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详细

合集下载

论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区别

论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区别

论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区别在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中,出现电源、电压、电流同相位现象、叫做串联谐振,其特点是:电路呈纯电阻性,电源、电压和电流同相位,电抗X等于O,抗阻Z等于电阻R。

此时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最大,在电感和电容上可能产生比电源电压大很多倍的高电压,因此串联谐振也称为电压谐振。

谐振电压与原电压叠加,并联谐振:在电阻、电容、电感并联电路中,出现电路端电压和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做并联谐振,其特点是:并联谐振时一种完全的补偿,电源无需提供无功功率,只提供电阻所需要的有功功率,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最小,而支路电流往往大于电路中的总电流,因此,并联谐振也叫电流谐振。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区别一1. 从负载谐振方式划分,可以为并联逆变器和串联逆变器两大类型,下面列出串联逆变器和并联逆变器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其比较:串联逆变器和并联逆变器的差别,源于它们所用的振荡电路不同,前者是用L、R和C串联,后者是L、R和C并联。

(1)串联逆变器的负载电路对电源呈现低阻抗,要求由电压源供电。

因此,经整流和滤波的直流电源末端,必须并接大的滤波电容器。

当逆变失败时,浪涌电流大,保护困难。

并联逆变器的负载电路对电源呈现高阻抗,要求由电流源供电,需在直流电源末端串接大电抗器。

但在逆变失败时,由于电流受大电抗限制,冲击不大,较易保护。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区别二(2)串联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恒定,输出电压为矩形波,输出电流近似正弦波,换流是在晶闸管上电流过零以后进行,因而电流总是超前电压一φ角。

并联逆变器的输入电流恒定,输出电压近似正弦波,输出电流为矩形波,换流是在谐振电容器上电压过零以前进行,负载电流也总是越前于电压一φ角。

这就是说,两者都是工作在容性负载状态。

(3)串联逆变器是恒压源供电,为避免逆变器的上、下桥臂晶闸管同时导通,造成电源短路,换流时,必须保证先关断,后开通。

即应有一段时间(t )使所有晶闸管(其它电力电子器件)都处于关断状态。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电路特点及产生条件详解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电路特点及产生条件详解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电路特点及产生条件详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特殊情况。

串联谐振是指电路中电感和电容串联时出现的谐振现象,而并联谐振是指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并联时出现的谐振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电路特点以及产生条件。

一、串联谐振的电路特点及产生条件1.电路特点:(1)频率选择性:在谐振频率附近,串联谐振电路呈现出较大的阻抗,且相位接近零,并且通过电阻的电流达到最大。

(2)谐振电压:在串联谐振频率附近,谐振电路的电压达到最大值。

(3)频率响应曲线:在谐振频率附近,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呈现出明显的峰值。

(4)频率扩展性:在谐振频率附近,串联谐振电路的频带宽度相对较窄。

2.产生条件:(1)经过电感的电流和经过电容的电压相位差为零。

(2)电感和电容串联电阻的并联等于零。

(3)串联谐振频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1/(2π√(LC)),其中f为谐振频率,L为电感值,C为电容值。

二、并联谐振的电路特点及产生条件1.电路特点:(1)频率选择性:在谐振频率附近,并联谐振电路呈现出较小的阻抗,且相位接近零,并且通过电容的电流达到最大。

(2)谐振电流:在并联谐振频率附近,谐振电路的电流达到最大值。

(3)频率响应曲线:在谐振频率附近,并联谐振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呈现出明显的峰值。

(4)频率扩展性:在谐振频率附近,并联谐振电路的频带宽度相对较宽。

2.产生条件:(1)通过电感的电压和通过电容的电流相位差为零。

(2)电感和电容并联电阻的串联等于零。

(3)并联谐振频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1/(2π√(LC)),其中f为谐振频率,L为电感值,C为电容值。

总结: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分别是电路中电感和电容串联和并联时出现的特殊谐振现象。

串联谐振的特点是频率选择性强,有较大的阻抗和谐振电压;并联谐振的特点是频率选择性弱,有较小的阻抗和谐振电流。

产生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分别是电感和电容串联时电流与电压相位差为零,而并联时电压与电流相位差为零。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10大区别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10大区别

谐振的定义:谐振是在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电路中发生的现象。

当电路的电容性阻抗等于电感性阻抗时,就会发生谐振。

根据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的布置,实现谐振的条件在不同类型的电路之间变化。

串联谐振(也叫变频谐振)是指在电容器和电感器串联连接的电路中发生的谐振,而并联谐振是指在电容器和电感器并联连接的电路中发生的谐振。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之间的关系是,当元件的排列产生最小阻抗时发生串联谐振,而当元件的排列产生最大阻抗时发生并联谐振。

谐振是在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电路中发生的现象。

当电路的电容性阻抗等于电感性阻抗时,就会发生谐振。

根据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的布置,实现谐振的条件在不同类型的电路之间变化。

串联谐振:1.串联谐振的介绍串联谐振(也叫变频谐振)是指在电容器和电感器串联连接的电路中发生的谐振。

在回路频率时,回路产生谐振,此时试品上的电压是励磁变高压端输出电压的Q倍。

Q为系统品质因素,即电压谐振倍数,一般为几十到一百以上。

先通过调节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使回路发生串联谐振,再在回路谐振的条件下调节变频电源输出电压使试品电压达到试验值。

由于回路的谐振,变频电源较小的输出电压就可在试品CX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

采用变频串联谐振的方法进行耐压试验,用多级叠加的方式,多台电抗器可并联、串联使用,分压器既用来测量试验电压。

2.串联谐振的计算公式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虚部等于0,Z=R+jX,X=0,Z=R所以I=U/Z=U/R。

a、谐振定义:电路中L、C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b、电路欲产生谐振,应当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两组件。

c、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r表示之。

d、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下:I2XL=I2XC也就是XL=XC时,为R-L-C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e、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谐振,在谐振发生时,L、C之间都实现了完全的能量交换。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原理以及并联谐振电流大的原因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原理以及并联谐振电流大的原因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原理以及并联谐振电流大的原因华天电力专业生产串联谐振,下面为大家介绍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原理以及并联谐振电流大的原因。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原理
在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电路中,出现电路的端电压和电路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做串联谐振。

串联谐振电路呈纯电阻性,端电压和总电流同相,此时阻抗较小,电流较大,在电感和电容上可能产生比电源电压大很多倍的高电压,因此串联谐振也称电压谐振。

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的电路中,出现并联电路的端电压与电路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做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较大,因而电路总电流变得较小,但对每一支路而言,其电流都可能比总电流大得多,因此电流谐振又称电流谐振。

并联谐振电流大的原因
并联谐振是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的一个结构分支,用于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检测,“并联”是一种连接的方法,谐振时的电路感抗和电路容抗相等而对消,电路呈纯电阻负荷状态,此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所以电流最大。

根据欧姆定律U=IR可以得出,串联谐振电路并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压不变,电流最大。

串联谐振主要组成部分是由:变频控制器、励磁变压器、组合式电抗器、补偿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适用于高电压的电容性试品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有什么区别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有什么区别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有什么区别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由什么区别?从字面上分析两者便不同,都是谐振现象,只是并联、串联之分。

简而言之,在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中,出现电源、电压、电流同相位现象,叫做串联谐振。

谐振电压与原电压叠加,是并联谐振。

具体区别有以下几点:
1.逆变器供电不同。

串联谐振逆变器是恒压源供电,并联谐振则是恒流源供电。

2.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要求不同。

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工作频率必须低于负载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而并联谐振逆变器的工作频率必须高于负载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

3.功率调节方式不一样。

并联谐振逆变器的功率调节方式只有改变直流电源电压Ud 一种,而串联谐振则多一种改变晶闸管的触发频率的方式。

4.逆变器在换流时,晶闸管关断时间和方式不同。

串联谐振逆变器在换流时,晶闸管是自然关断的,关断时间短。

而并联谐振逆变器在换流时,晶闸管是被强迫关断的,关断时间长。

5.串联谐振逆变器可以自激工作,也可以他激工作。

而并联谐振逆变器一般只能工作在自激状态。

6.逆变器启动难易程度不一样。

串联谐振逆变器起动容易,适用于频繁起动工作的场合;而并联谐振逆变器需附加起动电路,起动较为困难。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电路中,所接受的电磁信号频率与电路本身的固有频率相同,从而电路产生的振荡电流达到最大,即电学中的共振现象!谐振,E文叫Resonance,就是在电路中,Z=R+j(Xl-Xc),当XL==Xc 了,Z呈现纯电阻性,我们就认为发生了谐振。

串联谐振产生过电压,并联谐振产生大电流。

谐振分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1.串联谐振正弦电压加在理想的(无寄生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上,当正弦频率为某一值时,容抗与感抗相待,电路的阻抗为零,电路电流达无穷大,此电路称为串联谐振;若纯电感L、纯电容C和纯电阻R串连,所加交流电压U(有效值)的圆频率为w。

则电路的复阻抗为:(3.1)复阻抗的模:(3.2)复阻抗的幅角:(3.3)即该电路电流滞后于总电压的位相差。

回路中的电流I(有效值)为:(3.4)上面三式中Z、φ、I均为频率f (或圆频率ω,ω=2πf )的函数。

当时,知φ=0,表明电路中电流I和电压U同位相,整个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就是串联谐振现象。

此时电路总阻抗的模Z=R为最小,如U不随f变化,电流I=U/R则达到极大值。

易知,只要调节f、L、C中的任意一个量,电路都能达到谐振。

2.并联谐振如果正弦电压加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上,当正弦电压频率为某一值时,电路的总导纳为零,电感、电容元件上电压为无穷大,此电路称为并联谐振。

若纯电感L与纯电阻R串连再和纯电容C串连,该电路复阻抗的模为:(3.5)幅角为:(3.6)式中Z、φ均随电源频率f变化。

改变频率f,当ωL-ωC(R L2+ω2L2)=0时,φ=0,表明电路总电压和总电流同位相,电路总阻抗呈现纯电阻性,这就是并联谐振现象。

谐振频率可由谐振条件ωL-ωC(R L2+ω2L2)=0求出:(3.7)2,则上式近似为:一般情况下L/C>>RL(3.8)式中ω0、f0为串联谐振时的圆频率和频率。

可见在满足上述条件下,串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是相同的。

由(3.5)式可知并联谐振时,Z近似为极大值。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一、概述谐振电路是一种能够在特定频率下实现高效能量传输的电路。

谐振电路分为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两类,它们的共同点是在特定频率下具有较大的阻抗,从而实现了高效能量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的原理、特点、应用等方面。

二、并联谐振1. 原理并联谐振电路由一个电感L和一个电容C组成,如图1所示。

当交流信号通过该电路时,如果信号频率与电感和电容的共振频率相同,则会在该频率下形成高阻抗状态,从而实现了高效能量传输。

2. 特点(1)具有较大的输入阻抗,在输入端不会对信号源造成负载影响;(2)输出端阻抗小,适合驱动低阻抗负载;(3)对于变化较小的负载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 应用(1)用于滤波器设计中,可以实现对某一特定频率进行滤波;(2)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实现对信号进行选择性放大;(3)用于音频放大器中,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

三、串联谐振1. 原理串联谐振电路由一个电感L和一个电容C组成,如图2所示。

当交流信号通过该电路时,如果信号频率与电感和电容的共振频率相同,则会在该频率下形成低阻抗状态,从而实现了高效能量传输。

2. 特点(1)具有较小的输入阻抗,在输入端会对信号源造成一定的负载影响;(2)输出端阻抗大,适合驱动高阻抗负载;(3)对于变化较小的输入信号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 应用(1)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实现对信号进行选择性滤波;(2)用于音频放大器中,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3)用于LC振荡器中,可以实现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输出。

四、总结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是两种常见的谐振电路,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

并联谐振适合驱动低阻抗负载,具有较大的输入阻抗和对负载变化的稳定性;串联谐振适合驱动高阻抗负载,具有较小的输入阻抗和对输入信号变化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谐振电路。

多图详解串联-并联谐振电路

多图详解串联-并联谐振电路

相位,即电源电能全部为电阻消耗,成为电阻电路时,叫作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是一种完全的补偿,电源无需提供无功功率,只提供电阻所需要 的有功功率。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最小,而支路的电流往往大于电路的总 电流,因此,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 发生并联谐振时,在电感和电容元件中流过很大的电流,因此会造成电路 的熔断器熔断或烧毁电气设备的事故;但在无线电工程中往往用来选择信号 和消除干扰。 并联谐振发生条件 在以下两类电路中 发生并联谐振时, (a) 由 可得 则谐振频率就是 (b) 可得: 一般情况下,线圈电阻 R 远远小于 XL,因此,忽略 R 得到,即得谐振频 率。 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 电压一定时,谐振时电流最小 ● 总阻抗最大 ● 电路呈电阻性,支路电流可能会大于总电流 并联谐振电路的应用 LC 并联谐振回路在通信电子电路中的应用由它的特点决定。具体来说,主 要包括三大类,其一是工作于谐振状态,作为选频网络应用,此时呈现为大 的电阻,在电流的激励下输出较大的电压;其二是工作于失谐状态,此时呈 现为感性或容性,与电路中其他电感和电容一起,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振 荡条件,形成正弦波振荡器;其三是工作于失谐状态,即工作于幅频特性曲 线或相频特性曲线的一侧,实现幅频变换、频幅变换以及频相变换、相频变 换,构成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1. 用作选频匹配网络的 LC 并联谐振回路 选频即从输入信号中选择出有用频率分量而抑制掉无用频率分量或噪声。 在通信电子电路中,LC 并联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而使用是最普遍的,它广 泛地应用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混频器等电路中。这 些电路的共同特点是:LC 谐振回路不仅是一种选频网络,通过变压器连接方 式,还起到阻抗变换的作用,减小放大管或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可获得 较好的选择性。 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用来从众多的微弱信号中选出有用频率信号加以放 大,并对其他无用频率信号予以抑制,它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的接收机中。 单调谐放大器电路及交流通路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LC 并联谐振回路作为晶体管集电极负载,它调谐于放大器的中心 频率。在联接方式上,LC 回路通过自耦变压器与本级集电极电路进行联接, 与下一级的联接则采用变压器耦合。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首先讲一下什么是谐振,在含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中,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流一般是不同相的,若调节电路参数或电源频率使电流与电源电压同相,电路呈电阻性,称这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为谐振。

谐振又分为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在串联电路中发生的谐振即为串联谐振,在并联电路中发生的谐振即为并联谐振,谐振现象是正玄交流电路的一种特定现象,它在电子和通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电力系统中,发生谐振有可能破坏系统的正常工作。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别介绍一下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特电路特点。

串联谐振的电路特点1.总阻抗值最小;2.电源电压一定时,电流最大;3. 电路呈电阻性,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可能高于电源电压。

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1.电压一定时,谐振时电流最小;2.总阻抗最大;3.电路呈电阻性,支路电流可能会大于总电流。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区别1. 从负载谐振方式划分,可以为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两大类型,下面列出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其比较: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差别,源于它们所用的振荡电路不同,前者是用L、R和C串联,后者是L、R和C并联。

(1)串联谐振的负载电路对电源呈现低阻抗,要求由电压源供电。

因此,经整流和滤波的直流电源末端,必须并接大的滤波电容器。

当逆变失败时,浪涌电流大,保护困难。

并联谐振的负载电路对电源呈现高阻抗,要求由电流源供电,需在直流电源末端串接大电抗器。

但在逆变失败时,由于电流受大电抗限制,冲击不大,较易保护。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区别2(2)串联谐振的输入电压恒定,输出电压为矩形波,输出电流近似正弦波,换流是在晶闸管上电流过零以后进行,因而电流总是超前电压一φ角。

并联谐振的输入电流恒定,输出电压近似正弦波,输出电流为矩形波,换流是在谐振电容器上电压过零以前进行,负载电流也总是越前于电压一φ角。

这就是说,两者都是工作在容性负载状态。

(3)串联谐振是恒压源供电,为避免逆变器的上、下桥臂晶闸管同时导通,造成电源短路,换流时,必须保证先关断,后开通。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电路中,所接受的电磁信号频率与电路本身的固有频率相同,从而电路产生的振荡电流达到最大,即电学中的共振现象!谐振,E文叫Resonance,就是在电路中,Z=R+j(Xl-Xc),当XL==Xc 了,Z呈现纯电阻性,我们就认为发生了谐振。

串联谐振产生过电压,并联谐振产生大电流。

谐振分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1.串联谐振正弦电压加在理想的(无寄生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上,当正弦频率为某一值时,容抗与感抗相待,电路的阻抗为零,电路电流达无穷大,此电路称为串联谐振;若纯电感L、纯电容C和纯电阻R串连,所加交流电压U(有效值)的圆频率为w。

则电路的复阻抗为:(3.1)复阻抗的模:(3.2)复阻抗的幅角:(3.3)即该电路电流滞后于总电压的位相差。

回路中的电流I(有效值)为:(3.4)上面三式中Z、φ、I均为频率f (或圆频率ω,ω=2πf )的函数。

当时,知φ=0,表明电路中电流I和电压U同位相,整个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就是串联谐振现象。

此时电路总阻抗的模Z=R为最小,如U不随f变化,电流I=U/R则达到极大值。

易知,只要调节f、L、C中的任意一个量,电路都能达到谐振。

2.并联谐振如果正弦电压加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上,当正弦电压频率为某一值时,电路的总导纳为零,电感、电容元件上电压为无穷大,此电路称为并联谐振。

若纯电感L与纯电阻R串连再和纯电容C串连,该电路复阻抗的模为:(3.5)幅角为:(3.6)式中Z、φ均随电源频率f变化。

改变频率f,当ωL-ωC(R L2+ω2L2)=0时,φ=0,表明电路总电压和总电流同位相,电路总阻抗呈现纯电阻性,这就是并联谐振现象。

谐振频率可由谐振条件ωL-ωC(R L2+ω2L2)=0求出:(3.7)一般情况下L/C>>R L2,则上式近似为:(3.8)式中ω0、f0为串联谐振时的圆频率和频率。

可见在满足上述条件下,串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是相同的。

由(3.5)式可知并联谐振时,Z近似为极大值。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I ( )
IO 1

整理得:
IO
1 Q2( 1 )2
0 1 1 2
通频带
应用举例:无线电接收设备的输入调谐电路如图。
接收 天线
C 信号
L1
L2
R
+
– us1
+

us2 C
+
– us3
L
信号
可调 电容
各电台信号(频 率不同)
二、 并联谐振
+ I U
L

I1
Ic IR
C
R
(a)
1. 谐振条件
(a) Y 1 j(C 1 )
6. 电路的选择特性
突出 O 及其附近频率所对
I( )
Io
应的电流而抑制远离 O 的频率
所对应的电流的性能称为电路
0
的选频特性。
o
曲线越尖锐,选择性越好,稍有 I
偏离谐振频率的信号就大大减弱。 IO
Q大曲线尖
I( )
U
1
R2 (L 1 )2
0.707
C 相对抑制
Q=100
令:
o
I( ) I ( )
一、 串联谐振
1. 谐振条件 U L UC
即: X L X C
arctan X L X C 0
R
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 中发生串联谐振。

UL


UR U

I

Uc
I
+ U–+R
U U+L–
– UC–+
R jXL – jXC
由L 1 C
可得:o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10大区别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10大区别

谐振是在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电路中发生的现象。

当电路的电容性阻抗等于电感性阻抗时,就会发生谐振。

根据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的布置,实现谐振的条件在不同类型的电路之间变化。

串联谐振(也叫变频谐振)是指在电容器和电感器串联连接的电路中发生的谐振,而并联谐振是指在电容器和电感器并联连接的电路中发生的谐振。

的主要区别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之间的关系是,当元件的排列产生最小阻抗时发生串联谐振,而当元件的排列产生最大阻抗时发生并联谐振。

谐振是在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电路中发生的现象。

当电路的电容性阻抗等于电感性阻抗时,就会发生谐振。

根据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的布置,实现谐振的条件在不同类型的电路之间变化。

串联谐振:1.串联谐振的介绍串联谐振(也叫变频谐振)是指在电容器和电感器串联连接的电路中发生的谐振。

在回路频率时,回路产生谐振,此时试品上的电压是励磁变高压端输出电压的Q倍。

Q为系统品质因素,即电压谐振倍数,一般为几十到一百以上。

先通过调节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使回路发生串联谐振,再在回路谐振的条件下调节变频电源输出电压使试品电压达到试验值。

由于回路的谐振,变频电源较小的输出电压就可在试品CX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

采用变频串联谐振的方法进行耐压试验,用多级叠加的方式,多台电抗器可并联、串联使用,分压器既用来测量试验电压。

2.串联谐振的计算公式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虚部等于0,Z=R+jX,X=0,Z=R所以I=U/Z=U/R。

a、谐振定义:电路中L、C两组件之能量相等,当能量由电路中某一电抗组件释出时,且另一电抗组件必吸收相同之能量,即此两电抗组件间会产生一能量脉动。

b、电路欲产生谐振,必须具备有电感器L及电容器C两组件。

c、谐振时其所对应之频率为谐振频率(resonance),或称共振频率,以fr 表示之。

d、串联谐振电路之条件如下:I2XL=I2XC也就是XL=XC时,为R-L-C串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e、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谐振,在谐振发生时,L、C之间都实现了完全的能量交换。

lcc串并联谐振电路

lcc串并联谐振电路

lcc串并联谐振电路LCC串并联谐振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由一个电感(L)、一个电容(C)和一个电阻(R)组成,通过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可以实现对电路的谐振频率、频带宽度等特性的调节。

下面将对LC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原理、特性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 LCC串并联谐振电路原理LCC串并联谐振电路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结构。

(1)串联谐振电路原理: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电容和电阻依次连接在一条电路中。

谐振频率通过电感和电容确定,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为:f = 1 / (2π√(LC))式中,f为谐振频率,L为电感的电感量,C为电容的电容量。

(2)并联谐振电路原理:并联谐振电路的电感和电容是并联连接的,电阻则与并联连接的分支相连。

谐振频率与串联谐振电路相同,也可以通过电感和电容的数值确定。

2. LCC串并联谐振电路特性LCC串并联谐振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频率选择性:在谐振频率附近,电路对谐振频率的信号具有很高的增益,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具有很低的增益。

(2)幅频特性:在谐振频率附近,串联谐振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幅度近似相等,而并联谐振电路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幅度近似相等。

(3)能量存储和传递: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中的能量可以从电感和电容中存储,然后在电感和电容之间传递。

这可以实现在电路中对能量的存储和传输,用于实现信号的放大和滤波。

3. LCC串并联谐振电路应用LCC串并联谐振电路在电子电路中有许多应用,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1)信号滤波:LCC串并联谐振电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谐振频率,实现对信号频率的选择性滤波。

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使用LCC谐振电路进行信号频率的选择和滤波,以滤除不需要的干扰信号。

(2)功率调节:LCC串并联谐振电路可以通过改变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实现对谐振频率的调节,从而实现功率的调节。

在电力系统中,可以使用LCC谐振电路来调节电力的传输和分配。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的区别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的区别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的区别
并联谐振是⼀种完全的补偿,电源⽆需提供⽆功功率,只提供电阻所需要的有功功率。

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最⼩,⽽⽀路的电流往往⼤于电路的总电流,因此,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

串联谐振是⼀种电路性质。

同时也是串联谐振试验装置。

串联谐振产品优点
1.所需电源容量⼤⼤减⼩。

系列串联谐振试验装置是利⽤谐振电抗器和被试品电容产⽣谐振,从⽽得到所需⾼电压和⼤电流的,在整个系统中,电源只需要提供系统中有功消耗的部分,因此,试验所需的电源功率只有试验容量的1/Q倍(Q为品质因素)。

2.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减⼩。

串联谐振电源中,不但省去了笨重的⼤功率调压装置和普通的⼤功率⼯频试验变压器,⽽且,谐振激磁电源只需试验容量的1/Q,使得系统重量和体积⼤⼤减⼩,⼀般为普通试验装置的1/5~1/10。

3.改善输出电压波形。

谐振电源是谐振式滤波电路,能改善输出电压的波形畸变,获得很好的正弦波,有效地防⽌了谐波峰值引起的对被试品的误击穿。

4.防⽌⼤的短路电流烧伤故障点。

在谐振状态,当被试品的绝缘弱点被击穿时,电路⽴即脱谐(电容量变化,不满⾜谐振条件),回路电流迅速下降为正常试验电流的1/Q。

⽽采⽤并联谐振或者传统试验变压器的⽅式进⾏交流耐压试验时,击穿电流⽴即上升⼏⼗倍,两者相⽐,短路电流与击穿电流相差数百倍。

所以,串联谐振能有效地找到绝缘弱点,⼜不存在⼤的短路电流烧伤故障点的忧患。

5.不会出现任何恢复过电压。

被试品发⽣击穿闪络时,因失去谐振条件,⾼电压也⽴即消失,电弧⽴刻熄灭,装置的保护回路动作,切断输出。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现象及特点详解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现象及特点详解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现象及特点详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谐振现象,它们在电路中产生谐波并影响信号的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谐振现象及其特点。

一、串联谐振简介串联谐振是指在电路中,信号源与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串联,使电流流过每个元件,产生谐波的一种谐振现象。

串联谐振通常在高频电路中比较常见,其特点如下:电流与信号源频率相关:当信号源频率与电路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此时电流最大。

如果信号源频率偏离电路的固有频率,则电流会减小。

电阻、电容、电感对电流的影响:在串联谐振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对电流都有一定的影响。

电阻会消耗能量,使电流减小;电容和电感会存储能量,与电阻相互作用,产生谐波。

电压增益:在串联谐振电路中,电压增益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

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压增益最大,输出电压最强。

选择性:串联谐振电路具有选择性,即当信号源频率与电路固有频率相等时,电路才会发生谐振。

如果信号源频率偏离电路固有频率,则电路不会发生谐振。

二、并联谐振简介并联谐振是指在电路中,信号源与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并联,使电压在每个元件上分配,产生谐波的一种谐振现象。

并联谐振通常在低频电路中比较常见,其特点如下:电压与信号源频率相关:当信号源频率与电路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电路发生并联谐振,此时电压最大。

如果信号源频率偏离电路的固有频率,则电压会减小。

电阻、电容、电感对电压的影响: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对电压都有一定的影响。

电阻会使电压降低;电容和电感会使电压升高,与电阻相互作用,产生谐波。

电流增益: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电流增益是指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比。

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流增益最大,输出电流最强。

选择性:并联谐振电路也具有选择性,即当信号源频率与电路固有频率相等时,电路才会发生谐振。

如果信号源频率偏离电路固有频率,则电路不会发生谐振。

总之,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谐振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1.串联谐振的定义2.串联谐振的阻抗特性3.串联谐振的谐振频率计算三、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1.并联谐振的定义2.并联谐振的阻抗特性3.并联谐振的谐振频率计算四、总结正文一、引言在电子电路中,谐振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

在特定的电路中,当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小或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会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谐振电路可以分为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两种。

本文将对这两种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二、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1.串联谐振的定义串联谐振是指在串联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组合使得电路呈纯电阻性,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2.串联谐振的阻抗特性在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相互抵消,使得电路的总阻抗最小。

因此,在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

3.串联谐振的谐振频率计算根据电路理论,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 = 1 / (2π√(LC))其中,L 为电感,C 为电容,f 为谐振频率。

三、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1.并联谐振的定义并联谐振是指在并联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组合使得电路呈纯电阻性,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2.并联谐振的阻抗特性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分别并联,使得电路的总阻抗最大。

因此,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电压达到最大值。

3.并联谐振的谐振频率计算根据电路理论,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 = 1 / (2π√(LC))其中,L 为电感,C 为电容,f 为谐振频率。

四、总结综上所述,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计算公式相同,都是基于电感和电容的组合。

然而,这两种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不同,串联谐振回路呈纯电阻性,而并联谐振回路呈纯电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电路中的谐振 2.6.1 串联谐振 2.6.2 并联谐振 2.7 电路的频率特性 2.7.1 传递函数与电路的频率特性 2.7.2 滤波器与波特图
2.6 电路中的谐振
谐振概念:
含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使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
1,即:u、 i 同相,便称此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串联谐振:L 与 C 串联时 u、i 同相 谐振 并联谐振:L 与 C 并联时 u、i 同相
2.3.1 电阻元件 2.3.2 电感元件 2.3.3 电容元件
2.4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4.1 RLC串联电路 2.4.2 阻抗网络与等效阻抗 2.4.3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2.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2.5.1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2.5.2 功率因数的提高 2.4.3 最大功率传输原理(自学)
IIRL
IC
代入 0
1 R2 LC L2 总阻抗:
什么性质?
得: U L I RC
Z0
Z max
L RC
并联支路中的电流可能比总电流大。
U
IIRL
IC
IC
I U
支路电流可能 大于总电流
IRL
电流谐振
并联谐振特性曲线
Z
I
0
感性
容性
阻性
思考: 0 时
为什么是感性?
六管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输入电路
Q UL UC XL XC UU R R
串联谐振特性曲线 I
U
X L L 2 fL
R2 (XL XC )2
XC
1
C
1
2 fC
I
I0
U R
谐振电流
I0 2
I0
f0
2
1 LC
谐振频率
fC1
下限截止频率
fC2
上限截止频率
BW fC2 fC1通频带
fC1 f0 fC2
f
通频带
+
C
+
u
谐振滤波器
R uo
求:谐振时f0,I0,XL,XC,Q,UR,UL,UC,BW,U Lr
解:
f0
2
1 LC
2
1
356Hz
100 103 2 106
I R UR
I0
U R
r
3 10 10
0.15 A
150mA
U
r L
U Lr
X L 2f 0 L 223 .6
X C X L 223 .6
C
UC
Q XL 223.6 11.2 R r 1010
U
IC
I
U
IL
IC
I
IL U
I
IL IC
LC
IC
U
IL
当I 落I后L 于ICU时(感性)
当 IL IC 时 I 领先于U (容性)
当 IL IC 时 I 0 谐振
理想情况下并联谐振条件
I
U
IL IC
LC
IL IC
U U XL XC
0
1 LC

IC
U
IL
0L
1
0C
f0
2
1 LC
非理想情况下的并联谐振
1
1
0
2
T
1
1 2
0
0
1 RC
横坐标改用对数坐标,表示归一 化频率;纵坐标 用(分贝=20logT())表示,便构成波特图
波特图
横坐标归一化后,求对数
0 1/10
1
10
lg0 -1
0
1
纵坐标求分贝(dB)
100 …... 2 …...
T 0.001 0.01 0.1 0.707 1 10 100
20lgT -60 -40 -20 -3 0 20 40
低通波特图 幅频特性
T j
1
1
0
2
T j
(分贝)
102 101 1 10
3
20
T
1
1 2
0
10 2
0
0
1 RC
40
-20dB/十倍频
相频特性
tg 1
0
45 90
0
0 102101 1 10 10 2 0
R1
R4
R7
R11
D
2002.4.7
R14
T5
T1
T2
T3
T4
R16
R10
T6
R2 R3
R6
R8 R9
R5 RW R12 R13
R15
6V
选频电路—RL//C并联谐振原理 作用: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将一种频率的信号选出来
2.7 网络的频率特性-传递函数(转移函数)
概念:网络的频率特性是研究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
R
当 X L X C R 时
UC 、UL将大于 电源电压U
UL I0XL UC I0XC U I0R
注:串联谐振也被称为电压谐振
串联谐振时的相量图:
U L UC U U R RI
UL
UR U I UC
品质因素 —— Q 值
定义:电路处于串联谐振时,电感或电容上的 电压与总电压之比。
谐振电路在无线电工程、电子测量技术等许多电路中应 用非常广泛。
2.6.1 串联谐振
串联谐振的条件
串联谐振电路 Z R jXL XC Z
U
I
R L
UR
UL
R2
XL XC
2 tg1
XL XC R
若令: X L XC
则: 0 U、I 同相
C
UC
谐振
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X L XC
并联谐振频率
由上式虚部
R2
0L
0 L 2
0C
0
U
IIRL
IC
得:
0
1 R2 LC L2
当R=0时
0
1 LC
或直接这样推导:
Z (R jX L ) //( jX C ) 令虚部为0
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的大小
I
R
2
R
L2
j
R2
L
L2
C U
谐振时虚部为零,即:
I
R2
R
L2
U
U
电流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即频域分析)。

Ui ( j)

Uo( j)
转移函数:T ( j
)
UO( Ui(
j ) j )
转移函数:T ( j
)
UO( Ui(
j ) j )
T j U o ( j ) T ( j ) ( )
U i ( j )
其中 T ( j ) 称为幅频特性
( ) 称为相频特性
I I
U R2 (X L XC )2
可证以明:BW
R
2 L
f0 Q
I0
2
I0
可见 BW与 Q 相关。
Q UL UC 0L 1 U U R 0RC
fC1 f0 fC2
f
结论:Q愈大,带宽愈小,曲线愈尖锐,选择特性好。 Q愈小,带宽愈大,曲线愈平坦,选择特性差。
电路参数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a)R变大
I
I0
U R
I
U
R2 (XL XC )2
通频带BW
(b)L或C变小
I 如何变?
I
I0
R变大
0
1 LC
I0
f
C变小
0
(a) 0 不变,
I 0 变小。
01 02
(b) I 0 不变, 0 变化。
例:R、L、C串联电路,已知R=10,r=10 (r是电
感线圈的电阻),L=100mH,C=2F,U=3V
频率特性
一、低通滤波器
滤掉输入信号的高频成分,通过低频成分。
R
U i ( j )
C
UO( j)
1
Uo(
j)
R
j C
1
Ui ( j)
j C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1
T j Uo ( j) j C 1
Ui ( j) R 1 1 j RC j C
1
tg 1 R C
1 RC2
T
R U i ( j )
谐振频率: fo
X L L 2fL
XL XC
XC
1
C
1
2fC
0
L
1
0C
0
1 LC
f0
2
1 LC
串联谐振的特点
XL XC
Z R j ( X L X C ) R 阻性
I0
U Z
U R
谐振时电流最大
因为 I
U
R2 (X L X C )2
U、I 同相 tg1 XL XC 0
U
IIRL R IC C
L
IC
I U
IRL
U R jX L
U
R jL
ICLeabharlann U jX CjCU
IRL
I IRL IC
I、U 同相时则谐振
一、非理想情况下并联谐振条件
I IRL IC
U
R
1
jL
jC
U
IIRL R IC C
L
R2
R
L2
j
R2
L
L2
C U
实部
虚部
谐振条件: 虚部=0。 则 U、I同相
2L
RLC串联谐振电路
万用表(测交流电流)
谐振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