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22垃圾填埋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临夏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有关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我局对“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市政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等,必须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与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相关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工程管理等皆有可能引发矛盾纠纷,所以必须对这些重大事项及其潜在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按照上述要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垃圾填埋场工程的建设责任单位,及时组建了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吸收了有关社会机构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门工作人员,对“临夏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形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如下:项目概况:临夏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研以甘发改投资[2008]1179号文批复,初步设计以甘发改环资[2010]1734号文批复,州发改委以临州发改工[2010]719号文下达了投资计划,已下达土建资金800万元,州发改委以临州发改招[2010]1001号文批复招标,工程概算总投资1625万元。
该工程位于临夏县韩集镇沙楞沟村香匠湾荒沟内,距离城区约2.5公里,垃圾场占地147.18亩。
主要建设规模为日均处理生活垃圾为108吨,填埋场总库容为88万立方米,实际有效容积75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5年(即2010~2024年)。
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并配套建设综合办公用房等生产生活辅助区建(构)筑物以及进场道路,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系统、购置填埋用设备。
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方式,建设规模为Ⅳ类,填埋场建设规模日处理能力分级为Ⅳ级。
二、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一)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拒绝征地、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
生活垃圾处理场及环卫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第1节 前 言1.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目的为贯彻治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治多县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建设工程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我项目部按程序对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
1.2评估过程和方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要求,2014年4月,受治多县发展和改革局的委托,我公司组织相关专家组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首先调阅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工程建设方案等工程资料;并向工程技术人员、项目前期筹备人员咨询了项目的进展和准备情况,对项目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多次深入一线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座谈,评估小组还咨询了有关部门,对治多县其他在建项目社会稳定情况进行了了解。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办法》要求,评估小组编制完成了《治多县立新乡生活垃圾处理场及环卫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生活垃圾处理场及环卫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1.3评估内容本项目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论证、征地拆迁、项目施工等可能出现的信访突出问题和应对措施。
1、项目前期涉及土地征收中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征地补偿价格,征地政策,征地程序和补偿款发放等。
2、项目前期涉及房屋拆迁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拆迁政策、违章建筑拆除、拆迁安置、对弱势群体的影响等。
3、项目建设中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环境影响、交通影响、安全文明施工、周边居民和商户影响、劳资纠纷等。
4、项目其他涉及群众利益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1.4评估依据1、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
2、《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大纲及说明》(试行)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海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4、《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5、《治多县立新乡生活垃圾处理场及环卫设施建设工程委托合同》6、其他设计依据第2节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1、项目名称:治多县立新乡生活垃圾处理场及环卫设施建设工程2、项目地址:拟建垃圾填埋场位于治多县立新乡东北高山区一“U”型冲沟,距离立新乡中心约2.5km。
垃圾填埋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垃圾填埋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作者:————————————————————————————————日期:榕江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榕江县委维稳工作办公室:根据有关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榕党发[2010]17号文件规定,对“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市政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等,必须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与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相关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工程管理等皆有可能引发矛盾纠纷,所以必须对这些重大事项及其潜在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按照上述要求,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作为垃圾填埋场工程的建设责任单位,及时组建了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吸收了有关社会机构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门工作人员,对“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形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如下:一、项目概况榕江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3696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80吨生活垃圾,库容52.41万立方米;采用的工艺为改良型厌氧性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渗滤液处理采用“预处理+MBR+RO”工艺,处理能力40吨/日;新建8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15吨/座),配置普通垃圾运输车6辆,吸污车1辆;建设地点为古州镇仁育村长冲,场区占地95亩;建设工期为一年。
项目建成后服务面积1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3.33万人(2018年),服务年限10年。
二、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一)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留置原地拒绝拆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
本报告将从项目背景、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背景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旨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该项目计划在城区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采用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将生活垃圾转化为能源或有机肥料。
该项目的建设将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面临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
三、风险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对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潜在风险识别,包括环境污染、噪音扰民、土地征用、社会抗议等;然后,我们对这些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估,并确定了各项风险的等级;最后,我们对高风险等级的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风险评估结果。
四、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面临以下主要社会稳定风险:1. 环境污染风险:项目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引发社会不满和抗议。
2. 噪音扰民风险:垃圾处理厂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如果噪音超过规定标准,可能会扰民,引发社会纠纷。
3. 土地征用风险:项目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可能涉及到土地征用和拆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4. 社会抗议风险:由于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引发居民的抗议和不满情绪,导致社会不稳定。
五、风险管理措施为了降低上述风险,我们提出以下风险管理措施:1. 环境污染风险管理: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先进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噪音扰民风险管理:在项目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采取隔音措施,确保噪音不超过规定标准,并定期进行噪音监测和评估。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该项目对社会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社会稳定。
二、项目概述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旨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计划在城区建设垃圾处理厂,采用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将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 社会影响评估通过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包括人口迁移、就业变动、社会服务需求变化等方面。
根据该项目的规模和地理位置,预计可能会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迁移,就业变动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当地社会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 社会参与评估社会参与评估是评估项目对当地社会稳定性的影响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当地居民、政府部门、社区组织等相关方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对该项目的看法和关切,以及他们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的认知。
通过这些参与过程,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
3. 风险评估基于社会影响评估和社会参与评估的结果,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人口迁移引发的社会冲突、就业变动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社会服务需求变化引发的社会压力等方面的风险。
通过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风险管理措施1. 公众参与在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和可接受性,减少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2. 社会保障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人口迁移、就业变动等问题,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受影响的居民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和合理补偿。
同时,加强对受影响居民的培训和职业转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情况报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情况报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情况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着迅速增加。
然而,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因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成为了解决当前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该项目的情况进行详细报告。
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意义生活垃圾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最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传统的“填埋+焚烧”处理方式对环境的损害也越来越明显。
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而焚烧垃圾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很大危害。
因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科学、无害的处理方式,将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有效解决垃圾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
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现状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已经建有了一些无害垃圾处理厂,主要采用的处理技术包括了生物处理、焚烧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
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垃圾裂解分解为腐殖质的垃圾处理方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抗体裂解机理,将有机垃圾进行生物分解,转换为肥料和有机物质,在制高压力下产生化学反应,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2.焚烧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是利用高温将垃圾的有机分子热解,转化为无机粉末,并在高温下氧化燃烧,产生能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与传统的焚烧技术不同,采用新型的焚烧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有害气体和灰尘的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3.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将垃圾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分类和分离,实现不同种类的垃圾有针对性的处理。
比如,将可回收物料进行分类处理,将有机垃圾进行生物处理,再将残余物通过热解和焚烧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垃圾转化为资源物质。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发展前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成为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市计划推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本报告着重对该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保在推进工程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概况该无害化处理工程计划建设在城市东部郊区,占地约100亩,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
主要设施包括垃圾焚烧炉、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等。
工程将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将垃圾处理成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物质。
三、环境影响评价1. 大气环境影响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但工程将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设备,确保排放达标。
因此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2. 水环境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水,但预计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下,排放的水质将符合国家标准,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将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3. 土壤环境影响垃圾填埋场可能导致土壤污染,但在填埋过程中将采取严格措施,避免污染土壤。
同时定期监测土壤质量,保证土壤环境不受到严重影响。
4. 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可能破坏周边部分植被,但在施工后将进行绿化,恢复植被。
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将得到最小化。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环境影响,我们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1. 垃圾焚烧炉配备烟气净化设备,确保废气排放符合标准。
2. 垃圾处理设施周边设置绿化带,减少对周边的视觉影响。
3. 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最新技术,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4. 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结论综上所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虽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这些影响将会最小化。
我们将持续监测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并不断改进措施,以实现对环境的最大保护。
以上报告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步结果,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工程实际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深入评估和监测。
某镇生活污水处理站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某镇生活污水处理站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60吨污水2.制定方案在项目建设之前,我们制定了xx污水处理站建设细则,明确了建设用途、对象、内容及建设标准。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采用的处理工艺、进水标准、排放标准等。
这些方案和细则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3.评估过程我们在评估过程中,首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方案、相关政策法规等。
然后,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主要风险和预防措施。
最后,我们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评分表,对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
4.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了解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方案。
同时,我们还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并收集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
5.分析论证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评估,确定了主要风险和预防措施。
然后,我们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评分表,对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
最后,我们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主要风险在评估过程中,我们确定了该项目的主要风险包括:环境污染风险、社会安全风险、施工安全风险等。
这些风险对项目的顺利建设和运营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7.预防措施为了降低主要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污水处理达到标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等。
8.风险等级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评分表,我们对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确定了风险等级。
根据评估结果,该项目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
三、评估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和运营,我们需要加强对该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四、附件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评分表2、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能够满足当地污水处理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1. 项目背景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旨在解决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该项目将引入先进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垃圾分类、焚烧、填埋等方式,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1 项目影响范围项目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城区及周边居民、相关企事业单位、环境资源等。
2.2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2.2.1 环境污染风险: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纠纷。
2.2.2 噪音扰民风险: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情绪。
2.2.3 社会矛盾风险: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可能引发当地居民的抗议和不满情绪,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升级。
2.2.4 就业影响风险: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当地就业产生影响,可能引发就业问题和社会不稳定。
2.3 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项目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和风险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各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综合分析得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
3. 风险评估结果3.1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对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设施的评估,合理的设计和运营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但在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需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噪音扰民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过程中噪音产生和传播的评估,合理的隔音设计和运营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扰民风险。
但在设施选址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利益和生活需求,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3.3 社会矛盾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对项目选址和社会反应的评估,项目可能引发当地居民的抗议和不满情绪,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升级。
为降低社会矛盾风险,需要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商,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确保项目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某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某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是针对某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的环境风险评估。
通过对处理场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相关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了该处理场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评估结果显示,某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方面。
针对这些风险,本报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以保护周边环境和公众健康。
一、引言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垃圾处理场的运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本次评估旨在分析某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环境风险,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二、方法1. 调查处理场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质量。
2. 调查处理场的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填埋场、焚烧炉和垃圾分类区等。
3. 分析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垃圾处理量、废气和废水排放等。
三、环境风险评估结果1. 空气污染风险:处理场存在气味扩散和废气排放的风险,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 土壤污染风险:垃圾填埋场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可能对周边农田和地下水质量产生潜在风险。
3. 水体污染风险:处理场的废水排放可能对附近的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四、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1. 空气污染风险管理:加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炉的封闭化管理,控制废气排放量,并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评估。
2. 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加强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采取土壤防渗措施,定期监测土壤质量。
3. 水体污染风险管理:加强废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定期监测水体质量。
五、结论本次环境风险评估分析了某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环境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环境风险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可持续发展。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镇原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镇原县垃圾处理建设工程指挥部2011年3月1.前言1.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目的为贯彻宁镇原县委、县政府《镇原重大建设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镇办发[2010]83号)和中共镇原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镇原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建设工程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我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垃圾处理工程指挥部按程序对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
1.2评估过程和方法按照《镇原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要求,2010年4月,垃圾处理建设工程指挥部邀请市直有关部门、城关镇领导、专家共同组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首先调阅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工程建设方案、征地拆迁方案等工程资料;并向工程技术人员、项目前期筹备人员咨询了项目的进展和准备情况,对项目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多次探入一线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组织征迁户进行座谈,评估小组还咨询了有关部门,对我市近来总体信访工作、其他在建项目社会稳定情况进行了了解。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办法》要求,评估小组编制完成了《镇原县垃圾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1.3评估内容根据《镇原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暂行办法》的要求,本项目信访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论证、征地拆迁、项目施工等可能出现的信访突出问题和应对措施。
A、项目前期涉及土地征收中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征地补偿价格,征地政策,征地程序和补偿款发放等。
B、项目前期涉及房屋拆迁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拆迁政策、违章建筑拆除、拆迁安置、对弱势群体的影响等。
C、项目建设中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环境影响、交通影响、安全文明施工、周边居民和商户影响、劳资纠纷等。
D、项目其他涉及群众利益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报告

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报告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报告根据市政府要求,我们进行了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1. 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市中心城区建设了一系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等。
这些设施配备了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处理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
2. 垃圾焚烧厂:市中心城区建设了多座垃圾焚烧厂,利用高温燃烧技术将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些焚烧厂配备了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能够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同时,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被回收利用,供应给周边社区和企业使用。
3. 垃圾填埋场:市中心城区建设了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采用封闭式运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防止垃圾渗漏和气味扩散。
填埋场还采用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沼气回收系统,能够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并利用沼气发电供应给附近居民。
4. 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市中心城区建设了多个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提供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再利用服务。
居民可以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方便后续的无害化处理。
这些垃圾分类处理中心还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如废纸、塑料和玻璃等可回收物被送往再生资源处置中心进行回收和再加工利用。
5. 垃圾处理效果:通过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垃圾处理效果显著提升。
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垃圾体积和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的运营也使得垃圾的再利用率明显增加。
同时,市中心城区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投放率。
总结起来,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良好。
通过焚烧、填埋和分类处理等手段,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的效果,我们建议继续加大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力度,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更新升级,提升处理效率和能源利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原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 估 报 告镇原县垃圾处理建设工程指挥部2011年3月1. 前言1.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目的为贯彻宁镇原县委、县政府《镇原重大建设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镇办发[2010]83号)和中共镇原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镇原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建设工程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我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垃圾处理工程指挥部按程序对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
1.2评估过程和方法按照《镇原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要求,2010年4月,垃圾处理建设工程指挥部邀请市直有关部门、城关镇领导、专家共同组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首先调阅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工程建设方案、征地拆迁方案等工程资料;并向工程技术人员、项目前期筹备人员咨询了项目的进展和准备情况,对项目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多次探入一线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组织征迁户进行座谈,评估小组还咨询了有关部门,对我市近来总体信访工作、其他在建项目社会稳定情况进行了了解。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办法》要求,评估小组编制完成了《镇原县垃圾处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1.3评估内容根据《镇原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暂行办法》的要求,本项目信访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论证、征地拆迁、项目施工等可能出现的信访突出问题和应对措施。
A、项目前期涉及土地征收中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征地补偿价格,征地政策,征地程序和补偿款发放等。
B、项目前期涉及房屋拆迁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拆迁政策、违章建筑拆除、拆迁安置、对弱势群体的影响等。
C、项目建设中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包括环境影响、交通影响、安全文明施工、周边居民和商户影响、劳资纠纷等。
D、项目其他涉及群众利益可能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
1.4评估依据A、《国务院信访条例》B、镇原县委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大建设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C、《镇原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暂行办法》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平均日处理垃圾95T,最大日处理量117T,垃圾场总库容8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0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6年(2010—2025年)。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垃圾收运系统、填埋场和生产生活管理区以及供水、供电、进场道路等辅助工程。
主要内容有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座,配套垃圾填埋车辆及机械设备,新增5T后装式垃圾压缩转运车2辆。
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1565.9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309.29万元,其它费用139.74万元,预备费115.9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万元。
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需征用土地约107.8亩,拆迁房屋20户、面积约6000平方米,以上全部为农户拆迁,计划在城关修建集体农庄,资金主要从危房改造资金中解决。
目前,土地征用工农户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
2.2工程方案工程于2010年8月开工,计划于2011年12月底竣工。
3.项目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报告确定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影响、交通影响、施工影响、噪声影响等十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因素。
3.1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影响3.1.1征地和拆迁量本项目需拆迁房屋约6000平方米,征地近107.8亩,其中包括荒地、林地及耕地等。
3.1.2影响群体本项目征地拆迁所影响的群体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征地户。
垃圾场上部分土地上已种植农作物,山地上有大口径苗木,经济价值较高,对农户收入有一定影响,可能会提出过高赔偿要求。
其中还有少部分农民可能对土地的依赖性比较强,本项目的建设,应重点关注这部分失地农民。
因此征地补偿工作应细致入微,增加农民收入来源途径,否则极易导致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发生。
二是住宅拆迁安置户。
本项目涉及拆迁20户,根据以往经验,房屋拆迁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执行的公正、公平和平衡。
有关街道应切实做好拆迁户安置赔偿工作,认真宣传拆迁政策,让拆迁户了解具体的安置赔偿办法及政策依据,加强和拆迁户之间的沟通,听取拆迁户的看法和意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尽量避免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发生。
3.1.3主要诉求由于在征地拆迁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不同,不同的人群的诉求不同。
经过对沿线各乡镇的走访调查,对于征地拆迁问题的主要诉求如下:一是要求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尽早落实、尽快公开。
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是受影响群体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
补偿标准是否符合国家、庆阳市和镇原县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否照顾到部分弱势或困难群众,是否损害个别群众的利益,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尽快的落实和公开补偿标准,深入宣传相关政策,有利于稳定群众情绪,消除误解和谣言。
同时,期盼尽快知道补偿标准也是群众的一种焦急心理,在走访过程中,能显著地感到到这一点。
二是适当提高补偿标准,重大工程的建设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历来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容易引发不利稳定的因素。
虽然目前的补偿标准相比以前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期望也越来越高。
施工阶段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红线外农户或企业可能由于工程建设影响进行利益诉求,如施工噪音影响、环境影响、出行不便等情况,要针对此类情况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应急预案。
3.2.1噪音影响。
夜间施工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夜间噪声的影响相对较小,白天噪声较大,受影响的主要是居住区内停留的老人和小孩,而老人和小孩恰恰是对噪声最敏感的人群,他们的反应决定了居民的意见。
另外居民们更是项目运营后的交通噪声对他们的生活、建筑的影响。
除了上述受影响较大的群体之处,还有其他受影响的人群,但是相对来说这部分人群分布比较分散,影响特征不明显。
经过调查和走访,工程周边人群对施工期间和运营后噪声影响的主要诉求如下:务必杜绝夜间施工作业,并尽是避开过早、午休等敏感时间,保障沿线居民一个比较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在施工期间以及项目运营后,做好充分的隔音和除噪声措施。
能符合国家相关隔音和除噪的标准和规范。
3.2.2施工期间交通影响由于该工程在路沟一天然冲沟中实施,故对交通影响不大。
3.2.3施工期间其他不利影响施工期间的其他不利影响因素繁多且容易忽视,常见的主要有环境影响、施工安全、施工管理等方面。
环境影响包括扬尘、污水及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清理不及时,容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施工单位应积极搞好卫生工作,严禁扰民。
4.社会稳定风险分析4.1社会稳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的形式包括社会治安、涉众经济案件、群众信访、安全生产施工等形式,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各项措施,深入开展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着力夯实维稳基础,妥善处置各类你突发群体性敏感性事件,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般情况下,本项目社会稳定问题产生之初,其表现多是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数量零星,也比较缓和。
但随着事态发展,也有可能朝着反腐上方、超级信访、集体上访、进京上访等严重恶性社会稳定问题的发展,特殊情况下甚至发展为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蓄意破坏、群体性罢工、械斗、暴乱等群体性事件。
正常情况下,社会稳定问题的出现的症结是发起者为了维护合法利益,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之一,本身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但如果演变成恶性的整体性事件,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对工程项目建设来讲可能会分散建设精力、增加投入、延迟工期、工程停工、甚至造成破坏;对社会来讲可能会打乱居民正常生活、妨碍社会正常运转、扰乱社会治安、毁坏公司财产、影响社会稳定等。
4.2社会稳定风险可能性分析在当事方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情况下,反应诉求及救助渠道是一种方式,也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途径,尤其当各种诉求及救助渠道不通畅的情况下,影响社会稳定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增大。
通过上一章的分析,本项目在征地拆迁、噪声、交通组织以及施工期间工程建设等方面会对当地居民、经营户、企事业单位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出现不利社会稳定的问题。
根据以往经验和调研评估过程中掌握的情况,由征地拆迁、噪声、安全文明施工等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较大,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各种不便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另外在工程施工内部如劳动用工、安全保障、工资发放、工程款支付等方面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及时、规范,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评价见表4-1.序号风险因素风险可能性风险评价1因征地和拆迁可能造成的补偿不公项目建成运营后应注意防范因噪声等问题要求拆迁的不稳定因素较大2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影响周边群众建设期、运运营期均存在噪声影响,线路两边住户对此担心较多。
短期内社会稳定风险不明显,运营期如果出现噪声得不到有效治理,会有较大社会稳定风险。
较大3沿线住户出行交通影响施工期间施工车辆对道路的破坏导致拥堵会引发不稳定因素。
一般施工期间环境影响、施工风险因素较多,既包括对外的影响,4安全问题及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也包括施工期间对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其中尤其要注意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带来的防线。
一般同时,还应注意到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有关措施落后于项目建设或没有按要求实施,则发生社会不稳定可能性较大,反之会较低;另外,社会稳定问题的处理也是影响社会稳定数量和程度的因素之一,处理等当,可以有效避免再次发生和事态扩大。
5.风险防范措施为保护人民群众利益,规范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本项目制定了工程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交通组织以及施工组织等方案。
各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本章将结合这些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并针对社会稳定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
5.1征地拆迁工程征地拆迁安置,按照现阶段政策征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其中部分工矿企业已签订拆迁协议。
一是要严格按照法定征迁程序进行,各项手续到位。
二是要严格执行征迁政策,要维护政策的公平、公正、合理,把握好政策的平衡性、权威性。
三是要积极做好群众的解释说服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好和谐拆迁。
5.2噪声治理噪声的污染防治是一个总体工程,从最初的环境规划,到工程设计、管理、到最后的污染防治,是一个整体的防治系统,只有各个环节均做到良好的控制,施工沿线的噪声影响才可达到最低限度。
为此垃圾处理工程可研报告、环评报告以及工程设计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噪声环境保护施工,措施包括工程设计均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声环境措施,措施包括工程设计措施、管理和规划措施、声学技术措施、环境敏感点噪声防治措施等四个方面多项内容。
5.3交通组织考虑到项目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工程制定了如下方案:施工单位加强工程车辆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教育,施工车辆按指定线路行驶,在穿越村庄、人口密集区域要减速慢行;长期经过学校、市场、交通要道等人口密集区域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现场交通安全管理;严禁超载、超限车辆上路,对大吨位车辆进出狭小的村道,要积极采取防范和完善措施,在工程车辆经过的道路应设置符合交通技术规范的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