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化”“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
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化”“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基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化学概念教学既要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普遍规律并总结成概念,实现从情境到概念的理论构建(即从“情境化”到“去情境化”的过程),又要能将概念还原到现实情境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经验还原(即从“去情境化”到“再情境化”的过程)。
本文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为例,对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化”“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进行分析。
一、概念教学的特点与困境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后形成的,其特点是用词或词组来对共性进行表达。
如“溶液”的定义为“物质以分子、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从概念中抽取出的关于溶液特征的有效词组有“均一”“稳定”,关于溶液形成本质的有效词组有“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混合物”。
这就是人们从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分散系中提取出来的共性,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共性去继续其他思维活动,如溶液的导电性分析、浊度分析、溶解度分析等等。
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对于从未接触过的抽象概念缺乏兴趣和理解力,需要大量感性认识的支撑。
情境正是提供感性支撑的最佳途径。
从学习心理角度看,有趣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从学习经验角度看,熟悉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知的基础,促进了概念形成;从学习发展角度看,情境的变化能带动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的思维。
但仅靠学生在情境中对概念进行轮廓性的概括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语言文字对概念进行科学化概括,体会思维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若不能及时去情境化,还原对概念的理性认知,学生就难以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转化过程;同理,知识的迁移能力需要在情境的发展和变化中反复锤炼,只有通过“再情境化”,创设与初始情境相关联的迁移情境,利用所学概念解决新的问题,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真正实现概念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初中化学说课辅导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辅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4. 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出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讲解: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及变化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反应等方面。
(2)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化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其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合成和分解等方法。
3.讨论:
(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纯净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单位,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总结:
通过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以及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
四、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课堂作业:
1. 阅读相关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
化学基本教案初中
教学内容:化学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掌握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3. 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化学的概念,并与学生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二、提出问题(10分钟)
1. 什么是元素?
2. 什么是化合物?
3. 什么是混合物?
三、讲解基本概念(15分钟)
1. 首先解释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进行举例说明;
2. 探讨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将两种颜色不同的颗粒(如盐和糖)混合在一起,观察它们是否可以分离;
2. 将盐和水混合后进行加热,观察现象。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各种物质间的差异。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浅谈如何加强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
时, 及时提 出问题 , 为什 么水 中的 自磷 和铜 片上 的红 磷 没有燃烧 ?引导学生分析 、 比, 出结 论. 对 得 教师还
可以增加一些演示实验来强化学生对概念 的理解 , 如 向热水 中的白磷通人 氧气 , 使水 中的 白磷 燃烧 ; 也可 增加一些有趣 的实验 , 白磷溶解在 C 2 如 S 中并用其浸 泡滤 纸 , 甘油滴在 KMn O4晶体上着 火等. 教师要 有 意识创设 问题情景 , 培养学 生的 问题 意识 , 以学生 要 为主体 , 引导学生去分析 、 比、 对 概括 , 从而形成概念.
教 学经纬
浅 谈如 何 加 强初 中化 学栅 念 的 教 学
广西 武鸣县城 厢镇 第三初级 中学( 3 1 0 王树 刚 500 )
在初 中化学教材 中 , 基本概 念几乎 每节 都有 , 而 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 的基础知识 , 准确地 理
解 概 念 对 于 学 好 化 学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三 化 学 基 本 概 初 念多而且抽象 , 学生要领 会和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 定 的难度 , 因此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 , 把好这 一
1 引 导 学 生 多 观察 , . 多分 析
课外活动是 课 堂教学 的延 伸 , 者 可 以互相 结 两 合、 互相促进. 内容 丰富充实 , 教师指 导得 当的课 外活
动 , 以让 学 生 在 知 识 性 、 学 性 、 味性 的 活 动 中 展 可 科 趣
开智慧的翅膀 , 脑 、 手 、 动 动 多思 、 多做 , 中受到 鼓 从
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 面谈谈我 的教学体会. 下 利用 演 示 实验 。 学 生 形成 概 念 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的 自然科学 , 通过实验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初中化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概念和理论,在理论上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化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正确的化学概念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做法。
1.示范法教学化学概念多为抽象概念,不能被直接感知到,因此,示范法教学是化学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亲眼看到、观察到相关现象,进而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
通过教师示范、生动的讲解和问题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总结并掌握化学概念。
2. 比较法教学化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法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化学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可以比较化学方程式中的元素种类与数量、元素的化学性质等,通过比较来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3. 讲故事法教学讲故事法在化学概念教学中也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讲述化学现象和化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让学生沉浸在故事中,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化学知识,并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知和理解。
归类法是化学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化学概念的分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例如,可以将化学反应分类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将元素分类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等,通过归类可以更好地通晓化学概念。
5. 学生自主发现法教学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自主发现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材料和引导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化学概念的本质和规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与总结,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
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式有哪些
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式有哪些初中化学常用教学方式一、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对于较长的概念要浓缩要点,促进学生记忆。
对概念进行记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记忆概念之前首先要对概念进行相应地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相关内容了,才能准确记忆。
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记忆,可以让学生自己用自己话进行总结和浓缩,提炼化学概念中的要点,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记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学习催化剂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其记忆为“一变二不变”,这样在让学生对一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对二不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很容易就记忆住了“一变”是指催化剂能够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而“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进行化学反应的前后是不会变化的。
2.要进行相似概念的比较,避免混淆。
初中化学概念比较多,每个化学概念之间都具有一定联系,所以学生们在对概念进行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中的相似性,并进行比较,避免相似概念的混淆记忆。
另外,概念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交叉记忆、对立记忆也可以组合记忆,根据不同的概念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理解和记忆“氧化物”概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与“含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对比并记忆,通过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的理解,学生会明白什么是氧化物,其与含氧化物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这样就促进学生进行概念对比,提高记忆效率,并且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知识的理解。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分析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意义,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基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概念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
1.注重对关键字词的记忆,准确把握概念的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含义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准确严密地论述概念,并且要对某些用词不当而导致概念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入门基本概念教案
初中化学入门基本概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2. 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3.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4. 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5. 了解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6. 掌握氧化物的概念;7. 理解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8. 掌握离子的概念。
教学重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 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5. 氧化物的概念;6. 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7. 离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 元素、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5. 氧化物的概念;6. 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7. 离子的概念。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教学素材(如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问:这些物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多种物质组成?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化学变化是指在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等。
3. 举例说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的。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教案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教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化学学科,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3. 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
4.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5. 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
6.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实验和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4. 创设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反应。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和分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讨论。
4.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大概念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大概念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物质的结构
1. 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2. 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3.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4.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的性质
第二单元:物质的性质
1. 物质的颜色、硬度等性质
2. 物质的溶解性、导电性等性质
3. 物质的燃烧性、氧化性等性质
4. 物质的密度、沸点、熔点等性质
第三单元:化学反应
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4.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第四单元:酸碱中和反应
1. 酸碱的定义及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4. pH值的概念及其测量
第五单元:金属与非金属
1. 金属的性质及应用
2. 非金属的性质及应用
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
4. 金属的防护和利用
第六单元:碱性物质及其应用
1. 碱的性质及应用
2. 碱性物质的化学性质
3. 碱性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碱性物质的制备和纯度检验
第七单元:有机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2.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3.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4. 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八单元:化学能量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2. 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
3.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计算
4. 化学燃烧和化学能源
以上为初中化学教案全册范本的大概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
如 初 中 化 学 中 关 于 反 应 基 本 类 型 的 概 念 可 利 用 句 子 了溶解度概念的“ 四要 素” 更方 便了学生的记忆 、 , 掌握。
结 构 形式 , 段讲 清 概 念 。分 为反 应 物 与生 成 物 ( 段 ) 分 两 来
定义。
六 、 反 两 方 。 清 概 念 正 讲
缺 及概念认识 上 的错 误 , 这样 做有 利于 培养学 生严 密的逻 辑思 溶解 度 的定 义 , 一 不 可 。 维习惯 。
五 、 缩 要 点 . 于记 忆 浓 便
如学 习 “ 溶液 ”的概念 时 ,我让学 生注意几个 重点词汇 :
记忆 是理解 的仓库 , 准确 理解概 念 , 要 加强 记忆是 关键 。
有些 概念 , 有时 从正 面讲完 之后 , 再从 反 面来讲 , 可以使
也可 给学 生诙谐地 说成“ 左眼要看 反应物 , 眼要 看生成 学生加深理解 , 右 不致混淆 。例如在讲 了“ 氧化 物” 的概念“ 由两
物” 。不讲清学生就容易只看半截概念而出错 。如有这样一道 种元 素组成的化合 物中 , 如果其 中一 种是氧元 素 , 这种 化合物
征 文 选 登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
… 一 一 一
■ 文/ 志 杰 薛
一
、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 帮助 学 生 形 成概 种 生 成 物 多 种 一种
刚刚升 人初 中九年级 的学 生 , 思维能 力正是从形象思维到
定” 的特点 , 抓住 这几 个关键词 , 学生 就不难理 解 “ 液 ” 溶 的概 学生 的学 习很有帮助 。如“ 溶解 度” 概念可浓缩成“ 二定 一态计
念了。
三、 用句子 结 构形 式 。 段讲 清概 念 利 分
初中化学概念实际教案及反思
初中化学概念实际教案及反思
主题:化学概念实际应用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理解和
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牙刷上的
牙膏、水龙头中的水等。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一些常见的化学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学反应等,
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基本的理解。
3. 实际案例分析(2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化学概念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如洗衣粉中的化学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
4.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化他们对化学概念实际应用的理解。
反思范本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导入环节引起
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化学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概念讲解环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
化学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深入展开讲解,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进
一步加强。
在实际案例分析环节,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将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是在案例的选择上还可
以更具体些,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概念的实际应用。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需在概念的讲解和案例的选择上进行改进
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希望通过今后的教学实践,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
理解和应用化学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技巧
3 .多媒 体 增 趣
前提 , 是发 展学生 智力 , 也 特别 是逻 辑思 维能 力 的必 要 条 件 。因 此 , 本 概 念 在 教 学 中 占有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 基 下 面 结合 教 学 谈 谈 一 些 粗 浅 的认 识 。
提 高 学 习兴 趣 , 除 心 理 障碍 。 进 主 动 记忆 消 促 要 学 好 化 学 概 念 , 先 要 先 记 住 概 念 , 由 于 概 念 首 但 的 学 习 比较 理论 化 和 抽 象 化 , 以 学 生 常 常 会 遇 到 记 不 所 住 的 情 况 , 想 记 住 就 越 记 不 住 , 终 就 放 弃 对 化 学 的 越 最 学 习 。歌 德 说 :哪 里没 有 兴 趣 , 里 就 没 有 记 忆 。 如 果 “ 哪 ” 学 生带 着 欢 悦 的 心情 所 学 得 的 东 西 那 将 会 终 身 难 忘 , 在 教 学 当 中我 们 可 以 采 用 以下 方 式 来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化 学 概 念 的兴 趣 , 除 学生 害 怕 学 习抽 象 理 论 知 识 和 概 念 的 消 心 理 障碍 , 进 学 生 的 主 动 记忆 。 促 1 故 事 激趣 . 化 学 的研 究 过 程 是 人 类 不 断 探 索 的 过 程 。介 绍 科 学 家 的一 些 探 索 故 事 , 化 学 概 念 的 教 学 与 该 概 念 产 生 将 的研 究 过 程 联 系 起 来 ,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听 课 的 兴 趣 , 既 提 高上课注 意力 , 能 够使 学 生 加 深 对概 念 的理 解 和掌 又
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
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摘要化学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一、对化学概念与化学教学关系的理解1、化学概念的定义化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化学科学角度的概括,是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系统的有关物质化学运动规律及本质属性。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
是人们对物质发生变化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
2、对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作用的正确理解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中化学概念约占80%。
根据它们的学习属性,可以划分为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技能性概念。
现行的化学教学理论根据概念的学科属性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了分类,即:化学基本概念分为知识方面的概念和化学技能方面的概念。
因此,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即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笔者认为,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加强启发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
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要把握概念的关键字和词。
讲清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教师既要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同时又要时刻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这样不仅有助于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同时也有助于逐渐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2)要深刻剖析概念。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有效性概念是推理的依据,是理解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原理的有效性呢?一、剖析概念的内涵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是一定的。
内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质。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
如对于“催化剂”这一概念,一要抓住“改变”两字(有加快和减慢之意);二要以反应前后为条件,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三要明确“剂”的意思(指一种物质)。
二、理清概念的外延基本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分散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各个部分。
不同的概念间往往存在着某种关系,只要注意概念的外延,理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例如,复习“氧化物”概念时,可以与“含氧化合物”对比,提出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让学生思考,仔细推敲,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氧化物”概念中的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了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三、领会概念的要点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
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
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
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四、举反例理解概念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
如,“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课教案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课教案
主题:化学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和量的概念
3. 理解化学中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教学内容:
1. 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
2. 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
3. 量的概念:质量、体积、浓度
4.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提问学生对化学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基本单位和量的概念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 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的定义及区别
2. 讲解质量、体积、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讲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三、练习与总结(15分钟)
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分组讨论答案,互相学习提高
3.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习要点
四、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
1.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和学习课本内容
2. 提醒学生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求助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基础,容易理解,但需要学生多练习巩固
2. 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课后反馈】
本节课以化学基本概念为主题,对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单位和量的概念,以及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有了初步认识。
通过理论讲解、练习与总结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希望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内容,做好作业。
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既有理论性的研究,又有实际应用价值。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的重要时期,通过系统学习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科学的基本认识,为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化学的定义化学可以定义为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古代,人们对于化学的认识主要局限在药物的制备和实验室操作等实践方面。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物质的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具有可观察的质量和体积。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是由相同类型的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具有确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混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具有可变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类金属元素等不同类型。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纯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或合成。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既包括物质的变化,也涉及能量的转化。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物质之间原子或离子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物质。
2.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率。
反应速率可以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四、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式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式和系数组成。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解释与示例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解释与示例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角度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解释与示例进行探讨。
一、元素的概念解释与示例元素是化学中的基本物质,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的原子构成。
元素的特点包括具有独特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化学性质。
例如,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量为16,其化学性质包括能与其它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氧化物等。
二、化合物的概念解释与示例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组成成分和化学性质,不同元素的原子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具有溶解性和呈中性等特点。
三、离子的概念解释与示例离子是由于原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电的粒子。
离子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阳离子指的是带正电荷的离子,阴离子指的是带负电荷的离子。
例如,氯离子(Cl-)为阴离子,铜离子(Cu2+)为阳离子。
离子的形成与原子的电子结构有关,通过电子的进出,使原子达到稳定的电子壳层结构。
四、化学反应的概念解释与示例化学反应指的是发生在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变过程,即产物的生成和反应物的消耗。
化学反应是通过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或分解实现的,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加和反应等。
例如,氧化反应是发生氧元素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氧气与燃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五、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解释与示例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反应所产生的反应过程。
酸溶液具有酸味、能够导电、能腐蚀金属等特点,而碱溶液具有碱味、能腐蚀动物脂肪和皮肤等特点。
当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时,中和反应发生,生成盐和水。
例如,将氢氧化钠与盐酸按化学计量比混合,生成氯化钠和水。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解释与示例对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非常重要。
化学常识教案初中上册
化学常识教案初中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 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3. 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2. 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1)化学是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
(2)物质: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具有质量和体积。
(3)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形成的物质。
(4)元素: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化学基本单位。
(5)混合物:多种物质的混合体,各组分保持原有性质。
2. 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根据物质的形态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2)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质量、有体积、可以发生化学变化、有相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味道、密度、熔点、沸点等)。
四、教学方法:1. 同步讲解、示范演示;2. 课堂讨论、小组合作;3. 观察实验、实例分析。
五、教学资源:1. 化学教材、教学课件;2. 化学实验器材、化学品。
六、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化学的定义和相关概念;3. 教师示范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的性质;4.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物质的分类和性质;5. 教师总结归纳,澄清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七、课堂作业:1. 回答化学常识相关问题;2. 总结归纳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需求;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3. 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导和指导。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
化学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建立至关重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概念成为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概念的教学需要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现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对化学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比如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来说明酸碱的性质,通过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来说明金属与非金属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看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和现象,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并且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注重生活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现象和实例来进行讲解,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水的冰、液、气三态转化,食盐的腌制作用等。
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从而更容易理解化学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化学概念的教学通常涉及到一些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和现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多化学概念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把握的。
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注重图解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通过图示的方式,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概念,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PPT等方式,使用图表、示意图、实验视频等形式来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使得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四、注重启发式教学化学概念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发现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化学、认识物质属性及其规律的起点。
在教材中起到统率和制约全局的作用,它是整个化学知识的基石。
化学基本概念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要学好、教好化学必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而达到化学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避免只让学生死记化学概念,而没有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应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倾向,因此化学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1.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对象范围。
掌握概念的内涵是掌握概念的关键。
搞清楚概念的外延,是激发学生的催化剂。
例如,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此概念的内涵为(1)一定温度。
(2)100克溶剂。
(3)达到饱和状态。
(4)溶解溶质的质量。
概念的外延是指:一切可以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
又如催化剂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得物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得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概念的内涵是: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概念的外延是:能加快或减慢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并指能在反应过程中可能参加反应。
再如:在一些反应规律的叙述中:在化合物里,金属通常显正价,非金属通常显负价。
酸与多种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水。
其内涵都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常常是这样。
其外延则是:还存在有特殊的情况。
我们要讲这样的规律时,就要指出“普通”和“特殊”之关系。
因此讲解概念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内涵和外延。
采取循序渐进或借助形象语言等辅助方法讲授,从而做到正确、透彻、灵活、系统的讲授。
2.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
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度、化学变化等。
二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
如: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结构等。
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而有些概念较抽象,如元素、溶解度等,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学习时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
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
3.教学生学会运用概念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化学概念的目的,是通过概念学好其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大难点。
一般可指导学生按以下三个步骤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认真阅读分析题目,找出有关概念;第二,确定运用概念;第三,结合概念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化学教材上的一道题:请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增大了,因此这个反应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第一步:分析题目可知,本题所说的是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与此有关的概念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步:因为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这里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对本题可确定适用的概念是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
4.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化学概念中有许多字和词,既是理解概念的关键,也是与易混淆概念的区别之处。
如:电解质概念中的“或”字。
指水溶液和熔化这两个条件具备一个能导电的即是电解质。
而在非电解质概念中,则要重点强调“都”字。
此概念意思是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两个条件下都不能导电才为非电解质。
否则把“都”字理解为“或”。
则氯化氢、浓硫酸就不是电解质了。
又如酸和碱的概念中,讲授时要强调“全部”二字。
如忽视这两个字,则有可能把碳酸氢钠看做
是酸,把碱式碳酸铜看成是碱。
再如:电解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概念中,出现了“凡在”“凡能”的字样,这说明“包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物质,无一例外”,所以这类词要给以重点肯定,不能含糊其词。
另外,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一些词表达了物质的某一性质,如叙述浓硫酸的性质时,教材中这样说“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份……。
浓硫酸也能夺取纸张、木材、衣服、皮肤里的水份。
”一个“吸收”一个“夺取”。
它们分别表明了浓硫酸的两种不同性质。
“吸收”指出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发生的是一个物理变化。
“夺取”则说明了它的脱水性,它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总之,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可使我们抓住概念的特征去理解它。
这样能更好的记忆。
使用概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总之,教学时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新教材,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