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知识导学』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玻尔的原子理论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原子结构和玻尔理论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讨论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玻尔理论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理解原子性质的重要性。

一、原子结构的组成原子结构的组成包括原子的核和电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而原子的电性质主要由电子决定。

在原子结构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玻尔理论的发展玻尔理论是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一种描述原子结构的理论。

根据玻尔理论,电子在原子中绕着核运动的轨道是离散的,每个轨道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能量水平。

当电子从一个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一个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会辐射出特定频率的光,这对应着光谱现象。

根据玻尔理论,原子的能级分为不同的壳层,以字母K、L、M等表示。

每个壳层又分为不同的轨道,以数字1、2、3等表示。

电子在壳层和轨道之间的跃迁满足一定的能量守恒条件。

玻尔理论的提出为解释光谱现象以及化学反应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共享来形成各种化学键,从而形成分子或离子。

不同元素的原子由于电子结构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以氢原子为例,它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

氢原子的电子只位于一个轨道上,即第1能级。

由于氢原子的电子结构简单,使其具有较大的活泼性和较强的还原性。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能级的分裂和重组,使原子具备更多的化学性质。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通过其电子配置来确定。

电子的分布决定了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如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

四、原子结构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子结构的方法主要有光谱分析和电子显微镜等。

光谱分析是通过观察原子发射、吸收或散射特定频率的光来研究原子结构。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级结构,因此会发射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形成特征性的光谱线。

玻尔理论与原子结构解释

玻尔理论与原子结构解释

玻尔理论与原子结构解释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原子结构的解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而玻尔理论的提出,则为我们解释原子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本文将探讨玻尔理论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玻尔理论的提出玻尔理论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

当时,科学界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无法解释许多实验现象。

玻尔在研究氢原子光谱时,发现了一些规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

玻尔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能级上,每个能级对应着一定的能量。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产生特定频率的光线。

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还为后来的原子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玻尔理论与原子结构玻尔理论的提出对于原子结构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在玻尔的理论中,原子由一个中心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电子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轨道上,而不会坠入核内。

根据玻尔理论,电子的能级与轨道半径有关。

能级越高,轨道半径越大,电子离核越远。

当电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会发生跃迁,即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这些跃迁过程会产生特定的光谱线,从而揭示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特征。

玻尔理论的提出为原子结构的解释提供了一个简洁而有力的框架。

它不仅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还为后来的原子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玻尔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家们进一步发展了量子力学理论,深入研究了原子结构的更多细节。

三、玻尔理论的重要性玻尔理论的提出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原子结构的解释提供了一种简洁而直观的方法。

通过引入能级概念,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次,玻尔理论的提出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玻尔的理论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化的概念,为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深化了对原子结构的理解,还为科学研究的其他领域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知识讲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基础)

知识讲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基础)

物理总复习: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考纲要求】1、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2、知道玻尔理论的要点及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结构、能级公式3、会进行简单的原子跃迁方面的计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原子的核式结构要点诠释:1、α粒子散射实验(1)为什么用α粒子的散射现象可以研究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一般的方 法无法探测它。

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如铀和镭)中发射出来的高速运动的粒子,带 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电子质量的7300倍。

(2)实验装置: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放大镜和转动圆盘组成。

荧光屏、放大镜能围 绕金箔在圆周上转动,从而观察到穿过金箔偏转角度不同的α粒子。

(3)实验现象: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属箔沿直线运动;只有极少数α粒子明显地受到 排斥力作用而发生大角度散射。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能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 角几乎达到180°。

(4)实验分析:①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大角度散射;②汤姆孙原子结构与实验现象不符; ③少数α粒子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说明受到大质量大电量物质的作用。

④绝大多数 α粒子基本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记住原子和原子核尺度:原子1010-m ,原子核1510-m2、原子的核式结构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原子核所带的单位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原子的半径大约是1010-m ,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510-m ~1410-m 。

【例题】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05- 第二十三章原子核 1.原子的核式结构 2.玻尔理论、能级、原子光谱

05- 第二十三章原子核 1.原子的核式结构 2.玻尔理论、能级、原子光谱

天津一中网校 同步教学 —— 年级:高三科目:物理教师:聂士胜2006-2007 年第一学期第五周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第 1 页天津一中网校 同步教学 —— 年级:高三科目:物理教师:聂士胜2006-2007 年第一学期第五周年级: 高三科目:物理教师:聂士胜2006—2007 年第一学期第五周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第 2 页天津一中网校 同步教学 —— 年级:高三科目:物理教师:聂士胜2006-2007 年第一学期第五周一、本周教学内容1.原子的核式结构 2.玻尔理论、能级、原子光谱 3.天然放射现象,α、β、γ射线、半衰期 4.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5.物质波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第 3 页天津一中网校 同步教学 —— 年级:高三科目:物理教师:聂士胜2006-2007 年第一学期第五周二、重点难点分析一、原子的组成 人们认识原子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开始于汤姆生发现电子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1)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原子是个球体,正电荷分布在球体之内,电子镶嵌在原子里 面. (2)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 绝大多少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 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 极少数α粒子偏转超过 90°. 极个别被反弹回来。

b.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 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 c. 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 而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5m (二)玻尔理论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用经典电磁理论的观点去推断, 出现了两大矛盾: 电子在轨道上 运动,辐射电磁波,电子的半径不断变小最终落在原子核上,电子轨道连续变化的,辐射电 磁波的频率也是连续变化的,而实际上原子是稳定的,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是稳定的。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玻尔模型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玻尔模型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玻尔模型原子结构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而原子的玻尔模型,则是原子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模型之一。

本文将从原子的玻尔模型的背景、基本概念、实验验证、不足之处等几个方面,为读者介绍原子的玻尔模型。

1.背景19世纪以来,化学研究迅速发展,元素周期表的成功制定标志着化学元素分类体系的建立。

然而,化学家们却发现,在周期表中仅仅是依据化学性质和原子质量排列的,与原子的内部结构并没有直接联系。

因此,自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尝试寻找原子内部结构的线索。

尽管在当时,原子结构还没有完整的解析模型,但是已经存在了一些具体的实验发现。

例如,光谱学家们通过对氢原子发射光谱线的研究发现,氢原子的发射光谱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光谱线的频率成等差数列分布。

同时,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理论,人们也推测出电子在原子内部必定有一定的轨道运动方式。

基于这些实验数据和物理理论推测,科学家们开始试图构建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

2.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是一个具有简洁结构的模型。

它假设在中心原子核周围,有一系列状态稳定的电子轨道,供等电子态电子占据。

玻尔模型关于原子的Electronic structure提出了以下一些基本假设:(1)电子运动轨道: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运动类似于行星绕着太阳的轨道运动。

它可以在特定的几个轨道(通常用n表示)上运动,每个轨道会有相应的电子能级和半径。

(2)光吸收与发射:根据玻尔模型,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必须吸收一定频率(或波长)的光子,而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则要发射出一定频率(或波长)的光子。

(3)能级差:玻尔模型认为,电子从一定能级向另一能级跃迁的能级差应当是一个固定值,这个固定值正好等于跃迁所产生的光子的能量。

(4)原子谱线:由于电子跃迁只能在有限的几个能级之间进行,因此在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中只会产生几条明显的频率分布相同的谱线。

玻尔的原子模型

玻尔的原子模型
总结词
通过多种实验手段验证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巩固 了其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除了氢原子光谱实验外,科学家们还通过其他多种实验手 段验证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例如,通过测量原子的半径 、电子的轨道半径等物理量,并与玻尔模型的预测值进行 比较,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这些实验验证进一 步巩固了玻尔模型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使其成为研究原子 结构和性质的重要理论框架。
05 玻尔模型的影响与后续发 展
对后世物理学家的启示
玻尔的原子模型为后续的物理学家提 供了研究原子结构的框架,为后续的 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
玻尔模型强调了量子化概念在原子结 构中的作用,启发了后续物理学家对 量子力学的探索和发展。
对量子力学发展的影响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上 的重要里程碑,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基础。
玻尔模型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物理 学家开始关注量子力学,进一步推动 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完善。
后续的原子模型研究
在玻尔模型之后,物理学家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原子模型,提 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如电子云模型、量子点模型等。
后续的原子模型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本质, 为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玻尔还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解释了原子光谱线的产生原因。
对现代科学的意义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现代量子力 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为后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奠定
了基础。
该模型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 许多实验现象,还预测了一些 新的实验结果,如氢原子光谱
线的分裂和偏移。
玻尔的原子模型激发了科学家 们对原子结构和行为的研究兴 趣,推动了物理学和其他学科 的发展。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摘要】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是20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理论,揭示了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规律。

该模型主要包括玻尔模型的基本假设、能级概念、光谱线的解释以及其局限性。

通过该模型,人们得以理解原子内电子的轨道运动和能级跃迁,为解释光谱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玻尔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解释更复杂的原子结构现象。

尽管如此,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进步。

通过对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原子内部的微观世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玻尔模型、基本假设、能级、光谱线、局限性、重要性、现代量子力学、发展。

1. 引言1.1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概述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的,并于1913年首次提出。

这一模型是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中的谱线规律而建立的。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之作,为后来的量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且只能在特定的轨道(能级)上运动,而不能在中间状态停留。

这些能级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数值。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释放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形成光谱线。

这一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它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中的谱线位置和间距。

此外,玻尔模型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的来说,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一次重要的科学突破,影响深远,也为后续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正文2.1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1. 原子是由一个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的。

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而不会螺旋入核。

2. 电子在不同轨道上具有不同的能量,这些能量被称为能级。

电子可以跃迁到更高或更低能级,释放或吸收能量。

3. 玻尔模型描述了电子在不同轨道上的运动方式,并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线的产生原因。

高二物理原子结构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原子结构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原子结构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二. 教学过程:(一)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1. 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1887年,英国的物理学家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后来发现气体放电以及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都从物质的原子中击出了电子,这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20世纪初,汤姆生提出了如下的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半径约为10-10 m),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球里。

(这种原子模型也叫枣糕模型)2.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实验结果(1)散射实验:这是一种探测原子内部电荷分布情况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讲:用各种粒子或射线去轰击很薄的物质层,通过观察射线或粒子穿过物质层后的偏转情况,从而获得原子结构的信息。

(2)α粒子轰击金箔后的结果(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或只发生很小的偏转,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有极少数的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90°,甚至被弹回,偏转角接近180°。

3.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核外电子绕核旋转,它的向心力就是核和电子间的库仑引力。

4. α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和作用:A. 意义: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

B. 作用:a. 根据核式结构模型,可以推导α粒子的散射公式,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算出被散射的原子核电荷Q;b. 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二)玻尔的原子理论卢琴福的核式结构理论与经典的电磁理论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丹麦的青年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于原子结构中,提出了新的原子理论——玻尔的原子理论。

1. 玻尔理论的三点假设(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旋转,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关于玻尔模型_玻尔理论介绍

关于玻尔模型_玻尔理论介绍

关于玻尔模型_玻尔理论介绍玻尔模型是丹麦科学家玻尔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完整而严密的原子结构学说。

玻尔模型描绘出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上运动,这个模型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玻尔模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玻尔模型玻尔模型是丹麦科学家玻尔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完整而严密的原子结构学说。

玻尔模型描绘出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上运动,这个模型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的问题。

玻尔模型描绘出这样的原子图像: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围绕着核作圆周运动,并且随着离核距离的增大能量也随之增大;当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转移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这种辐射是单频的,并给出了辐射频率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玻尔模型形象的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线规律。

玻尔模型有三个假设:假设原子核外电子是在一定的轨道上围绕核运行的:假设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在轨道上运行时具有一定的、不变的能量,不会释放能量;假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是分立的并不是连在一起的。

玻尔模型大大的扩展了量子论在世界上的影响,并且加速了它的发展。

1915年,索末菲把原子模型推广到包括椭圆轨道的领域,并且还考虑到了电子的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狭义相对论效应。

在1916年,爱因斯坦用统计方法在玻尔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质吸收和发射辐射这两个过程,并且总结出了普朗克辐射定律。

爱因斯坦对玻尔模型的分析综合整理了量子论首个阶段的成就,讲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三个人的理论结合成了一个。

玻尔理论物理学上的诺贝尔奖有很多,而每一个诺贝尔奖后面都有一个伟大的理论。

正是这些理论,一步步的带领我们向前看、向前走。

后人要感谢它们的提出,由玻尔提出的玻尔理论便是其中之一,它又是一个人类进步的推手。

一个理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随着时势的变化。

原有的东西在不同程度上会不适用。

在人类对波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时,原来的理论开始出现弊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它就产生了。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天然放射现象

15.2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天然放射现象一、考点聚焦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Ⅰ要求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接收 Ⅱ要求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Ⅰ要求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半衰期 Ⅰ要求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Ⅰ要求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Ⅰ要求二、知识扫描(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3)、原子核的大小:原子的半径大约是10-10米,原子核的半径大约为10-14米~10-15米.2、玻尔理论有三个要点:(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旋转,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2)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 ν=E 2-E 1(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电子沿不同圆形轨道运动.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 的,因而电子的可能轨道是分立的.在玻尔模型中,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各状态对应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3、原子核的组成 核力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将核子稳固地束缚在一起的力叫核力,这是一种很强的力,而且是短程力,只能在2.0X10-15的距离内起作用,所以只有相邻的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4、原子核的衰变(1)、天然放射现象:有些元素自发地放射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2这三种射线可以用磁场和电场加以区别,如图15.2-1 所示(3)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射性元素放射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衰变成新的原子核,原子核的这种变化称为衰变.典型衰变: (4)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不同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不同的,但对于确定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是确定的.它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所决定,跟元素的化学状态、温度、压强等因素无关.15-2-2 (5).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互称同位素三、[好题精析]例1、如图15-2-2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 粒子散射实验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在A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 .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 些C .放在C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解析] 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本题应选择A 、B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物理总复习: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考纲要求】1、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2、知道玻尔理论的要点及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结构、能级公式3、会进行简单的原子跃迁方面的计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原子的核式结构要点诠释:1、α粒子散射实验(1)为什么用α粒子的散射现象可以研究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一般的方法无法探测它。

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如铀和镭)中发射出来的高速运动的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电子质量的7300倍。

(2)实验装置: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放大镜和转动圆盘组成。

荧光屏、放大镜能围绕金箔在圆周上转动,从而观察到穿过金箔偏转角度不同的α粒子。

(3)实验现象: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属箔沿直线运动;只有极少数α粒子明显地受到 排斥力作用而发生大角度散射。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能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 角几乎达到180°。

(4)实验分析:①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大角度散射;②汤姆孙原子结构与实验现象不符; ③少数α粒子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说明受到大质量大电量物质的作用。

④绝大多数 α粒子基本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记住原子和原子核尺度:原子1010-m ,原子核1510-m2、原子的核式结构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原子核所带的单位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原子的半径大约是1010-m ,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510-m ~1410-m 。

【例题】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一系列互相作用的基本粒子组成。

了解原子结构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玻尔理论对于我们对原子行为的理解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形成了原子的核,而电子则围绕着核运动。

2. 质子质子是原子核中的带正电的粒子,其电荷量为正电荷单位,即1.602 × 10^-19 库伦。

质子的质量为1.673 × 10^-27千克。

3. 中子中子同样位于原子核中,它们是电中性的,即没有电荷。

中子的质量约为质子的质量。

4. 电子电子是质量非常轻的粒子,电荷量为负电荷单位,即 -1.602 × 10^-19 库伦。

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创建了原子的电子云。

二、玻尔理论的重要贡献玻尔理论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的,他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线的研究,假设了电子轨道和能级的概念,从而解释了原子结构与能级跃迁之间的关系。

1. 能级模型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沿着不同能级轨道运动。

这些能级分为基态和激发态,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2. 能级跃迁和光谱线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能量的光子,形成光谱线。

这些光谱线是原子特征的指纹,通过对光谱线的分析可以确定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3.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尽管玻尔理论为我们对原子结构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但它在解释较重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时存在局限性。

在这些情况下,量子力学的理论更为适用。

三、量子力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原子结构的理解也越发深入。

量子力学作为描述原子行为的现代理论,取代了玻尔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精确的原子结构描述。

1. 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将光和物质都看作是波动和粒子性质的结合。

电子在原子中既表现出粒子性又表现出波动性,这种波粒二象性在量子力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高考物理课程复习:原子结构 玻尔理论

高考物理课程复习:原子结构 玻尔理论

hν2=3.4 eV-1.51 eV,比较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
辐射的光子频率高,故B错误;根据能级图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1.51 eV-0.85 eV=0.66 eV,故C正确;根据能级图可知
氢原子处于n=3能级的能量为-1.51 eV,故要使其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51 eV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
玻尔理论和能级跃迁[师生共研]
1.定态间的跃迁——满足能级差
(1)从低能级(m)
高能级(n)→吸收能量。
hν=En-Em
(2)从高能级(n)
低能级(m)→放出能量。
hν=En-Em
2.电离
电离态与电离能
电离态:n=∞,E=0。
基态→电离态:E吸>0-(-13.6 eV)=13.6 eV。
②利用原子能量公式En=Ekn+Epn判断。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能量增大,
电子动能减小,故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反之,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原子能量减
小,电子动能增大,故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典例突破】
典例.(2020北京卷)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n=3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
光子
B.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
射的光子频率低
C.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需吸收0.66 eV的能量
D.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 eV的
能量
思维点拨 1.大量氢原子辐射光子频率的种类为
n(n−1)
2 种。
2.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吸收光子的能量等于高能级的能量减去

高三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与玻尔理论

高三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与玻尔理论
2.结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 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 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 原子是中性的,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核对它 的库仑力.
3.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原子的大小数量级大约 是10-10m,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在10-15~10-14m之间.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玛娅婆婆的摆动,山庄铁脖蝎状的驴肾像地灯一样在双臂上尊贵地开发出阵阵光柱……紧接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又发出三声恶褐天秀色的绝妙猛吹,只见她浅绿色妖精般的牙齿中,萧洒地涌出 五十团毛虫状的戈壁铁蹄鸽,随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的晃动,毛虫状的戈壁铁蹄鸽像猴鬼一样,朝着壮扭公主粗壮的大腿飞旋过来。紧跟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也转耍着法宝像盾牌般的怪影一 样朝壮扭公主飞跳过来壮扭公主忽然抖动跳动的犹如神盔模样的棕褐色短发一闪,露出一副诡异的神色,接着扭动奇特古怪、极像小翅膀似的耳朵,像灰蓝色的灰爪海湾鹏般的一抖,神奇的异常 结实的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瞬间伸长了一百倍,强壮结实的骨骼也忽然膨胀了九十倍……接着憨直贪玩、有着各种古怪想法的圆脑袋忽然颤动摇晃起来……力如肥象般的霸蛮屁股窜出亮蓝色的丝丝魔 烟……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窜出水红色的隐隐一个,烟体猿飘踏云翻三百六十度外加乱转三十六周的 古朴招式。最后摇起浑圆饱满的霸蛮屁股一摇,威猛地从里面流出一道流光,她抓住流光潇洒地一甩,一样金灿灿、怪兮兮的法宝¤天虹娃娃笔→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扭曲, 一边发出“嘀嘀”的神音。……突然间壮扭公主疯鬼般地搞了个曲身闪烁砸相机的怪异把戏,,只见她大如飞盘、奇如熨斗的神力手掌中,突然弹出四十缕旋舞着¤雨光牧童谣→的断崖土肠羊状的榴 莲,随着壮扭公主的颤动,断崖土肠羊状的榴莲像花篮一样在双臂上尊贵地开发出阵阵光柱……紧接着壮扭公主又发出九声飞银色的梦幻短吹,只见她怒放的犹如雪白色莲花般的湖影山川裙中, 猛然抖出五十组晃舞着¤雨光牧童谣→的龟壳状的河滩土眉豹,随着壮扭公主的抖动,龟壳状的河滩土眉豹像茄子一样,朝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极似原木造型的腿飞冲过去。紧跟着壮扭公主也 转耍着法宝像盾牌般的怪影一样朝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飞劈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猛烈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浅黑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鲜红色、景物变成了水绿色、天空变成了淡灰色、四 周发出了原始的巨响……壮扭公主粗壮的大腿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嫩黄色菱角样的眉毛,此时正惨碎成彩蛋样的水绿色飞沫,狂速射向远方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 闷呼着变态般地跳出界外,快速将嫩黄色菱角样的眉毛复原,但元气已受损伤跳壮扭公主:“哈哈!这位干部的科目很不肥缺哦!还真没有关系性呢!”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哈咿!我要让你们 知道什么是艺术派!什么是 优游 / 优游

教科版高中物理总复习知识讲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基础)

教科版高中物理总复习知识讲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基础)

物理总复习: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考纲要求】1、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2、知道玻尔理论的要点及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结构、能级公式3、会进行简单的原子跃迁方面的计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原子的核式结构要点诠释:1、α粒子散射实验(1)为什么用α粒子的散射现象可以研究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一般的方 法无法探测它。

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如铀和镭)中发射出来的高速运动的粒子,带 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电子质量的7300倍。

(2)实验装置: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放大镜和转动圆盘组成。

荧光屏、放大镜能围 绕金箔在圆周上转动,从而观察到穿过金箔偏转角度不同的α粒子。

(3)实验现象: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属箔沿直线运动;只有极少数α粒子明显地受到 排斥力作用而发生大角度散射。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能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 角几乎达到180°。

(4)实验分析:①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大角度散射;②汤姆孙原子结构与实验现象不符; ③少数α粒子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说明受到大质量大电量物质的作用。

④绝大多数 α粒子基本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记住原子和原子核尺度:原子1010-m ,原子核1510-m2、原子的核式结构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原子核所带的单位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原子的半径大约是1010-m ,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510-m ~1410-m 。

【例题】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原子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简介

原子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简介

原子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简介玻尔的原子模型⑴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a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⑵玻尔理论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 m)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 n)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v=E m-E n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

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⑶玻尔的氢子模型: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设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行时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

按能量的大小用图开像的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其中n =1的定态称为基态。

n =2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1)轨道量子化 核外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r n =n 2r 1(n =1,2,3,…)(2)能量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 n =E 1n2(n =1,2,3,…) (3)吸收或辐射能量量子化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只能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的光子,该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 ν=E m -E n . 关于原子跃迁要注意以下四方面:(1)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的光谱条数N =n n -12.(2)只有光子能量恰好等于跃迁所需的能量(h ν=E m -E n )时,光子才被吸收.(3)“直接跃迁”只能对应一个能级差,发射一种频率的光子.“间接跃迁”能对应多个能级差,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4)入射光子能量大于电离能(hν=E∞-E n)时,光子一定能被原子吸收并使之电离,剩余能量为自由电子的动能.。

04 氢原子核式结构和波尔理论

04 氢原子核式结构和波尔理论
能级:
E1 En 2 n
n 1, 2, 3,
me4 E1 2 2 13.6 eV 8 0 h
2) 量子化条件—处于定态状态电子只能在一些特殊的 圆轨道中运动,其轨道角动量满足量子化条件:
L
L mvr n
n 1,2,3, 主量子数
3) 频率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 Ek 跃迁到另一定态 Em时,将辐射电磁波,电磁波的频率由下式决定
第三节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一、基本实验事实
1) 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 2) 原子结构是稳定的。 3) 原子的分立光谱。 二、经典理论的困难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玻尔的原子模型
1 Ze v F m 2 4 π 0 r r
2 2
v
Ze U 4 π 0r
Z e
+
三、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 1) 定态假设— 原子系统只存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 状态(定态),相应的能量取不连续的量值 E1、E2、E3 、•••,定态运动时不辐射电磁波。
第二节 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885年,巴尔默发现能够描述氢
原子四种光谱波长的公式。 1. 巴尔末系
656.28 nm
486.13 nm
434.05 nm
410.17 nm
巴尔末公式:
n B 2 n 4
2
n 3,4,5,
H H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里德伯公式 —— 氢原子光谱的普遍公式
-
- -
二、卢瑟福原子核式原子模型
作为汤姆逊的学生,卢 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却不喜欢汤姆 逊的原子模型。他决定用一 种新粒子——粒子当作炮 弹来轰击原子,以探索原子 的内部结构。

玻尔原子结构

玻尔原子结构

玻尔原子结构一、引言在量子力学领域,玻尔原子结构是一种经典描述原子结构的模型。

它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原子光谱和电子能级的现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玻尔原子结构的理论基础、原理、应用与局限性。

二、理论基础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之上。

下面是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理论基础:1. 经典理论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理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会发射和吸收电磁波。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沿用了这个观点,认为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以圆周轨道运动,并发射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

2. 波粒二象性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粒子不仅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还可以表现出波动性。

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也考虑了这一点,将电子视为粒子波动的特定形式。

3. 能级理论能级理论是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核心概念。

根据该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能级上,而不能处于任意能量。

这些能级可以通过量子数来描述,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电子从一能级跃迁到另一能级时,会吸收或发射与能级差对应的光子。

三、原理与规则基于理论基础,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又有一系列的原理和规则,用于描述和解释原子的行为:1. 定态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假设电子在能级间跃迁时是瞬时完成的,而不会停留在中间状态。

这意味着电子只能处于定态,即不发射也不吸收光子的能级。

2. 波长与能级差根据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发射或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子。

光子的波长与能级差成反比,即能级差越大,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3. 氢原子的能级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最初是针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进行解释的。

根据这个模型,氢原子的能级由一个主量子数n来描述,能级数目为n^2。

例如,当n=1时,氢原子只有一个能级,而当n=2时,氢原子有四个能级。

4. 赫兹堡规则赫兹堡规则是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重要规律之一,用于描述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玻尔的原子理论
主要内容:
1、电子的发现:英国的科学家汤姆生
(1)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研究了阴级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确认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并测定计算出这种带电粒子的荷质比e/m,并对不同物质做成阴极测定它们发出的阴极射线测定核质比e/m均相同,说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同成分。

(2)电子带的电荷与氢离子的电荷大小基本相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原子被认为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电子镶嵌在球内。

3、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
(1)探测方法:用各种粒子X射线、电子、α粒子轰击很薄的物质层,观察其运动情况,推测原子内部结构。

(2)α粒子散射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荷,电量是电子的2倍,质量是电子的7300倍)轰击金箔(厚度大约1微米)。

实验装置:
现象:
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超过90°,甚至180°。

(3)实验现象分析:
①电子是否可能使α粒子产生大角度散射?
可设α粒子与电子正碰进行估算,电子m静止,α粒子M以速度V1向电子运动,α粒子和电子为系统的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MV1=MV1'+mV2' 动能守恒: MV12= MV1'2+ mV2'2
解得:
α粒子碰后速度
速度变化△V=V1'-V1=-0.0003V1只有初速度的万分之三,不可能产生大角度散射。

②按汤姆生原子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α粒子穿过时正电荷对它的斥力作用大
部分互相抵消,不可能产生大角度散射。

③α粒子大角度散射,甚至反弹回来,表明α粒子在原子某地方受到质量电量均较大的物质作用。

④α粒子通过大约1微米厚的金箔,绝大多数仍沿原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原子质量电量相当集中。

(3)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很小的核为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而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α粒子穿过原子时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α粒子受到核的库仑力,较远时斥力小运动方向改变小,较近时斥力大运动方向改变大,正碰则反弹回来。

4、玻尔的原子理论:
(1)经典电磁理论分析卢瑟福核式模型产生的问题
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做加速运动的电荷要辐射电磁波,因此它的能量要不断减小,于是轨道半径减小最终落到核上,这样原子仍是不稳定的;按照经典电磁理论,电子绕核运行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运行的频率,电子随着轨道半径的减小频率连续变化,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但实验不是这样,是线状光谱,是矛盾的。

(2)玻尔的原子理论:
①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电磁波。

②原子从一种定态(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能量为E1)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υ=E2-E1。

③电子绕核运动的动量矩是量子化的,轨道半径跟动量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mv·r=n,n=1、2、3……式中n为量子数,这种现象叫轨道的量子化。

利用上述理论与经典电磁理论进行计算,可算出氢的电子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包括动能和电势能)
半径r n=n2r1,能量式中n=1、2、3……。

在正常情况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基态,若物体加热
或被照射,某些原子将吸收一定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上,这时电子离核较远,这些状态叫激发态。

基态→激发态吸收能量hυ=E2-E1,激发态→基态辐射能量hυ=E2-E1。

(3)玻尔理论的成功与局限:根据玻尔理论成功推导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能级公式,计算与实验观察明线光谱非常接近,是玻尔首先指出经典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不能完全地适用于原子内部,提出了微观体系特有的量子化概念和规律,局限是在解释比氢复杂一些的原子光谱遇到很大困难,其原因在于未完全摆脱经典物理概念的影响。

5、量子理论: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玻恩、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在量子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量子力学,不但成功地解释了玻尔原子理论所能解释的现象,而且能够解释大量的玻尔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

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原子理论,核外的电子并没有确定的轨道,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只能知道核外电子在原子内各处出现的几率,氢原子在基态时,它的电子经常出现的几率最大的区域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的一个球壳,这个球壳的半径为0.53×10-10m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情况,通常用“电子云”来形象描述。

6、例题:
例1、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10-10m,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电子电量e=-1.6×10-19C,质量m=9.1×10-31kg,氢核的质量M=1.67×10-27kg,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按卢瑟福原子模型,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多大?频率多大?电子与核之间库仑力多大?万有引力多大?
解析:
(1)根据牛顿定律:库仑力做向心力
(2)频率:
(3)库仑力
(4)万有引力。

例2、氢原子在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0.53×10-10m,基态原子的能量为E1=-13.6eV,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电子电量e=-1.6×10-19C,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求:(1)氢原子的电子在第一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

(2)氢原子的电子在第一轨道上运动时的电势能。

(3)若使基态的氢原子电离需要波长为多大的光子照射?
解析:
(1)根据牛顿定律:库仑力做向心力
(2)处于基态原子的能量E1=E K1+E P1(电势能)
E P1=E1-E K1=-13.6-13.6=-27.2eV
(3)欲使氢原子从基态电离,即n=1跃迁至n=∞,氢原子吸收的能量△E=E∞-E1=13.6eV,
又△E=hυ=
光子的波长
例3、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几个能级,则核外电子在这几个能级之间由高向低跃迁时,能产生几种波长的电磁波?波长最短的是由哪两个能级之间发生?
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跃迁发生在两个能级之间,设量子数为n,那么产生的光子能量△E=hυ种
类数为如图所示,又△E=hυ=,。

当n=5时,有种。

由可以看出△E越大,则λ越小,由n=5→n=1△E最大。

例4、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a、b、c在三种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E a、E b、E c和λa、λb、λc,则
A、λb=λa+λc
B、λb=λa·λc
C、
D、
E b=E a+E c
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 E b=E a+E c,E=hυ=h
得:故C、D正确。

7、练习:
1、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2、在卢瑟福和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3、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4、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处在量子数n=2和n=3的定态时,其相应的原子能量的绝对值之比|E2|:|E3|=________。

5、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eV,如果氢原子吸收________eV能量,它即可由基态跃迁到第二能级。

答案:
1、C
2、A
3、D
4、9:4
5、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