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割与补形数学》课件(人教a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集合的基本运算【精品课件】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集合的基本运算【精品课件】
当A与B无公共元素时,A与B
的交集仍存在,此时A∩B=∅.
(三)交集
【做一做】
【探究2】
已知集合A={0,2},B={-2,-1,0,1,2},
则A∩B=(
)
A.{0,2}
C.{0}
B.{1,2}
D.{-2,-1,0,1,2}
交集的性质:
[答案]
A
①A∩B=B∩A;②A∩A=A;
③A∩∅=∅; ④若A⊆B,则A∩B=A;
(四)集合的交并运算
【巩固练习1】
(1) 已知集合A={x|(x-1)(x+2)=0},B={x|(x+2)(x-3)=0},则集合A∪B是(
A.{-1,2,3}
B.{-1,-2,3}
C.{1,-2,3}
D.{1,-2,-3}
(2) 若集合A={x|-2≤x<3},B={x|0≤x<4},则A∪B=________.
⑤(A∩B)⊆A;(A∩B)⊆B.
(四)集合的交并运算
1.集合的并集运算
例1.
(1)设集合M={x| 2 +2x=0,x∈R},N={x| 2 -2x=0,x∈R},则M∪N=(
A.{0}
B.{0,2} C.{-2,0} D.{-2,0,2}
(2)已知A={x|x≤-2,或x>5},B={x|1<x≤7},求A∪B。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选自:
《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人教A版(2019)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
集合的补集、综合运算
所在位置
教材第10页

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全册(人教A版)

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全册(人教A版)
4、已知A {x | x 2 px 2 0},B {x | x 2 qx r 0}且A B {2,1,5}, A B {2},求p,q,r的值. (解得 : p 1, q 3, r 10) 5、设A {4,2a 1,a2},B {a 5,1 a,9},已知A B {9},求a的值,并求出A B .
解 : (1)直线l1,l2相交于一点 P可表示为: L1 L2 {点P }; (2)直线l1,l2平行可表示为: L1 L2 ; (3)直线l1,l2重合可表示为: L1 L2 L1 L2.
2、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的所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 记作A∪B,即
6、设集合A {x | x2 4x 0},B {x | x2 2(a 1)x a2 - 1 0,a R}, 若B A,求实数a的值.
7、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
(1)a {a}; (2) {a} ∈{a,b};
(3){a,b} {b,a}; (4){-1,1}{-1,0,1}
(5)0;
思考:1、比较这三个集合: A={x ∈Z|x<10},B={x ∈R|x<10} , C={x |x<10} ;
例题:求由方程x2-1=0的实数解构成的集合。 解:(1)列举法:{-1,1}或{1,-1}。 (2)描述法:{x|x2-1=0,x∈R}或{X|X为方程x2-1=0的实数解}
2、两个集合相等
⑴ A={1,2,3} , B={1,2,3,4,5}; ⑵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女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⑶ 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一、子集和真子集的概念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 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 集.

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讲.图形的分割与剪拼.优秀A版

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讲.图形的分割与剪拼.优秀A版
例3
下图是一个被挖去了为总面积四分之一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 ,请你将它分成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四
第 7 级下 优秀 A 版 教师版 5
部分 . (学案对应:学案 2)
【分析】要求把阴影部分分成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四个部分,先不考虑形状,大小相同也就是面积 相等,也就是把整个图形的面积分成四份 ,分割后的每一部分占一份. 考虑先把阴影部分 分成 12 个小正方形再分成四份,这样每份正好有 3 个小正方形.再看形状,三个小正方形 只能排成“-”形或者“∟ ”形.答案如下图.
8 第 7 级下 优秀 A 版 教师版
第 7讲
知识点总结
1. 注意图形的中心对称性质 2. 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家庭作业
1. 下图是由五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把它分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四个图形,应怎样分?
【分析】如果不考虑分成的四个图形的形状,只考虑它们的面积,就要求把原来的五个正方形分成 四个面积相等的图形,每个图形的面积应是 1 个多正方形.我们把每个正方形各分成四个 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分成的每块图形应有五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我 们很快就能得到如中图的分法.也可以将中间的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如右图.
想想练练 : 将下图分割成五个大小相等的图形 .
【分析】因为图中共有 15 个小正方形,所以分割成的图形的面积应该等于 15÷5=3(个)小正方形
的面积.3 个小正方形有 其中的三种.
和 两种形式,于是可得到很多种分割方法,下图是
例4
将下图分割成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三块,使每一小块中都含有一个○. (学案对应:学案 3)
第 7 级下 优秀 A 版 教师版 7
巧用七巧板 相信同学们应该都见过七巧板,七巧板由 7 块不同颜色的图形组成,分别是五个三角形, 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7 部分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正方形,也可以拼成各式各样的 神奇图形.有些图形是完整的,另外一些图形可能是不完整的,中间可能会有空隙的部分,就 像一个小洞一样.同学们来想一想 ,用一副七巧板拼出的图形,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封闭的 “洞”?

最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课件:8.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1课时

最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课件:8.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1课时

| 自学导引 |
| 课堂互动 |
| 素养达成 |
| 课后提能训练 |
数学 必修第二册 配人版A版
第六章第八平章面向立量体及几其何应初用步
方向 3 补形法 如图,一个底面半径为 2 的圆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得的几
何体的最短和最长母线长分别为 2 和 3,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
素养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 自学导引 |
| 课堂互动 |
| 素养达成 |
| 课后提能训练 |
数学 必修第二册 配人版A版
第六章第八平章面向立量体及几其何应初用步
柱体、锥体与台体的体积公式
几何体
体积
说明
柱体 锥体 台体
V 柱体=Sh
S 为柱体的_底__面__积___,h 为柱体的 _高___
V 锥体=13Sh
S 为锥体的_底__面__积___,h 为锥体的 _高___
AH=A1A·cos 60°=4(cm). 设 O1A1=r1,OA=r2,则 r2-r1=AH=4.①
| 自学导引 |
| 课堂互动 |
| 素养达成 |
| 课后提能训练 |
数学 必修第二册 配人版A版
第六章第八平章面向立量体及几其何应初用步
设 A1B 与 AB1 的交点为 M,则 A1M=B1M. 又∵A1B⊥AB1,∴∠A1MO1=∠B1MO1=45°. ∴O1M=O1A1=r1. 同理 OM=OA=r2. ∴O1O=O1M+OM=r1+r2=4 3,② 由①②可得 r1=2( 3-1),r2=2( 3+1). ∴S 表=πr21+πr22+π(r1+r2)l=32(1+ 3)π(cm2).
【答案】6+2 2 【解析】V 台体=13(2+4+ 2×4)×3=31×3×(6+2 2)=6+2 2.

人教A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八章 第一节 基本立体图形及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人教A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八章 第一节 基本立体图形及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面相似且是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
定相等.
(2)①不正确,根据棱柱的定义,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不一定
全等;②正确,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的三棱锥C1-ABC,四个面都是
直角三角形;③正确,由棱台的概念可知.
规律方法 辨别空间几何体的两种方法
微思考 柱体、锥体、台体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
常用结论
1.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面积的关系:
S
2
S
直观图=
4
原图形
,S 原图形=2 2S 直观图.
2.球的截面的性质
(1)球的截面是圆面,且球心和截面(不过球心)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2)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 r= 2 -2 .
考向2直观图
题组(1)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其中B'O'=C'O'=1,A'O'=
那么△ABC是一个(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非等边的等腰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2)已知△ABC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那么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
△A'B'C'的面积为(
6 2
A. a
16
)
A,A'在同一直线上时,四边形AEFG的周长取最小值,最小值为AA'.所以在三
角形APA'中,由余弦定理得AA'2=PA2+PA'2-2×PA×PA'×cos 120°=
1
16+16-2×4×4×(- )=48,所以

高中数学 1.3 黄金分割法 0.618法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

高中数学 1.3 黄金分割法 0.618法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

【自主解答】 在因素范围[1 000,2 000]内,用 0.618 法
课 前
安排试验,第一个试点 x1,
当 堂
自 主
满足 x1=1 000+0.618(2 000-1 000)=1 618.
双 基



第二个试点 x2 满足,

x2=1 000+2 000-1 618=1 382.
试验结果,如果 x1 的效果比 x2 好,消去 x2=1 382 以下
新课标 ·数学 选修4-7
三 黄金分割法——0.618 法
课 前
1.黄金分割常数
当 堂




导 学
2.黄金分割法——0.618 法
达 标
课 堂
1.了解 0.618 法进行试验设计的原理.

互 动
课标解读 2.掌握用 0.618 法解决不限定次数的优选问题,从
时 作



而找到试验区间中的最佳点.
菜单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选修4-7




导 学
2.黄金分割法——0.618 法
(1)定义:利用 黄金分割常数ω
叫做黄金分割法,又叫做 0.618法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确定试点的方法
;它是最常用
课 堂

单因素单峰目标函数
的优选法之一.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选修4-7


前 自
(2)确定试点的方法
达 标
素进行优选.已知此因素范围为[1 000,2 000],用 0.618 法

推荐-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第一章 1.1.3 第2课时

推荐-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第一章 1.1.3 第2课时

(2)若B={x|2a<x<a+3},且B⊆∁UA,求a的取值范围. 解 若2a≥a+3,即a≥3,则B=∅⊆∁UA. 若2a<a+3,即a<3,要使B⊆∁UA, 需a2<a≥3,0, 解得 0≤a<3.
综上,a的取与感 悟
答案
规律与方法
1.全集与补集的互相依存关系 (1)全集并非是包罗万象,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它是对于研究问题而 言的一个相对概念,它仅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如研究 整数,Z就是全集,研究方程的实数解,R就是全集.因此,全集因研 究问题而异. (2)补集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 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是互 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A.U
B.{1,3,5}
C.{3,5,6}
D.{2,4,6}
答案
1 23 45
2.已知全集U={1,2,3,4},集合A={1,2},B={2,3},则∁U(A∪B)等于
(D )
A.{1,3,4}
B.{3,4}
C.{3}
D.{4}
答案
1 23 45
3.设集合S={x|x>-2},T={x|-4≤x≤1},则(∁RS)∪T等于( C ) A.{x|-2<x≤1} B.{x|x≤-4} C.{x|x≤1} D.{x|x≥1}
解析 A∩B={x|1<x≤2},A∪B={x|x≥0}, 由图可得A*B=∁A∪B(A∩B)={x|0≤x≤1或x>2}.
解析答案
类型三 集合的综合运算 例 3 设全集 U=R,A={x|1x<0}. (1)求∁UA; 解 A={x|1x<0}={x|x<0}, ∴∁UA={x|x≥0}.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必修2)课件: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课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必修2)课件: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课

6πS 9π2 .
要点二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在本章中,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主要是指空间中线与线、线与面及面与面的平行,其 中三种关系相互渗透.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问题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 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利用性质定理 时,其顺序相反,且“高维”的性质定理就是“低维”的判定定理.特别注意,转化 的方法总是由具体题目的条件决定,不能过于呆板僵化,要遵循规律而不局限于规 律.如下图所示是平行关系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证明 (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PA在平面PAD内且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 所以PA⊥底面ABCD. (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 所以AB∥DE,且AB=DE. 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AD. 又因为BE⊄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BE∥平面PAD.
V 圆锥=13πr2h (r 是底面半径, h 是高)
用平行于圆锥底面
圆 的平面去截圆锥,
台 底面与截面之间的

部分


半圆以它的直径所

在直线为旋转轴,
球 旋转一周形成的曲
面叫做球面,球面
所围成的旋转体
S圆台=π(r′2+r2+ r′l+rl)(r′,r分别 是上、下底面半 径,l是母线长)
V 圆台=13πh(r′2+ r′r+r2)(r′,r 分 别是上、下底面 半径,h 是高)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
圆 直线为旋转轴,其
柱 余三边旋转形成的

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
圆 圆 条直角边所在直线 为旋转轴,其余两
锥 边旋转一周形成的
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7 第一讲 优选法 三 黄金分割法——0.618法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7 第一讲 优选法 三 黄金分割法——0.618法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即(n-1)lg0.618≤lgδ<0.
所以
n lg + 1 lg 0.618
黄金分割法适用目标函数为单峰的 情形,第1个试点确定在因数范围的 0.618处,后续试点可以用“加两头,减 中间”的方法来确定.
课堂小结
1.黄金分割常数的导出. 2.为了合理选取试验点,需要注意两点:
(1)每次要进行比较的两个试验点,应 关于相应试验区间的中心对称;
分析
设达到精度0.05的要求n次试验,
那么
0.618n-1≤0.05,

n lg0.05 + 1 7.22
lg0.618
于是,只要安排8次试验,就能
保证精度达到0.05.同理可得,安排11
次试验,就能保证精度达到0.01.
一般地给定精度δ,为了达到 这个精度,所要做的试验次数n满 足:
0.618n-1≤δ<1,
1618
xx3
xx2
图1-9
x3
xx2
xx4
x1图1-10来自如果这点比第2点好,则剪掉1382以下 部分,在留下的部分内按同样的方法继续 下去,就能迅速逼近该元素的最佳加入量.
对于一般的因素范围[a, b],用0.618法 确定试点的操作过程与上述过程完全一致.
从上述过程可看到,用0.618法寻找最 佳点时,虽然不能保证在有限次内准确找 出最佳点.
X=1000+1618-1382=1236, 即第3 次的材料加入量是1236g.
如果第2次试点仍是好,则减掉 1236以下的部分,在留下部分内寻找 x2的对称点x4作为第4试点(如图110),按照公式(*)可得第4试点的 材料加入量为1472 .
1000
1236
1382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 2.1 教学课件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 2.1 教学课件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选修1-1
【自主解答】 (1)由于动点到F1、F2的距离之和恰巧等于 F1F2的长度,故此动点的轨迹是线段F1F2.
(2)由椭圆的定义,|AF1|+|AF2|=2a,|BF1|+|BF1|=2a, ∴|AF1|+|BF1|+|AF2|+|BF2|=|AF1|+|BF1|+|AB|=4a= 20, ∴△ABF1的周长为20. 【答案】 (1)线段F1F2 (2)20
(1)已知 F1(-4,0),F2(4,0),则到 F1、F2 两点的距 离之和等于 8 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
(2)椭圆1x62 +2y52 =1 的两焦点分别为 F1、F2,过 F2 的直线交 椭圆于 A、B 两点,则△ABF1 的周长为________.
【思路探究】 (1)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吗?(2)怎样用椭圆 的定义求△ABF1的周长?
【解】 设P(x0,y0),AP的中点M(x,y),则
x=x0-2 5, y=y20,
即xy00= =22xy+ ,5, 代入椭圆方程2x52 +1y62 =1,
得2x2+552+y42=1, 所以AP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2x2+552+y42=1.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选修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选修1-1
【自主解答】 (1)∵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设它的标准方程为ax22+by22=1(a>b>0), ∴2a= 5+42+ 5-42=10, ∴a=5.又c=4,∴b2=a2-c2=25-16=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x52 +y92=1.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选修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年级|选修1-1
1.定义是判断点的轨迹是否为椭圆的重要依据,根据椭圆 的定义可知,集合 P={M||MF1|+|MF2|=2a},|F1F2|=2c,a>0, c>0,且 a、c 为常数.

球的体积、表面积以及截面以及切接问题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球的体积、表面积以及截面以及切接问题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8.3.2球表面积和体积及
球的截面以及切接问题
(一) 复习巩固
圆柱
• O'
hl
r •O
2πr
S圆柱 2 r(r l)
V柱体 Sh
r2h
圆锥
S l
h r •O
S圆锥 r(r l)
1 V锥体 3 Sh
1r2h
3
圆台
r'• O' hl
r •O
S圆台 (r2 r2 rl rl)
解2:如图,P-ABC为正三棱锥, 设球的半径为r,底面中心为D,取BC边中点E
.
O
C
A
D
E
B
PE为斜高,
以球心O为顶点,棱锥的四个面为底面把正三棱锥分割为四个小棱锥

1 3
S

S

r
S球=4πr2=
4 9
V球=
4 πr3=
3
4 81
球表面积公式: S 4 R2 球体积公式: V 4 R3
3
[对点练清] 1.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________ .
[解析] 根据球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可知,两个球的体积之比等于半径 之比的立方,表面积的比等于半径之比的平方,因为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8∶27,所以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 2∶3,所以两个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4∶9.
AD 3 a, AO 2 AD 3 a.
2
3
3
∴PO PA2 AO2 6 a. 3
∴OO PO PO 6 a R. 3
∴在Rt△AOO中,AO2 OO2 AO2,
a R
R O• A
C

O′ D

人教版数学高一A版必修21.3 例析割补法在求多面体体积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高一A版必修21.3 例析割补法在求多面体体积中的应用

例析割补法在求多面体体积中的应用 有些多面体,按图形直接求体积较困难,如果将图形进行恰当地分割或补形,使之成为我们熟悉的简单的几何体,这样,就可使问题得到简化,这也是求多面体体积的重要方法. 例1.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一A 1B 1C 1D 1中(如图),E 、F 分别为AA 1,CC 1中点,求点A 1到面EBFD 1的距离.分析:直接求点A 1到和平面EBFD 1距离不易.可先连EF ,则截面A 1EF 将四棱锥分割成两个等体积的三棱锥A 1一BEF 和A l 一D 1EF (同高等底),而A l 一D 1EF 的体积通过“转换”可求.可利用“体积法”求解.解:设所求距离为h .∵ABCD 一A 1B 1C 1D 1为正方体,E 、F 分别为AA 1 ,CC 1中点,∴S △BEF =1D EF S ∆故11A EBFD V -=211112A D EF F A D E V V --==2×13×14a 2×a=16a 3=13S 1菱形EBFD •h 即16a 3=16•3a •2a •h,解得h=66 a . 例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23,EF 与面AC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是( ) A.29 B.5 C.6 D.215 分析:ABCDEF 是不规则的多面体,无法直接由公式求体积,截面将该多面体分割成两个规则的几何体:四棱锥E —ABCD 和三棱锥E —BCF.即可求解.解:连EB 、EC.四棱锥E —ABCD 的体积V E —ABCD =31·32·2=6. 由于AB=2EF ,EF ∥AB ,所以S △EAB =2S △BEF∴V F —EBC =V C —EFB =21V C —ABE =21V E —ABC =21·21V E —ABCD =23 ∴多面体EF —ABCD 的体积V EF —ABCD =V E —ABCD +V F —EBC =6+21523=. 此题也可利用V EF —ABCD >V E —ABCD =6.故选D.评述:本题考查多面体体积的计算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例3. 如图,三棱锥A 一BCD 中,AB=CD=5,AC=BD=25,BC=AD=13,求V A 一BCD . 分析:三棱锥三组对棱分别相等.联想到长方体中互相平行的两个面中的对角线长相等,可以A 、B 、C 、D 为长方体的四个顶点将它补形为长方体AEBF 一GCHD ,以利求解.解:如图,将ABCD 补成长方体AEBF 一GCHD ,设从A 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则222222252024a b b c c a ⎧+=⎪+=⎨⎪+=⎩, 解得342a b c =⎧⎪=⎨⎪=⎩V 长方体=abc=24, D ABF A CDG C ABE B CDH V V V V ----====16abc=4 ∴V ABCD =24-4×4=8例4.三个12×12 cm 的正方形,如图,都被连结相邻两边中点的直线分成A 、B 两片〔如图(1)〕,把6片粘在一个正六边形的外面〔如图(2)〕,然后折成多面体〔如图(3)〕,求此多面体的体积.AB(1) (2) (3)解法一: 补成一个正方体,如图甲,V =21V 正方体=21×123=864 cm 3. 解法二:补成一个三棱锥,如图乙,V =V 大三棱锥-3V 小三棱锥=864 cm 3.。

22人教A版新教材数学必修第一册课件--补集

22人教A版新教材数学必修第一册课件--补集
[答案] 由 = {| + ≥ 0} = {| ≥ −} 得,
∁ = {|< − } .
把 = {| − 2<<4} , (∁ ) ∩ = ⌀ 表示在同一数轴上,
如图,
由数轴可得, − ≤ −2 ,
即 ≥ 2,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2 .
解题感悟
由集合的补集求解参数的问题
(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那么由补集求参数问题时,可利用补集的定
义并结合相关知识求解.
(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那么在求解与交集、并集、补集运算有关的
参数问题时,一般利用数轴求解.
1. 设全集 = ,集合 = {|>1} , = {|>} ,且 (∁ ) ∪ = ,
3. [2020四川棠湖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期中] 设全集 = ,集合 =
{| − 1<<3} , = {| ≤ −2或 ≥ 1} ,则 ∩ (∁ ) = ( A
A. {| − 1<<1}
B. {| − 2<<3}
C. {| − 2 ≤ <3}
D. {| ≤ −2或> − 1}
求的集合;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时,如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则可借助
数轴求解.
1. 已知全集 = {|<10, ∈ ∗ } , = {2,4,5,8} , = {1,3,5,8} ,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求 ∩ , (∁ ) ∪ , ∩ (∁ ) .
[答案] 如图,
由图可得 ∁ = {| ≤ −2或3 ≤ ≤ 4}.
如图,
由图可得 ∁ = {|< − 3或2< ≤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分割与补形
教学目标: 1、培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力; 3、在求体积问题中,掌握“分割”与
“补形”的技能; 4、培养创新能力。
思考:
1、棱柱、棱台、棱锥的图形有何联系?
上底扩大
正棱柱
s=s'
V柱体 =Sh
1 V台体 =--h(S+√SS'+S') 3
1 V锥体 =--Sh 3
上底缩小
正棱台
正棱锥
s'=0
思考:
1、棱柱、棱台、棱锥的图形有何联系? 答:它们的形状不同,但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互相转化。
思考:
① ② ③ 1、棱柱、棱台、棱锥的图形有何联系?
A' C' A' B'
A'
B'
A'
C' B' C
A
答:它们的形状不同,但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互相转化。 C A C C
这侧面与所对的棱的距离等于3厘米,则它的 体积为_________.
6cm
3
小结:分割与补形的原则------转化后的 几何体易于求体积
分析
例2 三棱锥P-ABC 中,PA⊥BC,PA=BC=l, PA、BC的公 垂线ED=h, 求:三棱锥的体积。 P 解法一:(补形成三棱柱)
E
C' B'
如图,以ABC为底面,PA为 A 侧棱将三棱锥P-ABC补成三棱柱 ABC-A’B’C’,∵PA⊥BC,PA⊥ED, ∴PA⊥面EBC,即面EBC为三棱柱的直 截面,故
E D A
E D A
F C B
F C B
B. 5
F
C. 6
D.15/2
E F
C
D A B
C
棱柱、棱台、棱锥 图形联系
分割 知识小结: 与 形补
三棱锥体积公式 推导
应用举例
思 考
方法小结: 1、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2、学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3、大胆猜想,训练思维敏捷性, 培养创新能力。 作业:
P122/9、10
B
B
B
2、如何求三棱锥的体积? 答:把三棱锥①以△ABC为底面、AA’ 为侧棱补成一个三棱柱,则
V
三棱锥
=-V
1 3
三棱柱
“割补法”的定义:
将一“小几何体”补成“大 几何体”或将“大几何体”分割 成几个“小几何体”的解题方法, 我们称之为“割补法”。
E D A B F C
A'
C' B'
C A B
C'
D B
S四边形A'ABB'=S
=-V
CC’到面A’ABB’的距离为a,则面A’ABB’与 面C’CDD’之间的距离为a,于是 1 1 三棱柱ABC-A'B'C' 2 平行六面体 2
V
=-aS
分析
例1 斜三棱柱ABC-A’B’C’的一个侧面的 面积为S,这个侧面与它相对棱的距离为a, 1 C' 求证这个棱柱的体积为 -aS 2
练习2:正四面体对棱间的距离为m,
1 3 - m 3 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
C P
C P
B A
A
B
思考题: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中,已知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 EF∥AB,EF=3/2。EF与平 面AC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 体的体积为( D ) A. 9/2
E D A B
E D A
F
A'
B'
C
C
B
A
B
分析
例1 斜三棱柱ABC-A’B’C’的一个侧面的 面积为S,这个侧面与它相对棱的距离为a, 1 求证这个棱柱的体积为 -aS 2 C'
D'
证法一:(补形成平行六面体) 如图,将三棱柱ABC-A’B’C’补成平 六面体ABCD-A’B’C’D’,由题意可设
C A
B'

解法二:(分割形成两个三棱锥) P
如图,连结PD、AD分割三棱锥 P-ABC成两个三棱锥B-ADP和 E C-ADP,∵BC⊥ED,BC⊥AP, A ∴BC⊥平面ADP,∴
1 VP-ABC=VB-ADP+VC-ADP=-S 3 △ADP×BC
B
D
C
1 1 1 2 =- ×ED×BC=-l 6 h 2 3 ×-PA
证法二:(分割成三棱锥) 如图,连结AC’、BC’、AB’,易知
A' B'
VC'-ABC=VC'-AA'B'=VC'-ABB'
C A B
1 VABC-A'B'C'=3VC-ABB'=3×-V C'-ABB'A' 2 3 1 1 =-×-aS=-aS 2 3 2
练习1:斜三棱柱的一个侧面积为4平方厘米,
B
D
C
1 2 1 V三棱柱ABC-PB'C'=S直截面EBC×PA=-BC ×ED×PA=-l 2 2
h
1 又知VP-ABC=- V ABC-PB'C' 3
1 2 ∴VP-ABC=-l h 6
分析
例2 三棱锥P-ABC中,PA⊥BC,PA=BC=l, PA、 BC的公垂线ED=h, 求:三棱锥的体积。
C' A' C A B B'
C' B'
D'
C A B
D
返回
C' A' C A B A B' A'
C' B'C B Nhomakorabea返回
P
C' P B'
A
C B
A
C B
返回
P
P
A
C B
A
B
D
C
返回
随笔网 随笔网
ytr211ui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