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阅读任务-精选.pdf
《苏东坡传》
活动一:本文作为人物传记的写作特色分析。
提问:本文写作特色有哪些?
一.披沙拣金,选材精当
传记素材是构成传记文学的基础。传记的素材首先也必须是事实。传记的素材来源大致有以下三类:一是文字材料(正式、非正式出版的著作、笔记、日记、信件、报纸、杂志和各种档案文献),二是口头材料(民间流传的有关传主的传闻、逸事、歌谣、故事等),三是实物材料(传主的照片、画像、传主使用过的器物、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乃至于传主的坟墓等)。传记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应该在回忆录、书信、日记等等材料之外显能耐,应该把这些材料经过头脑过滤后,再呈现在读者面前。林语堂积累了不少有关苏东坡的材料,所以才能写作时选材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仅如此,林语堂在刻画苏东坡时选材精当。重点抓住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来写。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正因为他掌握了许多有关苏东坡的珍本古籍,所以确保了传主事迹的真实可靠,准确地剖析了苏东坡真实的心路历程。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作业布置
同学们,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在林语堂笔下,苏东坡是一个伟大的人。林语堂曾这样说过:“在我看来,我觉得苏东坡的伟大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生活和作品里,显露得越发充实。”余秋雨也称苏东坡为“世界级的伟大诗人”。
活动三:分析苏轼精神世界及创作的变化。
提问1:黄州期间,苏轼的精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变化对他的创作有何影响?
在黄州,苏东坡的精神完全松弛下来,处于安然自在的状态。体现在写作上,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和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透彻而深刻的人生觉悟。
《苏东坡传》整体阅读方案.doc
《苏东坡传》阅读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拓展课内知识在高二完成林语堂《苏东坡传》的阅读,实现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作品等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苏东坡,读懂其人与其文。
2、提升阅读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可以帮助我们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的书。
3、探究人生意义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引导学生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4、培养思辨品质通过整本书阅读,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同时,引进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为何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样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不一样,进而思考真实的苏东坡形象究竟该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二、活动准备(一)分析学情教情1、访谈调查。
(1)你读过哪些苏东坡的作品?称了解有关苏东坡的哪些东西?诸如诗词、文章、书画、生平等。
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的?教材、课外读物,还是百家讲坛,抑或影视作品(2)你了解林语堂吗?读过他哪些作品?(3)你现在一年大概阅读几部文学作品?主要阅读哪类书?影响你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没时间,不知阅读什么书,还是家长、老师反对,抑或觉得和考试联系不紧密?(4)你对以下几组对象的关联性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成绩、阅读与人生。
(5)你父母反对你阅读吗?他们知道苏东坡吗?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苏东坡的?他们读过苏东坡的哪些作品?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吗?2、整理并分析学情教情。
(二)明确阅读意义1、打通课内外,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教材中苏轼的作品把教材中收录的苏轼作品,诸如小学课文中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初中课文中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少I·I出猎》等、高中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放到苏轼整个生命历程,人生长河中去品读,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更全面、更透彻地形解苏轼这个人。
高二年级《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高二年级《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教学设计方案一、活动目标1、拓展课内知识,在高二完成林语堂《苏东坡传》的阅读,实现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作品等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苏东坡,读懂其人与其文。
2、提升阅读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可以帮助我们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的书。
3、探究人生意义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引导学生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4、培养思辨品质。
通过整本书阅读,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同时,引进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为何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样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不一样,进而思考真实的苏东坡形象究竟该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二、活动准备(一)活动组织人员(二)分析学情教情1、访谈调查。
(1)你读过哪些苏东坡的作品?称了解有关苏东坡的哪些东西?诸如诗词、文章、书画、生平等。
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的?教材、课外读物,还是百家讲坛,抑或影视作品(2)你了解林语堂吗?读过他哪些作品?(3)你现在一年大概阅读几部文学作品?主要阅读那类书?影响你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没时间,不知阅读什么书,还是家长、老师反对,抑或觉得和考试联系不紧密?(4)你对以下几组对象的关联性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成绩、阅读与人生。
(5)你父母反对你阅读吗?他们知道苏东坡吗?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苏东坡的?他们读过苏东坡的哪些作品?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吗?2、整理并分析学情教情。
(三)明确阅读意义1.打通课内外,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教材中苏轼的作品。
《苏东坡传》整体阅读方案(word版)
《苏东坡传》阅读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拓展课内知识在高二完成林语堂《苏东坡传》的阅读,实现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作品等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苏东坡,读懂其人与其文。
2、提升阅读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可以帮助我们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的书。
3、探究人生意义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引导学生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4、培养思辨品质通过整本书阅读,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同时,引进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为何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样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不一样,进而思考真实的苏东坡形象究竟该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二、活动准备(一)分析学情教情1、访谈调查。
(1)你读过哪些苏东坡的作品?称了解有关苏东坡的哪些东西?诸如诗词、文章、书画、生平等。
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的?教材、课外读物,还是百家讲坛,抑或影视作品(2)你了解林语堂吗?读过他哪些作品?(3)你现在一年大概阅读几部文学作品?主要阅读哪类书?影响你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没时间,不知阅读什么书,还是家长、老师反对,抑或觉得和考试联系不紧密?(4)你对以下几组对象的关联性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成绩、阅读与人生。
(5)你父母反对你阅读吗?他们知道苏东坡吗?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苏东坡的?他们读过苏东坡的哪些作品?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吗?2、整理并分析学情教情。
(二)明确阅读意义1、打通课内外,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教材中苏轼的作品把教材中收录的苏轼作品,诸如小学课文中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初中课文中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少I·I出猎》等、高中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放到苏轼整个生命历程,人生长河中去品读,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更全面、更透彻地形解苏轼这个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24篇)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24篇)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1这本书刚开始读觉得晦涩难懂,但是读了之后就像品一杯咖啡,第一口的苦,回味却是无穷的。
本书按照苏东坡的人生轨迹的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四个部分来写苏东坡的传记。
因为林语堂对苏东坡的喜爱,他对苏东坡十分了解,也在他收集的资料与他的想象中,创造出状元一本好书。
谁说苏东坡本就在东坡流放,谁说苏东坡整天就在那里耕田写诗不管国家,而这些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苏东坡又开始绽放了自己的光彩,变得那么平易近人。
少年天才苏东坡在考试时被误认为了曾巩,欧阳修为了避嫌,所以他成为第二名。
在京师之中“三苏”的名声早已经传遍。
可是原本是要殿试的三人,却因为苏东坡的母亲的死亡,所以三苏赶紧回家,三年的守孝。
三年以后,“三苏”再次来到京城,但是兄弟两人只有一个人可以在待在京都与父亲在一起当官,于是苏东坡被派到郑州。
休闲的生活开始了,苏东坡偶尔做做公事,经常游山玩水,好不自在逍遥,可是小人佞臣在历史中总是不会缺少,在乌台诗案中苏东坡被新党众人列入了死亡名单,不杀了苏东坡,不能安心,但是在朝廷上下也都在上书劝神宗不要杀苏东坡,就连是新党的前领导者王安石也上书,所以苏东坡开回归人们的记忆中——苏东坡被贬黄州,那个东坡来了。
在经历了艰难的生存危机之后,“东坡”上的一块田,一家人的劳作。
自从神宗驾崩之后,旧党的势力开始恢复,但是在东坡待的几年也让他见识到旧党的不好,这让苏东坡现在既不能容于旧党,也不能体谅于新党,所以对于朝廷的黑暗,苏东坡自请外调。
在一端政治交替候,徽宗继位,朝廷又让苏东坡复任朝官职,但是在又一次次的交换之中,苏东坡也经历的海南岛的穷困潦倒,所以在北归的途中也逝世了。
苏东坡经历了人世间的心酸和苦楚,身心怀有着志气,却只有郁郁寡欢而到达生命终点,但是在他留下的一篇篇的诗词和记录他的言行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个活跃在我们心头的苏轼。
正如林语堂所说的:“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梁淑仪罗印球书册档案推荐版本作者:林语堂(1895—1976)翻译:张振玉教学总目标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阅读方法,完成《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经验2.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梳理整合苏轼的重要经历事件,通过若干活动,引导学生把握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探讨其形成原因,探讨传主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并进一步尝试个性化的深度阅读,生成语文运用能力3.将苏轼生平与诗文创作联系,重点研读黄州时期的代表诗文,挖掘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及对今天的启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思考4.以《苏东坡传》为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和技法,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实施过程第一课段:激发兴趣阅读全书课段目标 1、1.开展导读课,引发阅读期待2.运用批注的阅读方法,整体第一次阅读《苏东坡传》,了解传主一生经历的重要时间节点、事件、思想变化、与之相对应的诗文作品,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3.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拉近学生与苏轼的距离活动一:导读课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林语堂及写作风格与成就2.把握《苏东坡传》的阅读关键价值,引发阅读期待教学过程:一、教师介绍林语堂及推荐《苏东坡传》理由(投影)二、将综艺节目转化为学习资源。
播放《百家讲坛》:人见人爱苏东坡任务 1:1、思考并发言:视频引起你对《苏东坡传》怎样的感受?2、为年级即将开展的《苏东坡传》读书活动设计宣传海报,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读书活动。
年级将选出最合适进行张贴。
活动二:第一轮整本书阅读任务 2:读书。
边读边批注,完成每章的阅读过程记录案。
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阅读疑问,利用阅读课讨论答疑。
任务 3:实践活动:制作短视频或美篇——探寻苏东坡的广州足迹(利用地理优势,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真切的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任务 4:阅读《苏东坡传》,观看央视人文历史纪录片——苏轼第二课段:再读全书,整合内容课段目标1、学习并运用批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2、学习并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重要章节事件3、把握并品味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并探讨形成原因4、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活动三:广州电视台准备策划“魅力苏轼”的专题片 2 集,用思维导图呈现文案内容设计任务 5:带着每一卷的阅读思考题,第二次读书。
《苏东坡传》整体阅读方案
《苏东坡传》阅读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拓展课内知识在高二完成林语堂《苏东坡传》的阅读,实现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作品等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苏东坡,读懂其人与其文。
2、提升阅读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可以帮助我们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的书。
3、探究人生意义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引导学生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4、培养思辨品质通过整本书阅读,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同时,引进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为何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样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不一样,进而思考真实的苏东坡形象究竟该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二、活动准备(一)分析学情教情1、访谈调查。
(1)你读过哪些苏东坡的作品?称了解有关苏东坡的哪些东西?诸如诗词、文章、书画、生平等。
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的?教材、课外读物,还是百家讲坛,抑或影视作品(2)你了解林语堂吗?读过他哪些作品?(3)你现在一年大概阅读几部文学作品?主要阅读哪类书?影响你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没时间,不知阅读什么书,还是家长、老师反对,抑或觉得和考试联系不紧密?(4)你对以下几组对象的关联性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成绩、阅读与人生。
(5)你父母反对你阅读吗?他们知道苏东坡吗?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苏东坡的?他们读过苏东坡的哪些作品?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吗?2、整理并分析学情教情。
(二)明确阅读意义1、打通课内外,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教材中苏轼的作品把教材中收录的苏轼作品,诸如小学课文中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初中课文中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少I·I出猎》等、高中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放到苏轼整个生命历程,人生长河中去品读,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更全面、更透彻地形解苏轼这个人。
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一、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
凡有学者,皆成性格。
”可见凡阅读皆能成就人。
但仅仅是阅读课内的教材选文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今日选一篇冰心的小说,明日来一篇柳宗元所著的游记,再过一日又来一篇《史记》列传,教师走马观花式般讲授,学生边打着呵欠边敷衍,……”夏丏尊先生告诉青年学生“要以选文为主,多方学习,……如学习《桃花源记》可以进一步去读《陶集》……”这些见解正好准确地表达了语文学习和阅读,应从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从教材选文扩大到整本书阅读。
所以,早在1941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就对“读整本的书”有明确的要求:“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1949年,他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
可见叶老对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重视,但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实践与检验。
2001年7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整本书阅读仍然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这句话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仍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读好书,读整本书,……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次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更详细量化的要求。
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了15项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1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此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阅读任务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章,苏东坡再次回京都任职,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的皇帝是年轻的 __________ 。
苏东坡的态度是物(支持/反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章讲到宋神宗期间的一次连绵不绝的党争,此次党争起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事件),双方的代表分别是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苏东坡属于___________ 为首的一派,最后因为他出的乡试考题而终遭罢黜,被贬_______________ (地名)。
4.第9章中王安石最终被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___ 背叛5.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子由)的对比,详细地总结了苏轼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6.第11章记录了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1)请摘抄描写西湖的一首诗(2)请选取苏东坡在杭州的一个趣事或者乐事概括,并总结其形象特点7•阅读第12章,回答问题。
(1)苏轼的抗暴诗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苏轼在杭州任职结束后,又到了___________ 任太守,其后又调到其中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写于___________ (地名)。
8. 阅读第13 章,苏轼在徐州的政绩是:_________章提到的东坡诗歌重要人物分别是: ___________ (地名)9. 苏东坡在案” 是: _________ 地名)因他的最__而被捕入狱,历史上被称为“乌台诗后的裁决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整本书阅读之课堂解读《苏东坡传》中儒释道对苏东坡及作品的影响
整本书阅读之课堂解读《苏东坡传》中儒释道对苏东坡及作品的影响摘要:纵观苏东坡的平生经历,其行为处事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词作方面,苏东坡形成了三种思想融会贯通的创作方式。
本文以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为主要蓝本以及对当今产生较大影响的注本为参考对象,将苏东坡生平事迹以及词作中体现儒释道思想的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整合,进而映射出苏东坡的情感思想。
此外,本文不仅分析儒释道三家思想分别对苏东坡及其作品产生的影响,也对三家思想相互交融后对其影响进行了深层次地探究。
关键词:苏东坡;儒释道;作品作为我国古代著名全才作家之一的苏东坡,其大量诗词作品均透露出丰富独特的文学底蕴,并以此在北宋文坛当中取得了极大成就。
纵观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不因仕途沉浮自怨自艾,也不因生活无常而自暴自弃。
面对顺境时报以淡泊之心,面对逆境时报以从容之心,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指导与影响,使其心态淡泊从容,作品旷达乐观,并形成了融汇贯通的创作方式。
一、儒释道思想对苏东坡思想的影响苏东坡一生命途多舛,其思想轨迹可梳理为三个时期:(1)儒家思想主导:被贬黄州前,苏东坡正值壮年,且其思想较周边文人墨客更为早熟深远,因此刚步入仕途之际意志昂扬。
由于苏东坡早年接受儒家思想的经典教育,其性格坚韧不拔且理想远大,此外,他常以儒家道德为规范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处事,对于事实政治,他侧重于考察分析,因此他做出的许多改革方案都做到了切实为民,该时期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占其决策的主导地位【1】。
(2)释道家思想主导: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后,仕途开始跌入谷底,被贬至偏远的黄州,其心态从最初的惊魂未定到担忧自身仕途命运,再到对家人的惦念。
虽如此,苏东坡在黄州的五年期间并未封闭自我,消极避世,而是转变心态,从苦闷到寻求超脱。
释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从成分上看,均为出世遁世,且两者与苏东坡的出世思想互相融合,不分主次,纵然此时道家思想作品较多,释家思想的作品屈指可数,但释道思想仍为主导思想。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之通读指导(1)
阅读任务:1.儿时的苏轼行为和其他他儿童没有什么不同,但生活环境却是大为不同。
阅读第2,3章,列出儿童时期对苏轼有重大影响的人并作简要介绍。
2. 阅读第3章概括苏东坡少年的事情。
(年龄+事件)3.阅读第4章,回答下面问题。
(1)苏东坡于____ 岁完婚,妻子是__________。
(2)苏东坡在____岁中进士,其老师是文坛泰斗___________。
4.阅读第5章,回答下面问题。
(1)请给第5章拟定一个小标题(包括主要事件)(2)请写出苏家三人前往京都的过程。
(只写地名,用箭头表示)卷二:壮年(25岁至43岁)阅读任务:2.第7章苏东坡再次回京都任职,遇到的重大政治事件是________,当年的皇帝是年轻的_____。
苏东坡的态度是_______(支持/反对)。
3.第8章讲到宋神宗期间的一次连绵不断的党争,此次党争起自__________(政治事件),双方的代表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苏东坡属于__________为首的一派,最后因为他出的乡试考题而终遭罢黜,被贬__________(地名)。
4.第9章中王安石最终被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背叛。
5.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的对比,总结了苏轼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6.第11章记录了苏轼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请选取他在杭州的一个趣事或者乐事概括,并总结其性格特点。
7.阅读第12章,回答问题。
(1)苏轼的抗暴诗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苏轼在杭州任职结束后,又到了_______任太守,其后又调到___________,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_______(地名)。
8.阅读第13章,苏轼在徐州的政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卷三:老练(43岁至57岁)阅读任务:1.阅读第15章,苏东坡被贬黄州,不久正式务农,务农期间做了哪些事,又交了哪些朋友?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阅读第16章,黄州解脱自由的生活,给苏东坡的写作带来怎样的变化?这期间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列举四个)3.第17章写苏轼在黄州的两种身心调养方式——练瑜伽和炼丹,实际上是_____家和____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林语堂《苏东坡传》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居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课程内容规定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在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多方面涉及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
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指阅读者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过程中,从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等角度出发,采取读写融合的策略,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以积累言语经验、发展言语技能、提升言语品质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在20世纪30年代用英文写作的以西方读者为受众,基于“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之目的的一部散文式历史人物传记。
英文标题为“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乐天知命的天才:苏东坡》),是欧美国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苏东坡传记。
全书采用微观叙事角度,立足生活琐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苏轼的生平,介绍其坎坷跌宕的人生经历。
书中穿插了大量的趣闻轶事、野史掌故,也夹杂着作者画龙点睛的评论。
该书是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人物传记类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极佳备选对象。
一直以来,苏轼诗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选文资源,涵盖必修与选修系列课程。
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对教材中苏轼作品阅读与鉴赏的延伸与拓展。
这部传记不仅对学生修身养性、励志怡情有着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培养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具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读写融合的策略来实施教学和训练指导呢?下面笔者以张振玉翻译的林语堂《苏东坡传》(群言出版社2017年7月第2版)为例,予以具体说明。
一、在摘抄中夯实语言积累摘抄,即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根据某种需要而将原文摘录下来。
摘抄是语言积累的必经路径。
《苏东坡传》中有许多思想深邃、意味隽永、修辞精妙的语句,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感、增强文采的良好语言素材。
学生通过摘抄,可以强化言语识记与积累。
2023年《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精选4篇)
2023年《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精选4篇)《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在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我对于东坡先生的了解仅限于他的诗词,他遭遇的乌台诗案和他对弟弟子由深厚的情感。
尽管了解不多,但并不妨碍苏东坡在古代熠熠生辉的诗词大家中,成为我心目中最喜欢,最佩服的那一位。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多角度地了解这位在我认为是最具成就的大文豪的人生际遇,就这样,林语堂先生撰写的《苏东坡传》在一次很偶然的经历中进入了我的视线。
那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雨天。
我没有带伞,猝不及防的暴雨让很多像我一样没有带伞的人躲进了附近的商业城。
进去后我发现里面有一家高大上的实体书店,内心欢喜。
想着既然暂时走不了,又不赶时间,索性就进去随便看看。
没想到我和《苏东坡传》的缘分就这样到来了。
当时的我径直走向它,看到书籍干净而典雅的封面,我有些惊喜。
于是小心翼翼地捧起这本书,翻开它的目录,就那么随便浏览了一个小片段,便欲罢不能了。
书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一句是苏东坡对弟弟子由说的那番自我评价,可以说极具特色——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经历了乌台诗案,经历了官场中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人生中太多的不如意事的东坡先生,竟然还能轻松快意地说出这样一番话,似乎所有苦难的经历与己无关一般,不能不令人惊叹!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还能如此笑对人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这是一种怎样豁达的心胸?我想,从开篇中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先生的评价就可找到答案。
这就是第二句话。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阅遍世间人情冷暖,无论是顺境逆境,他始终都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爱。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之内容整合(1)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之内容整合“苏东坡纪念馆”筹建策划书教学目标:1.关注《苏东坡传》重要时间节点、地点、时间、人物、思想变化,激发思考。
2.通过完成个性化、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梳理《苏东坡传》的核心内容,激发创造力。
3.小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和体会本书的意义和价值。
任务一:选址1.依据:选址可根据苏东坡一生游历足迹。
任务提示:(1)该任务对应的文本资料为《苏东坡传》中的“附录一《年谱》”,以及《苏东坡传》中关于苏轼一生足迹的相关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苏轼一生的经历,参照“附录一《年谱》”,绘制苏轼的游历足迹图,标出地点和时间。
2.阐述确定“苏东坡纪念馆”的首选地址,并说明理由(要求分条分析,注意角度差异)任务提示:(1)苏东坡一生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到底哪一个地方对于苏东坡的意义巨大,最能代表他的一生,请依据传记相关文本,阐述首选地点对于苏轼的意义;(2)文本撰写参考附录一:绍兴鲁迅纪念馆。
任务二:主展厅设计1.根据不同的角度,把苏东坡纪念馆展览内容分为几个不同的展区。
2.为不同的展厅命名,并撰写前言。
任务提示:(1)设计要根据《苏东坡传》相关文本。
(2)本设计主要侧重于文本设计,有条件的小组,可进行相关的美工设计。
任务三:花园雕塑设计1.根据《苏东坡传》,苏轼一生遇到了很多人物,并对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至亲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5个),有情同手足的朋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3个),有严师如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2个),有爱徒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2个),还有政敌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2个)等等。
2.选择几个人物(不超过5个),刻成一个群雕,树立在纪念馆花园中。
撰写文段列举选择的人物,陈述选择的理由,描述雕塑的造型构思。
《苏东坡传》第一章节读后感(精选5篇)
《苏东坡传》第一章节读后感(精选5篇)《苏东坡传》第一章节读后感(精选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苏东坡传》第一章节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苏东坡传》第一章节读后感篇1初识苏轼,是在宋词中,浩瀚词海,他的诗,是最有吸引力的。
他满腹才学,年纪轻轻就得到皇帝和文学大家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可见他是几千年难出的大才子。
可在他的诗中,那些华丽词语、高人一等的傲慢并没有出现。
更多的则是豪放乐观或简约轻松。
但这样的诗词,更能走进读者的心里,这似乎就是文学创作中更高的境界。
后来,读了《苏东坡传》,才了解乐观的诗词背后有多少生活的艰苦与忧愁,但也正是这样的生活,才成就了一个无法复制的“苏东坡”。
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被贬黄州期间,他没有因苦难而消积,反而他人生中的大部分名篇都创作于那里。
他把自己变成一名农夫,过着田园潇洒的生活,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就是他对自己最好的形容。
也许是他过人的才华,也许是他无可救药的可爱或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造就了他不凡的一生,流传千古,闻名中外。
我们可能没有他与生俱来的才智,但我们可以勤奋努力,在遭遇挫折时,也可以微笑以待,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美丽光明的人生。
此世唯一的苏东坡,他不仅为我们后人留下这些美丽的诗篇,他更是每个逆境中的人的榜样,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生活。
《苏东坡传》第一章节读后感篇2这本书从家庭、生活、政治、书画等角度概况了苏轼一生,读完第一感受就是苏轼怎么这么好,被一贬再贬,还是很豁达地面对一切,王安石真的是令人讨厌,还邋里邋遢。
苏轼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群追随他的粉丝,敬仰他的人品和才华,穷困潦倒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朋友愿意接济他,他倒是自得其乐,没官做就做做农民,种种地,到处游玩写写诗提提词。
他是一个心中有国,却没政治的人,职位再低,都尽可能地救济百姓,他是真的想做事的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在阅读《苏东坡传》的过程中,我曾为苏东坡的豁达胸襟和卓越才华所倾倒,也为他一生的坎坷遭遇而扼腕叹息。
然而,当我读到全书的最后一章,尤其是看到太皇太后的那段评价时,我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望和讽刺。
“在对人终极的判断上,我们仍然逃不出两个基本的形容词‘好’与‘坏’。
”这句话让我不禁反思,作者林语堂先生在前言中表达的对苏东坡的喜爱,以及全书对苏轼的正面描写,是否真正地展现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苏东坡?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作者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让我们来谈谈作者对王安石的描写。
在书中,作者对王安石的评价极低,甚至将他与希特勒相提并论。
这种极端的描写方式让我感到困惑,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他本人也并非一无是处。
作者对王安石的描写过于主观,缺乏对历史人物的客观分析,这让我对整本书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
此外,书中关于苏东坡的描写也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作者试图展现一个全方位的苏东坡,但在一些篇章中,过于强调苏东坡的“神性”,将他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圣人。
例如,第六章中关于苏东坡与神鬼故事的描写,以及他在炼丹、求仙等方面的经历,这些描写虽然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但却削弱了苏东坡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形象。
《苏东坡传》是一本有成绩的传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过于偏激的描写方式和对历史人物的主观评价,可能会误导读者对苏东坡和其他历史人物的认识。
在阅读历史传记时,我们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综合考虑各种历史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我想说的是,阅读《苏东坡传》这样的经典作品,不仅是一次文学之旅,更是一次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之旅。
我们应该从中学到如何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如何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以《苏东坡传》阅读为例,浅析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
以《苏东坡传》阅读为例,浅析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苏东坡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讲述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生。
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这样的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有助于培养阅读素养。
本文将以《苏东坡传》阅读为例,浅析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
培养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对《苏东坡传》的背景简介和作者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社会背景、苏东坡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文学成就,让学生在阅读前对书中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苏东坡传》的重要意义,激发孩子对这部作品的兴趣,让他们有积极的阅读态度。
中学生在阅读《苏东坡传》时,需要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人物性格、事件发展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从文字中找到更多的信息和启发。
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思考和笔记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中的内容。
培养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也需要注重扩展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比较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深入了解书中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
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和研究苏东坡的其他作品,比如《赤壁赋》、《前赤壁赋》等,来更好地理解苏东坡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苏东坡传》中不仅有苏东坡的生活故事,还有他对人生、对学问、对友情的感悟和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对苏东坡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敬佩和感慨,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要培养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还需要重视阅读的习惯养成。
学生应该养成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也要培养对精品读物的鉴赏能力,善于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和兴趣的书籍,让自己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苏东坡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本(5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本如果说有谁最与百姓为友,谁的诗最朴实,谁最生性爱开玩笑,谁是最仁慈的官员,那便是苏东坡了。
苏东坡亦名苏轼,一生可谓坎坷,青年时中进士,后又因王安石而谪居黄州,元祐年间因太后摄政,步步进升,是朝庭的翰林学士,后又因反对派掌政,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儋州谪居,穷苦之至,太后再次摄政,用她独具慧眼发现了苏东坡的才华,在徽宗年间,调升至常州,因已垂垂老已逝世在途中。
他最大的优点是乐观、行善,这却也是他最大的之缺点。
因为他过分了,没能识破小人。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的眼里没有任何坏人,导致媚颜奴骨之辈对他打击至深,虽为一朝忠臣,却不能安己,这又有何用?我觉得,所谓忠臣,不仅要忠于皇,亦要忠于己,才是立根之本,否则满肚子好计良言却不和时宜。
太过强烈的爱国之情了,导至最后在朝庭上竟孤立无援单枪匹马为百姓所付出,太浪费!依我看,因找对火候,该下手时出狠点,不有半分软弱,言则保己打敌,不言则守口如瓶,让敌人找不到任何可趁之机。
可苏东坡正好相反,因为是诗人,把自己的忠肠散于诗中,包含攻击讽刺,这使政敌奸臣搞文字狱,这里的字有忌讳,那个字角触犯圣上。
,使得很长一段时间苏东坡不得翻身。
但也许正是他的这种执着,这种慈善乐观的风格诗文,使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朝庭立即压迫他,可他却更出名了,人人都以多有他的诗文而相夸,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竟觉气索,可谓脍炙人口。
让人觉得有趣的一点是,那些个宋朝之太后却总是充当苏轼的救命星,每当他穷苦之极,没落之极,太后一掌政便步步高升,朝政整治一新,也是宋朝国家的大救星,还因太后们,那些奸人侫臣才得已平息。
总之苏东坡的诗也好,人也罢,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如同一场大雪过后的春天,清新的,怡人的,尽管饱受打击挫折却百折不挠,朴实无华背后保留着他特有函意。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本(2)《苏东坡传》是一部全景展示了苏东坡一生经历和个人特点的传记作品。
通过深入挖掘苏东坡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作者生动地展现了苏东坡的形象和思想境界,使读者对苏东坡有了更深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范围阅读任务重点能力指向
卷一:童年与青年 1.儿时的苏轼行为和其他
儿童没有什么不同,但生活环
境却是大为不同。
阅读第2、
3章,列出儿童时期对苏轼有
重大影响的人或地理环境、风
士人情,并分别做简要介绍。
(提示:眉州的地理、人情,苏
轼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2.阅读第3章概括苏东坡少
年的事件(年龄+事件)。
3.阅读第4章回答下面问题。
(1)苏东坡于__ 岁完婚,妻子
是____,其词作《江城子,乙
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
生死两茫茫)正是为纪念她而
作。
(2)苏东坡在___岁中进
士,其老师是文坛泰斗___,
老师对他的评价是_____.
4.阅读第5章,回答下面问
题。
(1)请给第5章拟定一个小标
题(概括主要事件):_______
(2)请写出苏家三人前往京都
的过程。
(只写地名,用箭头
表示) 分类提取文章重要信息。
概况事件。
提取文章主要信息,把握苏东坡一生中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地点以及重要他人。
1. 第6章写苏东坡第一次做官,筛选信息,填写下面表格。
官职
任职期限年代:
年龄:
任职事迹
事迹评价
重大变故
2.第7章,苏东坡再次回京都任职,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的皇帝是年轻的__________。
苏东坡的态度是物(支持/反对)。
3.第8章讲到宋神宗期间的一次连绵不绝的党争,此次党争起自______________ (政治事件),双方的代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苏东坡属于__________为首的一派,最后因为他出的乡试考题而终遭罢黜,被贬__________ (地名)。
4.第9章中王安石最终被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背叛。
5.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子由)的对比,详细地总结了苏轼的性格特点,这个性
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6.第11章记录了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
(1)请摘抄描写西湖的一首诗。
(2)请选取苏东坡在杭州的一个趣事或者乐事概括,并总结其形象特点。
7.阅读第12章,回答问题。
( 1) 苏轼的抗暴诗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2)苏轼在杭州任职结束后,又到了__________任太守,其后又调到__________。
其中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 写于__________(地名)。
8.阅读第13章,苏轼在徐州的政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此章提到的东坡诗歌重要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地名)
9. 苏东坡在______(地名)因他的______而被捕入狱,历史上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的裁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