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内吸杀菌剂

合集下载

新型内吸性杀菌剂——金力士

新型内吸性杀菌剂——金力士
+ - - “"- 4 一・ “ - - - -’ -・ -"--+ “ ”+ -+ ’ 十 + 4 -"- + — ・ ・ 4 + "-- - “+ ” -十 4 ’ + +
+ 一+ - ”+ -+ -4- + - -"- + " - 十 4 -+ - ”+ 一 - - -十 “ -"- + + + 十 + 4 -+ - ” -4- + + " 十 -+ - -"- 4 十 “+ - + 4 -"-- —
吸性三唑类杀菌剂 , 剂型为 2 %乳油 , 5 中华人民共 白腐病 ; 枣树锈病 ; 桃疮痂病 ( 黑星病 ) 柑橘炭疽 ; 和国农药正式登记证号 P 2 00 1 。 D 0 30 3 具有保护 、 治 病 、 疮痂病等防效优异 。近年来发现除对卵菌病害 疗 、 除作用及微量 熏蒸作用 。 铲 其作用机理 是通 过 无效外 , 对苹果 、 、 梨 桃等多种果树腐烂病和根腐病 干扰真菌体 内麦角 甾醇( 在真菌细胞膜构成 中起重 也有显著防效 。 要作用 ) 的生物合 成 , 从而破坏病原菌 的细胞膜 功
6 双向内吸传导作用强。 ) 叶片吸收后能输导到 果实和新梢上 , 根系处理可 以输导到地上部 分。 7 配方独特 , ) 作用点多 , 不易产生交互抗性 , 目 前 尚未有抗性报道 , 可连续使用或与保护性杀菌剂
收 稿 日期 : 0 5—1 2 20 2— 8
耐尔 、 普德金交替使用 。既可叶面喷施 , 又可灌根 ;
1提高喷布质量。 ) 喷布时力求周 到 、 均匀 , 喷头
器上 。
5注意喷施浓度 。花器耐肥力较低 , ) 故花期喷
条件下。配制浓度要求准确无 误, 宁低勿高 , 以免
距花朵不超过 2 m, 0c 以保证有足够 的溶液喷在 花 施浓度要 比花前 、 花后低 , 特别是在高温 、 干燥气候 2 注意气候因素 。应选择 晴朗无风天气 , ) 阴天 产生药害。 6 注意肥液雾化程度 。 ) 肥液雾化 程度越高喷洒 不喷 , 喷后数小 时内遇雨须重 喷。果树花期授粉受 精的最适温度为 2 2 2— 5℃ , 当气温低 于 2 2℃时 , l :0前或下午 3 0 后 喷布。 0o :0 得越均匀 , 效果越好 。不能用高压喷器 , 以免花器 选择近 中午时喷 布 ,如 高于 2 5℃ ,宜 选择 上午 受损 。

内吸杀菌剂

内吸杀菌剂
精品课件
2)制剂及使用
EBP:有40%、50%EC,及1.5%粉剂。 50%EC喷雾使用800-1000X,每隔7天防一次,连续3次;
1.5%粉剂,4-6公斤/亩。 IBP:有40%EC,50%EC,1.5%,2%,3%粉剂,17%颗
粒剂,40%EC,800-1200X喷雾,隔7天后再喷一次,G 用原药350-650g/亩。 使用应在水稻刚刚发病时用,如叶瘟出现急性病斑,穗 稻瘟在始穗---齐穗期,要连喷两次EBP或IBP,间隔5-7 天。IBP的G可施入稻田灌溉水中,逐渐释放。
有人把1977年以前商品化的内吸剂称为第一代内吸剂, 主要包括有机磷制剂,羧酸替苯胺类(萎锈灵),苯并咪 唑类(苯来特),羟基嘧啶类(甲菌定、乙菌定),哌嗪 类,吗啉类(十三吗啉)等,这类内吸剂的主要特点是:
精品课件
第一代内吸剂的主要特点
(1)在质外体运转,主要在由根向叶部运转 (2)在草本植物体内运转快,在木本植物体内 运转慢,主要防治禾谷类病害。 (3)对鞭毛菌引起的病害基本无效。 (4)容易出现抗药性。
精品课件
B、甲基托布津
化学性质稳定,对酸碱稳定,对人畜毒性低。 大鼠口服LD50=7500mg/kg,经皮LD50>1万mg/kg, 对多种植物的真菌病害具有保护与治疗作用,与多菌 灵有交互抗药性。 制剂70%WP,喷雾用1000-2000X, ➢ 可防麦类赤霉病,隔5-7天,连喷2次。 ➢ 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隔7天喷一次; ➢ 防油菜菌核病,在盛花期,间隔7-10天连喷3-6次; ➢ 还可防蔬菜白粉病,马铃薯环腐病,花生叶斑,棉花枯 萎病,高梁,西瓜炭疽病,对花生锈病无效,甚至会加 重病情,有刺激病菌生长的作用。
精品课件
B、乙膦铝的作用机制:

常用内吸性杀虫剂

常用内吸性杀虫剂

常用内吸性杀虫剂1、什么是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农药制剂被植物的茎、叶、根和种子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扩散,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这就是农药的内吸作用。

具有内吸传导性能的杀虫剂称之为内吸传导性杀虫剂,也称作内吸杀虫剂,如乐果、吡虫啉、杀虫双等。

内吸杀虫剂的优点,主要是使用方便,喷洒不一定要求很周到,并可采用处理种子的方式使用,省时又省药。

内吸杀虫剂还可用于防治那些藏在荫蔽处为害的害虫,如在叶背面的蚜虫、红蜘蛛等。

内吸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刺吸植物汁液的害虫,因而当蚜虫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吸取植株汁液时,药液就随植株汁液进入害虫体内,从而杀死害虫。

从这个角度讲,内吸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也属胃毒作用。

有些药剂仅能渗透到作物表皮而不能在作物体内传导,药剂从叶表面渗进叶片内能杀死叶背面的蚜虫。

因药剂不能从这片叶输送到另一片叶中去,对没有着药的这片叶子上害虫就没有效果。

药剂的这种作用叫做内渗作用。

仅具有内渗作用的药剂,不能当作内吸剂使用,施药时一定要求喷洒周到。

2、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特点由于内吸性杀虫剂在植株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因此,这类杀虫剂具有与其他杀虫剂不同的特点。

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点:⑴用途更广泛内吸性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作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又可进行叶面喷洒。

叶面喷洒时不像触杀性杀虫剂那样对均匀度要求过严,一般情况下只要喷洒到位,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⑵有较强的选择性多数内吸性杀虫剂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有效。

喷洒在植物表面后,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到体内;用作种子处理或灌根、涂茎、土壤处理时,传导量大,药效持久,对保护天敌和益虫非常有利。

⑶能有效杀灭隐藏害虫某些害虫能钻到叶表皮内,或卷叶、钻蛀等,内吸性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不受这些隐藏方式的影响,能将隐藏的害虫有效地杀死。

⑷不受降水的影响如施药后不久即遇大雨,触杀性杀虫剂易被雨水冲刷流失,既浪费药剂又污染环境;而内吸性杀虫剂由于容易渗透到植物体内,几乎不受雨水冲刷的影响。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

护和治疗作用。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烟草、橡胶、
二、苯并咪唑和托布津类
与纺锤丝的β微管蛋
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 管蛋白组装微管, 或使形成的微管解 装配,破坏纺锤体 的形成,使细胞有 丝分裂停止。
苯来特(Benomyl)
1-正丁氨基甲酰-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
多菌灵 Carbendazim
N-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2Z)-2-甲氧基亚氨基-2-[2-[[1-[3-(三氟甲 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
代森联
与吗啉类、三唑类、苯胺基嘧啶类、苯基吡咯类、苯 基酰胺类如甲霜灵无交互抗性。由于肟菌酯具有广谱、渗 透、快速分布等性能,作物吸收快、加之其具有向上的内 吸性,故耐雨水冲刷性能好、持效期长,因此被认为是第 二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肟菌酯主要用于茎叶处理,保护活性优异,且具有一 定的治疗活性,且活性不受环境影响,应用最佳期为孢子 萌发和发病初期阶段,但对黑星病各个时期均有活性。
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
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
25%戊唑醇水乳剂
5%己唑醇微乳剂
30%爱苗乳油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 杀菌剂,具有防治病害与调节作物生长的双重作 用。 杀菌谱: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锈病,水稻纹 枯病、稻粒黑粉病、鞘腐病、稻曲病,小麦纹枯 病、叶枯病、白粉病、锈病等 。 能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使水稻叶色变绿,延缓衰 老 。耐雨水冲刷,药效持久。 用药量:15-20毫升/亩;
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
1,2-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
噻菌灵(thiabendazole)
2-(噻唑-4-基)苯并咪唑

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的区别

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的区别

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的区别什么是保护性杀菌剂?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这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

防病特点:杀菌剂使用后,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什么是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内吸治疗性杀菌剂的应用历史较短,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药剂。

是指病菌侵入作物后或作物发病后,施用的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

这类杀菌剂称为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在病害发生之前应使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保护,防止病菌侵染。

若病菌已侵染或已发病,则应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杀菌治疗。

我们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预测预报,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进行预防保护:如何区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个庞大的家族,在蔬菜上出现的约有1000种,常见的有800种左右,占整个蔬菜病害的80%,所以看到一种病害首先要考虑其是不是真菌性病害。

真菌病害是目前已知病害中种类最多的病害,约占病害种类的80%-90%,各类病害中以真菌病害的症状类型最多,可以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真菌病害的症状特点是在受害部位出现真菌的繁殖器官,真菌在植物上形成的特征称为病症,是诊断病害是否属于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据。

真菌病害的症状有的十分明显,可以用于诊断病害的种类和真菌的种类,有的可以用病症和植物受害部位特征(病状)相互配合来初步诊断病害种类,有的要将病症在显微镜进行观察,鉴定病菌种类,再诊断病害种类。

真菌病害症状的出现时间不一,有的病害初期就出现明显的病症,有的在病害的后期才出现病症,有的病害的初期症状与后期症状相似,有的病害初期和后期症状差别很大。

内吸性杀菌剂是指什么?有哪些主要功能?

内吸性杀菌剂是指什么?有哪些主要功能?

内吸性杀菌剂是指什么?有哪些主要功
能?
药剂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向顶传导,能传导到植物体其他未受药部位,并且能够杀灭病菌,或防止外部的病菌侵入,这种药剂叫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叶面喷洒时,要求药剂有一定的浓度,并且要覆盖均匀。

内吸性杀菌剂可以起到化学治疗作用,对于未被病菌侵染的植物,喷施内吸性杀菌剂后也可以在植物体内预防病害入侵,从而减轻或预防病害的发生。

治疗性杀菌剂是指在病菌已经与寄主植物发生接触或已经侵入
植物体内后,能够毒杀病菌,从而阻止病害发展的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感病前,先在植物表面施用,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侵染危害,要求杀菌剂在植物表面上保持较长时间,因此要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治疗性杀菌剂是病原物已侵入植物体内,在感病后施药,以杀死或抑制病原物生长,从而消除病原或中和病原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要求杀菌剂均匀地与病菌接触,能够较快速地发生作用,以达到迅速控制病害的目的。

内吸性杀菌剂有哪些.doc

内吸性杀菌剂有哪些.doc

内吸性杀菌剂有哪些
杀菌剂,在农作物中使用广泛,杀菌剂包含了杀生剂、杀菌杀藻剂,主要是杀灭细菌、真菌等病菌。

内吸式杀菌剂分类有哪些呢?内吸式杀菌剂种类多吗?我们常用的内吸式杀菌剂有哪些呢?文章中我们将详细的介绍下重点要闻:
内吸性杀菌剂有哪些
杀菌剂按照传导特性来分,可以分为内吸性杀菌剂和非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是指能通过植物叶、茎、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输导至作用部位的杀菌剂。

一般内吸性杀菌剂几种分类:1、苯并咪唑类2、苯酰胺类二甲酰亚胺类3、有机磷类4、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5、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常见的内吸性杀菌剂有多菌灵、三唑酮、戊唑醇,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噻菌铜、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甲霜铜、杀毒矾、拌种双等。

内吸式杀菌剂种类有很多种,文章中介绍的几种内吸性杀菌剂,不知道大家掌握了内吸式杀菌剂的知识了没有,希望文章对大家有帮助哦!。

杀菌剂的作用及防治原理

杀菌剂的作用及防治原理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

德化新陆专家讲述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

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

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

还有些杀菌剂如乙膦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

不同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

在病菌侵染前施于植物表面起预防保护作用的,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即保护剂;在施药部位能消灭已侵染病菌的,称为铲除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至病菌侵染的部位而消灭病菌的,称为内吸性杀菌剂,许多铲除剂也是内吸剂,两者大多有化学治疗作用。

因此,实用上常简单地将杀菌剂分成保护性和内吸性两种作用方式。

德化新陆专家讲述它们的作用机理,也可大致分为两类:1、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抑制能量的产生。

2、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甾醇等的生物合成。

保护性杀菌剂大多为杀菌谱广而杀菌力较低的产品。

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杀菌力较强,杀菌谱则较窄,其中有些品种对某种病原菌有专一的选择毒性。

由于内吸剂在菌体内的作用点比较单一,病菌容易由遗传基因的突变而产生抗药性。

为了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通常可选择适当的保护剂和内吸剂混合施用或轮换使用,这样可取长补短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使用时应根据病害发生的特点采取种子处理、叶面喷布和土壤处理等各种施药方法。

常见内吸杀虫剂

常见内吸杀虫剂

吡虫啉 乐果
杀虫双 丁硫克百威
用法用量:喷施,灌根,以25%水剂为准,对水600-800倍。 防治对象:不用太在意防治对象,对虱、蚜虫、蚧虫(介壳虫)、毛虫等鳞翅
目昆虫及其幼虫都有效。
(附加)杀虫单,杀虫单是杀虫双的相近品种,性质、机理、作用、防治对象 都一样。

丁硫克百威
甲氨基酸酯杀虫剂
吡虫啉 乐果
常见内吸杀虫剂
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 有机磷杀虫剂(乐果) 有机氮杀虫剂(杀虫双)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丁硫克百威)

吡虫啉
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 乐果
杀虫双 丁硫克百威
药效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
高,杀虫效果好 温 度
吡虫啉具有低毒、广谱、高效、 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的 特点;
性质
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杀虫双 丁硫克百威
属中等毒性,是剧毒农药克百威较理想的替代品种之一; 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 经口毒性中等,经皮毒性低,无累计毒性,无畸形,致癌和致突变; 其杀伤力强,见效快,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
吡虫啉 乐果
杀虫双 丁硫克百威
药效特点:脂溶性、内吸性好、渗透力强、作用迅速、残留低、有较长的残 效、使用安全等,对成虫及幼虫均有效,对作物无害。
杀虫双 丁硫克百威
乐果是广谱、内吸性杀虫、杀螨剂 乐果为中等毒性杀虫剂,在昆虫体内氧化成高毒性的氧乐果。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红蜘蛛、叶蝉、
粉虱、潜叶性害虫及某些蚧类,螨类。
红蜘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叶蝉
粉虱
斑潜蝇
吡虫啉 乐果
杀虫双 丁硫克百威
注意事项: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磷、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迅速水解,故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附加)氧乐果,氧乐果属高毒杀虫剂,所以不推荐*。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

龙源期刊网
内吸性杀菌剂
作者:李丽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6年第06期
产品特点
该产品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对病菌具有极强的杀灭效果,用药后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在短时间内传达到作物的叶片和果实表皮内部,迅速进入病斑及周围,杀死病菌,有效控制病斑的发展,起到突出的治疗效果。

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多种农药混配使用。

适用作物
用于防治小麦、水稻、玉米病害。

注意事项
1.首次使用请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2.喷雾时力求均匀周到,包括叶片正反面喷透,以药液微有下滴为宜。

3.配药施药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应穿戴保护性衣物、手套、口罩等。

施药时不进食、不饮水、不吸烟。

施药后应清洗全身及换洗衣物。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

4.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什么是内吸性农药?内吸性农药有哪些?

什么是内吸性农药?内吸性农药有哪些?

什么是内吸性农药?内吸性农药有哪些?内吸性农药是相对触杀性农药而言的。

触杀性农药意思就是,通过接触到害虫而杀死,很明显,这种药剂的缺点就是喷到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它不能被作物吸收。

内吸性农药是指施药时,植物的一个部位接触农药后,药液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植物叶片内(吸胀作用和内外细胞间的渗透压),药液可以随着植株体内的水分循环的而达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换个方式理解一下,我们举例子说明:1、杀菌剂的概念中有保护性,治疗性,铲除性等三种分类,其中后两种基本上都属于内吸性杀菌剂。

2、杀虫剂中,蚜虫吸食作物的枝叶,需要药液通过植物的汁液进行传导。

所以杀蚜剂基本上都是内吸性的。

菊酯内农药没有内吸性。

但阿维菌素只具有渗透性,没有内吸性。

3、除草剂中草甘磷属于内吸性农药,所以叶片上施药后5-7天杂草发生死亡,药液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传导,杂草根部也被杀死。

就是所谓的斩草除根啊。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品种中,属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的以及烟碱类的品种较多。

有机氯类杀虫剂中除林丹有微弱的内吸作用外,其他品种几乎没有内吸作用;而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都没有内吸作用。

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多数品种毒性高,有不少品种因为毒性太高、或残留时间太长而被禁止使用,如内吸磷等。

2013年年底淘汰的五个有机磷类高毒品种中有甲胺磷、久效磷、磷胺三个品种是内吸性杀虫剂。

当然,在近几年推广应用的几个低毒杀虫剂品种中,吡虫啉、氟虫腈等也是内吸性杀虫剂。

常见的内吸性杀虫剂品种列举如下。

一.有机氮类杀虫剂1、杀虫双①作用机理与特点杀虫双属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

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

②主要制剂18%水剂、45%可溶性粉剂、3.6%大颗粒剂等。

③防治对象水稻螟虫、纵卷叶螟、稻苞虫、蓟马、叶蝉、飞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菜螟虫;玉米粘虫、苹果蚜虫、梨星毛虫、柑桔潜叶蛾、达摩凤蝶等。

杀菌剂对植物的影响

杀菌剂对植物的影响

铲除性杀菌剂: 具有强烈的杀菌 力,能直接杀死 病菌或阻止病菌 入侵植物体。
生物源杀菌剂: 来源于自然界的 抗菌物质或微生 物,对病原菌具 有抑制或杀灭作 用。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杀菌剂能够干扰病原菌的细胞膜功能,抑制蛋白质或核酸的合成, 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某些杀菌剂能够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内水分外渗,使病原 菌死亡。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性强的植物品种,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生物杀菌剂,提高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生物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和管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使用寿命。
深入研究生物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和植物抗病机制,为新品种的培育和病害防治提供 理论支持。
作用机制:新型生物杀菌剂通过干扰病原菌的代谢过程或破坏其细胞壁结构,从而达 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干扰病原菌的代谢:杀菌剂能够干扰病原菌的代谢过程,影响其能量产生和物质合成,最终 导致病原菌死亡或失去致病力。
抑制病原菌的酶活性:杀菌剂能够抑制病原菌的酶活性,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反应,从而达到 杀菌效果。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杀菌剂能够破坏 病原菌的细胞膜结构及功能,抑制病 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轻病害的发 生和危害。
了解杀菌剂的 种类和使用范

根据植物的种 类和生长阶段 选择合适的杀
菌剂
控制杀菌剂的 用量和使用频

注意与其他农 药的交互作用, 避免产生药害
微生物种类丰富,具有多 种抗菌活性物质
微生物发酵生产杀菌剂, 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微生物杀菌剂具有环保、 低毒、高效等优点
微生物杀菌剂在农业生产 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预防植物病害:杀 菌剂可以有效预防 植物病害,保护植 物免受病原菌侵害。

曼哈顿生物科技专家为您讲述内吸性与保护性杀菌剂的不同以及常见杀菌剂的药害与控制

曼哈顿生物科技专家为您讲述内吸性与保护性杀菌剂的不同以及常见杀菌剂的药害与控制

曼哈顿生物科技专家为您讲述内吸性与保护性杀菌剂的不同以及常见杀菌剂的药害与控制曼哈顿生物科技专家为您讲述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有何不同什么是保护性杀菌剂?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这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

防病特点:杀菌剂使用后,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什么是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内吸治疗性杀菌剂的应用历史较短,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药剂。

是指病菌侵入作物后或作物发病后,施用的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

这类杀菌剂称为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在病害发生之前应使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保护,防止病菌侵染。

若病菌已侵染或已发病,则应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杀菌治疗。

我们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预测预报,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进行预防保护。

保护性杀菌剂咋用保护性杀菌剂常用的有铜制剂、硫制剂等,其作用是保护农作物,防止病菌侵害。

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需在农作物没有接触到病菌,或病菌未发生之前,将药剂均匀地喷洒到要保护的农作物上,若植物已经发病并造成一定损失后使用,则不会有防病效果。

2、喷施要均匀周到,叶片正反面药剂要覆盖均匀,进行全面保护,否则就不能彻底保护好植物。

3、注意有效保护期。

施药后植物生长出新的叶片、枝条,由于没有受到药剂的保护,仍可受害。

另外,一般农药喷施后的有效防护期是7天~10天,因此,第一次施药后隔7天~10天还需施第二次。

如有些蔬菜生长期,要喷药3次~5次或更多。

4、药量准确,水量足够,浓度合理,不宜随便加大或缩小,喷施至药液在叶面上欲滴为止。

农药内吸剂名词解释

农药内吸剂名词解释

农药内吸剂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农药内吸剂吗?这玩意儿可厉害啦!农药内吸剂呀,就
像是植物的秘密武器。

比如说,植物就像是一个小战士,而农药内吸
剂呢,就是给这个小战士配备的超级装备。

它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哦!当我们把农药内吸剂用到植物上,它就能
被植物快速吸收,然后传遍植物的全身,就好像小战士穿上了无敌铠甲,从里到外都得到了保护。

你想想看呀,那些害虫想要来侵害植物,可是植物有了农药内吸剂
这个秘密武器,害虫一靠近,哎呀,就被消灭掉啦!这多厉害呀!就
像你遇到坏人,你手里有一把厉害的宝剑,坏人根本就不敢靠近你,
对吧?
农药内吸剂的作用可不止这一点呢!它还能长时间地发挥效果。


好比你有了一个超级能量源,能持续不断地给你提供力量。

这样植物
就能长时间地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啦!
“哎呀,那农药内吸剂是不是什么都好呀?”你可能会这么问。

嘿嘿,当然不是啦!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哦。

就好像你有
了一把厉害的宝剑,但是你不会用,可能还会不小心伤到自己呢。

所以呀,在使用农药内吸剂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
来使用。

可不能随便乱用哦!不然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还可
能对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呢。

总之呢,农药内吸剂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但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使用它,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保护我们的植物呀!我的观点就是,农药内吸剂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造福,用不好可能就会带来麻烦啦!。

第十节内吸杀菌剂

第十节内吸杀菌剂

1)性能
A、纯品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纯品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具有大蒜臭味(但异稻瘟净不会污染稻谷)。 具有大蒜臭味(但异稻瘟净不会污染稻谷)。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 B、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二甲苯 对酸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 等,对酸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但异稻瘟净稳定性大 于稻瘟净。 于稻瘟净。 C、对人畜毒性低 EBP: EBP:小白鼠口服 LD50 = 237.7 mg/kg IBP: 490IBP:小白鼠口服 LD50 = 490-662 mg/kg 残效期: 稻瘟净10 10天 异稻瘟净3周以上。 D、残效期: 稻瘟净10天,异稻瘟净3周以上。 对植物安全无药害,可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 E、对植物安全无药害,可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 都可防治水稻小粒菌核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 F、都可防治水稻小粒菌核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 并可兼治稻飞虱、叶蝉。异稻瘟净药效高于稻瘟净。 并可兼治稻飞虱、叶蝉。异稻瘟净药效高于稻瘟净。
2)制剂及使用
EBP: 40%、50%EC, 1.5%粉剂。 EBP:有40%、50%EC,及1.5%粉剂。 粉剂 50% EC喷雾使用 800-1000X 每隔7天防一次,连续3 喷雾使用800 50 % EC 喷雾使用 800-1000X , 每隔 7 天防一次 , 连续 3 次 ; 1.5%粉剂,4-6公斤/亩。 粉剂, 公斤/ IBP: 40%EC,50%EC,1 粉剂,17% IBP : 有 40 % EC , 50 % EC,1.5 % , 2 % , 3 % 粉剂 , 17 % 颗 粒剂,40%EC,800-1200X喷雾,隔 7 天后再喷一次,G 粒剂, 40% EC, 800- 1200X 喷雾, 天后再喷一次, 用原药350-650g/亩 用原药350-650g/亩。 350 g/ 使用应在水稻刚刚发病时用,如叶瘟出现急性病斑, 使用应在水稻刚刚发病时用 , 如叶瘟出现急性病斑 , 穗 稻瘟在始穗---齐穗期 要连喷两次EBP IBP,间隔5 EBP或 稻瘟在始穗 ---齐穗期, 要连喷两次 EBP 或 IBP , 间隔5-7 --- 齐穗期, 天。IBP的G可施入稻田灌溉水中,逐渐释放。 IBP的 可施入稻田灌溉水中,逐渐释放。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一、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特点:高效、内吸、广谱。

除去卵菌和细菌之外,对大多数病害有效。

具有相似的抑菌谱和作用机制,大多数成员都可以转换为多菌灵,不同药剂品种易产生交互抗药性作用机制:干扰真菌微管蛋白的聚合,破坏纺锤体的功能,影响病原菌细胞分裂。

多菌灵是多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讲解共同产物,内吸非常广谱,其对多种病害都有非常广谱的的抑菌活性和防治效果,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内吸传递活性。

噻菌灵內吸广谱,抑菌谱类似于多菌灵,苯菌灵对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有效,可防止水果及蔬菜的储藏期病害,还可以用于医药及兽药作驱虫剂。

在农事生产中主要作为水果和蔬菜的保鲜剂。

硫菌灵/甲基硫菌灵不稳定,在自然界动植物体内及土壤中易转换为多菌灵。

可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及棉花的白粉病、黑星病、灰霉病、青霉病,花腐病和菌核病及一些镰刀菌所致病害,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效突出。

乙霉威(氨基甲酸酯类)有效的防治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灰葡萄孢病菌引起的葡萄和蔬菜病害。

对黄瓜灰霉病、茎腐病,甜菜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可以用于保鲜。

二、苯甲酰胺类:甲霜灵、抑霉威、恶霉灵甲霜灵/精甲霜灵高效、内吸、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植物病原卵菌,尤其是对霜霉目病害有特效,持续期长。

可采用喷雾、灌根和种子处理。

作用机理:抑制RNA聚合酶I的活性,使菌体内三菱酸核苷大量积累。

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咪唑类主要品种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晴菌唑、咪鲜胺、种菌唑、丙硫菌唑、粉菌唑、环丙唑醇、氟环唑、已唑醇、氟菌唑、晴苯唑、四氟醚唑、啶菌恶唑等。

特点:內吸、广谱,除卵菌和细菌病害之外,对大多数的真菌病害有效,药效期长,注意:三唑类对双子叶植物,某些品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机理:抑制麦角淄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影响病原菌的正常生长。

三唑酮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向顶性传导的内吸性杀菌剂,高效、广谱、持效期长、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和黑穗病。

戊唑醇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和叶片喷雾,可有效的防治麦类的黑穗病、锈病、赤霉病;花生的褐斑病、白粉病等。

几种内吸药剂对烟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几种内吸药剂对烟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几种内吸药剂对烟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烟蚜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常常侵袭烟草植株,给农民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控制烟蚜的数量,农民经常使用内吸药剂进行防治。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内吸药剂对烟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吡虫啉是一种常用的内吸药剂,对烟蚜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研究表明,在室内条件下,吡虫啉对烟蚜的毒力较强,能迅速杀死大部分病虫,有效防止其繁殖和扩散。

在田间试验中,经过适当的浓度和施药时间,吡虫啉能够显著降低烟蚜的密度,减轻其对烟草的危害。

吡虫啉、菊酯类药剂、氟虫腈和噻虫嗪是常用的内吸药剂,对烟蚜具有一定的毒力和防效。

根据烟蚜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农民可以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以达到降低烟蚜密度、保护烟草生长的目的。

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使用药剂,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对人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几种内吸药剂对烟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几种内吸药剂对烟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几种内吸药剂对烟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烟蚜是一种危害作物的害虫,在农业生产中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
烟蚜,人们开发了许多内吸药剂,并进行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的研究。

本文将着重探讨
几种内吸药剂对烟蚜的毒力及田间防效,并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介绍一下内吸药剂的相关知识。

内吸药剂是指可以通过植物体内部吸收,达到杀
虫效果的药剂。

内吸药剂的特点是对害虫杀灭作用迅速,因此在烟蚜的防治中发挥着积极
的作用。

常见的内吸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啉、悉尼唑等。

吡虫啉是一种内吸杀虫剂,它对烟蚜有较好的室内毒力。

研究表明,吡虫啉可以通过
叶片内吸作用,迅速到达害虫体内,破坏其神经系统,造成烟蚜死亡。

在室内毒力试验中,吡虫啉对烟蚜的致死浓度50(LC50)为0.015mg/L,说明吡虫啉具有较强的杀虫效果。


田间防效试验中,喷雾吡虫啉对烟蚜的防效达到90%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说明吡虫啉
在田间防效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吡虫啉、噻虫啉和悉尼唑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几种内吸药剂,它们对烟蚜的室内毒
力及田间防效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内吸药剂进行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使用内吸药剂时
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施用或者使用禁用药剂,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或者药剂残
留问题。

还需要密切关注烟蚜的抗药性情况,避免由于长期大面积使用而导致抗药性虫种
的产生。

希望通过对内吸药剂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更好地控制烟蚜这一害虫,保障农作物
的安全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H苯并咪唑-2基] 氨基甲酸酯
甲基托布津
thiophanate-methyl
NH ·CS ·NH ·COOCH3
NH ·CS ·NH ·COOCH3
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
1、特点及应用
A、多菌灵:溶于部分有机酸形成盐,化学性质稳定,毒
性低, 广谱,内吸无残毒。
大鼠口服 LD50>10000mg/kg,经皮 LD50>1.5万mg/kg, 制剂有40%胶悬剂,25%、50%WP 用0.2-0.3%拌种可防麦类黑穗病及棉花苗期病害。 用500-1000×喷雾,可防子囊菌和大多数半知菌类中
应用:拌种、土壤处理 小麦拌种防黑穗病,0.1-0.2% O CH3 CONH S O 亚砜衍生物
防棉花枯黄萎病,0.5-0.8%拌种
麦类锈病 200-400X喷雾,隔10-15 天喷一次,共喷3次。
氧化萎锈灵:
体外杀菌活性弱,但体内稳定,不易分解,
药效长,可防花生锈病,可做喷雾及种子,土壤
处理。
的病原菌,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重要药剂,对三麦赤
霉病,稻瘟病,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禾谷类黑穗病及 棉花苗期病害,果树白粉病,蔬菜黑斑病均有较好防效。
B、甲基托布津
化学性质稳定,对酸碱稳定,对人畜毒性低。 大鼠口服LD50=7500mg/kg,经皮LD50>1万mg/kg,
对多种植物的真菌病害具有保护与治疗作用,与多菌
5、一般不需要加辅助剂,对作物比较安全,不易引起药害。 6、在杀菌作用方面:内吸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的生长,对孢子萌 发作用不大,只有在较高浓度或较长的作用时间下才能抑制孢子的萌发, 起杀菌作用,它主要是抑制菌的生物合成,对生物氧化作用不大,而有 个别品种是提高植物抗病力,也就是具有免疫性。
二、常用的内吸杀菌剂
第 十 节 内 吸 杀 菌 剂
远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寻找内吸杀菌剂的研究, 直到1960年前后才出现了防小麦锈病的氨基磺酸类杀菌剂 (有机硫类的敌锈钠、敌克松),但这些药剂作为一个内
吸剂来说,也是很勉强的,直到1966年开始出现了能在大
田广泛使用的内吸剂,萎锈灵、托布津,1967年苯来特的 应用在生产上具有实践意义,才被公认为内吸剂使用,这
灵有交互抗药性。 制剂70%WP,喷雾用1000-2000X,

可防麦类赤霉病,隔5-7天,连喷2次。 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隔7天喷一次; 防油菜菌核病,在盛花期,间隔7-10天连喷3-6次; 还可防蔬菜白粉病,马铃薯环腐病,花生叶斑,棉花枯 萎病,高梁,西瓜炭疽病,对花生锈病无效,甚至会加
(一)有机磷杀菌剂 (二)苯并咪唑类和托布津类 (三)羧酰替苯胺类(又名恶噻英类) (四)甾醇抑制剂 (五)苯基酰胺类
(六)氨基甲酸酯类
(七)取代脲类 (八)异恶唑类
(一)、有机磷杀菌剂
1、硫代磷酸酯类 ①硫赶磷酸酯类: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散主 要防水稻稻瘟病。 ②硫逐磷酸酯类 甲基立枯灵(利克磷)对罗氏白绢病,丝核菌属, 玉米黑粉病,灰霉病,核盘菌,禾谷类全蚀病,青霉
病有高效,但对疫霉菌,腐霉菌,镰刀菌和黄萎轮枝
菌无效。防多种作物的苗立枯病,菌核病,雪腐病; 防丝核菌引起的马铃薯茎溃疡病和茎腐烂病。
2、磷酰胺类
三唑磷胺 防白粉病,有内吸杀虫杀螨性 疫霉病
3、金属有机磷化合物
乙磷铝(疫霉灵)防霜霉病、 有的品种还具有兼治害虫的作用(防飞虱、叶蝉)。
通式: RO RO O P X
并可兼治稻飞虱、叶蝉。异稻瘟净药效高于稻瘟净。
2)制剂及使用
EBP:有40%、50%EC,及1.5%粉剂。
50 % EC 喷雾使用 800-1000X ,每隔 7 天防一次,连续 3 次;
1.5%粉剂,4-6公斤/亩。 IBP :有 40 % EC , 50 % EC,1.5 %, 2 %, 3 %粉剂, 17 %颗 粒剂,40 % EC,800 - 1200X 喷雾,隔 7天后再喷一次, G 用原药3期使用,以防给稻谷带来
残臭,安全间隔期要长一些, IBP 不存在此问题, 安全间隔期要在20天以上。 c、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后有增效作用,但对人 畜的毒性也提高,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乙膦铝
phosetyl-al(疫霉灵)

C2 H5 O P O H O

3
AL
三乙基磷酸铝
统保护剂与内吸剂混合使用。
5.加强对菌无毒性化合物的研究,出现了影响病菌致病过 程的抗穿透化合物,如三环唑。
一、内吸杀菌剂的特点
1、水溶性都很低。
2、可在植物内传导,对侵入到内部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效。
3、防病谱有宽有窄,有的可防十几种(苯并咪类)病害,有的只 能防一种病害(嘧啶类只防白粉病)。
4、抗药性问题比较严重。
O CH3 CONH 2、3-二氢-6甲基-5-苯 胺基甲酰-1,4-恶噻英
oxycarboxin(plantavax)
O S O O CH3
CONH
2、3-二氢-6-甲基-5-苯胺 基甲酰-4,4-二氧化物
1.共同特点:
均为白色结晶。除强酸碱外,可与任何农药混 用。水中溶液解度170-1000ppm。均为内吸性强的治 疗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防治担子菌引起的 病害,如禾谷类黑丝病、锈病 、棉花枯、黄萎病、
4、有机磷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A、稻瘟净,异稻瘟净作用机制:
它们的结构相似,生物活性谱大致相同,彼此存在着 交互抗性,可以推断其作用方式是一致的——即抑制细胞壁 的合成和细胞膜的渗透性。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和纤维素,此外尚有色 素,一些多糖物质和少量的果胶蛋白质以及微量的碳水化合 物,脂肪和矿物质,甲壳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 而以上二种杀菌剂抑制细胞壁的形成主要是抑制了乙酰氨基 葡萄糖的聚合,这使甲壳质无法形成,细胞壁不能正常合成, 继而造成原生质裸露瓦解表现中毒。对细胞膜的影响主要是
制剂:75%WP 应用:叶面喷雾: 2.5升/亩
土壤处理:6升/亩,
灌根用:200ppm,500ml/株
作用机理:
萎锈灵及氧化萎锈灵是在内吸杀菌剂中唯一的作用于 生物氧化的内吸剂,它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作用点在琥
珀酸到辅酶Q之间的还原酶系的特定部位----血红铁硫蛋
白。不同生物的血红铁硫蛋白不同,其蛋白质的氨基酸排 列不同,对萎锈灵类药剂的敏感性都不同,这就是影响到 菌类的生物氧化,而对作物无药害的原因。 萎锈灵能渗入萌发的种子而杀死种内的病菌,而氧化
使用应在水稻刚刚发病时用,如叶瘟出现急性病斑,穗
稻瘟在始穗 --- 齐穗期,要连喷两次 EBP 或IBP ,间隔 5-7 天。IBP的G可施入稻田灌溉水中,逐渐释放。
(3)使用注意事项
a、都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能与除草剂敌稗
混用(因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稻体中酰胺水解酶,使
水稻失去对敌稗的解毒能力)否则会引起药害。
(1)在质外体运转,主要在由根向叶部运转 (2)在草本植物体内运转快,在木本植物体内
运转慢,主要防治禾谷类病害。
(3)对鞭毛菌引起的病害基本无效。 (4)容易出现抗药性。
1977年以后,内吸杀菌剂有了新的突破进入
第二代内吸杀菌剂,其特点为:
1.以甾醇抑制剂出现为标志(如粉锈宁、羧锈宁)
2.具有向基性传导和双向传导性。(如吡氯类,瑞毒霉) 3.扭转了对鞭毛菌不能防治的状态,出现对霜、疫霉病效 果特好的药。(如普力克) 4.对抗药性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为延缓其发展,采用传
病),黑星菌,轮枝菌,丝核菌,壳针孢菌,葡萄孢属,小
尾孢属等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效,但对藻状菌无效,对子 囊菌的作用有选择性。
多菌灵 carbendazim
N N C NH COOCH3
苯来特 benomyl
N C NH COOCH3 N CONHC4H9
H
甲基-1H-2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
甲基- [1-(丁胺基甲酰基)
A 、防黄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 40 % WP187.5g ,兑水 50Kg 喷雾
(300-400X),间隔7天,共喷4次。 B 、防白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 40 % WP550 - 750g/ 亩,兑水 75 -
150Kg喷雾,间隔10天,共喷2-3次。(200-300X)
C 、棉花疫病, 40 % WP187.5 - 375g/ 亩,兑水 75Kg 喷雾,间隔 7 - 10 天,共 喷2-3次。(200-400X)
2)、应用
双向传导的内吸杀菌剂,选择性较强,是防治鞭毛菌病害的重要品种,对 霜霉、疫霉菌效果好,但对马铃薯,番茄晚疫菌效果差。主要用于防治由单轴 霉属(葡萄霜霉病),霜霉属(白菜霜霉病)等引起的作物霜霉病。 制剂由80%WP,40%WP,90%可溶性粉。 商品Mika是由50%乙膦铝+25%灭菌丹复配的75%混剂。 Phodax 由44%乙膦铝+26%代森锰锌的复配70%混剂。
3、作用机制
苯来特与甲托布津在植物体内以转化为多菌灵的形式起 作用,MBC(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 MBC 对核苷的生成有阻碍作用,能抑制DNA的合成,进
而影响到菌丝的生长,影响菌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三)、羧酰替苯胺类(又名恶噻英类)
萎锈灵 氧化萎锈灵
carboxin(vitavax)
重病情,有刺激病菌生长的作用。
2、作用部位及药效
二者均易被植物根部吸收,绿色部分吸收慢,多菌灵对 植物的表皮角质层通透性较慢,故用在根部,进行种子处理 效果好,使用多菌灵在酸性条件下(PH=2.5-3)可提高药剂 的通透性,加速运行,在使用时加一些 AL2O3 (平平加)酸 性表面活性剂 ,可提高防效。
丝核菌病。
2.毒性:
萎锈灵:小白鼠口服 LD50 = 3820 mg/kg,
兔经皮 LD50 > 8000 mg/kg。 氧化萎锈灵:大白鼠口服 LD50 = 2000 m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