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被称为“存在主义”,其核心概念是存在和存在的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一、存在与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将人类存在看作是在真理和存在之间的关系,存在不仅仅是单纯的存在,而是一种向往和寻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存在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是提前确定好的,不是基于一些绝对的价值,而是在不断地行动和选择中不断完善和变化的。
二、世界与被遮蔽性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的真正问题在于他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种透明的存在,而是一种被遮蔽的存在。
存在的被遮蔽性来源于人类对现实的盲目,这种盲目来自人们的主观偏见和自我中心主义,使他们无法看到事物的本来面貌。
三、自我与他者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他者的关系。
他主张,人类必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而社会是由大量的他者构成的。
只有当人们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的束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和他者共同构成的,才能真正理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存在的真正问题,回答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哲学问题,尤其是人类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问题,提出了存在在奋斗和寻求中不断完善和变化的观点,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反思和探索,才能发现真理。
他的思想对于我们认识自我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德国哲学家马尔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外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1927)、《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论人道主义》(1946)、《林中路》(1949)等著作中,以"亲在本体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独特的人生哲学体系。
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体系并没有向人们提供任何关于人生的有益教导,相反地,却给人们勾画了一幅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画图。
海德格尔的哲学是资产阶级没落哲学的一个典型。
现在让我们剖析一下他的人生哲学体系。
一、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以认为中心的本体论,欲探求其思想,首先必须弄清楚存在与存在者或在与在者的区别。
在相对在者来说,具有优先地位,在是原因在者是结果,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在者,在本身又是一个流变、生成的过程。
那又该如何去追寻在的意义呢?海德格尔认为只能通过人,人是特殊的在者,因为有一种对在的领悟,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在,追问自己为什么在,应该如何在,并且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式。
物不能意识、领悟自己的在。
在的意义是通过追问、询问而变现出来的,而对在提出询问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在的方式。
人对物具有优先地位,具体体现在人能对自然物不断追问,并在追问后改变物的形态,作为特殊在的人将在与在者有机联合起来,古希腊也类似的思想,例如"认识万物的尺度"。
这样从在的高度看待人,规定人,每个人就是一个此在(此在,此时此刻的在,人的存在。
又译为亲在、我在、本在等)。
此在是活动的,积极的,流变的,人能通过自己的在即活动、生成而把在的意义展现出来,此在比其他一切在者的优先地位就在于此。
同时海德格尔认为过去的哲学家混同存在与存在者,他认为存在具有优先性,存在是存在者的原因。
在不是实体而是一个展现、呈现、生成的过程。
追问在的意义就是要存在放在时间的地平线上,与柏格森的连绵、永恒流变的思想一脉相承。
11-12. 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一、存在与此在(一)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关于存在,历来有很多“成见”,正是这些成见造成了对存在的遗忘。
这些成见主要有: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是在种属的意义上理解存在的普遍性的。
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
”这表明:存在概念仍然是晦暗不明的。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
既然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加以定义。
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反倒使这个问题愈加突出。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
西方语言就是“存在(是)”的语言,离开了这个“存在”,西方人根本无法言说。
所以,存在被认为是自明的。
这种所谓的自明性恰恰遮蔽了存在的真实意义(二)此在(Dasein,Being-there)的优先地位1.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
要把握存在的意义,就应当从一种存在者入手。
这种可以作为切入点的存在者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这样一种存在者:它和存在本身有一种“存在”关系2.这个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
“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
”在海德格尔之前,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倾向于用“Dasein”指称任何(有限的)存在者。
鉴于近代以降“人”、“意识”、“主体”、“自我”等概念带有过多传统形而上学的烙印,海德格尔用“Dasein”这个在形式上就和“存在”(Sein)有所关联的词专指人的存在。
(三)此在的与众不同之处与其他存在者相比,此在有下述两个显著性质:1.此在的存在是“生存”(existence)。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在于“它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
就是说,此在不是一种“现成存在”,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
”在一切存在者中,只有此在真正生存着。
2.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1.存在论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在”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
两千多年来哲学家们也谈论这一问题,但没有人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存在呢?“存在”一词来源于“existere”,意思是“出现”。
在英文中,“existence”意思是“生存”、“生活”。
海德格尔首先对传统的本体论观点进行了批判,然后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了新的本体论。
海德格尔区分了“在”和“在者”这两个概念。
“在”是指存在物的显现、在场,而非具体的、现成的存在物;而“在者”是指已有的现成存在物,包括一切已显示出其存在的、现实的或观念中的事物、现象。
他还认为,“在”比“在者”具有优先地位;没有“在”,就没有“在者”。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的错误,就是抛开了对“在”的研究,或者以对“在者”的研究代替了对“在”的研究,结果导致了千年之蔽,“在”本身被遗忘了,思想失去了根基,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家们所建立的本体论只能是无根的本体论。
因此,存在哲学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唤醒人们真正地研究“在”的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有根的本体论只有采用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方法才能建立起来。
为获得真理,只能运用现象学的直观方法,即借助于人的内心体验来展现、澄明人的“在”本身。
由于这种揭示、澄明就是对“在”的意义的解释,所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又被称为解释学的现象学。
海德格尔强调,用现象学的方法揭示“在”的意义只能通过揭示人的“在”来达到与其他的“在者”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先的地位。
因为只有人这种“在者”才能成为“在的问题的提出者和追问者,并揭示出“在者”的“在”的意义。
为了把人的“在”区别于一般其他“在者”的“在”,海德格尔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此在”。
在研究其他“在者”之前,必须首先追问“此在”。
2.此在论“此在”,意思是“在那里存在或在特定位置上存在”,也就是指在特定位置上的个人或自我的存在。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得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得必要条件。
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得方法,正就是现象学方法使她在困境中瞧到了希望。
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就是海德格尔与我”这样得话,但就是无论作为学生还就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就是胡塞尔理想得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她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得目得就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得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得活动以及生活中得意识活动得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得基础。
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得现象学得目标就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得现象学。
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就是一个很“科学”得哲学家。
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得启发就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得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得世界。
即就是说,在自我得主观世界与对象得客观世界得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得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就是描述与直观这个本源世界得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得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瞧作就是一种方法而不就是先验哲学;对她来说胡塞尔得“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得“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得就是科学得局限性。
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就是哲学应该关心得问题。
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她得分歧。
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得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得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
瞧到自己心爱得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她得心情就是可以理解得。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
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就是存在者得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得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瞧作就是认识得外在对象得方法乃就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得根本原因。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他被认为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流派,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意志,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责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浅析,探讨他的观点和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和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个体的行为和选择是由自由意志所决定的。
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人的存在和生存的意义,认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的思想与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一致的。
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并不局限于对个体的关注,他更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
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存在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直接涉及个体的生存和意义。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一种“清醒”和“自觉”的状态,它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着本质的区别。
海德格尔将这种清醒和自觉的状态称为“存在-存在”。
除了对存在的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他对技术和现代生活的批判上。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的技术化和机械化使人们迷失了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他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却也使人们与自然和存在的联系渐渐丧失。
海德格尔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不仅是对技术的批判,更是对人们对存在的忽视和对生活意义的迷失的批判。
西方哲学智慧16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将来
汉语将Zukunft译作“将来”比英译future更 贴切。如前所述,“保持住别具一格的可能性而在 这种可能性中让自身来到自身,这就是将来的源始 现象”,此“将来”乃是“此在借以在最本己的能 在中来到自身的那个‘来’”。Zukunft亦即“去 ”(zu)着的“来”(kommen),“将来”不是“ 去远”,而是“来临”。
•
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大家” 而生活的。我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大家、公众为标准, 向大家、公众“看齐”的。就此而论,“大家”拿走了我 的存在,决定着我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例如大 家怎样享乐,我就怎样享乐;大家对文学艺术怎样阅 读怎样判断,我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大家怎样 标新立异,我也就怎样标新立异;大家对什么东西愤 怒,我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大家不是任何确定的 人,而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大家,就
•
“时间性”
“我们把如此这般作为曾在着的有所当前化的 将来而统一起来的现象称作时间性”,“时间性 绽露为本真的牵挂(Sorge)的意义”。因而,“ 将来并不晚于曾在状态,而曾在状态并早于当前 ”。
•
是这个大家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
大家是谁?
•
查无此人。 从无此人。
•
因为存在对我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去存在(to be)意味着必须由我自己筹划和 选择,也必须由我自己为此承担责任和后果,而 作为大家生活对我却具有一种“安定作用”,使 我感觉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按照程序进行着,一切 都是最佳的安排,从而使我有某种“家园感”。 而让我自己去筹划、选择和负责,却使我感到“ 不在家”。
的方式”。
•
三、向终结存在
•
“存在到头”:Zu-Ende-sein “向终结存在”:Sein zum Ende
人文主义论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以及他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
1.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大贡献。
他认为,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他强调,人的存在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是通过理解、体验和创造来实现的。
这种观点与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致的。
2. 技术本质: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深刻洞察也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
他认为,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他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忽视人的存在和价值。
这种观点对于人文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也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
他认为,语言是人的存在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人与世界交流和互动的桥梁。
他强调,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必须以人的存在和理解为前提,不能忽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种观点对于人文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和发展,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语言哲学的独特见解。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海德格尔哲学产生的背景1、一个悖论/哲学难题:(1)、存在者必须通过存在来解释:存在是存在者的根据,不理解存在,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存在者;另一方面,存在本身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存在又必须通过存在者来阐明(即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一切存在者都是存在的显现与见证)2、对这个哲学难题的历史解决: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完成了一大转变——从追问存在变成了追问“本体”,直观的“逻各斯”变成了理性的逻辑,“思”也就变成了“思想”,“存在论”也就变成了“本体论”。
(1)、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源于《荷马史诗》的《奥德赛》,意为“集聚”。
所谓存在就是从自身出发向着自身的集聚,犹如一团日新月异、永恒燃烧着的大火,在这团燃烧着的大火中,生与死、光与暗、上升与下降达到同一。
故“火是万物之始基”。
(2)、巴门尼德的思:思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思想只是从思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方式。
在“思”中,没有思想的主体,也没有思想的客体,“思”是“主体”、“客体”乃至“思维活动”得以成立的根据。
这样,存在根本就不是与思想对立的“实在”,而是与思同一。
故产生了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思与在是同一的”。
(3)在本体论战场上,几千年来,各家各派杀得难解难分,大家都要找出那个作为各种各样的“什么”背后的“根据”,都宣称惟有自己的哲学才真正失找到它。
殊不知,这个根据,本体一经说出,仍然成为一个新的“什么”,也就是说,无论中世纪的“共相”与“个别”;近代的“物质”与“心灵”,都是一种什么,即一种不同的“存在者”而已,存在仍在空旷的野地里流浪,他呼唤的声音越来越弱,渐渐被人遗忘。
3、这个哲学魔圈的解决关键在于它超出和打破了知性逻辑所划地的界限,故批判的武器有这里失去了它原有的效用。
问题在于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
马克思:新问题的提法已包含了问题的解决。
我们来看海德格尔是怎样解决的?二、亲在/此在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于是存在进入了时间,或者说存在干脆摆脱不了时间。
海德格尔 基础概念
海德格尔基础概念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认为
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并对现象学、形而上学和技术哲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哲学思想强调对存在的独特性和个体经验的关注,旨在寻求对人类存在的原始根源和本质的理解。
以下是海德格尔的一些基础概念。
1. 存在(Dasein):海德格尔的哲学基于对人类存在的研究,
他将存在定义为个体在世界中存在的方式。
存在被视为一个独特的现象,具有独立于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征。
2. 他说(Being-in-the-world):存在的本质是与世界的一体化。
他认为人的存在绝不是被关在自己内心的,而是与其他存在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影响。
3. 存在性(Existentiality):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性是人的固
有属性,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方式和意义的体验。
存在性涉及个体的责任、自由和选择。
4. 技术(Technology):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思考是他的重要贡
献之一。
他认为,技术对人的存在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将人物化为纯粹的工具。
他担心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失去联系。
5. 存在解放(Existential liberation):海德格尔主张通过对存
在性的理解和重新连接自然的方式来实现存在的解放。
他认为这种解放需要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性,并积极地生活在当下
的世界之中。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于理解他的存在主义和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的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的世界;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本源世界的有效方法;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Kehre;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本源的境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思出的东西出发才能最切近地通达在海德格尔II那里有待思的东西;但海德格尔I又只有包含在海德格尔II中,才能成为可能”; 前期的海德格尔试图通过对人这种在者的生存论分析来追问存在的意义,后期的海德格尔则试图深入到更加本源的境域;海德格尔象分析哲学一样对形而上学持批判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将形而上学的错误同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批判形而上学的同时亦以重提存在问题的方式而倡导本源之思;一、存在与时间在此,我们主要讨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部分内容;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存在,而且允诺建立关于存在的科学ontology即本体论,但是实际上形而上学自始就遗忘了存在Seinsvergessenheit,整个一部形而上学史就是存在的遗忘史,它以认识存在者的方式去把握存在,忽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因而存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当然,存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对我们来说是性命攸关的:我们是因存在而存在,并且通过对存在的领悟而存在的,所以对存在的领悟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提存在问题;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存在问题亦即“存在的意义”问题,这里所谓的“意义”并不是“是什么”的本质,因为我们不可能象认识存在者那样认识存在,而只能追问存在是怎样存在的,即存在显现自身的方式;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应该从何处入手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是“去存在”zu sein,to be,即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另外,“此在”还具有“向来我属性”Jemanigkeit;所谓“向来我属性”并不是说此在自始就是一个自我,而是说它在本性上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不同之处是,它不是凝固化的、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个未成定型的、始终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在此能够存在出来,从而显现其自身;就此而论,“此在”是“存在”存在出来的境域da;海德格尔称“此在”的存在就是“生存”Existenz,即站出来存在的活动;虽然此在是存在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此在存在就能够使存在显现;因为此在作为可能性,它可能使存在显现,也可能使存在不显现;当然,所谓“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即它显现为不显现;所以,此在的存在就有了“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的区别;当此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存在者,因而立足于自身而面对可能性开放地生存的时候,它的存在就是“本真的”;如果此在把自己看作与所有在者一样有着固定的本质因而是一种现成存在的在者时,它的存在就是“非本真的”;于是,以往被传统哲学忽视和轻视的日常生活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因为要想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就必须了解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因此,海德格尔就对此在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他亦称之为生存论存在论的分析,简称生存论分析;此在的生存活动是在世界中展开的,不过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空盒子,我与万物被放置于其中;实际上,有一个我主体与一个世界客体相对而立是后来才发生的事,原初的本源世界是此在与世界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世界,换言之,此在生存着“在世”,我们可以称这个世界为“生存世界”;此在生存着在世界中存在;在这个生存的世界上不仅有在者,还有其他的此在;此在一开始就与其他的此在共同存在,这就是“共在”Mitsein:他人与我共同在此;如前所述,此在本性上具有“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于是我们可以问: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此在究竟是谁看起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具有“向来我属性”的此在当然就是我自己;然而,当此在“自我”、“自我”喊得震天响的时候,它恰恰不是它自己,它在日常在世的生存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常人”、“他人”或“大家”das Man:“此在作为日常的杂然共在,就处于他人可以号令的范围之中;不是他自己存在;他人从它身上把存在拿去了;他人高兴怎样,就怎样拥有此在之各种日常的存在可能性;在这里,这些他人不是确定的他人;与此相反,任何一个他人都能代表这些他人;……这个谁不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是人本身,不是一些人,不是一切人的总数;这个‘谁’是个中性的东西:常人”; 于是,“在这种不触目而又不能定局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学‘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常人统治之下的日常生活乃是一种“平均状态”,“平均状态先行描绘出了什么是可能而且容许去冒险尝试的东西,它看守着任何挤上前来的例外;任何优越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一切源始的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为早已众所周知的了;一切奋斗得来的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的了;任何秘密都失去了它的力量;这种平均状态之烦又揭开了此在的一种本质性的倾向,我们称之为对一切存在可能性的平整”;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家、公众、公众舆论一类的东西;对于始终处于共在之中的此在来说,他向来不是作为自己存在,而是作为他人存在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大家、公众为标准,向大家、公众“看齐”的;就此而论,“常人”拿走了我的存在,决定着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那么,这个常人是谁“常人到处在场,但却是这样,凡是此在挺身出来决断之处,常人却也总已经溜走了;然而因为常人预定了一切判断与决定,他就从每个此在身上把责任拿走了;常人仿佛能够成功地使得‘人们’不断地求助于它;常人能够最容易地负一切责任,因为他不是需要对某种事情担保的人;常人一直‘曾是’担保的人,但又可以说‘从无此人’;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我们不能不说是‘不曾有其人’者造成的”;“每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个人是他人本身;这个常人,就是日常此在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杂然共在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实际上,常人也不能说就无此人,应该说,此在就是常人,常人就是此在自己;只不过此在不是立足自身,而是立足于常人生存在世,所以他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虽然这世上只有此在自己而没有常人,此在毕竟是自己存在的,但是当此在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时候,他不是以勇于选择并且敢于承担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而是以不负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的;换言之,此在以常人的身份在逃避他自己;海德格尔称这种状态为此在的“沉沦”verfallen;我们以为有一个永远公正永远正确的常人、大家或公众舆论决定着日常生活,它能够替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确定恰当的时机,并且为我们承担责任和后果;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大家、常人、公众舆论,生存在世的是我们自己;海德格尔的话如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意在惊醒此在沉沦的迷梦;那么,此在为什么要逃避他自己呢因为沉沦状态对此在具有天然的诱惑作用:它免除了我在生存活动中面对可能性进行选择的痛苦和承担责任的负担,它使我感觉到生活中的一切都秩序井然,而且都处在最佳的安排之中;因此,在常人的统治下,我感到一种“家庭般的温暖”;虽然此在的本性是“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但是它从来不是作为它自己而是作为常人而生存在世的,因而自始就已经沉沦于世了;当然,此在的沉沦并不是从一个地方脱落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从自身脱落到自身”,因为常人就是此在,此在就是常人;此在生存在世的生存论结构就是“烦”;“烦”Sorge是存在与时间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中文通常将Sorge译作“烦”,不过它的意思却不是厌恶、烦恼、烦躁等不良的情绪,而是“牵挂”的意思;常言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即是说,我们每个人在“来”之后,“去”之前,是必有牵挂的;生生死死、恩恩怨怨,人生在世只要活着,就要走路、做事、爱与被爱、恨与被恨、为过去悔恨、为现在发愁、为将来担心,这些都是“牵挂”;此在既然是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因而是开放性的在者,它的一言一行中就必有牵挂在;此在是能在,但是它始终不愿意把自己看作是能在;因为作为能在,此在就必须由它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由它自己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由它自己来承担这些选择的责任和后果;海德格尔通过“畏”Angst这一情绪说明了此在的现实处境;“畏”不是怕,怕总有可怕的东西,因而也就有逃避的可能,畏却是对不知道什么东西的畏:当你被迫入畏之中时,突然间,诸神隐退,万物消融,世界陷入一片虚无;你,只有你自己,面对空无而无依无靠,就在这无依无靠之中,此在被迫面对它自己的能在或自由;此在被抛入了可能性的境域,无论它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它都是自由的,它必须自己面对自己的生存在世;因而此在在畏中便陷入了惶惶然不知所措的境域,那是一种“不在家”unheimlich的感觉;这就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此在作为它自己而存在时它感受不到家的温暖,而当它作为常人存在的时候它却感到它在自己的家中;这就是为什么此在自始就已经沉沦的原因所在;虽然沉沦的梦看上去很美而且有家的温馨,本真的能在则令人感到无依无靠,无家可归,但是沉沦毕竟是梦幻,我们终究要面对“残酷”的真相;那么,如何从沉沦状态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自身而在世呢海德格尔的回答是,“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是这本书中最富魅力的章节之一;有人将海德格尔的有关思想称作“死亡哲学”,其实叫做“生命哲学”更恰当,套用中国一句成语,这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海德格尔通过死亡而思考生活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存在问题;然而,思考死亡与存在问题有什么关系我们能思考死亡吗死亡似乎是无法思考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他人之死,但是严格说来死亡是不可经验的:任何经验都需要我在场,但是死亡恰恰意味着我不在场;只有死人才能经验死亡,然而人死之后却不会再有经验了;总之,我不可能感觉“没有感觉”,也不可能经验“没有经验”;所以从医学、生理学的角度看,死亡是不可经验的;然而就生存论而言,死亡却是可以“经验”的;对于此在来说,一方面就其生存论本性而言,只要它存在着就总是它的“尚未”,因为它是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能在”;而另一方面它的“尚未”、它的可能性从来不是外在的规定,“尚未”作为可能之在就植根于此在自身之中--它自己就是能在本身;就此而论,死亡也是此在的“尚未”:当此在存在之时,死亡虽然“尚未”来临,但是作为可能性的死亡已经在此在自身之中了;由此可见,在者状态上的死亡可以看作是“存在到头”或“临终到头”,但是生存论意义上的死亡则意味着一种存在可能性,一种存在方式,海德格尔称之为“向终结存在”;此在走向“尚未”,而“尚未”的至极处却是“终结”即死亡;故当此在存在着的时候,死亡就已存在了,作为“尚未的终结”它总已在此,只不过不是实际在此而是尚未在此然而却一定在此;所以,走向“尚未”的此在也就是在走向“终结”;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从生存论上将死亡理解为“向终结存在”,看作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死亡是属于此在的最本己的存在可能性,然而在日常生活的沉沦状态中,此在却千方百计地将死亡看作是外在的偶然的“事件”;例如我们总是说:“有人死了”,这句话就体现了此在通常对待死亡的典型态度;“有人死了”这句话中的“有人”不是指这个人也不是指那个人,而是泛指;不过“有人死了”虽然是泛指,却也不是说人都死了,而是说死“这回事”;在这里,一方面由于它不是具体地有所指,所以“死”被理解为某种不确定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它表明,死是一种东西或事件,虽然肯定要从某个地方来,但是当下我自己还没有碰上;“有人死了”这种泛指的方式,就好象是死亡碰到的是常人一般的人,于是我们便可以自我安慰:“不恰恰是我”,然而由于死亡所碰到的常人并不存在,所以死亡也就变成了与我们不相干的东西;换言之,当我们面临抉择并且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希望有常人此在,而在死亡这回事上我们感到欣慰的却是“有人死了”等于“无人死了”;因此,死亡被敉平为一种摆在眼前的事件,它虽然碰上了此在却并不本己地属于任何人;常人拿走了此在的生存,也拿走了它的死;这样的日常生活对此在来说当然具有诱惑力和安定作用,因为它既用不着苦恼生存,更用不着害怕死亡;结果,死亡不再是最本己的存在可能性,而变成了在此在之外的、偶然的、不好的事件;不仅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提倡一种对待死亡漠然处之的“教养”;然而实际上,此在怕死已经怕到了这种地步,它甚至不让我们面对死亡;如此说来,我们之所以会沉沦于世,就是因为逃避死亡的缘故;因此要使此在从沉沦的迷梦中醒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直面死亡;于是,海德格尔从生存论上给死亡下了一个定义:死亡是“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确知但却不确定的可能性”; 首先,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是不可替代的,任谁也不可能拿走他人的死;即使我因为抢救他人而死,他人也决不会因为我的行为而不会死,他仍然终有一死;死亡这回事只能是我自己去经历的,换言之,只能由我自己面对自己的死;即使我一无所有,死亡亦属于我自己;其次,死亡是此在的一种可能性;人一生下来,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还不知道他将会经历怎样的人生也是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他必有一死;活着的时候,死亡尚未到来,所以是可能性,然而人必有一死,所以是确知的可能性;虽然是确知的可能性,我却不知道哪一天会死,因而又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最后,死亡是“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亡乃人生之大限,死亡将解脱你所有的一切,无论你生前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无论你是“朋友遍天下”还是“孤家寡人”,在死亡面前都会烟消云散;死亡又是无可逾越的,即“超不过”的可能性;在海德格尔看来,如果我们了解了生存论的死亡概念,那么我们就会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所以直面死亡不仅使我意识到我应该立足于自身而在世,而且使我意识到我是自由的“能在”,即面临可能性筹划自己未来的此在;因此,“向终结存在”就是“提前到死中去”,不要等到死到临头之时才去思考死亡;所谓“提前到死中去”的目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要此在在死亡面前撞回到自身之中去,因而“提前到死中去”亦即“向死而在”,“立足自身而在世”;当然,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意在解决存在问题,即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立一种“基础存在论”,以期在此在身上找到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海德格尔一改传统哲学的做法,不是把存在与永恒,而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其中大有深意;存在之为存在就于存在出来的显现之中,惟其如此,存在才是存在;而万事万物之中,只有此在这种有限的在者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就在此在这里显现出来了;当然,并不是说此在一定会使存在显现出来,实际上只有当此在作为自由的可能之在时存在才能在此显现;因此,海德格尔的目的是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定此在使存在显现的可能性和途径;海德格尔的哲学革命体现在他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并且进一步将其推向前进,要求克服或超越传统哲学主客分化的二元式认识论框架,从真正源始的境域去思考此在之存在的根基;然而,当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强调此在的能在时,总有某种此在决定存在如何存在的嫌疑;这样一来,他就在破除所谓主体性的同时,强化了另一种主体性,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发展的就是这条道路,这显然是海德格尔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他自始至终拒绝“存在主义”的称号;由于种种原因,在30年代,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作为“基础存在论”的此在生存论分析“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他在不断地变换思路去“接近”存在,而真理、艺术、语言、诗、思、技术、历史、天命……等等,成为后期海德格尔思考的众多主题;海德格尔终于意识到,追问存在的意义不是也不可能只是一条路,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们至多是生活在存在的近旁;。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在现代哲学史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他的哲学思想集中在存在论上,被称为存在主义的奠基人。
存在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个体存在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现实,而存在的本质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存在是一种既个体化又关联化的概念。
他认为,“存在”是人类个体内在的、强烈的、永恒的荣誉,是人类的真正价值所在。
对于这种存在,存在者是核心。
他将人类的存在分为两个要素,即“存在”和“存在状态”。
存在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存在状态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因此,通过对存在状态的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海德格尔的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世界”。
他认为,世界是人类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存在状态的表现。
这种环境不仅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观念世界。
世界与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是存在状态的一个缩影。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世界不是一个依附于人类存在的外部世界,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类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人类的存在状态受到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世界。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核心概念,即“时间”。
他认为,时间是存在状态的一个基本属性,人的存在状态可以通过时间体现出来。
时间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不是一种客观的、线性的时间,而是被视为一种“时间性”,是一种超越世俗时间的存在方式。
他认为,时间是人类存在状态的一个基本属性,因为只有通过时间,才能真正体现出存在状态的转变和发展。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本质”。
他认为,本质是存在状态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存在状态的实质和特征。
本质不是一种外在的概念,而是在存在状态中体现出来的。
通过对本质的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疏离”。
他认为,疏离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分离状态。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一生都在不断进行哲学探索。
其目标不是建立某种固定的哲学体系,而是寻找揭示存在的道路。
他逝世前不久总结其著述时意味深长地说它们是“道路——而非著作”。
意谓都是处于途中的探索,而非定型的理论。
一、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新的哲学道路的提出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
他既反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也不同意实证主义倾向哲学家全盘拒斥本体论。
他肯定哲学所应探索的只能是存在,因而真正的哲学是存在哲学。
他的主要目标是批判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其本体论,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存在哲学。
他前期经常谈论的基础本体论正是这种存在哲学的典型形态。
对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认识论转向出现后的近代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哲学中一种普遍潮流。
它的出现意味着西方哲学的发展遇到了深刻危机。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危机不是局部性的危机,而是根本性的思维方式的危机。
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形而上学犯有一个根本性错误:在没有了解存在者究竟怎样“存在”以前就肯定了其存在,将其当做毋需加以追问的事实。
尽管哲学家们对什么是真实的存在的具体回答(如各种物质或精神之物)各不相同,但在把它们作为某种具有规定性的、对象化了的存在者(存在物)上则大体一致。
它们为什么和怎样存在呢?为什么说它们存在而非无呢?他们都略而未论。
这样他们就以对存在者的研究混淆和代替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
其实二者根本不同,不能相互混淆和置换。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一切存在者得以成为其自身的先决条件,或者说,它是使存在者显示其为存在者的本源性的东西,因而与一切存在者相比具有优先地位。
一切存在者必需存在才能成为现实的、确定的存在者。
没有存在就没有存在者。
但存在本身并不是存在者(无论是作为自我或对象),也不是一切存在者的族类的普遍性,不是对一切存在者的概括,因而不是某种抽象和绝对的存在。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强调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对于自身存在的思考和意义的追求。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进行探讨。
一、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人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认为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人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认为人应该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无意义,并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赋予生活以意义。
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与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有所不同,他强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对于自身存在的思考。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与世界相互关联的,人通过与世界的接触和体验来认识自己的存在。
他提出了“存在-世界”(Dasein)的概念,认为人的存在是在世界中的存在,人通过与世界的交互来理解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存在于世界中的存在”,而不是简单地存在于世界之中。
他强调人的存在是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人通过与世界的接触和体验来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存在于世界中的存在”,而不是简单地存在于世界之中。
他强调人的存在是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人通过与世界的接触和体验来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存在。
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的意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于现代哲学和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对于自身存在的思考和意义的追求,对于人类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认为人应该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无意义,并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赋予生活以意义。
他的思想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存在和追求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还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存在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存在本身的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独特的存在主义观点,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解读,探讨其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启示。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人类存在的本质是在世界中存在。
他反对传统哲学将人类视为客观存在的观点,主张将人类置于存在的中心,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自由选择。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是一种“呈现”(Ereignis),是一种主体与世界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
他强调个体的存在是通过与世界的互动和体验来实现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定义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责任和选择。
他认为,人类存在是一种“抉择”(Entscheidung),是一种对自身生存状态的选择和决定。
人类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挑战,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来定义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感,认为人类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还强调了人类对世界的关注和理解。
他认为,人类存在是通过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来实现的,个体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主张人类应该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意义,通过对世界的思考和体验来实现自我认知和成长。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和个体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和挑战,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提醒人们要珍视自己的存在,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定义自己的生存状态。
总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感,提倡人们对世界的关注和理解。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观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是: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个体的存在即是世界的存在;人本来是自由的。
海德格尔思想的整个过程始终围绕“存在”问题而展开,但海德格尔言说的“存在”又不同于以往哲学家所谈论的“存在”,并且其对于“存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派哲学家从事哲学思考的方法、路径和体系,这样各派哲学家们得出的哲学结论便互有差异。
海德格尔以现象学方法和本体解释的步骤描述“存在”的生存状况,并且把“存在者”解释为在“领会”中去存在的“存在”论。
结合此意海德格尔分析了“真理”、“技术”、“语言”等概念本质,最后得出“存在”存在于“天地神人”四重合一家园的哲学结论。
海德格尔主要的哲学观点1、死亡是对现实世界生活的否定。
当人面对死亡时,才会停止对世界的忧虑和担心,从陷落中孤立出自己,成为真正的存在。
死亡是属于个人的事,他人无法替代,只能靠你自己体验死亡。
2、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属己的而有待实现的潜能,并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死亡。
3、人必须正视死亡,从恐惧中明白自己活着的重要性。
为自己计划未来时,必须包括死亡,人不该只接受生命, 而拒绝接受死亡高三政治的学习方法1、回归梳理课本。
高中政治总共五个课本,内容很多,如果想把它们都记住并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从大脑中调取出来,需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学习高中政治首先要对原理进行一定的归类,浅层次的的归类是遵照高中政治课的三个板块来进行的,分为常识知识、经济知识还有哲学知识。
然后的层次归类是在已有的三个板块中,把每一个板块都按照课*节的内容或者按照自己总结出来的逻辑结构进行,如何有利于记忆就如何做。
如此这般就可以顺应成为一个逻辑联系的结构图,对政治知识的记忆裨益是很大的。
2、背书。
学习政治一定要背书,但是,背书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背书要有内容、有目的地背,千万不要盲目地背。
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分主次的背,内容会很多,压力也会变大。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是20世纪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对当代哲学、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德格尔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存在本身”,并提出了存在哲学的概念。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存在哲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包括存在的本质、存在的历史和存在的现实。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是:存在的本质是时间、存在的历史是西方哲学的历史和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
一、存在的本质是时间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本质是时间。
他认为,时间不仅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而是存在的方式。
时间是存在的基本维度,没有时间就没有存在。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存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时间是存在的基本特征,存在本身就是时间的存在。
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时间是一个开放的维度,它不仅涵盖了过去和现在,还包括了未来。
时间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未来是时间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体现。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时间是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存在的基本问题。
二、存在的历史是西方哲学的历史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历史是西方哲学的历史。
他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是一个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
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是存在哲学的基础,也是西方哲学的根源。
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西方哲学的历史是一个存在的历史,它涉及到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和意义。
西方哲学的历史是一个关于存在的历史,它反映了人类对存在的认识和探索。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存在的历史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对存在的思考和探索的历史。
三、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现实是技术的危机。
他认为,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它对人类存在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和存在的本质,使得人类的生存和自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技术的危机是存在的危机,它涉及到人类对存在的认识和探索。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
这个问题直到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已经具有的性质。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
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
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
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
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
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
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
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
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
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个世界的理论
三个世界的理论
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哈贝马斯·海德格尔提出的一套存在哲学,它将世界划分为三部分:自然世界、人文世界和精神世界。
其实,这个理论最初是由海德格尔的前辈哲学家里斯克
和奥古斯丁发展起来的,他们研究宇宙世界,发现它可以分为三个大宇宙。
海德格尔只是
把这个概念放大到一个更大的范围,建立起一个存在的宏观理智。
自然世界主要有物质、精神或形而上的存在,包括空间、时间和自然规律,这是客观
的理智存在,非人类行为表现出来的。
这一层次的存在客观上确定,并且指示及正确的结果。
人文世界的有多元的活动和文化,是人类行为表现出来的,由人性行为表现出准则,
组成了语言、历史艺术、思想及宗教和价值观等多种文化和活动。
人类行为表现出来的准
则依据它们自身的内容及社会礼节,可进行解读和评价。
精神世界是客观历史发展总结和理论研究,不局限于具体时间和地点,自由于个人和
社会,生活于不同文化及思想中,用以解释和理解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存在及意义的一
种思想的总结。
它是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结合起来的宏观理论,在解释和理解事物上,并
非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表现出了既有客观又能促成对抗
和思考的特性。
这种理论就是三个世界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
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的基础。
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
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
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的世界。
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本源世界的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
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
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
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
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
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
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Kehre)。
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
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本源的境域。
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思出的东西出发才能最切近地通达在海德格尔II那里有待思的东西。
但海德格尔I又只有包含在海德格尔II中,才能成为可能”。
前期的海德格尔试图通过对人这种在者的生存论分析来追问存在的意义,后期的海德格尔则试图深入到更加本源的境域。
海德格尔象分析哲学一样对形而上学持批判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将形而上学的错误同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批判形而上学的同时亦以重提存在问题的方式而倡导本源之思。
一、《存在与时间》在此,我们主要讨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部分内容。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存在,而且允诺建立关于存在的科学(ontology)即本体论,但是实际上形而上学自始就遗忘了存在(Seinsvergessenheit),整个一部形而上学史就是存在的遗忘史,它以认识存在者的方式去把握存在,忽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因而存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当然,存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对我们来说是性命攸关的:我们是因存在而存在,并且通过对存在的领悟而存在的,所以对存在的领悟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方式。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提存在问题。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存在问题亦即“存在的意义”问题,这里所谓的“意义”并不是“是什么”的本质,因为我们不可能象认识存在者那样认识存在,而只能追问存在是怎样存在的,即存在显现自身的方式。
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应该从何处入手?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
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是“去存在”(zusein,tobe),即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
另外,“此在”还具有“向来我属性”(Jemanigkeit)。
所谓“向来我属性”并不是说此在自始就是一个自我,而是说它在本性上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不同之处是,它不是凝固化的、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个未成定型的、始终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在此能够存在出来,从而显现其自身。
就此而论,“此在”是“存在”存在出来的境域(da)。
海德格尔称“此在”的存在就是“生存”(Existenz),即站出来存在的活动。
虽然此在是存在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此在存在就能够使存在显现。
因为此在作为可能性,它可能使存在显现,也可能使存在不显现。
当然,所谓“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即它显现为不显现。
所以,此在的存在就有了“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的区别。
当此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存在者,因而立足于自身而面对可能性开放地生存的时候,它的存在就是“本真的”。
如果此在把自己看作与所有在者一样有着固定的本质因而是一种现成存在的在者时,它的存在就是“非本真的”。
于是,以往被传统哲学忽视和轻视的日常生活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因为要想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就必须了解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
因此,海德格尔就对此在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他亦称之为生存论存在论的分析,简称生存论分析。
此在的生存活动是在世界中展开的,不过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空盒子,我与万物被放置于其中。
实际上,有一个我(主体)与一个世界(客体)相对而立是后来才发生的事,原初的本源世界是此在与世界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世界,换言之,此在生存着“在世”,我们可以称这个世界为“生存世界”。
此在生存着在世界中存在。
在这个生存的世界上不仅有在者,还有其他的此在。
此在一开始就与其他的此在共同存在,这就是“共在”(Mitsein):他人与我共同在此。
如前所述,此在本性上具有“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
于是我们可以问: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此在究竟是谁?看起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具有“向来我属性”的此在当然就是我自己。
然而,当此在“自我”、“自我”喊得震天响的时候,它恰恰不是它自己,它在日常在世的生存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常人”、“他人”或“大家”(dasMan):“此在作为日常的杂然共在,就处于他人可以号令的范围之中。
不是他自己存在;他人从它身上把存在拿去了。
他人高兴怎样,就怎样拥有此在之各种日常的存在可能性。
在这里,这些他人不是确定的他人。
与此相反,任何一个他人都能代表这些他人。
……这个谁不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是人本身,不是一些人,不是一切人的总数。
这个‘谁’是个中性的东西:常人”。
于是,“在这种不触目而又不能定局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
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学‘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
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在常人统治之下的日常生活乃是一种“平均状态”,“平均状态先行描绘出了什么是可能而且容许去冒险尝试的东西,它看守着任何挤上前来的例外。
任何优越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
一切源始的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为早已众所周知的了。
一切奋斗得来的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的了。
任何秘密都失去了它的力量。
这种平均状态之烦又揭开了此在的一种本质性的倾向,我们称之为对一切存在可能性的平整”。
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家、公众、公众舆论一类的东西。
对于始终处于共在之中的此在来说,他向来不是作为自己存在,而是作为他人存在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大家、公众为标准,向大家、公众“看齐”的。
就此而论,“常人”拿走了我的存在,决定着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
那么,这个常人是谁?“常人到处在场,但却是这样,凡是此在挺身出来决断之处,常人却也总已经溜走了。
然而因为常人预定了一切判断与决定,他就从每个此在身上把责任拿走了。
常人仿佛能够成功地使得‘人们’不断地求助于它。
常人能够最容易地负一切责任,因为他不是需要对某种事情担保的人。
常人一直‘曾是’担保的人,但又可以说‘从无此人’。
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我们不能不说是‘不曾有其人’者造成的”。
“每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个人是他人本身。
这个常人,就是日常此在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杂然共在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
实际上,常人也不能说就无此人,应该说,此在就是常人,常人就是此在自己。
只不过此在不是立足自身,而是立足于常人生存在世,所以他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
虽然这世上只有此在自己而没有常人,此在毕竟是自己存在的,但是当此在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时候,他不是以勇于选择并且敢于承担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而是以不负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的。
换言之,此在以常人的身份在逃避他自己。
海德格尔称这种状态为此在的“沉沦”(verfallen)。
我们以为有一个永远公正永远正确的常人、大家或公众舆论决定着日常生活,它能够替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确定恰当的时机,并且为我们承担责任和后果。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大家、常人、公众舆论,生存在世的是我们自己。
海德格尔的话如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意在惊醒此在沉沦的迷梦。
那么,此在为什么要逃避他自己呢?因为沉沦状态对此在具有天然的诱惑作用:它免除了我在生存活动中面对可能性进行选择的痛苦和承担责任的负担,它使我感觉到生活中的一切都秩序井然,而且都处在最佳的安排之中。
因此,在常人的统治下,我感到一种“家庭般的温暖”。
虽然此在的本性是“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但是它从来不是作为它自己而是作为常人而生存在世的,因而自始就已经沉沦于世了。
当然,此在的沉沦并不是从一个地方脱落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从自身脱落到自身”,因为常人就是此在,此在就是常人。
此在生存在世的生存论结构就是“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