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家畜传染病全课件-口蹄疫
家畜传染病全课件-口蹄疫口蹄疫一、概述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
临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
二、病原1.形态特征口蹄疫病毒(FMDV)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中的口蹄疫病毒属(Aphthavirus)。
病毒粒子直径为23~25nm,呈圆形或六角形,由60个结构单位构成20面体。
病毒内部为单链线状的正连RNA,无囊膜,成熟病毒粒子约含30%的RNA,其余70%为蛋白质。
2.血清学特性:★FMDV含有4种结构多肽(VP1~VP4)。
VP1、VP2和VP3组成核衣壳蛋白亚单位,VP4则与RNA紧密结合,构成病毒粒子的内部成分。
★VP1全长213个氨基酸,是序列依赖型表位的主要构基础,分离的VP1可诱生中和抗体,是近年来免疫、诊断制剂的重点。
★VP3的56位残基的Arg对硫酸乙酰肝素受体的识别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VP4与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有关,完整的病毒粒子和空壳体有免疫原性,而壳微体没有,差别的形成是由于后者缺少VP4。
VP1发挥免疫原性,可能需要VP4的存在。
FMDV有O型、A型、C型、SAT1型(南非I型)、SAT2型(南非Ⅱ型)、SAT3型(南非Ⅲ型)、Asia1型(亚洲I型)等7个血清型。
每一型内又有亚型。
各型彼此无相互免疫关系。
3.培养特性:口蹄疫病毒能在许多种类的细胞培养内增殖,并产生致细胞病变(CPE)。
常用的有牛舌上皮细胞、牛甲状腺细胞、猪和羊胎肾细胞、乳仓鼠肾细胞等,其中以犊牛甲状腺细胞最为敏感,并能产生很高的病毒滴定,因此常用于病毒分离鉴定。
猪和仓鼠的传代细胞系,如PK15、BHK21和IB-RS-2等细胞也很敏感,常用于本病毒的增值。
培养方法有单层细胞培养和深层悬浮培养,后者适用于疫苗生产。
2023年口蹄疫疫情
2023年口蹄疫疫情引言概述: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牛、羊、猪等偶蹄类动物。
2023年,口蹄疫疫情再次爆发,给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病因、病症、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对2023年口蹄疫疫情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1.1 口蹄疫病毒的特点口蹄疫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主要分为七个血清型,包括A、O、C、Asia1、SAT1、SAT2和SAT3。
1.2 口蹄疫病毒的侵染机制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进入动物体内,感染后病毒迅速繁殖,导致动物出现典型的口蹄疫症状。
1.3 口蹄疫病毒的传播途径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食用被感染动物的肉或乳制品、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二、病症2.1 典型症状口蹄疫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烧、口腔和蹄部溃疡、乳头炎等,患病动物食欲下降,体重迅速减轻。
2.2 病情发展口蹄疫病情发展迅速,患病动物在感染后数天内就会出现症状恶化,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2.3 后遗症口蹄疫患病后,患畜在康复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如蹄部畸形、乳头瘢痕等,影响其生产性能。
三、传播途径3.1 直接接触传播口蹄疫病毒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粪便等分泌物传播给健康动物,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3.2 饲料和水源传播口蹄疫病毒可能通过被感染的饲料、水源传播给健康动物,加重疫情的蔓延。
3.3 空气传播口蹄疫病毒在空气中也能存活一段时间,通过空气传播给周围的动物,加速疫情的传播。
四、防控措施4.1 疫苗接种口蹄疫疫情爆发后,及时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动物的感染率。
4.2 隔离管控对于患病动物和疑似感染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管控,阻止病毒的传播。
4.3 卫生防护加强畜牧场的卫生防护措施,定期消毒、清洁,减少口蹄疫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五、未来展望5.1 疫情防控随着口蹄疫疫情的不断爆发,未来应加强口蹄疫病毒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
口蹄疫
口蹄疫1 病原学2 流行病学3 致病机理4临床症状5 病理变化6 流行现状7 诊断8 综合防治9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参考文献口蹄疫(foot-and-month disease, FMD),在我国曾经被称为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nth disease virus, FMD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等偶蹄类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
该病由于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一旦暴发,将对畜牧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被国际兽疫局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该病列为一类传染病之第一位。
2013年初以来,随着免疫效果确切的O型口蹄疫疫苗研制成功并被批准在生产上应用,该病已经完全可以通过免疫有效预防,个别猪场即使不幸出现该病流行,也可以通过紧急免疫的办法有效快速被控制。
以下如无特别需要,有关口蹄疫的叙述,以猪口蹄疫为主:1 病原学FMD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Aphthovirus)口蹄疫病毒属,为已知最小的动物RNA病毒,正二十面体(近似球形)结构,无囊膜,病毒粒子直径为20~25nm(如图1)。
成熟病毒粒子约含30%的RNA,其余70%为蛋白质。
基因组为单股线状、约含8500个核苷酸的正链RNA。
5’端无帽子结构,以共价链与一个小分子蛋白3B(VPg)相连。
离5’末端400~500个核苷酸处是一个长约100~200个核苷酸的富含胞嘧啶核苷Poly(C)区,Poly(C)区后还有一个800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区,往后是一个长达6500个核苷酸的编码区。
3’端有一非编码区,并带有Poly(A)尾巴。
Poly(C)前靠5’端一侧的较小部分可能仅与病毒RNA复制起始有关,Poly(C)后靠3’端一侧的较大部分包含编码蛋白的全部信息。
图1 口蹄疫病毒(图片来源:网上公开技术资料)FMDV基因组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病毒侵入机体后,病毒粒子与宿主细胞表面相互作用,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内部,脱去衣壳的RNA在细胞内进行翻译,形成一个大的融合蛋白。
口蹄疫的名词解释
口蹄疫的名词解释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
它的名称取自于临床症状,即口腔、蹄间、乳房等部位出现特征性水疱、溃疡和角化。
该疾病可引起严重的禽畜经济损失,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口蹄疫的病原体属于A型口蹄疫病毒、O型口蹄疫病毒和C型口蹄疫病毒三个血清型。
其中,A型病毒是最为致病的,并分为不同亚型。
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空气传播、污染的饲料和水源、昆虫叮咬等方式传播。
口蹄疫的潜伏期通常为2到14天,但也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初期,受感染的动物可能出现发烧、厌食、躁动、乳房肿胀等症状。
随后,他们的口腔、蹄间和乳房等部位可能出现水疱和溃疡。
这些溃疡可能破裂,导致角化和脱蹄,严重影响动物的生存能力和生产性能。
口蹄疫不仅对养殖业有很大影响,也对肉类供应链和相关行业造成巨大打击。
主要影响牛、羊和猪的健康,口蹄疫的爆发通常会导致严重的扑杀措施,以遏制疾病传播。
此外,口蹄疫还给兽医保健和养殖场的管理带来挑战,对农民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在全球范围内,口蹄疫的防控工作备受重视。
许多国家建立起口蹄疫的监测与报告体系,并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疫情。
这些措施包括动物强制隔离、动物运输受限、兽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加强兽医服务等。
此外,口蹄疫的疫苗研发也是预防和控制这一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尽管口蹄疫对农业和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应对,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防控成果。
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指导下,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口蹄疫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共享疫苗和防控技术,促进了疾病的控制和传播的减少。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和动物密度的增加,我们仍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口蹄疫疫情扩散。
总之,口蹄疫是一种影响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的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
以口腔、蹄间和乳房等部位的水疱、溃疡和角化为特征,口蹄疫对养殖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口蹄疫的传播和损失。
口蹄疫病毒ppt课件
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通常会出现发热、口腔和蹄部溃疡、跛行等症状。在严重 情况下,病毒可能导致心肌炎和肺炎等并发症。
传播方式与媒介
传播方式
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动物之间的接触或人 与感染动物的接触。此外,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传播媒介
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如唾液、尿液和粪便,是口蹄 疫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此外,被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也可能 成为传播途径。
了很大的困难。对病毒交叉感染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防控策略。
03
国际合作
口蹄疫病毒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国际合作可以
促进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配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发展前景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诊断方法、疫苗和治疗药物将被不 断开发出来,为口蹄疫病毒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器等。
疫苗研制
多种疫苗已经被研制用于口蹄疫 病毒的预防,包括灭活疫苗、减
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01
病毒变异
口蹄疫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这给病毒的防控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对病毒变异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
02
交叉感染
口蹄疫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包括牛、猪、羊等,这给防控工作带来
发现与命名
发现
口蹄疫病毒最早于1893年在南非的 奥兰治自由州被 为“奥兰治自由州病”,后来简称为 “口蹄疫”。
地理分布与传播
地理分布
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主要在包括亚洲、非洲、中东和南美洲 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
传播途径
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动物之间的接触和人与动物的接触。空气 中的飞沫也可能传播口蹄疫病毒,这使得该疾病更容易在密集的动物饲养场和 集市上传播。
列出5种一类动物疫病的名称
列出5种一类动物疫病的名称一类动物疫病:家畜疾病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家畜疾病,主要影响牛、猪、羊和鹿等蹄类动物。
这种疾病会引起发热、口腔溃疡、蹄部病变等症状,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2. 猪瘟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猪类疾病,由猪瘟病毒引起。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猪类,会导致高热、呼吸困难、消化系统症状等,并可能导致死亡率高达100%。
猪瘟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污染的物品传播。
3. 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疾病,主要影响鸡、鸭、鹅等禽类动物。
这种疾病会引起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等,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禽流感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污染的物品传播。
4. 疯牛病疯牛病,也称为布病,是一种由变态蛋白质(PrP)引起的牛类神经系统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牛类,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运动障碍和行为异常等症状,并最终导致死亡。
疯牛病通过感染的动物组织或食用含有感染物的饲料传播。
5. 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由链球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猪类。
这种疾病会引起发热、呼吸困难、皮肤病变等症状,并可能导致败血症和死亡。
猪链球菌感染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污染的物品传播。
总结:家畜疾病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疯牛病和猪链球菌感染是常见的一类动物疫病。
这些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会导致严重的病症和经济损失。
为了控制和预防这些疾病的传播,农民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加强动物养殖管理,并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只有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保护家畜的健康,维护农业的稳定发展。
口蹄疫
使用疫苗种类 牛、羊和鹿: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 苗和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 猪:口蹄疫O型灭活类疫苗,口蹄疫O型合成 肽疫苗(双抗原)。
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 部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最近1个 月内已免疫的家畜可以不进行强化免疫。
公共卫生
• 感染主要是由于饮食病乳奶脂,或通过挤奶、 处理病畜而接触感染,创伤也可感染。
• 人患病后,体温升高,口腔发热,唇、齿龈、
舌、面颊部粘膜潮红,发生水疱,皮肤水疱多
见指尖、指甲基部,有时见于手掌、足趾、鼻
口腔、蹄部、乳房、咽喉、气管、支气 管和胃粘膜可见水疱、烂斑和溃疡,反 刍动物真胃和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 心肌病变具有特征性,心包膜有弥散性 点状出血,心肌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 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俗称 “虎斑心”,心肌松软似煮肉样。
六、诊断
1、参考: 主要偶蹄动物,传播迅速,呈流行性 或大流行性发生,多为良性经过。患病 动物的口腔和蹄部有水疱和烂斑,死后 剖检可见虎斑心病变等特点,可做出初 步诊断。
二、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主要侵害偶蹄兽,牛最易感,其次是猪, 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幼畜易感性高。 传染源: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发病初期的病畜 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症状出现后的头几天,排毒量 最多,毒力最强。病牛以舌面水疱皮排毒为最多, 其次为粪、乳、尿;病猪以破溃的蹄部水疱皮为最 多,约为牛舌面水疱皮的10倍,病猪排毒量远远超 过牛、羊。潜伏期病毒就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 具有传染性;病愈动物带毒,其带毒期长短不一, 康复牛的咽喉带毒可长达24-27个月;隐性带毒者也 是重要的传染源; 绵羊是本病的“贮存器”,猪是“扩大器”,牛是 “指示器”。
【疾病名】口蹄疫 【英文名】foot and mouth disease
【疾病名】口蹄疫【英文名】foot and mouth disease【缩写】【别名】aftosa;aphthous fever;口疮热;口蹄病【ICD号】B33.8【概述】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最易感的是牛类,猪也易感,羊、山羊、骆驼、象等均有发病报告,人亦可感染。
主要是人与动物接触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唇、牙龈、颊部、舌的边缘、手足颜面等处的黏膜、皮肤先出现红点、继生水疱,水疱破裂后成溃疡、结痂后痊愈,时伴有发热、头痛、四肢痛、眩晕、呕吐、腹泻等。
一般预后较好。
【流行病学】口蹄疫能侵害33种以上动物,以猫、蹄兽最易感,口蹄疫流行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易扩散,它可以通过牲畜、车辆、人员、鸟类甚至空气多种途径传播。
牛群今天有两头发病,明后天就会有大多群全群发病,波及村、县、全国,对其的传染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
如果一个人用1天时间,从南美的农场到美国的得克萨斯州的农场,口蹄疫就可能在1天内暴发,甚至一阵大风可以将病毒传播至几十公里以外,由于病牛水疱液、涎滴在地上,污染土壤,随汽车轮子携带的口蹄疫病毒1天可以扩散到1000km以外的地区。
病毒的乳制品、畜产品、乳油、毛皮等如通过空运则1天之内可传播至万里以外。
2001年在英国暴发流行,共发生1603病例,屠宰130万头牲畜。
本病有极强的传染性,老疫区发病率为50%,新疫区牲畜发病可达100%。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于浙江、广州、北京、福建、长春、承德等报道过少数病例。
1.传染源 主要为病畜。
发病初期的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病状出现后头几天,排毒量最多,毒力最强,病牛排出的病毒以舌面疱疮最多。
2.传播途径 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为主。
直接接触是病畜与健畜群牧等之间的感染或饲养员、畜医、挤奶员接触了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
间接接触是通过污染的土壤、空气气味、吸入含病毒的尘埃等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症状,无明显严格季节性,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月份,但由于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生季节也不同(如牧区秋末冬季为主,而农业区季节性不明显)。
口蹄疫预防和措施
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
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口蹄疫- 到口蹄疫疫区的动物应接受特别检
疫和隔离。
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卫生措施: - 加强动物圈舍和设施的卫生管
理,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 - 避免与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接
触,控制动物交流和运输。 -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
治疗,确保病例及时控制。
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教育宣传: - 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和养殖户的口
口蹄疫预防和 措施
目录 什么是口蹄疫? 预防口蹄疫的重要性 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什么是口蹄 疫?
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影响牛、猪、羊和其他反芻动 物。 口蹄疫病毒会引起口蹄病,症状包 括蹄部溃疡、发热和呼吸困难。
预防口蹄疫 的重要性
预防口蹄疫的重要性
口蹄疫在畜牧业中具有严重的经济影响 ,能迅速传播并导致大规模死亡。 预防是控制口蹄疫最有效的方法,可以 避免疫情的扩散和破坏。
口蹄疫的预 防措施
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 对牲畜进行定期口蹄疫疫
苗接种可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
- 选择合适的疫苗和接种计 划,根据不同地区和动物种类 的需求来制定。
- 定期接种疫苗,并确保疫 苗的质量和保存条件。
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动物检疫: - 检疫是防止口蹄疫传播的重要环节
。 - 对新引进的动物进行检疫,确保其
口蹄疫及其防治
有关“口蹄疫”常见问题
4. 既然“口蹄疫”对人体无害,为什么仍要继续扑杀猪只? 对发生”口蹄疫”的养猪场,须予全场扑杀原因,主要是” 口蹄疫”病毒的扩散十分迅速,加上台湾地区至少70余年未发生 口蹄疫,现有的在养猪只都无抵抗口蹄疫能力,在口蹄疫疫苗进 口数量未能全面供应全部猪只注射使用前,为使其它尚未发生” 口蹄疫”的养猪场免于受到感染而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必须扑 杀发病猪场的全部猪只,以减少病毒散播而助于控制疫情。 5.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或地区是“口蹄疫疫区”?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属于”口蹄疫疫区”,非口蹄疫 的国家或地区仅占少数,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南韩、澳洲、 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等;东南亚各国、香港、中国等皆属”口 蹄疫疫区”。事实上,美国、加拿大及丹麦过去都曾发生口蹄疫, 经过努力肃清病毒之后,再恢复成为非疫区。
由于口蹄疫的特性,生产中必须以防为 主。 平时做好消毒工作,包括人员、栏舍、 环境的消毒。 日常观察好自己养的每一头猪。 养好自己负责的每一头猪。
有关“口蹄疫”常见问题
1. 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VIRUS)感染 偶蹄类动物(如猪、牛、羊、鹿等)所产生的 疾病,其特征为受感染之偶蹄类动物的口、足 等部位皮肤会出现水泡,而造成部份动物死亡, 影响畜牧产业的发展甚钜,故普受各国的重视。 2. 哪些动物会罹患“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所感染的对象仅为偶蹄类 动物,绝对不会感染其它家畜及鸡、鸭等家禽。口蹄疫疫 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行,这往往怀疑 是另一型或亚型病毒所致。这是因为该病毒易 发生变异。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 120—170天。 阳光直射下60分钟即可杀死;加温85℃15分钟、 煮沸3分钟即可死亡。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 %一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一2% 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
猪口蹄疫潜伏期多少天,猪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猪口蹄疫潜伏期多少天,猪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猪口蹄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7天,潜伏期长的可达14天。
出现症状24小时后猪就会排毒,前期排毒量大,传染性强。
治疗猪口蹄疫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硼酸钾清洗,或者在糜烂处涂抹1%-2%的明矾。
如果有高热不退患病严重的病猪,可注射氨基比林加头孢进行退烧,再注射5号特工进行治疗。
一、猪口蹄疫潜伏期多少天1、猪口蹄疫的潜伏期非常短,一般是1-7天,潜伏期长的可达14天。
当猪出现症状24小时后就会排毒,前期排毒量比较大,传染性也很强,一般2-3天就可全群传播。
5-7天后排毒量会下降,10天后基本不会排毒,也不会引起同栏感染,但淋巴结和骨髓可带毒1个月以上。
2、猪口蹄疫治疗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硼酸钾清洗,或者在糜烂处涂抹1%-2%明矾,蹄部可以用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抹鱼石脂软膏,再用绷带包扎。
乳房可以用肥皂水清洗,涂抹青霉素软膏,定期将奶挤出,防止产生乳房炎症,然后使用强心剂和结晶樟脑口服每天2次即可。
3、如果有出现高热不退患病严重的猪,可对其注射氨基比林加头孢退烧,再注射5号特工治疗。
五号特工非常适合治疗猪口蹄疫病,而且它有安全,起效快的效果。
如果猪在患病后采食量下降,可在饮水中可加入葡萄糖、维生素补充能量。
二、猪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1、由于口蹄疫经常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早春传播。
首先,预防时一定要进行疫苗免疫,在口蹄疫发生前也就是每年9月和次年3月进行疫苗注射,这样可以使机体产生足够高的抗体,在进行疫苗接种时要选择高效浓缩疫苗注射。
2、猪群发病的处理要遵守“早、快、严、小”的原则,必须扑杀病猪及同群猪,严格控制病原,疫区内所有猪都不能移动,污水、粪便、用具、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疫情停止后,要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和空置后才可解除封锁。
3、养殖场要实行封闭式生产,必须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控制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入场。
口蹄疫
口蹄疫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它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达70多种。
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
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
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
目前,有三分之二的 OIE 成员国流行 FMD,时刻威胁着无 FMD 国家和地区的家畜安全和畜产品贸易。
1 病原口蹄疫病毒(FMDV)是引起口蹄疫的病原。
FMDV 为小RNA 病毒科(Picornaviri -dae)口蹄疫病毒属(Aphthovirus)的成员。
FMDV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有8 500 个核苷酸组成。
口蹄疫病毒共有7 个血清型:O、A、C、Asia 1、SAT 1、SAT 2和SAT 3 型。
从口蹄疫世界参考实验室所收到的检测样品来看,O 型的流行最为广泛(世界范围内),其次为 A 型和Asia 1 型,C 型和南非三型非常罕见,通常只在特定区域流行。
A 型在非洲、西亚、南亚、中东和南美许多地区有流行。
下图为口蹄流行图。
2 流行病学2.1 传染源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期和潜伏期的病牛亦可带毒或排毒。
口蹄疫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皮、水疱液及淋巴液中;另外相关产品如肉、奶、血、内脏、分泌物和毛皮中也有病毒的存在。
病毒会随同奶牛的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气体而排出体外。
有报道,奶牛在出现临床症状前的33小时,就已从奶液中排出病毒。
人和非易感动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当饲养员或兽医和奶牛接触后,被口蹄疫病毒污染的手、衣服、帽等是传染源。
病毒污染过的牛舍、运动场、器械、草料等也是可能性的传染源。
2.2 排毒时间当奶牛接触感染口蹄疫病毒后,排毒时间比人工感染排毒时间大大延长,乳汁和精液3-4天,唾液1-7天,咽部0-9天。
奶牛在发病开始的急性期,即水疱刚开始形成时,达到排毒的高峰期。
口蹄疫专项培训口蹄疫概述及特点口蹄疫病毒类型侵入途径理化性质
口蹄疫概述及特点、口蹄疫病毒类型、侵入途径、理化性质培训
一 口蹄疫概述
定义: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 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 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以口腔 粘膜和鼻、蹄、乳头等皮肤形成水疱和烂 斑为特征。
口蹄疫是世界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动物传 染病之一,农业部将口蹄疫病毒列为一类 动物病原微生物。口蹄疫为一类疫病。
二 口蹄疫病毒
核酸复制
正单股病毒RNA基因组在细胞的膜结构上复制,大多数 微RNA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膜是如何形成的还不清楚。
口蹄疫病毒复制膜来源于早期分泌途径的前高尔基体间 隔。以RNA为模板,尿素酸化的VPg蛋白质引物引导下,复 制负链RNA,再以负链RNA为模板合成正股RNA链,在该过 程中常形成双股RNA的复制中间体(RI)。以负链为模板 合成多股正链RNA和病毒蛋白的积累,包装之后形成子代 病毒。
病毒在PH7.0-7.5时十分稳定;
口蹄疫病毒对碱也很敏感,圈舍消毒通常应用 2%NaOH或KOH,或4%Na2CO3;
本病毒对化学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强,1:1000升汞、 3%来苏儿6小时不能杀死病毒,在1%石炭酸中5个 月,70%酒精中2-3天病毒尚存活。
临床症状
牛:潜伏期一般为24h-8天,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顿, 食欲障碍,内唇,齿龈,舌面,颊部粘膜发生水疱,流涎呈 白色泡沫挂满嘴边,并串珠状滴下,鼻镜干涸,流脓性鼻涕, 眼角有黄白色排泄物,被毛粗乱。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的, 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有时舌面,口唇等处水疱连成一片, 整个舌粘膜脱落,舌呈鲜红色的柔嫩组织,病牛摇头不安, 痛苦万分,蹄叉发病形成跛形,蹄冠,蹄叉,蹄踵部皮肤发 生水疱,破溃后形成鲜红烂斑,有感染则化脓,坏死,可造 成蹄壳脱落,有时乳房上也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鲜红烂斑。 但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低。但牛的恶性口蹄疫可侵害心 肌,使死亡率提高。
口蹄疫
周边国家疫情对我国的威胁
印度:因贫困和宗教信仰,使FMD难以控制,O、A、C和Asia1 到处流行。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情况相同。 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流行O、A、和 Asia1流行。菲律宾1976年进口南美牛将C型带入。1996年印度 和菲律宾暴发发生C型口蹄疫,虽此后再未见有暴发,但C型的 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日本、南朝鲜、蒙古、俄罗斯于2000年发生O型FMD,毒株属O 型泛亚毒株。 前苏联解体后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大多流行过或正在流行A型 口蹄疫。 2005年后,俄罗斯、越南等国与我国接壤的地区先后发生了 Asia1型口蹄疫。 不丹、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疫情更为严重, 尤其是巴基斯坦疫情复杂,同时流行A、O和Asia1型,对我国威 胁最大。
渐好转;部分动物,特别是幼畜,会因恶性口蹄疫
而死亡;部分动物,特别是牛可转为持续性感染。
口蹄疫临床症状-牛
早期症状:奶牛产奶量突然减少,厌食、精神沉郁和发热。 1天后,口腔及周围、蹄部和乳房,乳头上可发现水泡。 在 8-12小时内随着液体的积聚变得更加凸起。在形成水泡的急性 病程中,口腔疼痛,感染牛的唇和下腭震颤,分泌过量唾液( 流涎),在水泡破裂后流涎更明显严重,常出现白沫状口水, 粘稠的唾液。 舌面上皮逐渐坏死,并在1-2天内破裂,留下无表皮(露肉 )的红色糜烂(烂斑),抓舌(检查)可加速破裂导致大片舌 皮脱落。 出现水泡的部位还有:鼻孔内和口鼻凸出部。鼻孔中的病损 通常很小,愈合后表面形成结痂。
周边国家疫情对我国的威胁
亚洲是口蹄疫的重灾区。多年以来,我国始终处于Asia I 型口蹄疫包围之中。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2-2004 年度)公布的疫情资料显示,在我国周边的印度、巴基斯坦、
2023年口蹄疫疫情
2023年口蹄疫疫情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简称FM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动物传染病,主要感染有蹄动物,如牛、猪、羊和山羊等。
该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污染物传播等途径传播,对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疫情概况2023年,我国口蹄疫疫情总体呈现以下特点:1. 疫情范围:口蹄疫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养殖密集的农村地区。
一些省份和地区的养殖场和农户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
2. 病例数量:截至目前,全国共报告口蹄疫疫情病例1000余起。
其中,牛群感染最为严重,占总病例数的70%;猪群感染次之,占总病例数的20%;其余的病例主要是羊和山羊。
3. 疫情扩散速度:由于口蹄疫的高传染性,疫情扩散速度较快。
在一些受感染地区,疫情蔓延的范围较广,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
4. 经济影响:口蹄疫疫情对养殖业和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于疫情的爆发,许多养殖场被迫关闭,农民的养殖收入大幅减少,相关产业链也受到了冲击。
二、疫情防控措施针对2023年口蹄疫疫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扩散和减少经济损失。
具体措施如下:1. 封控疫区:对于已经发现疫情的地区,采取封控措施,禁止疫区内的动物流入流出,并加强对疫区周边地区的监测和管控。
2. 屠宰和销毁:对于感染口蹄疫的动物,采取及时屠宰和销毁的措施,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同时,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也采取了扑杀未感染的动物的措施,以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3. 消毒和隔离:加强养殖场和市场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病毒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另外,对于已经感染的动物,进行隔离管理,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4. 疫苗接种:加强疫苗的生产和供应,对养殖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5. 加强监测和报告:加强对口蹄疫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口蹄疫专项培训--口蹄疫概述及特点、口蹄疫病毒类型、侵入途径、理化性质
二 口蹄疫病毒
病毒粒子装配与成熟
随着病毒感染细胞胞浆中病毒蛋白和囊泡中RNA的积累,病毒蛋白的 加工和部分细胞元件的积累,病毒粒子开始装配和成熟。
遗传变异
口蹄疫病毒有高度变异性,有7个血清型,血清型之间互不交叉保护,有 多个亚型和变异毒株,以及不计其数的新分离毒株。抗原多样性使得 口蹄疫免疫预防越来越困难,世界各地采用有限的疫苗株防疫大量的 田间流行病毒。免疫效果不佳是预防异变RNA病毒的最大挑战。口蹄 疫病毒没有独立自主的繁衍增殖体系,必须依赖宿主,利用宿主细胞 部分功能复制繁衍,病毒自身核酸物质不断遗传稳定的功能,所以病 毒快速大量繁殖,在生存环境中优胜劣汰,从而决定了病毒的遗传变 异多样性。
二 口蹄疫病毒
分类:
口蹄疫病毒属微RNA病毒科,包括46个种,分属于26个属。 血清型:A、O、C 、SAT1、SAT2、SAT3、亚洲1。
口蹄疫病毒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
1、电子显微镜观察,口蹄疫病毒颗粒呈圆形,表面光滑,直径为2730nm。病毒粒子无囊膜,呈二十面体对称,由蛋白衣壳包裹基因组 RNA组成核衣壳。采用X线晶体衍射技术对多个血清型病毒衣壳的精细 结构进行了解析,衣壳由60个VP1、VP2、VP3和VP4分子组成,其中 VP1~3位于病毒粒子表面,VP4位于内部,并有一个十四烷基基团共价 键链接到其氨基端。表面结构蛋白VP1、VP2和VP3立体结构相似,是 由8个链状β折叠桶组成,β折叠桶之间,由表面环结构所连接,表 面环含有病毒重要的表位。完整病毒粒子蔗糖密度梯度中的相对沉降 系数为146S,分子量为8.08×106u,完整病毒颗粒146S或75S空衣壳 在酸性、碱性或一定温度条件下降解为12S和5S粒子,降解后小分子 无免疫原性。
口蹄疫课件
很強,在1999-2001年,曾引起整個亞洲大規模暴 發疫情,並遠播至非洲和歐洲,震動了全世界。 PanAsia毒株在我國引起口蹄疫大流行,造成的經 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巨大,催生了我國強制免疫政 策的出臺。
“CATHAY”型是國際上對東南亞和中國特有的一 個流行毒的稱謂,在全世界O型口蹄疫病毒遺傳進 化樹上自成一脈,我國參考實驗室曾將其稱為“ 豬毒遺傳群”。
大量的田間流行病學調查發現,CATHAY型病毒 主要引起豬發病,牛羊病例很少,但常有帶毒現 象。
我國口蹄疫主要流行毒株
⑴ O型口蹄疫流行毒 ① CATHAY型流行毒
我國O、A型和AsiaⅠ型(2005至今)。
1
1
1
我國口蹄疫主要流行毒株
⑴ O型口蹄疫流行毒 按遺傳分類,我國目前主要流行三種遺傳拓撲
型的O型口蹄疫病毒,分別屬於 CATHAY型(中國型) ME-SA型(中東-南亞型) SEA型(東南亞型)
我國口蹄疫主要流行毒株
⑴ O型口蹄疫流行毒 ① CATHAY型流行毒
從遺傳關係分類,全世界A型口蹄疫病毒可分為三 個大的遺傳拓樸型(topotype),即Eu-SA型(歐洲南美型)、ASIA型(亞洲型)和Africa型(非洲型 ),每個型又包含有多個遺傳譜系的毒株。
我國目前流行A型ASIA拓撲型東南亞-97(Sea-97)
毒株。
1
A型Sea-97毒株在2009年年初經由東南亞國家傳入 我國,其後在8個省份相繼出現病例或病原陽性, 2010年以後,我國再未見由該毒株引起的疫情報 導,但在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組織的主動監測 中發現有陽性帶毒畜。該毒株長期流行於東南亞 地區,是該地區特有的一個A型流行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物理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物理性传播
流行病学
高度传染性,潜伏期短(2-7天),急性病程 散播迅速
– 直接接触传染 – 间接接触传染 – 空气传播
猪为最佳病毒携带者
– 每日最高可产生108病毒顆粒 – 排毒时间可高达廿八天
临床症状
高热,沉郁,厌食 强迫站立四肢震颤,抖动、疼痛、嘶叫。 口腔,鼻盘,蹄部出现水泡 水泡破裂,患部溃疡,蹄趾脱落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分娩母猪
3. 内外运输工具应该分开
4. 屠宰场的车辆返回时应彻底冲洗消毒,进场前
应重新消毒, 进入猪舍的物品应消毒
5. 爆发期间不要食用外面的猪肉和牛肉 6. 爆发结束前不要购买换代公猪和母猪
免疫程序
• 母猪:每年至少 3 次 • 全场:每3-4个月全场接种一次疫苗
• 后备母猪年轻公猪:配种前免疫一次
• 公猪:每4个月接种一次
• 疫苗质量不过关 • 操作问题--注射到脂肪里,形成脓肿 •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免疫力不够
免疫效果
• 母源抗体可提供55天的保护,达1:320以上 即可有效保护 • 但免疫后第一天保护力为零 • 母猪的免疫是有效的
控制疾病的措施
1. 卖猪时不要让外人进入猪舍 2. 间隔 4 周接种 2 次疫苗
• 保育猪:7-8周龄首次免疫
• 小猪:11或12周龄加强免疫一次
• 紧急时:周围猪场爆发需要全场加强免疫一次
牛蒡子45g (三磷酸腺苷10ml)
治疗:成猪10头,仔猪30头。预防减半
未发病前
疫苗接种:
肥猪:首免35-45日龄 1- 2ml; 二免65-70日龄 3ml
母猪:空怀期 3ml 环境消毒 疫苗注意事项: 1、过敏,肾上腺素 2、注射深度;肌肉非脂肪 3、免疫反应:一般不用处理,高温柴胡
爆发:年龄因素
3. 仍然有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并且与病毒的抗
原性有关 4. 病毒可以交叉感染多种动物(如牛、水牛、鹿 、山羊、绵羊和猪) 5. 疾病传播非常快,可通过空气传播 6. 回顾:疫苗生产和保存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免疫存在问题
• 免疫程序不尽合理
• 疫苗的剂量低,目前流行的毒株与以前 的有80%同源性,仍有保护力
经济损失
种猪
– 公猪母猪:死亡率5%;
肥猪
– 后期肥猪:延迟四周上市 – 淘汰率10-20%,死亡率2% – 保育猪及前期肉猪
– 淘汰率15-20%
– 怀孕母猪流产率5% – 短时间无法配种
• 生长迟滞
• 淘汰10%,死亡率5%
– 一个月离乳母猪发情延迟/低受胎
– 一个月哺乳仔猪100%死亡率
口蹄疫防治策略
发病时期
– 限制感染动物及受污染动物产品移动 – 未做疫苗的区域可紧急免疫接种 – 充足光照、干燥地面
口蹄疫治疗
原则:止痛、控制并发症、预防心肌炎,杀毒 安痛定+碘酒+白矾+醋精喷蹄 亚硒酸钠维生素E饮水
防治心肌炎----洗心散
天花粉25g 黄连30g 黄柏30g 栀子30g 木通20g 连翘30g 桔梗25g 黄芩45g 茯苓20g 白芷15g
• 车辆没有很好消毒、随便进出猪场
• 与其它动物(牛、羊等)为邻
• 爆发期间外人随便进出猪场
• 饲养员、兽医经常去农贸市场、屠宰场,回来 不隔离、消毒
• 病死猪处理不当,猪的排毒量=3000头牛
免疫的局限性:疫苗的缺点
1. 有很多野毒株--病毒变异、毒力很强
2. 只有灭活苗可以使用,灭活苗抗体水平较低。
口蹄疫的防治
猪口蹄疫
疾病的发生:年龄 控制的局限性:疫苗的弱点 免疫程序:更多的问题 控制疾病的其它有价值的措施
口蹄疫--病原
小RNA病毒科,口腔水泡病毒属 单股(+)RNA,无囊膜 对酸碱非常敏感(pH值<6或>8均可不活化) 血清型多
– (A/O/C/亚洲-1/非洲-1/非洲-2/非洲-3) – 血清型间无交叉保护效果 – 亚洲地区流行血清型:A/O/C/亚洲-1四型
• 通常发生于育肥猪,如果只免疫过一次疫苗
• 如果从几个不同的猪场引进仔猪,口蹄疫可从转 群时开始并能迅速蔓延至同一区域的不同猪舍的 大猪 • 在免疫过的种猪群,通常发生于后备猪,就像未 进行补强免疫的大猪一样 • 口蹄疫爆发于屠宰场存留时间较长的猪, 或新转移 后或新引进的种猪
生物安全问题
• 周围猪场发病,没有严格控制 • 鼠类带毒--传给易感猪
– 乳头出现水泡 – 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急性暴毙,口吐白沫
母猪的临床症状
未免疫猪群疾病传播非常 快,发病率非常高
水疱发生于鼻部并破溃 转变成红色伤口
大水疱及慢性结缔组织增生
蹄部的病理变化
蹄叉/蹄冠
蹄底部也可见病变
仔猪的心肌炎
乳头、乳房水泡
未免疫猪群的仔猪非常严重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率
口蹄疫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