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启示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财政走向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公平性与效率是税收制度的重要评价标准。
本文探讨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一、什么是税收制度的公平性税收制度的公平性是指税收在实施过程中不偏袒某些群体而影响其他群体的财产和收入,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1、税法平等原则税法平等原则代表了税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它保证了税收的公平性。
税法平等原则要求对等情形下,相互享有相同的税收义务和相应的税收权利。
规定财产、收入等的纳税人,在同等情况下应该负担相同的税收。
2、税收调节作用税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税收的收取范围、调节力度等,都应该是合理的,以达到公平的收入和财产分配。
二、税收制度的效率税收制度的效率包括税收征收的效率和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
1、税收征收的效率税收征收的效率是指采用税收征收手段时,要使税收成本最低,税收收入最大化,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2、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指在达到主要政策目标的前提下,为保证内部安排和管理的正常运转,使税收所得的使用尽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要控制税收的支出,合理布局和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的平衡。
三、税收制度的优化税收制度的优化是指在坚持公平性和效率原则的前提下的,对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税收制度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税收制度的合理性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该符合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实现不同政策目标。
2、税收调节力度的强度税收制度的调节力度应该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结合,合理调整税收体系,将税收的调节力度和目标进行统一。
3、税收科技化税收科技化提高了税收执法的效率,提高了税收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且实现了电子政务的信息化管理。
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浅析
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浅析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税收基本原则的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也伴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逐渐呈现出来。
二者如何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也愈来愈引起经济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重点就人们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税收基本原则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
税收原则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提出平均税负的朴素思想,对土地划分等级分别征税;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则更明确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税负的轻重。
西方则在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税收原则,如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初步提出了“公平、便利、节省”等税收原则。
但一般认为,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即“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确实原则、税收便利原则、税收节省原则”。
此后,税收原则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集大成者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原则即节省原则。
而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又把税收原则归结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
综合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论述,均是围绕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政策三方面而论,他们认为的最高原则就是“效率”和“公平”。
我国经济学界也认同此种观点,并且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也是我国税法基本原则。
二、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它要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经济发展的妨碍。
关于税制改革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分析
步。 3 .我 国税 制改革的历程
平均 主义 下的税 制改革 ,在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这 一时期 ,我 国 的税制改革都 以 “ 简化税制” 为 原则 ,这 一 时期 的税制 改革 只是 为 了 追求分 配结果 的绝对 均等。因而 ,税制几经变革 ,走的都是 片面简化之 路 ,其结果是税 种越 来越少 ,税收的作用范 围也越米越小 ,税 收制度形 同虚设 ,无法 真正发挥其经济杠杆的作用 。 效率优先 ,兼顾 公平 时 的税 制改 革 ,1 9 7 8年 底 ,我 国进 入 了一个 崭新 的发展 时期 。政府 对公 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摒弃了传统 的平均主义 分配观 ,主张拉开收入差距 ,促进 效率的提高 ,并逐步确立了 “ 效率优 先 、兼顾公平 ” 的分配原则 。同时 ,随着 我国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 的转变 :从改 革开放 之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的转变 ,我 国 进入 了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建设 的阶段。根据政府公平效率观 的变化 以及 社会经济体制 的逐步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的税制改革主要包括 1 9 7 8 年一 1 9 9 3年的税制 重建 和 1 9 9 4年 的分税 制改 革。在 十 四届 三 中全 会 上 ,会议 明确提 出将 “ 效率 优先 ,兼顾 公平 ” 作为 我 国收入 分配 的基 本原则 ,强调在促进效率提 高的前提下 ,体现社会 公平 。分税 制改革之 后 ,中国的税收 收入 和税 收的宏观调控功能都有很大 的提 高。然而 ,效 率优先 、兼顾公平 ,这 就使税 收制度 在公 平方面缺失严重 ,难 以真正发 挥税收 的经济杠杆作用 , 无法适应社会经 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更 与 目前 和谐社会 目标 的不相符 。
1 . 引 言
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之 间的关 系 , 更好 的发挥税 收对 国民经 济的调 控和促进作用 ,是一个存 在很 大分歧 的难题 。在 中国深化 税制改 革 中, 正礁处理公平与效率 的关系 能够完 善中国的税制结构 ,促进 中国经济的
试论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
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引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控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政策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最优税收理论是研究税收政策的重要理论框架,对于指导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最优税收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
1. 最优税收理论概述最优税收理论是由经济学家们在对税收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和社会公平最大化的目标。
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1 税收弹性和税收扭曲税收弹性是指税收相对于税基的变动程度。
它反映了税收政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程度。
最优税收理论认为,税收弹性会导致税收扭曲,即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产生副作用。
对于资源配置相对灵活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应该尽量减少税收扭曲。
1.2 边际税率和效用最大化最优税收理论将边际税率与效用最大化联系在一起。
边际税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税收所带来的效用损失。
最优税收理论认为,当边际税率等于边际效用时,税收达到最优水平。
1.3 税收公平原则最优税收理论认为,税收公平是税收政策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最优税收理论主张实现税收公平应该采取税收负担与收入或消费的关联,即税收应按照个人或企业的能力来确定。
2. 我国税制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国的税制改革进入新阶段后,我国税制逐渐趋于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2.1 多层次的税制体系我国税制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构成,涉及税种繁多,征收、分配制度较为复杂。
不同税种之间的重叠和交叉使税制更加复杂。
2.2 部分税收扭曲现象由于税制本身的问题,我国税收扭曲现象较为突出。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扭曲现象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2.3 税收制度不完善我国税收制度在征收方式、纳税主体、税收征管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税收改革对经济效率和公平性的影响
税收改革对经济效率和公平性的影响税收是一国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效率和公平性有着重要影响。
税收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政府税收收入的同时,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税收改革对经济效率和公平性的影响。
首先,税收改革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降低税率、简化税制和减少税务负担,税收改革可以鼓励企业创新,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
减少税收的限制性措施可以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和动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税收改革还可以减少由税收制度产生的扭曲效应。
高税率和复杂的税收制度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经济效率的下降,而税收改革可以通过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健康运行,提高经济效率。
其次,税收改革对公平性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是社会稳定和公共信任的基础,税收改革应当促进财富分配的公正。
一方面,税收改革可以通过增加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通常情况下,高收入者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通过适当调高他们的纳税比例,可以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另一方面,税收改革还可以通过加强税收执法和打击逃税行为,防止富人通过各种漏洞和隐形规避税收,而对贫穷阶层严格征税的现象加剧贫富差距。
通过建立公正透明的税收体系,税收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收入再分配的公正。
然而,税收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税收改革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和个人的特点和需求。
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同,对税收政策的敏感度也不同,因此,在制定税收改革政策时,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提供差异化的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此外,税收改革还需要平衡政府的财政需求和纳税人的承受能力,以避免过分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防止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税收改革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执法力量,以避免税收规避和逃税行为。
对于那些企图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税收的违法分子,必须严格打击和处罚,维护税收改革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08公司理财3班杨如思 200801002341 林松焕 200801002303邓丽荣 200801002313浅议税收中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摘要: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加强。
要进一步强化我国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在市场经济下对国民经济的调节效应,必须妥善处理税收调节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使用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人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
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排斥的。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税收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涵及关系。
二、我国税收公平与效率现状。
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税收效率公平调控征管前言: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和阐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税收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作为人们对税收认知的一种反映,税收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税收原则问题。
税收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内涵及关系(一)税收公平原则的理论含义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税收负担的公平,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和纵向公平——不通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二是税收的经济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实现起点的公平。
;三是税收的社会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对社会成员个人的收入进行调节,以征税或补贴方式实现社会成员间利益上的相对公平,实现结果的公平。
税制改革平息后看公平与效率
立 法 三者 之 间 的辩 证 关 系。 关键 词 :税制 改革 ;收入 分 配 ;公 平 与 效率
在公平效率之间的关系上不是一成不变 的,而是不 同时期
的侧重点不同。也 正因为此 ,引起 了理论界对 于公平与效率的 大讨论 。有的学者甚至认 为 ,效率 与公平是不 能兼得 的,必将
国人大 五次会议 1 日表决 通过 了企业所 得税法 ,这部 法律 自 6 只能与一定 的社会发展阶段效率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才能成为 20 年 1月 1日起施行 。新修订 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 0 年3 1 社 会共同接受的价值准 则,效 率的提高 促进 了生产力 的发展 , 08 08 月 到达一定水平时就有利于社 会成 员福 利的提高 ,就会涛发新 的 日起 ,正式实施 ,个税 起征点从 10 元提高到20 元 ,这 已经 60 00
与利益挂钩、过失与处罚对等。要坚持不解执行
推行 职务不兼容制度 ,保证单位 内部机构 、岗位及其职责权 限
中存在 的问题 ,反馈给单位领导 ,以便领导及时改进工作 ,完 善制度 ,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的合理设置和分配,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f J 强化 内 部 审 计 工作 五 国财政 杂 志社 ,2 0 , ( . 03 4 )
[] 3尹款梅. 强行政单 位 内部控 制初 探O. 加 】 当代 经济( 半 下 行政事业单位 的内审工 作 ,使之规范化和制度 化。同时健全 内 月) 0 6 6 . ,2 0 ,() 部审计制度是强化 内部会计 监督 ,提高会计信息 的准确性 和可 [ 韦道龙 .行政 事业 单位 内部 会计控 制探 讨Ⅱ. 技与 经 4 】 】科
改革开放,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探讨的历史过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探讨的历史过程及启示摘要:公平和效率是贯穿于我国分配制度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以及怎样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也是我们党政策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对二者关系的认识逐步成熟。
在当代,我们必须调整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启示;公平;效率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演变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党过分强调公平而忽视了效率的发展,导致了绝对公平主义的出现,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严重打击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建国以来的各种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社会特征和矛盾的变化对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关系进行调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初步认识时期。
由于我国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坚持单一的公有制以及十年文革浩劫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生产建设积极性不高。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领导集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当时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打破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弊端,突出效率的重要性。
因此党的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效率与公平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后来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把"兼顾效率与公平"改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说法也一直沿用到十六大以前。
第二阶段,认识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坚持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社会经济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但这个提法是把公平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子,容易不被普通民众所接受,而一个不被多数民众接受的理念是很难有生命力的。
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我国税制改革政策启示
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摘要:最优税制理论指导了西方的税制改革,如何合理借鉴西方最优税制理论的成果进行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税制改革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包括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所得税理论、商品税和所得税的组合理论三个方面。
本文旨在阐述、评价最优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的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最优税收;最优商品税;最优所得税;启示一、最优税收标准谈及最优税收理论,首先要了解最优税收制度的评价标准。
历史上诸多的经济学家对税收制度的理想特征的看法中,备受关注的是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的平等、确定、便利、最少征收成本四原则,以及瓦格纳在其《财政学》中提出的四项九目原则等等[1 ]。
在效率与公平问题成为经济学讨论中两大主题的今天,理想的税收政策通常都是在马斯格雷夫所提出的三大标准的框架内,即:(1)税收公平标准;(2)最小行政成本标准;(3)最小负激励标准(效率标准)[2 ]。
二、最优税收理论的假设条件简单的说,最优税收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办法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
最优税制理论是建立在系列严格的假设前提之下的,其中最重要的假设有三个:(1)完全竞争市场假设;(2)行政管理能力假设,即任何税收工具的使用都不受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限制(总量税例外),并且行政管理费用是相当低廉的;(3)标准福利函数假设,标准福利函数给定了衡量最优税制的目标,即实现福利最大化;[3] 最优税制理论的假设条件还包括其他一些方面的内容,如:个人偏好可以通过市场显示出来,公共支出与税制结构特征无关等。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最优税收理论认为:政府不可能不费代价的征集到所需要的收入,这种代价集中的体现为税收干扰资源配置产生的经济效率损失。
故政府和税收理论都应致力于寻找一种最优税收工具,这种工具在能够征集到既定收入量的前提下,产生最低限度的超额负担。
三、最优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最优税收理论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所得税理论、商品税与所得税的组合理论。
西方经济学派税收经济思想综述及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启示
西方经济学派税收经济思想综述及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启示【摘要】西方经济学派在税收经济思想方面有着丰富的探讨和贡献。
古典经济学派强调税收应当尽量简单和公平,避免干扰市场机制;凯恩斯主义提出了通过税收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观点;新古典主义则强调税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让我们重新思考政府在税收中的角色;供给学派则主张减少税收以促进经济活力。
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启示在于要平衡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未来发展方向应重视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源税改革和地方财政改革。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派的思想综述,我们可以为我国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派、税收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供给学派、税收政策、我国、启示、发展方向1. 引言1.1 西方经济学派的发展背景西方经济学派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时代,当时欧洲各国开始逐渐摆脱封建制度,走向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一时期,诸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开始提出关于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理论,开创了古典经济学派。
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市场自由竞争能够自我调节,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经济活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等新的经济学派也逐渐涌现出来,对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派的发展背景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并不断演变,对后世的经济政策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税收经济思想的重要性税收经济思想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学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支持国家运行和发展,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控来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
对税收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经济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经济学派对税收的看法和观点。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税收的理解和应用方式各有不同,包括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和供给学派等。
效率和公平相互协调的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 ) 率 的经 济学 理论 分析 一 效
1 经 济效率 的福利 经济学 内涵— — 帕累托最 优 .
状 态
我国三级分配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导致现阶
段 收入差距 过 大 的主 要 原 因 。首 先 , 初 次 分配 角 从 度看 , 劳动者 的禀赋 和努力 程度 差异 、 生产要素 占有 状 况差 异等 合理 因素 , 以及 垄 断 、 超过 一定 限度 的城
一
、
引 言
败、 偷漏税 等不 合法 因素 是 导致 收 入 分配 差距 的最 主要 因素 。其 次 , 分 配 手 段调 节 不 利也 是 重要 因 再
党 的十 四届 三 中全 会 首 次 提 出 了 “ 率 优 先 , 效
兼 顾公平 ” 的收入分 配原 则 。这一 原则 适 合 我 国 当 时 的 尚不 发达 的社 会 生产 水 平 , 促进 我 国经济 发 对
21 0 1年 9月
山
东
经
济
S p. 2 1 e , 01 G n 1 6 No 5 e .6 .
总 16期 6
第 5期
S HANDONG ECONOMY
效率和公平相互协调 的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术
刘 普 照
( 宁大学经济学院 , 宁 沈阳 辽 辽 10 3 ) 10 6
[ 摘 要 ] 为 了更好地贯彻“ 效率优先 , 兼顾公平” 的收入分 配政策 , 应充分发挥税 收的作用。税收作为 国家 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可实现效率和公平 的协调 , 在促进 经济发展 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 , 但是我 国现行 的 税收状况和税制结构未能很好地解决效率和公平 问题。鉴 于我国 的经 济和社会 现状 , 我国应 以保 证效率 , 更加注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混合1103 曾洋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般地崛起,中国也成为一颗举世瞩目的耀眼明星,在世人看来,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大好,然中国人却深知,中国内部存在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中国经济很可能会“搁浅”!关键词: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效率、基尼系数;效率与公平,相信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的每位大学生对这组词都不陌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至中央领,下到普通百姓都对效率与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公平问题极为关心。
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国人对公平问题尤为纠结,而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不公平事件”越来越多,譬如就业靠“拼爹”拼关系、“我爸是李刚”、郭美美炫富、国企老总被爆出天价年薪、垄断行业“盈利”能力超强等又重新掀其了人们对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的大讨论。
而本文将对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进行探讨,并将着重借助基尼系数研究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甚至渐渐出现的两极化趋势主要是由改革开放的政策造成的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基本不存在太大的贫富差距,所以改革以前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公平的而改革后的则过于注重效率而渐渐忽视了公平。
应该说,改革开放的政策确实确实对收入分配的公平造成一定影响。
这表现在过度地强调效率激励机制也许会产生不公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主体的个人意识也许强过了集体意识,市场的开放给了部分私利者以可趁之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等。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而以前的制度就是公平的、完美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1956年至1978年这二十多年时间)在收入分配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如果用一句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这么说:改革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或不平等程度很低的社会,但同时也存在着和隐含着一些不平等的因素。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法规的重要宗旨。
当前,我国的税收体系逐步向社会公平、便捷靠拢,在法律法规形成的思想导向下,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税收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首先,公平原则是运用税法改善社会公平,这一原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税收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它赋予了税收分配过程的社会意义,强调的是公平的财产分配,以及减少财富不均的问题。
公平原则又可分为公平性和政治正义两个方面,前者强调税收合理性降低贫富差距,弥补社会不公;后者要求税收法律实施时遵循正义道德,确保平等尊严。
其次,效率原则是要求税收法规改善经济效率,以维护社会发展、促进市场运转。
经济效率是指企业、市场以及政府机构在面对有限资源时最大化实现其利益的能力。
在税收方面,效率原则的目的是降低政府的税收负担,最大限度地改善企业、市场经济的竞争程度和效率,有助于制定符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税收制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进一步来看,我国从近年来改革开放后,以“半个世纪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口号引起的改革与发展,也让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各种市场行为变得特别激烈,税收的优化、效率的提升也受到重视,使得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两者有了更加紧密的结合。
总之,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融为一体,已经被深刻地融入到税收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战略方向以及提高公平性和效率的重要宗旨。
它既鼓励劳动和创新,又保证平等尊严,注重经济效率,表现出了我国完善税收法制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调控能力。
浅议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
浅议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税收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财,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而这两大原则的贯彻是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不断对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最终得到实现的。
一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19世纪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
”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的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所谓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应使各个纳税人的税负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
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亦即应该以同等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相同的人;后者是指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亦即应以不同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不同的人。
税收公平主义(原则)要求税收必须普遍征税、平等课征和量能课税。
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的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一个合理的税收体系既要体现公平原则,也要体现效率原则。
什么是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一)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就提出税收的公平原则。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一、引言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面临的一大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再认识。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探讨2.1 公平与效率的定义公平是指资源、权力和机会在社会中的合理分配,涉及到社会正义和社会道德的问题。
效率是指资源的最优利用程度,包括生产效率和资源分配效率。
2.2 公平与效率的互动关系一般来说,公平与效率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强调公平的情况下,有时会牺牲一定的效率;而注重效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受到不公平待遇。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公平与效率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促进和依赖的关系。
三、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3.1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我国收入分配不均,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等问题。
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
3.2 收入分配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不平等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的增加,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挑战。
四、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思考4.1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调整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以确保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这包括税收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措施。
4.2 增加社会投资与公共服务通过增加社会投资和提供公共服务,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等领域的投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
4.3 加强监管与合法权益保护加强对收入分配的监管,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法治建设,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五、结论公平与效率是我国收入分配中互为依赖的两个重要因素。
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增加社会投资和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监管和合法权益保护,以实现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良性互动。
减税降费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减税降费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减税降费政策在维护公平性和提高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公平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评估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
一、公平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对不同群体的平等对待和资源分配的公正性上。
首先,减税降费政策应根据不同纳税人的能力进行区分。
对于高收入群体,适度减税可以减轻其负担,同时让其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低收入群体,可以通过减免税费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缓解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减税降费政策应注重地区公平。
不同地区的税负差异较大,因此,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可以采取差别化的减税措施,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地区公平。
然而,减税降费政策也面临一些公平性问题。
首先,税收逃避问题。
一些企业可能通过虚假报税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从而造成潜在的不公平现象。
为了确保公平性,政府应加强税收监管,加大对非法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执行也需要公正公平。
政府应严格执行各项减税措施,确保各类纳税人能够依法享受减税政策,避免利益被倾斜或不公平对待。
二、效率性减税降费政策的效率性主要体现在促进企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首先,减税降费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改善经营环境。
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减税降费政策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拉动市场活力。
减税降费可以使得消费者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者购买力,激发市场需求,进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最后,减税降费政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调整税负差异,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然而,减税降费政策也存在一些可能影响效率的问题。
首先,减税降费政策可能导致财政压力增加,影响政府公共服务和投资能力。
因此,在制定减税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财政可持续性,避免对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浅议
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浅议法基本原则——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浅议摘要:税收公平原则通常指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他们是各个时期众多国家所确认的税法基本原则。
由于在不同社会形态或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间对于“公平”的理解和实现之标准有所不同,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态度不同,与之相联系的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
本文重点放在人们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方面,从纳税意识入手对税收公平原则论证;用图示法对税收效率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税收公平税收效率税收超额负担一、税法基本原则正文文字大小:大中小界定税法基本原则,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抽象和概括,亦是一国内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包括征、纳税双方)应普遍遵循的法律准则。
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在税收法制建设中的反映,其核心是如何使税收法律关系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
西方税法基本原则理论的理论发端于17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实践的发展,西方税法基本原则理论在演变中不断完善。
一些理论已被许多国家以立法形式所采纳,并在全部税收活动中贯彻实施,这些理论便成了税法基本原则。
如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法基本原则理论曾被当时各国作为税收立法的典范;又如现代各国将学者提出的效率、公平理论作为立法的宗旨。
综合他们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论述,均是围绕着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政策三方面而论的,他们以为的最高原则就是“效率”和“公平”。
我国经济学界对此也共意无二,并且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也是我国税法基本原则。
二、纳税意识与税收公平原则中国人不愿意纳税,外国人也不愿意纳税;穷人不愿纳税,富人也不原意纳税;发展中国家不愿意纳税,发达国家也不愿意纳税。
各国偷漏税的事实与税法处罚的立法证明了人们从内心中对纳税的不情愿。
难道是他们的纳税意识不高吗?显然不是。
税法课税对象不外乎所得、财产与支出,作为经济人,没有人愿意所得减少或支出增加。
公平与效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启示
公平与效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启示公平、效率原则是现代税收的两个重要原则,理论上的最优税制既要体现效率原则,也要保证公平原则的实现。
只有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才是最好的税制。
随着形势发展,我国现行税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环境。
试图通过分析公平与效率理论,对我国目前税收制度的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效率;公平;税收制度;改革1效率与公平理论从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税收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公平原则,税收应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并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二是效率原则,税收应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原则,即税收应能促进生产水平、价格水平的稳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真正对于指导税制设计有帮助的,最优税收所体现的还是公平和效率两个因素,所谓最优税收也就是兼顾了效率和公平的税收。
2形势变迁与我国税制改革的必要性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是维系政策强大生命力的有效保障。
我国现行税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形成的,当时税制设计的基本思路相对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已经有所不适应。
(1)1994年确立的税制已历经近10年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目标,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形势发展,1994年税制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环境。
这是因为:①国情变迁。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已基本确立,经济转型进入最重要的阶段。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
其次,为适应WTO的“游戏规则”以及经济全球化,必须运用市场机制等手段包括税收手段来吸引和获取世界性资源,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再次,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带动作用。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仅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有悖市场机制与竞争机制的现行税收制度已难适宜新的形势要求,应代之以规范市场机制及平等竞争机制的运行、提高市场效率的新的税收制度。
试分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浅谈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摘要:“公平”和“效率”是税收两大基本原则.然而.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并不是根本对立、互相矛盾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可以做到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强调“公平”但绝不能忽视“效率”;在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功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等各组成部分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税收;公平;效率。
前言》税.国家的基石;税收.乃国之血脉。
税收作为政府进行调控宏观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个人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保证税收调控作用发挥关键在于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这两个重大课题。
不仅因为公平和效率是征税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而且因为公平与效率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使征税人经常处于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两难境地。
然而.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并不是根本对立、互相矛盾的.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
正确认识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就会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充满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税收以公平为本的内涵古人云.“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公平.是当今法治社会的价值追求。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纳税人所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且在纳税人之间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是税收制度的重要原则.能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出合理的评判。
在最早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三原则中.公平原则为其核心。
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税收四原则中.公平原则列为首位。
税收作为政府进行调控宏观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个人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税收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社会平等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吴琦 202172050303 汽机学院-汽服07-3班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而这两大原则的贯彻是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不断对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最终得到实现的。
资源的最优配置意味着效率,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意味着公平 ,税收对于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合理分配这两方面的调节作用直接影响到效率与公平的实现, 进而影响到国民的福利。
关键词:税收;效率;公平一、税收公平、效率原则的理论内涵1、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在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中,公平原则列为首位。
在现代经济中,各类经济组织成为重要的纳税主体,与个人相比,它们要求经济方面的公平比社会公平更迫切、更现实。
而且,经济公平也是税收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
税收公平,特别是经济公平,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税制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使税制更具公平,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是我国进一步改革税制的重要研究课题。
2、税收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遵循行政效率是征税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而追求经济效率,则是税收的高层次要求,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税收调控作用认识的提高。
二、税收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1、信息不对称下所得税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所得税因为最能体现量能纳税原则且不会扭曲市场价格也不存在商品税的超额负担问题,由此被认为是兼具公平与效率的优质税种。
但是莫里斯教授 1971吴琦 202172050303 汽机学院-汽服07-3班年发表在《经济研究评论》的“最优所得税理论探讨”证明,在不完全信息下,所得税同样存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因而政府的税制设计对于兼顾效率和公平非常重要:按照前面关于税收公平的探讨,我们知道,满足公平的税收应该体现量能纳税原则,即能力高的人缴纳更多的税收,而能力低的人则更少缴税或免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与效率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启示
公平、效率原则是现代税收的两个重要原则,理论上的最优税制既要体现效率原则,也要保证公平原则的实现。
只有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才是最好的税制。
随着形势发展,我国现行税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环境。
试图通过分析公平与效率理论,对我国目前税收制度的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效率;公平;税收制度;改革
1效率与公平理论
从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税收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公平原则,税收应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并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二是效率原则,税收应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原则,即税收应能促进生产水平、价格水平的稳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真正对于指导税制设计有帮助的,最优税收所体现的还是公平和效率两个因素,所谓最优税收也就是兼顾了效率和公平的税收。
2形势变迁与我国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是维系政策强大生命力的有效保障。
我国现行税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形成的,当时税制设计的基本思路相对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已经有所不适应。
(1)1994年确立的税制已历经近10年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目标,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形势发展,1994年税制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环境。
这是因为:
①国情变迁。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已基本确立,经济转型进入最重要的阶段。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
其次,为适应WTO的“游戏规则”以及经济全球化,必须运用市场机制等手段包括税收手段来吸引和获取世界性资源,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再次,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带动作用。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仅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有悖市场机制与竞争机制的现行税收制度已难适宜新的形势要求,应代之以规范市场机制及平等竞争机制的运行、提高市场效率的新的税收制度。
②市场变迁。
“短缺”局面已为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所替代,“短缺”时期形成的税制对经济
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也与世界性减税趋势相背离。
现行税制过度重视税收的财政功能,未能把税收的社会经济调节功能放在应有的位置。
由于税制过度强化了收入功能而缺乏应变性,为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目的不得不采用非规范的应时性税收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的过度使用和税收政策频繁地调整、修补),双主体税制未形成实际效果,更削弱了税收的调节功能。
近年来为了配合积极政策的实施,现行税制更是被撕扯得疮孔丛生、又被缝补得补丁层层。
(2)我国现行税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名义上所得税和流转税为我国的双主体税种,实际上一轻一重,由于流转税为间接税,畸高比重的流转税强化了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干预能量,加大了税收的超额负担,阻碍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其二所得税制方面:现行内外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并存,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各种优惠税率和优惠办法造成不同纳税主体的税负失衡,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难以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多缴税的现象等,这显然与税收公平原则相悖。
3效率与公平原则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效率、公平原则是现代税收的两个重要原则,理论上的最优税制既要体现效率原则,也要保证公平原则的实现。
只有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才是最好的税制。
但就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低效率、高公平,就是高效率、低公平。
高效率、高公平的最优结合是少有的,就某一具体的税收政策来说,往往不是以效率为主导,就是以公平为核心,二者并重,并不一定是理想状态。
因此,对税收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必须跳出具体的税种或税收政策的圈子,而要从整个税制或税收总政策来思考。
商品税和所得税“双主体”并重已成为大势所趋,完善各税种的内部结构、突出重点税种的主体地位也已成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无论是商品税还是所得税,在税率设计和课税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有些甚至严重背离了税收的公平效率原则,成为阻碍税制优化的瓶颈。
西方优化税制中的某些内容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尤其是最优商品税和所得税理论将为我们带来很多借鉴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在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依然关注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但是在市场经济越发成熟的今天,所得税的功能急需强化,其主体地位也会在未来得到确立,这种转变在税制设计时需要考虑。
总之,把税制的设计同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显然是对公平与效率二者更深层次和更高层次的兼顾。
总之,我国税收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组合方式有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这一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走上“共同富裕”的过程。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方式的发展演变过程,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最优理论的规律性。
认识我国税收最优理论的应用有利于我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搞好我们的税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体富,王海勇.新一轮税制改革:性质、理论与政策(下)[J].税务研究,2008,(2).
[2]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直接税与间接税关系的研究[J].研究报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