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3行路难(其一)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3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3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句含义。

2、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感知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品味名句,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3、有情感的朗诵这首诗歌。

情感目标:1、理解诗人怀才不遇、苦闷抑郁的情感。

2、学习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人怀才不遇、苦闷抑郁的情感。

2、难点:学习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我们学过很多李白所写的诗歌,请问大家还记得是哪些诗吗?学生回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送友人》那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师生齐背二、检查预习(13分钟)大家背得非常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行路难》(其一)。

首先我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每一小组上一人展示自己的预习内容,教师进行查漏补缺。

如: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投:扔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我想像姜太公那样在碧溪边悠闲地钓鱼,又想像伊尹那样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

三、名句赏析(18分钟)大家表现的很好,说明大家预习得很到位。

我们知道李白从小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25岁就离开家乡仗剑远游,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

也正是因为这些他在42岁时被召入长安,供奉为翰林。

但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又遭到了权贵的谗毁,仅一年时间就离开长安。

这首诗就是他离开长安时所作的,所以诗中满是他的苦闷和抑郁。

他用行路艰难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请大家找出能够表现诗人怀才不遇、苦闷抑郁的句子。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句诗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诗运用了“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写出了李白面对美酒佳肴不能食用,内心苦闷不已。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句诗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诗运用了比兴的修辞,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

2.感受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诵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难点:感受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行路难(其一)》的情境。

2.朗读诗歌: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讲解诗歌: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主题、艺术手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情感。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课堂互动和交
流。

6.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或仿写一篇诗歌等,巩固所学知识和提
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教案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获知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这个人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来研究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可以引导学生从诗歌情感的起伏中进行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先熟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行路难》的思想内容及专题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运用以意递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情,让他们乐于诵读与感悟积累。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学习探究诗旨的知识扣鉴赏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体悟诗人的感情探究阅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3.合作探究诗歌中运用的用典象征手法和诗人的情怀,引导学生认识被朝廷“赐金还乡”的愁闷及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材料六、教学课时一课时行路难<->李白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的大意。

2.品味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情景,诗人的介绍、诗句的解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四、教学边程:(一)情境导入联系诗人生平唐诗是酒,宋词是画,它们是中国艺术宝库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是中国诗歌的双臂。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伟大的盛唐时代,谈到唐诗,分为四个阶段。

它们的代表诗人分别是初唐的“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等。

中唐诗人: 韩愈、白居易、孟郊、柳宗元等。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等,其中有一位诗人上至99下至刚会走,可谓妇孺皆知—李白李白诞生西域碎叶城,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台湾诗人余光中评价李白“涌入愁肠、七分代作月光,三分呼成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李白“赐金还乡”时还写下《赠李白》,诗云“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教案.docx

13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与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线串连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品诗情、会诗意,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字词,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难点: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一、导入新课有位诗人,24岁离开家乡,仗剑走天涯”,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只可惜“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dr,这位诗人就是——李白。

五月天的一首歌——《倔强》,跟李白的气质很相似。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 在李白的诗里一直都有这种自信而霸气的宣言。

这节课我们來一起看一下,李白在遇到挫折而感到悲愤的时候会如何表达呢?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欲借此实现自己“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

但三年将过,他不但宏愿难成,反遭奸佞诋毁,被迫离京,于是在与朋友饯别分离Z际,写下此诗。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金樽:zCin,盛酒的器具。

■珍羞:同“债美味的食物。

■直万钱:同“值二价值。

■投箸:zhd筷子。

■冰塞川:S&堵寒。

■今安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定、必然。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2)易错字词。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行路难》(其一)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都为传统的名家名篇,散文都是名胜记游之作,诗词则偏于抒发个人的情志怀抱。

在单元导语中提到:本单元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预习提示中提到要注意诵读课文,注意不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初读懂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诗作为一首乐府诗,在句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

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夸张、对偶、比喻、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和借用典故的写作手法,诗歌表现了诗人在人生道路艰难,仕途遇到阻塞的时候,在悲愤中不乏豪迈,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感,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提前发布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观看。

了解乐府诗特点,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关注诗歌中重点字词,读懂诗歌大意。

2.通过反复诵读,品析意象,重点品析“酒"与理“剑”两个意象,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和角度,了解诗人一波三折的感情变化和其政治抱负。

3.感悟诗中展现的人生追求与昂扬志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先生这句诗描绘的是谁?同学们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学生回答:李白;酒、月、剑、盛唐。

二、诵读诗歌明诗意活动一:解题,明确体裁特点1.行路难:乐府古题,《乐府解题》:“《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以及离别悲伤之意。

”这是一首古体诗。

2.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句式上七言夹杂三言,朗读时可以采用43节奏或者223节奏;让学生圈出韵脚,发现诗歌有换韵,整齐中有变化,摇曳多姿。

活动二:朗读诗歌(生自由读、师范读、生齐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好节奏;3.读出抑扬。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行路难(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其一)》,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新课解读】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

(1)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诗的诵读节奏。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比赛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比赛说课稿

作业布置
任选其一: (1)阅读其他遭遇困难却积极向上的 诗歌,制作属于自己的励志小诗集。 (2)将此诗改为一篇小说或散文,融 入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品味富于变化的不伤、
3 虽历经坚险却仍旧昂扬
向上的精神美。
四、教学过程
(一)活 力导入
(五)大 胆质疑
(四)感悟 收获
(二)反复诵 读
(三)与文本 对话
板块一:活力导入
让学生回忆分享自己遭遇困难 时的心情和做法,给其他学生以启 发。
板块二:反复诵读
自读 齐读
想象读 听读
师生配合读 个人展示
板块三:与文本对话
我从xxx句
诗中,读出了一
个xxxx的李白, 2
因为xxx.
1
你最喜欢的 句子是哪一句, 并从一个角度来 进行赏析说说原 因。
板块四:感悟收获
从诗人遭遇如此大挫折依旧扬 起希望的风帆,结合你的生活体验, 说说你的启示。
板块五:大胆质疑
这篇课文中,同学们还有哪些 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行路难(其一)》说课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分析 4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是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就是让学生掌 握鉴赏古诗和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 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了解我国古代优 秀文化,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文 章和诗歌的兴趣。
本首诗歌是我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佳作,是李 白离开长安的心情写照,突出地展现了诗人波澜起伏,跌 宕起伏的心情变化,最后传递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它不 仅鼓舞着李白度过被贬的失意时光,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 代人度过自己的坎坷时光。每个人都会有“不能食”“心 茫然”的艰难时光,希望通过对李白人生态度的学习,能 够在心理问题频发的今天,为每个学生的心里注入“长风 破浪”和“直挂云帆”的积极乐观之态度。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3 诗词三首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3.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诵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它孕育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他们就象满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颗,请大家读对联,猜一猜,他是谁?出示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学生:李白。

教师:(出示李白画像)没错,他就是李白。

大家对大诗人李白又有哪些了解呢?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次走进诗仙李白,一起来学习他的《行路难》。

写作背景: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

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

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

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

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

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是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二、读中感悟(一)吟读——读出节奏1.播放诗朗诵。

(要求学生注意读准个别生字,如:樽、斗、羞、箸、塞、太行、岐、沧等字并以课件的形式显示标注拼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要求读准、读顺、读熟)(二)诵读——读出情感1.分小组朗读并展示。

2.大家推荐学生朗读。

(三)品读——读出意境古诗赏析方法:1.品味语言——“炼字”2.品味语言——用典传情达意3.品味语言——修辞、句式的变化4.品味语言——感受警句、体味意境在这最后两句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教案

13 诗词三首教案行路难李白教学目标1、能过自主研讨、合作学习,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赏析诗歌、领会言外之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法。

学法:诵读、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并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屏显:_____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同学们知道杜甫这首诗写的是谁吗?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请联系具体的诗句,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屏显: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示例: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学生可能回答:如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4、“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嗜酒的李白,爱月的李白,藐视权贵的李白,才华横溢的李白,思乡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贺之章曾高度赞美李白,称他为“谪仙人”,意思是说李白是一名被贬谪的神仙。

也就是说李白身上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与气质,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与气质呢?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4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4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与反思

14诗词三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行路难(其一)一、说教材《行路难》(其一)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是诗人李白离开长安时的心情抒怀。

诗人借乐府古题《行路难》(其一)抒发了自己的苦闷、悲愤,以及仍执着追求理想的强烈自信。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义重大。

二、说学情《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变化,诗人的情感时而失落苦闷,时而充满希望,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句,使诗歌的感染力倍增!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因此在体会诗歌感情之后,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并谈谈收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作用极大!三、说学习目标1.抒情诵读。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2.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

3.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所以我将诵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说教法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的指导思想: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1.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诵读品味法——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六、说学法具体做法如下:1.批注法——勤动笔墨,写下感悟。

2.讨论法——合作探究,交流思想。

3.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七、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如下: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一开始,我就用翰林院学士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乡的故事导入。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2.出示目标,明确目的3.倾听文本,进入情境播放《行路难》(其一)的配乐朗诵,让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进入情境,而后出示金樽、珍羞、投箸、济沧海、歧路这几个字检测学生听读效果。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表格式)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复习李白其中一首诗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另外一首诗《行路难(其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了解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有诗近千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1.背景
李白在二十六岁那年,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但李白却不愿意像当时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希望借广泛的结交和诗文投赠培养声誉以此得到不寻常的提拔。终于,在他四十一岁时被玄宗召至长安,进入了翰林院。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这首诗就是李白无奈离京时,朋友为他设酒送别,在酒席上创作的。
后两句借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诗人期待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的感叹。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心茫然”的原因:(1)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自己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在现实中非常渺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

13《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词,理解诗词的内容。

2.通过反复吟诵,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进而体悟诗词的意境。

3.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诗词中的描写抒情,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诗词。

2.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进而体悟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诗词中的描写抒情,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行路难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读重点语句,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诗歌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李杜”。

2.写作背景《行路难》(其一)作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

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

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其一)。

3.明确生字词的音、形。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优质课教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优质课教案_2

《行路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2.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挣脱困难,积极乐观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板书:行路难李白)首先请同学们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一.字斟句酌,读出难1.同学们,从题目看,哪个字能体现出李白的心情?“难”字(板书“难”)2.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想一想哪些诗句写出了李白的“难”?(齐读后请学生读出自己所找到的句子)【预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3.这三句话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翻译,时间一分钟。

(请三位学生分别翻译三句话)【预设】(1)面对佳肴,我放下酒杯和筷子,不能下咽,拔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2)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3)世上行路多么艰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4.同学们已经读出了李白的难,接下来,结合写作背景,我们去看看李白为何而“难”。

【背景链接】(学生读)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组诗,本诗是其中一篇。

5.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三句话,试着品一品李白这杯苦酒。

(先请个别学生读,再齐读)二.师生共赏,理解难1.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轻扣李白的心扉,去深入的理解他的“难”。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赏析这三句话。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 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 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教案《行路难》(其一)教案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领会诗歌主题。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课文范读音频。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导入新课1、诗文导入: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没错,就是李白!2、走近诗人说到李白,我们还应知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或“大李杜”,而“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

一个爽朗大方的李白,一个豪气十足,淋漓畅快的李白,有时也会叹一声“难”,到底是什么让李白觉得“难”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名篇《行路难》。

了解李白整体把握(一)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首先请同学听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节奏。

2、黑板出示重要字音,学生跟写。

重要字音:金樽zūn 投箸zhù 歧qí路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

“直”同“值”,价值。

3、学生齐读,巩固发音。

4、一生单独朗读,划分节奏。

5、自主合作探讨,借助课后解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二)逐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老师启发,引导)诗歌大意: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一首乐府诗。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

2、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感知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

2、能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情感目标:
1、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学习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神。

3、引导学生能乐观面对人生的不如意。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设计理念
1、“平庸的老师只是叙述,良好的老师讲解,优异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迪激励。

”所以诗歌教学重在感染,唤醒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精神生命的意识。

师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作者的生命之脉;通过涵咏、揣摩去体悟语言符号所蕴涵的生命意象。

进而要求学生牢记在脑子里,融化到血液中,成为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给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在听、读、说、找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五、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联系在一起。

和李白并称“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天生好酒量、好诗才,众人皆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

(二)介绍诗人,了解背景
1、说到李白,那可是家喻户晓,我们从小到大学习过他许多的名篇名句。

现在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背过哪些名篇名句。

2、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说说你印象中的李白?
(板书:唐代诗人、诗仙、酒仙、豪迈、洒脱、浪漫主义诗人)多媒体:李白图像,认识李白。

(三)分层推进式诵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的烘托教学气氛。

(设计意图: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经过反复的诵读,自然就能体会诗人的用意和诗歌意境。

吟诵还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体悟诗歌神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
1、练读: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

3、品读:以老师的问题为开头回答问题——透过诗歌我读到了……如:透过诗
歌我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透过诗歌我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是一曲交织与的急剧变化的音乐。

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与激昂。

4、竞读:男女生比赛,自己说说朗读效果、情感的处理,
5、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6、齐读:女生齐读前三组诗句,男生齐读后三组诗句。

7、背诵:(设计意图:叶圣陶说过:“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品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
(四)疏通文意
(1)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2)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其他小组解答,学生不能解答,老师解答。

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

“直”同“值”,价值。

(3)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生评价。

(五)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

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夸张)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心情如何?(极度苦闷、抑郁)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停、投、拔、顾)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为什么难以下咽,心里一片茫然?(仕途艰难)用了哪种写法?(以乐景写哀)
3、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不是,是想像、是虚写)我们知道诗有含蓄精炼寓意深刻的特点。

诗人用“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什么?(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什么?(对理想的追求)李白的理想是什么?(是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当时进行的是否顺利?
4、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李白写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
(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
5、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6、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哪儿可以看出?表现了怎样的态度?(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了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
7、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文以载情”,诗歌也是如此,谁能说说这首《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
8、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歌,还要走进诗仙李白的内心世界,触摸他的灵魂,寻找我们心中的李白。

(师配乐范读,学生轻生跟读,体会诗歌中的诗人形象。

)让我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我从_________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李白。

因为_____________。

如: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

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本应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

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这句也常被后人作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内心苦闷前途艰难相信希望悲愤呼号充满信心)
9、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洒脱、自强不息的李白。

)
(六)练笔:
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过程中,你也一定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折,经受过痛苦,面对这样的境遇,你该如何对待?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展示学生作品)
(七)课堂小结:(播放音乐《我们等待那一天》)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认识了李白这位“谪仙人”,也因为走进他的内心,让我们获得了有价值的人生感悟。

在此我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