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

合集下载

专题03 诗歌鉴赏选择题(导学案)-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专题03 诗歌鉴赏选择题(导学案)-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导学案(三)选择题【真题体验】(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 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 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方法指导】解答古代诗歌综合性选择题“三步骤”第一步,反复咀嚼,读懂诗歌。

第二步,选项切片,找敏感点。

细读选项,依据常见设误点,圈定选项中的敏感词语。

第三步,分析比对,定出答案。

综合比对四个选项,用排除法确定存疑选项的正误,并选出答案。

选择题常见设误点设误一:重点词句含义理解(2022全国乙卷)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022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真题直击与解题方法指导(附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真题直击与解题方法指导(附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真题直击与解题方法指导(附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真题直击】[直击高考1](2019·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C项理解错误。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答案:C[直击高考2](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解析: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

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

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答案:BD[直击高考3](2015·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高中语文诗歌选择题

高中语文诗歌选择题

到满足。
主旨情感
A.“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 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可以寄 托自己的余生,并非“幽僻苍凉”。 故选A。

野 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D.尾联将笔锋转向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直率而又回味无穷。
语言风格
回顾考题,熟知陷阱
常见的设误角度: 1.意象意境概括不准 2.词句解说曲解原意(内容) 3.手法分析有失精准 4.主旨情感分析不当 5.语言风格分析不当
细循对策,提升几率
1、尽量有效读懂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 注释、关键词句、选项等)。 2、审清题目明要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注意常 设的陷阱,回到原文寻找对应点。) 4、正选排除巧妙用。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 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
比较困难。
词句(内容)概括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
主旨情感分析不当对策
如何准确分析情感主旨: ①明确抓手(意象词、情感词、修饰词),整体把 握。不要只关注答题点的选项,导致脱离文本的跳 读,断章取义,最终理解偏差。 ②寻找诗眼,把握感情总基调。 ③探究典故,分析典故背后的深层用意。
(2020·新高考2卷·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近五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30题精练

近五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30题精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十、(2018年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 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八、(201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二、(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专题复习(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专题复习(专题训练)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2019•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分析】⑴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

已经明确了手法是对比手法,只需要找出对比手法,并且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

诗歌中“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抱寸诚”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

⑵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后六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诗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

故答案为:⑴“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⑵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点评】⑴本题考査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

新高考语文第3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课件

新高考语文第3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课件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
【解析】选D。D项,“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 抱负”错。作者写“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写时局“乾坤颠倒”, 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余生,本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国破家亡的 深切哀痛与无奈、对自己心志的坚守,选项说“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 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属曲解文意。
【解析】选B。B项,词句理解错误,此句中的“华”是“白发”的意思,应是“不 甘心而又不得不空耗流光,徒增白发”。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外舅郭大夫【注】 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概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 室,所以妻子和三子一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古 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解析】选D。D项主要是从语言风格方面鉴赏这首诗的。对于判断诗歌语言风 格这类题,首先要掌握诗歌语言风格的类型;其次从诗歌中的诗句来分析整首诗 歌的风格特点,并用四个字或八个字来概括。本诗从题目到内容,如“外 舅”“妻孥”“且旧居”“深知”“不忍问”“情亲”“欺老病”等用词古朴 简易,语意上通俗易懂,感情上自然淳朴。与选项所述的内容对照,会发现“含蓄 委婉,慷慨悲壮”与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不符。
设误点三:错析语言(风格)。 1.词句解释错误;2.语言特色(风格)错误。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课件39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课件39张

1.《登岳阳楼》中“___昔__闻__洞__庭__水____,___今__上__岳__阳__楼____”两句既 有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的期盼,也有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
2.《登岳阳楼》中“____吴__楚__东__南__坼___,___乾__坤__日__夜__浮____”两句境 界广阔、气魄宏大,透露出了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 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抱疾:指生病,本诗中可从后文“重瞳健”得知,皮日休患 的是眼疾。 杜门:释义:1、闭门。2、古代长安城门之一。 杜门:杜门 (奇门遁甲中八门之一),一个人生在世无财,无官运,维独姻缘甚佳,长寿,逢劫时,天命助其度劫, 适合多灾的职业却逢凶化吉,其命一生平安,火克木,宫临艮,坤二宫,无性命之忧。 本诗中用杜门,喻含诗人希望好友早日身体健康,逢凶化吉。 见寄:“见”在这里是用来指说话人自己,指称性副词,和“见谅”“将怪”中的“见”用法和含义一样。“见寄”就是“寄给我”。 这类诗在标题里一般还会有“酬”“和”等 词,意思是酬和谁谁谁给我写的一首诗,或者在标题里直接指明谁(在哪在什 么情况下)给自己写了诗,比如《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和卫韦使君秋夜见寄》(丘丹)、《和裴迪 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黄庭坚)等等。 本诗的标题意思是:酬和 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高考复习:古诗歌鉴赏选择题ppt课件

高考复习:古诗歌鉴赏选择题ppt课件

参考答案:①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乏生机以及 舜帝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 的幽怨哀伤之情。②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舰已 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 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昔盛今衰,世事变迁,无可奈何。 ③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 谊因梁王坠马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④ 知音难觅之伤:“人不至”“与谁同”,写出了诗人的无人 可诉,难以释怀。(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原 诗: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 信[注]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 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 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 为仕周时期所作。 错项示例:“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 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 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
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
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
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本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
错项示例:诗歌前六句写景,在结尾抒发了对中唐衰败的惋惜
之情,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错用分析:忽视了注释中的“因病去职”“风干”,错解了 作者的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生的黄昏将至,命运无法预 料,内心忧苦”之情。 判别技法:作品的注释,诗前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 作品的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审读,仔细分析,不可忽视。

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2023年对标高考语文新题型解析

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2023年对标高考语文新题型解析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莺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3.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两首诗都对鹭莺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杜诗以雪、青玉为喻,突出了鹭莺的惊艳形貌:郑诗以“闲” “静”来刻画鹭鹫的安静情态。

B.两首诗都以鹭莺为描写对象,但形象大不相同。

杜诗中的鹭莺嘴青毛白,矫健敏捷;郑诗中的鹭鹫娴静沉着,自由自在。

C.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杜诗由近及远,从近处的鹭智转向碧绿的远山;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莺。

D.两首诗的意境不同,但热爱生活的情趣相近。

杜诗描绘的是鹭莺捕鱼图,充满生趣:郑诗描绘的是鹭莺休憩图,娴静自在。

【教(学)后反思】1.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广泛的意象可以包括人物形象及景物形象。

2.常用的的送别类意象如杨柳,长亭,南浦,酒。

思乡类意象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

愁苦类意象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鸟,斜阳。

抒怀类意象如菊花,梅花,松柏,竹。

爱情类意象如红豆,莲,连理枝,鸳鸯,关雎。

战争类意象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婴,羌笛等。

简单说来,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3.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意空间)。

“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思和美学理想,即诗意;“境”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象,即画境。

4.诗词中意境的分类:(1)热烈崇高、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曹操的《观沧海》,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宸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2)悲凉凄清、苍凉悲壮,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其特点在于写景那么苍茫辽远,峻拔萧疏; 抒情那么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一、诗歌鉴赏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杜甫的《春望》中的诗句?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以下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李白的《静夜思》中,以下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诗歌鉴赏填空题4. 请填写《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5. 请填写《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简答题6. 请简述《静夜思》中李白如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思乡之情。

7. 请分析《登高》中杜甫如何通过登高远望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诗歌鉴赏论述题8. 论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如何运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9. 分析《滕王阁序》中王勃如何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来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五、诗歌鉴赏创作题10. 请以“秋夜”为题,创作一首四句诗,要求体现秋天夜晚的景色和情感。

11. 请以“离别”为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和期待重逢的情感。

六、诗歌鉴赏翻译题12. 将《静夜思》翻译成英文,并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13. 将《登鹳雀楼》翻译成英文,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

七、诗歌鉴赏综合题14. 请结合《春望》和《秋思》,分析杜甫在不同季节中表达的情感变化。

15. 请结合《滕王阁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讨论王勃和苏轼在作品中展现的人生观和历史观的异同。

八、诗歌鉴赏开放题16.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诗歌鉴赏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有何意义?请结合具体诗歌作品进行阐述。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选项表述】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平易,夹叙夹议,呈现出和杜甫 《登高》相似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比对分析】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沉郁苍凉的风格”错误,本诗 引用了“鲁人疑海鸟”“庄叟恶牺牛”的典故,语言典雅,并不浅切;且此诗 直抒胸臆,传达出不慕名利、乐观旷达之意,并不“沉郁苍凉”。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问题】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庐山引出江南风光,写景笔力刚健,表现了作者对大好河山 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之情。 B.词人用语巧妙,如将人生比作“孤舟”,以“河倾斗落”指天将破 晓,以胡笳声暗指国土被侵占。 C.全词以景结情,其中的“彻”不仅指胡笳“吹”的时间之长,也指 词人内心“寒意”之深。 D.全词以议论为主,情感表达沉郁顿挫,时间与空间相融,期待与感 慨交织,意蕴深长。
2.错解诗句意思 【2024·湖北武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朝 刘筠 华林酒满劝长星①,青漆楼②高未称情。 麝壁灯回偏照昼,雀航③破涨欲浮城。
钟声但恐严妆晚,衣带那知敌国轻。 千古风流佳丽地,尽供哀思与兰成④。 [注]①劝长星:为王朝的命运而祝祷。典出《世说新语·雅量》,东晋太 元末,晋孝武帝于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 何时有万岁天子!’”。②青漆楼:《南齐书·东昏侯纪》载,齐武帝所建兴 光楼,颇高大华丽,以青漆涂饰、世谓之“青楼”。③雀航:即朱雀浮桥,在 建康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以船舶连接而成。④兰成: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 诗人庾信的小字,其曾作《哀江南赋》。这里以兰成代指后代的骚人墨客。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4诗歌阅读第3讲现代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解析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4诗歌阅读第3讲现代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解析

现代诗歌鉴赏选择题(时间:30分钟分值: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题。

(16分)风景辛笛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一九四八年夏在沪杭道中1.(内容理解题)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

B.三、四两句阐明了社会问题的具体内涵,即人民生活困苦。

“终点” 即“田野间的坟” 。

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死难料。

C.五、六两句把“绿得丰饶”的土地与“兵士的新装”放在一起,揭示出了造成这种社会问题的根源:虽然土地丰饶,但战争使人民难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D.七、八两句“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表明这种社会问题普遍存在,而“却是一般的黯淡”,语意陡转,说明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

D[D项,无中生有,“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诗中没有依据。

“却是一般的黯淡”说的是社会问题同样存在,揭示出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并不能反映出“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

] 2.(艺术特色鉴赏题)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

B.作者以“风景” 为标题,透过车窗看到了茅屋、坟、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表明“风景” 其实是病态的社会、是连接不断的“社会问题” 。

C.全诗围绕“社会问题” 展开,并以此为线索,反映了旧中国在反动统治下阶级压迫日益深重的社会现实。

D.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使全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典题示例】1.选出对李白《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

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

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人蜀要道,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错误,攀援青泥岭的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

故选D。

2.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

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

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含答案)典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含答案)典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含答案)典型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千秋岁引,秋景王安石①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②,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③,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①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

②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

③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 “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C. 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D. “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2)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

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答案】(1)B(2)《蓼园词选》中认为此词意境清明旷远,表达了远离尘世,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情感,因而应该是其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

写景方面,作者听“寒砧”、“画角”之声,看“海上燕”“沙头雁”之景,秋声秋色均寥廓旷远,不是身处政治漩涡的作者常见之景。

抒情方面,作者对家乡有思归之情,对自己因追名逐利、琐事缠身而辜负了光阴,有无奈和追悔之情,对往昔无拘无束的生活有留恋与向往。

这些都是在政治上有大作为的王安石因仕途受挫而产生的厌倦官场,激流勇退的感慨。

综上,这阙词应该是王安石历经宦海沉浮,退居金陵时的心情写照。

【解析】【分析】(1)选项B,“自然的秋声”理解有误。

“孤城画角”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

近六年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

近六年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

近六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题【2023 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始终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展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颖。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局部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赏识这幅画作,领会其表现的宽广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赏识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分〕“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奇特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赞扬画之精妙。

【2023 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终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决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亮的比照。

C.诗人期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查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任凭承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构造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构造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沉着之致。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设误陷阱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设误陷阱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而放弃了乐器”错误。 尾联“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是说你看曾经的王 羲之,也认为这里“湍流”展现自然之美,胜过音乐之关键乐字 。诗 人在这里,由兰亭集会的自然之声与丝竹管弦之声作比,照应 比较于他的听泉之感,并没有说“放弃了乐器”。
2.
【参考答案】 ①听泉时间短与长的对比,乍一听仿佛溪水对着关键门字 户 ,听久了觉得屋子就是船; ②泉声大小的对比,泉声有时如怒声般壮阔伟岸,有时 如细点般清脆圆润。形象地展现了泉声的丰富多变和 独特魅力。 这种对比的描写方式,使泉声更加具体可感,让读者 能更好地领略泉声的美妙。
听郑羽人弹琴
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关键字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人”,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飞仙,诗中“仙乡”“仙子”两词照应了标题。
B.诗歌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明月当空,山林寂静,诗人听仙人弹琴的画面,淳古之风油
易错原因——1.没有审清题干
2.对选项中的关键词不敏感,没有找到设错点

1.(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临江仙 晃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案】(1)A,E 【分析】(1)A“不务政事”错误,根据注 释作者因事被贬为潞府功曹任,是作者无 政事可做。E对最后一联理解错误,最后一 联是说自己能跨越千里上书,但君王却不 能赏识自己。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
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
• 远怀舍弟颖、观等① 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②。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③ , 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①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②阳 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③错莫:纷乱昏 暗。
• 【答案】(1)B,D 【分析】(1)B项“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 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说法 错误,不是“不敢抱怨”,而是不必要抱怨, 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 诗人不安。D项“动静结合”说法错误,“上 蝉鸣”写动,没有静。
•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释】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因事被贬为潞府功曹任,功曹 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庾亮为晋朝太尉,《晋书》卷七十 三载:亮都督江荆六州军事,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楼, 亮至,将起避,亮徐曰:诸君少住,尔等于此观月兴致不浅。便据胡床啸 咏,其坦率多类此。
•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 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 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 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 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 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的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士般逍遥自在地生活, 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 写。 D、颈联运用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渊明,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 的雅洁。 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 收到。
•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 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 无奈。 C、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 无为的感慨。 D、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两句写出诗人愁 情无所不在。 E、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 字来写。
• 【答案】(1)A,D
• A、律诗是近体诗,律师是唐朝流行起来的 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代诗歌的一种, 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D、上句写静 景,下句写动景。视听结合,写“野泊”所 见之景象。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 阔,情感悲壮。
•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唐 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 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 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注释】①星河:天河。②谩:广泛。③蓬舟:蓬草似的轻舟。④三山:蓬莱、方丈和瀛洲。
• (1)面对这首宋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为梦魂所 思作了铺垫。 B、上片首先写夜色将尽,满天云雾中略见曙光,移动的天河中 就像有千帆飞舞。 C、“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作者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 天帝生活的境界。 D、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为致力于学诗而忘记了路程的遥远 和时间的漫长。 E、全词结尾,作者寄希望于得到“风”的帮助,进入一种美好的 生活境界。
• 【答案】(1)C,E
• (1)C项,“老去无为”的感慨属无中生有, 此处应为“时光流逝、归乡无期的感慨”。E 项,“虽无一字直写思念”有误,“忆渠”属 于直接抒情。(5分。选对一项得2分,选 对两项5分;多于两个选项不得分。)
•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 (1)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 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 “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 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 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 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