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设计指南
运算放大电路,如何设计,差分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电路,如何设计,差分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1. 确定运放的类型和供电电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运放类型,确定供电电压的范围。
2. 确定电路的放大倍数: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比较确定放大倍数。
3. 选择外围元件:根据运放的要求,选择尽可能符合条件的电容、电阻等元件。
4. 根据电路要求设计布局:合理布置电路元件,避免串扰和杂音。
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1. 确定输入信号类型和幅值范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差分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种类和幅值范围。
2. 确定放大倍数: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比较,确定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3. 选择运放和外围元件:根据放大倍数和功耗等要求,选择适合的运放和外围元件。
4. 设计布局:根据电路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要求,设计合理的元件布局和接线方式。
单电源运放交流放大器的设计
单电源运放交流放大器的设计单电源运算放大器(如LM324类)采用一组正电源供电,使用比较方便.但作为交流放大器使用时,使用不当会产生信号失真.例如,图1是想利用单电源运放构成一个同相输入放大器,但输出信号却产生了负向切割失真.一些使用者误认为,单电源运放不适合在交流放大器中使用.其实,这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因为单电源运放只能输出V≥0的信号,而在图1中,要求输入信号在运放同相输入端出现时必须高于地电位(V+>0).假如输入端是一个带有直流成份的正弦信号,通过隔直电容后将是一个失去直流成份的纯交流信号.在交流信号的负半周(V+<0),输出端不可能输出V<0,所以负半周将被切割.图1解决单电源运放产生的交流信号的失真问题,可以在运放同相输入端加直流偏置,使运放在静态时输出端有一个直流偏置电压输出.这样,当交流信号输入时,输出信号将在左右变化,在动态范围之内,信号不会失真,如图2所示.输出端静态偏置电压一般可以为供电电源电压的1/2左右,以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为原则.本文以图3所示的同相输入运放电路为例,说明单电源运放交流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图2图3因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由电路线性迭加原理可知,总输出为直流输出与交流输出之和,即(1)式中,0、I为直流输出、输入信号;、i为交流输出、输入信号;Av为同相输入运放的放大倍数.(2)静态设计只与直流参数有关,由图3知(3)为推出一般表达式,可令(4)假设将运放输出直流电压偏置在某一V值,使(5)考虑到运放直流输出为(6) 将(3)(4)(5)式代入(6)式,整理得(7)在实际应用电路中,一般都是先确定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即R4/R3.如果设定V为某一值,即可由(5)式和(7)式求出K值及输入端偏置电阻的比值KR .再选定R1、R2之间任一个数值,就可以算出全部电路参数.例设计一个电压放大倍数为10倍的同相放大器.因A v=10,取R3=10kΩ,代入(2)式可求出R4=90kΩ.如果将V0设定为Ec/2,由(5)式得K=1/2.将A v值及K值代入(7)式,求出K R=19.取R2=10kΩ,由(4)式可求出R1=190kΩ.一般情况下,各电阻值取相近系列值即可.如果交流放大倍数精度要求较高,R3可用精密微调电阻调节使之满足要求.直流偏置电压V是为了保证运放能正常工作,一般不需精确调定.由于交流放大电路采用隔直电容耦合,直流偏差不会逐级放大传递.反相输入单电源运算放大器实用电路见图4,它的总输出为图4(8)式中第1项仍为直流偏置设定项.上面推出的同相输入运放的直流参数设计仍适用,只是在反相输入时,其交流放大倍数为根据上述设计原则,还可以设计出其它类型的交流放大电路,不再赘述.另外,单电源运放如不用隔直电容,也可用于单极性信号Vi >0、V>0的电路中.例如某些单极性的D/A接口电路,在同相输入时,不加直流偏置即可正常工作.在反相输入时,必须加直流偏置.考虑到输入信号源的内阻,上述关于偏置的计算式仍适用.这种电路当输入信号上升时,输出的是一个下降信号,偏置设计应留出这一下降空间,否则信号将失真.参考文献:[1]章诗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下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梁明理. 电子线路(下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4.1.2 设计单元电路
设计单元电路前必须明确对各单元电路的要求,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 能指标,注意各单元电路间的配合问题。 尽量少用或不用电平转换之类的接口电路,并考虑到能使各单元电路采用 同意的供电电源,以免造成总体电路复杂、可靠性、经济性均差等缺点。 具体设计时,可以选用成熟的先进电路,也可以与设计要求较接近的电路 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或进行创造性设计。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13
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2.积分、微分器
U o U c
1 1 I dt U s dt C C RC
U o RI R RI c RC
dU s dt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14
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4.2.2 高性能放大电路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16
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2.高输入阻抗差动放大器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17
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18
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3.高共模输入差动放大器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19
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20
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25
4.3 集成稳压电源设计
其中输入端电容Ci用以旁路 干的作用。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26
4.3 集成稳压电源设计
(1)集成稳压器
稳压器的最大允许电流Icm<Iomax,稳压器的输入电压Ui的范围为:
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
27
4.3 集成稳压电源设计
带米勒补偿的两级运放设计过程
带米勒补偿的两级运放设计过程引言:两级运放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放大电路,它由两个级联的运算放大器组成。
而在某些特定的应用中,为了提高电路的性能,需要引入米勒补偿。
本文将介绍带米勒补偿的两级运放的设计过程。
一、设计需求分析:在设计带米勒补偿的两级运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需求。
常见的需求包括增益、带宽、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
二、确定运放类型: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运放类型。
常见的运放类型有差分运放、非差分运放、共模反馈运放等。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选择适合的运放类型。
三、选择运放器件:根据运放类型,选择合适的运放器件。
考虑器件的性能指标、价格、供应情况等因素,选择性能最佳的运放器件。
四、第一级运放设计:1. 确定第一级运放的增益。
根据设计需求,确定第一级运放的增益。
可以通过调整反馈电阻和输入电阻的比值来实现所需的增益。
2. 设计输入级。
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输入级电阻和电容,以实现所需的输入阻抗和频率响应。
3. 设计输出级。
根据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输出级电阻和电容,以实现所需的输出阻抗和频率响应。
五、第二级运放设计:1. 确定第二级运放的增益。
根据设计需求,确定第二级运放的增益。
同样可以通过调整反馈电阻和输入电阻的比值来实现所需的增益。
2. 设计输入级。
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输入级电阻和电容,以实现所需的输入阻抗和频率响应。
3. 设计输出级。
根据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输出级电阻和电容,以实现所需的输出阻抗和频率响应。
六、米勒补偿设计:1. 确定需要补偿的频率。
2. 计算补偿电容的大小。
根据需要补偿的频率和第一级运放的增益,利用米勒电容公式计算补偿电容的大小。
3. 在第一级运放的输入端串联补偿电容,以实现米勒补偿。
七、电源设计:1. 确定运放的电源电压。
根据运放器件的工作电压范围和设计需求,确定运放的电源电压。
2. 设计稳压电路。
运放的应用实例和设计指南
1.1 运放的典型设计与应用1.1.1 运放的典型应用运放的基本分析方法:虚断,虚短。
对于不熟悉的运放应用电路,就使用该基本分析方法。
运放就是用途广泛的器件,接入适当的反馈网络,可用作精密的交流与直流放大器、有源滤波器、振荡器及电压比较器。
1) 运放在有源滤波中的应用图5、2 有源滤波上图就是典型的有源滤波电路(赛伦-凯电路,就是巴特沃兹电路的一种)。
有源滤波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大于截止频率的信号更快速的衰减,而且滤波特性对电容、电阻的要求不高。
该电路的设计要点就是:在满足合适的截止频率的条件下,尽可能将R233与R230的阻值选一致,C50与C201的容量大小选取一致(两级RC电路的电阻、电容值相等时,叫赛伦凯电路),这样就可以在满足滤波性能的情况下,将器件的种类归一化。
其中电阻R280就是防止输入悬空,会导致运放输出异常。
滤波最常用的3种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为巴特沃兹,单调下降,曲线平坦最平滑;切比雪夫,迅速衰减,但通带中有纹波;贝塞尔(椭圆),相移与频率成正比,群延时基本就是恒定。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的画法和截止频率2) 运放在电压比较器中的应用图5、3 电压比较上图就是典型信号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通过比较器LM393,将其转化为同频率的方波信号(存在反相,让软件处理一下就可以),该电路在交流信号测频中广泛使用。
该电路实际上就是过零比较器与深度放大电路的结合。
将输出进行(1+R292/R273)倍的放大,放大倍数越高,方波的上升边缘越陡峭。
该电路中还有一个关键器件的阻值要注意,那就就是R275,R275决定了方波的上升速度。
3) 恒流源电路的设计如图所示,恒流原理分析过程如下:U5B(上图中下边的运放)为电压跟随器,故V4 V1=;由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原理,对于运放U4A(上图中上边的运放)有: V5 V3=; 而 ()4212020V4-Vref V5V R R R ++•=;()01918190-V2 V3++•=R R R ;有以上等式组合运算得:Vref V1 V2=-当参考电压Vref 固定为1、8V 时,电阻R30为3、6Ωk ,电流恒定输出0、5mA 。
运算放大器设计
运算放大器绪论运算放大器是电压控制型电压源模型,其增益(放大倍数)非常大。
运算放大器有5个端子、4个端口的有源器件。
其符号和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图1 运算放大器模型和内部结构图图中电压VCC和VEE是由外部电源提供,通常决定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等级。
符号“+”和“—”分别表示同相和反相。
输入电压Vp和Vn以及输出电压Vo都是对地电压。
运算放大器的五个接线端构成了一个广义节点,如果电流按照图1所示定义,根据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如下公式:因此,为了保持电流平衡,我们必须将所有电流都包括进来,这是根据有源器件的定义得出的。
如果我们仅仅考虑输入和输出电流来列出KCL,则等式不成立,即:运算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如图2所示。
电压Vi是输入电压Vp和Vn的差值即Vi=Vp -Vn。
Ri是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o是输出电阻。
放大参数A称为开环增益。
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结构定义为:运算放大器的结构中不包括将输入和输出端连接起来的回路。
图2 运算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如果输出端不接任何负载,输出电压为:该公式说明,输出电压Vo是与输入电压Vp和Vn之差的函数。
因此可以说该运算放大器是差值放大器。
大多数实际的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倍数是非常大的。
例如,比较常用的741型运算放大器,它的放大倍数为200000Vo/Vi,甚至一些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达到108 Vo/Vi。
反映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关系的曲线称为电压传输特性,而且该曲线是放大器电路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曲线如图3所示:图3 电压传输特性曲线注意:该曲线有2个变化区域,一个为在Vi=0V附近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成正比例放大,称之为线性区域;另一个为Vo随Vi改变而不变的区域,称之为饱和区(或非线性区)。
可以通过设计让运算放大电路工作在上述的2个区域。
在线性区域Vo和Vi直线的斜率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它与开环放大倍数A相等。
例如,741运算放大器正负电源电压为VCC=+10V,VEE=-10V,Vo的饱和值(最大输出电压)一般在±10 V,而当A=200000 Vo/Vi 时,可以算出输入的电压非常小:10/200,000 = 50μV。
运算放大器设计.ppt
总的输入噪声: VOUTENTGNBW
输出噪声:
计算例:
运放
LT1028,BW=0-1000Hz,电 阻 值 如 图
E n 0 .9 ( n V / E I = I N ( R 1 / / R
E
R
R / 8(nV /
Hz )
2 )= 1 p A
Hz
Hz ) 1/8
E NT
E N 2 E I2 E R2
3应用技巧调零电路运算放大器性能扩展技术提高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单电源供电问题三应用举例1信号放大反相放大同相放大差动放大u1alf347nu2alf347nr110kr210kr310kr410kr510kr610kr710kr820ku3alf347nr920kv211121314xsc1xda1thdxfg115仪表放大仪器放大器输人端的屏蔽防护方法2模拟运算反相型加法器基本积分器对数运算器具有温度补偿的指数运算器乘除发器对数逆对数幂运算器电流电压变换器3电流电压转换电荷放大器5滤波电路u1741bal1bal2vsvsr120kr220kr310kc1470nfc2470nfv112v212vovivpk1000hzr410k6电压比较以及波形产生过零比较器741xfg11k1kxsc102bz2250002bz22反相滞回比较器c147nfr220k50220kkeyarw2r451kr520kd102dz47d202dz47u1741bal1bal2vsvsv112v312r120k用反相滞回比较器实现的方波电路其他波形发生电路7低噪声运放电路噪声模型手册已知op的宽带噪声输入电压密度输入电流噪声密度给定电阻阻值
微功耗 仪表放 大器
USD 1.05
0.0 12
250
5+2 12 0/G 0
详解运放七大应用电路设计
运放的基本分析方法:虚断,虚短。
对于不熟悉的运放应用电路,就使用该基本分析方法。
运放是用途广泛的器件,接入适当的反馈网络,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直流放大器、有源滤波器、振荡器及电压比较器。
1、运放在有源滤波中的应用上图是典型的有源滤波电路(赛伦-凯电路,是巴特沃兹电路的一种)。
有源滤波的好处是可以让大于截止频率的信号更快速的衰减,而且滤波特性对电容、电阻的要求不高。
该电路的设计要点是:在满足合适的截止频率的条件下,尽可能将R233和R230的阻值选一致,C50和C201的容量大小选取一致(两级RC电路的电阻、电容值相等时,叫赛伦凯电路),这样就可以在满足滤波性能的情况下,将器件的种类归一化。
其中电阻R280是防止输入悬空,会导致运放输出异常。
滤波最常用的3种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为:巴特沃兹,单调下降,曲线平坦最平滑;巴特沃兹低通滤波中用的最多的是赛伦凯乐电路,即仿真的该电路。
一个滤波器,要知道其截至频率是多少,或者能写出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也可以。
如果该滤波器还有放大功能,要知道该滤波器的增益是多少。
当两级RC电路的电阻、电容值相等时,叫赛伦凯电路,在二阶有源电路中引入一个负反馈,目的是使输出电压在高频率段迅速下降。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的通带放大倍数为 1+Rf/R1 ,与一阶低通滤波电路相同;截止频率为注明,m的单位为欧姆, N 的单位为 u所以计算得出截止频率为切比雪夫,迅速衰减,但通带中有纹波;贝塞尔(椭圆),相移与频率成正比,群延时基本是恒定。
2、运放在电压比较器中的应用上图是典型信号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通过比较器LM393,将其转化为同频率的方波信号(存在反相,让软件处理一下就可以),该电路在交流信号测频中广泛使用。
该电路实际上是过零比较器和深度放大电路的结合。
将输出进行(1+R292/R273)倍的放大,放大倍数越高,方波的上升边缘越陡峭。
该电路中还有一个关键器件的阻值要注意,那就是R275,R275决定了方波的上升速度。
电流反馈型运放电路设计指南
刚开始使用电流反馈型运放时,总会从资料上看到这样的信息:电流反馈型运放直流特性不好,适合放大高频的交流信号;带宽不因频率增加而减小,也就是没有增益带宽积的概念;再深一点,CFB运放的反馈电阻需为恒定的值。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看过很多英文应用手册。
但看完之后,总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终有一天,认真推导了电流反馈运放传递函数后恍然大悟,从理论上明白了电流反馈运放的原理。
现在整理总结一下我的学习过程,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们开始研究电流反馈型CFB运放就从下面这个原理框图开始。
首先,CFB运放的输入端不是电压反馈型放大电路的差分输入端,而是一个从V+到V-输入端的一个增益为的跟随电路,这个增益非常接近于1,实际约为0.996或更高的值,但肯定小于1.00。
(如下图所示的CFB与VFB输入级的对比)这个跟随输入极有一个输出电阻Ri,理论上这个电阻应该等于0,但实际上为几欧到几十欧的水平。
用于反馈的误差电流信号就从Ri上流过从V-端口流出或流入。
关于CFB运放的输入级以后会专门拿出一小节来分析,且耐心等待。
这里只要理解为电流反馈运放的输入级是一个从V+至V-的跟随器就好了。
(a)VFB运放输入级 (b)CFB运放输入级误差电流通过镜像到第二级的增益阻抗Z(s)上形成电压。
注意,CFB运放的第二级不是电压增益G,而是互阻增益Z(s)。
这是因为运放的输出是电压,而误差信号是个电流,只有通过互阻抗来实现I-V 变换。
Rg和Rf是用于设定增益的反馈网络电阻。
与VFB运放很相似,很好理解。
上一小节从CFB运放的原理框图解释了CFB的内部原理。
这一小节我们就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推导一下CFB运放的传递函数,从而揭示为什么CFB运放为什么需要固定反馈电阻的值。
还是看着下面的图,请拿出笔来纸来,如果想真正搞明白电流反馈运放的传递函数公式,明白的像电压反馈运放那样的话,一定拿出笔来,一步一步的推导。
(1)对V-输入端建立KCL方程,可得下式,这一步很容易理解。
运算放大器设计
摘要运算放大器(常简称为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
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
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运算放大器”,此名称一直延续至今。
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当中。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如今绝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片的形式存在。
现今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行业当中。
本课程设计采用0.5um CMOS工艺,设计环境为Hspice,运放结构为两级运放形式。
关键词:运算放大器 Hspice 两级一.设计要求设计主要指标有开环增益( Avd )、增益带宽积( GBW )、上升速率( SR )、共模抑制比( CMRR )、输出摆幅( VPP )等。
其具体数值列表如下:表1 参数列表二.设计方案本运算放大器的设计采用两级结构,前级为折叠共源共栅结构,后级采用有源负载结构,同时后级承担相位补偿的作用。
电路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启动电路、恒流源、前级差分放大、后级补偿放大。
1.恒流源恒流源采用如右图1所示结构,可知输出电压Iout为:()221N n K 11R W/L Cox 2Iout ⎪⎭⎫ ⎝⎛-=μ该电路电流输出与电源电压无关,是常用的电流镜参考电源。
但该电路在上电时所有的晶体管均传输零电流,因为环路两边的分支允许零电流,则它们可以无限期的保持关断。
存在这种现象,就需要增加一种电路使该电路上电时能驱使电路摆脱简并偏置点。
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启动电路使该电路正常工作。
图1 恒流源电路结构2. 启动电路启动电路如图2 所示,该启动电路 可保证恒流源在工作电压从2V 到7V 的范围内正常启动,而本身功耗极小,仅在电路启动瞬间有电流通过。
3. 两级运放前级为折叠共源共栅结构,后级采用有源负载结构,其具体参数和结构参见电路网表。
图2 启动电路结构三.仿真及结果因为本设计环境为HSPICE ,本人对HSPICE 的使用并不很熟练,针对每个参数仿真时,网表中输入电压源的参数和点命令都进行了修改,本人将在分析各参数时将修改的命令在每个小标题下列写出来。
运放设计全功略
3. 把负电压转成正值
网 问:
我需要把负电压转成正值,范围是-0.494 至-0.221V,想接一个反向比例运算电路,但是 LM358 接出来不
对,op07 可以,但是 op07 需要正负 15v 供电,比较麻烦。
部元件构成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回路。通过 D1 对正弦波的负半周取样,且所取样存于 C1 中,选择 R1
控 和 R2,必须使 Q1 的偏置定在中心处,使得输出电压为期望值时,(RG+RQ1)=RF/2。当输出电压升高时,
Q1 增大电阻,从而使增益降低。在上图所示的振荡器中,给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施加 0.833V 电源,使输 出的静态电压处在中心位置处(Vcc/2=2.5V),这里 Q1 多数用的是小信号的 MOSFET 2N7000(N 沟道,60V,
外 怎样选择,电路应该怎样设计才更好,先谢谢了。
答: (1) 你可选用 FET 输入级的 OP 如 LF356A;LF351 连接成倒相型 OP 电路;反馈电阻 100M 欧姆在 10V 输
紫 出时相当于 100nA/1V 输出时相当于 10nA,你的传感器就是输入端的串联电阻;反馈电阻可以不并电容,有
应该如何把我要的交流电流提取出来然后放大呢?另外放大部分有什么好的实现方法么?大概 1nA 要转换成 10mV。 答:(1) 解决问题时,需要提取焦点的“差异”,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这里的关键就是:实现 10M 欧姆 跨阻比例器的直流调零。关于电路的具体参数设计,有时常与工艺考查紧密相关。根据经验推算:4MHz 增 益带宽乘积的运放与 10M 欧姆的普通反馈电阻 Rf 实现的跨阻比例器的信号带宽可达到 40KHz。因此,对处 于频率上限边界的 10KHz 的正弦频率分量,会有-1.83%的最大频率响应衰减。主因就是与 Rf 等效并联的总 分布电容 Cf(电阻的封装结构电容+工艺装配结构电容--包括运放封装和 PCB 等空间结构电容)。若此结果为 不可接受的瓶径,可考虑用两个 5M 欧姆电阻串联成一个 10M 电阻,等效 Cf 约可减半。接近 80KHz 的电路 带宽产生的最高频响衰减的影响,将减少到约-0.0335%了。运放宜选用 Ib<0.1nA(全工作温度范围内)和高 带宽的产品,以保证零点的稳定和高频响应的要求。或者对后续电路的传输采取交流隔直方式--以消除零点漂 移的影响。运放工作电源的交流纹波电压应<2mVp-p,不宜采用开关电源供电。整个电路需要采取电场屏蔽措 施——安装在屏蔽接地的金属盒子之中。设计的前期考虑越细致、投入越多,研制进程中翻案、返工、打补 丁的机会就越少,设计质量、产品质量才能更高,设计成本反而减少,生产的后期成本也越少。反之,结果 趋势相反。这些思想,就是那个著名的前期高设计投入、后期低生产消耗的“投入-消耗成本时间反比曲线族” 的具体体现。确实反映出设计、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客观规律。
运算放大器选型指南及电路设计
ݒ၎ሏ໙ٷݣഗ
RF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VIN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VIN VIN
VIN VIN VIN IN
VOUT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VIN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零输入交越失真(ZCO)放大器
传统轨到轨输入放大器的输入级由两个差分对组成:一个p型和 一个n型。在输入共模电压从低电源电压跃迁为高电源电压时, 其中一个差分对关闭,另一个差分对开启,这种跃迁会引起交越 失真。零输入交越失真(ZCO)放大器通过集成片内电荷泵来解决这 一问题。电荷泵提高内部电源电压,从而为输入级提供更多裕 量,这就使得输入级能够处理更宽的输入电压范围(轨到轨),而 无需使用第二差分对,由此便可消除交越失真。
/zh/opamps
| 5
ۉუ߶ໜഗ 放大器配置常用设计公式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
每次击穿都会减去预定的电阻值,因此这种调整是离散性的。对 于几何尺寸较大的工艺,它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ADI公司最 先使用齐纳击穿调整技术构建了业界标准OP07精密放大器。 DigiTrim ADI公司的DigiTrim ™是一种已获得专利的封装内调整工艺,能够实 现非常高的保证精度。利用这种封装内工艺技术,制造过程中无 需使用激光调整,并且能使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失调最小化。
运算放大器设计
题目: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设计系(部):控制系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1 月摘要本次设计是以 CMOS 管为基础,实现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使其达到一定的性能 要求。
关键词: CMOS 运算放大器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参数设计 ................2.1 电路图 .......... 2.2 工艺参数 ........ 2.3 计算过程 ........ 2.3.1 计算各管子尺寸 2.3.2 仿真以修正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总体网表编写过程 ............................................ 3.2 输入共模电压摆幅 ............................................ 3.2.1 测试电路 ................................................. 3.2.2 网表编写 ................................................. 3.2.3 测试结果 .................................................3.3 输出电压摆幅 ................................................3.3.1 测试电路 ................................................. 3.3.2 网表编写 ................................................. 3.3.3测试结果 ................................................. 3.4 电压增益及带宽 ............................................... 3.3.1 测试电路 ................................................. 3.3.2网表编写 ................................................. 3.3.3 测试结果 . (4)设计总结和体会5 致 谢 .................................................................................................................6参 考 文 献 .......................................................................................................1 题目要求..... 错 误!未定义书签。
运算放大器设计参考2
运算放大器设计参考目录1 集成运算放大器主要参数 (2)1.1 最大额定值(极限参数) (2)1.2 动态参数 (3)1.3 运放示意图 (3)2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3)2.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特征 (3)2.2 理想运算放大器有下列两个重要特性: (3)3 运放应用的三种基本组态 (4)3.1 反相组态: (4)3.1.1 反相放大器的增益A f (4)3.1.2反相加法器 (4)3.2 同相组态 (4)3.2.1 同相放大器的增益Af (4)3.2.2 电压跟随器 (5)3.2.3 同相加法器 (5)3.3 减法运算 (5)3.3.1 减法器 (5)3.3.2 差动放大器 (5)4 运算放大器的保护 (6)4.1 输入端保护电路 (6)4.2 输出端保护电路 (6)5 运算放大器的选型 (6)5.1 电源电压 (6)5.2其他选型要求 (7)6 典型电路分析 (7)6.1电压-电流转换电路(V/I电路) (7)6.2 AISG调制解调电路(L9) (8)6.3 RENO 电流采样电路-运放LM6482 (9)6.3.1分析负反馈电路 (9)6.3.2计算采样原理 (9)6.3 ZXCT1009电流检测电路 (10)6.3.1分析电路负反馈 (10)6.3.2 计算采样原理 (10)6.4 BIST电流控制和自动保护电路(RENO) (11)6.4.1 电路的三种状态 (11)6.4.2 电路的组成 (11)6.4.3 电路的工作原理 (12)1 集成运算放大器主要参数1.1 最大额定值(极限参数)• 基本引出端: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正电源端、负电源端、输出端、*调零端、*相位补偿端 。
• (最大)电源电压:双电源 ±Vs ;单电源 Vs 或±1/2Vs• (最大)输入电压或输入共模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范围或略低。
• (最大)输入差分电压:±V d ,V d 一般为(正电源电压减去负电源电压) • (最大)耗散功率:指允许芯片本身消耗的功率(发热),有的还给出环境温度升高时的降额规律或热阻R ja ,或输出电流降额曲线。
集成运放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软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运算放大器设计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全差分运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套筒式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电路设计的整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主放大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运算放大器电路大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非常经典的运算放大器应用图集,但是这些应用都建立在双电源的基础上,很多时候,电路的设计者必须用单电源供电,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将双电源的电路转换成单电源电路。
在设计单电源电路时需要比双电源电路更加小心,设计者必须要完全理解这篇文章中所述的内容。
1.1 电源供电和单电源供电所有的运算放大器都有两个电源引脚,一般在资料中,它们的标识是VCC+和VCC-,但是有些时候它们的标识是VCC+和GND。
这是因为有些数据手册的作者企图将这种标识的差异作为单电源运放和双电源运放的区别。
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就一定要那样使用――他们可能可以工作在其他的电压下。
在运放不是按默认电压供电的时候,需要参考运放的数据手册,特别是绝对最大供电电压和电压摆动说明。
绝大多数的模拟电路设计者都知道怎么在双电源电压的条件下使用运算放大器,比如图一左边的那个电路,一个双电源是由一个正电源和一个相等电压的负电源组成。
一般是正负15V,正负12V和正负5V也是经常使用的。
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是参考地给出的,还包括正负电压的摆动幅度极限Vom以及最大输出摆幅。
单电源供电的电路(图一中右)运放的电源脚连接到正电源和地。
正电源引脚接到VCC+,地或者VCC-引脚连接到GND。
将正电压分成一半后的电压作为虚地接到运放的输入引脚上,这时运放的输出电压也是该虚地电压,运放的输出电压以虚地为中心,摆幅在Vom 之内。
有一些新的运放有两个不同的最高输出电压和最低输出电压。
这种运放的数据手册中会特别分别指明Voh 和Vol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不少的设计者会很随意的用虚地来参考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但在大部分应用中,输入和输出是参考电源地的,所以设计者必须在输入和输出的地方加入隔直电容,用来隔离虚地和地之间的直流电压。
(参见1.3节)图一通常单电源供电的电压一般是5V,这时运放的输出电压摆幅会更低。
另外现在运放的供电电压也可以是3V 也或者会更低。
运放(OPA)设计详细文档(单端结构)
OP AMP设计详细文档 (4)1.引言: (4)2.电路功能描述: (5)2.1 运放的设计指标要求 (5)2.2 要求输出的仿真结果 (6)3.电路整体结构 (6)3.1 电路整体结构的选取 (7)3.1.1 输入差分跨导级结构的选择 (7)3.1.2 输出级结构的选择 (7)3.1.3 补偿电路 (7)3.1.4 偏置电路 (8)3.2 电路符号图(Symbol) (8)4.电路工作原理和子电路详细设计 (9)4.1电路工作原理 (9)4.1.1 单端输出的Folded cascode结构的输入级 (9)4.1.2 共源放大结构的输出级 (9)Fig 7 电流源负载共源输出级 (10)4.1.3 电路的频率特性和补偿方案 (10)4.1.3.1 负反馈电路稳定的条件 (10)4.1.3.2 相位裕度和开环频率特性 (10)4.1.3.3运放的零极点分布和Miller阻容补偿方法 (10)4.1.4偏置电路 (11)4.1.4.1电流偏置 (11)4.1.4.2电压偏置 (11)4.2子电路详细设计 (12)5.电路仿真 (15)5.1电路仿真方案 (15)5.1.1直流参数仿真 (15)5.1.1.1输入失调电压(V os)及其温度特性的仿真 (15)5.1.1.2共模电压输入范围(input commom-mode range)的仿真 (16)5.1.1.3输出动态范围(output swing)的仿真 (16)5.1.2交流参数仿真 (17)5.1.2.1开环增益(open loop gain)、增益带宽积(GBW)、相位裕度( phase margin)、增益裕度(gain margin)的仿真 (17)5.1.2.2闭环频率特性仿真 (18)5.1.2.3共模抑制比(CMRR)的仿真 (19)5.1.2.4电源电压抑制比(PSRR)的仿真 (19)5.1.2.5输出阻抗分析 (20)5.1.3瞬态参数仿真 (21)5.1.3.1转换速率(slew rate)、建立时间(setup time)的仿真 (21)5.1.3.2总谐波失真(THD)分析 (22)5.2仿真结果 (23)5.2.1参数测试结果列表 (23)5.2.2部分仿真曲线图 (24)6.开发环境(工具及其版本、厂家、库等) (27)7.参考资料 (28)表目录:表一:缩略语清单表二:运放设计指标要求表表三:运放设计仿真结果表表四:不同闭环增益下的测试结果表五:原理图中所有管子的宽长比图目录:Fig 1 Opamp整体结构Fig 2 电路采用的cascode结构Fig 3 电流源负载的共源级Fig 4 偏置电路整体图Fig 5 电路单元符号图Fig 6 Opamp的整体原理图Fig 7 电流源负载共源输出级Fig 8 负反馈系统框图Fig 9 自电压偏置电路Fig 10 输入失调电压仿真原理图Fig 11 共模电压输入范围仿真原理图 Fig 12 输出动态范围仿真原理图Fig 13 开环参数仿真原理图Fig 14 闭环特性仿真原理图Fig 15 共模抑制比仿真原理图Fig16 电源电压抑制比仿真原理图Fig 17 输出阻抗仿真原理图Fig 18 转换速率与建立时间仿真原理图Fig 19 总谐波失真仿真原理图Fig 20 系统输入失调电压VS温度特性曲线Fig 21 平均温度系数的计算Fig 22 闭环带宽幅频曲线图Fig 23 运放开环的幅频、相频曲线Fig 24 输出阻抗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Fig 25 共模抑制比的幅频曲线图OP AMP 设计详细文档1. 引言: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许多模拟系统和混合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模拟电路设计中的一种最通用和最重要的集成块。
运放使用指南手册
1.运放供电电压大小和方式选择; 2.运放封装选择; 3.运放反馈方式,即是 VFA (电压反馈运放)还是 CFA(电流反馈运放); 4.运放带宽; 5.压摆率大小,这决定全功率信号带宽; 6.Offset 电压和 Offset 电流选择; 7. Offset 电压随温度的漂移大小,即 ΔVoffset/ΔT 大小; 8.运放输入阻抗选择; 9.运放输出驱动能力大小选择; 10.运放静态功耗,即 ICC 电流大小选择; 11.运放噪声选择; 12.运放驱动负载稳定时间。
(1) 双极型输入 有各种各样类型的运算放大器,有些通过单片集成电路的输人 级类型 进行区分。
双极型输入是应用很广泛的,其中的全部器件包括输人级都 由双极晶体管构成。
输入偏置和失调电流是数百 nA,偏置电压典型值是 10mV。
开环输人阻抗是数百 kΩ。
(2)CMOS 运放 CM0S 运放需要很小的供电电流,很高的输人阻抗,极低偏 置电流。
失调电压较双极放大器要高一些。
CMOS 放大器可以在轨到轨的范围内 工作,因为消耗功率 小,适合于单电源和低电压电池应用。
与双极类型相比,C M0S 放大器的噪声一般更高。
(3)BiFET 运放 BiFET 是双极-场效应(bipolar field-effect)晶体管 的缩写。
它结合了 两种技术,在前端或输入级使用 FETs,其他的部分使用双极 管。
结果可以得到比双极型更宽的带宽,更低的输入失调电流,更高的输入阻抗 和更强的驱动能力。
而输入失调电压一般比双极运放要高。
(4)运放的封装 运放可以是单个封装、双封装、四封装。
双封装可以节省 空间和价格, 它的另一个特性是在同一封装内的两个放大器在同一个衬底上,本 质上有相同的电气特性, 或者说匹配的很好。
一般情况下它们的特性随温度特性 保持得很相近。
四封装运放在一个封装内有四个运放。
这在高密度应用中特别有 用, 但设计者在设计 PCB 板时要注意走线的灵活性受限,所有四个运放要在有限 的空间内连线,不当的走线可能导致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ٷݣଇ߲ۉუኮֶĂᅞࠌఇۉუ
࣐؋ߛፆੇ႑ࡽᇸࢅگፆႠሜ
ۉ߲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უ൱ࢅ
PRAO ཞ၎႑ࡽٷݣ RFBH VIN
VGAI
၌႑ࡽټ
VOUT
= 20 Log
ۉუݒઍ႙ٷݣഗڦԿ࣍ೕ୲ၚᆌ گཚ୳հഗ0ओݴഗ ۉუݒઍ႙ٷݣഗڦԿ࣍ೕ୲ၚᆌ C
ኟ၀ۉუࢅୁۉ 1 .159 Վუഗ SR = or Hz RMS = = ߵݛᆶၳኵ ۉزፆ RG RF GAIN CONTROL V ۉუࢅፆੇࠅ๕ 2π√LC √LC (ժ) BIAS PWRA A (ืუईইუԲ) R2 VN, R2 VIN V = 0.707 V INTERFACE RMS PEAK = R + R + R + … R TOTAL 1 2 3 GAIN FROM = R2 R2 GAIN “A” TO OUTPUT RXL VA VAVE. = 0.637 VPEAK ٷݣժݒገ PRAO VGAI RFBH 1 V (dB) R B Z = (RL) Z= 1 1 EP IS ZP NP VA VOUT VNEG VPOS VCOM GPOS NOISE GNEGGAIN = C = L = VIN ཞ၎႑ࡽٷݣ ࣐؋ߛፆੇ႑ࡽᇸࢅگፆႠሜ VN, R1 2 2 V = 1.414 V V IN– VN, R2 I VOUT 4kTR2 = = = PEAK EFF. OUT RF ժۉፆ 2S 2X 2L R1 √R + LINE B VOUT PrA VIN ATTENUATOR VOUT 4π 4π2 SR R1 GAIN FROM = R2 R2 R3 R CL NS ES IP ZS 1 VIN GAIN RFBH VEFF. = 1.11 VAVE. TO OUTPUT NG = 1 + VB C GAIN (dB) = V 20log + 1 + 50dB G“A” POS – GNEG + 16.5dBR1 (dB) VCM RFBL V VOUT RFBL R1 RTOTAL = RXC VPEAK = 1.57 VAVE. NOISE GAIN = VN 4kTR2 VN, R1 4kTR1 CLOSEDRN IN– R2 1 1 1 (RC) VA = VL = VC = VR Z= B گཚ୳հഗ0ओݴഗ LOOP BW ۉუ३݆ഗ0ֶٷݣۯഗ ۉუे݆ഗ V R1 OUT R2 V + + + … 2 V = 0.9 V N GAIN CONTROL AVE. EFF. = fCL 11000NG √ R + XC2 =1+ t= RC = RFC VN, R3 OPENBIAS R R R ॽ႑ࡽٷݣ ԠLj PWRA ۉუ३݆ഗ0ֶٷݣۯഗ ߛཚ୳հഗ0ྲݴഗ LOOP ཞ၎ሏ໙ٷݣഗ ཞ၎ሏ໙ٷݣഗ ݒ၎ሏ໙ٷݣഗ ݒ၎ሏ໙ٷݣഗ ۉუ߶ໜഗ ۉუ߶ໜഗ گཚ୳հഗ0ओݴഗ ۉუे݆ഗ 1 2 3 R1 R ֶٷݣݴഗ RF ᅏٷݣഗ INTERFACE 6dB/OCTAVE A 1 R3 IN+ LOOP C GAIN VN GAIN FROM = – R2 CLOSEDVA 4kTR1 ยዃ 0dB 60dBLjᆯVGAIN ROLL-OFF R2 RF GAIN R1 ኟ၀ۉუࢅୁۉ R “B” TO OUTPUT VOUT R1 LOOP BW F Վუഗ XL XC + RF RG RG RF RF 1 –RF C R2' R3' ଇ߲ۉፆժ Z = √R2 + (XL – XC)2 (RLC)ز VA V R + = f VNEG VPOS VCOM GPOS GNEG V = V –V 2 (LC) VA = ILINEZ Z= X –X ౹ఛۨୱ(ୁۉୟ) CL R OPEN× IN 10k OUT IN RMS = ߵݛ = ᆶၳኵ N, R3 4kTR3 2 ࠅੇۉ๕ LOOP VIN VIN A1 ( ืუईইუԲ ) 6dB/OCTAVE AV R1 RFCS +1 V I L C R3R LOOP R1 R2 B ፆੇࠅ๕ ( ز ) N+~ GAIN GAIN FROM V V 2 R R ROLL-OFF 2 ٷݣժݒገ A = – OUT 10k 1 2 VRMS = 0.707 V CIN RFBH ۉუݒઍ႙ٷݣഗڦԿ࣍ೕ୲ၚᆌ GAIN ڇटဣཥڦሏ໙ٷݣഗሯำ PEAK Q & Resonant Frequency Formulas ݴԞ (dB) ࠅ๕(ڪኵፆੇ ) VOUTPUT “B” TO R1 OUT 2 GAIN (dB) = 20log 1 + 50dB RF R1 R VB R GPOS – GNEG + 16.5dB 1 R3 Z = VA R+ TOTAL = 1 R2 VV RFBL V G VOUT ཞ၎႑ࡽٷݣ ሜ VIN 2 2 (RL OUT A 2 I Z N V = 0.637 V XC = (RLC) R +R2 Q & V ݴԞ (dB) ࠅ๕ ( ڪኵፆੇ ) 4kTR3 RX Z = X ز ) + 4kTR3 + 4kTR1 V P √R +E P SResonant PFrequency Formulas VOUT AVE. R PEAK VOUT 1 IN V N VOUT VOUT L V 2 V R R ۉزፆ C CM Z = R1' R1 + R2 V B F R3 V 1 RIN CLOSEDG = =Q & X = V V VOUT SI ۉ߲ܠუ൱ࢅ ٷݣଇ߲ۉუኮֶĂᅞࠌఇۉუ Merit NOISE ၌႑ࡽټ OUT V VCM L Figure of VOUT Resonant Frequency Formulas ݴԞ (dB)P ࠅ๕ R1 VIN OUT R VPEAK = 1.41424.7k VEFF. RTI NOISE = BW × VIN ڇटဣཥڦሏ໙ٷݣഗሯำ ۉუݒઍ႙ٷݣഗڦԿ࣍ೕ୲ၚᆌ VOCM VIN VIN A3 OUT (ڪኵፆੇ) V OUT √R2 + X2 2π fC LOOP NS E I+ Z+ VC QR = Q = SR. VB ॽ႑ࡽٷݣ RN S = PX R2Figure S Merit + R … R GAIN 2 2 R R R1 TOTAL 1 3 1 1000 ԠLj ڪኵۉፆժ R db = 10 Log = 20 Log of of a Coil 2 2 GAIN V R. V P VCM RL ) R2 R1 OUT OUT + VEFF. = 1.11 VAVE. OUT R ~ VN VOUT P Z = √R2 + XC2 (RC P V Q ز = X Q = B.W. VN, R2 R1 × R2 2 10k 4kTR1 IN IN R 2+ I 2 ยዃ 0dB60dB Ljᆯ V SR. + 4kTR2 t = RC = RFC db = 10 Log = 20 Log I2RV N VN + 4kTR3 + IN+2 + R3 Figure of Merit XL = 2π fL R a Coil R L of N– R1 + R2 P GAIN ഄዐ R ྺڪኵۉፆኮᅃڦፆኵLj (Tuned Circuit) GAIN FROM = R B.W. CLOSED2 R G R2 OUT OUT + R1 + R2 R1 + R2 NOISE Q = Q = P V V VPEAK = 1.57 IN IN RTIV NOISE = BW × “A” TO OUTPUT V = VAVE. GAIN RTOTAL N I R2 = 20 Log LOOP گཚ୳հഗ0ओݴഗ ۉუ३݆ഗ0ֶٷݣۯഗ ۉუे݆ഗ +V ժۉፆ OUT of a Coil t = RC = R C IN db = 10 Log VOUT = V VOUT = V R B.W. (Tuned Circuit) GAIN N ྺڪኵۉፆڦຕଉ ~ F 10k (dB) 常用1% 电阻值 IN IN 2 N Log 20 (Gain) 2 VIN A2 2 GAIN IN VAVE. = 0.9= VEFF. IP Z = XL – XC (LC)ز NOISE GAIN = VN, R2 R fCL V BANDWITH 1 –R OUT .159 BW = 1.57 R1 × R2 IN–CLOSED-LOOP RTO NOISE = NG × RTI 2 NOISE 4kTR2 (Tuned Circuit) √P 1%精度的电阻阻值范围为 1 1 I R1 RF + 4kTR2 R3 IN VOUT =B VIN N,FR1 = 20 Log (Gain) + IN+ R32 + IN–2 2R1 VI R GAIN FROM × + R1 R2 ۉუࢅፆੇࠅ๕ ժ ) M、1.80 M、2.00 M和2.20 M)。 SR = or 1.10 到1.00M( M、Hz 1.20 M、1.30 M、1.50 ( M 、1.60 F C V = V RF Iࠅ๕ VREF ཞ၎ሏ໙ٷݣഗ ۉუ߶ໜഗ RINCS ݒ၎ሏ໙ٷ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