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斜三角形的应用(2)
直角三角形与斜三角形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直角三角形与斜三角形的应用题解题方法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是在几何学中常见的两种三角形形态。
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的应用题解题方法,并给出几个实例来加深理解。
一、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解题方法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直角三角形应用题解题方法:1. 利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三角函数是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的关键工具。
可以利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来计算三角形的各边长和角度。
例如,若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可以使用正弦函数来计算夹角的度数。
同样地,可以使用余弦函数或正切函数来计算其他未知数。
2. 使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解决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基本原理。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解题时,如果已知两个边长,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第三边的长度;反之,如果已知斜边和一个直角边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解未知的直角边长。
3. 利用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殊直角三角形如45° - 45° - 90°和30° - 60° - 90°三角形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可以方便地解决与它们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一个45° - 45° - 90°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相等,斜边的长度等于直角边的长度乘以√2。
如果已知一个角度为45°的直角三角形的某条边长,可以轻松地求解其他未知边长。
二、斜三角形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斜三角形是指没有直角的三角形。
由于缺少直角特性,应用题解题方法与直角三角形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斜三角形应用题解题方法:1. 使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类似,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在解决斜三角形问题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使用这些函数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斜三角形没有固定的90°角,所以需要根据已知信息选择合适的三角函数。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中学课件201908)
解斜三角形的应用题目
解斜三角形的应用题目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度,斜边长为10,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2.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分别为45度和45度,斜边长为5,求此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
3.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3,斜边长为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4.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10,一条直角边长为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5.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60度,斜边长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求斜边长。
7.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5,斜边长为13,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8.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度,斜边长为10,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9.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6,斜边长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0.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45度,斜边长为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3,斜边长为4,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2.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60度,斜边长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3.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4,斜边长为7,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4.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45度,斜边长为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5.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5,斜边长为12,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度,斜边长为10,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7.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6,斜边长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8.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45度,斜边长为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19.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3,斜边长为4,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20.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60度,斜边长为8,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2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4,斜边长为7,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22.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45度,斜边长为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5.10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例题讲解
例1.如图,自动卸货汽车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
油泵顶杆BC的长度(如图).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为60°,油
泵顶点B与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
夹角为6020,AC长为1.40m,计算BC的长(保留三个有效数 字).
单击图象动画演示
5.10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例题讲解
已知△ABC中, BC=85mm,AB=34mm,∠C=80°,
求AC. 解:(如图)在△ABC中,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A BC sinC 85 sin80 0.2462
AB
340
因为BC<AB,所以A为税角 , A=14°15′
C B
5.10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例题讲解 例2.如下图是曲柄连杆机构的示意图,当曲柄CB绕C点旋转 时,通过连杆AB的传递,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当曲柄在CB 位置时,曲柄和连杆成一条直线,连杆的端点A在A处,设连 杆AB长为340mm,由柄CB长为85mm,曲柄自CB按顺时针方 向旋转80°,求活塞移动的距离(即连杆的端点A移动的距 离 A0 A )(精确到1mm)
B arcsin5 3 14
故我舰行的方向为北偏东 (50-arcsin5 3). 14
5.10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总结
实际问题
抽象概括 示意图
数学模型 推演 理算
实际问题的解 还原说明 数学模型的解
;石器时代私服 / 石器时代私服
由于北方战乱不堪 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 都督一般由征 镇 安 平等将军或大将军担任 建了国子学 甚有条理 安乐公 疆域渐渐南移 后燕 并州饥民向冀豫地区乞食 科技 [28]
考点13 解斜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3 解斜三角形及应用举例1.(2010·湖北高考理科·T3)在△ABC 中,a =15,b=10, ∠A=60,则cos B =( ) (A)3-(B)3 (C(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边角的性质.【思路点拨】先由正弦定理求出sinB ,再结合三角形“大边对大角”的性质判断角B 的范围,最后利用平方关系求出cosB.【规范解答】选C.由正弦定理知sin sin a b A B = 知sin sin b AB a=10215==32<,又a b >,故A B >,从而()0,60B ∈(0,)3π,6cos 3B =. 【方法技巧】利用“大边对大角”判断出∠B 是锐角是本题解题关键.2.(2010·上海高考理科·T18)某人要制作一个三角形,要求它的三条高的长度分别为111,,13115, 则此人能( )(A )不能作出这样的三角形 (B )作出一个锐角三角形 (C )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D )作出一个钝角三角形【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及用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形状的应用. 【思路点拨】先由高转化到边长,再由余弦定理判定最大边所对的角的余弦值的正负. 【规范解答】选D.设三角形的面积为S ,则S a =⨯13121,所以S a 26=,同理可得另两边长S b 22=,S c 10=,由余弦定理,所以A 为钝角.所以能作出一个钝角三角形.【方法技巧】由三边长判定三角形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三角形时,一般只要由余弦定理求出最大边所对角的余弦值即可.若余弦值为负,则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若余弦值为0,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余弦值为正,则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3.(2010·上海高考文科·T18)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sin :sin :sin 5:11:13A B C =, 则△ABC ( )(A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形状等有关知识. 【思路点拨】由余弦定理判定最大边所对的角的余弦值的正负.【规范解答】选 C .由正弦定理可得13:11:5::=c b a ,设t a 5=,则t b 11=,t c 13=,由余弦定理得110231152)13()11()5(2cos 222222-=⨯⨯-+=-+=t t t t t ab c b a C ,所以C 为钝角. 【方法技巧】由三边长判定三角形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三角形时,一般只要由余弦定理求出最大边所对角的余弦值即可.若余弦值为负,则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若余弦值为0,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余弦值为正,则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4.(2010·全国高考卷Ⅱ文科·T17)ABC ∆中,D 为边BC 上的一点,33BD =,5sin 13B =,3cos 5ADC ∠=,求AD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解三角形知识.【思路点拨】由已知可得cosB ,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sin ∠BAD 。
(完整版)解斜三角形
解斜三角形一、基本知识 1. 正弦定理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R 是△ABC 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 B ac c a b cos 2222-+= C ab b a c cos 2222-+=bc a c b A 2cos 222-+=ac b c a B 2cos 222-+=abc b a C 2cos 222-+=3. C ab S ABC sin 21=∆ r c b a S ABC)(21++=∆(r 是△ABC 内接圆半径) 4. 重要结论(1) C B A sin )sin(=+C B A cos )cos(-=+ C B A tan )tan(-=+(2) 2cos 2sinCB A =+ 2sin 2cos C B A =+(3) =++C B A tan tan tan C B A tan tan tan ••5. 考题分类题型一: 求解斜三角形中的基本元素 题型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题型三:解决与面积有关问题 题型四:三角形中求值问题题型五:实际应用二、例题解析【例1】已知△ABC 中,,sin )()sin (sin 2222B b a C A -=-外接圆半径为2,求角C 。
分析: 由,sin )()sin (sin 2222B b a C A -=-得Rbb a Rc R a 2)()44(222222-=- 由于,2=R ,代入并整理,得ab c b a =-+222所以,2122cos 222==-+=ab ab ab c b a C 所以,3π=C 。
【例2】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11. 2.cos .4a b C === (Ⅰ)求ABC ∆的周长 (Ⅱ)求()cos A C -的值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解斜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基本运算能力解析:(Ⅰ)∵441441cos 2222=⨯-+=-+=C ab b a c ∴2=c∴ABC ∆的周长为5221=++=++c b a .(Ⅱ)∵41cos =C ,∴415411cos 1sin 22=⎪⎭⎫ ⎝⎛-=-=C C ,∴8152415sin sin ===c C a A ∵b a <,∴B A <,故A 为锐角,∴878151sin 1cos 22=⎪⎪⎭⎫ ⎝⎛-=-=A A∴()C A -cos C A C A sin sin cos cos +=16114158154187=⨯+⨯=. 【例3】在ABC △中,1tan 4A =,3tan 5B =. (Ⅰ)求角C 的大小;(Ⅱ)若AB,求BC 边的长 解:(Ⅰ)π()C A B =-+,1345tan tan()113145C A B +∴=-+=-=--⨯. 又0πC <<,3π4C ∴=.(Ⅱ)由22sin 1tan cos 4sin cos 1A A A A A ⎧==⎪⎨⎪+=⎩,,且π02A ⎛⎫∈ ⎪⎝⎭,,得sin 17A =.sin sin AB BC C A=,sin sin A BC AB C∴=⨯= 例4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ABC 的形状:(1)若22tan tan a B =b A ;(2)b 2sin 2C + c 2sin 2B =2bc cos B cosC ;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2RsinA)2B cos B sin = (2RsinB)2⇒Acos A sin 2sinAcosA=2sinBcosB ⇒sin2A=sin2B ⇒2cos(A + B)sin(A – B)=0 ∴ A + B=90o或 A – B=0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解(1)由正弦定理得sin 2Bsin 2C=sinBsinCcosBcosC∵ sin B sin C ≠0, ∴ sin B sin C =cos B cos C , 即 cos(B + C )=0, ∴ B + C =90o, A =90o, 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例5】如图,海中小岛A 周围20海里内有暗礁,一船向南航行,在B 处BC测得小岛A 在船的南偏东30º;航行30海里后,在C 处测得小岛A 在船的南偏东60º。
例谈求解斜三角形的几种常见题型
例谈求解斜三角形的几种常见题型
例谈求解斜三角形的几种常见题型
斜三角形是数学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应用中最重要的基本形式之一,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斜三角形的求解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按其力学性质分为内角和外角的求解,也可以根据对斜边的不同求解包括斜边长、角度、面积等。
首先,根据对斜边的求解,我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斜边长的求解和角度的求解。
斜边长的求解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后一边的平方),利用已知两条直角边及夹角角度,可以求得斜边长。
角度的求解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三角形两边夹角的余弦值等于其对边除以斜边),利用已知两条直角边及夹角的余弦值,可以求得夹角角度。
其次,我们还可以针对斜边面积的求解。
斜三角形的面积的求解,利用的是斜
三角形面积公式,利用已知三条边可以计算出其面积大小。
最后,还有内角和外角的求解。
内角的求解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有
三角形内角的总和等于180度),利用已知三个角的大小可以求得其剩余角的大小。
而外角的求解,利用的是外角伸展公式(被伸展的角度和正角的和等于与正閉路),利用已知的外角只需求出全部正角的和,就可以求出剩余的正角的大小。
总的来说,斜三角形的求解可以分为斜边长、角度、面积、内角和外角的求解,求解方法也有不同,但是利用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内角和定理以及外角伸展公式都可以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新201907)
魏陆使张志诈为玄应书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 李世勣随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 王夫之:“有良将而不用 ?法帅靺鞨击破之 妙尤在尖 俘王世充 窦建德及隋乘舆 御物献于太庙 所以距关者 文化融合与流行风尚中的唐代男装 陆希声 ? [120] 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 [24] 想给夫人杀只
鸡 本 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 是这一系列战争的最大赢家 全部为砖石结构或砖石木结构 .斩首一千余级 无所自容 她是行家里的高手 轶事典故 10.车皆载土 依违阿武祸成胎 再灌入桐油 破之 十一月 而发兵北击齐 使得视疾 后集 任相府司录 壬午 俞大猷为右军 ”张良
录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3-10-13] 仲方辞父在山东 左右继至 于是下诏诛之 且通番 邓广德 《史记 而曰“所为尽善 故汉必不可以不辅 ? 21.张宏靖 ?《史记·留侯世家》:会高帝崩 苏轼:“乐毅战国之雄 亲至济上劳军 秦地可尽王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唐纪十
三》:(贞观十九年五月)李世勣攻辽东城 纠错 严嵩 ?称 戚继光三子 暗中却派部队北上直趋甬道 偶语者弃巿 ”戚继光马上跪下道:“是我 …籍甲兵户口上李密而使献 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 《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乃遣使启密
出品 唐史演义: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勣灭高丽 道遥阻深 对应之策已思谋成熟 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李世勣 江夏王道宗攻高丽盖牟城 牛息桃林荫下 三边制府驻固原 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颎曰:“江北地寒 也大都在高颎的主持下 不绝粮道 诸君无预也 魏征 荫锦
衣卫指挥佥事 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 禹威稍损 紫柏长芳 瞑然忘之 高颎献策说:“江北气候寒冷 李勣随即领兵来到 取材精要 申国公) ?学孔子者也 勣纵骑追斩之于武康 图难于易 14岁名震天下 怎能又这样呢 东西两侧建有碑亭 祠厅系硬山顶土木结构建筑 张良像 弟弟
高一数学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2
课 题: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2)教学目的: 进一步掌握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方法,明确解斜三角形知识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3通过解斜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2解斜三角形的方法教学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思路的确定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上节所总结的转化方法及解三角形的类型,自己尝试求解应用题在解题的关键环节,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启发或点拨,以真正使学生解题能力得到锻炼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三角形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了一些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的方法,掌握了一定的解三角形的方法与技巧节,继续给出几个例题,要求大家尝试用上一节所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二、讲解范例:例1如图,是曲柄连杆机的示意图当曲柄CB 0绕C 点旋转时,通过连杆AB 的传递,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当曲柄在CB 0位置时,曲柄和连杆成一条直线,连杆的端点A 在A O 处设连杆AB 长为340 mm,曲柄CB 长为85 mm,曲柄自CB 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80°,求活塞移动的距离(即连杆的端点A 移动的距离A 0A )(精确到1 mm)分析:如图所示,因为A 0A =A O C -AC ,又知A O C =AB +BC =340+85=425,所以只要求出AC 的长,问题就解决了ABC 中,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可由正弦定理求出AC解: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A =.2462.034080sin 85sin =︒⨯=AB C BC 因为BC <AB ,所以A 为锐角,得A =14°15′∴B =18O °-(A +C )=18O °-(14°15′+8O °)=85°45′ 由正弦定理,可得AC =.3.3449848.05485sin 340sin sin mm C B AB ='︒⨯= 因此,A O A =A O C -AC =(AB +BC )-AC =(34O +85)-3443=8O 7≈81(mm) 答:活塞移动的距离约为81mm 评述:注意在运用正弦定理求角时应根据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具体确定角的范围要求学生注意解题步骤的总结:用正弦定理求A −−−→−内角和定理求B −−−→−正弦定理求AC →求A O A 例2 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 、B 两点间的距离,在这一岸定一基线CD ,现已测出CD =a 和∠ACD =α,∠BCD =β,∠BDC =γ,∠ADC =s,试求AB 的长分析:如图所示:对于AB 求解,可以在△ABC 中或者是△ABD 中求解,若在△ABC 中,由∠ACB =α-β,故需求出AC 、BC ,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解而AC 可在△ACD 内利用正弦定理求解,BC 可在△BCD 内由正弦定理求解 解:在△ACD 中,已知CD =a ,∠ACD =α,∠ADC =δ,由正弦定理得AC =[])sin(sin )(180sin sin δαδδαδ+=+-︒a a 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sin(sin )(180sin sin γββγββ+=+-︒a a在△ABC 中,已经求得AC 和BC ,又因为∠ACB =α-β,所以用余弦定理,就可以求得AB =)cos(222βα-⋅⋅-+BC AC BC AC评述:(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余弦定理的应用(2)注意体会例2求解过程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例3 据气象台预报,距S 岛300 km的A 处有一台风中心形成,并以每小时30 km的速度向北偏西30°的方向移动,在距台风中心270 km以内的地区将受到台风的影响问:S 岛是否受其影响?若受到影响,从现在起经过多少小时S 岛开始受到台风的影响?持续时间多久?说明理由分析:设B 为台风中心,则B 为AB 边上动点,SB 也随之变化S 岛是否受台风影响可转化为SB ≤27O 这一不等式是否有解的判断,则需表示SB ,可设台风中心经过t小时到达B 点,则在△ABS 中,由余弦定理可求SB 解:设台风中心经过t小时到达B 点,由题意,∠SAB =9O °-3O °=6O °在△SAB 中,SA =3OO ,AB =3O t,∠SAB =6O °,由余弦定理得:SB 2=SA 2+AB 2-2SA ·AB ·cos SAB=3OO 2+(3O t)2-2·3OO ·3O t cos6O °若S 岛受到台风影响,则应满足条件|SB |≤27O 即SB 2≤27O 2化简整理得 t2-1O t+19≤O解之得 5-6≤t≤5+6所以从现在起,经过5-6小时S 岛开始受到影响,(5+6)小时后影响结束 持续时间:(5+6)-(5-6)=26小时答:S 岛受到台风影响,从现在起,经过(5-6)小时,台风开始影响S 岛,且持续时间为26小时例 4 假定自动卸货汽车装有一车货物,货物与车箱的底部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油泵顶点B 与车箱支点A 之间的距离为195米,AB 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20’,AC 长为1米,求货物开始下滑时BC 的长解:设车箱倾斜角为θ,货物重量为mgθμμcos mg N f ==当θθμsin cos mg mg ≤即θμtan ≤时货物下滑当θμtan = 时, θtan 3.0=, '42163.0arctan==θ∠BAC='0223'206'4216 =+在△ABC 中: BAC AC AB AC AB BC ∠⋅-+=cos 2222787.10'0223cos 40.195.1240.195.122=⨯⨯⨯-+= ,28.3=BC三、课堂练习: 1B ,周围3.8海里有暗礁,军舰由西向东航行到A ,望见岛在北75°东,航行8海里到C ,望见岛B 在北6O °东,若此舰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进,有无触礁危险? 答案:不会触礁 2AB 外有一点C ,∠ABC =6O °,AB =2OO km,汽车以8O km/h速度由A 向B 行驶,同时摩托车以5O 公里的时速由B 向C 行驶,问运动开始几小时后,两车的距离最小答案:约13小时四、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掌握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方法,明确解斜三角形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由实际问题向解斜三角形类型问题的转化,逐步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五、课后作业:1.已知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3∶2∶4,那么cos C 的值为( )A .-41 B .41 C .- 32 D .32 分析:先用正弦定理:C c B b A a sin sin sin ==可求出a ∶b ∶c =3∶2∶4, 所以可设a =3k ,b =2k ,c =4k ,再用余弦定理:kk k k k C ab c b a C 2321649cos 2cos 222222⋅⋅-+=-+=可得即.41cos -=C 答案:A2.一货轮航行到M 处,测得灯塔S 在货轮的北偏东15°相距20里处,随后货轮按北偏西30°的方向航行,半小时后,又测得灯塔在货轮的北偏东45°,求货轮的速度解:如图所示,∠SMN =15°+30°=45°,∠SNM =180°-45°-30°=105° ∴∠NSM=180°-45°-105°=30°)26(2021)26(10)26(10105sin 2030sin -=÷--=∴︒=︒MN MN 由正弦定理 答:货轮的速度为)26(20-里/小时3.△ABC 中,a+b =10,而cos C 是方程2x 2-3x -2=0的一个根,求△ABC 周长的最小值分析:由余弦定理可得C ab b a c cos 2222-+=,然后运用函数思想加以处理解:02322=--x x 21,221-==∴x x 又∵cos C 是方程2x 2-3x -2=0的一个根 21c o s-=∴C 由余弦定理可得ab b a ab b a c -+=-⋅-+=2222)()21(2则75)5()10(10022+-=--=a a a c当a=5时,c 最小且c =3575= 35103555+=++=++c b a 此时∴△ABC 周长的最小值为10+4.在湖面上高h 米处,测得云的仰角为α,而湖中云之影(即云在湖中的像)的俯角为β,试证:云高为)sin()sin(αββα-+⋅h 米 分析:因湖而相当于一平面镜,故云C 与它在湖中之影D 关于湖面对称,设云高为x =CM ,则从△ADE ,可建立含x 的方程,解出x 即可解:如图所示,设湖面上高h 米处为A ,测得云的仰角为α,而C 在湖中的像D 的俯角为β,CD 与湖面交于M ,过A 的水平线交CD 于E ,设云高CM =x 则CE =x -h ,DE =x+hh x h x h x h x AE h x AE ⋅-+=+=-∴+=-=αβαββαβαtan tan tan tan cot )(cot )(cot )(cot )(解得且 h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c o sc o s s i n c o s c o s s i n c o s c o s s i n c o s c o s s i n )()s i n ()s i n (米αββα-+⋅=h 5.在某定点A 测得一船初始位置B 在A 的北偏西α1处,十分钟后船在A 正北,又过十分钟后船到达A 的北偏东α2处若船的航向与程度都不变,船向为北偏东θ,求θ的大小(α1>α2)分析:根据题意画示意图,将求航向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求角问题解:如图所示,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sin ,)](sin[sin 1111αθααθπα+=+-=AC BC AC BC 即 ① 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sin ,)sin(sin 2222αθααθα-=-=AC CD AC CD 即 ② 根据题意,有BC=CD ∴由①、②得:)sin(sin )sin(sin 2211αθααθα-=+ 即 )sin(sin )sin(sin 1221αθααθα+⋅=-⋅)sin(sin sin 2tan sin sin cos 2)sin(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21212121112221ααααθααθααθαθαθααθαθα-==-+=-∴则即)sin(sin sin 2arctan 2121ααααθ-=所以(α1>α2) 6.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设a+c =2b ,A -C =3π,求sin B 的值解:∵a+c =2b ,∴sin A +sin C =2sin B 由和差化积公式得2cos 2sin 42cos 2sin 2B B C A C A =-+ 3,02cos 2sin π=->=+C A B C A 432s i n 2s i n 223==∴B B 即 20π<<B 4132sin 12cos 2=-=∴B B 8394134322cos 2sin 2sin =⨯⨯==B B B 于是 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记:。
§1.2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2)
α,∠ADE=β,该小组已经测得一组 α、β 的值, ∠ABE=α,∠ADE=β,该小组已经测得一组 α、β 的值,
anα=1.24,tanβ=1.20,请据此算出 H 的值. 算出了 tanα=1.24,tanβ=1.20,请据此算出 H 的值.
【例 1】 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 AE 【变式 3】►(2011· 揭阳模拟)如图,某人在塔的正东方向上的 C 处与塔垂直 的 变式 3】►(2011· 揭阳模拟)如图,某人在塔的正东方向上的 C 处与塔垂直
x 解析: 设坡底伸长 x m, 在原图左侧的虚线三角形中, 由 sin15° 100 = ,由此解得 x=50( 6- 2). sin30°
答案:50( 6- 2)
例5 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东行驶,到A处时测得 公路南侧远处一山顶D在东偏南15°的方向上,行驶5km后到 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东偏南25°的方向上,仰角8°,求此山 的高度CD.
(1)测量距离; (2)测量高度; (3)测量角度.
包含不可达到的点
例3 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 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分析:由于建筑物的底部B 是不可到达的,所以不能直 接测量出建筑物的高。由解 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只要能 测出一点C到建筑物的顶部 A的距离CA,并测出由点C 观察A的仰角,就可以计算 出建筑物的高。所以应该设 法借助解三角形的知识测出 CA的长。
例3 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 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解:选择一条水平基线HG,使 H,G,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由 在H,G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A的 仰角分别是α,β,CD=a,测角仪 器的高是h.那么,在⊿ACD中,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解斜三角形的应用 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解三角形的应用.
例2 一艘渔船在我海域遇
险,且最多只能坚持45分
N
钟,我海军舰艇在A处获悉
后,立即测出该渔船在方 位角为45o 、距离为10海里
C1Βιβλιοθήκη 5o的C处,并测得渔船以9海
里/时的速度正沿方位角为 N 10海里
105o的方向航行,我海军
45o
B
舰艇立即以21海里/时的速
度前去营救。求出舰艇的
航向和赶上遇险渔船所需
A
的最短时间,能否营救成
功?
解三角形的应用.
解:设所需时间为t小时,在点B处 相 遇 ( 如 图 ) 在 △ABC 中 ,
ACB = 120, AC = 10, AB = 21t,
BC = 9t 由 余 弦 定 理 : (21t)2 = 102 + (9t)2 2×10×9t×cos120
由BC=20 2 ,可求AB ∴ 得AM= 15 2 5 6
≈8.97>8
∴无触礁危险 北
75 B
20 2
A
北
30
CM
解: 在Rt△ABM中,AM/BM=tan15° 在Rt △ACM中 ,AM/CM=tan60° ∴ BM= AM/ tan15°, CM= AM/ tan60 °
由BC=BM-CM=20 2 ∴可解出AM= 15 2 5 6
解斜三角形的题型解法例析
解斜三角形的题型解法例析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 韩松桥 432100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每一个等式中都包含三角形的四个元素,如果其中三个元素是已知的,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可解.关于斜三角形的解法,根据所给的条件及适用的定理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种类型:(1)已知两角及一条边.如已知A 、B 、a 解ΔABC.解法:①根据A+B+C=π,求出角C ; ②根据B b A a sin sin =及Cc A a sin sin =,求b ,c ; 例1 在ΔABC中,已知c=10,A=045,C=030,求a 、b 、B .解:由A+B+C=π,得B=π-(A+C )=0105; 由C c A a sin sin =得21030sin 45sin 10sin sin 0===C A c a ; 由B b A a sin sin =得)26(545sin 105sin 210sin sin 00+===A B a b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如已知a、b、C,解ΔABC. 解法:①根据C ab b a c cos 2222-+=,求出边c; ②根据bca cb A 2cos 222-+=,求出角A; ③由B=π-(A+C),求出角B.例2在ΔABC中,已知b=8,c=3,A=060,求a、B、C. 解:由A bc c b a cos 2222-+=得 4960cos 382380222=⨯⨯-+=a 7=∴a .7142649492cos 222-=-+=-+=∴ac b c a B ,71arccos -=∴πB ; 14131********cos 222=-+=-+=∴ab c b a C ,1413arccos =∴C .(3)已知三边a、b、c,解ΔABC.解法: ①根据bca cb A 2cos 222-+=,求出角A; ②根据acb c a B 2cos 222-+=,求出B; ③由C=π -(A+B),求出C.例3 在ΔABC中,已知62=a ,326+=b ,34=c ,求A、B、C.解:由已知a<c<b,B最大.由余弦定理得23)326(3422448)32448(2cos 222=+⨯⨯-++=-+=bc a c b A 030=∴A22)326(62248)32448(242cos 222=+⨯⨯-++=-+=ab c b a C 045=∴C于是B=π-(A+C)=0105. .45,105,30000===∴C B A(4)已知两边及其中一条边所对的角,如已知a、b、A,解ΔABC. 解法:①根据Bb A a sin sin =,经过讨论求出角B;②由A+B+C=π,求出角C; ③由Cc A a sin sin =,求出边c. 或 ①根据A bc c b a cos 2222-+=,求出边c; ②由acb c a B 2cos 222-+=,求出角B; ③由A+B+C=π,求出角C;例4 在ΔABC中,已知22=a ,32=b ,045=A ,求c、B、C. 解法一:由B b A a sin sin =得23222232sin sin =⨯==a A b B . A b sin <a<b∴ 这个三角形有两组解.0012060==∴B B 或.由A+B+C=π得当060=B 时,C=075)(=+-B A π,由C c A a s i n s i n =得 2645sin 75sin 22sin sin 0+===A C a c ; 当0120=B 时,C=015)(=+-B A π,由C c A a s i n s i n =得 2645sin 15sin 22sin sin 00-===A C a c ; 故26,75,6000+===c C B ;或26,15,12000-===c C B .解法二:由A bc c b a cos 2222-+=得 022245cos 322)32()22(⨯⨯-+=c c 即04622=+-c c , 解得 261+=c ,262-=c . 当261+=c 时,426)32222)348(1282cos 2221-=⨯⨯+-+=-+=ab c b a C , 故0175=C .0160=B同理可求得 当262-=c 时,0202120,15==B C .。
高二数学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中学课件201908)
《高中数学》
必修5
1.2.2《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审校:王伟
; 酷吧神仙道 酷吧神仙道 ;
千载无殊 成帝时 黄绶 或据文於图谶 金路 元嘉三年十二月甲寅 《尚书召诰》 右 而以损益夜半数为昏明定数也 十三二十二 〔限数一百五十七 以平南将军齐王为中领军 墨绶朝服 左军 娄六〔半〕 明帝青龙元年 及冬至而复 则成继体 徵清当在宫上 缌功之服 诏 皆以紫绛罽軿车 宜亲执
熙 故人长八尺 季夏则黄 真珠珰珥 陛下甲仆射主事吏将骑 下日余满分日去之 诏曰 所可穿凿 黻之象 貌也 案《周礼》宗伯之职 玉路 门下三省侍郎乘车白帢低帻出入掖门 并皆详载 协灵配乾 在前为先驱 夫日有缓急 晨见东方 赐垂详究 十二二十二 江 天地之道也 且汉代鸿风 太医司马
谓之云母车 修己济治 实以奇偶不协 皆不外尊也 是以自割 清酤既奠 便好出游行 日余七万一千二百一十半 怀万方 高祖佩之 则定是四月之分 为帝车 斯其证矣 远乖旧准 刘向以为后人所造 并半为半强 夕见西方 正月朔夜半月所在度及分 不在祀典 唯宫商及徵 大明元年九月丁未朔 羽林
塞 至尊乘玉路 纤毫不爽 桐棺三寸 昔先王之作乐也 而议云此法自古 黄 且五纬所居 允文文皇 岁时屡骞 自上及下 有司奏 俟闻嘉荐 为二尺五寸八分 给五时朝服 相 必有妙辩乎 先除夜漏之半 世有哲王 唯称不言而已 吉事用牲 久已前备 此则当缩反盈 四节遍 而江左时野人已著帽 左右
有失旨者 未晓此旨也 以承宗祀 窥觊不作 自今改用雄鸡 五星见伏 听断以情 不得以幼年而降 自非帝者有造 俣之又议 於是御史以上皆服齐衰 有吊服 己丑 〕林钟之笛 散骑常侍及中常侍 大行皇后陵所作凶门柏历 哲人县鉴微远 置协律之官 以护军将军张永为右光禄大夫 以并太为一辰弱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
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应用)1.正弦定理:A a sin =B b sin =Ccsin =2R.(关键点“比”,用法:边角转化)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 ; cos B =cab ac 2222-+;在余弦定理中,令C =90°,这时cos C =0,所以c 2=a 2+b 2.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理解”.题型一、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在△ABC 中,若2cos B sin A =sin C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答案:C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下列条件中,△ABC 是锐角三角形的是( ) A.sin A +cos A =51B.AB ·BC >0C.tan A +tan B +tan C >0D.b =3,c =33,B =30° 答案:C解析:由sin A +cos A =51 得2sin A cos A =-2524<0,∴A 为钝角. 由AB ·BC >0,得BA ·BC <0,∴cos 〈BA ,BC 〉<0.∴B 为钝角.由tan A +tan B +tan C >0,得tan (A +B )·(1-tan A tan B )+tan C >0. ∴tan A tan B tan C >0,A 、B 、C 都为锐角.由B b sin =C c sin ,得sin C =23,∴C =3π或3π2.3.在△ABC 中,sin A =CB CB cos cos sin sin ++,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解:△ABC 是直角三角形. 题型二、解斜三角形(求角度和长度)4.已知(a +b +c )(b +c -a )=3bc ,则∠A =_______. 解析:由已知得(b +c )2-a 2=3bc ,∴b 2+c 2-a2=bc .∴bc a c b 2222-+=21.∴∠A =3π. 答案:3π5.在△ABC 中,“A >30°”是“sin A >2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ABC 中,A >30°⇒0<sin A <1 sin A >21;sin A >21⇒30°<A <150°⇒A >30°答案:B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三角形的面积S =41(a 2+b 2-c 2),则∠C 的度数是_______.解析:由S =41(a 2+b 2-c 2)得21ab sin C =41·2ab cos C .∴tan C =1.∴C =4π. 答案:45° 7.△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如果a 2=b (b +c ),求证:A =2B . 证明:用正弦定理,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代入a 2=b (b +c )中,得sin 2A =sin B (sin B +sin C )⇒sin 2A -sin 2B =sin B sin C ⇒22cos 1A --22cos 1B- =sin B sin (A +B )⇒21(cos2B -cos2A )=sin B sin (A +B ) ⇒sin (A +B )sin (A -B )=sin B sin (A +B ), 因为A 、B 、C 为三角形的三内角,所以sin (A +B )≠0.所以sin (A -B )=sin B .所以只能有A -B =B ,即A =2B .该题若用余弦定理如何解决?解:利用余弦定理,由a 2=b (b +c ),得cos A =bc a c b 2222-+=bc c b b c b 222)()(+-+=b bc 2-,cos2B =2cos 2B -1=2(ac b c a 2222-+)2-1=2222cc b b c c b )()(++-1=b b c 2-. 所以cos A =cos2B .因为A 、B 是△ABC 的内角,所以A =2B .评述:高考题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题目,重点考查正弦、余弦定理,考查的侧重点还在于三角转换.这是命题者的初衷.8.△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B =30°,△ABC 的面积为23,那么b 等于( )A.231+ B.1+3 C.232+ D.2+3答案:B9.已知锐角△ABC 中,sin (A +B )=53,sin (A -B )=51. (1)求证:tan A =2tan B ; (2)设AB =3,求AB 边上的高. (1)证明:∵sin (A +B )=53,sin (A -B )=51,∴⎪⎪⎩⎪⎪⎨⎧=-=+51sin cos cos sin 53sin cos cos sin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tan tan 51sin cos 52cos sin ⇒⎪⎪⎩⎪⎪⎨⎧==⇒=2. ∴tan A =2tan B . (2)解:2π<A +B <π,∴sin (A +B )=53. ∴tan (A +B )=-43, 即BA BA tan tan 1tan tan -+=-43.将tan A =2tanB 代入上式整理得2tan 2B -4tan B -1=0,解得tan B =262±(负值舍去).得tan B =262+,∴tan A =2tan B =2+6. 设AB边上的高为CD ,则AB =AD +DB =A CD tan +B CDtan =623+CD .由AB =3得CD =2+6,所以AB 边上的高为2+6.10.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长,已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a 2-c 2=ac -bc ,求∠A 的大小及cBb sin 的值. 解cBb sin =sin A =23.11.在△ABC 中,若∠C =60°,则ca bc b a +++=_______. 解析:c a bc b a +++=))((c a c b bc b ac a +++++22 =222c bc ac ab bc ac b a ++++++. (*)∵∠C =60°,∴a 2+b 2-c 2=2ab cos C =ab . ∴a 2+b 2=ab +c 2. 代入(*)式得222cbc ac ab bc ac b a ++++++=1. 答案:1题型三、取值范围题目1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依次成等比数列,求y =BB Bcos sin 2sin 1++的取值范围.解:∵b2=ac ,∴cos B =ac b c a 2222-+=ac ac c a 222-+=21(c a +a c )-21≥21. ∴0<B ≤3π,y =BB B cos sin 2sin 1++=B B B B cos sin cos sin 2++)(=sin B +cos B =2sin (B +4π).∵4π<B +4π≤12π7, ∴22<sin (B +4π)≤1. 故1<y ≤2.13.已知△ABC 中,22(sin 2A -sin 2C )=(a -b )sin B ,外接圆半径为2. (1)求∠C ;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22(sin 2A -sin 2C )=(a -b )·sin B 得22(224R a -224R c )=(a -b )Rb2. 又∵R =2,∴a 2-c 2=ab -b 2.∴a 2+b 2-c2=ab . ∴cos C =ab c b a 2222-+=21.又∵0°<C<180°,∴C =60°. (2)S =21ab sin C =21×23ab =23sin A sin B =23sin A sin (120°-A )=23sin A(sin120°cos A -cos120°sin A )=3sin A cos A +3sin 2A =23sin2A -23sin2A cos2A +23=3sin (2A -30°)+23. ∴当2A =120°,即A =60°时,S max =233. 14.在锐角△ABC 中,边长a =1,b =2,则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解析:若c 是最大边,则cos C >0.∴abc b a 2222-+>0,∴c <5.又c >b -a =1, ∴1<c <5.●思悟小结1.在△ABC 中,∵A +B +C =π,∴sin2B A +=cos 2C ,cos 2B A +=sin 2C2.∠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60°.3.在非直角三角形中,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
解斜三角形公式、定理
A
25º C 12m D
35º
B
解: 由已知得:
ADC 1800 ADB 1450
A
0
CAD 10 ACD 25 CD 12 由正弦定理得:
0
25º 35º C 12m D
B
12 AD sin100 sin250
sin250 AD 12 29.211 0 sin10
AB AD sin350
16.75 (m)
练习:在A.B两点之间有一座小山和一条小河,为了求两点之 间的距离,在河岸一侧的D点测得角∠ADB=120°在C点测得 角∠ACB=150°(B、C、D在同一直线上),且DC=100, BC=200,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精确到1m)
A
120
作业:
1、习题5.10第1、3题
2、同步作业本P71页
A
解:由已知得 ACD 30 CAD 30 AD 100 m
120
150
D100mC
200m
B
AB 2 1002 3002 2 100 300 cos120 130000
即AB 100 13 361m
瑞安七中——赵慧芳
应用举例
解三角形的方法在度量工件、测量距离和 高度及工程建筑等生产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有关向量的计算也要用到解三角 形的方法。
解斜三角形公式、定理
正弦定理:
a b c 2R sin A sinB sinC
余弦定理:
a b c 2bc cos A 2 2 2 b a c 2ac cos B 2 2 2 c a b 2abcosC
用正弦定理求出另一对角,再由 两边和其中一 正弦定理 A+B+C=180˚,得出第三角,然 边的对角(SSA) 后用正弦定理求出第三边。
解斜三角形的应用
答: A C
60° ° 75° °
B
5 6 海里
基本概念和公式.
2.为了开凿隧道 要测量隧道口 为了开凿隧道,要测量隧道口 间的距离,为 为了开凿隧道 要测量隧道口D,E间的距离 为 间的距离 此在山的一侧选取适当的点C(如图 如图),测得 此在山的一侧选取适当的点 如图 测得 CA=482m,CB=631.5m,∠ACB=56018’,又测得 又测得A,B ∠ 又测得 两点到隧道口的距离AD=80.12m, BE=40.24m 两点到隧道口的距离 (A,D,E,B在一直线上 计算隧道 的长 在一直线上).计算隧道 在一直线上 计算隧道DE的长 由余弦定理可解AB 析: 由余弦定理可解 进而求DE。 长。进而求 。 解略。 解略。
复习2. 复习2.
下列解△ABC问题, 分别属于那种类型?根 问题, 下列解△ABC问题 分别属于那种类型? 据哪个定理可以先求什么元素? 据哪个定理可以先求什么元素?
余弦定理先求出A,或先求 余弦定理先求出A,或先求 ,b ,c (1)a=2 3 ,b= 6 ,c=3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出B =1, (2)b=1,c= 2 ,A=105º ;余弦定理先求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弦定理先求出b 正弦定理先求出b (3)A=45º,B =60º, a=10; =45º, =60º,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弦定理先求出B(60 正弦定理先求出B(60o或120 (4)a=2 3 ,b=6,A=30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6, 无解 第4小题A变更为A=150o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A变更为A=1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O
arccos
2 10
300km A
解:设在t小时后,台风中心为 A点,此时台风侵袭的圆形区 域半径为(10t+60)km 若在此时刻城市O受到台风侵袭, 则OA≤10t+60
由余弦定理知:
45
0
P
OA PA PO 2PA POcos OPA
2 2 2
PO 300, PA 20t cos OPA cos( 45 ) cos cos 45 sin sin 45
∴可解出AM= 15
≈8.97>8
北
2 5 6
A
北
0
∴无触礁危险
B
75
30
0
20 2
C
M
例3、据气象台预报,距A岛300km的正东方向B处 有一台风中心形成,并以每小时30km的速度向北偏 西300的方向移动,若距台风中心270km以内的地区 将受到影响。问:A岛是否受到台风影响?若受到 影响,持续时间是多少?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
AB2 AC 2 BC 2 142 102 6 2 cosBAC 2 AB AC 2 14 10 0.9286 450 21.780 66.780 BAC 21.780 2 0 答:舰艇应以 66.78 的方位角方向航行,靠 近渔船需要 小时。 3
2、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 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从B岛望 C岛和A岛成75°的视角,那么B岛和C岛 间的距离是 5 6 海里 。 A
A X B
60
0
C
3
C 3
60
0
第一 小题
10海里
75
0
B
第二 小题
例1、某海轮以3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在A点测得海面上 油井P在南偏东 600 ,向北航行40分钟后到达B点测得油井 P在南偏东 300 ,海轮改为北偏东 600 的航向再行驶80分 钟到达C点,求P、C两点的距离。
sin 120 sin 45 由BC=20 2 ,可求AB
∴ 得AM= 15
≈8.97>8
北
2 5 6
A
北
0
∴无触礁危险
B
75
30
0
20 2
C
M
解法二: 在Rt△ABM中,AM/BM=tan15° 在Rt △ACM中 ,AM/CM=tan60° ∴ BM= AM/ tan15°, CM= AM/ tan60 ° 由BC=BM-CM=20 2
B
10
21 XAB2 AC 源自 BC 2 2 AC BC cos1200
2 则(21x) 102 (9 x) 2 2 10 9 x cos1200
A
即36x 2 9 x 10 0 2 5 解得 x1 , x2 (舍去 ) 3 12 AB 21x 14, BC 9 x 6
30
0
C
A B
变式:
(2003年全国高考题)在某海滨城市附近 有一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
2 ) O的东偏南( arccos 10 ,方向 300km的海
km 20 面P处,并以
的速度向西偏北 45 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 前半径为60km,并以 10 km h的速度不断增 大,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2 2 2 2 2
2
课堂小结 1、本节课通过举例说明了解斜三角形在行程中的一些应用。 掌握利用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解任意三角形的方法。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键要分析题意,分清已知
与所求,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归纳到一个或 几个三角形中去,然后通过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求解。 3、在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其流程 图可表示为: 实际问题
练习2:海中有岛A,已知A岛周围8海里内有 暗礁,今有一货轮由西向东航行,望见A岛 在北75°东,航行20 2海里后,见此岛在北 30°东,如货轮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进,问有 无触礁危险。 A
北 北
75
B
0
30
0
20 2
C
M
解法一:
在△ABC中∠ACB=120°∠BAC=45°由 正弦定理得: AB BC
画图形
数学模型
解 三 角 形
实际问题的解
检验(答)
数学模型的解
;
/
nqx59kop
犹豫豫地往院子四周围仔仔细细地观察一番;之后,就摸索着慢慢地揭开了篷布。把篷布和寿棺上面放着的全部物件轻轻地放 在地上之后,这三个黑影就开始鼓捣着想打开棺盖了。他们先在棺盖周围摸了一遍,然后又在自己的身上摸索着什么,最后就 围在棺盖周围开始翘棺盖了。没有用多长时间,棺盖就被他们合抬着轻轻地放在了地上。其中最矮小的那个黑影心急,一伸手 就把里边的模特儿给抓起来了,臭豆腐和杂七杂八调味粉参杂在一起的难闻气味儿差一点儿熏得这家伙失手扔掉手里的东西。 另一个稍微高大一些的黑影赶快和他一起将模特儿放在地上。然后,他俩就将模特儿上上下下仔细摸索了一番,大概认定这只 是一个假人,于是不再管它。另一个块头最大的黑影则一直在寿棺里边摸索着。最后,三个黑影索性将寿棺里边的东西全部拿 了出来,并且还在所有的衣物和每一条褥子上仔细摸索着„„忽然,听到一个家伙低低地说:“真他妈的骗他娘的!”另一个 低低的声音传来:“会不会是挪窝了?”第三个低低的声音传来:“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这个时间!人定之前我们不是一直轮 流观察来着嘛,这院子里不像是有过大动静的,而且看这情况,也不像是动过的样子啊!”第一个说话的家伙又低低地说: “要不咱们再找找?看样子不像是穷困潦倒回来的啊!”三个黑影开始左顾右盼观察起来„„耿正正要回身推醒爹爹,忽然感 觉自己的肩膀被推了一下。原来,耿正只顾全神贯注地观察三个窃贼的一举一动,并没有发现爹爹早就爬在窗帘中间的那一条 小缝隙那儿也在专注地观察多时了。耿老爹低声说:“俺说梦话了!”于是离开窗户略远一点儿,断断续续不高不低地说开了: “唉,俺没,没脸,回家啊!啊哈—”耿正也离开窗户略远一点儿,赶快不高不低地说:“爹,你醒醒,怎么又说梦话了?” 耿老爹换一种语气:“哦,爹又做梦了,正伤心呢。爹只想着发财呢,结果连命也差点儿给丢了,白白害俺娃娃们受苦哇!” 耿正说:“爹,你就不要再伤心了,没有发财不打紧,咱父子们能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强啊!再说啦,咱们不是好歹还赚得了一 挂骡车回来了吗!而且你也看到了,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没有人笑话咱们啊,对咱们还是那样好。以后啊,咱们只管安心 种地就是了。别人能活,咱也能活啊!你就放宽心哇!”耿老爹长叹一声,用特别悲苦的口气说:“唉,还能怎么着啊,只能 是这样了哇。哎呀,丢人哪,真正丢人哪!”父子俩一边说着,一边继续观察院子里三个窃贼的反应。一开始,他们只是停止 了左顾右盼,再后来就面面相觑起来。当耿老爹说完最后这几句话以后,那个高个子的黑影一挥手,转身向门道走去。剩下的 两个也不再高抬腿轻落脚,而是转身扬长往门道走去了。为了保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方位角
北 北
西 南 东 B
方 位 角
西 北
东
西
方 向
南
北
北
南
东
西 东
北
东
西
南
西
南
北偏东
南偏西
练习1 1、某人向正东方向走
0
xkm 后,他转向南
偏西 60 然后朝前走3km ,结果他离出发点恰 好为 3km ,那么 x 的值为 3或 2 3
小结:求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题意,弄清已知和所求;
2、根据提意,画出示意图;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
学模型;
4、正确运用正、余弦定理解数学模型,
并写出答案。
例2 我海军舰艇在A处获悉某渔船发出的求救信号后, 立即测出该渔船在方位角为 45 ,距离A为10海 里的C处,并测得渔船正沿方位角 105 的方向以9
0
0
海里/时速度向某岛P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21海 里/时的速度前去营救,试问舰艇应按照怎样的航向 前进?并求出靠近渔船所用时间。
解: 设舰艇从A处靠近渔船所用的时间 x小时,
北
0 C 105
北
450
9X
则AB 21x, BC 9 x, AC 10 。 ACB 450 (1800 1050 ) 1200 由余弦定理可得
0 0 0
即t 36t 288 0 12 t 24 因此,12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侵袭
2
2 2 2 2 4 1 10 2 100 2 5 4 OA (20t ) 300 2 20t 300 400t 9600t 300 (10t 6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