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蚯蚓--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蚯蚓》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蚯蚓》教案一. 教材分析《蚯蚓》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蚯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蚯蚓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作用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蚯蚓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难点: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运动等特征。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蚯蚓模型、蚯蚓视频、土壤样本等。
2.学具:放大镜、小铲子、记录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蚯蚓吗?蚯蚓是什么样子的?蚯蚓生活在哪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蚯蚓模型、视频和土壤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如身体细长、有许多相似的环节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小铲子挖出蚯蚓,并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蚯蚓在土壤中是如何运动的?蚯蚓对土壤有哪些改良作用?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回答。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蚯蚓和生态环境?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蚯蚓》教案设计
《蚯蚓》教案设计蚯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它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态特征以及其在土壤中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设计,学生将能够:1. 了解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作用;2. 掌握观察、记录和描述蚯蚓的方法;3. 学习如何保护土壤中的蚯蚓及其生态环境;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材相关图片2. 有关蚯蚓的视频或图文资料3. 塑料容器或玻璃罐(用于蚯蚓的观察和实验)4. 土壤样本5. 铅笔、纸张和绘画工具(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展示蚯蚓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颜色和移动方式。
Step 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并探讨土壤中的蚯蚓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结构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猜想,并充分讨论。
Step 3:实地观察蚯蚓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土地上,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状况。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蚯蚓的行为、数量和分布情况。
学生可以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纸上,并进行简单的素描。
Step 4:实验:蚯蚓的呼吸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探究蚯蚓是如何呼吸的。
将若干蚯蚓放入一玻璃罐中,轻轻加上湿润的土壤,然后盖上玻璃板或纱布。
通过观察玻璃罐内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蚯蚓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于土壤中。
Step 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态现象或问题,相关于蚯蚓或与蚯蚓有关。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归纳总结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土壤中的蚯蚓及其生态环境。
Step 6:展示和总结请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全班共同总结蚯蚓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土壤中的作用。
强调保护蚯蚓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向学生解释如何实际行动来保护蚯蚓及其生态环境。
《蚯蚓》教学设计
《蚯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准备蚯蚓标本和相关资料。
提供实验器材和材料。
准备蚯蚓的生活环境和食物。
教学步骤
引入:向学生介绍蚯蚓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蚯蚓的兴趣。
观察实验: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行为习性,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设计: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蚯蚓对不同环境和食物的反应。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
收集学生对蚯蚓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蚯蚓》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并激发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蚯蚓》教案1
蚯蚓
课时安排
1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三年级蚯蚓教案
三年级蚯蚓教案第一课时:认识蚯蚓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蚯蚓并描述它的特征。
2.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蚯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观察蚯蚓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图片资料。
2. 蚯蚓的标本和玻璃罩。
3. 学生的放大镜和放大镜画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把蚯蚓标本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
2. 呈现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动物,它们就是蚯蚓。
我们要观察它的特征和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3. 呈现蚯蚓图片:通过介绍蚯蚓的外形特征,让学生了解蚯蚓是长而瘦的,身体由环节组成,没有眼睛但有感觉器官等。
4. 学生观察蚯蚓标本: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蚯蚓标本,用放大镜画笔指出观察到的特征,老师进行引导和解释,确保学生对蚯蚓的特征有基本了解。
5. 练习与展示:分组进行小实验,每组给学生准备蚯蚓和土样,让学生自己喂养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内容。
6. 拓展实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蚯蚓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答案,老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7. 总结归纳: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进一步了解蚯蚓的问题。
8.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蚯蚓,了解蚯蚓的更多知识。
五、板书设计:认识蚯蚓-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作用六、教学反思: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蚯蚓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描述蚯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通过小实验和讨论,学生对蚯蚓的作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需要多进行实践和观察。
同时,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需要给予更多的启发和提示,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二 动物 蚯蚓》教学设计_39
《蚯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蚯蚓有适合环境的身体结构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重点:经历蚯蚓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理解,及蚯蚓的运动、反应。
难点:蚯蚓身体结构的理解。
二、课前准备:(教师)一杯水学生8组:(培养皿筷子蚯蚓放进有土壤的纸盒)放在一个大盒子里(所有的放大镜,每小组2个)放在一个盒子里,(装水的盒子,一组1盒)放在大盒子里三、教学过程(一)说蜗牛(5)同学们,你么观察过蜗牛,养过蜗牛吗?说说自己对蜗牛的理解。
【这个环节让听课者,误以为是上蜗牛。
所以能够改为: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蜗牛,请大家说说对蜗牛的理解。
】【上课时,这里花的时间较多,大概有8分钟左右,学生对蜗牛有些陌生了。
本来准备好了课件让学生看图说的,不过一紧张没有出示图片,让学生回忆。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把蜗牛和蚯蚓的共同点写在中间,蜗牛独特的特点写在左边)看来同学们很喜欢蜗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小动物,板书:蚯蚓(二)、画蚯蚓(10)①你们见过蚯蚓吗?记得蚯蚓的样子吗?把它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课件出示:画蚯蚓)②师巡视,选几张有代表性的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请这几位同学介绍自己的蚯蚓图【教师课堂教学时,不够放,虽然请学生上来了,但是还是自己问,学生答。
如果能够让学生养成自己介绍,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更能体现出来】③对这几个同学的蚯蚓图,你们有什么看法?(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给以肯定或否定,教师不要渗透任何概念)评价语能够为:恩,这是你的看法,恩,有可能是这样的当学生讲到环带时,师质疑:环带的位置接近头部,在中间,还是接近尾部?你怎么认出来那个是环带?环带是特别突出一点还是和身体一样大小?【预设的还是比较理想的,课堂中学生的图出现了有无眼睛,有无环节,环带位置不一,所以课堂中强调孩子等会儿观察时,一定要弄清楚】④老师先把大家公认的蚯蚓画在黑板上。
三年级上《蚯蚓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蚯蚓、土壤、呼吸、触角”等词语。
(2)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学会用动词描述蚯蚓的运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蚯蚓的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会用动词描述蚯蚓的运动。
三、教学难点1. 蚯蚓的呼吸过程。
2. 蚯蚓的运动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蚯蚓标本、土壤、显微镜等。
2. 教学资源:蚯蚓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蚯蚓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
(2)学生分享对蚯蚓的了解,教师总结。
2. 学习蚯蚓的特征(1)教师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等。
(2)学生通过观察蚯蚓标本,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如环节、触角等。
(3)教师引导学生用动词描述蚯蚓的运动,如“蠕动、弯曲、伸展”等。
3. 学习蚯蚓的呼吸过程(1)教师讲解蚯蚓的呼吸方式,如通过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
(2)学生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呼吸过程,如蚯蚓如何排出二氧化碳。
4. 学习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教师讲解蚯蚓在土壤改良、有机质分解等方面的作用。
(2)学生讨论蚯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
5.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呼吸等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蚯蚓的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学生分享收获,提出疑问。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观察身边的蚯蚓,记录其生活习性。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蚯蚓的重要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蚯蚓》教学设计
《蚯蚓》教学设计《蚯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掌握观察蚯蚓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观察蚯蚓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蚯蚓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实验探究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观察蚯蚓的方法和技巧。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蚯蚓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观察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
4.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蚯蚓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蚯蚓是什么样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哪里?有什么特点?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蚯蚓吗?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授新课蚯蚓的形态结构讲解蚯蚓的身体结构: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上都有刚毛。
展示蚯蚓的解剖图,让学生观察并了解蚯蚓的内部结构。
蚯蚓的生活习性讲解蚯蚓的生活环境: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讲解蚯蚓的食性: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力。
蚯蚓的运动方式实验探究蚯蚓的运动方式: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蚯蚓的运动方式:蚯蚓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支撑和固定,实现身体的蠕动。
蚯蚓的呼吸方式实验探究蚯蚓的呼吸方式:将蚯蚓放在水中,观察蚯蚓的呼吸方式。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蚯蚓的呼吸方式:蚯蚓通过体表的湿润来进行气体交换,它们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蚯蚓-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蚯蚓-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蚯蚓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理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了解蚯蚓为何能被称为“农民的好朋友”;
3.了解蚯蚓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蚯蚓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3.了解蚯蚓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于生态和环境的理解;
2.知识的确定和分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问:“我们经常能在我们家的花园、田地中看到什么动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
1.讲解蚯蚓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简单讲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阐明蚯蚓为何能被称为“农民的好朋友”;
3.讲解蚯蚓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 实践操作(20分钟)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
2.学生分组前往校园花园中,收集蚯蚓,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
3.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促进鸟类和无足类动物的生存等。
4. 课堂总结(10分钟)
教师让学生报告实验操作情况,让学生对蚯蚓的生活习性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后记
本教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体验蚯蚓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理解蚯蚓对于土壤和其他生物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扩展他们的生态知识,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教案)2.4《蚯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课题:4、蚯蚓【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掌握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科学探究能力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手段】每组准备: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观察记录表。
【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
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我从学生熟悉的花坛、草丛发现的蚯蚓粪便开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观察要求:从饲养盒里轻轻拿出蚯蚓,放在白纸上,观察蚯蚓的身体,把观察到的蚯蚓的样子画在课本的下方,要求画出蚯蚓的环节。
找找蚯蚓的口、肛门、和环带,把这三个名称标注在自己的简图上。
学生观察蚯蚓的结构,并画图描述自己的发现。
【教学资源】蚯蚓图片、实物投影仪、有关蚯蚓身体结构的视频。
【教学活动】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都喜欢到田野、花坛、草丛玩,有没有看到过地面上有一堆弯弯曲曲的泥土?这是怎么回事呢?2、课堂交流。
(学生回答预设:那是蚯蚓留下的。
)3、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蚯蚓。
板书课题:蚯蚓【教学评价】从学生活动的场所经常观察到的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1、师:现在我们来观察蚯蚓,请大家先看看观察蚯蚓的步骤要求。
(屏幕出示要求:轻轻地用手拿起蚯蚓,放在白纸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找一找蚯蚓的口、肛门和环带;把蚯蚓的样子画在笔记本上。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
【教学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设计本环节的意图是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3、课堂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引导评价。
(教师播放蚯蚓身体结构的视频,讲解:蚯蚓的身体是长圆形的,身体是一环一环的。
三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蚯蚓-优秀奖
蚯蚓教学目标1、认识蚯蚓并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2、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能说出蚯蚓身体主要器官。
3、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4、了解蚯蚓的价值和用途。
5、学生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通过对蚯蚓的观察,初步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以及蚯蚓身体的构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教学过程一、认识蚯蚓、关注生活环境。
1、谜语导入,引起话题。
2、请学生说说对蚯蚓的认识。
3、关注蚯蚓生活环境上的特点。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结构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注重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讲解。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身体的主要器官。
3、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
4、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并记录下来。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并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在干燥地面上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棍子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在观察过程中同学们要交流并做好记录。
4、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爬行,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了解蚯蚓的价值和用途1、蚯蚓有哪些用处2、蚯蚓有哪些价值3、学生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三年级科学上册 蚯蚓(一)教案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蚯蚓(一)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2. 了解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和意义。
3. 掌握观察和描述蚯蚓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 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2. 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3.1 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1. 让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大小等。
2. 介绍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性,如栖息地、进食方式、运动方式等。
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3.2 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和意义1. 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和意义,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等。
2. 通过示例和故事情境,让学生了解蚯蚓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亲自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活动性。
2. 图片和视频展示:使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蚯蚓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3. 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有关蚯蚓的图片或引发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带领学生进行观察蚯蚓的实际活动,引导他们发现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3.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蚯蚓的生活方式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拓展延伸: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探讨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性和保护蚯蚓的意义。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应该如何观察和描述蚯蚓的方法。
六、教学资源1. 蚯蚓图片和视频素材。
2. 课件和展示工具。
3. 学生书籍或资料。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蚯蚓的记录表。
2. 问题回答:学生对于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的回答。
3. 讨论参与:学生对于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和意义的参与程度。
八、板书设计- 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和意义- 观察和描述蚯蚓的方法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 科学 三年级 第四课蚯蚓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蚯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提出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问题。
2.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研究蚯蚓的习性。
3.能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二、能力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小组实验中愿意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完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观察和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蚯蚓、直尺、放大镜、玻璃板、培养皿、清水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哪里捉到的蚯蚓,捉到蚯蚓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蚯蚓时是否伤害了蚯蚓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一)提出问题1.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几张蚯蚓的图片,请大家观看(课件展示图片)。
谁能说一说,关于蚯蚓你都知道些什么?生回答: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蚯蚓身体的颜色;蚯蚓的身体很柔软;等等。
2.那么关于蚯蚓,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大家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例如:蚯蚓是怎么运动的?蚯蚓喜欢吃些什么?蚯蚓会生孩子吗?蚯蚓能生活在水里吗?蚯蚓有眼睛、鼻子等器官吗?等等)教师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分类归纳写在黑板上。
(二)确定问题,明确研究的方向1.认识实验桌上的各种研究器材,教师介绍各种器材的用途。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组最想研究哪个问题,在研究之前,先计划一下,这个问题该采用哪些材料来进行研究,该怎样来研究。
并将你的研究计划填写在观察报告单上。
3.讨论交流各组的研究计划,完善计划。
(三)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学习实验要求(课件展示实验要求)明确实验步骤,合理分工。
边研究,边记录。
实验时要让蚯蚓的身体始终保持湿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4蚯蚓》word教案(1)
蚯蚓
教学目标1.能对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提出问题。
2.小组实验中,愿意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活动。
3.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
重点、难点学习观察的方法。
课前准备蚯蚓、尺、放大镜、绳子,蚯蚓与环境的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及教学要求学情假设及
应对策略
二次备课
情境引探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它
是什么?对蚯蚓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吗?
生1:蚯蚓有益还是有害?
生2:蚯蚓怎样运动?
生3:它有没有眼睛?
学生在提问
题时引导探
究一些有价
值的问题。
自主探究与交流研讨师:请各位选择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
行研究,研究之前,应该先做一个研
究计划:怎样研究,用什么工具,小
组如何分工等。
小组讨论计划:
师:下面比一比、赛一赛你们制作的
计划。
小组汇报:
师:按计划进行分组活动。
小组活动:
汇报:蚯蚓是棕红色,有的地方浅;
身体呈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
学生计划可
能不全面,可
适当讲解。
对蚯蚓特征
让学生观察
仔细。
大环,头靠近大环一侧。
无眼、耳、腿,靠蠕动是身体前进,喜阴暗、潮湿环境。
拓展应用
阅读“科学在线”讨论:什么是“科
学观察”。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蚯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4、蚯蚓》教学设计六拨子小学李德春一、教材分析1、单元概述:本单元共有《寻找动物和植物》、《蚯蚓》、《凤仙花》三课,在开门课《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以动物、植物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学习观察、记录、测量、猜想、实验等探究方法。
由于学生易与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安排了学生对周围的生物进行研究。
通过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多学习科学课的深层次的认识。
2、本课概述:本课在学生寻找身边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蚯蚓)进行观察。
通过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
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从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观察水平和难度逐渐增加。
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而不在于多蚯蚓的认识有多深刻。
二、教材分析:蚯蚓只是一个范例,可以选择其他动物。
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
教师事先要带领或指导学生收集蚯蚓,平均每组要有二个蚯蚓,供课堂应用。
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保护蚯蚓的训练,不要伤着蚯蚓。
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用工具比用感官更科学。
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小动物,也是自然教学的发展,而我们科学课的特色在于把使用感官和工具的训练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而非独立的为训练而训练,这正是教材的综合性表现之一,把科学探究的训练、方法的训练与知识、情感的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教师适时地点拨学生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提出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问题。
2、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研究蚯蚓的习性。
3、能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二、能力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小组实验中愿意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完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材料与工具:蚯蚓直尺放大镜线绳纸玻璃纸盒湿土干土餐巾纸筷子课前活动:让学生猜谜语,教师和学生互动(课件展示)。
(老师听说我校的学生个个聪明伶俐,上课特别爱回答问题,今天我要亲身的体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精彩表现。
现在我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各种谜语,学生猜谜语。
大家真的很聪明,老师这还有一个比较难的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课件出示,学生猜出是蚯蚓。
那咱们看看是不是蚯蚓(课件出示蚯蚓的图片),噢,真是!他们可真聪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补充导入同学们你们想对蚯蚓有更多的了学生思考看来同学新课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它。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回答们都是动脑筋的孩子,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会表现更棒!会吗?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几张蚯蚓的图片,请大家观看(课件展示)。
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学生提出问题整合问题关于蚯蚓你都知道些什么?那么关于蚯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请你提出来。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下面大家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比较接近或有联系,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成一个问题去研究。
要让学生1、蚯蚓在土中生活。
2、蚯蚓身体红色。
3、蚯蚓身体较软。
等等学生提出问题:1、蚯蚓是怎样运动的?2、蚯蚓吃什么?3、蚯蚓身体什么样?4、提出的问题,如果课上不能研究,可以留到课下完成或研究。
说出为什么这样归纳。
看来大家的确是非常的动脑筋,问题整合的也非常的好。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些材料。
蚯蚓有眼睛吗?5、蚯蚓的身体有多长?6、蚯蚓的身体有多重?7、蚯蚓有嘴吗?等等学生思考可以整合为1、蚯蚓是怎样运动的?2、身体什么样?身体有多重、多长?1、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此处如果没有学生提出关于蚯蚓运动的问题,教师可利用其他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或让学生在汇报时中?汇报出。
介绍材料请大家看实验台上的材料,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
直尺:大家一定认识它,它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放大镜:这个仪器叫什么?它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它怎样用?(老师介绍)纸盒:它是我们在做蚯蚓的对环境反应的实验时用的。
餐巾纸:大家一定认识这是什么?在实验中可以用它擦放大镜,玻璃。
筷子:是给大家准备用来夹蚯蚓的。
学生认识材料。
了解各种材料的用途。
提示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确定问题明确方向这些器材大家都认识了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组最想研究哪个问题,在研究之前,先做一个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器材研究、怎样分工等。
把你们的计划填在观察报告单上。
大家都确定了研究问题和方法,在下面的实验中要遵照你们的计划去完成实验。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确定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并做好分工。
此处不让学生动手去动实验材料,就让学生他们去填报告单。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在实验之前,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实验要求:1、明确探究步骤,合理分工。
2、边研究,边做记录。
3、实验是要让蚯蚓始终保持湿润。
4、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蚯蚓,别把它弄伤。
在研究时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看哪个小组发现的与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学生开始探究活动。
1、有的小组研究蚯蚓的长度。
2、有的小组研究蚯蚓的外形。
3、有的小组研究蚯蚓的运动。
4、有的小组研究蚯蚓的习性。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和启发有困难的小组,促进观察活动的开展。
例:提示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时,众不同?各组开始探究,教师有目的的进行活动指导。
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汇报交流大家研究的非常认真,你一定有许多收获,下面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学生汇报。
学生之间相互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
能发现其他小组发现不听。
老师提醒大家,在汇报时要先说清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再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有什么发现?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对蚯蚓有学生:我们发现蚯蚓的身体是可以伸长,可以缩短的,伸长时的长度是15厘米,缩短时的长度是10厘米,平均长度是12.5厘米,它的体重和我手中的橡皮差不多重。
学生:我们发现蚯蚓没有眼睛,但是他知道前进的方了的要加以鼓励。
(要让学生研究一个问题的汇报完后,汇报下一个问题。
要追根求源。
一定要了更多的了解,老师这还有一个关于蚯蚓的的短片,请大家来欣赏。
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向,它的身上肯定有类似眼睛的东西,知道方向。
学生:我们发现蚯蚓表面是一环一环的,还戴了个“大戒指”,前进时靠这些环的一伸一缩向前爬。
等等学生:我们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
学生:我们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湿土一边。
学生回答让学生汇报出蚯蚓的外形。
)学生能回答出蚯蚓是对人有益的小动物,就达到了目的。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说出教师可以去引导。
总结1、哪位同学想说一说你在本节课中有那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2、教师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好,你们学会了观察、实验的方法,学生回答说出在本节课中学习到的知识或者说出自己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在实验中用到的方知道了蚯蚓的样子,也知道了蚯蚓是怎样运动的,有的小组都研究出了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这一部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可见大家是多么的聪明。
)的亲身感受。
法。
课后延伸1、将观察后的蚯蚓饲养起来,课下继续研究想要研究的问题, 实验完成后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中。
2、应用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再研究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蚯蚓身体红色体表是粘的身体柔软没有眼睛外形身体有节没有腿身体前端有“大戒指”运动身体肌肉的收缩生活习性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