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叙事: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记忆
《_远去的牧歌》:民族电影的记忆构建与生态景观的镜像传达
THE FILM CULTURE电影文化【作者简介】 吴金娜,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新时代少数民族影视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编号:YWK10236200126)、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编号:GJB1422379)阶段性成果。
吴金娜电影《远去的牧歌》在时间衍变与空间更迭中重点观照了哈萨克民族在跨时代发展中民族文化的生活方式、文化记忆、民族心理、生态认知等方面的冲突、融合与迭代变迁。
该片用纪实风格展现了不同历史语境中哈萨克族游牧迁徙的时代风貌与生态画卷。
一、多重维度的记忆构建文化记忆理论中,文化理论与记忆理论紧密关联,共同构建着文化记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正是得益于文化记忆,人们才可以确认记忆发展中的时间坐标。
德国文化记忆理论学者扬·阿斯曼说“人的记忆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个体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
”[1]记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具有多维指向性,相较于对文化记忆理论三个维度的认知,更能激发大众对文化维度的记忆构建,尤其是在文化记忆维度迭代中展现文字、特定符号、图画、风俗等共享记忆的符号生成、身份认同与代际变迁。
电影《远去的牧歌》所表现的正是哈萨克族在不同时期的记忆中独特的精神范式与民族符号的有效传达。
电影以哈萨克族四季游牧转场贯穿整部影片的场域空间,成为一种独特的游牧记忆符号,并随着时间流转出现迭代和变迁,记忆逐渐衍变为对哈萨克族历史变迁的共享记忆与共同认知,由此实现对特定历史事件和民族地理空间的文化重塑,并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碰撞中,形成独特的记忆时空,最终在哈萨克族文化身份的记忆重塑与身份认同中实现社会认同与国家认同。
(一)个人记忆从记忆的媒介属性来说,个体维度的记忆侧重于个体的身体、行为以及与他人交际中的不断形成和衍变,侧重记忆的传播过程。
摄影艺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摄影艺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也是自古至今的艺术家们进行艺术活动,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源泉。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转型加速,中国的年轻人对于中国五千年来凝聚的文化精华逐渐开始忽视的遗忘,少数传统艺术文化正逐渐萎缩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因此,对于传统的艺术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今艺术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摄影术以其强大的瞬间记录功能和纪实特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传统中国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探索精髓,认识在新的视觉文化的时代潮流。
将摄影术与文化结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为实现文化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传统文化是国内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是多彩的民族特质和风貌汇聚而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摄影作为一种世界艺术,在发展革新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融合着各民族的艺术。
摄影虽然诞生于西方,但是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对于摄影有着极强的影响。
世界的都是民族的,摄影这种被全世界人们共同接受的艺术,同时不断的吸收着各民族艺术的精华。
国画、书法、诗词等等经典文化,都为摄影的艺术语言表现提供了丰盛的借鉴方式。
中华民族世代所传承发展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文化,以及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当今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主题等等各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源。
二、科学对待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摄影艺术是一种年轻的现代艺术形式,人们往往用它来表现时尚,记录生活。
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将眼光锁定在人文事件上或者美丽风光。
很少有人会想到和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相结合。
其实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滋润,这种艺术形式只能是一种单一的文化现象。
从横向联系来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各个艺术之间也有着稳定的联系,各个艺术之间也是相互借鉴共同形象和创作。
历史文化纪录片视听传播探究——以《“字”从遇见你》为例
影视传播YINGSHI CHUANBO- 41 -历史文化纪录片视听传播探究—以《“字”从遇见你》为例◎司 雯[摘要]纪录片发挥着传播文化、公共教育和构建时代精神等作用,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如今,纪录片顺应时代潮流,《“字”从遇见你》作为融媒体时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内容与形式上守正创新。
文章分析《“字”从遇见你》的主题构建,探究其视听呈现的影像表达、镜头语言及解说词,以创新形式和影像叙事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自信与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视听传播五千年光阴流转,九万里路途苍茫。
汉字来自仓颉的智慧,在历史长河中浩浩汤汤。
《“字”从遇见你》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的系列纪录片,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以微纪录片的形式传播绵延博大的汉字文化,通过多元的视听创新将汉字的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进行统一、鲜活的呈现。
该纪录片以融媒体为传播渠道,分三季播出,第一季于2022年4月3日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及网络端开播,共25集,一字构成一集,以鲜明的创新形式引发收视热潮。
根据CSM 全国网数据,仅2022年4月30日至5月4日,该片累计观众规模就超过4885万人,其中有5集收视率同时段排名第一[1]。
一、主题构建,勾勒千年文化版图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历史典故为切入点,通过影像构建诗意画面,汇集昔我往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见证今我来思文化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使主题的历史性及诗意性得以凸显。
(一)历史题材的铺陈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语出《论语·卫灵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探其根源之一在于汉字的勾连延续。
在篆、隶、楷、行、草书法形态的背后,古人对汉字的镌刻与哲思日渐凸显,如何通过汉字与古人对话,了解汉字的渊源流变并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工作者亟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汉字的字形、字义等方面入手,见微知著,通过影像的记录,探究汉字传说与造字原则,凸显主题的历史性,传播泱泱大国与时偕行的文化经典。
《2024年历史发展的缩影文化传承的探索——我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特征》范文
《历史发展的缩影文化传承的探索——我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特征》篇一历史发展的缩影:文化传承的探索——我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文化传承逐渐成为我们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柱。
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历程与特征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了解。
二、发展历程1. 起步阶段在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起步阶段,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纪录片多以短片、专题片为主,主要集中在地方文化的介绍和记录。
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大多以纪录生活为主,展现了当时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探索。
2. 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政府加大了对纪录片创作的支持和投入,纪录片制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系列片、大型纪录片等。
3. 国际化阶段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越来越多的纪录片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非遗文化。
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在制作上更加精良,注重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在内容上更加深入地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三、特征1. 内容丰富多样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民族音乐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我国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制作水平高超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金的投入,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制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拍摄技术、剪辑技术、音效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使得纪录片更加生动、真实、感人。
3. 注重文化传承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注重文化传承,通过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从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作为方法的“重访”:从“文字志”到“影像志”——基于“独龙族影像工作坊”的讨论
20232021年12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媒体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民族志影像工作坊——独龙族”活动①。
该活动最初的设想之一是把这个学术活动放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的某个村,向村民展示一些独龙江独龙族的老照片,并放映一些与独龙江独龙族相关的纪录影像。
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影响,这一设想未能实现,最后只在昆明简单地举办了一个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也变成了放映与独龙江独龙族相关的影像,并邀约了其中部分影像的拍摄者。
观看者除了相关影视工作者、学者、学生之外,还邀请了三位来自独龙江的独龙族普通村民,以及部分在昆工作的独龙族学者。
工作坊所放映的影像,有些是沿着“重访”的思路来拍摄的,而其他影片中,也借用了一些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民纪片《独龙族》(1960)中的镜头,这种借用无疑具有某种重访的意义。
在人类学中,重访并不是新鲜的话题,诸多研究者都沿着回到自己的或是前人的田野点进行再调查与再研究的路子进行研究。
但是,既往的重访更多的是一种“文字志”的方式,本次工作坊的企划者之一——徐菡在对工作坊进行总结时提出了“影像志”的概念,认为“影像志”相比“纪录片”,能够更好地概括这次工作坊。
②同时,“影像志”不仅仅是记录,也可以把重访的意义涵盖其中。
我们认为这样一种概括是十分恰当的。
基于以上说明,本文拟对人类学史上既往的“文字志”式的重访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独龙族影像工作坊”,对“影像志”式的重访进行讨论。
一、作为“文字志”的重访研究及研究对象本文的“文字志”概念主要是想与“影像志”这一概念相对应,其概括的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类学界便已经开始重访实践,并主要集中于西方学界不同学者针对同一“异文化”的考察;而本身起步较晚的中国人类学,其重访实践也明显滞后于西方学界,形成了区别于西方但具有中国特点的重访实践。
(一)西方的实践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人类学步入“科学民族志”的时代写出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以萨摩亚人快乐悠闲的青春期来驳斥欧美社会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青春期必然是充满情绪化压力和冲突的观点。
朱山坡小说改编影像的地方乡土性塑构与叙事构成
86FILM LITERATURE电影文学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价值体系,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与对外开放之后逐渐崩溃,而地方与乡土作为当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伦理形态的主要载体,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与电影描绘的重要对象。
与之相适应,中国电影一向有从书写民间的文学传统中取材改编的创作倾向,如广西作家朱山坡的多部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改编自其短篇小说《美差》的《八只鸡》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影片及儿童贡献奖,改编自其短篇小说《灵魂课》的《花花世界灵魂客》在第三十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亚洲未来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其同名微型小说《推销员》也被改编成微电影。
中国政治经济领域自我更新的思想脉络内在更为强大持久的力量是在民间与传统中,政治文化或者新的文化思潮只有融入民间,才能成为改革的内在精神动力。
这些影片忠实原著,极力展现当下地方和乡土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和迷茫进行了有力的表述。
一、《八只鸡》与《美差》中的情感形态朱山坡1973年8月出生于广西北流农村,他的个人出身与其后经历中地方与乡土亲密关系的影响,使朱山坡在情感形态上与普通广西乡民在思想感情上有着一种天然的血缘性关联;对故土的深厚感情也是朱山坡在代表“文学桂军”进入城市秩序之后,仍不断在作品中抒写对家乡的情怀,并立足乡土审视大都市生活情感的主要原因。
朱山坡的文学创作中记叙农村生活体验、抒发城市生活感怀的文字比比皆是,构成了其文学创作的基本情感特征。
他的短篇小说《美差》就以一个贫困山区少年的视角见证了原生家庭的贫穷、疫病流行下的困厄、“鬼村”与集市上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群与多种多样的人性等。
小说《美差》以母亲临盆,身为一家长子的“我”挑着家里的鸡去集市上卖的故事为主线,其中穿插了“我”对心动少女“美元”的爱慕与自卑,由残疾人与病人组成的“鬼村”以德报怨、救治母亲的情节等。
充分体现了朱山坡立足于传统乡间的伦理文化土壤,且与中国以善为美的历史长河一脉相承的情感形态。
文化景观与记忆建构:纪录片《广西故事》的叙事策略和价值表述
RESEARCH ON DOCUMENTARIES纪录片研究在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电视节目成为塑造地区形象、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突出方式之一。
利用好这一传播媒介,将地区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地区文化的窗口。
纪录片《广西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广西篇章,于2016年3月19日开播,立足于广西的本土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以更广阔的视野解读大美广西,重塑广西形象,提振广西文化自信。
《广西故事》中深掘广西多样的文化符号,以“民族性”的叙事策略、“在地性”的表述方式及故事化的镜像语言等对广西文化进行重塑,使“美丽广西”逐渐成为一种集体记忆,在激发广大受众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从文化认同到情感认同的跨越,进而转化为热爱、传承与保护广西民族文化的内生动力。
一、《广西故事》中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文化的具象化,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的凝结式标示,反映了社会或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物质、智力与情感等方面的一系列特质”[1]。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文化底蕴,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各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
纪录片《广西故事》从多元融合的视角出发,全景式地呈现出了鲜明的广西特色,如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物传奇等,展示出了广西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这些文化符号在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时,也成为了展现广西地域形象的代表性符号,赢得广泛共识。
(一)山水图景的影视呈现广西山清水秀,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这些别致的景色,不仅让众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更成为了当代广西的响亮名片。
以《广西故事》为代表的纪录片则是以影视化的形式将这些山水图景在线呈现出来,并突破了传统文学、绘画等的限制,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广西本土的美景环境,而且与故事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着广西山水以现代视觉展示的形式进入广大民众的视野,山水符号也逐渐成为了广西形象的代表。
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是广西的优势特征,成为了营造广西形象的不二选择。
视点时空意蕴:中华典籍的影像叙事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其次,节目在时间与空间的呈现上也颇具匠心。通过采用历叐时间线的方式, 将典籍中的故事、人物、事件等呈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使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 了解典籍所经历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同时,节目还注重空间感的营造,将不 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风貌进行生动展现,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 丰富性。
视点时空意蕴在典籍影像叙事中 的效果
1、多元化呈现:媒介转化使得文化典籍可以在多种媒介平台上展示,如电 视、网络、移动设备等,扩大了受众范围。
2、交互性增强:新的媒介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方式,如评论、互 动问答等,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
3、内容丰富化:媒介转化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元 素,使得文化典籍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媒介转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节目将古代典籍转化 为一系列短视频,每集以一位历史人物或一个历史事件为主题,通过场景重现、 专家解读、人物扮演等形式,将典籍中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影像画面。同时,节 目还注重交互性设计,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参与互动,提高了观众的 参与度和粘性。
视点时空意蕴在典籍影像叙事中 的创新
《典籍里的中国》在视点时空意蕴上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 会进行了有机结合。节目通过精心设计的影像叙事方式,将古代典籍中的内容进 行了现代化的演绎,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和理解方式。同时,节目还 能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造性地呈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更加深 入地了解和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二、影像表达
影像表达是指在媒介转化过程中,运用摄影、摄像、动画等影像技术,将文 化典籍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影像表达具有以下优点:
1、直观易懂:影像可以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便于观众理 解与接受。
纪录片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现及其形象塑造——以《行走贵州》中的苗族影像为例
视听2018.08|动来说,不是外部世界的一切都能使他获得审美愉快,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相通的事物才能使其愉快。
”④《天下朋友圈》在对美国休斯顿的介绍中,借长镜头化作观众的眼睛,刻画环境,渲染气氛,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艺术性的美。
这里的“太空城”特有的太空文化赋予当地人创造的品质与积极进取的冒险精神;这里激情不眠的午夜生活,开启热力城市的全情多元化模式;这里美轮美奂的牛仔舞蹈,成为休斯顿作为艺术“牛仔城”的生动写照;这里不紧不慢的牧场生活,体现了当地人追求健康和谐的生活理念。
另一方面,多角度呈现,提高了画面表现力,多维度展现了纪录片的内涵。
第一,“有温度的人文视角”。
在《天下朋友圈》的创作和摄制过程中,以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去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触摸城市与人的体温。
整个系列纪录片里不乏当地风光、当地人、当地生活场景的描述。
观众在这样的画面语言里能直接感受异域文化,并进一步形成深刻的情感共鸣和代入感。
第二,“有广度的文化视角”。
要讲好国际友城和中国的故事,必须摆脱传统宣教的窠臼。
在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各种界定中,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与K.克拉克洪认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因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天下朋友圈》不仅展现友城文化的多元内容及蕴含的丰富情感,也将视角深入到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里。
比如在介绍移民城市过程中,录制组没有局限在一般采访对象和本土文化的呈现上,而是采访了家喻户晓的太极老师陈英才,从中西文化交融中凸显文化视角的广度。
《天下朋友圈》还用体验者的身份陈叙该城市的文化特点与魅力所在,把表现对象的最有典型的文化内涵分析透彻,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城市。
第三,“有态度的未来视角”。
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代际互动的叙事话语表达——基于《传承》(第三季)的案例分析
影视传播YINGSHI CHUANBO- 33 -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代际互动的叙事话语表达—基于《传承》(第三季)的案例分析◎乔瑞华[摘要]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影像叙事完成了有关代际互动的社会文化表达,对构建社会文化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以《传承》(第三季)为例,探讨非遗题材纪录片在对话青春、空间呈现以及视听表达层面有关代际互动的叙事话语和表述策略,关注非遗传承人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走向。
[关键词]非遗题材纪录片;影像叙事;代际互动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为表现主体和审美对象,通过视听语言的运用加以表现[1]的纪录片,在制作规模和文化传播影响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用影像记录非遗事项,在我国最早可追溯至1933年人类学家凌纯声等在湘西拍摄的湘西苗族鼓舞、苗族民歌、苗族服饰等[2]。
作为一种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佐证的有效记录手段,纪实影像凸显保存非遗文化的优势。
2004年,随着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成为社会多方密切关注的话题,一大批非遗题材纪录片也应运而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贡献了有生力量。
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央视陆续制作播出的《了不起的匠人》《我在故宫修文物》《传承》《百年巨匠》等纪录片,开拓了国产纪录片精雕民族文化、刻写民族记忆的精品化模式,并持续带动地方电视台、各级非遗保护中心、高校机构为主体的团队创作[3]。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影像叙事完成一系列社会文化表达。
有学者认为,核心叙述句式的运用赋予非遗题材纪录片注解文化、补白内涵、沟通情感的作用[3]。
也有学者指出,视听层面的去语境化和叙事层面的再语境化的话语机制,促使网络热播纪录片在影像层面完成对文化遗产的再次赋义,也由此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4]。
这些研究成果均强调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融入纪录片的文本表征体系,对构建社会文化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实的角度看,“非遗当下的文化建构是要使其接续传统与现代生活”[5],映射到大多数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影片往往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冲突投射在新旧传承人的代际关系上,在影像层面完成对代际关系的叙事重构,展示自身参与当下中国社会核心议题的能力。
211022471_从媒介生态学视角谈网络影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
2022近年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的网络影视作品不断涌现。
本文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将网络影视与传统文化的生态位相结合,选取2018年至今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年度推优作品”中的39部传统文化主题节目作为研究样本,描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影视生态中的生存图景,探究网络影视的媒介生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
网络影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以更加多元的方式,面向更加广泛的受众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促进中华文脉的大众传承。
近年来,网络综艺《舞千年》(2021),网络纪录片《中国》(2020),《敦煌:生而传奇》(2021),网络动画片《中国唱诗班》,网络剧《风起洛阳》等一系列高质量文化主题节目广受拥趸,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有效引领与整合社会意识、社会思潮,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促进文明互鉴、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围绕网络影视这一新兴传播媒介及生态,审视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方式和新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影视发展的媒介生态学分析20世纪60年代晚期,“媒介生态学(Media Eco l ogy )”术语由多伦多学派代表人物米歇尔·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效果一览》中首次提出,不久后纽约学派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将这一概念正式引入学术研究领域,并于纽约大学创设媒介生态学专业。
波兹曼指出媒介生态学是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包括媒介传播如何影响人的情感、价值观、文化意识等等。
从多伦多学派到纽约学派,相关理论者的研究都未超过麦克卢汉与波兹曼的表述范围,总体表现为关注技术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
[1]而当媒介生态学进入中国,历经了本土化的侧重与改造。
学者裘正义在《论媒介生态——中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最早引入“媒介生态”的概念。
[2]邵培仁是国内较早提出媒介生态位等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媒介生态强调“互动而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和谐的结构状态”。
《火红年华》:新主流影像叙事中的“三线故事”与价值表达
FILM LITERATURE电影文学如何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现中国面貌,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夺冠》《万里归途》、《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等新主流电影佳作迭出,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与民族精神气象,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
《大江大河》《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影视剧的崛起,昭示着“新主流”开始从电影领域流向影视剧领域,成为影视文化的一种新流向、新形态。
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认为:“当前影视文化形成了‘新主流’文化电影/影视剧‘二水分流’、互为呼应、蔚为大观的文化态势。
”[1]他指出,新主流影视作品“常以中国故事、红色经典为题材原型或IP ,以塑造国家形象、表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宏旨,或以国庆、扶贫等时政主题来展开,打造打动人心、凝聚国家与民族意识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物,或正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宏阔的视野甚至是‘宏观全景构架’的格局,凸显中国气派、中国风度和中国形象”。
[2]作为一部四川题材、四川出品、四川制作的工业题材影视剧,《火红年华》以金江(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为背景,以跨越五十年的全景展现了国家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通过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的提炼与弘扬,来塑造三线建设者英雄群像,唤醒观众的家国情怀,同时以“共享往事”的艺术形式建构观众的集体记忆,唤起其民族认同感。
该剧较长的时间跨度与较大的叙事体量,兼具波澜壮阔与厚重质感,具有明显的新主流特征。
总结其创作经验,对于提升三线建设题材影视的创作水平和打造四川特色影视精品有重要的启示。
一、硬核风格:钢铁工业新史诗的书写中国在几十年时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工业发展的点滴足迹,也被荧屏记录了下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橙黄绿青蓝紫》《乔厂长上任记》《车间主任》等工业题材影视剧奠定了辽阔壮美的硬核风格。
纪录片下民族传承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下民族传承的现实意义纪录片是一种揭示事实真相、记录历史与传递文化的影视艺术形式,通过对民族传承的现实意义的纪录片拍摄与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更能够引起人们对民族传承的重视与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保护、文化传承、身份认同与社会凝聚等几个方面,阐述纪录片在民族传承中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对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中国历史悠久,各地都有独特的习俗传统、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逝,受到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
纪录片的出现使得这些濒危的传统文化得以记录下来,成为了后世子孙学习与研究的重要资料。
以中国少数民族为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习惯。
通过纪录片的拍摄与传播,不仅可以向观众展示少数民族的风貌和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这些传统文化传递给后代,增强族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文化。
纪录片还能够帮助观众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增加对历史的认知与理解。
比如通过纪录片展示中国的古代文明和历史遗址,引导人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重视,从而提高国民的历史文化素养,促进国家文化自信。
纪录片对身份认同的现实意义:通过纪录片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族群,增强族群间的交流与理解。
这有助于消除种族歧视与偏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纪录片的拍摄也能够加强其对自己族群特点的认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服饰习俗、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这是民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的制作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使他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价值,加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
纪录片的宣传与传播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减少种族主义的存在,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和共享性。
纪录片对社会凝聚的现实意义:纪录片的制作与播放不仅能够传达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讨论。
泛数字影像视角下的民族性叙事
泛数字影像视角下的民族性叙事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影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叙事手段。
可以说,数字影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不仅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更可以桥接文化和民族的传承与创新。
泛数字影像视角下,民族性的叙事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更独特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民族的特征与文化气息。
数字影像的泛在性使得叙事具有了全新的特征。
与传统叙事相比,数字影像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可以展现出更加真实和多元的人生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性的叙事也具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民族性在数字影像视角下的叙事,可以从文化、生活、历史、话语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
从文化角度来看,数字影像可以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传统文化、习俗、文学艺术等不同内容的挖掘和呈现,使得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民族文化。
如数字化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乐、歌舞等,可以通过视频、电子书等方式进行传播,将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轻松地传递给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另外,在数字影像中呈现出的民族文化,还可以表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流。
从生活角度来看,数字影像叙事可以呈现出不同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差别。
无论是民族饮食、服饰、建筑、庆典还是日常生活,都可以通过数字影像进行记录和表达。
数字影像的特点是可以实时记录,实况直播,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增强文化认同感。
此外,数字影像还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主播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
从历史角度来看,数字影像叙事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展现出民族历史的沿革。
不同民族的文明源头、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等都可以通过数字影像的形式进行展示。
可以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像资料编排成故事,通过数字影像表达出不同民族的历史,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从话语角度来看,数字影像叙事可以呈现出民族语言特色的表达方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方言、说话口音,这些特点在民族性叙事方面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Non-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民族特色。
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艺术形式,能够生动地呈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以非遗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叙事策略,旨在提高非遗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和传播效果。
1.引言非遗是世界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民族、地区或群体的文化认同和独特价值。
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适合用来展示和宣传非遗,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2.非遗纪录片的特点首先,非遗纪录片通常以线性叙事结构为主,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融合,全景式地展示非遗的发展历程。
其次,非遗纪录片以“人”为核心,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和实践者的访谈和观察,展现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努力。
此外,非遗纪录片还注重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如画面、音乐和文字等,来表达非遗的独特魅力。
3.叙事策略的探索3.1 选题策略非遗纪录片的选题应考虑到非遗的基本特征和传承价值,选取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进行记录和传播,以展示非遗的多样性和深度。
3.2 受众策略非遗纪录片的目标受众包括观众、政府、非遗传承者及相关机构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纪录片在叙事时应注意情感和智力吸引力的平衡。
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化的叙事,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同时通过专业性的解说内容,增加纪录片的学术研究价值。
3.3 叙事结构策略非遗纪录片需要注意叙事结构的合理性和吸引力,可以采用线性、非线性或循环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结构适合表达非遗的发展过程和变迁;非线性结构可以突出某一非遗元素或者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背景;循环叙事结构可以在不同维度上全面展现非遗的多样性。
3.4 影像处理策略纪录片的画面是叙事的载体,对于非遗纪录片来说,影像处理更要突出非遗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拍摄,展示非遗的精髓和细节。
基于数字记忆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像表达特性分析
基于数字记忆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像表达特性分析作者:兰馨来源:《电影评介》2023年第16期进入互联网时代,数字记忆开始成为新的关注领域,语言、文字、绘画、图像等多种形式相互叠加复现记忆,极大限度地发展了媒介记忆。
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传个人记忆,并通过对自我记忆的叙述发展和丰富集体记忆。
不断迭代的媒介形态也促使媒介记忆的主体、议题和场域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媒介边界的消解与融合,机构性媒介和用户个体在线协作共同书写媒介记忆。
同时,多元主体对媒介记忆的解构正在依次展开,数字时代正在经历转型的媒介记忆给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再生长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文化记忆生产具有典型的媒介技术路径依赖20世纪80年代阿斯曼夫妇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把记忆与文化、历史、社会等范畴关联起来进行讨论。
文化记忆被视为人类通过长时段的积累传承下来的固化记忆,持久且稳定。
[1]文化记忆一旦生成,就会成为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其记忆是有生物时限的,且伴随着遗忘。
那么“这种记忆所存储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被组织整理的、这种记忆被保留的时间长短,却远远不是用人体自身能力和调节机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与社会、文化外部框架及媒介记录系统相关的问题,所以‘文化记忆’所涉及的是人类记忆的一个外在维度”[2]。
从技术层面看,“文化记忆”需要外部存储器构建其“记录系统”。
相较于文字记载,个体记忆从当下的自我需求出发,更易产生主观性的认知偏差。
集体记忆则把作为一种主观意识活动的个人记忆转向印迹、形象或符号类的客体,实现了集体文化意识的客观载体转向。
文化记忆离开了媒介就如同空中楼阁,若无媒介在个人和集体记忆及其互动中发挥作用,文化记忆根本无从想象。
通过媒介记忆保留的文化遗产,只有再返回到社会记忆的层面才能得到长久的传承。
媒介记忆在信息社会和数字传播时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个人记忆到社会的集体记忆,从集体记忆再沉淀为文化记忆,足以印证“文化记忆”对媒介具有明确的路径依赖。
实验影像之中国性
83有据徐 亮实验影像之中国性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滥觞于90年代。
彼时中国的实验影像艺术以一种特殊的状态在当代艺术族群中萌芽。
其特殊的视觉语言比一般艺术形式能更强烈地刺激人们的日常感受经验;它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思维模式,成为立体化、空间化、碎片化认识这个世界多样物态化之呈现载体。
本文所述的实验影像艺术是指当代艺术家为表达实验性的艺术思想,运用最新电脑软件和数码成像设备创作出的动态影像作品,一般是指拍摄风格和制作方式与那些主流的商业和纪录片相异甚至对立的影像短片。
撇开历史的脉络不谈,我清醒地认识到影像艺术与其他当代艺术形式一样尚存在着许多山寨行为作品,在此,恕不赘言。
不容否认,实验影像是个很虚的概念,其外延和内涵现尚有争议,但随着以动态视像创作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其词汇的准确率渐渐有了各自的心理范畴。
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实验影像艺术与中国文脉的关系和外延下的基本特点,来浅析“中国性”在实验影像中的处境,并以部分作品为例来探究中国实验影像艺术的问题趋向。
这里的“中国性”绝非常言的古典传统文化思维逻辑和艺术概念,而是当下急剧变革的中国文化精神状态下艺术创作的新颖思维方法。
而叙事方式、美学架构、隐喻和象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实验影像艺术应该被重新认识和讨论的。
也是本人解析实验影像艺术的着眼点。
东西方叙事方式的交织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展览现场的影像作品,由于观看时间和长度、播放设施、空间的制约,很难完全顺利看完一部片子,更何谈感受。
这里,影像作品展览中的“标配”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究其原因,作品的异样或独特性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具体来说,对中国的实验影像艺术家而言,带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实验元素的作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和应对策略,因其更容易让人观看、被关注与接纳。
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实验影像艺术中国性之所在,即一些艺术家能在使用西方某些艺术家方法的同时,避免完全移植或复制作品的内核、情节、节奏等现象,给发展中的中国实验影像艺术带来自己的气质。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金震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
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非遗”纪录片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内容:民族瑰宝的影像呈现“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
“非遗”纪录片用真实的镜头语言纪录下“非遗”项目最质朴和原生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呈现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形式,每种艺术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千姿百态,色彩迥异,“非遗”纪录片呈现出了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河北魏县、肥乡县、馆陶县的冀南四股弦与河北邢台巨鹿县的四股弦合并为四股弦,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四股弦》详细反映了四股弦属于板腔体系,兼有曲牌体,其唱腔优美,通俗朴实、诙谐风趣。
在表演形式上生动、活泼、粗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朴实高亢,善于塑造各种英雄人物。
再如海口广播电视台摄制的13集海口“非遗”系列纪录片对海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记录,反映了流传于海口地区的“舞虎”、“琼剧”、“海南民歌”、“斋戏”等十几个“非遗”项目的历史、形成和特色,承载着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受众充分感受到海口“非遗”在表演上神奇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父后七日》:民俗与影像叙述
《⽗后七⽇》:民俗与影像叙述2019-07-22摘要:本⽂探讨了台湾电影《⽗后七⽇》如何借助民俗勾连起三条叙事线,即电影怎样在通过民俗纠葛构建起情节的过程中,在融合与冲突中,在荒诞的民俗呈现中传达真情。
关键词:《⽗后七⽇》民俗民俗纠葛影像叙述由刘梓洁、王育麟指导的《⽗后七⽇》在2010年以⼀匹绝对⿊马的姿态,在⾦马奖及多个海外电影节上斩获奖项并赢得极佳⼝碑。
《⽗后七⽇》由刘梓洁获得林荣三⽂学奖⾸奖的同名散⽂原著改编,记录了她在⽗亲过世之后,从接受遗体到⼊殓⽕化等繁⽂缛节中度过的七天和其间经历的⼼情变化。
这部票房和⼝碑上的双赢作品之所以能获得观众和专业⼈⼠认可,有些点是绕不过的,⽐如获奖散⽂改编,⽐如编导与原型合⼀,⽐如丧葬风俗串联全⽚,⽐如或收或放的情感……“民俗”与“情感”⽆疑是本⽚的两⼤关键词,如何通过民俗纠葛构建情节、滋养情感,电影中的民俗有着怎样的呈现则是本⽂要讨论是课题。
民俗在电影中不仅可以起到点缀的作⽤,它还能与情节融为⼀体,成为影⽚的有机组成部分,或展现奇观,或参与叙事,或起到抒情和表意的效果,⽽民俗纠葛则是民俗参与影像叙事进⽽起到表情达意的有效途径。
“所谓民俗纠葛,概括来说,就是由民俗事项、民俗观念所引发的⼼灵震撼。
”1电影《⽗后七⽇》⾥有两条情节线,⼀是融合与距离,⼀是荒诞与真情,第⼀条⼜可以具体化为民俗与科学的融合以及民俗与时代的距离,整部电影就是通过这样三条细线建构起来的,在这样的架构下,民俗⽂化与影像叙事相互牵制,互为滋养。
⼀、民俗与科学的融合所谓民俗,通常指由⼀个族群或地区的⼴⼤民众所创造、享⽤的社会传统⽂化的总和,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化创造成果的⼀种重要⽅式。
2它的原⽣态和⾃然习得的特性让它区别于科学的权威和严谨,所以,按常理,两者碰撞产⽣冲突进⽽形成民俗纠葛是⽔到渠成的事情,可是在本⽚中,民俗与科学的融合却成就了另⼀种叙述趣味。
当主⼈公兄妹两⼈带着悲伤和急促来到医院,来到⽗亲的遗体前,我们见到的不是美剧和港剧中感同⾝受,安慰家属的⽩⾐天使,⽽是⼀位处理遗体的“程序员”,只是这位“程序员”执⾏的是⾮科学的风俗仪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与外来 文化 的多 重 冲击 , 民族 民 间文 化 的社 会 存 在基础 和生存 土壤或受 到严重 破坏 , 或濒 临消失 ,
像叙 事 方 式 对 民 族 传 统 文 化 保 护 与 传 承 的 特 殊 作用 。
土家族 聚居 于湘 西 、 西及 现 在 的 四川 、 庆 、 鄂 重
其在现代社会的存续遭遇到 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 了抢 救延续 了几千 年 的 民族 集体 记 忆 和 文化 基 因 ,
势所使 然 的民族 民间文化 的保 护就 成为 了一个严 肃 而重要 的问题 。 L 现在 , ”l 各个 民族 都 已经 深 深的 意 识到 了保护传 承 民族 历 史 文化 的重 要 价值 , 文 化 从 意义上来 看 ,其 价 值表 现 为 保 全 其 文 化 系统 及其 “ 基础, 为其 在 当今 乃至未来 的发 展提供 根基 与可 能。 没有各 民族 的文化便 没有 各 民族 的一 切 , 根到底 , 归
N o 5 2 0 . 01
影像 叙 事 : 民族传 统 文化 的生态 记忆
张普 安
( 青岛滨海学院 大专文科基础学院 , 山东 青岛 2 65 ) 6 5 5 摘要: 当前 , 保护少数 民族传统 文化遗产 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 在所有 的方法 中, 利用电影叙事来保 护物质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是最为生态的一种。它对于挖掘 与保 护 民族性格 、 民族心理 、 民族 审美 习惯 , 把握 民族 文化 品 格, 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关键 词 : 像 ; 影 民族 传 统 文 化 ; 态 记 忆 生 中 图分 类 号 : 0 J4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9 1 2 1 }5 O 1— 10 — 4 (0 0 0 一 18 0 4
、
在 当代 中 国 , 许 所 有 的少数 民族 在 开放 与 封 也
经济 、 文化 发展 需 求 的不 断 旺 盛 , 民俗 旅 游 项 目开 发 、 生态歌手大 赛 、 界文 化 遗 产 申报 、 物 质 文 原 世 非 化遗产 保护 、 生态 博 物 馆建 立 , 护 方 式纷 纷 繁 繁 , 保 闹闹 哄哄之余 , 也许 从 来 没 有 注 意过 , 你 电影 , 意 有
民族 的根体属 性便 是文 化 。 _ 既 如此 , ”2 我们 有 责任
贵州 一带 。那里 既有绝壁 峻岩 , 湍流 急 , 水 又有 沃野
厚土 , 水青 山 。土家 人 繁衍 之地 , 秀 自古 以来 , 本 基
上属 于蛮荒 之地 , 特 的地 理 环 境却 涵 养 了这 里 的 独
式 。通讯 缩短 了时空 的距 离 ; 网络加快 了传播 速度 , 许 多陪伴 我们千 百 年 的东西 , 现在 要 么 只是 待 在遗
收 稿 日期 :00 0 — 7 2 1 — 8 1
作者简介 : 张普安( 93 , , 16 一) 男 湖北 巴东人 , 硕士 , 现主要研究方 向为中国现当代少数 民族文学和文 化 。
闭、 传统与现代 的门槛前 的选择更为痛苦。如果遗
逝 了承 载族群 生存 、 活信息 的物质 和非物 质文化 , 生 找不到传 承 民族 文化 、 构筑 民族 精神 家 园的策略 , 那 又用什 么方式来 凝 聚族 群 漂泊 的灵 魂 , 留住 温 暖 的
文化 记忆 呢?本 文拟 以土家 族 为 例 , 来探 讨 一 下影
忘的角落, 要么只能在积满灰尘的旮旯里作老 鼠磨 牙的工具……似乎所有 的民族都 面临着同样 的困 惑 :在工 业化 、 市化 的现 代 化 主流 浪 潮与 作 为 现 “ 城 代化高级阶段的全球化背景 的交汇互动下 , 中国社
会文化 正处在全 面而 激 烈 的转 型 与变 迁 中 , 由于受
无 意地正在 充 当一个 保护者 与 拯救者 的角 色。 实 际上 , 在许多 电影里 , 我们总是 可 以找到那些
至野性的笑声 ; 电视传媒霸 占了寂寞夜晚, 我们听不 到油灯下的小 曲儿 , 看不到篝火旁的舞蹈 ; 理性和科 学束缚 了想象力 , 们 开始 怀 疑 图腾 崇拜 和神 秘 仪 我
l8 l
独具 民族 特色 的元素 和符号 。不 过有 的是不 经意 而
为之 , 的是有 意而 为 , 有 比如本文 要说 的几部 以土 家 族 聚居 区为背景 的电影 。
化 的保 护 , 似乎 更 生 态 化 一 些 。 “ 民族 文 化 之 间 的 差异 , 最深厚 的根基 并不 在于 那些诸 如歌 舞 、 工艺 手 等 ‘ 于外 ’ 形 的东 西 , 而是 在于 价值 观这 种 ‘ 神于 内 ’ 的 内容 。正 是非 物质文 化遗产 中具 有价 值取 向的部
第2 8卷第 5期
( 00年 第 5期 ) 21
湖北 民族 学院 学 报 ( 学 社 会科 学 版 ) 哲
Ju a fHu e ies yfrNain lis o r lo b iUnv ri o t ai e n t o t
N0 5 V0I2 . .8
( hl o h n oil c ne) P i sp ya dS c i cs o aSe
至刚也是 至柔 的土家 子 民。世代蛰居 在这里 的土 家 人, 用他们 的勤 劳 、 勇敢 和智 慧 , 在这 块 蛮荒 之 地 上
写就 了几 千年 的历史 文明 。战乱 以及 人 口的大量 迁 徙, 各种 民族 、 各种语 言 、 种文 化 , 各 在这 里 汇 聚 、 碰 撞、 融合 , 在长期 的历 史 发展 中 , 成 了 土家 族 独特 形
的文化 内涵与绚 丽多姿 的历 史文 化景观 。 不能 不说 的一个 现 实是 : 自为 阵 的耕 作方 式 各
去寻找 、 索保护 与传 承 民族 传统 文化 的方法 , 探 把握
住 民族文化 的根脉 。 目前 , 由于民族文 化保护 意识 的不 断加强 , 民族
取代 了集体 的劳作 , 我们 听不 到 婉转 高 亢 的 山歌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