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

合集下载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一)松叶蕨多年生附生草本,地下茎匍匐,二叉分枝,仅有假根。

叶退化,极小厚革质。

产于秦岭南坡以南广大地区;泛热带其他地区,喜高钙环境。

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蕨类植物。

全草药用,治跌打损伤、内伤吐血、风湿麻木。

(二)华南马尾杉附生草本,高达40cm。

产于西南、华南、台湾;中南半岛和日本。

附生于阴湿的林下树干或石壁。

植株内含有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石杉碱甲。

(二)华南马尾杉附生草本,高达40cm。

产于西南、华南、台湾;中南半岛和日本。

附生于阴湿的林下树干或石壁。

植株内含有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石杉碱甲。

(三)小石松矮小草本,主茎匍匐地面。

叶钻状密生,覆瓦状排列,通常单一。

产于广东、福建、日本、斯里兰卡、印度、加尔格达、马达加斯加、非洲西部、北美洲。

生于湿地、溪边。

是湿地中非常少见的植物,孢子粉可做润滑剂。

(四)七指蕨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

产于广东、海南、云南、台湾;亚热带其他地区。

生育低海拔潮湿处。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嫩叶可做蔬菜;根状茎入药,可治疗咳嗽、哮喘、外敷治毒蛇咬伤。

濒危种(五)带状瓶尔小草附生植物,根状茎短,肉质粗跟。

产于台湾、海南、热带亚洲、大洋洲、夏威夷、马达加斯加等地。

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树干上。

单种属植物。

濒危种(六)福建观音座莲大型草本,根状茎直立,块状,状如莲花台。

叶簇生,叶片阔卵形,二回羽状;顶生小羽片与侧生小羽片同形。

产于香港、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福建、日本南部。

喜生于阴湿的林下沟谷和溪边。

是现存的真蕨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群,株型美观,多做园林植物。

(七)尖叶原始观音坐莲中型陆生植物,叶簇生,叶柄长,淡绿色,叶片阔卵圆形,远短于叶柄。

产于海南五指山、越南北部。

生于山谷密林下溪边阴湿处。

极危物种,该属是莲座蕨科的进化类群,以中国为分布中心。

(八)粤紫萁草本,根状茎短粗,直立。

叶簇生,坚硬,叶片卵状长圆形。

产于广东、香港,喜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水边。

极危物种,本种为香港、深圳特有种。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也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

大都为草本,少数为木本。

蕨类植物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

通常可分为水韭、松叶蕨、石松、木贼和真蕨五纲,大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简介蕨类植物(图一)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也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也称为羊齿植物,它和苔藓植物一样都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

蕨类植物大都为草本,少数为木本。

蕨类植物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

通常可分为水韭、松叶蕨、石松、木贼和真蕨五纲,共约12000种,大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多数蕨类植物可供食用(如蕨)、药用(如贯众)或工业用(如石松)包括了原始的脉管类,例如蕨类、木贼和石松。

这三种植物,有同样的发展史,都是在泥盆纪开始出现。

繁殖过称中,所有的蕨类植物都需要静止的水,新生的植物只能存活在肥沃的地方。

因此,不容易在整年干燥的地方或四季变化极大的地点看见它们的踪迹。

但是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为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和由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构成的输导系统,这些特征又和苔藓植物不同。

蕨类植物产生孢子,而不产生种子,则有别于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这点和苔藓植物及种子植物均不相同。

总之,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大类群。

峨眉耳蕨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25~35cm。

根状茎短,边同叶柄有疏生鳞征。

叶三至四回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狭细并仅有小脉1条。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生于海拔800~1500m处的溪边潮湿岩石或树干上。

荷叶铁线蕨铁线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

高5-20cm。

根状茎短而直立。

叶椭园肾形,宽2-6cm,上面深绿色,光滑并有1-3个同环纹,下面疏被棕色的长柔毛,叶缘具圆锯齿,长孢子叶的叶片边缘反卷成假囊群盖。

常见蕨类植物数据库完整版

常见蕨类植物数据库完整版

代表植物图片同种相似植物产地分布鹿角蕨鸟巢蕨乌毛蕨银脉凤尾蕨鱼尾蕨金毛狗蕨波士顿蕨峨眉耳蕨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在郁闭阴湿的林地溪边、瀑布涧或依附于树干、岩石上或群生于山谷、峡底,或缠于古树上,中国南部各地山地林源均有发现。

肾蕨铁线蕨卷柏翠云草狼尾蕨松叶蕨海金沙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华南各地山地林源有野生。

常地生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

凤尾蕨石蕨肿足蕨粉背蕨石韦瓦韦小石松属铁线蕨生于流水溪旁石灰岩上或石灰岩洞底和滴水岩壁上,分布在我国中部、南部及热带亚热带石灰岩或钙性土壤地区。

是我国石灰岩或钙性土壤指示植物。

金毛狗蕨乌毛蕨芒箕乌蕨鳞毛蕨复叶耳蕨线蕨生于山沟及溪边林下酸性土中,分布在我国南部及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地区,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酸性土指示植物。

中华水韭绒紫萁沼泽蕨生长我国华南在人迹罕至的浅水池沼、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潮湿或沼泽地区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卷柏旱蕨粉背蕨波士顿蕨中国华南各地山地林源有野生。

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

少数耐旱的种类能生长于干旱荒坡、路旁及房前屋后。

类别观赏性类指示性类食用水蕨食用观音座莲蕨莱紫萁西南风尾蕨生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漂浮于深水面上。

分布华南大部分地区,也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

药用乌毛蕨石松金毛狗肾蕨槐叶萍乌蕨生长于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或溪沟边。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也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日本至波里尼西亚。

工业石松满江红小石松属生于低海拔林缘、疏林下,路边、山坡及草从间。

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使用性类常见蕨类植物。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常见蕨类植物图鉴石松亚门 Lycophytina?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石松科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

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卷柏科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

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

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卷柏科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

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 Isoephytina?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水韭科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

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

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

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 Psilophytina?松叶蕨 Psilotum nudum?松叶蕨科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第一节 维管植物概述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 石松亚门 第四节 水韭亚门 第五节 松叶蕨亚门 第六节 楔叶亚门 第七节 真蕨亚门 第八节 古代蕨类举例 第九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 第十节 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第一节 维管植物
的孢子果中; 孢子果由羽片变态而成; 孢子异型; 配子体在孢子内发育。
图5–29 苹
A. 植株; B. 孢子果; C. 孢子果纵切面; D. 孢子果开裂, 伸出胶质环, 其上着生孢子囊群
1. 胶质环; 2. 孢子囊群; 3. 叶轴
槐叶苹属,槐叶苹科,槐叶苹目
飘浮水生植物; 孢子囊异型,生于孢子
配子体为原叶体 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
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称维管植物 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1、孢子体
根:主根不发育,主要是不定根
茎:地上的气生茎和地下的根状茎(高等仅 具)
叶:
进化:小型叶和大型叶
形态:单叶和复叶
功能:营养叶和孢子叶
维管组织:分化程度不高
孢子和孢子囊
2、配子体
孢子体 孢子叶穗
2 N 孢子体世代
幼孢子体
孢子囊 孢子母细胞
RD
N 配子体世代
孢子
胚 合子
孢子体发达
卵 精子
颈卵器 精子器
配子体退化
配子体









灯笼草
2、卷柏属(Selaginella):卷柏目
孢子体有根、茎、叶分化, 茎中轴上有根托,根托先端生不定根, 茎分化成表皮、皮层和中柱; 小型叶,有叶舌;
共生真菌
配子体两性,与真菌共生,气生部分有叶 绿体;

三十二种蕨类植物介绍赏析

三十二种蕨类植物介绍赏析

三十二种蕨类植物介绍赏析一、狼尾蕨狼尾蕨(Dauallia bullata)又名龙爪蕨、兔脚蕨属于水龙骨目( Polypodiales) 骨碎补科( Davalliaceae) 蕨类植物[1] ,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

根茎裸露在外,肉质,长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

其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配植于假山岩石边。

其根状茎还能入药,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的功效。

中文学名:狼尾蕨拉丁学名:Dauallia bullata别称:龙爪蕨科属:骨碎补科阴石蕨属二、圆盖阴石蕨圆盖阴石蕨(学名:Humata tyermannii)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下的一个种。

别名: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其长长的根状茎上密被绒状披针形的灰色鳞片,常自然弯曲,如狼尾,因而又称狼尾山草。

植株直立,高约20厘米,其叶阔卵状三角形。

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越南也有。

中文学名:圆盖阴石蕨拉丁学名:Humata tyermannii别称: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温度与环境:生长适温21~26℃,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以上,即可越冬而叶色不变。

最喜明亮的散射光,夏、秋季遮光60%,冬、春季遮光30%为宜。

畏强光,光线过强时易叶片泛黄。

圆盖阴石蕨主要用分株和扦插、两种方法繁殖。

扦插时,将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有的段,在伤口上涂上草木灰,然后斜插入干净的腐殖土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并认真遮萌。

春季扦插的,约一个月就可发芽居叶。

分株常在春季分盆时,将根状茎分切开,每段留2-3片叶或芽,放在土表或稍加覆土,使其固定,置阴湿处,待新根长出后再逐步移至半阴处。

三、银脉凤尾蕨银脉凤尾蕨,又名白羽凤尾蕨、白斑凤尾蕨。

是凤尾蕨属、凤尾蕨组剑叶凤尾蕨的一个变种。

与剑叶凤尾蕨(原变种)区别在于:该种羽片中央沿主脉两侧各有1条纵行的灰白色带。

四、阿波银线蕨阿波银线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这种原始而古老的植物,曾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甚至寒带地区,分布极其广泛,品种繁多,大多数热带品种较适合室内栽培。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幼叶拳卷
桫 椤
紫 萁
5、孢子囊: 孢子叶穗(孢子叶球) 孢子囊堆 孢子囊果 孢子同型: 孢子异型:
(二)配子体
1、形态和营养方式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又称原叶体,是由单倍体的孢 子直接萌发产生的,配子体均很微小,生活时期 短,无根茎叶的分化,有单细胞假根。从营养方 式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含有叶绿素,埋在土中, 与真菌共生,依靠共生的真菌获得营养。如松叶 蕨类,他的配子体只有几毫米,柱状,长二叉分 支,有假根,特别是体内有断续的维管组织。石 松类植物中也有与真菌共生的配子体。另一种类 型为绿色,光合作用自养的配子体,可以独立生 活,楔叶类和真蕨类的配子体为此类型。
5、绿化和观赏用:有不少种类的蕨类植物, 由于具有独特、美观、整雅、别致等体形 和无性繁殖力强,可作盆景,绿化庭园和 住宅。有些藤本种类,还可制作各种编织 品。我国是世界蕨类植物种类最多的一区, 资源极为丰富,对它们的研究利用有待于 进一步开展。
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现有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我国约 有2600种。
蕨类植物,对外界自然条件的反应具有高 度的敏感性,不同的属类或种类的生存, 要求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如石蕨、肿足 蕨,粉背蕨、石韦、瓦韦等属(少数例外)生 于石灰岩或钙性土壤上;鳞毛蕨、复叶耳 蕨、线蕨等属生于酸性土壤上;有的种类 适应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有的耐旱性 强,适宜于较干旱的环境,如旱蕨、粉背 蕨等;相反地;有的只能生于潮湿或沼泽 地区,如沼泽蕨,绒紫萁。
2、性生殖器官和受精条件
蕨类植物的性生殖器官是颈卵器和精子器。 但和苔藓植物比,蕨类植物的颈卵器相对 退化,颈卵器的腹部埋入配子体组织内, 内有1卵,颈部较短,颈沟细胞也较少。精 子器多为球形,精子有鞭毛。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都是卵式生殖,受精 过程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完成。

植物学 蕨类植物

植物学  蕨类植物

第九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第一节:蕨类植物概述 第二节:松叶蕨亚门 第三节:石松亚门 第四节:水韭亚门 第五节:楔叶蕨亚门 第六节:真蕨亚门 第七节: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第六节 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一、主要特征 具根、茎、叶的分化 1、根:不定根 2、茎:除树蕨具明显的直立的地上茎外均为根状茎,匍匐或直立; ¾ 中柱类型复杂,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多环网状中柱,除原生中柱外均具叶隙; ¾ 木质部多为管胞,茎表皮往往具鳞片、毛,起保护作用。

桫 椤 科 黑 桫 椤3、叶:大型叶,幼时拳卷,长大后伸直。

有单叶和复叶。

具复杂 的脉序。

ƒ 单叶:叶片不分裂或仅浅裂具单一叶脉的叶。

ƒ 复叶:叶片多分裂或叶柄上生有许多分离小叶的叶。

¾ 叶轴:叶片中轴。

¾ 羽片:第一次分裂出来的小叶。

¾ 羽轴:羽片的中轴。

¾ 小羽片:羽片分裂的出来的小叶。

¾ 小羽轴:小羽片的中轴。

¾ 主脉:最末次小羽片或裂片上的中肋。

ƒ 叶脉式样多种:单一不分枝,羽状、叉状,网状, ƒ 叶脉联结情况:分离型,中间型,闭合型(网结型)。

蕨 类 植 物 脉 序 类 型4、孢子囊:ƒ 孢子聚集成各种形式的孢子囊群,有或无囊群盖。

着 生于叶缘、叶背或特化的孢子叶上。

ƒ 孢子囊群形成多种多样:条形、线形、圆形、肾形、 杯状等。

• 原始类型:囊壁多层细胞,无环带。

• 进化种类:孢子囊壁1层细胞,具环带。

及蕨 囊类 群植 盖物 的的 主孢 要子 类囊 型群不 同 类 型 的 孢 子 囊 群真蕨的孢子囊孢 子 囊 群 的 解 剖 结 构孢 子 的 散 布 机 制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环带类型5、配子体形‹配子体绝大多数为具背腹性的叶状体,有假根,绿色 自养,心形,雌雄同体;‹精子器、颈卵器生于腹面, ‹精子螺旋状,多条鞭毛; ‹合子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孢子体;受精过程二、主要类群ƒ 真蕨亚门是现存蕨类中最繁茂的一群,约1万种 以上,我国56科2500种。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从形态上分 单叶:叶柄上仅具1个叶片。 复叶:有叶柄、叶轴、羽片和羽轴组成。
小 型 叶
大 型 叶
单 叶
复 叶
从功能上分
营养叶(不育叶):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营养物质。
孢子叶(能育叶): 产生孢子囊和孢子 进行繁殖。
同型叶:同一叶片 既有营养功能又有 繁殖功能。
异型叶:具有两种 不同功能的叶,即 营养叶和孢子叶。
第一节 维管植物
维管植物:凡是具有维管系统的植物统称维 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中柱(stele):维管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的 复合组织。由中柱鞘、维管系统、髓等组成。
中柱类型: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 真中柱和散生中柱等。
1、原生中柱,包括单中柱、 星状中柱、编织中柱
管状中柱
维管束
桫椤
刺齿凤尾蕨
对开蕨
盾蕨
钝角金星蕨
峨嵋耳蕨
凤丫蕨
江南短肠蕨
石蕨
蜥 蜴 蕨
水 蕨
苹(Marsilea)
槐叶苹
满江红
蕨类植物5个亚门主要特征比较
特征 松叶蕨亚门 石松亚门 水韭亚门 楔叶亚门 真蕨亚门

假根
真根
真根
真根
真根


根状茎、地 上气生茎
地上气生 茎
粗壮似块 茎
根状茎和气生 多仅具根 茎,节,节间明 状茎,极少
孢子
2.配子体
(1)柱状、不规则 块状等。
(2)与真菌共生;
(3)精子:纺锤形 或长卵形,具2条 鞭毛。
代表植物
孢子叶球
1.石松属
(Lycopodium)
(1)孢子体:多年 生草本。
茎:气生茎,匍匐 或直立;

第十一章 蕨类植物

第十一章 蕨类植物

石松(Lycopodium vatum)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ina)
石松纲 (Lycopodinae)代表植物
蛇足石杉(千层塔)
(Huperzia serratum)
伏地卷柏
(Selaginella nipponica)
卷柏科——卷柏
(a) Selaginella lepidophylla, the resurrection plant, a plant that becomes completely dried out when water is not available but quickly revives following a rain. This plant was growing in Big Bend National Park, in Texas. (b) Selaginella rupestris with strobili. (c) Selaginella willdenovii, from the Old World tropics. Shade-loving, it climbs to 7 meters and has peacock-blue leaves with a metallic sheen. Note the clearly evident rhizomes.
中国2600种
云南1000 世界蕨类12000种
松叶蕨亚门:种少,2属3种,中国1种 石松亚门:种类最多,分布广
水韭亚门:70种,中国3种 契叶亚门:29种,中国9种,分布广 真蕨亚门:10000多种
分类:秦仁昌(1978)的系统,
将其分为5个亚门
1.石松亚门(Lycophytina):茎直立或匍匐,小型叶,轮生、螺旋、交互 对生,宿存,孢子囊单生于叶腋。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大型叶的蕨类植物为真蕨亚门,其进化水平最高,种类最多,达10000余种, 分布非常广泛,经济价值大。
鉴于上述情况,本教材仅对其中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具有代表 性的石松亚门、楔叶亚门和真蕨亚门的代表种类进行重点介 绍。
一、石松亚门的代表种类
石松亚门的主要识别特征:
1、孢子体小型,直立或匍匍; 2、小型叶,鳞片状,螺旋状排列,或呈4行排列; 3、孢子叶密集枝端形成孢子叶球; 4、孢子同型或异形; 5、配子体微小,生地下与真菌共生,或部分绿色; 6、精子长卵形,具2条鞭毛。
地下生); 4)配子体生活期很长,部
分或全部靠菌根营养; 5)精子器和颈卵器同生于
配子体的上面,并埋在 组织中。
3、配子体及有性生殖器官的特征:
4、胚的形成特征:
受精 合子 胚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第四次分裂
幼胚
特点:合子的第一次分裂为横裂,胚胎分化较迟缓 。
(二)卷柏目的特征:
代表植物卷柏属(Selaginella)
10、孢子的产量及其形 态
11、原叶体(配子)的 形态结构
12、有性生殖器官的位 置和构造
16、植物地理学 17、古植物学
第三节 蕨类植物的代表种类
最早的蕨类植物化石发现于距今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现 存蕨类植物约12000种。中国有2600种,其中云南即有1000余 种,享有“蕨类植物王国”之称。
厚孢子囊5-10个 生于孢囊柄六 角形盘状体下 面
极少为厚孢子囊, 绝大多数为薄孢 子囊。孢子囊集 聚成囊群,生于
孢子叶背面或背
缘,多具囊群盖
孢 子
孢子同型
有的孢子同 型有(的石 孢松子)异,孢子异型 型(卷柏)
孢子同型,具 弹丝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从4亿年前由一些绿藻演化出原始陆生 维管植物,即裸蕨。它们虽无真根,也 无叶子,但体内已具维管组织,可以生 活在陆地上。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 中期它们经历了约3千万年的向陆地扩 展的时间,并开始朝着适应各种陆生环 境的方向发展分化,此时陆地上已初披 绿装。此外,苔藓植物也是在泥盆纪时 出现的但它们始终没能形成陆生植被 的优势类群,只是植物界进化中的1个 侧支。
蕨类植物基本特征:大多为草本,除有茎和叶的分化外,还有 了真真的根。在根、茎、叶里都出现了疏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适合于陆地生活。
在生殖季节,它们叶片的背面深处很多褐色的 孢子囊,可以通过孢子囊中形成的孢子进行繁 殖。

其实,除了大海里、深水底层、寸草不生 的沙漠和长期冰封的陆地外,蕨类植物几 乎无处不在。从海滨到高山,从湿地、湖 泊,到平原、山丘,到处都有蕨类的踪迹。 它们有的在地表匍匐或直立生长,有的长 在石头缝隙或石壁上,有的附生在树干上 或缠绕攀附在树干上,也有少数种类生长 在海边、池塘、水田或湿地草丛中。蕨类 植物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极少数种类, 比如桫椤,能长到几米至十几米高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鹿角蕨
蛇蕨
槐叶萍
植物体
叶三枚轮生
二枚大叶浮于水面 大孢子果(小)
茎 细长横走 一枚丝状沉于水中 小孢子果(大)
满江红
植物体 三角形
茎羽状分枝
叶无柄,深 裂成2瓣
上瓣大,浮于水面 下瓣小,沉于水中
小大孢子果 大小孢子果
大孢子果
小孢子果
2、代表植物
(2)石松亚门(Lycophytina) :茎直立或匍匐,小型叶,轮生、螺旋、交互 对生,宿存,孢子囊单生于叶腋。
2、代表植物
(4).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无根,具根状茎、气生 茎,叶鳞片状,
2-3个孢子囊聚生,孢子同形。
2、代表植物
(5).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具根状茎、气生茎,茎具明显的节,叶 轮生成鞘状,孢子囊生于胞囊柄上。
木贼纲 (Eguisetimae)代表植物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ina)
石松纲 (Lycopodinae)代表植物
江南卷柏(S.mollandorfii)
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
2、代表植物
(3).水韭亚门(Isoephytina)茎 为块状,条形叶,孢子囊生于孢子叶 的凹穴中,孢子异形。


木贼
节节草
问荆
(三)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1.观赏:肾蕨、铁线蕨、鹿角蕨等 2.药用:金毛狗脊(腰腿痛、补肝肾、止血)、乌蕨
(毒蛇咬伤)Biblioteka 卷柏(刀伤出血) 3.食用:薇菜(紫萁),蕨等 4.肥料、饲料:满江红与与鱼腥藻共生固氮,作肥料;
作饲料 5.指示植物:
土壤指示植物:铁线蕨为强钙性土壤指示植物 气候指示植物:桫椤为热带亚热带指示植物 矿物指示植物:木贼科某些种可为金矿的指示植物

第五章蕨类植物

第五章蕨类植物
㈦ 孢子同型或异型。形态上可分为两类---单裂缝的肾形 孢子,为两侧对称的两面型孢子;三裂缝的圆形或钝三 角形孢子,为辐射对称的四面型孢子。
㈧ 配子体又称原叶体,多为具有背腹之分的叶状体,在 腹面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
㈨ 有些种类有无孢子生殖和无配子生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于孢子叶背面的孢子囊群
孢子囊
孢子
原叶体
紫萁属 孢子体根状茎粗短,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 叶。孢子叶和营养叶分开或不分。孢子囊生于 羽片边缘。
紫萁属:孢子叶与营养叶异型。
紫萁属:不分孢子叶与营养叶。
五、 真蕨亚门
孢子囊起源于1个原始细胞,孢子囊壁为 1层细胞,孢子囊群生于孢子叶背面、边缘。 囊群盖有或无。除水生种类外,均为同型孢 子。
㈠水龙骨目:陆生种类,孢子同型。
石松的孢子囊
配子体为不规则的 块状,有假根。精 子器和颈卵器生于 配子体顶部。 精子具两根鞭毛, 游入颈卵器中与卵 结合,受精卵发育 成胚。
石松的配子体
一、 石松亚门
㈡卷柏目: 植物体常匍匐,有背腹面。匍匐茎上生有
根托。根托先端生有不定根,叶为小型叶,有 叶舌。孢子叶通常集生成孢子叶球。有大、小 孢子之分。
蕨的生活史
五、 真蕨亚门
㈡苹目:孢子囊生于特化的孢子果内,孢子果壁 由羽片变态而来。孢子异型。
苹 草本,茎匍匐,双韧维管中柱。叶有长柄。叶片由4
片小叶组成。孢子果幼时绿色。密生细毛,成熟时棕 黑色,无毛。内生多数孢子囊群。大、小孢子囊群生 于胶质环上,孢子果成熟后,第2年或第3年开裂。孢 子分别形成雌、雄配子体。
松叶蕨 孢子体分根状茎和气生枝,仅具假根。体内
有共生菌丝。气生枝多次叉状分枝。叶鳞片状,小型 叶,无叶脉。

这些常见的蕨类植物,你认识几个?

这些常见的蕨类植物,你认识几个?

这些常见的蕨类植物,你认识⼏个?在⽣命的进化和发展史上,蕨类植物是⼀个奇迹。

蕨类植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类群,迄今为⽌已有3亿多年的⽣存历史。

蕨类植物是恐龙的主要⾷物来源,如今恐龙灭绝了,蕨类还在;蕨类植物是裸⼦植物的祖先,现在许多裸⼦植物都成了孓遗植物,蕨类仍旧⽣机勃勃;蕨类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满原野的今天,蕨类依然欣欣向荣。

起源与分类蕨类植物(Fern)也叫⽺齿植物。

在古⽣代,蕨类植物中的鳞⽊、芦⽊都很⾼⼤,是煤形成的重要原材料。

现代⽣存的蕨类植物,除了世界上唯⼀幸存的桫椤是⽊本外,其他都是草本。

蕨类植物没有花,也没有果实和种⼦,是以孢⼦来繁殖的。

它⼤致可以分为松叶蕨、⽯松、⽊贼(以上为拟蕨类)和真蕨(真蕨类)4个纲。

蕨类植物的地下茎年年能随处长出叶⼦来,嫩叶上部卷曲着,外⾯被有⽩⾊的茸⽑,古时叫它为“拳菜”或“蕨拳”。

叶⼦渐渐长⼤,叶柄上⽣有深绿⽽美丽的⽻状复叶。

野⽣在⼭地的蕨朴素⽽茁壮,主要依靠它那叶⼦背⾯的褐⾊或黄⾊的孢⼦散落在潮湿的地⽅,经过繁杂的过程,发育成为新的蕨。

蕨类的嫩叶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功能⼜可分成孢⼦叶和营养叶两种。

孢⼦叶是指能产⽣孢⼦囊和孢⼦的叶,⼜叫能育叶;营养叶仅能进⾏光合作⽤,不能产⽣孢⼦囊和孢⼦,⼜叫不育叶。

有些蕨类植物的孢⼦叶和营养叶不分,既能进⾏光合作⽤,制造有机物,⼜能产⽣孢⼦囊和孢⼦,叶的形状也相同,称为同型叶,如常见的贯众、鳞⽑蕨、⽯韦等;另外,在同⼀植物体上,具有⼆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

即营养叶和孢⼦叶,称为异型叶,如荚果蕨、槲蕨、紫萁等。

蕨类的孢⼦囊群峨眉贯众槲蕨紫萁全世界蕨类植物约有1.2万种。

蕨类植物⽤途很⼴。

很多种类可供⾷⽤,嫩芽作蔬菜,如蕨菜,清⾹可⼝,有“⼭珍之王”的美誉。

许多蕨类的根状茎含有⼤量淀粉,可酿酒或制糖。

观⾳座莲的地下根茎重量可达20~30公⽄。

许多种类是有名的药⽤植物,如⽯松、卷柏和贯众等。

满江红和槐叶菊等是饲料,⼜是肥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孢子囊是蕨类植物孢子体上产生孢子的多细胞无性生殖 器官。孢子囊常成孢子囊群(sorus),也有2-3个聚生,或单 生于孢子叶的叶腋,孢子叶再密集于孢子体分枝的顶端形成 球状或穗状,如伏地卷柏。 蕨类植物的孢子为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单细胞 结构,其形状,大小和结构因种类而异。一般为同型孢子, 大孢子萌发产生雌配子体,小孢子萌发产生雄配子体。还不 能完全适应陆生环境,一般生活在沟谷和阴湿环境。
六 、 生 活 史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均具世代交替,孢子减数代交替,配子体虽微小,但大多可独立生 活。
蕨类植物的生物史
孢子
孢子囊
精子器 原叶体
精子 孢子体 合子 卵
颈卵器
卷柏背腹面 Dorsal and ventral MC
卷柏茎的横切面
桫椤
桫椤为乔木
紫萁
紫萁为多 年生草本
蕨类植物大多仅具根状 茎。
叶 的 类 型
孢子囊
孢子囊切面
孢子囊(8胞期)
孢子囊(16胞期)
孢子囊(64胞期)
成熟的孢子囊
孢子果(示满江红孢子果)
水生蕨类的孢子囊群生 在特化的孢子果内。
槐叶萍孢子果
孢子叶球
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在 小型叶蕨类中是单生在 孢子叶的近轴面叶腋或 叶子基部,孢子叶通常 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 球状或穗状,称孢子叶 球或称孢子叶穗。
颈卵器 精子器 蕨配子体
性生殖器官和受精条件
精子器 蕨类植物的有 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 的颈卵器(雌性器官) 和精子器(雄性器 官)。但和苔藓植物 相比,蕨类植物的颈 卵器相对退化,颈卵 器的腹部埋入配子体 组织中,内有1卵, 颈部较短,颈沟细胞 也少。精子器多为球 形。精子均具鞭毛, 除石松类的精子具多 条鞭毛并呈螺旋形弯 曲的精子。
紫萁根茎,营养叶和孢子叶
唇 细 胞 裂 开
孢子囊群 孢 子 叶 局 部
其叶背长许多“孢子囊 群”。每一囊群上有 “孢子囊群盖”。扁椭 圆形的孢子囊,每一孢 子囊由柄和囊两部分组 成,囊壁由一层细胞所 成。有一列16个细胞组 成的“环带”,自柄绕 到囊顶到另一边,环带 细胞为三面加厚的细胞, 其间有几个薄壁大细胞, 称为“唇细胞”。
石松 (Lycopodium clavatum):茎 匍匐生长,叉状 分枝,小枝密生 鳞片状叶。
石松
(二)水韭纲(Isoetinae)
特征:生于水边或水底,叶细长似韭,丛 生于短枝的茎上,孢子异形,游动精子具 多鞭毛。
代表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onsis)
沼生,叶线状, 根茎肉质,块 状,大小孢子 囊生于孢子叶 基部。
卷 柏 的 生 活 史
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的叶腋内,有大、小孢子囊之分。着生大孢子囊的叶称大 孢子叶,着生小孢子囊的叶称小孢子叶。大、小孢子叶密集在枝端形成孢子叶 穗。大、小孢子叶的数目和在孢子叶穗中的着生位置因种而异。有的上部为小 孢子叶,下部为大孢子叶;有的大、小孢子叶分列穗轴两侧,即一侧是大孢子 叶,一侧为小孢子叶;有的种类仅在孢子叶穗基部有一个大孢子叶。其余均为 小孢子叶。大孢子囊通常有一个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大孢子。 小孢子囊中有许多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许多小孢子。
唇 细 胞 裂 开
孢子囊发育过程中,产生 许多孢子母细胞, 经减数分 裂产生许多孢子,孢子成 熟时于唇细胞裂开处散出。 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 发成为心脏形的扁平配子 体,称为原叶体。配子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行独立 生活。为扁平叶状结构, 原 腹面生有假根。 叶 体
松叶蕨
松叶蕨茎横切 Psilotum xs MC
松叶蕨茎横切 stem xs
松叶蕨原生中柱 Protostele MC
松叶蕨的气孔 Stomata MC
气孔
松叶蕨表皮气孔 Epidermis stomata
松叶蕨的地上枝 Aerial shoot MC
松叶蕨的孢子枝
松叶蕨的配子体 Gametophyte JC
特征: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叶小鳞片状 轮生,孢子囊生于枝顶,孢子叶状 (Peitate)孢子同型,游动精子具多数鞭 毛。
节节草
问荆的能育茎 Fertile stems KS
问荆的配子体 Gametophytes MC
问荆营养枝 Vegetative shoot
木贼属的生活史
木 贼 属 的 生 活 史
孢子散落后,生活力仅为几天,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微小的配子体。成熟的 配子体一般不足10mm,通常是具背腹性的,仅有几层细胞的垫状组织,向下生 假根,向上产生许多薄而不规则的带状裂片。绿色,独立生活,单性或两性。颈 卵器生于带状裂片的基部,精子器多生于裂片的先端或在颈卵器的周围。精子器 中产生多个螺旋形弯曲的多鞭毛精子。在有水的条件下,进入颈卵器与卵融合, 形成受精卵,然后发育成胚。成熟的胚由基足、根、茎端和叶组成。胚进一步发 育成孢子体。
胚 embryo
胚的详细结构 embryo detail
原叶体和孢子体
孢子体 受精卵发育成胚,幼胚暂 时寄生在配子体上,长大 后配子体死亡,孢子体即 行独立生活。
原叶体
图示原叶体上长出孢子体。
蕨 类配子体上长出幼孢子体
Image: Young sporophyte MC
真 蕨 生 活 史
常见种类
江南卷柏 (S.mollandorfii):孢子 叶穗四棱形,生于小枝 顶端,孢子叶卵状三角 形。
蛇足石杉(千层塔) (Huperzia serratum): 肾形的孢子囊着生于孢 子叶腋,成熟孢子囊沿 一侧开裂。
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孢子囊腋 生,小孢子囊橘红色, 内含多数小孢子,大孢 子囊淡黄色,内含4枚大 孢子。
1、木贼(Hippochaete hiemale):茎有明显的 节和节间 。
2、犬问荆(Equisetum palustre):营养枝节上 具多数轮生分枝,生殖 枝顶端生孢子叶球
3、节节草 (Hippochaete ramosissimum):节、 节间明显,叶成为膜状。
4、问荆(Equisetum arvense)
松叶蕨纲(Psilotimae)
特征:孢子体仅具假根,叶为小型叶,茎 多次二叉分枝,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近顶端, 孢子同型,雌雄同体,游动精子螺旋形, 具多数鞭毛。
代表植物 ——松叶蕨(Psilotum nudum)
松叶蕨(Psilotum nudum):绿色二叉分枝 的地上茎,基部棕红色, 上部绿色,孢子囊黄色, 孢子叶二叉状。孢子囊3 室。
颈卵器
精子和卵子
精子器 Antherida MC
精子器纵切面 Antheridia ls MC
配子体
精细胞
精子器纵切面 Antheridium ls MC
颈卵器近观 Archegonia detail MC
颈卵器纵切面 Archegonium MC
颈卵器侧面观 Archegonium side view MC
孢子叶局部
同型叶与异型叶
同型叶
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是不分的,而 且形状相同,同一叶既可以进行营养也可 以进行繁殖,称同型叶; 也有孢子叶和营养叶形状完全不相同的, 称为异型叶。
异型叶 孢 子 叶
水蕨孢子叶局部: 示角果状孢子叶 边缘反卷,着生 孢子囊。
营 养 叶
孢子囊和孢子
孢子囊群
较进化的真蕨类,其孢子 囊通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 边缘或集生在一个特化的 孢子叶上,往往由多数孢 子囊聚集成群,称为孢子 囊群或孢子囊堆。
蕨原叶体
配子体 Gametophyte 1000x MC
幼配子体 Young gametophyte MC
原叶体
孢子萌发后,形成 为配子体。配子体又 称原叶体,小型,结 构简单,生活期较短。 绝大多数蕨类的配子 体为绿色、具有腹背 分化的叶状体,能独 立生活,在腹面产生 颈卵器和精子器,和 苔类植物相似。
孢子叶球
石松的孢子叶
Lucopodium sporophylls
孢子同型与孢子异型
多数蕨类产生的孢子大 小相同,称为孢子同型, 而卷柏植物和少数水生 蕨类的孢子有大小之分, 称孢子异型。孢子形成 时是经过减数分裂的, 所以孢子的染色体是单 倍的。
原叶体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又称为,是由单被 体的孢子直接萌发产生的,配子体均很 微小,生活时期短,无根茎叶的分化, 具单细胞假根。从营养方式分为两类: 一类为不含叶绿素,埋生土中,与真菌 共生,依靠共生的真菌获取营养,如松 叶蕨类,其配子体长约几毫米,直径仅 0.5-2mm,褐色,柱状,长二叉分枝, 具假根,特别是体内有断续的维管组织。 石松类植物中也有和真菌共生的配子体。 另一种类型为绿色,光合作自养的配子 体,可以独立生活,楔叶类和真蕨类的 配子体为此类型。楔叶类的绿色配子体 通常被描述为垫状,具许多直立的叶状 条片。真蕨类的配子体大多为心形的叶 状体。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特征
孢子体发达,常为多年生草本。 个别为木本,如桫椤属(Cyathea)。 根常为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 茎有地上的气生茎和地下的根状茎 (rhizome)。 蕨类植物大多仅具根状茎。
营养叶和孢子叶
孢 子 叶 营 养 叶 蕨类植物的叶子中,有仅 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称为 营养叶或不育叶; 也有些叶子的主要作用是 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称为 孢子叶或能育叶。
江南卷柏的孢子叶穗
孢子叶穗
孢子叶穗
卷柏孢子叶穗纵切面
孢 子 叶 球
孢子囊 Sporangia
孢子叶 Sporophyll ls
孢子叶 sporophyll
卷柏雄配子体
卷柏雌配子体
卷柏大、小孢子 Megaspore microspores MC
小孢子
大孢子
卷柏大孢子叶和孢子 Megasporophyll and spo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