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
下面店铺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口诀1、四时养生小口诀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书中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
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希望对你有用!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春季春季养生保健的佳品为芹菜。
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其香味能健脾,增加食欲。
常食用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芹菜性味甘凉,可治疗高血压。
夏季夏季要面临着暴雨天气,应从生活起居来养生保健。
饮食要祛湿防病,如少食用烧鸭烧鹅、牛羊肉;穿衣应选择质地干爽·透气性的面料,如亚麻衣物;居住环境要注意通风,衣服被子要常拿出太阳底下晒,要及时增减衣物,不要淋雨,切记防受寒;出行要做好防雨避雷措施。
秋季秋季乃养生保健之最适季节。
首先要调饮食,可喝些绿豆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可食用鱼、泥鳅等肉类;其次要祛暑热,勿于烈日下暴晒,要及时补充水份,可多喝些淡盐水、菊花茶、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其三要防风寒,开空调或风扇不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要注意睡眠充足,要注意劳逸结合,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一定要午睡,哪怕时间很短。
冬季冬季进补。
但不要地域不分‘滥补’,辩证不清‘乱补’,老少不辨‘蛮补’及无虚盲目‘求补’。
冬季可食用些北、血豆腐、北菇加山药、胡萝卜等。
中医四季养生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
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
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更创立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各种复杂现象。
而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举例如不同季节,身体脉搏现象,包括节奏、速度、搏动量、张力方面都有转变。
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
《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正文:
一:春季饮食养生
1. 春季气候特点:春天是阳气初长,万物复苏的时节。
此时天渐暖和,雨水增多。
2. 阳明之腑宜化湿: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而藏血,在五行学说中属木;胆经与肝相表里互为配合,在五行学说中属火。
所以要注意调整好这两个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夏季饮食养生
1. 夏季气候特点:夏天是最热的一个季节,阳气回升到极致,并且潮湿闷热。
2. 忌辛辣刺激性食品:由于太过寒凉或者刺激性强大会导致消化系统受损等问题。
三:秋季饮食养生
1. 秋分后进衡山参禁忌荤菜:
a) 药用价值高: 衡山参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平喘功效;
b) 适应人群广: 可供各年龄段使用,尤其对老幼及体质虚弱者更佳;
c) 食用方法多样: 可以炖汤、蒸食或者做成药酒等。
四:冬季饮食养生
1. 冬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阳气收敛。
2. 大补之时进参禁忌辛温发物:
a) 辛性过大的东西会导致人体内部阴阳失调;
b) 温度太高也容易引起上火和消化不良问题。
附件:
本文档无涉及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中医理论:中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基础理论包括五行学说、经络系统等。
通过针灸、中草药配方等手段来达到治愈身体疾患的目标。
2. 五行学说: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在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纳为金木水火土这5个元素,并且相互关联影响着各个器官功能活动与整体平衡状态。
3. 藏血:在中医里面指肝主藏而非储存全身所需营养精华(即“真正”的意义),并将其运输至周围组织供其使用。
中医四时养生
➢ “补而不峻”“防燥不腻”
秋季养生保健
秋季起居
• 早睡早起 • 秋凉宜冻
➢ 冷刺激可提高大脑兴奋,增加皮肤血流量、 加快皮肤代谢,机体耐寒能力增加
➢ 避免多穿产生的身热汗出等阴精外泄情况
➢ 因人、因温而异
秋季养生保健
秋季养肺
• 饮食调补 • 按摩疗法 • 腹式呼吸
秋季养生保健
秋季运动
➢ 冷食刺激胃肠道黏膜,使胃肠蠕动减 弱,甚至痉挛,影响食欲
➢ 冷食贪多会寒伤脾胃
夏季养生保健
夏季饮食
• 少苦多辛 • 清淡饮食 • 清热解暑 • 少食生冷 • 补充营养
➢ 夏季代谢旺盛,营养消耗大、流失多 ➢ 多食水果、蔬菜、蛋白质、水
夏季养生保健
夏季起居
• 晚睡早起
➢ 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 晚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
开阔,乐观愉快
➢ 尤是精神病患者,避免精神刺激
春季养生保健
春季养肝
• 精神舒畅 • 避免过度劳累 • 肝病及高血压病者注意防治
春季养生保健
春季运动
• 伸展懒腰 • 踏青郊游 • 放飞风筝 • 庭院散步
夏季养生保健
夏季特性
• 阳气最旺,炎热夹湿 • 暑为阳邪,易耗气伤阴
夏季养生保健
夏季饮食
• 少苦多辛
• 游泳运动 • 室内瑜伽 • 夜晚健走 • 室内打球
秋季养生保健
秋季特性
• 阳消阴长,由热变寒,雨水减少, 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其后寒热多 变
➢ “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
➢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季养生保健
秋季饮食
• 润肺为要
➢ 金秋干燥,与肺金相应 ➢ 燥邪易侵犯肺阴而出现秋燥症状
中医关于“四时养生”之道简介
中医关于“四时养生”之道简介(一) 四时养生概述日月星辰,四季更替,花开花落,气象万千。
一年之中,四时阴阳,变化无穷,形成了自然界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中医学认为,天人合一,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
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说:“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
只有人和大自然和谐同步,生命的节律才能有序,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
故而《黄帝内经》云:“逆之则在灾害生,从之则病疾不起”。
四时养生,顺应自然才能求得平安。
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春天,气候温暖,万物萌生,草木开始发芽,动物也从蛰伏状态逐渐开始出来活动。
自然界阳气生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时,人体也察从春阳生发之机,气血从脏腑内部更多地趋向体表,毛孔开始逐渐张开,脏腑内部气血相对减少,这时候供应脑部的气血就显得相对不足,往往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
中医认为,“肝气旺于春”,春季养生要顺应肝之生理特性,在精神调养上宣畅开朗,生机盎然,不应抑制和肃杀,要力戒暴怒,做到胸心开阔舒畅。
精神情志与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局而。
夏天,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茂盛,动物活跃,植物葱笼。
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呈现出一派繁荣茂盛的景象。
人体的气血也由脏腑更多地输布到体表,使得脏腑气血相对亏虚,脏腑气血的濡养不足,功能也随之减弱。
就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心脏功能减弱,则摄血力减少,血压偏低,人会出现头晕头昏的症状。
中医认为,“心气旺于夏”。
因此夏季要重视心肺的调养。
中医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之道
中医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之道胡纯北京京城名医馆著名医师北京鼓楼中医院退休医师郑景滨北京红医联合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春季的到来,正是万物复苏之时,春季养生也是四季养生之开始,所以春季体质的养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
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
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
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制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首先是精神养生。
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静的好心态。
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
可有目的的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等,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但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食品。
再就是饮食养生。
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蜂蜜之类),忌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
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等,以补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的缺憾。
二、夏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热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
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
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
中医文化与养生——顺四时
中医文化与养生——顺四时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春生——肝(忌忧):每早一粒乌鸡白凤丸
2、夏长——心(忌怒):生脉饮(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
3、秋收——肺(忌悲):秋梨膏
4、冬藏——肾(忌恐):(1)更年期前女同志:(阿胶、大枣、核桃仁、冰糖)做成膏
(2)更年期后女同志:六味地黄丸
(3)男同志:金贵肾气丸、六味地黄丸
二、生活起居:
1、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早睡早起)
2、夏:晚卧早起,不厌于日(晚睡早起)
3、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早起)
4、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
三、1、冬至夏至:少动多睡——宜静心修养,以减少气血消耗
2、春分秋分:多动——宜外出运动,以利气血的生发与收敛
四、春捂秋冻:春天多穿点,秋天少穿点
五、1、秋冬最宜进补:可吃相对滋补的东西:涮羊肉、牛肉
2、春秋最易犯病,亦最宜调养
六、子午觉一定要睡:中午11点至1点(半个小时就行),夜里11点至1点(10点开睡)
七、一天十二时辰:
1、子时(23点至1点)——胆:阳气刚来赴,若睡觉则不会耗散
2、丑时(1点至3点)——肝:熬夜,脂肪肝,糖尿病
3、寅时(3点至5点)——肺:肺主一身之气,早点起来运动,一天都会很有精神
5、卯时(5点至7点)——大肠:大便
6、戊时(7点至9点)——胃:
7、未时(9点至11点)——脾胃:
八、女性月经周期注意:血虚于下,气浮于上,导致内热,爱发脾气,易感冒
九、1、冬夏二季,注意节欲
2、春秋二季,适宜孕育。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高糖分食物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不利于身体健康。
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引发胃痛等不适症状,应适量食用。
04
秋季饮食养生
秋季饮食原则
01
滋阴润燥
秋季气候干燥,饮食应以滋阴润 燥为主,多食用滋润的食物,如
蜂蜜、百合、藕等。
03
温凉适宜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但饮食仍需 保持温凉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寒
春季
养肝,促进新陈代谢
夏季
养心,补充能量
秋季
养肺,滋润皮肤
冬季
养肾,增强免疫力
四季与食物属性对应关系
春季
宜食温性、甘味食物, 如韭菜、菠菜、鸡肉等
,以养肝
夏季
宜食寒凉、酸味食物, 如西瓜、绿豆、西红柿
等,以养心
秋季
宜食平性、辛味食物, 如梨、百合、银耳等,
以养肺
冬季
宜食温热、咸味食物, 如羊肉、红枣、核桃等
,以养肾
02
春季饮食养生
春季饮食原则
养阳为先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应多吃有助于阳气 生发的食物,如韭菜、葱、蒜等。
清淡为主
春季应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以清淡、爽口 的食物为主,如春饼、春笋等。
养肝明目
春季是肝气发散的季节,应多吃养肝明目的 食物,如枸杞、菠菜、猪肝等。
多饮水
春季气候干燥,应多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 衡。
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且易 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应适量食用。
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易导致上火和燥 热,应避免食用或少量食 用。
THANKS。
增加蛋白质摄入
夏季人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 、肉、蛋、奶等。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相应,宇宙的圆运动与人体五脏四肢百骸是相应的。
四时阴阳的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关系密切。
所以,人必须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生存,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春天属木,肝脾之气应于春季。
春季阳气升发,万物复苏,人也应顺应春天的特点,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身体肌肉,使肝气顺畅条达,脾胃之气也能升发鼓舞起来。
春季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而升发条达,如果升发不利,可以影响到夏天,使夏天不能正常出汗散热而中暑。
所以,春天饮食应以升散为主。
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
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夏天是万物生长茂盛的季节,阳气在外,阴气在内,暑热湿气交蒸,人们就会感到头昏脑胀,心悸多汗,烦躁厌食。
当暑湿之邪侵入体内后,往往会导致倦怠乏力、精神委靡、食欲不振等。
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天气转凉,万物收敛,气清风寒如秋气。
秋季五脏应于肺,秋季肺气旺。
中医认为,“肺主秋,燥为秋邪,过燥伤肺”,人体对气候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干咳、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因此,秋季饮食应以润燥为主。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冬季五脏应于肾。
冬天气温较低,天气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
尤其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容易在冬天发作。
所以冬季饮食应以热食为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四时阴阳的变化与五味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
五味入五脏必须根据四时阴阳的不同变化而随时变化才能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同时五味也是制约四时阴阳变化的“五行”因素之一。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中医四时饮食养生一、春季饮食养生春季是阳气复苏、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需要调整饮食以适应季节变化。
在春季,应以平补为主,以下是具体建议:⒈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如绿叶蔬菜、豆芽、瓜果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⒉多喝温开水、绿茶和花草茶,可以清热解毒、养阴润燥。
⒊避免食用过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上火。
⒋合理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类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二、夏季饮食养生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容易出现热症,因此在夏季要注意清热解暑,以下是具体建议:⒈多吃清凉解暑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西瓜、黄瓜等。
⒉多饮水、饮用绿豆汤、绿茶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饮品。
⒊避免食用过多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热气。
⒋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尽量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三、秋季饮食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人体需要补充营养以应对寒冷的冬天,以下是具体建议:⒈食欲应适度,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鲜、水果、坚果等。
⒉多饮水、饮用温热的茶水,有助于祛湿保暖。
⒊多食用养生食材,如银耳、黑木耳、芝麻等,可滋阴润燥。
⒋忌食生冷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功能。
四、冬季饮食养生冬季是寒冷的季节,人体需要保暖和补充能量,以下是具体建议:⒈饮食可适度增加,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等,有助于增强体力。
⒉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如炖汤、煲粥等,可以保暖养胃。
⒊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功能。
⒋恰当进食高能量食物,如山药、红薯等,可滋阴补肾。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医:传统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医学体系,注重草本植物、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
⒉阳气:中医理论中的概念,代表着生命活动中的热能和功能活力。
⒊阴润燥:中医术语,指阴气充足,体内湿气不过盛的状态。
⒋清热解毒:中医术语,指清除体内热毒素,恢复体内平衡的状态。
中医四季养生原则
中医养生防病之道
1. 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总结养生原则 2.修心养性,防止精神刺激 3.饮食有度 4.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紧张劳累 5.坚持体育锻炼 6.养生必补肾
提醒:冬天到来了。提醒我们霜降时节宜选温和食谱。霜降节气易发疾病有消化系统疾病、风寒感冒、寒性腹泻、心脑血管疾病等,预防的最佳方法是饮食调养。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因此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饮食宜温和,少吃生冷、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可吃些小白菜、卷心菜、面食、鱼类、苹果、酸奶等,且烹调方法应以蒸、 煮、烩、炖为主,忌油煎炸食物。 天气逐渐变冷,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科学进补。霜降后,心血管疾病患者饮食应尤其注意低脂、低 胆固醇、低盐,不要因为天冷,为了御寒而多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山楂可开胃、扩血管、降血压、降胆固醇、强心;茄子、板栗可降低胆固醇;莴笋、土豆、板栗含钾比较丰富。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冬季忌食寒性物
• 冬季忌食寒性物。冬三月草凋零、冰冻虫
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
也要潜藏于内,脾胃功能相对虚弱,若再
食寒凉,宜损伤脾胃阳气。因些冬季应少
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黄瓜、西瓜、 鸭等性凉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得过饱, 以免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更不要饮酒御寒。
老中医的养生顺口溜
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
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
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滋阴润肺好,煮粥加银耳。 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春季防流脑,荠菜煮粥好。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 合理搭配
–谨和五味
• 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统称“五味”。 五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各有不同。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 物化之常也”。 • 《素问·五脏生成》指出: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四时饮食养生_天人相应
随四时气候之变化而调节饮食是饮食养生原 则之一,对保证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一书中说: 春气温,宜食麦而以凉之; 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 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 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顺应四时,不同季节用不同食物养生 –中医有五季、五色、五脏相对应
养生方法之四时调食
冬不吃“剩”
2
冬季多吃“黑”
3
(四)冬季
补的概念: 补——即是通过服食具有补益或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作用的食物或药物,以达到强壮体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目的的一种方法。补亦有修补、补充、补益、滋补、调补的含义。
因证施补
阴虚: 形体多瘦,或伴有头昏目眩、咽干舌燥、耳鸣、腰酸腿软、低热或午后发热、盗汗、舌质红、少津无苔等。 宜——清凉味甘多液的瓜果; 不宜——辛辣刺激、易上火的食物。
四时调食
春季 “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饭酒不可过多”,“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 ——《摄生消息论》
原则:“春宜甘平”
疏肝明目,减酸增甘养脾胃为主
平日宜晕素结合,食物多样可选食:
糯米制品、黄豆、核桃、芝麻、鸡蛋、虾、鱼、牛肉、鸡肉、黑木耳、香菇、小白菜、土豆、青椒、番茄、胡萝卜、芹菜、菠菜、春笋、黄豆芽、荠菜、马兰头、芦柑、橘子等。
秋燥——咽干鼻燥,口唇干裂,口渴咽痛,皮肤干燥脱屑,或有咳嗽无痰,口干无汗等。 补气滋阴、生津润燥的食品: 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 燕窝、银耳、百合、北沙参、玉竹、太子参、麦冬、西洋参、生地、山药; 瓜果、豆荚类蔬菜;鱼类、肉类、禽类、蛋类等。 注意补充水分(饮水)
食补为先
1
食补——如兔肉、甲鱼、鸭肉、芝麻、银耳、桑葚、梨、甘蔗、蜂蜜、百合、菠菜等。
药补——如生地、白芍、五味子、天门冬、麦冬、北沙参、枸杞子、百合、玉竹、女贞子、旱莲草等。
形体偏胖,常有畏寒肢冷、面色白、口淡、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稀薄、舌淡苔白等。
宜——偏于温热的食品;
不宜——寒凉多液的瓜果等。
阳虚
3
2
1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
中医四时饮食养生中医四时饮食养生一、春季饮食养生1.春季阳气生发,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芦笋、苦瓜、草莓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合理摄取优质蛋白质,如鸡肉、鱼类、豆腐等,以增强免疫力。
3.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肝火上升的可能。
二、夏季饮食养生1.饮食以清淡为主,可选择绿豆、薏仁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柠檬、西瓜、草莓等,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3.避免食用过多肥腻和油炸食物,以减轻消化负担。
三、秋季饮食养生1.多吃水果蔬菜,如梨、柿子、白果、菠菜等,以润肺滋阴,补充维生素。
2.适量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糙米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伤害肺脏。
四、冬季饮食养生1.饮食以温热为主,可选择姜、大蒜等具有驱寒保暖作用的食物。
2.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鱼类等,以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3.避免过食寒凉食物,如冰淇淋、西瓜等,以防止腹泻等消化问题。
附件:(根据需要,可以加入相关的食物图片或饮食配方)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中华传统医学,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2.阳气:中医理论中的概念,代表着人体的活力和温暖。
3.维生素:生物体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促进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4.矿物质:人体需要的无机物质,如钙、铁、锌等,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5.免疫力: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能力。
6.肝火:中医理论中指肝气郁结、上升过旺的情况。
7.清热解毒:中医理论中的疗法,以消除体内热毒为目的。
8.维生素C:一种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9.紫外线伤害: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细胞的损害。
10.膳食纤维:一类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对肠道健康有益。
11.驱寒保暖:中医理论中的疗法,以增加体内阳气,提高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