍让变为了⾃私、争吵。
再后来,那块稍⼤⼀点的黄油给了谁,谁的饭菜吃得最多,甚⾄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计较。
⽽成长在和平年代的我,⽆法想象⽣活在这样毫⽆新意却⼜提⼼吊胆的⽇⼦⾥会是怎样的感受。
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10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10篇你读过《安妮日记》吗?这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写的日记,日记中透露了这个女孩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10篇_安妮日记读书心得,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一)“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
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
”——安妮·弗兰克总是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却不知道怎么下笔。
我想我读这本日记的时候就是在读这个少女的人生。
安妮有她的主见,有她独特的想法。
战争让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深度,对生命、对生命有追求的人。
不,其实更加准确的是……战争逼她成长。
安妮在这间狭窄的藏身小屋里,借助对日记的倾诉,思考着人性,世界以及宗教。
一本日记,记录了她从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悲愤到最后的挣扎和死亡。
这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带给她自己的和全世界的则是温暖与坚强。
在困境中,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可能都不一样。
而安妮选择的,是乐观与坚强。
这本细腻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页页日记,犹如一串珍珠,串联起安妮的全部生活。
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唯独不能摧毁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这是对纳粹德国暴力的诉控!是对反法西斯的坚决抵抗!是犹太人民在二战期间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是战争的罪恶,是人性的贪婪与挣扎。
开头的那句话很显然地体现出了安妮对待黑暗生活的乐观。
安妮在这间秘密阁楼中的确度过了一个提心吊胆却又美好的25个月。
例如,她和皮特的初恋。
我想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必不可少的经历,可惜常常不能如你所愿。
“我觉得,不仅政府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普通公民也有责任。
人的心中藏有太多的欲望,总想驾驭别人,控制别人,否则只凭少数政客兴风作浪,是不会发起战争的。
”这是我从书上摘抄的一句话。
这句话很了然地说明了战争的原因。
不错,每个人心中都是有冲动,有欲望的。
这使他们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
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之后,将会是对和平的漫长而又痛苦艰难的等待。
读《安妮日记》有感精选5篇_安妮日记读后感大全
读《安妮日记》有感精选5篇_安妮日记读后感大全【第1篇】读《安妮日记》有感_安妮日记读后感前段时间,女儿阅读了《安妮日记》。
我问她,读后有什么感想,她告诉我故事的大概情节。
为了帮助她进一步理解日记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格,近期,我和她共同阅读了这本书。
通过我俩共同阅读,我们了解到,《安妮日记》以日记体的形式真实记载了小作者13岁到15岁两年多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事情真实,情感真切,语言朴实,充分展现了小作者的写作才华和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
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通过小作者的日记记载,真实记录了二战时期战争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所以它不仅是当代青少年阅读的经典之作,也是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
这也成就了这本书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和它独有的历史价值。
读完后,我问了女儿几个问题:“你说,安妮会想到以后她的日记会变成书出版吗?为什么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13岁的小女孩有如此的天赋和才华,能够写出这么感人、这么动人、这么有影响力的传世作品?你从安妮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品格?”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和女儿进行了探讨。
作为当时13岁花季少女的安妮,本应该像其他孩子一样过着自由、美好的少年生活,享受着读书、交友、摄影、运动的乐趣,而且当时她的家庭还是比较富裕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尽管为了躲避战争,他们举家从德国法兰克福搬迁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他父亲的公司住地,但是仍然没能逃脱战争对他们的迫害。
小安妮只能每天躲在“密室”里生活,偶尔从朋友的叙述、收音机、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许多外面世界的消息,了解到战争给犹太人带来的悲惨命运。
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很多时候会给我们造成失望、恐惧、甚至会想到死亡,但是安妮却没有,她不但克服了战争给她和家庭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用读书和写日记的方法来战胜恐惧,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记中这样写到:“只要我还活着,能从布满灰尘的旧窗帘缝里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
读《安妮日记》有感作文10篇
读《安妮日记》有感作文10篇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同样是这场经历的受害者。
她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将纳粹分子的暴力行为统统记录在日记本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安妮日记》有感作文,供大家参考!读《安妮日记》有感[200]这本日记本伴随了安妮两年,记录了他们躲藏时生活的点点滴滴。
虽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安妮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抱怨,以及对屋外战争的厌恶与无奈,而安妮仍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对这些灾难一笑而过。
安妮与我们同龄,可她却拥有惊人的乐观,她遭受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我们,不知比安妮要幸福多少,却不懂得珍惜,总是埋怨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
而安妮却还拥有笑容……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是一名与我们同龄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泼,但是却要忍受“逃兵”般的生活,而一切只是因为他们一家都是犹太人。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
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
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有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伤,也有被顽强的犹太人民的斗争精神的感动,更多的是对那种黑暗独裁统治的憎恶、不屑与鄙视。
我悲愤,为什么有人在制造不幸,难道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是维护利益的仅有手段吗?我怅惘,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蒙太奇也好,乌托邦也罢,但那儿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平等博爱,愉快地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但这可能吗?是的,我敢说可能。
因此,我希冀,希冀我们的世界停止战争!希冀白色的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抛下橄榄枝,希冀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我发现了安妮的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读《安妮日记》有感(15篇)
读《安妮日记》有感(15篇)读《安妮日记》有感(1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为大家的读《安妮日记》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少女日记,它真实地记载了当时法西斯侵略邻国的历史,深化反映了被法西斯所压迫的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而安妮,一个得意仁慈的女孩儿,在她14岁——16岁的时候,本是应该享受青春,自由成长的年龄,可她却在地下室提心吊胆的度过两年。
14岁,是豆蔻年华,是少女婷婷成长的年龄,叫做花季;16岁,是女孩子即将步入成年的时刻,叫做雨季。
在那花季雨季里,安妮拥有令许多少女艳羡的资本,家境不错、长相不错、性格不错、学习不错。
可是漂亮开朗的他们,在13岁时就被迫与家人一起移居荷兰鹿特丹,在这里平静的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法西斯占领了鹿特丹,对犹太人制定了一条条非人般的法律:犹太人上街必须带上黄色大卫星条纹帽;犹太人不能骑车,只能步行;犹太人只能到对他们开放的商店里买东西……在这样的处境下,安妮把心事都告诉她的日记本“凯蒂”。
可更大的不幸降临了,许多的犹太人被捕杀,安妮一家不得不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一间地下室,以保暂时的平安。
他们在里面说话做事都要轻轻地,万一被上面的人发现,他们所有的人都会被处死。
两年后,安妮一家藏身的地下室终于被发现,年仅16岁的安妮不久后便得病去世了。
为什么同是把戏年华,有人却只能将它葬送在硝烟战火之中?安妮走了,这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走了她走了,留下了她唯一的财产——那本日记本。
《安妮日记》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少女日记,这是一部世界史上最伟大的日记,这还是一部最真实的史书,安妮用她青春的眼睛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与我们差不多的年龄,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我们所要做的呢?我只想说,这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现代战争应该是文明的,战争只会加剧人们对政府的不满。
作为新世纪少年,我们应该呼吁:只要和平,不要战争!暑假,学校组织网上读书活动,我看了一本与我们生活非常贴切的书——《安妮日记》。
精品-《安妮日记》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安妮日记》读后感范文一《安妮日记》这本书是犹太人安妮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日记,它记载了安妮一家等八在秘密小屋里提心吊胆的生活:安妮十三岁生日的那天得到了一本日记本,于是从那时候她就开始写日记。
安妮原本有一个欢乐、幸福的童年,可是因为遭到法西斯的迫害,就与家人制造出逃离的假象,躲在了秘密小屋里。
在秘密小屋里,安妮不能上学,不能与朋友在一齐玩,不能读书、学习,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生活条件也很差。
她没有知心的朋友,仅有向“绮帝”(安妮的日记本)倾吐心事。
她是个善于锻炼自我的坦率的女孩,她还是一个早熟的女孩,她把当天发生的事情,对身边每一个人的评价,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发自心里的渴望、愤恨和想法都写在日记本上头。
可在她十六岁的那一年,躲在秘密小屋里的八个人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躲在秘密小屋的八个人除了法兰克(安妮的父亲)幸存以外,其他人都没能活下。
安妮以往在日记上写到,她所在的秘密小屋对于其他遭到迫害的犹太人来说这已经是人间天堂,而对与法西斯却是地狱。
我能够体会到她对法西斯的愤恨。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安妮实在是太可怜了。
为什么希特勒这么残忍呢?为什么她不能放过小小的安妮呢?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祈祷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种族歧视,各民族永远和平友好相处。
《安妮日记》读后感范文二这本《安妮日记》是我在班级图书馆里借的一本书。
说实话,这本书无论是从封面到资料,都像是一个普通的女孩的一本普通手写日记,里面写的是她的一些烦恼和秘密。
而不是一本轰动世界的文学作品。
然而谁又明白,那里面却藏着这么多的深意。
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是我所见过的最乐观,最坚强,最勇敢可爱的女孩了。
她和他的父母,她亲爱的姐姐,以及达恩一家三口,还有牙医杜塞尔,一共八个人,挤在一间“秘密小屋”里。
她曾无数次在夜里哭泣,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常常会向她的日记本倾诉——那是她13岁生日时收到的一份礼物——一个漂亮的硬皮笔记本。
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28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28篇)《安妮日记》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战争和种族迫害,而且让我看到了身处逆境的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小编收集了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精选28篇),欢迎阅读。
下面是安妮日记读后感,欢迎阅读。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1读了《安妮日记》让我深受感触。
安妮身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她原本可以过着安宁的生活,可是在那个年代里就因为她是犹太人,所以她和她的家人不得不到处躲避纳粹党的杀害,由此开始了一直隐居在公司大楼后面的一些隐蔽的房屋里面。
在安妮生活的时代里,她每天白天都要提心吊胆的过着,而我们却不用,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顾,只需要舒舒服服没心没肺的生活着。
不论做什么安妮永远都是轻手轻脚,更别谈大声喧哗了,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想想我们,与她比我们过的是多么的令人羡慕,自由,安逸我们都拥有。
从安妮的日记中,我看出了她的害怕,她将居住的房屋称作“密室”,就这个词我们就马上会联想到的就是黑暗,“密室”是四处都不透风没有一点阳光的,住在这种地方她该有多么难过。
和我们差不多的年纪,我们经历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她的那种害怕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
她天天必须闷在家里不可以出门,随着夜晚的降临,偷偷瞄一眼月光也是胆战心惊的事,可我们做事完全随心所欲,出家门是最基本的,我们还有散步逛街等等活动,相比较我们便会对自己的生活感觉很满足了。
安妮不敢的我们统统都敢,她要是活在我们这个时候,她该会多么开心,我想她肯定会好好珍惜所有的一切,她会做很多很多自己感觉想做又有意义的事情,绝不会糟蹋这些时光——不过这些想象仅仅只是我们强加给她的,她不可能会享有这些假如,她永远都只是生活在战争时代的女孩。
她不能拥有这些假如,可是我们却可以,也许是我们的生活太过安逸,我们身边有那么多虚度光阴的人。
读完安妮的故事我开始反省,我们不该这样的,我们应该好好的把握现在自己所享有的一切,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该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和同学朋友发生矛盾,做事也不该永远拖拖拉拉的浪费时间。
阅读《安妮日记》读后感5篇精选范文
阅读《安妮日记》读后感5篇精选范文《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收获了很多,它告诉我要珍惜现在的一切,享受每一刻的时光,带着快乐感恩的心一路向前。
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安妮日记》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安妮日记》读后感一凝视着封面上这张淡黄色的照片,安妮面带微笑并显得非常的平静,给人以柔美而坚定的力量,丝毫没有给人痛心的感觉。
不知大家看到这张照片,是否有同样的感觉呢?早就听说《安妮日记》讲述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德国犹太小女孩在二战期间躲藏在荷兰的避难所期间所写的日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肆疯狂的屠杀是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惨剧,一个小女孩在避难所还能有平静与祥和吗?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翻开了这本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
刚过完13岁生日的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开始了长达25个月之久的避难生活,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有所活动。
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记录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家人的关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在安妮的日记里很少会看出这个十四岁女孩悲观的情绪,大多数情况都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她在如此狭促私密的空间里制造各种节日里的氛围,欢快地接受亲人及朋友的礼物,精心准备其他人节日的小礼品,在言语间能够看出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希望,丝毫看不出绝望的情绪。
从各种小细节里,我几乎感觉不到安妮正处于一个极度危险的处境,一个随时丢掉性命的局面。
看到这里我豁然明白了为什么封面上的小安妮是面带微笑与平静的表情。
同样是十四岁,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比起安妮生活环境条件好的不只是千万倍,我感谢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同时我也希望自己及我身边的每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都能像安妮一样时刻保持着希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像文中的安妮乐观地看到事情,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成功地做更多的事情,不会陷入失望的沼泽。
读《安妮日记》有感+(15篇)(安妮日记读后感500字)
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
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
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
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读《安妮日记》有感+(15篇)(安妮日记读后感500字)
读《安妮日记》有感 (15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读《安妮日记》有感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安妮日记》有感 1
最近,我怀着惋惜与气愤的心情读完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我深切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处境。
同时,我又万分感谢“犹太人秘密据点”的提供者和保护人:艾莉、米普、亨克、克莱斯、库拉勒。他们无私地向他们提供着食物及生活用品;如果没有他们,安妮八人也不能活这么长时间。还有,我真想对告举安妮他们的人大声痛喊:“人们永远恨们!”
安妮日记给了我许多感悟,也教给我许多事情,更让所有读者都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安妮可能会和以前一样,在快乐、和平中度过每一天,可是那场战争打破了这一切:被炸毁的房子,流离失所的难民,无故死在街头的人们和那一张张狰狞的脸庞。所有孩子脸上的欢乐都不复存在,带着恐惧、愤恨,躲进了一所所房子。
和其他孩子一样,安妮也随着爸爸妈妈躲进了一所房子中,靠好心人送来的食物度过充斥着恐惧的每一天。可是她又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在这残酷的现实中,她的脸上仍然带着微笑,那是一种绝对相信自己的微笑!安妮说过:“我常常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因为我相信日子一定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美好!”安妮相信,只要自己对生活还有希望,并且不断朝着那个希望前进,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
《安妮日记》读后感(6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我读了一本书。
我给你们说说。
《安妮日记》主要讲述了犹太小女孩安妮因二战跟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生活在密室里,每天只能吃一些烂土豆。
在漫长的___个月里,她用她的笔记录了她在密室里每一天的成长经历,并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与父母的关系、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如果你自己陷入不幸,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要你就更失落了。
但是,不幸之外总还有美好的事物,就是在不幸之内也有美的一面。
这是我的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2)相信不少人看过《安妮日记》吧!里面的主人公是不是时刻牵挂着你的心?我也一样。
里面讲述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故事,安妮她们一家都是犹太人,他们本在幸福的生活着,可是,那群禽兽不如的德国兵居然下了一条指令,不让犹太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还要把居住在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
唉……读完后,我不禁长叹一口气。
大家都是人,又何必赶尽杀绝呢,要是永远都是“人间太平”,就不会有贫穷人民饿死街头之事了,不是吗?最后,我想对安妮说:“你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不是一个懦夫,我们以你而自豪!”《安妮日记》读后感(3)《安妮日记》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小说,作者就是安妮。
佛兰克。
安妮留下来的日记也就是所谓的《安妮日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迫害犹太人最佳见证,同时我相信安妮有惊人的毅力和勇气。
安妮日记里让我知道了安妮一家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市,纳粹统治期间全家迁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避难。
为了躲开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躲在密室里,密室就是安妮爸爸的办公室,度过了两年的隐蔽生活,但是最后安妮一家遭到被捕,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来。
我觉得安妮死了真是很遗憾,但是她活得很有意义。
《安妮日记》读后感(4)犹太人的命运太惨了,让我们不禁为他们但忧。
为什么有民族歧视?为什么犹太人的命运如此?这本书是经典的二战实例。
一是讲二战期间,人民受到的灾难大。
二是讲安妮一家,范丹先生一家和彼得的藏匿者生活,这些人每天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天天枪弹雨林。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相关推荐《安妮日记》读后感(通用21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1《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载的,本书的主人公叫安妮,她是一个只有十三岁的犹太人,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特别憎恨犹太人,虽然这些犹太人对德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1942年的时候,还是大规模的逮捕犹太人,安妮为了躲避犹太人的绞杀,躲到了父亲小公司地下的库房,于是《安妮日记》就是记载了这个秘密小屋里的故事。
我想这样一本书的读后感肯定会令人感叹。
读完《安妮日记》,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伤感,在文章开始看的时候,只是感觉希特勒的残暴,看到安妮一家在库房生活的时候,心里有一种怜悯,随着这个避难所人数的增加,就会从心里感觉他们生活的艰辛,他们白天不敢出门,有时候库房还没有灯,男男女女在那样小的一个密闭空间,不仅生活不方便,而且他们所受的痛苦和折磨可想而知,因为他们还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只是为了活着。
但是尽管如此,安妮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每一次都能自我鼓励,振奋起来,这也是我读《安妮日记》最敬佩的地方。
有人说《安妮日记》的读后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触,是啊,在如今经济发达的社会,一个13岁的孩童还什么都不懂,不仅有父母的疼爱,而且基本上要什么有什么,可是现在的孩子还是不知道满足,跟安妮相比,现在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因此我们就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我们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优美的环境,我们应该学会知足常乐,这就是我读《安妮日记》的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2看完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很有感触,非常敬佩《安妮日记》里的主人公ˉˉ安妮。
弗兰克,虽然她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她坚强、勇敢,乐观!她不怕面对艰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怕面对战争世界的多种困难!我觉得安妮和她的姐姐玛格特.弗兰克都是两个好学的孩子,在她听到姐姐推算说十月一号就能上学,她们姐俩就高兴的不得了!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因为不论是达思太太还是杜赛尔骂她,她都不会顶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气呼呼的冲上去,一个劲地说她的缺点!哦,对了虽然她也会在日记里对他们颇有微词,但是,这也是她的一种倾诉!我觉得库格勒先生、克莱曼先生、梅普、沃森、艾莉...这几位善良热心的荷兰朋友是伟大的,是乐于助人的!他们给弗兰克一家和达思一家提供食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有时候会带一些小礼物和城里的新消息!如果遇上重大的节日或某人的生日,大家就会聚在一起把自己的存货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为清冷的生活带来一丝热闹,为艰苦的生活带来一丝甜蜜!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
《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帮大家的《安妮》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寒假的时候,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通过安妮写日记,我觉得安妮应该是一个善良、活泼、坚强而且漂亮的犹太少女。
她把日记当做自己的一位朋友并常常写信给日记(日记的名子叫基蒂)。
安妮很不幸,国为是犹太人而被希特勒捕杀,没有方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离开温暖的家,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间秘密小屋,同时小屋里又搬来了4个人,他们8个人每天都不能发出声音,以免被别人发现。
小屋里的8个人的性格不同,之间总会发生有趣的小事。
读完《安妮日记》我感到无比敬仰安妮,安妮16岁,却可以写出这样的言语,可以看出安妮的潜质和知慧啊!可到最后,密室的8个人被别人出卖,全部被送往集中营。
多么可惜啊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希特勒,如果安妮一家没有被出卖,那安妮一定是个天才!也许她长大了还会成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笔很好,从她的每一个字里,我看到了密室里8个人的性格,了解了他们,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内心深处。
我们应该记住安妮,记住她的天真,和坚强!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被视为异类,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犹太人,便令她死于非命,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对春天的憧憬中凋谢了。
安妮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生活充满了梦想和希望,她的命运像是一幅带着压抑色彩的油画,让人感到悲哀。
她每天给那个神秘的吉蒂写信,透过一扇不常开的小窗子来观察这个世界并记述着她对一切的想法,还梦想着成为一个作家或记者,可惜的是还未等她走出这个牢笼,便被瘟疫夺去了生命。
她的悲剧也是给每个人的一个警钟,是一个凝结着太多太多鲜血的教训。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着战争的完毕,又像是一个真实的记录员,不断地从小窗户中了解外面并一一记录下来,她想用她的日记来告诉人们种族歧视的不该,在她的日记中也流露着愤怒与恐惧却依旧写道:“世界虽然这样,但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安妮日记读后感经典(精选6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经典(精选6篇)安妮日记读后感经典精选篇1《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
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
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
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
”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现在,看了我介绍的《安妮日记》,大家一定也喜欢上了这本书了吧,也很想读它了吧!找个机会一定要读!安妮日记读后感经典精选篇2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
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
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
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
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
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安妮日记读后感经典精选篇3我偶尔也会从一些书籍上了解,看到一些犹太人在曾经遭受到的苦难,但看了《安妮日记》之后,我更加体会到了犹太人那曾经铭心刻骨的痛,就如同当时可恶的日鬼子侵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的痛,痛入骨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妮日记读后感1安妮·弗兰克本是一名普通的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一家四口过着富裕的生活。
但这宁静的一切很快就被一场战争打破。
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执政后,开始了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迫害。
为了家人的安全,安妮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来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躲避危险。
在这里的生活虽然不如从前自在,但在这里,安妮仍然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学校生活。
1942年7月,情况更糟了,在德国纳粹的迫害下,为了避免遭受纳粹警察的逮捕和屠杀,安妮一家与同是犹太人的凡·丹一家以及一名犹太医生杜瑟尔,躲进了书中被称作“密室”的地方。
开始了长达二十五个月的“秘密”生活。
直到1944年8月4日遭人检举被送进集中营。
这本书以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期间密室中的人们的生活实录。
在白天,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他们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大声说话,甚至不能上厕所。
每天,安妮都会担惊受怕,密室外战火不断,炸弹就在他们身旁炸开,死亡的威胁,被发现的恐惧。
因为战争,因为人性的丑恶,安妮这个应该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不得不蜷缩在密室的一角瑟瑟发抖。
因为战争,让昔日美好的世界变得满目疮痍。
死亡的阴云笼罩在密室中的每个人身上。
在这里,人性被压抑,甚至开始扭曲。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不断,每天能活着醒来就是最大的幸运,就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也奢侈至极。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安妮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人性中最美好最柔软的一面。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
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美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
虽然命运带给了安妮许多苦难,但是依然历练了安妮的品格,她学会了去直面自己的缺点。
在密室生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安妮逐渐成长为一个心里十分成熟,对生活有着深刻感悟的人。
她丰富而美好的内心世界就像是绽放在战火中的花朵,尽管眼前是黑暗,但从来没有放弃对光明的期盼。
安妮日记读后感2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作文《安妮日记》读后感。
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
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
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
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
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
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
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
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
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安妮日记读后感3“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
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
”——安妮·弗兰克总是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却不知道怎么下笔。
我想我读这本日记的时候就是在读这个少女的人生。
安妮有她的主见,有她独特的想法。
战争让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深度,对生命、对生命有追求的人。
不,其实更加准确的是……战争逼她成长。
安妮在这间狭窄的藏身小屋里,借助对日记的倾诉,思考着人性,世界以及宗教。
一本日记,记录了她从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悲愤到最后的挣扎和死亡。
这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带给她自己的和全世界的则是温暖与坚强。
在困境中,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可能都不一样。
而安妮选择的,是乐观与坚强。
这本细腻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页页日记,犹如一串珍珠,串联起安妮的全部生活。
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唯独不能摧毁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这是对纳粹德国暴力的诉控!是对反法西斯的坚决抵抗!是犹太人民在二战期间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是战争的罪恶,是人性的贪婪与挣扎。
开头的那句话很显然地体现出了安妮对待黑暗生活的乐观。
安妮在这间秘密阁楼中的确度过了一个提心吊胆却又美好的25个月。
例如,她和皮特的初恋。
我想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必不可少的经历,可惜常常不能如你所愿。
“我觉得,不仅政府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普通公民也有责任。
人的心中藏有太多的欲望,总想驾驭别人,控制别人,否则只凭少数政客兴风作浪,是不会发起战争的。
”这是我从书上摘抄的一句话。
这句话很了然地说明了战争的原因。
不错,每个人心中都是有冲动,有欲望的。
这使他们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
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之后,将会是对和平的漫长而又痛苦艰难的等待。
安妮日记读后感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在纳粹疯狂迫害的恐怖之中,一位少女用日记记录了这可怕的一切。
这个未到花季的少女——安妮,迫不得已躲进了密室。
在华一半的年龄,却要接受这黑暗、动荡的年代,这公平吗?枯燥的空气、单调的饭菜,还有性格怪僻的居伴,这使安妮的各种行为都受到压制。
黎明前的黑暗,为什么就这么的长?没有人可以忍受这种黯淡无光的生活。
“黎明真的会到来吗?”我在心里暗暗的问着自己,更从心底里祝福这个少女安妮……密室里的生活枯燥压抑,但是绝不能放弃希望——她想成为一名作家和记者。
这是一个美丽的愿望,但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
但是这个内心坚强的女孩在日记上仍然执着的写道:“我仰望天空,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好告终,和平与详和会重新回来。
此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
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这些理想!”此时,我清晰地看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疯狂的呐喊着,带着心中不泯灭的希望与那个无畏的梦……在距离他16岁生日尚差3个月的时候,她在那个可怕的贝根贝尔森集中营里,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充满了对和平渴望的双眼。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是的,你的愿望实现了。
我相信《安妮日记》会被一直流传下去。
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有爱,安妮用它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
为什么?为什么正义的人总是难逃厄运?牙齿紧咬着,把头往上抬,我发现天空是那么蓝,这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
安妮在密室里逼我们更渴望光明。
敬佩、惋惜、悲哀、气愤……这些字眼交织在我的心里。
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安妮来说,也许,死亡就是人世间最好的'一种解脱,并且,她的日记能流传到现在,这已经是最好的回报,可是,我为什么不能为安妮感到开心呢?“哎”——轻轻的叹息一声,我无言以对……安妮日记读后感5“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似一缕阳光,如一阵清风……那时的我们拥有最纯真的笑容。
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把开始记录是13岁,在15岁被纳粹抓获。
——她把那“美好”岁月记录了下来。
我们在想象“安妮”过得舒适生活,错了!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正生活在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纳粹的杀害,于是随家人躲到了一间密室里,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在十三四岁我们应该享受着老师的教育,父母的疼爱,拥有最美丽的笑脸,最动听的笑声,享受花季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可是“安妮”只有日记本陪着她。
我不敢想象密室里那黑暗的时光,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只有饥饿,只有恐惧和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们。
“安妮”在这种环境下中学会了:不屈服,不气馁。
她善于思考自己所犯的错误,正视自己的缺点。
安妮初进密室,对“凡。
丹夫妇”是厌恶的,对母亲的责备的不满……可是“安妮”学会了自我改正,包容……在密室的生活由一开始的厌恶,到真正安定下来,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安妮”在密室中喜欢上了“彼得”——一个腼腆的男生,在这个密室里“安妮”有青春的萌动。
在这个黑暗的密室里“安妮”用她的乐观,满怀理想感染着身边的人,感染着“彼得”,于是“彼得”也悄悄喜欢上了她。
在1944年8月1日,“安妮”放下了笔,故事结尾的很突然,留下了很多的幻想——“安妮”被纳粹抓走了!仔细回味,这本日记,笔调贴近我们,又和我们的生活大不一样。
“安妮”把成长中的困惑与好奇真实地记录出来,在日记中“安妮”对自己的情感直言不讳,让我们好像看到另一个自己。
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们没有渡过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是在欢笑中度过的。
“安妮”也是幸运的,她在这时间里,认识到了自己,学会了坚强,热爱生活。
可爱的“安妮”在纳粹的迫害下永远的闭上了眼,距离她16岁生日仅剩3个月,距离这个集中营集中营获救仅剩1个月,“安妮”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痛苦”的密室生活,让我们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不仅深思。
正值花季的我们,应该深思: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