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问题导向学习的3C3R问题设计模型述评

合集下载

2020华为杯数学建模C题(试题、答案和解析)

2020华为杯数学建模C题(试题、答案和解析)
针对问题二:在解决问题一时选择了 20 个通道作为数据的训练特征,在此基础上,为 了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对数据集进行特征选择。特征选择分成两部分进行,首先采用 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集进行降维,使数据集从原有的 20 维下降到 10 维,然后在此基础 上,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在训练结束后给出的特征重要性程度排序,统计各个特征在重要性 分布配合特征热力图,选择性的删除重要程度靠后的特征通道,经过多次重复操作,选择 出最佳的 10 个特征通道作为数据集训练特征。使用通道选择后的数据训练模型并测试, 随机森林模型准确率为 94%,平均召回率为 93%,性能相对于通道选择之前有所提升。综 合问题一的结果,数据降维后的模型性能略高于高维数据的结果,泛化性能与之前相比有 较大的提升。
针对问题四:睡眠数据中使用四种脑电波信号做一个多分类的睡眠预测模型。由于数
1
据量的限制采用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建模,将睡眠分期预测问题转化为 一个五分类问题来解决,通过预测效果对分类性能进行分析。对数据集进行训练集和测试 集的划分,具体采用随机的方式,对数据集进行多次随机打散,以 8:2 的比例首次划分训 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使用 XGBoost 和 MLP 训练模型,由于数据量过小,多次训练使用的 数据在前一次划分的基础上再次打散随机划分。在不断重复的情况下按比例划分训练集和 测试集,机器学习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两个的训练结果在测试集上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 76%和 72%。在训练数据过少的情况下进行多分类任务,机器学习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均 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是神经网络模型在效率上略差于机器学习模型。 关键字:脑电信号;随机森林;特征选择;XGBoost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

基于3C3R模型的问题设计过程及其案例透视

基于3C3R模型的问题设计过程及其案例透视

框 架 来 具体 设 计 一 个 有 效 的 问题 , 是 问题 导 向 学 习成 功 的 关键 。 洪 唪博 士 按 照 3 3 问题 设 计 模 型 中核 心 成 分 这 CR
用 来 支持 领 域 知 识 的 学 习, 过程 成 分 用 来 支持 学生 应 用所 获 得 的 领 域 知 识 来 解 决 复 杂 问 题 , 展 学生 高级 思 维 能 发
它 也 为随后 步 骤 中对 于探 究和 推理 成 分的 校准 提供 参 考 。 自我
导 向学 习 也是 P L中一 个重 要学 习 目标 。因 为 , B 缺少 这种 学 习
技 能 的学 习者起 初 会对 P L表 现 出很大 的抵 抗 情绪 。 如施 密 B 正
第 7步 : 行 校 准 过 程 ; 8步 : 建 反 思 成 分 ; 9步 : 验 进 第 构 第 检
设计之路
;T33 勤玢 i f =cR 』
真寨
・ ・
基于 3 3 C R模型的 问题设计过程及其案例透视
: l :
冯 锐 L 缪茜惠 2
(. 州 大 学 新 闻 与 传媒 学 院 , 苏 扬 州 2 5 0 ;2华 东 师 范 大 学 课 程 与 教 学 系 , 海 2 0 6 ) 1扬 江 20 2 . 上 0 0 2
( 见案 例 ) 明确 领 域 知 识 的 范 围是 所 有 教 学 设 计 方 法 的 首 要 。 步骤 , 在设 计 P L时 , 一 步骤 尤 为 重 要 , B 这 因为 它勾 勒 出 了 与



学 生 高 级 思 维 能 力 及 学 生 自我导 向 能 力 。3 3 问 题 设 计 模 CR 型 确 实 给 教 学 设 计 者 提 供 了一 个 很 好 的 概 念 框 架 , 用 它 可 利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
7
提 出 问 题
1、学生浏览本网站
2、在大屏幕上显示 本课的学习目标,引 导提出更细的问题, 把学生所提出来的问 题“记录”在大屏幕
浏览网站,在学习 目标的指引下,提 出问题。如:如何 给网页加背景?如 何在图片上添加文 字?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
7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
趣,从所呈现的网
探 究
2、在学生交流的基 础上,根据前面提出
网站、或通过搜索 引擎查找与主题相 关的信息、课本、
解 决 问
的问题,帮助学生理 清知识体系。
3、指导学生进行学
或同组组员 等)。
2、整理/分析信息 ,实践操作。

习,并提供适当帮助 和指导,对学生学习 中碰到的问题做个别 辅导。
3、小组综合讨论 ,研究解决办法, 制作网页。
目录
概念
基本理论 实践中的模式
基本方法与步骤
采用该方法的条件 基本步骤与方法
评价 案例分析
基于问题的学习
•概念
•概念核心
1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ing,简 称PBL)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的 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 同解决复杂的(complicated)、实际的(realword)和真实性的(authentic)问题,形成解 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
7
《在网页中加入图片》
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特征来设计: (1)根据学生兴趣创设情境; (1)根据局学生需求创设情境; (1)根据社会热点创设情境; (1)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创设情境; (1)根据名人典故创设情境。

3C战略三角模型

3C战略三角模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0
公司战略
选择性和程序化,即公司战略旨在最大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与企业成 功息息相关的功能性领域的竞争优势。
以自制或购买为例:在劳动力成本迅速攀升的情况下,是否将企业的组装业务转包出去,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定。如果竞争对手 不能迅速将生产功能转移给承包商和供营商,那么该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别最终将表现在成本结构上以及应对需求波动的反应能力上,而 这些差别对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03
竞争人、财、物
公司首先应该依据现有的“物”(厂房车间、机器设备、技术工艺、流程业务及功能强项, 对“人”(管理类型的人才资源)进行针对性的配置。一旦“人”的创造性被开发了出来, 产生了远见卓识的商业构想,“物”和“财”就应该按需求配置到这些具体的商业构想和生 产项目上去。
Hito-Kane-Mono。Hito-Kane-Mono是日本企划师们津津乐道的三个字,即人、财、物(固定资产)。他们相信,只有当此三者达成平衡,无一冗余或浪费,才能实现流线型的 企业管理。人现金存量超出管理人员的资金需求量,就是一种浪费。相反,如果管理人员太多,而 供其支配的资金不足,同样也是一种浪费。由此产生的浪费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不 得不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如何分配有限的资金上。在此人、财、物三种资源中,应该最 后配置资金。
新进展客运渐减少李宁品牌的忠诚 消费者大多是李宁的崇拜者对于新 一代年轻人。“李宁”的吸引力渐渐 失而他们才应该是公司的目标消费 者。
顾客需求已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生活 水平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能力已大 幅提高对体育用品的功能性专业化 个性化噩求更加强烈。
目标顾客错位
目标顾客减少
供需关系失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大前研一(KenichiOhmae)

基于3C3R模型的PBL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3C3R模型的PBL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3C3R模型的PBL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作者:吴建成吴健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8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洪暐提出的3C3R问题设计模型分析与研究,提出改良后的3C3R设计模型,并与研究成果“PBL十个问题”相结合,对3C3R六大成分进行融合利用,更加明确师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PBL的效率。

【关键词】PBL 3C3R 问题设计模型改良【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GJKTY201616)、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YJG2016Y_1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233-02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是教育界最具革新的一种教学形式,主要精神是“以本为本”,让学生成为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应用课题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导向性的学习能力,彻底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PBL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推演,在国内外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广泛开展,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主流范式”[1],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PBL中3C3R问题设计模型的提出在问题导向学习中,学习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毫无疑问,“问题”是PBL的核心。

那么,问题设计就在决定PBL的成功率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PBL中,问题的设计、生成和挑选成为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性任务,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毕业的学习技术专业博士洪暐提出了一种指导有效、精确和可靠问题设计的3C3R模型。

洪暐提出的3C3R问题设计模型由两类成分所组成:核心成分和过程成分。

核心成分包括内容、情境和联系(Content、Context、Connection,3C),用它们来支持内容、概念学习,强调了问题的静态特征;过程成分包括探究、推理和反思(Researching、Reasoning、Reflecting,3R),它们支持了问题解决技能和自我导向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属于问题的动态特征。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实践研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课题名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

换言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都必须由核心素养来引领。

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有着许多传统教育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即便是知识,也是学科分隔,碎片化;重结果轻过程,专注于“授业解惑”,忽略了自主、合作与探究,导致思维僵化;教育被简化为教学,各种补习,特训,看似多元,却缺乏基因、内核型素养,没有留下与孩子未来发展的接口……综上所述,我校提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3C3R)进行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意味着:首先,学生核心素养是其培养目标,学校办学、课程建设都围绕着这一中心指向;其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之一,学校教育的目标、价值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方式都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有利于自身发展与成长的核心素养。

2、课题的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关键素养”,通过分类开发,把核心素养渗透各门课程中,给课程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彰显不同课程的特点①。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的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校本课程构建: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供给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特点,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不断地聚集、补充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内容,为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校本化、特色化的学校课程构建活动。

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重新构建适合学生素养和能力发展的课程系统,形成具体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大框架。

基于3C3R模型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3C3R模型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3C3R模型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摘要:在数据结构课程中,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常以单一问题为引导,容易忽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文章通过设计体现知识体系结构的开放性问题系列,以“排序”章节为例,阐述该模式如何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建真实情境,设计问题系列,实施“引导探究一启发推理一激发反思一深层探索一提出新问题”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3C3R模型;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排序0 引言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概念和算法繁多、内容抽象、章节之间结构性强,常被学生认为是一门难学、难懂、难实践的课程。

传统的数据结构教学以“知识点”为核心,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由教师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一些学者尝试进行数据结构课程的改革,根据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采取以问题或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如“问题一探究”数据结构教学模式,案例驱动数据结构教学模式等。

然而在这些以问题或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以单一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容易忽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基于此,我们试图通过设计体现知识体系结构的开放性问题系列,构建基于3C3R模型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

1 3C3R模型概述3C3R模型是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洪暐博士于2006年就问题导向教学提出的指导问题设计的模型。

问题导向教学模仿了人类自然的学习过程,即在学习遇到问题时,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人们从问题和问题发生的环境中学习相关技能和知识。

问题导向教学是以真实情境的问题为核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反思,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发展高级思维能力。

在问题导向教学中问题设计过程至关重要。

3C3R模型的成分包括核心成分和过程成分。

核心成分是内容、情境和联系(content,context andconnection),这3个核心成分主要用来支持领域知识的学习,如概念、规则和原理知识。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本硕课程衔接教学方法研究以《数学物理方程》为例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本硕课程衔接教学方法研究以《数学物理方程》为例

2019年2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本硕课程衔接教学方法研究———以《数学物理方程》为例*吴建成1,吴健康2,王平心1(1.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2.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对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来说,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符合当前的教学改革潮流。

围绕这一目标,国内高校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慕课、翻转课堂等,对学生自我学习的潜能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1]是一种国外流行的教学方式,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小组讨论进行以个案问题为基础的问题分析、解释与解决,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课题着眼于PBL方法运用,在《数学物理方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加入本硕课程衔接教学方法研究,对研究生教学产生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数学物理方程》本硕课程衔接研究的意义《数学物理方程》或称《偏微分方程》是本校理工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而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为理工科大学物理、力学等非数学专业开设的《数学物理方法》。

《数学物理方程》是以具有物理背景的偏微分方程(或者说是在物理学科中出现的偏微分方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讲授弦振动方程,热传导方程及位势方程这三类典型方程的导出,研究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正确提法及有关求解方法,分析各类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解的性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偏微分方程理论、方法和技巧,认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形成一定的理性思维素养和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或者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数学物理方程的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决定了其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对研究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提供解决问题的媒介和方法。

该课程理论体系严密,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需要具备《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或《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物理学》,《场论》等本科课程的相关知识。

基于3C3R模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基于3C3R模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基于3C3R模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作者:孙艳高源于丹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04期摘要满足教学要求,针对目前实验课教学现状提出将PBL模式应用于实验课堂教学,进一步分析实验教学采用此模式的可行性,并应用3C3R模型解决实验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问题,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关键词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3C3R中图分类号:G42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21.02.058Teaching Design of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Based on 3C3R ModelSUN Yan, GAO Yuan, YU Dan(Basic Aviation College, Air Force Aviatio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2)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apply PBL model to experiment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adopting this model in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lies 3C3R model to sol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eriment teaching design, so a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Keywords experiment course; teaching model; 3C3R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类必修基础课,是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科学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4 MAT学习模式与数学问题设计

4 MAT学习模式与数学问题设计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 4 MAT 学习模式,阐明数学学习与 4 MAT 学习模式的关系,以普通高中课标教材必修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问题设计为例,论述“四何”(为何—是何—如何—若何)数学问题的设计法及其应用,并对基于 4 MAT 学习模式的数学教学提出四条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 4MAT 学习模式 数学问题设计 “四何”问题设计法【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B-0027-03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对于问题设计,有学者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模式。

譬如基于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视角设计问题,综合教学资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构建问题设计模型(杨雪,孙杰等,2011 年),该模式重视问题的情境性、可挑战性和开放性。

另外,有学者基于学生学习视角分析 3 C 3 R (content,context,connection,researching,reasoning,reflecting)问题设计的构成要素、基本观点及应用价值,指出问题设计的六个要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设计问题(冯锐,缪茜惠,2010 年),该模式重视问题的全面性。

有学者基于信息技术视角构建面向理科、文科的问题设计框架(胡小勇,2006 年),该模式有框架清晰、易于操作的特点。

以上模式分别基于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视角设计问题,存在问题情景设置困难、考虑要素过多、问题设计框架过于理想化等缺点。

4 MAT(natural learning mode)学习模式根据人的学习风格不同将问题分成四类,以循环的方式进行编列,旨在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笔者基于 4 MAT 学习模式,指出 4 MAT 学习模式的系统学习循环圈与数学学习的内在关联,然后提出“四何”数学问题设计法,结合高中数学具体案例设计问题,并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一、4 MAT 学习模式简介1979 年麦克锡(Bernice McCarthy)创立 4 MAT 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发展,已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教学模式。

C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微能力认证作业 (6)

C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微能力认证作业 (6)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考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教学生命的活力。

本着“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的“自修—反思—实践”的宗旨,由于一些老师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有一些模糊和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做法。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对平时听的课改观摩研讨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反思。

我想就一个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切数学好课都离不开多媒体课件吗?在一次教学能手竞赛活动中,我曾听过两位老师执教同一内容的数学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一位老师设计多媒体课件,整堂课自始至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而另一位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推理与交流,使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最终学生发现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

课后,经了解,发现前一班只有1/5的学生掌握此知识,而后一节课,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还有些模糊。

很明显,同一内容的两节课,没有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这节课,教学效果更好。

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非要多媒体课件不可,也不是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课就一定是好课。

我还听过这样一节竞赛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

突然,教师的操作出现失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顿时,学生鸦雀无声,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计算机教师赶紧上前,帮忙摆弄,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然热热闹闹进行下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基于这一理念,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接受和重视。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确实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益,这是不容置疑的。

小学数学支持环境之3C模型构建研究——基于认知工具的研究视角

小学数学支持环境之3C模型构建研究——基于认知工具的研究视角
第2 O卷 2 1 年第 2 00 期
现 代教 育技 术
M o e d c t n l e h oo y d m E u a i a c n lg o T
v 12 0.O
N0. 2201 0
小学数学支持环境之 3 C模型构建研 究
— —
基于认知工具的研究视角
张 生 梁 文鑫
运算 ” 两维分类模 式, 并相应的将知识划分为 四种类型 。
具的功能需求 ,以此为小学数学认知工具的开发者提供借鉴,
从而 推 动信 息 技术 与 小学 数 学课 程整 合 的有 效 开展 。

小 学数学知识内容解析
不 同类 型 的知 识 需 要 采 用 不 同的 学 习 方 式 以及 学 习 支 持
条件 ,也决定 了对认知工具 的功能需求 以及应用方式会有所
【 图分类 号】G 00 7 中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论文编号 】10 - 8 9 2 1 )0—0 2 —O 0 9- 0 7( 0 0 2 O 8 5 -
引言
信 息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对 教 育 提 出 了 巨 大 的 机遇 和挑 战 , 我 国 于 2 0 年 颁 布 的 《 日制 义 务 教育 数 学 课 程 标准 ( 01 全 实验 稿) 》…中明 确提 出 “ 学 课 程 的 设 计与 实 施 应 重 视 运 用 现代 数
王丽娜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大 学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研 究所 ,北 京 10 7 ;2 1 0 8 5 .北 京 师 范大 学 教 育 学 部 ,北 京 10 7 ) 0 8 5
【 摘要 】 针对 目前信 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缺乏有效认知工具的现状 ,该文在对小学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3C3R模型的PBL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3C3R模型的PBL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8期基于3C3R 模型的PBL 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吴建成1吴健康2(1.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2.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摘要】本文通过对洪暐提出的3C3R 问题设计模型分析与研究,提出改良后的3C3R 设计模型,并与研究成果“PBL 十个问题”相结合,对3C3R 六大成分进行融合利用,更加明确师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PBL 的效率。

【关键词】PBL 3C3R 问题设计模型改良【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GJKTY201616)、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YJG2016Y_1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233-02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教育界最具革新的一种教学形式,主要精神是“以本为本”,让学生成为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应用课题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导向性的学习能力,彻底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PBL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推演,在国内外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广泛开展,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主流范式”[1],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PBL 中3C3R 问题设计模型的提出在问题导向学习中,学习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毫无疑问,“问题”是PBL 的核心。

那么,问题设计就在决定PBL 的成功率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PBL 中,问题的设计、生成和挑选成为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性任务,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毕业的学习技术专业博士洪暐提出了一种指导有效、精确和可靠问题设计的3C3R 模型。

洪暐提出的3C3R 问题设计模型由两类成分所组成:核心成分和过程成分。

面向问题导向学习的3C3R问题设计模型述评

面向问题导向学习的3C3R问题设计模型述评

The Study of the 3C3R Problem Desig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作者: 冯锐[1,2];缪茜惠[1]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扬州225002;[2]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上海200062出版物刊名: 远程教育杂志页码: 70-74页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主题词: 问题导向学习;3C3R模型;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摘要:问题导向学习是针对问题解决过程所进行的学习,对于问题导向学习而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问题导向学习的成功实施。

研究已经表明,在所施行的问题导向学习中,设计的问题并非总是有效的。

无效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获得足够的领域知识,也会影响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或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洪啤博士于2006年就面向问题导向学习提出了问题设计的3C3R模型。

3C3R模型包括两类成分:核心成分和过程成分。

核心成分是内容、情境和联系(content,context and connection),这3个核心成分主要用来支持领域知识的学习,如概念、规则和原理知识。

过程成分是探究、推理和反思(researching,reasoning and reflecting),这3个过程成分则关注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过程,用来支持学生应用所获得的领域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及学生自我导向能力。

洪啤博士长期对问题导向学习、问题解决、问题类型与难度、系统思考与建模等主题进行研究,他提出的3C3R模型解决了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在问题导向学习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围绕问题导向学习的本质及其有效性来介绍了3C3R问题设计模型创建的基本观点、构成要件及其应用价值。

以“问题”为核心,构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型

以“问题”为核心,构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型

以“问题”为核心,构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型
黄锋
【期刊名称】《文理导航(下旬)》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问题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整个数学教
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统一、因材施教等理论均是在阐述如何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本文以“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学生如何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总页数】1页(P8-8)
【作者】黄锋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问题”为核心,构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型 [J], 黄锋;
2.以解决问题为例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J], 张卓燕
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J], 肖海英
4.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 [J], 温德博
5.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J], 靳学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C3R模型:PBL中的问题设计

3C3R模型:PBL中的问题设计

3C3R模型:PBL中的问题设计
自1960年以来,问题导向的教学法(PBL)大行其道。

问题导向的教学法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他们自己,并让他们自己致力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中学习真知。

问题导向的教学法标志着旧教育模式的重大转变。

教师将问题导向的教学法付诸实践会面临许多实际挑战,从发现“现实”的现实问题到确保准确和适当的评估,都是非常棘手的挑战。

其中,如何设计和确定适用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是PBL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3C分别是:
内容(Content)
情境(Context)
联系(Connection)
3R分别是:
探究(Researching)
推理(Resoning)
反思(Reflecting)
问题导向教学法中的3C3R问题设计模型,旨在通过优化对基于问题的学习有效性至关重要的关键要素,即问题,来增强基于问题的学习。

该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者的特征、和隐含的临床约束,并且与之相吻合,而不是完全将这些方面留给学生或导师解释。

对于问题导向教学法中的问题设计团队,3C3R模型不仅可以用作概念设计框架,而且还可以被用作通用参考框架,在PBL问题和课程设计过程中,成员可以从中更系统地讨论和交流重要的设计问题和想法。

对于个体教学设计者和一线教师而言,3C3R模型提供了一个概念结构,他们可以在此结构上更系统和有效地制定和设计问题导向教学法中问题。

3C3R模型的另一个功能是,它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用于评估问题导向教学法中问题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决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问题 。P L与 基 于 项 目的 学 习 、 B 基
其实 , 上 世 纪 5 从 0年 代 开 始 , 有 效 性 一 直 是 一 个 公 其
开 争 论 的话 题 。P L的倡 导 者 坚 持 认 为 , 减 少 学 生 的 惰 性 B 在
于 设 计 的 学 习 、 于 案 例 推 理 的 学 习 等 教 学 形 式 一 样 为 学 基 习 者 开 创 了 更 适 合 于 获 取 活 性 知 识 ( 境 知 识 ) 发 展 学 生 情 , 解 决 现 实 问 题 能 力 和 自我 导 向 学 习 能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和 方
应 用 价值 。
[ 关键词 ]问题导向学 习;C R 模型 ; 33 问题设计 ; 问题解决
[ 中图分类号 ]G 0 5 4 —0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0 0 (0 0 叭~0 7 —0 17 - 0 8 2 1 ) 00 5




引言
学 习 相 关 技 能 和 知 识 。”1 以 , B [ 1 所 P L从 上 世 纪 5 O年 代 开 始 一
錾霍蔫曹豢
0 霞 述 萄阅导学的c|设模述 I 深 阐 囱题}习 3R题计型评t 句 3遍
面向问题导向学 习的 3 3 C R问题设计模型述评
冯 锐 L 缪茜惠 -
(. 州 大学 新 闻 与 传 媒 学 院 , 苏 扬 州 2 5 0 ; 1 扬 江 2 0 2
2华 东 师 范 大 学 课 程 与 教 学 系 , 海 2 0 6 ) . 上 0 0 2
的成 果 。
中最 具 革 新 的一 种 教 学 形 式 , 目的 是 为 了 培 养 学 生 应 用 知 其 识 解 决 复 杂 和 现 实 问题 的 能 力 ,并 帮 助 学 生 发 展 高 级 思 维 ,
养 成 学 生 自我 导 向 的 学 习 能 力 。
我 们 知 道 , 题 导 向 学 习 与 传 统 讲 授 及 演 示 式 的 教 学 问
问 题 导 向学 习 ( B : rbe — a e ann ) 教 育 领 域 P L P o lm b sdl rig 是 e
直 到 现 在 , 到 了 教 育 实 践 者 越 来 越 的关 注 和 施 行 , 们 把 受 人 它 作 为 革 新 课 程 教 学 环 境 , 进 教 学 改 革 的 “ 流 范 式 ” 泛 促 主 广 应 用 到 基 础 教 育 和 高 等 教 育 的教 学 实 践 之 中 , 取 得 了积 极 并
注的问题。
是 以 学 习 者 为 主 体 , 学 习 焦 点 又 集 中 于 所 欲 探 讨 的 问 题 且
之 上 。传 统 的 教 学 形 式 通 常 会 导 致 学 生 能 够 理 解 和 记 忆 书
本 知 识 , 够 解 决 “ 本 问 题 ” 但 却 不 能 灵 活 运 用 知 识 去 能 书 ,
[ 摘
要 ]问题 导向学习是针 对问题解 决过程所进行 的学习, 对于 问题导向 学习而言, 问题设计 的有效性直接成 功 实施 。研 究 已经 表 明 , 所施 行 的 问题 导 向 学 习 中 , 计 的 问题 并 非 总是 有 效 的 。无 效 在 设
的 问题 不 仅 会 影 响到 学 生 获 得 足 够 的 领 域 知 识 , 会 影 响 到 学 生 问题 解 决 能 力 或 高阶 思 维 能 力 的发 展 。 美 国北 也 达科他 州大学洪啤博士 于 20 0 6年 就 面 向 问 题 导 向 学 习提 出 了 问题 设 计 的 3 3 模 型 。 3 3 模 型 包括 两 类 成 CR CR 分 : 心 成 分 和过 程 成 分 。 心 成 分 是 内容 、 境 和联 系(o tn, o t t n on c o )这 3个 核 心 成 分 主 要 用 核 核 情 cnetcne dcn et n , xa i 来 支 持 领 域 知 识 的 学 习 ,如 概 念 、规 则 和 原 理 知 识 。过 程 成 分 是探 究 、推 理 和 反 思 ( s r ig r snn d r e c n , e o iga eah a n rf cn )这 3个过 程 成 分 则 关 注 学 习 者 的认 知 学 习过 程 , 来 支持 学 生 应 用 所 获 得 的 领 域 知 识 来 解 决 复 杂 问 e et g , l i 用 题 , 展 学 生 高级 思 维 能 力及 学 生 自我 导 向 能 力 。 洪 啤博 士 长期 对 问题 导 向 学 习 、 发 问题 解 决 、 问题 类 型 与难 度 、 系 统 思 考 与 建 模 等 主题 进 行 研 究 ,他 提 出的 3 3 模 型 解 决 了教 学设 计 者 和教 师 在 问题 导 向 学 习设 计 中的 实际 问 CR 题 。 本 文 将 围绕 问题 导 向 学 习的 本 质 及 其 有 效 性 来 介 绍 了 3 3 问题 设 计模 型 创 建 的 基 本观 点 、 成 要 件 及 其 CR 构
式。
知 识 以 及 提 高 学 生 的 问 题 解 决 能 力 和 自我 导 向 学 习 能 力 上 ,B P L比传 统 方 法 更 有 效 。 而 怀 疑 者 则 坚 决 认 为 ,B P L是 昂 贵 而 又 无 效 的 ,因 为 它 需 要 花 费 学 生 和 教 师 更 多 的 时 间 去 获 取 同样 的 学 习成 果 。 10 6年 , 尔 希 讷 ( ie nr 、 [2 0 3 基 Kr h e )斯 s 韦 勒 (w l r和 克 拉 克 (lr ) 仍 然 坚 称 ,B S e e) l Cak 还 P L不 如 传 统 方 法 有 效 , 因 为 适 用 它 的最 小 指 导 方 法 不 符 合 人 类 的 认 知 体
形 式 相 比 , 变 了 传 统 讲 授 教 学 中 教 师 控 制 和 主 导 教 学 的 改
局 面 , 而 转 向 了 问 题 引 领 的 学 习 者 中 心 , 个 学 习 方 式 进 整
二、 问题与问题导 向学 习
随 着 P L在 基 础 教 育 和 高 等 教 育 中 教 学 实 践 的 深 人 开 B 展 , 于 P L的 有 效 性 问题 成 为 了 大 量 学 者 和实 践 者 广 泛 关 关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