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人卫版)活度液与电离平衡
无机化学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α是转化率的一种形式,它表示弱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电离百分率,
在一定温度下,其可随浓度变化而变化。 ③ K 更好地反映出弱电解质的特征,因此应用范围更广泛。
CHAc
0.1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二)电离平衡常数
对于一元弱碱 NH3·H2O ⇌ NH4+ + OH‾
当α≤5%既c0/Kb ≥400时
Kb
ceq (OH )2 c0 (NH3 )
ceq (OH ) Kb c0 (NH3 )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二)电离平衡常数 4. 一元弱酸弱碱的简化计算
c
c
K w 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第一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值
一、水的电离
K w 与溶液的浓度没有关系,只是温度的函数 下表为不同温度的 K w
t /0C
0 5 10 20 50 100
K w /×10-14 0.11 0.17 0.30 0.69 5.5 55.0
第一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值
注意:非常温条件时:pH+pOH≠14(pKw ≠14)
12
随堂练习:
选择题:
在室温下,0.00010 mol/L NH3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A. 14 B. 10 C. 4 D. 8 E. 6
第一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值
小结:
1.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Kw
ceq (H ) ceq (OH )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电离平衡”一课为例
教育·现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电离平衡”一课为例文|张旭波针对“电离平衡”,教师将带领学生穿越微观的化学领域,深入探讨溶液中的离子行为,并揭开化学反应平衡的神秘面纱。
电离平衡是一门扣人心弦的科学,与日常生活中无数的现象密切相关,也是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前提和基础。
大家是否好奇在溶液中发生的那些微小的离子变化,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周围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电离平衡的概念,还将通过实验感受电离平衡的神奇之处。
本文通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1节“电离平衡”课的教学设计,探讨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一、教材分析“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课,深入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行为和相应的平衡状态。
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逐渐理解电离平衡对化学反应造成的影响,探究其中的规律和原理。
首先,教材从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溶液中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过程。
通过学习电离方程式,学生将逐渐领悟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离子产生规律。
其次,教材详细介绍了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等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学生根据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可以深刻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电离平衡的,从而掌握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技能。
再次,教材还通过案例分析,将电离平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工业生产联系起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以此加深对电离平衡的认知。
最后,教材还强调了数学在电离平衡中的重要性,通过计算离子浓度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见表1)表1内容具体描述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溶液中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过程,通过学习电离方程式理解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产生规律。
影响因素详细介绍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等,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深刻理解这些因素如何调控电离平衡。
人卫版无机化学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 pH计
强酸(碱) 完全电离(浓度极低时需考虑水的电离)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元弱酸(碱)
cKө≥20Kwө 时,忽略水的电离 当α< 4.4% 或 c/Kө ≥500时
HA: c(H)c Kac B: c(OH)c Kbc
• 完全电离———强电解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
1100-1600年 发现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 1774年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
酸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十九世纪初 认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1884年 瑞典科学家Arrhenius提出电离理论 1923年 Bronsted和Lowry提出酸碱质子理论
例: 浓度为c的弱酸HA水溶液中 HA + H2O ⇌ H3O+ + AH2O+H2O ⇌ H3O++OHc(H3O+) = c(OH-)+c(A-)
简写为: c(H+) = c(OH-)+c(A-)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pH值的测定
• 酸碱指示剂:借助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的 pH值。HIn ⇌ H++In-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共轭酸碱对Kaө 和Kbө的关系
K a θ (H K b θ ( A A ) c c (c ) H )c (O ) K H w
无机化学第八章 电离平衡和酸碱理论
第八章电离平衡和酸碱理论§本章摘要§1.溶度积和溶解度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分离法沉淀的转化§1. 溶度积和溶解度一.溶度积常数AgCl 在 H2O 中有如下平衡 ,AgCl(s) (aq) + (aq) K = [][]式中的 K 是标准平衡常数,各浓度是相对浓度。
由于左侧是固体物质,不写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故 K 的表达式是乘积形式。
所以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 K 称为溶度积常数,写作 Ksp。
关于平衡常数的规定和平衡常数的性质, Ksp均适用。
应该指出,严格讲 Ksp是平衡时的活度之积,即因为难溶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肯定非常小,所以用浓度代替活度是合理的。
比较 Ksp和 Q 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例如,AgCl+ 某时刻有 Qi= [ ] [ ] , 这里的反应商也是乘积形式,故称 Qi为离子积。
二 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用 S 表示,其意义是实现沉淀溶解平衡时,某物质的体积摩尔浓度。
它的单位是 。
S 和 K sp 从不同侧面描述了物质的同一性质 —— 溶解性,尽管二者之间有根本的区别,但其间会有必然的数量关系。
例 1 已知 CaCO 3 的 K sp = 8.7, 求CaCO 3 在水中的溶解度。
K sp 与 S 之间存在数量关系,是由于某些离子的浓度与 S 有关,例如在本例中 [] 和 [] 均等于 S 。
例 2 298 K 时,Ag 2CrO 4 的溶解度为 1.34, 求 Ag 2CrO 4 的溶度积。
分析:关键的问题是,找出与 S 有明确数量关系的离子浓度。
本例中,每有 1 mol Ag 2CrO 4 溶解,则有 2 mol 和 1mol 生成,因此 [ ] 等于Ag 2CrO 4 的溶解度,而 [ ] 等于Ag 2CrO 4 的溶解度的 2 倍。
通过例1,例2,总结解题的一般步骤: 1) 写出化学方程式; 2) 用溶解度 S 表示出平衡浓度; * 关键步骤例 3 求 AgCl 在纯 H 2O 中的溶解度 ,已知 K sp = 1.6。
无机化学 酸碱解离平衡
酸碱的电离理论 (阿仑尼乌斯电离理论)
• 酸:在水溶液中解离产生的正离子 全部是H+的化合物。 • 碱:在水溶液中解离产生的负离子 全部是 OH–的化合物。 •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H+和OH–结合生成H2O。
4
20世纪20年代:
酸碱的质子理论(丹麦化学家J. N. Brö nsted和英国化学家T. M. Lowry)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酸碱的电子理论(美国物理化学家 G.N. Lewis)
小。
36
8-1-2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1. 水的离子积常数 纯水有微弱的导电能力,说 明水分子能够电离: H2O +H2O 简写为:H2O H3O+ + OH– H+ + OH–
37
H2O
H+ + OH–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 KwƟ = [H+][OH–] = 1.0×10–14 常温 (298 K)
解离度可表示弱电解质解离程度的 大小:在温度、浓度相同条件下, 越小, 电解质越弱。
19
解离度随浓 HAc 度的变化? 起始浓度 c0 平衡浓度 c0 –[H+]
c0 > 400KaƟ
H+ + Ac– 0 0 [H+] [Ac–]
[H ] c0
K c c0
θ a 0
K c0
θ a
8
9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8-2 盐的水解 8-3 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 论的发展
10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8-1-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 解离平衡常数 一元弱酸 HAc + H2O H3O+ + Ac– 简写 HAc H+ + Ac–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电离平衡第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正|误|判|断 (1)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 大。( × ) (2)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 ) (3)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 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 ) (4)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的强。( × )
解析: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 Cl2+H2S===2HCl+S↓,平衡向左 移动,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A 项正确;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氢 离子浓度减小,B 项错误;通入二氧化硫发生反应 2H2S+SO2===3S↓+ 2H2O,当 SO2 过量时溶液呈酸性,且亚硫酸的酸性比 H2S 强,故 pH 先 增大,后减小,C 项错误;加入 CuSO4 固体,发生反应 CuSO4+ H2S===H2SO4+CuS↓,溶液中 c(H+)增大,D 项错误。
既有__阴__、__阳__离__子___,又有 __电__解__质__分__子___
实例
①大部分盐(包括难溶性盐); ①_弱__酸____,如CH3COOH、
②__强__酸___,如HCl、H2SO4等;HClO等;
③__强__碱___,如KOH、
②__弱__碱___,如NH3·H2O等;
Ba(OH)2等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 定弱吗?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什么?
提示:不一定。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 和所带电荷数,溶液中自由移动离
子的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而电解质的强弱 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二者无必然关系,即强电解质溶液 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
【思考】
分析改变下列条件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
无机化学电离平衡
第15页
a. Ka是水溶液中酸强度的量度,表示酸
在水中释放质子能力的大小。
b. Ka值愈大,酸性愈强。其值大于10时 为强酸。
HAc > HClO > HCN 6.2×10-10 Ka 1.75×10-5 3.9×10-8
第16页
一些酸在水溶液中的Ka和pKa值(25℃)
酸HA H3O+ H2C2O4 H3PO4 HC2O4HAc H2CO3 H2PO4HCO3HPO42H2O Ka (aq) /
H +CO3
+ HCO3 +H
第30页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反应是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例如,HAc在水溶液中: 酸碱半反应1 HAc(aq) H+(aq) + Ac-(aq) 酸1 碱1 酸碱半反应2 H+(aq) + H2O(l) H3O+(aq) 碱2 酸2 H+ 总反应 HAc(aq) + H2O(l) H3O+(aq) + Ac-(aq) 酸1 碱2 酸2 碱1
0.15mol kg
1
lg Na
0.15 0.509 1 ( 0.30 0.15) 1 0.15
2
0.1192
Na 0.76
第13页
Na Na bNa 0.076 mol k g
1
lg SO2
4
0.15 0.509 (2) ( 0.30 0.15) 1 0.15
开始时c: 平衡时c:
H+ + 0 cα
A0 cα
c c – cα
[ H ][ A ] (c ) 2 c 2 则有: K a [ HA] c c 1
无机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1、完成下列换算:(1)把下列H+浓度换算成PH:C(H+)/ mol .L-1: 5.6*10-5 4.3*10-12 8.7*10-8 1.8*10-4(2)把下列pH换算成H+浓度:0.25 1.38 7.80 12.502、试计算:(1)pH=1.00与pH=3.00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和c(H+);(2) pH=2.00的HCl溶液与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和c(H+)。
3、写出下列弱酸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与K aθ的表达式:(1) 亚硫酸(2)草酸(H2C2O4)(3)氢硫酸(4)氢氰酸(HCN)(5)亚硝酸(HNO2)4、已知25℃时,某一元弱酸0.100 mol .L-1溶液是pH为4.00,试求:(1)该酸是K aθ(2) 该浓度下酸的解离度α5 }/(∉ π:5.0%ξ CH3COOH)溶液,假定白醋的密度ρ为1.007g •ml-1,它的pH为多少?6、设0.10 mol .L-1氢氰酸(HCN)溶液的解离度为0.0079%,试求此时溶液的pH和HCN的标准解离常数K aθ。
7、已知质量分数为2.06%的氨水密度ρ为0.988 g•ml-1,试求:(1)该氨水的pH;(2)若将其稀释一倍,pH又为多少?8、(1)在1.00L 0.10 mol .L-1HAc溶液中通入0.10 mol HCl气体(且不考虑溶液体积改变),试求HAc的解离度,并与未通入HCl前做比较。
(2)在1.0L 0.10 mol .L-1NH3•H2O溶液中,加入0.20 mol NaOH (设加入后,溶液体积无变化),试求NH3•H2O的解离度,并与未加NaOH 前做比较。
9、描述下列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并解释之:(1)将NaNO2溶液加入到HNO2溶液中;(2)将NaNO3溶液加入到HNO3溶液中;(3)将NH4NO3溶液加到氨水中;10、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pH(设加入固体后,下列溶液体积无变化):(1)在100ml 1.0 mol .L-1 HAc中加入2.8g KOH;(2)6.6g (NH4)2SO4溶于0.50L浓度为1.0 mol .L-1的氨水。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掌握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离子平衡的原理,理解离子平衡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2.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3. 离子平衡的原理4. 离子平衡的影响因素5.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分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平衡的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离子平衡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分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平衡的原理及应用。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及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电解质电离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
4.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盐水、醋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的概念及作用。
2. 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分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3. 讲解离子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离子平衡的影响因素。
4. 讲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及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辅导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知识。
2. 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示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平衡原理。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第一节 电离平衡
提示:加水稀释,n(CH3COO-)增大,n(CH3COOH)减小,故 c(CH3COO-) 增大。
c(CH3COOH )
8.在25 ℃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75×10-5,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醋 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可能增大为8×10-5 ( ✕ ) 提示:对于同一弱电解质的稀溶液来说,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第1讲 描第述三运章动的水基本溶概液念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电离常数的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同一温度下,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3)判断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比值的变化。
已知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常温下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 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 HCN+NaNO2、NaCN+HF HCN+NaF、 NaNO2+HF 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 A.K(HF)=7.2×10-4 B.K(HNO2)=4.9×10-10 C.一元弱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F>HNO2>HCN D.K(HCN)<K(HNO2)<K(HF)
5.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 ✕ ) 提示:对于同一弱电解质的稀溶液来说,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改变浓度使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则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6.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与Zn反应时生成H2的速率:醋酸>盐酸 ( ✕ ) 提示: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盐酸中c(H+)大,与Zn反应时 盐酸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快。 7.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则 c(CH3COO-) 减小 ( ✕ )
人教版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优秀课件1
Ka3=cHc+H·PcOP24O-34-=10-c11H×PcOP24-O34-=4.4×10-13,则ccHPPOO34-24- =4.4×10-2,则
c(PO34-)<c(HPO24-),D 错误。 答案:B
4.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 CO2 溶于
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 pH=5.60,c(H2CO3)=1.5×10-5mol·L-1。若忽
2.电离度 (1)概念: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 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弱电解质总分子数的百分数。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2)表达式:α= 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 ×100%。 (3)意义:衡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在相同条件下(浓度、温度相同),不 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
(3)特点 ①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升高温度,K 值增大。 ②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K 越大,表示弱电解质越易电离, 酸性或碱性越强。 例如,在 25 ℃时,K(HNO2)=4.6×10-4,K(CH3COOH)=1.8×10-5,因而 HNO2 的酸性比 CH3COOH 强。 ③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K2≫K3……,故其酸性取决于 第一步电离。
=
Kw Ka2
=
10-14 6.3×10-8
=
1.58×10-7>Ka3=4.4×10-1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溶液显碱性,pH
>7,A 错误;在 Na2HPO4 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H+)+c(H2PO- 4 )+
2c(H3PO4)=c(PO34-)+c(OH-),B 正确;溶液 pH=1 时,c(H+)=0.1 mol·L-1,
无机化学解离平衡
当ca/Ka≥400或α≤5%时 , (最简式)
同理可得,一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公式。
当cb/Kb≥400或α≤5%时 , (最简式)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5页,共77页。
[H3O+ ] caKa 0.101.76105 1.32103(mol L1)
稀释定律公式
例3-3:已知在298.15K时,0.10mol·L—1的NH3·H20的电离
度为1.33%,求NH3·H2O的电离常数。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7页,共77页。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 质子;于是在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质子传递反应,称为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46页,共77页。
同一缓冲系的缓冲溶液,c总一定时,缓冲比愈接近 1,缓冲容量愈大;缓冲比偏离1越远,缓冲容量β值越
OH-离子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缓冲溶液具有 缓冲作用。
但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不是无限的。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41页,共77页。
4、缓冲溶液的PH
缓冲溶液本身具有的pH称为缓冲pH。以HAc— NaAc缓冲溶液为例,设在该缓冲溶液中的HAc浓度为
ca,HAc的浓度为cb,则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42页,共77页。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35页,共77页。
1、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一般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的两 种物质组成。
根据缓冲对组成的不同,可把缓冲对分为两 种类型: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36页,共77页。
(1)弱酸及其共轭碱
HAc-NaAc
NaHCO3-Na2CO3 NaH2PO4-Na2HPO4
无机化学(人卫版)溶液渗透压
量浓度为多少的葡萄糖溶液产生的渗透 压相等? 0.04mol/L
1.17*2/58.5=0.04mol/L
颗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即
c(C6H12O6)=c(Na+)+c(Cl-)
2.9 %的NaCl(摩尔质量58.5 g ·mol1)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A 5.8 %的蔗糖溶液 B 2.9 %的蔗糖溶液 C 0.5 mol · kg-1的蔗糖溶液 D 1 mol · kg-1蔗糖溶液
② 植物的生长;
渗透压平衡与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 ① 给患者输液的浓度;
若将正常红细胞放在5g∙L-1的
NaCl溶液中将发生
现象。
溶血
0.58%的NaC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 接近于( )
A.0.58%的C12H22O11溶液 B.0.58%的C6H12O6溶液 C.0.2mol /L的C12H22O11溶液 D.0.1mol/l的C6H12O6溶液
5.0 g某聚合物溶于400 cm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则该聚合 物的分子量为( )
A 4.0 × 106 B 3.0 × 105
C 2.1 × 104
D 3.0 × 102
在1mol/L的HAC溶液中加入固体KCl, 问电离度减小吗?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2. 但异性离子之间互相吸引,形成“离子氛”,故其行动不完全自
由,迁移速率↓,表观需要用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来校 正。
lgr 0.509Z Z I
(298K )
0. 509是理论计算的常数值,Z+、Z-是正、负离子电荷 的绝对值,I 是“离子强度”。
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2课时电离平衡常数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A.HNO2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 Ka=
(HN O 2 )
B.稀释过程中,Ka(HNO2)保持不变
C.稀释过程中,HNO2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保持不变
D.稀释过程中总是存在n(H+)+n(NO− )=0.1 mol
2
解析 HNO2 是一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HNO2
+
H
+NO2 ,故
HNO2 的电离
A.a、b两试管中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a试管中OH-的浓度约为1.34×10-2.5 mol·L-1
C.将少量盐酸滴入a试管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
D.向a试管中加入10 mL 水,NH3·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解析 NH3·H2O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a试管
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弱,A 错误;a 试管氨水中
c(NH4+)≈c(OH-),则有 c(OH-)=
(NH+
)·
(OH
)
4
Kb=
=1.8×10-5,
(NH3 ·H2 )
0.1 × 1.8 × 10-5 mol·L-1≈1.34×10-3 mol·L-1,B
错误;将少量盐酸滴入a试管中,盐酸电离出的H+和溶液中的OH-反应,使
外因
温度(次要因素)
升高温度,电离常数 增大
4.意义
(1)[实验3-2]比较CH3COOH与H2CO3的酸性强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 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
酸性:CH3COOH > (填“>”或“<”)H2CO3
Ka大小比较
产生
>
【结论】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越大,弱电解质越容易电离,所对应的酸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64
0.519 0.461
1.78
2.79 2.48
*计算值按Raoult定律。偏离Raoult定律原因——由于电离,质点数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导电性(续)
(一)Arrhenius电离学说 (二)活度(Activity,a)
(三)Ddbye和Hiickel的“离子氛”观点
―依数性”偏离Raoult定律和van’t Hoff公式。见下表 : 表4.1 几种溶液的凝固点(K)
盐
KCl
c /mol.dm-3
0.20
ᇫTf 计算值*/K
0.372
ᇫTf 实验值/K
0.673
Tf实验值/ Tf计算值
1.81
KNO3
MgCl2 Ca(NO3)2
0.20
0.10 0.10
0.372
活度(Activity, a) (续)
活度-即被校正过的溶液的有效浓度。
符号a , 量纲 1。 a =c 称为活度系数,且 0 1 当溶液无限稀时, 1, a c 活度系数可以用凝固点法、蒸气度法、溶 解度法、电动势法等测定。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H 0, V 0 ?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依数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nonelectrolyte solutions)
依数性——只与溶液的浓度(即单位 体积内质点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 本身无关的性质。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S.Arrhenius经典酸碱理论
(一)酸碱定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 合物称为“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 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S.Arrhenius酸碱理论的优点
1. 从组成上揭示了酸碱的本质,指出H+是酸的特征, OH-是碱的特征。 2. 解释了“中和热”的值: H+(aq) + OH- (aq) = H2O(l) △Hø = -55.99 kJ.mol-1 (放热)
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 100 电解质分子总数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Arrhenius电离学说(续)
3. 电离是在电解质溶解的过程发生的; 溶液中离子浓度↑,则溶液的导电能力↑ Arrhenius用“依数性法”和“电导法” 测定了一些电解质的电离度,结果令人 信服。
2013-8-21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教材p.69,图5-1 稀溶液蒸气压下降的实验说明: 溶液的蒸气压 < 纯溶剂的蒸气压 (左图左)
(左图右:渗透压示意图。右图:H2O的相图)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蒸气压下降示意图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蒸气压下降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Arrhenius电离学说
1.电解质在溶液中因溶剂的作用而离解为带正、 负 电 荷 的 质 点 —— 正 、 负 离 子 , 称 为 “ 电 离”(ionization)。 2.溶液中电解质只是部分电离: 电解质分子 阳离子 + 阴离子 电离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
a a a
2013-8-21
v
v
MV AV V M Z V AZ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酸碱理论
一、S.Arrhenius 酸碱理论(经典酸碱理论) 28岁的瑞典科学家S.Arrhenius于1887年提出。 二、酸碱质子理论(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 1923年由丹麦化学家Brø nsrted(布朗斯特)和英国化 学家Lowry(劳莱)提出。 三、酸碱电子理论( Lewis’ Theory of Acid and Base) 1923年,由美国物理化学家Lewis提出,又称“Lewis 酸碱理论” 。
液体溶液 溶液
例:氨水,NaCl 水溶液,乙酸水溶液 钢(Fe, C, Mn, Ni, Co…)
固体溶液(合金)
黄铜 Cu, Zn
Nd-Fe-B合金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组
溶剂
成
溶液
溶质
液体溶液可以分为:
1. 气体、固体(溶质)溶解于液体(溶剂) 2. 液体溶解于另一液体: 量少- 溶质 量多- 溶剂 溶液中还含有“溶剂化物”——即溶质与溶剂互相作用的产物。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溶液的沸点升高示意图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常用溶剂的Kb和Kf值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3. 凝固点下降(教材p.71, 图5-4)
凝固点(Freezing point):在标准状况下,纯 液体蒸气压与它的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为 该液体的凝固点。 溶液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溶液凝 固点下降(溶液凝固点总是低于纯溶剂凝固点)。 ΔTf=kf m kf :溶剂凝固点降低系数(不同溶剂的kf数值 见教材p.71, 表5-1) ; m : 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活度(Activity, a)
1907年由美国物理化学家Lewis提出。 他认为“非理想溶液”(实际溶液)不 符合Raoult定律,是由于溶剂分子与溶 质分子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在认清这 种作用之前,可以用实验数据对溶液的 实际浓度(c、x、b)作修正。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C2 H 5OH(l) H 2 O(l) C2 H 5OH(aq) 50ml 50ml
H 2O ( l )
100ml
2
CuS04 (s) [Cu( H 2O) 4 ]
溶解过程2个步骤 : 1.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解(△H >0, △V>0); 2.溶剂化作用(△H <0, △V <0)
I=½
2013-8-21
2) (ciZi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例:求0.010 mol.dm-3 BaCl2水溶液的
平均离子活度系数 .
解:(解题思路: I → → a. ) BaCl2 = Ba2++ 2 Cl0.010 0.010 0.020 mol/L, Z+、Z-是正、负离子电荷的绝对值, I = ½ (ciZi2) = ½ (0.010 × 22 + 0.020 × 12 ) = 0.030 lg = -0.509 Z+Z-I ½ = -0.509 × 2 × 1 × (0.030) ½ = -0.176 = 0.666. (a = c ) *强电解质的活度a 与正、负离子的活度a+、a- 的关系为: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不是单纯物 理过程,常有能量、体积、颜色变化。 例如: H2SO4(l) + H2O(l) = H2SO4(aq) △H ø < 0 NH4HCO3(l) + H2O(l) = NH4HCO3(aq) △H ø >0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2013-8-21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渗透压示意图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渗透压示意图(续) (左图和右图右)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依数性
结论: 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都是难挥 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它们只与溶剂的本性和溶 液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依数性
1. 蒸气压下降(教材p.69, 图5-1, 5-2) 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p = pA* XA (A溶剂, pA*纯溶剂的蒸气压) 或: Δp = pA* XB (B溶质) (Raoult 定律) 2. 沸点升高(教材p.70,图5-3) 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ΔTb=kb m (ΔTb = Tb - Tb* ) Tb* 为纯溶剂的沸点; Tb 为溶液的沸点。 3. 凝固点下降(教材p.71,图5-4) 溶液凝固点总是低于纯溶剂凝固点。 ΔTf=kf m 4. 渗透压(Van’t Hoff 公式):(教材p.72,图5-5) = c K T m K T (Van’t Hoff公式)(对比: p = cRT ) ( K= 8.388 J.mol-1.K-1)(对比:R = 8.314 J.mol-1.K-1)
1. 蒸气压下降 Raoult定律
实验测定298 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p (H2O) = 3167.7 Pa; 0.5 mol · -1 糖水的蒸气压则为: kg p (H2O) = 3135.7 Pa; 1.0 mol · -1 糖水的蒸气压为: kg p (H2O) = 3107.7 Pa。 结论: 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而且溶液浓 度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 p = pA* XA (A溶剂, pA*纯溶剂的蒸气压) 或: Δp = pA* XB (B溶质) (Raoult定律)
2013-8-21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液体的蒸气压
1. 液体内部,只有动能超过“逸出能”的分子,才能克服分子间的引 力, 从表面“逸出” ; 2. 同一液体, 温度越高, 动能超过“逸出能”的蒸气分子占的分数就越 大,蒸气压就越大; 3. 同一温度,不同液体的蒸气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