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_3地方官员激励与地区竞争

合集下载

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竞争的博弈分析

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竞争的博弈分析

利 他主 义者 和机 会主 义者 。在 行 为博 弈 得 中 央 政 府 的 治 理 理 念 从 上 到 下 实 现 ( E) 为 凸函数 。
中。 前者 的策 略 是 实 绩 策 略 : 后 者 的 策 了 统 一 。
以 下 分 析 将 中 央 政 府 对 地 方 政 府 官
略 是 投机 策 略 。 自利者 属 于 中间情 况 .
而 正 是 这 种 行 为 最 终 会 影 响 其 能 否 获 得晋升。

政 府 官 员 之 间 展 开 的 晋 升 角 逐 :第 一 . 两
个地 方政 府 官 员 同 时 选 择 实 绩 , 即E . 10 > ;
正 式 制 度 下 的地 方 政 府 官 员 之 间
的 博 弈
第二 , 密度函数 仁f ( 8 ) 表 示 随机 因 素 8 的
束 下 .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与 其 晋 升 对 手 在 这 些行 为 也将 成 为 影 响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绩 ,且 E 。 > 0 ; 8 t 表示影响地方政府 官员选 不 同 制 度 组 合 中 进 行 横 向 博 弈 . 并 依 能 否 最 终 获 得 中 央 政 府 认 可 . 实 现 其 晋 择 实 绩 的 随 机 因 素 , 且8 < 0 。 以 下 是 地 方 据 价格 结 构 的 变化 。 选择 适应 性 行 为 。 升 目标的重 要 因素 。
下, 分 析 地 方政 府 官 员 ( 本 文将 地方 政 么 控 制 权 ” 。引 自李建 德 , 《 经 济 制 度 演 情 况 下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的 效 用 则 为 U =
府 官 员 分 为 三 种 类 型 。强 利 他 主 义 者 、 进大 纲 》 ) , 对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进 行 了 明 确 ( R, E) = t L — G( E ) , 其中, G( E) 表 示 地

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

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
官员晋升锦标赛,赛什么?
官员晋升锦标赛是指上级政府对 多个下级政府部门的行政长官设计的一 种晋升竞赛,竞赛优胜者将获得晋升, 而竞赛标准由上级政府决定,它可以是 GDP增长率,也可以是其它可度量的 指标。晋升锦标赛作为一种激励和治理 手段绝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明,在改革 前的毛泽东时代就常被使用,如大跃进 时期各省市竞相就粮食产量大放“卫 星”,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晋升锦标赛的 现象。
■(责编 马静 美编 澎湃)
May, 2010 PEOPLE'S TRIBUNE 27
第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政 府官员处于一个非常封闭的“内部劳动 力市场”,即一旦被上级领导罢免、开 除,就很难在组织外部找到其它工作。 官员个人也不能随意选择退出已有的职 位,仕途内外存在巨大的落差,产生一 种很强的“锁住”效应,造成一旦进入 官场就必须努力保住职位并争取一切可 能的晋升机会。
26 人民论坛 2010 05 下
第五,锦标赛的激励效果是逐层 放大的。中国行政体制由中央、省、市 (地区)、县和乡镇五级政府构成,晋 升锦标赛可以发生在中央以下的任何一 级地方政府之间,而中国“块块”行政 管理体制在不同层次上的同构性使得晋 升锦标赛得以普遍推行。比如说,在省 一级干部之间采取以GDP为基础的锦标 赛竞争的话,那么省级官员就必须提供 较高的GDP增长水平。为此,他们可能 会在辖区内的市一级推行GDP锦标赛 竞争,而市又会在县一级推行锦标赛竞 争,如此一层一层地往下推进。各级地 方政府官员都在不断放大的锦标赛激励 下,为了出人头地而努力。
这样就给地方官员施加了很大的压 力,形成一种非常残酷的政治竞争。由 于中央对每一级别的行政干部有任职的 最高年龄的限制,所以从政者必须在一 定年龄升到某个级别,否则就没有机会 了。比如近年来中央对省部级干部的退 休年龄规定为60岁,假设一任的时间正 常为5年,这意味着一个普通从政者要 逐级提升为省部级干部,在最顺利的情 况下也需要20年时间,但通常来说远不 止这些时间。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__省略_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_周黎安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__省略_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_周黎安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 内容提要:过去大量的研究强调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下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互动的影响。

本文建立了一个地方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简单模型,旨在强调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地区间经济竞争和合作的影响。

由于政治晋升博弈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官员的晋升直接降低另一个官员的晋升机会,即一人所得为另一人所失,这使得同时处于政治和经济双重竞争的地方官员之间的合作空间非常狭小,而竞争空间非常巨大。

该模型理解我国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框架,它尤其有助于解释我国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大而全”的地区发展战略和地区间形形色色的产业“大战”和恶性竞争。

关键词:晋升激励 地方保护主义 重复建设 区域合作* 作者感谢朱玲、魏众、刘小玄、剧锦文、汪淼军、陈烨以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的参与者对本文提出的富有价值的意见。

在形成本文想法的过程中,作者也得益于车嘉华的评论,特此致谢。

一、引言由于我国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地方官员的激励与行为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成为分析地区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的透视点。

迄今对我国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行为的研究主要强调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改革以来地方官员的财政与经济激励。

沈立人、戴园晨(1990)分析了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对中国“诸侯经济”形成的影响;Oi (1992)、Jin ,Qian ,and Weingast (2000)强调了财政包干改革对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意义;Young (2000)提供了中国地区间贸易保护主义和产业同构化的经验证据,并强调地方财政激励和扭曲的价格体系对产业同构化的影响。

毫无疑问,财政和经济激励构成地方官员激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这些激励本身仍然无法满意地解释很多地方官员的行为,比如长期困惑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顽疾———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机制分析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机制分析
的 思想 , 出了“ 提 用脚 投 票 ” 论 或 “ 布 特 模 型 ”( i o t d1 。 在 严 格 的 假设 条 件下 , 布 特认 理 蒂 Te u Mo e) b 蒂 为 , 区政 府之 间 的竞争 是存 在 帕累托 改进 的 , 实现 了公 共 物 品与 分 散 的居 民偏 好 之 间更 好 的匹 配 。 辖 它
制也 应从 现行 制 度安排 集 合 中寻求 根源 , 现行 制度 安 排 中影 响 地 方政 府 竞 争 行 为最 为 重要 的是 转 型 而 期 特 有 的财政 分权 体制 。具 体来 说 , 这种 制度 给追 求效 用最 大化 的地 方政 府提 供 了两种 强 烈 的激励 : 财 政激 励 和政治 激励 , 使地 方政 府加 快推 进本 辖 区经 济增 长 , 促 以获取 经济 增长 带来 的财 政利 益 和政 治 利 益, 在资 源有 限 的约束 下 , 必然加 剧 地方 政府 之 间的竞 争 。下 面将对 这两 种激 励 的具体 传导 机 制 和途 径
表 和公共 利益 等 因素 的约束 , 但作 为 “ 性 经济 人 ” 它 所 追 求 的是 自身 效用 的最 大 化 或政 府 预 算 的 最 理 , 大化 , 这将 导致 政府 行为对 公共 利益 最 大化 目标 的部分 或完 全偏离 。正是基 于 自身效 用最 大化 的追求 , 兼 之 资源稀 缺 的约束 , 在不 同层 次政府 之 间 、 同辖 区政府 之 问 以及 不 同政府 机构 之 间演变 出对 可 支 才 不 配 资源 的竞争 行 为 。本 文仅重 点分 析一 国内部地 方政 府之 间 的竞 争行 为 。 从地 方政 府竞 争理 论 的演 进 历 史 看 , 布 特 ( i ot15 ) 早 从 理论 上 阐述 了辖 区 间政 府 竞 争 蒂 Te u,96 最 b

论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

论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

论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随着中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政府官员的晋升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既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合作,这需要政府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在合适的时候施加正确的激励力度。

首先,政府应该以激励为导向,设计和执行合适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政府官员的激励和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高额的薪酬福利和良好的晋升空间来鼓励官员更好地发挥其能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来奖励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官员。

这能为官员提供目标导向,同时也可以为更大的组织利益作出更好的贡献。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使得政府官员在晋升博弈中更好地合作。

政府官员之间经常存在着合作、竞争和利益博弈等各种不同关系,如果不能有效地协调合作,会导致一些问题。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鼓励官员在工作中互相合作,团结拼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同时,在对官员进行激励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个人努力,也应该关注他们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落地。

最后,政府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和制度,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确保激励政策能够有效地推行。

政府应该确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用以指导官员的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同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力度,避免激励措施被滥用和误用。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官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管理技能,使其具备更好的管理能力和意愿。

总之,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政府官员的晋升博弈是重要而复杂的话题,它不仅关系到官员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这一现实,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促进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落实科学合理的评价和监管机制,实现政府官员的各项任务和职责,助力政府实现管好项目、管好资金、管好人才、管好机制,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与经济增长[1]

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与经济增长[1]

经济科学·2010年第6期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与经济增长*王贤彬1 徐现祥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摘 要:本文重新考察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的存在性及其具有的机制和模式。

基于度量地方官员之间政治竞争的变量,本文发现,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政治竞争显著地刺激了地方经济增长,政治激励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推动作用。

在相同的政治竞争和政治激励下,职业前景差异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地方官员经济增长行为的差异,具有较好的职业前景的地方官员有更大的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居于中间地区禀赋水平的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效果相对较弱。

从阶段差异上看,这种地方官员的相互政治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的阶段。

关键词:地方官员职业竞争政治激励经济增长一、引言关于地方官员政治激励的存在性问题,Li and Zhou(2005)、周黎安等(2005)证实了地方官员在任期间良好的经济增长绩效能够显著提高其晋升和连任的概率。

徐现祥和王贤彬(2010)验证了地方官员会对政治激励做出有利于辖区经济增长的反应。

尽管这些文献直接或者间接地证实了对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的存在性,但也有对此的质疑(Opper and Brehm,2007)。

①实际上,如果能够证实地方官员相互政治竞争剧烈程度对于地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则能够证实政治激励的存在性。

另外是关于地方官员政治激励具有怎样的机制和模式的问题。

其一,政治激励是否依赖于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徐现祥和王贤彬(2010)采用省长晋升为本省省委书记样本,发现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激励做出致力于辖区经济增长的反应是有条件的,会因年龄和任期而异。

尽管该文所采取的省长晋升为本省省委书记样本使得相对绩效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但是这种特定的样本限制了结论的一般性,并没有证据表明所得结论能够推及到所有*本文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3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C790103)、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团队项目(07JDTDXM79006)、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项目的资助。

地方官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意愿的理论研究——基于政治晋升竞争的视角

地方官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意愿的理论研究——基于政治晋升竞争的视角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社 科 基 金青 年项 目 “ 域 经 济 均 衡 发 展 机 制 研 究 ” ( 9 J 0 6 ;广 西 大 学 科研 基 金项 目 “ 治 晋 升 博 弈 下 的 区 域 市 场 整 合 区 0CL3 ) 政
研 究 ” (0 12 ) x9 0 8 。
作 者 简 介 :王 春 雷 ( 9 2 ) 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男 , 重 庆开 县 人 ,博 士 ,广 西 大 学 商 学 院 副 教 授 ,主 要 研 究 研 究 方 向 为 数量 经 济 。
中图 分 类 号 :F 9 0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8 5 ( 0 1 2 0 4 — 5 0 76 7 2 1 )0 — 0 7 0


引言
作能 够给 双方 带来 财税 收入 上 的好 处 的话 ,地方 官
员就会 自发合 作 ,完 全 不 需要 上 一 级 政 府 的 干 预 。 那 么 ,为 什 么 在看 起 来 合 作 会 产 生 巨 大 收 益 的 地

4 8・
石家 庄经 济学 院学 报
第3 4卷 第 2期
的讨 论 。本 文则 在模 型 中引入 区域 合作 收益 分 配这

经济 增长 产 生 正 的外 部 性 ,此 时 0 。 0 、0 和 均 大 于 0 0和 : 分别 代表 地 区 1和 2获得 的市 场 ,0/ / 整合 收益 份额 。当不合 作 时 ,地方 官员 的努 力 只能
地 方政 府 选择 的重要 影响 。结论表 明,市场 整合 收益 分 配越 合 理 ,晋 升 竞争 激烈程 度越 低 ,地 方 官 员越 有 可能选择 合 作 以促 进 市场 整合 。为 促进 区域 经济合 作 ,采取 措施 确保 市 场整合 收益 分 配

我国地方政府间纵向竞争问题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间纵向竞争问题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间纵向竞争问题分析作者:逄旭东颜彦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04期内容摘要:当前,各级政府之间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或财政领域,都存在着竞争。

本文认为政府间纵向竞争本质上是政府间不断博弈的过程,为了在横向竞争中取得优势,下级政府积极从上级政府手中争取各种优惠政策与经济利益。

文章结合政府竞争的最新实践,主要从各级政府间纵向竞争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纵向竞争制度创新政府博弈引言当前,政府竞争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从竞争层次上可以将政府间竞争划分为纵向竞争与横向竞争。

纵向竞争是处于垂直方向上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围绕着立法、行政、司法等各种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划分与调整而展开的竞争。

横向竞争是水平方向上同级地方政府间围绕着各种经济利益与经济资源、政治晋升机会等方面而展开的竞争。

地方政府既和上级政府进行竞争,又和与同级别的其他地方政府竞争,并且纵向竞争与横向竞争是高度相关、相互兼容的。

当前理论界对同级政府间竞争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政府竞争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分析上下级政府间的竞争原因与表现形式。

由于我国政府组织结构间的高度同构性与“自上而下性”,本文所称的地方政府主要是指各个省级政府等,诸如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市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中央——省级政府之间的纵向竞争关系类似。

中央与各个地方政府纵向竞争目的是及时发现地方辖区政治、经济等各种信息,以便纠正地方政府损人利己的、不利于全国统一利益的行为,肯定地方政府先进性的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经验,扩大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鼓励地方政府的正外部性行为等。

政府纵向竞争的诱因分析(一)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制度下拥有独立经济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拥有了经济发展的自主权,经济性分权使地方政府竞争有了现实的手段与工具,基于业绩考核的辖区间竞争不可避免。

Qian、Roland(1997)等认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经济结构是典型的M型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是水平的,竞争会造成政府利益的冲突,这就是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

我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制度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我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制度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之 忠 于 职 守 , 能 吸 引 人 才 , 定 公 务 员 队 伍 ; 且 并 稳 而
锦标赛 制度 ” 拉 动效 应 ; 一方 面 , 的 另 目前 我 国 的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鲜 有 “ 务 员 淘 汰 机 制 ”, 为 政 府 官 员 公 作 个人也 不能 随意选 择 退 出 已有 的 职位 , 途 内外 存 仕 在 着 巨 大 的 落 差 , 而 产 生 一 种 很 强 的 “ 住 ”效 因 锁 应 , 成 一旦进 人官 场 就必 须 努 力 保住 职位 并 争 取 造
●政治法律
我地政官晋激制的境路选 国方府员升励度困和径择
奄 谖
摘 要 作 为 我 国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的晋 升 激 励机 制 , 晋 升 锦 标 赛 制度 ” 发 了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的 积 极 性 , 造 了 “ 激 创 “ 济 奇 迹 ” 但 是 由于 其 本 身 原理 上 的局 限性 和 实践 中 制 度 设 计 、 作 环 节 上 的 不 完 善 , 我 国 传 统 的 “ 文 化 ” 经 , 操 在 官 和 现有 的行 政 管 理 体 制 的双 重 影 响 下 , 往往 陷入 激 励 不 足 、 励 偏 离 、 励 过度 、 励 不 公 平 等 困境 中 。 激 激 激
相 比 较 的相 对 水 平 来 发 放 , 而 在 他 们 之 间 营 造 竞 从
争 气 氛 。 ‘ 升 锦 标 赛 制 度 ” 所 以 能 够 很 好 地 运 晋 之
用 于 地 方 政 府 官 员 的 晋 升 激 励 之 中 , 本 原 因 是 地 根 方 政 府 官 员 所 处 的 生 存 环 境 ( 称 “ 场 ”) 一 个 俗 官 是

能 够 刺 激 各 地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 进 地 方 政 府 行 政 工 促 作 的 效 率 , 进 人 才 的 合 理 使 用 和 配 置 , 能 适 应 社 促 更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但 是 , 晋 升 锦 标 赛 制 度 ”强 激 励 、 “ 复 杂 化 的 特 征 以 及 在 实 际 操 作 过 程 中过 于 简 单 化 和 片 面 化 , 之 陷入 了一 定 程 度 的 激 励 困 境 , 要 进 行 使 需 进 一 步 的改 革 、 善 和 创 新升 迁 而 增 长 。 此 外 , 等 级 紧 与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竞争着吸引外来投资,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种竞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各地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会提供不同的政策和优惠措施,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种竞争可以促使政府不断改革,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资。

通过这种竞争,地方政府能够借助投资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其次,地方政府竞争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

在竞争中,政府会更加重视本地的优势产业,加大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

这种竞争可以引导资源的集聚,形成产业链和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地都纷纷推出政策支持该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导者之一。

然而,地方政府竞争也存在一些负面的问题。

首先,过度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为了吸引外来投资,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宣传和承诺,虚报项目,导致大量的投资被浪费。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提供了过多的优惠政策,给本地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了一些债务问题。

其次,地方政府竞争也容易产生不健康的竞争行为。

在竞争中,一些地方政府可能通过低价土地出让、减少环保审批等方式来吸引投资,这样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对环境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此外,在竞争中,一些地方政府也可能存在不当的行为,如滥用职权、腐败等,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公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监管。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监管,确保政策的公正、公平和可持续性。

其次,应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项目审批和评估机制,避免虚报项目和资源的浪费。

另外,也需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参与,监督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减少不正当竞争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中国式分权视角下的地方官员激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式分权视角下的地方官员激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式分权视角下的地方官员激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式分权视角下的地方官员激励问题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为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领域之一,政治学研究内容的丰富度和复杂性不言自明。

其中,政治学关注政治行为的影响和影响因素,旗下的行政学则着重研究公共管理和行政行为。

我国的地方官员管理现状、发展状况和问题愈显重要,因此,对地方官员行为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当前的研究中,思考地方官员为什么会收受贿赂,凌驾于法律之上,走上不归路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从分权制度的角度,地方政府具有不同于中央的财政支出权、决策权和管理权等多重权力,因此,地方官员的素质和能力、红利分配、激励体制设计等因素,将是地方官员行为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涉及地方官员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利益、家族、人际等,但其核心贪污渎职与职务贡献不对等问题,着实令人担忧。

因此,研究如何挖掘地方政府管理的潜力和提高地方官员质量,意义重大。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式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政策、预算和财税等影响因素,探究地方官员激励问题的本质和机制,并针对不同的行政组织类型和地域区域的特点,提出激励策略。

研究计划: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现状和问题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中国式分权视角下地方官员管理体制2.1 管理体制的演变和特征2.2 行政力量的分配和协调机制2.3 财政体制与预算制度第三章地方政府激励体制与地方官员行为3.1 激励体制的理论探讨3.2 地方政府激励体制与地方官员行为3.3 指标体系设计第四章激励策略4.1 不同行政组织类型的激励策略4.2 地域区域的特点与激励策略4.3 实施效果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建议5.1 结论5.2 研究限制与展望参考文献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探讨地方政府激励体制与地方官员行为的关联,分析地方政府的治理机制和政策,指出激励机制需要考虑的各种工具和实施策略,以及其应给地方官员开出的药方,进一步促进地方官员激励机制的完善。

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博弈及其激励

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博弈及其激励

经济发展” 再演变为 “ , 经济增长速度 ” 作为锦标 推进速度 , 掀起社会主义合作化新 高潮》 在《 的强大 为“ 激励下 , 中国范围内再次展开了轰轰 烈烈 的锦标 赛的排名标 准。这是 中华 民族 命运 的一次 重大改 在 赛式的“ 合作化竞争 ” 。哪里合作化推进的速度快 , 合作范围广泛 ( 合作社规模庞大) 那里 的成就也 自 ,
的生产热情 , 织了一场规模空前 的生产 劳动锦标 之中并在 “ 组 文化大革命” 中发扬光 大。“ 宁要社会主
不要资本 主义 的苗” “ 是敌人拥护 的, 、凡 我 赛。这种生产劳动锦标赛与典型示范和政治 与生产 义的草 ,
相关联 , 形成了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所称之 的“ 生 活空间” 。在这种“ 生活空间” 人们彼此进行相互 中,
杨介 一 杨 , 迪2
政府机关、 每个公社以及每个企业的可粘贴之处 , 墙
里墙外、 大街小 巷、 屋顶地 面。所有 人 ——男女 老 少, 工农商学兵——都堂而皇之地和 自豪地委 身于 非理性的狂热之 中, 甚至长期 以来一直被认 为是 自
(. 1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2 北 京师范大学公共部 门绩效测评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全面深刻地认识几乎存在于中国社会公共治理
最终却人为地制造 了更为森严 的等级 而从一场在群众 中开展 的生产活动的锦标赛 扩展为 锦标赛运动 , 知识分子处于这个 高耸人云 的金字塔 的最底 各政府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锦标赛 。这种 方式 体制 ,
为在极度困难 的战时的 中国共产党 的存在 、 发展与
扩大 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国迅速掀起了合作化 的高潮 , 将合作化 推进 了社会 参考文献 :
于“ 短缺危机” 还是要好无数倍 , 它毕竟 是发展 中的 问题 , 是因为发展而引发的问题而不是 因为停止 而

“官出数字”官员晋升激励下的GDP失真

“官出数字”官员晋升激励下的GDP失真

“官出数字”官员晋升激励下的GDP失真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官出数字”现象,即在官员晋升激励机制下,GDP 数据的失真问题。

文章首先将对“官出数字”现象进行定义和解释,阐述其在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环境中的普遍存在。

随后,文章将分析官员晋升激励制度对GDP数据的影响,揭示其如何通过影响官员行为选择,导致GDP数据的失真。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GDP数据失真的后果,包括对经济发展决策、资源配置、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改善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减少GDP数据失真现象,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方面,通过揭示“官出数字”现象及其背后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政治经济运行的逻辑和特点。

另一方面,通过探讨GDP数据失真的影响和对策,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官员晋升激励制度分析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官员的晋升往往与其在任期内的政绩表现紧密相连。

这种政绩考核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官出数字”现象的产生。

在这一制度下,GDP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往往成为官员晋升的重要依据。

这种以GDP为主导的晋升激励机制,使得部分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提高GDP数据,包括夸大经济数据、虚报增长速度等。

官员晋升激励制度的核心在于对政绩的追求,而政绩的衡量标准又往往以GDP为主。

这种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激发官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当这种激励机制过度强调GDP时,就可能导致官员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官员晋升激励制度还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

例如,政绩考核体系中缺乏对经济质量和民生福祉的充分考量,使得官员在追求GDP增长的可能忽视了对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部分官员可能利用制度漏洞,通过虚报数据等手段获取晋升机会。

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区域产业政策趋同的关系

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区域产业政策趋同的关系

数大 . 还 要 提 供 标 准 较 高 的配 套 设 施 , 需 要 付 出 较
多 的 先 期成 本 , 不符 合快 出政 绩 的 目标 。 其二. 忽视 资源条 件和市场需 求 , 一 哄而上 。
【 作者简介 】 王征 , 济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 研究 员, 经济学博士。 [ 收稿 日 期] 2 0 1 4 — 0 8 — 2 1
随 着 我 国 区 域 经 济 的 蓬 勃 发 展 ,区 域 产 业 结 构 的相 似 系数 也 在 不 断 上 升 。各 地 在 经 济 发 展 规
划 中往 往选 择 相 似 的 行 业 作 为 主导 产业 .区 域 产
某 些 地 方 政 府 盲 目攀 比 , 东施效 颦 , 不顾 本 地 的 资
的 经 济 政 策 .其 主 旨在 于 弥 补 市 场 在 产 业 发 展 方 面 的失 灵 …。 但是 在 区域 经 济 的 发展 过 程 中 . 地 方 政 府 之 间 日益 激 烈 的 竞 争 必 然 会 造 成 区 域 之 间 的 产业政策趋同。
产 资 源 的 合理 配 置 .破 坏 了产 业 发 展 的 正 常 秩 序 和 区域 产 业 的合 理 布 局 。
制 改 革 的 深 化 .一 方 面要 求 进 一 步 理 清 政 府 与 市
展 高新 技 术 产 业 , 并 给 予 了很 多优 惠 政 策 , 但 常 常 是 口惠 而 实 不 至 。这 是 因 为 对 于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来 说, 需 要 的 初期 投 人 大 而 早 期 收 益小 , 投 资 风 险 系
政 绩 。然 而 , 区域 产 业 政 策 趋 同 的 后 果 , 却 是 社 会

不 管 在 选 择 主 导 产 业 方 面 ,还 是 在 实 行 相 关 的激 励 政 策 与 配 套 措 施 方 面 。地 方 政 府 所 倾 斜 的 产 业 和 所 采 取 的 政 策措 施 往 往 具 有 以下 特 点 : 其 一 ,它 们 所 重 点 扶 持 的 企 业 或 产 争 与 区域 产 业 政 策 趋 同 的 关 系

论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激励机制的优化

论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激励机制的优化

政治 与公 共管理
论我 国地方政府竞争激励机制 的优化
柏 必 成
(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公共 管理教研部 ,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 2

要 : 方政 府 的竞争 实质上 是 一种 激励 机制 , 地 主要 由竞 争标 的和 评判 准 则 两个要 素 组成 。
长期 以来 , 国的地方政府 竞争主要表 现为 官员晋 升锦 标 赛 , 我 它使 地 方政 府 获取 了为增 长 而竞争 的
的的归属 , 即确定 谁有资格赢 得竞争 标 的 , 这就 涉及
能满 足所有 参赛 者 的需 求 , 因此便 形 成 了竞 争与 争
夺 。竞争标 的的这两个 特性对 于竞争 的激烈程 度 具 有很 大 的影 响 意义 , 般来 说 , 争 的标 的越 重要 , 一 竞
到竞 争 的评判 准则 。评判准则 与竞争 标 的存 在很 大 的关联 性 。比如 , 官员 晋升 锦标 赛 中, 在 由于 “ 良好 的相对 经济绩效 ” 是竞争 的标 的 , 经济绩效 的好坏 就
强大动 力 , 同时也使 地 方政 府为 了经济的增 长而忽略 了环境 的保护 、 但 民生的改善等 , 因而需要 对既
有 的地 方政府竞 争激励机 制进 行优化 , 一是优化 竞争标 的的设 置 , 二是优化评 判准则 的设 置。这样 ,
地方政 府竞争就 不再是仅仅起 到激励地 方政府推 动 经济增 长 的作 用, 而是 更为切 实、 泛地产 生促 广
应, 首先是 引起 就业结 构的失衡 , 因为 重型工业 吸纳 就业人 口的能力 是有 限 的 , 种能 力 与其 在产 业结 这
构 中所 占的 比重很 不 相称 。于是 , 发展 重 型工 业 虽

竞争机制在地方政府行为变异中的棘轮效应分析

竞争机制在地方政府行为变异中的棘轮效应分析

竞争机制在地方政府行为变异中的棘轮效应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机制逐渐成为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竞争机制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谋求在竞争中取得成功,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竞争机制也会引发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异,甚至导致一些负面效应。

本文将从竞争机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及竞争机制在地方政府行为变异中的棘轮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一、竞争机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1. 激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竞争机制的存在激励了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以提升其地方竞争力。

地方政府为了在各种竞争中取得优势,会积极争取各类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吸引力的提升,制定创新性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提高税收收入等。

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的整体竞争力。

2. 促进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竞争机制的存在也促进了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地方政府需要更加关注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务办理流程,提升政策执行效率,以争取更多的民心和社会资源支持。

这种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 地方政府间的激烈竞争导致政策倾向性明显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倾向性增强。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过度激进的政策来吸引投资和人才。

这种政策倾向性明显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加剧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

2. 增加政府间合作的难度竞争机制也会增加政府间合作的难度。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可能因为竞争关系而不愿意进行合作,即使愿意合作,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而难以达成一致。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将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

3. 加剧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和浪费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和浪费。

专栏导语:地方领导干部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工具的晋升

专栏导语:地方领导干部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工具的晋升

专栏:地方领导千部的激励机制与职止发展专栏导语:地方领导干部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工具的晋升梅赐琪"“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地方领导干部在中国的公共事务管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方领导干部 的重要性,与中国独特的分权制治理结构是分不开的。

按照马斯金(Enc Maskin)等(Maskinetal.,2000)的总结,相比苏联计划经济的U型结构,即单一性结构,中国的中央-地方之间呈现出更明显的M®型结构特征,即地方 多样性。

中国的地方政府是在中央的授权之下来全权管理地方事务的,这一点 与苏联“条大于块”的做法有明显区别。

地方领导干部的角色更接近于拥有更大自主权力的“信托者”(Trustee)而不是“代理人”(Agent)。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激励地方领导干部,进而使得他们利用手中的自主权力实现经济发展等善治目标,是中国公共管理的中心问题之一。

钱颖一 (Qian,2003)在总结中国经济转轨经验时指出,中国成功主要在于做对了两件 事,其中之一③就是使掌握实际权力者有动力与中央政府步调一致地推动经济发 展。

根据钱的论述,中国的改革成功地解决了地方领导干部作为掌握实际权力者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激励相容问题;地方政府也因此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在这一基本共识的前提下,学界对于前述激励相容是如何在制度层面实现的却有不同的看法。

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类主要观点。

其一,财政上的联邦主义。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事实上的财政联邦主义保证了地方政府对于财政留存的支配权。

这种相对稳定的支配权使得地方政府有动力拉动地方经济,把地方财政蛋糕做大,进而实现了中央和地方在经济**梅赐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①U指的是Uniform#即单一性;M指的是Multiple#即多样性。

②胡德(Clirltophen Hood)明确地对信托人和代理人进行了区分(Hood&Lodge,2006)。

中国的地方官员何以晋升:激励与选择

中国的地方官员何以晋升:激励与选择

中国的地方官员何以晋升:激励与选择
郦水清;陈科霖;田传浩
【期刊名称】《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对地方官员晋升机制的文献研究由来已久.通过对学术史的回顾,官员晋升领域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就晋升锦标赛层面的功绩制晋升争论、硬指标考核下的淘汰型政治激励以及投资中博弈所带来的多任务应激结果出发,已有研究既有着相当的学术贡献,但又存在着分析层次、对象差异、操作机制以及实证方法等层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标尺赛、锦标赛、资格赛与淘汰赛四种竞赛模式解构了官员晋升,并就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可供深化的方向.
【总页数】14页(P4-17)
【作者】郦水清;陈科霖;田传浩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杭州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
【相关文献】
1.我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制度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J], 唐俊
2.基层副职官员的晋升激励:官员晋升的激励相容 [J], 曾明
3.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过程中劳动契约的逆向激励研究 [J], 乔永忠;王键刚
4.自然资源何以成为诅咒:市场扭曲下的"攫取之手"——以"中国式分权"引致的官员晋升激励为视角的实证检验 [J], 解晋
5.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机制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 [J], 赵春艳;杨书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晋升博弈、竞争冲动与区域性产能过剩

晋升博弈、竞争冲动与区域性产能过剩

晋升博弈、竞争冲动与区域性产能过剩白雪洁;于志强【摘要】在中国式的晋升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员以GDP来博取政治晋升的资本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为了获得优异的经济增长绩效,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甚至不当激励是导致产能过剩,特别是区域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测算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各省市的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情况,检验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能过剩成因的区域性差异,结果发现:土地支持、金融支持、环境纵容、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投资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能过剩的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在作用程度上明显具有区域色彩.最后从体制性“局限”、政府干预和市场运行三个维度提出化解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政策启示.【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8(039)001【总页数】15页(P78-92)【关键词】晋升体制;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成本函数法【作者】白雪洁;于志强【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14.9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2],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日益突出的问题,产能过剩就是其中的顽疾之一。

产能过剩是经济低效运行和资源低效配置的表现,最终必然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秩序紊乱、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工人失业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

因此,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去产能。

产能过剩从行业的纵向视角看,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过剩,高端不足与低端过剩,从横向视角看,则表现为区域性过剩。

区域性过剩与结构性过剩相交织,结构性过剩终究会体现在区域空间上,这与地方政府以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身份参与区域经济竞争不无关系。

对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而言,深入探究产能过剩的区域特征和形成原因,对化解产能过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官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意愿的理论研究——基于政治晋升竞争的视角

地方官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意愿的理论研究——基于政治晋升竞争的视角

地方官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意愿的理论研究——基于政治晋
升竞争的视角
王春雷;黄素心
【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34)2
【摘要】在一个政治晋升竞争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对地方政府是否愿意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相对于以往着重于分析改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的文献,更强调合作收益分配对地方政府选择的重要影响.结论表明,市场整合收益分配越合理,晋升竞争激烈程度越低,地方官员越有可能选择合作以促进市场整合.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采取措施确保市场整合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尤为重要.
【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王春雷;黄素心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9
【相关文献】
1.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个人特征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我国779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傅利平;李永辉
2.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我国397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
的实证分析 [J], 李永辉
3.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研究——基于晋升博弈视角的文献梳理 [J], 刘朝晖
4.企业减负政策执行与地方政府配套改革——基于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行为视角[J], 叶初升;陈晓佳
5.我国地方政府官员激励机制困境的成因及消解——基于“政治晋升锦标赛”的视角 [J], 计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而前苏联与大多数前中欧东欧国家的组织结构是U型(unitary structure) - 中央下面的主要行政单位是高度专业化的部委,比如与制造业有关 的部委以及农业部 - 与中国不同,尽管这些国家比中国更早开始改革,但在推行改革措 施以及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未出现部门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竞争
22
中央计划经济的不同结构
• e.g. 在全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年均经济增长预设目标定位7.5%, 而在全国31个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预计平均GDP增速确实 10.1%,最高的达13%,最低为8.5%
17
相对绩效竞争– 锦标赛式竞争(tournament competition)
锦标赛式竞争需要的前提条件: 1. 核心权力集中: 上级政府的人事权力必须是集中的,它可以决定一定的晋升和选拔的标 准,并根据下级政府官员的绩效决定升迁 2. 指标客观可测: 存在一套从上级和下级的角度看都可测量的、客观的竞赛指标。如果委 托人基于一些模糊的和主观的标准进行决策,那么难以令代理人心服口 服,即竞赛指标越模糊和主观,锦标赛模式的激励效果就会越差
为什么晋升重要
• 同时,年度考核制度开始建立。更重要的是,地方首长在任期内的 经济绩效取代了过去的政治忠诚,成为地方政府治理的一个核心激 励机制
• 这里岔开一下:晋升究竟为什么这么重要? 晋升与不晋升存在巨大的利益差异,这不仅表现为政治权 力与个人寻租(rent seeking)等方面的巨大悬殊,而且在未来 政治前景上也不尽相同,在晋升中被淘汰的官员有可能在 其生涯中永远失去了机会,但是晋升意味着未来有着更进 一步的晋升机会:只有在位才有权利与利益;在更高的位 臵才有更大的权利与利益 Video:中国官员级别
6
改革发展与晋升
• 地方政府被赋予控制当地经济事务的权力,这种下放式的权力结构使 众多地方官僚机构有能力变为极具开拓精神的行政部门 • 早在改革开放的最初期,地方官员就发挥了关键作用: - 赵紫阳和万里在部分地方开展了土改试点,尽管这在当时仍是“违 法”; - 习仲勋建议开展经济特区的改革深度,而某些中央高层领导对此持 反对意见; • 地方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后,这些改革先行者无一例外地被提拨为国家 领导。赵紫阳和万里分别担任了国务院总理和常务副总理,负责全国 的改革措施;习仲勋被命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等国家职位
• 首先我们对模型进行高度简化:在M型经济体中,中层官员,即 两位省长主要负责各自省份的经济生产,相应的地区性外部冲击 以 εA 和 εB 表示
• 在U型经济体中,中层官员,即两位部长主要负责第一 产业与第 二产业的生产,相应的行业性外部冲击以 ε1 和 ε2 来表示
25
模型的假设
• There is a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wo middle level governments •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signs an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 to induce middle officials to work on reforms • The middle official i’s certainty equivalent utility function: Vi = E(wi) - g(ei) - ri/2 Var(wi), i=1,2
20
Lecture 1: 中国的根本制度 RDA
中央政府
中央行 政部门
地方政 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织部
财政部
教育部
公安部

A省
B省
省委组 织部A
财政厅A
教育厅A
省委组 织部B
财政厅B
教育厅B
21
锦标赛式竞争的制度基础
• 有学者总结,中国的组织结构是M型(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 - 在中央之下,还有n个非专业化的地方区域,每一个都有着相似的经 济任务,比如制造业和农业
19
锦标赛式竞争在中国的制度基础
• 中央在人事任命上高度集权:中共中央直接控制省级的重要位臵的人 事任命,又授权各级地方政府的人事部任命下级政府的重要官员; 中央省级地级县级…
• 人事考核以及人事升迁的标准由中央决定;中央同时还有权利让地方 官员“下马” e.g. 陈良宇 e.g. 选择性反贪? • 建国后的多轮地方分权浪潮: - 地区经济大多自给自足,互相依赖性较低 - 地区之间具有可比性,几乎每个地区都拥有多个经济部门 - 地方官员拥有管辖地区经济的自治权
中国 (M-form)
Central Government
Province A
Province B
SOE A(Steel)
SOE A(Agri)
SOE B(Steel)
SOE B(Agri)
23
中央计划经济的不同结构
前苏联 (U-form)
Central Government
Steel Ministry
8
改革发展的与地方官员的努力
• 张五常:“这种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发生在人口众多、环境复杂的 中国,近乎于不可臵信”。尽管这个国家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一个跳高的人,专家认为他不懂得跳,他走的蹒跚,姿势拙劣, 却能跳八英尺高,是世界记录,这个人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 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非常 重要的角色。他们那种寻求一切可能的来源来进行投资、推动地方经 济发展的热情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
上一讲:中国的地方分权、由地方开始 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财政分权
中国经济解析 第3讲:地方官员激励与地区竞争
Lecture Prepared by Dr. Xiyi Yang
Schoo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September 27, 2016
9
激励理论(incentive theory)
• 地方改革的先行者和建筑师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那该如何动员地 方官员发起和推行改革?(官员的激励机制)
有没有官员无需外在激励,自发地愿意改革?
- 内在激励(Intrinsic motive,George Akerlof ) 中央政府需要做的就 是赋予他们发起和推行改革的权力
• 但共谋需要合作与配合,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问题… 最简单的例子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15
Prisoner’s dilemma
16
地方官员的prisoner’s dilemma
• 哪怕地方官员之间彼此事前约定(密谋),都不努力推进经济发展, 真正执行时都会因为害怕对方偷偷努力而打破约定 • 事实上在中国,地方官员非常热衷GDP和相关经济指标的排名。所以 当上级政府提出某个经济发展指标,下级政府就会竞相提出更高的发 展指标,出现层层分解、层层加码现象
14
绝对绩效 vs 相对绩效
• 使用相对绩效的可能威胁 - 串通共谋的问题:员工有可能会串通起来共同消极怠工,将胜者的 奖金进行平分,从而付出较少的努力; - 产生过分竞争的动机:这一点和串通共谋是相反的。相对绩效考核 可能使一些员工与其他员工产生过分的竞争动机,他们可能不愿意与 其他员工合作,因为他不希望其他员工的价值得到企业的承认;
Agriculture Ministry
SOE A(Steel)
SOE B(Steel)
SOE A(Agri)
SOE B(Agri)
24
为什么M型比U型能提供更大的激励?
• 根据激励机制理论,工作或任务绩效是由相关官员的个人努力与 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共同 决定的;从理论模型层面可以推导出M型 制度下,锦标赛式的竞争更能激励官员们努力工作
13
绝对绩效 vs 相对绩效
• 绝对绩效:绩效评估取悦于每个人的表现的绝对水平 相对绩效:绩效评估取决于选手们相对水平(排序) • 使用相对绩效的优点 - 有利于剔除共同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 e.g. 体育赛事的表现受天气的影响、业务员业绩受经济大环境影响
- 减少主观判断 e.g. 上级如果单独照顾某个下级,意味着其他下级会极为敏感,因为 下级之间强调相互比较(比较的标尺也往往比较清晰)
如何设计一个激励制度,使地方官员付出最多的 effort来发展经济 中国的地方官员激励问题
11
二、地区之间的竞争
12
在我们开始细谈地区竞争之前…
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以下问题: • 同一个班上的同学之间是竞争的关系吗?老师在给你们评A/B/C/…时, 应该按照你们的绝对成绩,还是按照你们的相对成绩? • 国内很多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都有老师备课不认真,教学质量不 好的问题。上科大怎样?为什么?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强调科研,随之发生的,为什么许多教授 开始“灌水”发表大量文章?
• Vi is certainty equivalent utility level for middle official i • Certainty equivalent utility: the amount of utility that an agent would have to receive to be indifferent between that payoff and a given gamble. For a risk averse agent the certainty equivalent utility is less than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gamble because the agent prefers to reduce uncertainty • wi is random income for middle official i, • ei is effort from middle official i, • ri is absolute risk aversion for middle official i, • E(wi) is expected income for middle official i, • Var(wi) is variation of income for middle official i, and • ri/2 Var(wi) is risk premium (the amount that a risk aversion person is willing to switch from a certainty income to a risky income) for middle official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