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呼衰的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一型呼吸衰竭查房
![一型呼吸衰竭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fdf8c2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0.png)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营养支持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 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
。
长期管理与随访
01
02
03
04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血气分 析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如药物治疗、氧疗等。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呼吸衰竭的 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自我管
肺通气功能障碍
气道阻塞
气道狭窄、痰液堵塞等原 因导致气道通气不畅,肺 通气量降低。
肺顺应性降低
肺部炎症、肺纤维化等疾 病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影 响通气功能。
肌肉疲劳
长时间通气不足可能导致 呼吸肌疲劳,进一步加重 通气功能障碍。
氧合功能障碍
肺换气不足
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衡,导致肺换 气不足,氧合障碍。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一型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患 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指导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病情恢复。
XXX
PART 05
一型呼吸衰竭的预防与康 复
REPORTING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 于密闭环境。
XXX
PART 02
一型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机制
REPORTING
呼吸驱动异常
01
02
03
呼吸中枢抑制
一型呼吸衰竭时,呼吸中 枢的兴奋性降低,导致呼 吸驱动减弱,引起通气量 减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Ⅰ型呼衰护理查房
![Ⅰ型呼衰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b42296d43169a4517623a378.png)
第22页,共29页。
呼吸衰竭病因
急性呼吸衰竭:
★严重呼吸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 性病变、重症哮喘、胸廓外伤或手 术损伤所致通换气障碍
慢性呼吸衰竭:
★支气管肺疾病:如COPD、严重肺结核、 肺间质纤维化、尘肺
★急性颅内感染、颅脑损伤、脑血管病 变等抑制呼吸中枢
★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 磷中毒等损伤神经、肌肉系统,引 起通气不足
整氧流量(4-6升/分)。
3. 饮食上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宜。呼吸困难严重时,
宜少食多餐。
4. 尽可能地将痰液咳出,并在护士指导下,进行有效咳嗽,掌握咳
痰技巧。
5. 预防感冒。
6. 出院后,继续避免诱因,可按出院指导进行耐寒锻炼和呼吸功能
锻炼,加强营养,尽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查房目标
了解呼吸衰竭定义、分类、病因、
了解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氧疗原则
掌握氧疗的护理、呼吸功能训练(缩唇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
掌握有效咳痰方法、活动耐力训练、防误吸注 意事项
第1页,共29页。
护理查体
第2页,共29页。
病例介绍
4床,张三,男,78岁,住院号*****。诊断: 1.脑血 管意外:脑干梗塞?2.社区获得性肺炎(重度):急 性1型呼吸衰竭;3.左肱骨颈部及外科颈骨折,4.右腹 股沟斜疝?于2014-12-12-15:00因“咳嗽咳痰1周” 收 住内二科。当时神志清晰,呼吸急促,舌根后坠, 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未缓解,于16:25转入ICU监护抢救
血气分析:PH7.444,PCO2 35.2mmHg,PO2 72mmHg ,HCO3- 24.1mmol/L,BEb 0mmol/L。
第8页,共29页。
呼吸衰竭病因
急性呼吸衰竭:
★严重呼吸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 性病变、重症哮喘、胸廓外伤或手 术损伤所致通换气障碍
慢性呼吸衰竭:
★支气管肺疾病:如COPD、严重肺结核、 肺间质纤维化、尘肺
★急性颅内感染、颅脑损伤、脑血管病 变等抑制呼吸中枢
★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 磷中毒等损伤神经、肌肉系统,引 起通气不足
整氧流量(4-6升/分)。
3. 饮食上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宜。呼吸困难严重时,
宜少食多餐。
4. 尽可能地将痰液咳出,并在护士指导下,进行有效咳嗽,掌握咳
痰技巧。
5. 预防感冒。
6. 出院后,继续避免诱因,可按出院指导进行耐寒锻炼和呼吸功能
锻炼,加强营养,尽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查房目标
了解呼吸衰竭定义、分类、病因、
了解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氧疗原则
掌握氧疗的护理、呼吸功能训练(缩唇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
掌握有效咳痰方法、活动耐力训练、防误吸注 意事项
第1页,共29页。
护理查体
第2页,共29页。
病例介绍
4床,张三,男,78岁,住院号*****。诊断: 1.脑血 管意外:脑干梗塞?2.社区获得性肺炎(重度):急 性1型呼吸衰竭;3.左肱骨颈部及外科颈骨折,4.右腹 股沟斜疝?于2014-12-12-15:00因“咳嗽咳痰1周” 收 住内二科。当时神志清晰,呼吸急促,舌根后坠, 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未缓解,于16:25转入ICU监护抢救
血气分析:PH7.444,PCO2 35.2mmHg,PO2 72mmHg ,HCO3- 24.1mmol/L,BEb 0mmol/L。
第8页,共29页。
1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
![1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52f0ca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7.png)
治疗方案。
感谢观看
THANKS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丰 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
疾病知识普及
01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1型呼吸衰竭的疾病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
预防措施
02
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预防措施,如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等,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定期复查
03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
分类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1型呼吸衰竭可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其中I型呼 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而Ⅱ型呼吸衰竭则同时存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 症。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引起1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神经肌肉病变等。此外,一些其他疾病如重 症肺炎、急性肺栓塞等也可能导致1型呼吸衰竭。
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 律、深度,以及是否有发 绀、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理状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焦虑、恐 惧等心理问题,以及家庭 和社会支持情况。
症状观察
呼吸困难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急促、 浅快,是否有吸气性或呼 气性呼吸困难。
发绀
观察患者口唇、甲床等部 位是否出现发绀,以判断 缺氧程度。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模 糊、嗜睡、昏迷等症状, 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医嘱用药,确保药物剂量 和用药时间准确。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
理。
特殊药物的护理
对于需要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 如镇静剂、肌松剂等,应特别注 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药物过
一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
![一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666566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1.png)
生命体征监测
总结词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 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详细描述
生命体征是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 ,对于一型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特别 关注呼吸频率和血压的变化,因为这 些指标直接反映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和 循环状况。
呼吸困难程度评估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评估 呼吸困难的程度,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 依据。
VS
详细描述
评估呼吸困难程度的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的 呼吸动作、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测量血 氧饱和度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
氧疗效果观察
总结词
观察患者接受氧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氧疗方案。
详细描述
氧疗是一型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氧疗,也不是所有的氧疗方式都适合 一型呼吸衰竭患者。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分类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一型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引起一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 廓病变、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等。
病理生理
一型呼吸衰竭时,机体缺氧,同时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一系列生 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缺氧可引起各器官功能障碍,而二氧化碳潴留则可能导致 酸中毒。
预防措施与自我监测
总结词
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预防措施,如戒烟、避免吸入刺激 性气体等,并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
详细描述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环境卫生,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 激性气体,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等。患者应学会观察病 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 医。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病情变化。
一型呼吸衰竭查房ppt
![一型呼吸衰竭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f7c2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7.png)
B
C
合并症评估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 疾病、肺部感染等,对预后判断有重要影响 。
预后判断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 因素综合判断预后,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 据。
D
03 一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案
氧疗与机械通气
氧疗
通过吸氧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是治疗一型呼吸衰竭的常用 方法。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高压 氧疗等不同方式。
02 一型呼吸衰竭的病理机制
病因分析
急性呼吸衰竭
多由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吸入性损伤 、药物过量等引起,导致肺换气和通 气功能障碍。
慢性呼吸衰竭
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 化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程较 长,逐渐发展而来。
病理生理过程
01
缺氧
由于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机体缺氧,影响各器官 正常功能。
据。
基础研究进展
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 一系列进展,深入揭示了一型呼 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
程。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频繁,促进 了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临床实践的
进步。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型生物标志物
寻找和验证能够早期诊断、评估病情和预测预后 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个体化治疗
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01
02
03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 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呼 吸道梗阻。
循环支持
对于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 ,需进行循环支持,如使 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 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 治疗。
Ⅰ型呼衰护理查房
![Ⅰ型呼衰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d656409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0.png)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甚至死 亡。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诊断。血气分析显示PaO2< 60mmHg,PaCO2>50mmHg,可诊断为Ⅰ型呼吸衰竭。
02
Ⅰ型呼衰患者护理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评估
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
04
Ⅰ型呼衰患者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
帮助患者了解Ⅰ型呼衰的病因、 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Ⅰ型呼衰的定 义、发病机制、常见诱因,以及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使患者对 疾病有全面认识。
日常生活指导
总结词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呼吸功 能。
详细描述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内空气 清新,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烟雾,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指导患者进行 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腹式呼吸 等,以改善呼吸功能。
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情况,定期评估治疗效果,为调整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氧疗护理
吸氧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 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
吸氧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吸氧管道通畅,避免吸氧过 程中出现呛咳、呼吸道干燥等不适症 状。
吸氧浓度和流量调节
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调节吸氧 浓度和流量,确保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 度,评估患者对治疗的配 合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03
Ⅰ型呼衰患者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
![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8d5cd8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7.png)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 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随访与复查
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其病情变化和康 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 划。
05
护理效果评价与改进
评价标准与方法
评价标准
根Hale Waihona Puke 患者临床表现、生理指标、护理 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呼吸 频率、血氧饱和度、精神状态等。
评价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医嘱使用适 当的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等,以 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稳定。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关心、安慰 患者,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功能锻炼、
运动训练等,促进患者康复。
02
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患者症状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发绀、意 识状况等,记录患者呼吸频率
、节律和深度。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 和度等指标,了解患者心肺功 能状况。
评估患者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呼吸系统 疾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以 及近期是否出现感染、创伤等 情况。
呼吸道湿化
使用加湿器或雾化器对呼 吸道进行湿化,防止呼吸 道干燥和痰液粘稠。
呼吸道清洁
根据需要为患者进行口腔 护理和呼吸道清洁,保持 呼吸道卫生。
循环系统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 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 量,评估患者循环系统的 状况。
03
护理操作与技能
吸氧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时间控制)模式
1.呼吸完全有呼吸机决定 2.呼吸周期完全由呼吸机决定 3.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
S/T(自主呼吸予时间 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 在自主呼吸时以S模式进行
• 在所设定时间内无自主呼吸则行强制通气
鼻面罩的选择 在使用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让患者试戴。鼻 面罩与面部吻合良好,四头带或固定带松紧适宜, 以鼻面罩不漏气为准。若患者面颊部极度消瘦出 现漏气,可在漏气处垫块小纱布。不可让患者有 过强的压迫感,在易摩擦部位用凡士林薄涂保护 皮肤或用无菌透明敷贴保护,避免压伤和擦伤面 部皮肤。如出现破溃,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 软膏外涂,注重保持局部清洁,定时换药,防止 继发感染。
撤机与拔管 选择充分休息后进行。撤机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 吸情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插管内吸氧
血气分析检查
拔除气管插管
无创辅助呼吸
插管内吸氧后每5分钟、10分钟、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 吸氧后至少30分钟遵医嘱行血气分析。
确认拔管步骤: 1.先用一根吸痰管吸净气道及口腔内分泌 物; 2.松掉气囊内压力,松解牙垫固定带; 3.更换一根新的吸痰管插入气道深部,嘱 病人深吸一口气,一边做气管内吸引, 一边随气管插管一起拔除; 4.拔出后,继续吸引口咽部的分泌物; 5.立即给予吸氧或无创辅助通气。
与炎症有关
03
04
护理目标
1.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或消失 2.血气分析指标得到改善 3.气道通畅,痰能咳出,痰鸣音消失 4.活动无耐力减轻或消失 5.营养状况好转
主要护理措施
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高浓度氧,雾化吸入,吸痰
2.加强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痰,促进痰液排除,加强气 道护理 3.若经口气管插管,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模式和参数 不变,保持呼吸管道固定及通畅 4.无创辅助呼吸时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并及时更换体位,常 取半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隔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 改善呼吸困难
拔管后的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 2.密切观察呼吸是否通畅,有无 缺氧、呼吸困难、紫绀等; 3.呼吸道的管理:翻身拍背、雾 化等; 4.呼吸机的终末处理。
spo2 呼吸 心率
血压 气道 管理
神志
无创呼吸机的 使用与护理
适应证
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 临床应用指征。据文献报道 NIPPV(无创通气)可以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 衰竭, 如:Ⅰ型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症等),手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辅助 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胸廓疾病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呼吸康复治疗等。
02-03
15:23患者今下午在 局麻下行右锁骨下静 脉穿刺置管术
02-04
患者神志转清 ,体 温最高38.6℃
诊疗过程
02-05
插管内吸氧下SPO2 最低降至84%, 38.8℃,患者自主呼 吸模式下SPO2能维持 在90%以上,呼吸1420次/分 继续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02-08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拔除气管插管序贯无 创辅助呼吸,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 时再次气管插管 呼吸18-32次/分,呼吸费力,神志清楚, 两肺呼吸音粗,低蛋白,医嘱予输注白 蛋白同时利尿,三日未大便,予灌肠。
使用呼吸机病人 的护理
呼吸机的分类:有创和无创
• 有创机械通气:需要插管或气管
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情况下进行 的机械通气。
• 无创机械通气:不需要插管或气
管切开等侵入性的方式,而是使 用面罩进行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目的
1. 改善通气功能。 2. 改善换气功能。 3. 减少呼吸功耗。
有创呼吸的护理
2
0
1
7
ICU一月份护理查房
Ⅰ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汇报人:王娟
1
了解呼吸衰竭定义、 病因、分类 熟悉呼吸衰竭(Ⅰ型) 临床表现、氧疗原则
查房 目的
2
3 4
掌握氧疗的护理、呼吸 功能训练、有效咳痰方 法
掌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 护理
一、定 义
通气障碍 COPD 等病因
或
低氧血症和(或) 高碳酸血症
病理生理 紊乱的综合征
诊疗过程
入院时
神志昏迷,呼吸急促, 30次/分左右,口唇紫 绀,SPO2 80% 给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 (SIMV+模式,Vt 400ml,f 18bpm, PEEP 5cmH2O,FiO2 100%),甲强 龙抗炎,头孢西丁抗感染等治疗。 导管留置深度13cm,回抽血液通畅,肝素生 理盐水冲洗封管,用固定器固定导管,并将 固定器缝合于皮下固定,覆盖敷料。穿刺过 程顺利,无异常情况发生。 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 静,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 式,Vt 400ml,f 18bpm,PEEP 5cmH2O),暂给予少量肠内营养支持,辅 以静脉营养。加用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反应
三、分 类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1.Ⅰ型呼吸衰竭(缺氧型呼衰/换气障碍型) 特点:PaO2<60mmHg,无CO2潴留 PaCO2 降低或正常 2.Ⅱ型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型呼衰/通气障碍) 特点:PaO2<60mmHg+PaCO2>50mmHg
6
四、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急性呼衰: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 慢性呼衰: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严重时呼吸浅快、点头或提肩呼吸。 并发“二氧化碳麻醉”时,出现浅慢呼吸 潮式呼吸,严重者还可出现间歇样呼吸
28
主要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换 气功能障碍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 吸道感染,分泌物黏稠 积聚、咳嗽无力有关 体温过高
01
06
活动无耐力 与呼吸肌疲劳、 呼吸困难、氧供与耗氧有关
02
05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水肿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发热、食欲差、呼吸困难, 机体的消耗增加有关
无创通气的禁忌症
心跳呼吸停止. 误吸可能性高
面部创伤∕术后∕畸形
自主呼吸微弱,昏迷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消化道大出血∕穿孔, 严重脑部疾病等)
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安装连接螺纹管及湿化器 连接电源线、氧气源 检查并确认湿化器内水量足够 检查病人的上气道情况并选择适当的鼻罩或鼻面罩 按下开关开机,确认机器运行正常
四、临床表现
6.体征 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 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水肿。 血压早期升高,后期下降;心 率多数增快。 部分病人可见视乳头水肿、瞳 孔缩小,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锥体束征阳性等。
四、临床表现
• 7.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是确定有无呼衰以及进行呼衰分型最有意义的指标
PaO2<60mmHg,pH 正常或降低 • 肺功能检查 • 影像学检查—分析呼衰的原因 X线胸片、胸部CT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病史汇报
患者于2016年10月左右因胸闷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诊断为“间质性肺 炎”,间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 体格检查:T 35.8℃,P 108次/分,R 30次/分,BP 99/52mmH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神志昏迷,平车推入病房,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畸形,无分泌物,口唇紫绀,气管 插管在位、通畅,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颈软,无强直,无颈静脉怒张,气 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听诊呼吸 音粗,可闻及较多湿啰音, GCS 7分 。 初步诊断:1.间质性肺炎;2.Ⅰ型呼吸衰竭。
S
O
可给予较高浓度吸 氧(FiO2>35%)
病史汇报
患者熊金泉,男性,83岁,已婚,因“气喘十余时,呼吸困难伴意识 不清二小时”于2017年02月03日09时55分由急诊转入我科。患者昨日夜间 22时左右被邻居发现气喘明显,同时摔倒于床边,联系家人到场后发现患 者二便失禁,当时意识清楚,拒绝来院治疗。今晨08时左右家属再次赶到 患者家中,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意识不清,呼之反应差,无法 正确应答,家属立即呼叫120将患者送至我院急诊科。送院途中患者意识不 清进一步加重,出现昏迷。至我院急诊科监测SPO2 43%,立即给予气管插 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滴,查血气分析示:PH 7.35, PO2 35mmHg,PCO2 29mmHg,K+ 3.8mmol/L;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T波异常,电轴重度左偏;查头、胸CT检查示:脑内多 发腔梗;脑萎缩,脑白质变性;所示副鼻窦炎;两肺间质性炎症;心包积 液;所示肝内多发囊肿可能,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有创呼吸的护理
病情观察:如呼吸功能、 循环功能、意识、血气分析 情况等. 充分镇静镇痛: 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减少 人机对抗,减少患者氧耗; 镇静的程度:不宜镇静过深, 以能唤醒为度。 做好以下几点 1.人工气道固定、 2.气管内吸痰、 3.人工气道湿化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及时倾倒冷凝水; 3.呼吸机延长管、人工鼻的更 换; 4.口腔护理; 5.床头抬高,放置误吸等; 6.及时评估,尽早撤机。
四、临床表现
4.循环系统症状
• • • 心动过速 严重缺氧和酸中毒: 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
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并发肺心病时的症状:体循环淤血等右心衰竭 表现
•
脑血管扩张症状:搏动性头痛
四、临床表现
5、消化和泌尿系统 严重呼吸衰竭时可出现 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蛋白 尿、氮质血症等肝肾功能损 害症状,少数出现休克及 DIC等。
• 纤支镜检查
13
动脉血气分析
14
五、治疗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