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颈动脉CT_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颈动脉CT_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世界复合医学2024年1月第10卷第1期颈动脉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张晔锋[摘要]目的对比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和MRA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共检出中度狭窄及以下患者41例,中度狭窄以上患者19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价值。

结果 MRA与CTA的准确度分别为95.00%、88.33%,灵敏度分别为95.12%、90.24%,特异度分别为94.74%、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种诊断方法对动脉狭窄、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的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CTA与MRA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显著,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较高,但MRA略高于CTA。

[关键词]颈动脉CT血管成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头颈部疾病;成像特点[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94X(2024)01-0075-03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4.10.01.20Diagnostic Value of 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and MR Angiog⁃raphy (MRA) in Head and Neck Artery StenosisZHANG YefengDepartment of Imaging, Jiangyin Nanzha Hospital,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21440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in head and neck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sixty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ad and neck artery stenosis admitted to Jiangyin Nanzha from October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CTA and MRA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was the gold standard. A total of forty-on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 or below and ninetee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 or above were detecte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MRA and CTA were 95.00% and 88.33%, the sensitivity was 95.12% and 90.24%,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4.74% and 84.21%,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conformity rate of artery stenosis, aneurysm an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 between the to diagnotic methods (all P>0.05). Conclusion Both CTA and MRA have significant diagnostic effects on head and neck diseases,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is higher, but MRA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CTA.[Key words]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R angiography; Head and neck dis⁃ease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头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是一种融合了CT增强和CT后处理的新技术,利用 CT体积重建(CT Volume Reconstruction, CT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CT模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细节信息,是头颈部血管形态变化和血管病变、显示病灶和周边血管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和方法[1]。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磁共振技术和调制脉冲序列来观察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可以准确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病变情况,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直接显示颅内动脉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传统的动脉狭窄程度评估需要通过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A(CT血管成像)等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注射造影剂或暴露于辐射,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一定的危害性。

而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注射造影剂,也不需要暴露于辐射,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性更高。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三维图像,包括颅内动脉的走向和分支情况,对于评估动脉狭窄程度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信息。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准确评估颅内动脉的血流情况。

动脉狭窄不仅会影响血管的形态,也会影响血流的供应情况。

通过MRA可以观察到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动脉狭窄对脑组织的供血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特别是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病例,通过对比病变动脉和健康动脉的血流情况,可以更加直观地评估狭窄的严重程度,对于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为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诊断提供帮助。

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有很多种,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炎、动脉发育异常等。

不同的病因对应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因此准确判断狭窄的病因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观察到狭窄部位的血管壁情况,包括有无粥样斑块、血栓形成、血管壁炎症等特征,有助于医生对病因的判断和诊断。

磁共振血管成像还可以监测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接受了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等治疗的病例,定期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可以观察到治疗后的血管情况,包括狭窄部位的血管通畅程度和血流情况等。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李婷;林雁潮;王瑶;吴建;陈明磊【摘要】目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VUS、CTA与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各组检查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以DSA为检查金标准,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52.94%(9/17)、72.00%(18/25)、74.07%(20/27)、0%(0/2);CTA分别为70.59%(12/17)、80.00%(20/25)、81.48%(22/27)、50.00%(1/2);MRI分别为88.24%(15/17)、92.00%(23/25)、92.59%(25/27)、50.00%(1/2),Kappa值分别为0.503、0.670、0.853.结论 CVUS、CTA与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MRI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VUS与CTA检查,具有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检查首选诊断方式.【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5)012【总页数】5页(P2005-2009)【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作者】李婷;林雁潮;王瑶;吴建;陈明磊【作者单位】三亚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三亚572000;三亚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三亚572000;三亚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三亚572000;三亚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海南三亚572000;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神经内科海南三亚572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影响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而此类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伤且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在临床上,磁共振血管成像广泛应用于诊断各种血管疾病,特别是颅内动脉的疾病。

通过MRA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壁内膜的增生、斑块的形成等原因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影响脑部血流,严重时还会引发脑卒中等危险情况。

传统的检查方法包括颅内动脉造影等有创伤性的检查,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快速而又准确的方法。

一、无创伤性相对于传统的颅内动脉造影等有创伤检查方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技术,不需要采用任何创伤性的手术操作,可以避免患者因为检查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痛苦和并发症,非常适合各种年龄段的患者使用。

二、准确性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医生可以通过MRA图像直观地观察到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提供了更多的客观依据,可以准确地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三、全方位性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对整个颅内动脉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查,不仅可以发现已知的病变,还可以及早发现隐匿的病变,对于一些早期的颅内动脉狭窄也能够提前发现,及时干预,提高了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安全性磁共振血管成像不需要任何放射性物质的注射,也没有X射线的辐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影像检查技术。

并且由于该技术的无创伤性和安全性,使得患者可以多次进行检查,可以对病情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对治疗和随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对治疗的指导和疗效评估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及时了解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对于一些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为手术前的术前评估提供依据,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 MRA)是一种无创性的成像技术,通过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和显示人体血管系统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对颅内动脉进行全面、清晰的成像,对于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有着极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非常突出。

颅内动脉狭窄是指颅内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是造成缺血性中风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之一。

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判断和评估,一般采用血管造影技术,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DSA因为侵入性、有创性强、放射线剂量大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磁共振血管成像则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在成像过程中无需注射造影剂和放射线照射,对患者没有任何伤害,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颅内动脉狭窄的判断对于及时进行治疗十分重要,而磁共振血管成像正是在这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对颅内动脉进行全面、清晰的成像。

它能够显示动脉的流向、分布、管腔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等信息,对于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有着直观、客观的显示,使医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患者病情,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对血管狭窄部位进行定量评估。

通过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所得图像,可以测量颅内动脉管腔的直径和分叉角度等参数,对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评估。

这种定量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磁共振血管成像还可以对颅内动脉的供血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所得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颅内动脉与其供血范围的关系,对于动脉狭窄对脑组织供血情况的影响有着直观的显示,这对于在治疗方案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估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有着很高的价值,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仍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颈、脑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颈、脑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颈、脑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与TCD 检测技术联合应用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应用方法观察缺血性脑血管产生的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 可以提高颅内、外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 为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客观的影像学和动力学依据。

根据单侧椎动脉颅内段是否有狭窄分为研究组100例; 一侧椎动脉管径( VAD) ≤2. 5 mm 或与对侧 VAD 比值< 1 /1 . 7,且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和单纯椎动脉发育不全( VAH) 组( 50 例; 一侧 VAD≤2. 5 mm 或与对侧 VAD 比值< 1 /1. 7,椎动脉全程未见狭窄) ,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人群 100 例作为对照组( 双侧 VAD > 2. 5 mm,椎动脉全程无狭窄) 。

所有研究对象行颈部血管超声、CT 血管成像(CTA) 或 DSA 检查。

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记录 VAD、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 、舒张期末流速( EDV) 、阻力指数、时均平均峰值流速,并计算椎动脉血流量及阻力指数差值。

比较 3 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对研究组患侧、单纯 VAH 组 VAH 侧、对照组左侧进行两两比较; 评价不同参数对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诊断的可行性结果椎动脉椎间段阻力指数诊断准确性较高,阻力指数差值、血流量、EDV、VAD 有一定准确性,PSV 的诊断准确性较差; 其中,阻力指数为 0. 754、阻力指数差值为 0. 151、血流量为 56. 52 ml /min、EVD为 9. 5 cm/s、VAD 为2. 095 mm 是诊断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最佳界值( 最大 Youden 指数分别为0.695、0. 605、0. 383、0. 495、0. 381,敏感度分别为 83. 8% 、63. 6% 、89. 8% 、81. 6%、87. 6% ,特异度分别为 85. 7% 、96. 9% 、48. 5% 、67. 9% 、50. 5% ,准确度分别为 87. 3% 、80. 2% 、79. 5% 、67. 7% 、65. 2% )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椎动脉椎间段阻力指数、阻力指数差值、血流量、EDV、VAD 可作为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参考,为及早诊断后循环缺血提供依据关键词血管超声检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外脑血管疾病Evaluation of vertebral artery Intracranial Segment Stenosis by Ultrasonography of carotid and Cerebral vessels and its effectAbstract: Objectives Application of caroti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nd TCD in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Methods Observing the intracranial and external hemodynamic changes of ischemic cerebral vessels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of intracranial and external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It provides reliable and objective imaging and kinetic basis for selecting different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obtaining effective therapeutic effect.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intracranial segment of un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had stenosis or no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One side vertebral artery diameter (VAD) ≤2.5 mm or ratio to contralateral VAD < 1 / 1.7, and intracranial segment sten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simple vertebral artery dysplasia (VAH) group (50 cases; one side VA; D ≤2.5 mm or the ratio to contralateral VAD < 1 / 1. 7,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was not found in the whole course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100 healthy subjects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bilateral VAD > 2. 5 mm, no stenosis in the whole course of vertebral artery). All subjects underwent cervical vascular ultrasound, CT angiography (CTA) or DSA. 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 of VAD, and the (EDV), resistance index at the end of diastolic period were recorded by using neck vessel ultrasound. The mean peak velocity of flow was calculated, and the blood flow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blood flow of vertebral artery were calculated. Resistance index difference. To compare th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three groups, and to compare the affected side of the study group, the VAH side of the simple VAH group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stenosi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vertebral artery intervertebral segment resistance index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of resistance index, blood flow, EDV,VAD had certain accuracy,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SV was poor. Among them, the resistance index is 0.754, the difference of resistance index is 0.151, the blood flow is 56.52 ml / min,EVD is 9.5 cm/s,. VAD = 2.095 mm was the best cutoff value for diagnosing intracranial sten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maximum Youden index was0.695, 0.605, 0.383, 0.495,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is 83. 8%, 63. 6%, 89. 8%, 81. 6%, 87. 6%, the specificity is 85. 7%, 96. 9%, 48. 5%, 67. 9%, 50. 5%,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is 83. 8%, 63. 6%, 89. 8%, 81. 6%, 87. 6%,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is 87.3%, 80.2%, 79.5%, 67.7%, 65.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ervical vascula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vertebral artery intervertebral segment resistance index, resistance index difference, blood flow, EDV,VA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intracranial segment sten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providing evid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Key words: Vascular ultrasound detection;Intracranial stenosis of vertebral artery;External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后循环缺血是导致后循环卒中的重要原因,其病死率可达20%~30%,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系统[1]。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它能够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组织的高质量图像。

通过MRA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脑血管结构,帮助诊断和治疗多种脑血管疾病。

在临床上,MR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颅内动脉狭窄是指颅内动脉管腔狭窄,引起脑部供血不足的一种疾病。

颅内动脉狭窄可能导致脑梗死、脑溢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及早发现和准确判断狭窄程度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传统的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方式主要是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但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而磁共振血管成像因其无创伤、高分辨率、全方位立体成像等优点,在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应用优势。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提供非常清晰的血管显像。

通过MRA技术,医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立体的脑血管成像,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位置、走向、血流情况等重要信息。

相比于TCD和DSA,MRA技术所得到的血管成像更加清晰精准,有利于医生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准确地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

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非创伤性和安全性。

与DSA需要通过在患者的动脉内插入导管以及注入造影剂的方式不同,MRA技术完全不需要插管和注射造影剂,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损伤和副作用,大大降低了检查的风险和不适感。

尤其对于一些不能耐受造影剂的患者,如肾功能不全、过敏史等,MRA技术的安全性更加突显。

磁共振血管成像还可以提供多种成像方式。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医生可以选择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多种成像方式,如时间飞行成像(Time-of-Flight,TOF)、相位对比成像(Phase Contrast Imaging,PC)等等,以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脑血管信息。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btat Obet e T v uth cuayadteapi tnv u f A cm ie i a t r r ha A s c】 r jci oea a teacr n pl a o a eo MR o b dwt cr i at yur- v l c h ci l n h od e

短 篇 论著 ・
磁 共振 血 管成像 联 合 颈动 脉超 声检 查在 脑 血 管狭 窄诊 断 中的
应 用 价 值
邹佳 华 ,杨 志勇 ,李燕舞 ,许 康 ,陈小奇
【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 ( R )联 合颈动脉 超声检查诊断脑血 管狭 窄的准确性。方 法 MA 选取 8 6
s n g a h i ai nswih c r b a a c a t n ss M eho Co o o r p n p te t t e e r lv s ulrse o i. t ds mpai g t e c r b a a c lr se o i ma i e u t r m rn h e e r lv s u a tn ss i gng r s lsfo
与 D A检查结果存在一致性 ,K p a S a p 值为 0 6 ( 0 O ) .4 P< . 1 。结论
D A检查具有创伤性,风险较 大且 费用高,不适宜 S
作 为 脑血 管狭 窄 的 首选检 查 方 法。 M A联 合 颈 动脉 超 声作 为一 种 无创 检 查 ,其 对脑 血 管狭 窄诊 断 的准 确 度 高 ,可作 为 R
例疑似脑血管狭 窄而行 MR A、颈动脉超 声及数 字减影血 管造影 ( S D A)检 查者。以 D A检 查结果 为金标 准,判 断 S M A联 合颈动脉超声诊 断脑血管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以 D A检 查结果为金 标准,MR R S A联合颈动脉超 声诊 断脑血管

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比较李红艳;付雪莲;李延新【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MRI)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行MRI检查的40例患者纳入A组,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46例患者纳入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该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 MR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1级为93.33%、86.67%、90.67%,2级为75.00%、94.92%、90.67%,3级为90.91%、98.44%、97.33%,4级为100%、100%、100%。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1级为92.16%、90.63%、91.57%,2级为82.35%、92.43%、90.36%,3级为83.33%、98.59%、96.39%,4级为100%、100%、100%。

结论 MRI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均较高,且差异性不大,两种检查方法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8(16)12【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MRI;颈部血管彩超;DSA;颈动脉狭窄;诊断价值【作者】李红艳;付雪莲;李延新【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影像科;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超声科;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445颈动脉狭窄多见于中老年人,最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常伴随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颈动脉狭窄引发的脑缺血症状,临床上对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预后,需要对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确诊断[1]。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机械性导致的动脉管腔狭窄及同时病变的炎症性及脓毒感染性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性在于可以导致脑中风、缺血性卒中、偏瘫等危险、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颅内动脉进行直接成像,快速、准确地发现、定量分析颅内动脉狭窄,并且可以通过实时监控血流动力学变化,动态地了解全身血管的病情发展过程。

因此,可以说磁共振血管成像是颅内动脉狭窄筛查和分级评估的首选技术之一。

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是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颅内动脉的三维成像、运动造影技术检测、通过对颈静脉钡剂逆行灌注的检查等手段计算,获得颅内动脉的横截面积、管壁厚度、管腔扩散等参数,提供了直观、精准的病情诊断依据。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还可以将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用数字或颜色编码的方式,实现病灶的定量分析和成像显示。

可以通过自动化图像处理技术,将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数字化,甚至自动进行图形识别,跟踪颈动脉变形情况。

并且,由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更高的磁场稳定性,可以准确检测到少量的对比剂。

此外,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如CT、DSA等,实现多模态图像成像,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评估更加全面、准确。

例如,结合CT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瘤栓、钙化等病灶的分布及程度,并且可以进行CT血管成像,明确血管狭窄的具体位置、程度和形态,为临床医生客观科学地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帮助。

总之,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技术,可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和循环监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将不断发展,将更加精准、更加智能地应用于临床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中,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于加贝 徐刚 唐雨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于加贝 徐刚 唐雨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于加贝徐刚唐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应用广泛,尤其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及价值的综合分析,探讨其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重要意义。

一、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原理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利用外加静磁场和射频脉冲作用于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现象,通过检测不同组织中水分子的信号强度和分布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磁共振成像具有对软组织成像优异、无辐射、多平面成像、无创伤等优点,因而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磁共振血管造影是通过对血管进行特殊的磁共振成像来获取血管结构和血液流动信息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利用静脉注射造影剂,结合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对血管信号进行增强和重建,获取清晰的血管影像,以评估血管的病变和异常情况。

1.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的检测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膜增厚或动脉腔狭窄,是导致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可以直接显示颈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对颈动脉狭窄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是其优于CT等其他成像方法的重要优势。

通过对颈动脉进行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管壁的异常增厚、钙化、斑块形成等病变情况,并可定量评估狭窄的程度。

通过对颈动脉内膜和外膜的连续分层成像,还可以发现细小的狭窄和斑块,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于存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全面评估斑块的性质、位置和狭窄的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有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发现高危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非侵入性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避免传统血管造影中需要插管进入动脉或静脉进行造影的创伤和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和存在血管病变的患者更为安全。

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M R 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 年5 月至2013 年6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0例疑似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

观察组采用M R 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及D S A 检查,对照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以D S A 检查的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组检查的准确度为76.7%,特异度66.7%,敏感度79.2%。

经K a p p a检验表明,Kappa 值为0.65(P<0.05),表明两种检查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虽然DSA 检查脑血管狭窄准确性高,但是检查过程具有创伤性,而且费用高,不适合作为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首选。

MR 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与D S A 检查基本一致,而且无创,可作为诊断脑血管狭窄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MRI 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脑血管狭窄【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081-02临床诊断脑血管狭窄将D SA 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1],但是DSA 检查具有创伤性而且费用高,无法广泛的应用于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检查。

本次研究选取2011 年5 月至2013 年6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0 例疑似脑血管狭窄的患者进行MRI 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1 年5 月至2013 年6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0 例疑似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56 ~ 78 岁之间,平均年龄(63.6±5.1)岁。

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的应用

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的应用

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的应用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血管狭窄性病变和脑缺血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更加受到临床研究重视。

引起动脉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是否狭窄、狭窄程度、及斑块位置、斑块成分,目前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检查。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提供动脉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的局部形态特征,有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意义。

现就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概述。

1 超声检查技术头颈部动脉彩色超声主要通过灰级、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等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进行评价,清晰地显示血管内膜与中膜是否有增厚,有无斑块形成,及形成斑块的部位、大小、性质及范围.并检测血流参数等数据[1]。

超声检查获取二维图像。

对于高度狭窄的动脉,常规超声检查不能区分是慢血流还是阻塞,可能夸大狭窄。

通过造影可改变血流信号,造影后信号增强有助于判断血管有无闭塞或是高度狭窄,纠正了对造影前颈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的判断[2]。

就超声而言。

颈动脉狭窄程度<50%时,不会引起狭窄段血管的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的改变及供血区低灌注。

当颈动脉狭窄程度>70%~90%时,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增加,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差值加大,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而引发动脉栓塞,造成远处动脉供血不足。

当颈动脉狭窄程度>90%甚至闭塞时,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通过狭窄段的血流量锐减。

粥样硬化斑块受血流冲击而破裂的机会降低,与无症状患者预后基本一致[3]。

对超声图像的狭窄处测量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与DSA检查结果相比较,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50%~70%的敏感性可达98%[4];对狭窄程度>70%时与DSA检查结果相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和94%[5],然而,头颈动脉狭窄超声的成像和测量方法的标准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常需与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运用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运用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运用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运用。

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是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对照组患者是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对两组研究对象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然后比较两组对象的颈动脉狭窄病变检出状况。

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病变检出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最终得出结论:针对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升早期筛查的准确性。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狭窄病变;颈部血管超声;运用在当前的脑血管疾病中,脑梗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脑组织缺血或者缺氧,此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也会增加脑梗塞的发生率。

脑梗塞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一致,因此临床认为脑梗塞患者合并颈部动脉狭窄病变的可能性非常高,本文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脑血管造影术是检查该病的金标准,但其存在有创性、检查费用高等情况,在临床推广应用在存在一定的限制。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显示,因此本文利用颈部血管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病变情况,择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0例开展本次研究,以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正文详细内容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随机选择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是50例脑梗塞患者,对照组是50例健康体检的人。

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3例、17例;年龄为45-76岁,年龄平均值为(59.14±4.35)岁。

观察组患者均经颅脑MRI、CT明确诊断为脑梗塞,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脑梗塞疾病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邹佳华;杨志勇;李燕舞;许康;陈小奇【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0(13)33【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准确性.方法选取86例疑似脑血管狭窄而行MRA、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者.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MRA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准确性.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A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敏感度为82.9%,特异度为75.0%,准确度为82.6%.而且Kappa检验显示,MRA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值为0.64(P<0.01).结论 DSA检查具有创伤性,风险较大且费用高,不适宜作为脑血管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MRA联合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其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准确度高,可作为脑血管狭窄首选的筛查方法.【总页数】2页(P3794-3795)【作者】邹佳华;杨志勇;李燕舞;许康;陈小奇【作者单位】438000,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放射科;438000,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放射科;438000,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放射科;湖北省新华医院神经内科;湖北省新华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J], 丁坚2.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肖科3.3.0 T磁共振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联合三维时间飞跃血管序列在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 [J], 党秀婵4.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宝石能谱CT血管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J], 张亮;侯跃宏;刘婷婷5.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安懋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部血管彩超和MRI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

颈部血管彩超和MRI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

颈部血管彩超和MRI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段新平; 张俊英; 郭文博【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8(016)006【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和MRI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所有患者先接受彩超检查,后接受MRI检查。

结果血管彩超共检出119例颈部血管斑,其中85%斑块多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25%发生与颈动脉起始端。

腔隙性组6例,病变血管13支;中小面积组78例,病变血管31支;大面积组35例,病变血管12支。

三组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比较有差异(Z=-15.614,P=0.000)。

MRI共检查出148支颈动脉狭窄血管,其中腔隙性组18支,中小面积组86支,大面积组41支。

腔隙性组病变血管9根,中小面积组89根,大面积组41根。

三组动脉狭窄率比较有差异(P﹤0.05)。

三组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比较有差异(Z=-11.194,P=0.000)。

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和MRI均可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预估脑梗死病情。

MRI能较好的判断斑块位置、大小、形态、性质,提高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检出率。

【总页数】3页(P47-49)【作者】段新平; 张俊英; 郭文博【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4; R445.1; R445.2【相关文献】1.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J], 骆玉露;胡晓捷2.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J], 骆玉露;胡晓捷;3.头颈部 CTA 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 [J], 田雨;董巧玲4.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陶昌明5.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 [J], 初继栋;宋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在 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方面,经颅多普勒(TCD)、CT 血 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彩色多普 勒血管成像等多种无创性脑血管成像技术开始广 泛应用于临床,其诊断价值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也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弥 补 了 DSA 存 在 的 缺 陷 。 其 中 MRA 是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 其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可以对动脉血管解剖简单 描绘,并且能准确显示大脑基底动脉远端、大脑中 动脉近端,可以通过任意角度观察动脉血管的走形 和狭窄程度,同时,也可以与原始图像进行参照。 用于诊断血管狭窄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但该检 查方法易受血管走向、血管壁钙化、血流速度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通常不能准确评估患者脑血管 的狭窄程度 。 [5]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时间飞跃法 (TOF)和相位对比法(PC),我院的磁共振机为低场 强磁共振,以 PC 法为主,对背景抑制效果较好,动 脉血管的显示效果也较满意。随着超声检查技术 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颈动脉超声检查也逐渐应用于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诊 断 中 ,尤 其 是 高 频 彩 色 多 普 勒 检 查,图像更加清晰,可以检查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及频谱形态,能够反映脑部动脉血管的血 流改变,可准确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但其准 确性易受检查者的操作技术水平、探头角度、放置 部位等因素影响[6,7]。因此,为弥补以上各种检查方 法的缺陷,提高诊断效果,本研究对 MRA 联合颈动
CAU 检 查 :采 用 彩 色 超 声 诊 断 仪(SSD- α5 ALOKA),探头频率 7.0~120.0MHz,对颈动脉、颈内 动脉与颅内动脉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四格表的异质性检验 (i2),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A 检查大脑中动脉狭窄 41 条,大脑前动脉 狭窄 12 条,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 28 条;CAU 检查大 脑中动脉狭窄 24 条,大脑前动脉狭窄 9 条,颈内动 脉虹吸部狭窄 24 条。使用配对四格表的 i2 检验发 现对于颈内动脉外段狭窄的诊断 MRA 与 CAU 具有 很好的一致性(i2=0.168,P>0.05),对于大脑中动脉 的诊断发现 MRA 优于 CAU(i2=4.6,P<0.05),对于大 脑前动脉狭窄的诊断,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2= 2.8,P>0.05)。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 年 2 月第 19 卷第 2 期 MMJC,Feb 2017,Vol 19,No.2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7.02.027
· 81 ·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 诊断中的应用
丁坚
脑卒中是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 残率、复发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现已成为导致人类 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约占脑卒中的 83%[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和 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 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如能及早发现脑血管狭窄并采 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降低 其 危 害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目 前 ,磁 共 振 血 管 成 像 (MRA)、CT 血管造影术(CT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 查(TCD)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 泛,均具有快速、简便、无创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 局限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是诊断颅脑动 脉狭窄等脑血管病的金标准[2,3],但其价格昂贵,且 具有创伤性,给临床推广带来了困难。本研究采用 MRA 联合颈动脉超声(CAU)对来我院就诊的疑似 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检查,效果较理想,现报道如 下。
1 材料与方法
3 讨论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7 月~2016 年 3 月在我 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脑血管狭窄患者 84 例,均经头颅 CT 或磁共振扫描确诊。其中男 48 例,女 36 例,年龄 36~85 岁,平均(61.7±4.8)岁。患者有头痛、头晕、视 物不清、食欲减退、偏瘫、颅神经麻痹等临床症状, 部分患者因突发昏迷而就诊。狭窄程度 30%~95%。 1.2 检 查 方 法 MRA 检 查 :采 用 日 立 0.3T 永 磁 型 MRI 扫描机,行常规检查 SE 的序列。MRA 检查采 用 3D-PC 法成像,原始层横断位采集,采用最大密 度投影法重建旋转成像。
作者单位:710025 陕西西安,陕西航天医院
脑血管病是发病率极高的一类疾病,具有较高 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主 要 疾 病 之 一 ,全 球 每 年 因 该 病 死 亡 的 人 数 多 达 440 万。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有文 献报道,因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所引发的脑卒中 占 70%~80%,其中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 是 其 最 常 见 病 因 ,主 要 病 变 部 位 有 颈 内 动 脉 起 始 段、椎动脉起始段和锁骨下动脉。脑血管狭窄是脑 梗死、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如能及早 诊断脑血管狭窄,对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降低 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方法有 以下几种:CT 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 影(D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 年 2 月第 19 卷第 2 期 MMJC,Feb 2017,Vol 19,No.2
目前,DSA 是公认的诊断脑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其 可清晰显示颈部至颅内的全部血管,动态观察对比 剂通过血管的全过程,在脑血管狭窄、闭塞与侧支 代偿等情况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该 检查手段仅能直观的反映脑动脉狭窄程度,无法准 确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特性,且有可能影 响对病变程度的判断。如患者血管远端存在节段 性严重狭窄,造影剂通常难获得理想的充盈效果, 进而可能导致病变程度被高估,对判断病情造成影 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DSA 为创伤性检查手段, 采用其检查脑血管狭窄可能引发脑动脉痉挛、因注 射造影剂或插管而引起的出血、粥样硬化斑块栓塞 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4]。因此,DSA 无法在 临床工作中重复应用,亦不建议作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