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3篇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是一处以佛教为主题的古代艺术遗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14世纪,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这里有着壁画、佛像和石窟等多种形式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千佛像”,是全国唯一有这么多佛像的遗址之一。
克孜尔千佛洞也是一处具有文化价值的地方。
从唐朝时期开始,它就是一处具有宗教和文化意义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吸收了来自中国、印度和伊朗等地的文化艺术元素,产生了独特的克孜尔文化,而千佛洞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遗址里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佛经、五代时期的佛像和元代时期的壁画,为我们展示了克孜尔千佛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克孜尔千佛洞的建筑形式和内部设计都充满了艺术和美感。
对于很多艺术爱好者而言,这里简直是一个天堂。
入洞后,我们就会看到一座由绿色石头砌成的平台,上面摆放着许多佛像、佛珠和祭品,是信仰者祈福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约1500个石窟,里面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制作精美,栩栩如生。
更为难得的是,在克孜尔千佛洞里面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壁画,是我们研究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壁画上有着千姿百态的佛像、天神和仙女,还有许多道教和佛教的图案和符号,在艺术和文化上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对于平日里耳熟能详的佛教文化,克孜尔千佛洞更是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
我们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各个佛像的含义以及不同图案的寓意,这对于提高我们对佛教文化的认知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克孜尔千佛洞是一处具有极高价值的古代文化遗址,它展现出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我们了解克孜尔文化、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佛教文化,或者想体验一下独特的文化旅游,克孜尔千佛洞绝对是一个值得光顾的地方。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3篇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3篇导游词一: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大家好,欢迎来到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这里是新疆壮观的石窟寺庙之一,也是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站。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区北部,距离市中心约12公里,是一处盛名远扬的佛教圣地。
它始建于西晋时期,历经了北魏、唐、元、清等朝代的兴衰,历史悠久,建筑精美,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之一。
游览千佛洞的路程大约需要1-2小时,但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很值得一看。
千佛洞内部石窟的风貌独特,造型多样,有精美的浮雕和壁画,许多佛像栩栩如生,富有鲜明的佛教艺术特色。
同时,千佛洞周围的自然景色也非常漂亮,有绿树丛生的山坡和清澈见底的小河流等。
在游览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听到吐鲁番历史文化的介绍,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沿革和佛教发展情况。
同时,也可品尝到当地的美食特色,如烤羊肉串、烤馕、酥油茶等。
感谢大家的光临,希望大家在千佛洞的游览过程中可以享受美好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同时也能对新疆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导游词二: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大家好,欢迎来到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这里是新疆彰显石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千佛洞始建于西晋,历经数百年的建设和整修,到现在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石窟顶部有巨大的龛,内部放置了众多的佛像和壁画,非常震撼人心。
这里的建筑风格表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土风情相融合的特色。
游览千佛洞的过程中,您将看到壁画上的佛像和故事、对人物和建筑的浮雕、以及龛顶上的佛塔。
石窟内布满花瓣月牙形的嵌石床,还有木头结构的梁柱,都非常讲究。
千佛洞内还是一些坐卧佛、座像、金刚、十八罗汉等精美佛像的收藏之所。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了解到当地文化与历史。
千佛洞内还有一些壁画手工艺品和佛教圣物出售,您可以在这里选购一些纪念品。
谢谢大家的光临,希望您在这次游览中能够得到愉悦和满意。
导游词三: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各位朋友,早上好!欢迎来到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一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人文景观的地方。
克孜尔千佛洞解说词
克孜尔千佛洞解说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石窟之一。
克孜尔千佛洞群位于克孜尔乡南约7公里的木扎提河北岸的名屋达格山上。
克孜尔千佛洞目前是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疆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圣地。
佛教于公元前2世纪传入新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们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
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初,许多官吏也选择在这里开凿,并供养佛祖。
规模与日俱增,终于形成了影响西域、中原乃至中亚的重要佛教圣地。
克孜尔千佛洞按自然区域分为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总体绵延3公里多。
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有壁画的洞窟约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
它是我国建造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
其中最著名的石窟是38号音乐窟。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石窟寺建筑及雕塑毁坏严重,只有部分壁画保存较好。
根据相关艺术风格测定,大致分四个时期。
初创期。
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多方形窟。
后期有大像窟、有禅定、涅槃及天宫伎乐图等,以佛转故事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健陀罗艺术风格较为明显。
发展期。
约公元4世纪中到5世纪末。
这个时期出现了以中心柱窟为中心的洞窟组合,包括僧房、讲经堂、礼拜堂等,形成寺院形态。
壁画绘画风格突出晕染法、对比*、菱形结构图等龟兹风格。
以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内容为主,在中心柱窟主窟顶部出现天相图、弥勒说法图。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被誉为“音乐窟”的38号石窟,绘有场面宏大的天宫伎乐图,乐者们手中的乐器有西域的,有中原的,还有中亚的,而舞者的舞姿则是龟兹独有的。
因而它是研究音乐舞蹈最详细最丰富的宝贵资料。
这时期的石窟表现有大乘佛教思想。
繁盛期。
约公元6~7世纪,现存石窟50%属于这一时期。
造像普遍采用金粉或敷贴金箔,装饰辉煌。
在方形窟中多连环画或长卷式故事画,因缘画较突出,涅槃图遍布甬道。
大型中心柱窟很多,包括双中心柱窟。
这一时期反映小乘佛教的思想居多。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导游词终编版
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讲解词各位游客你们好,现在我们周围的群山全部是火焰山。
火焰山山脉全长98公里,中间有几个山谷,有木头沟、吐峪沟、葡萄沟等等。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火焰山的木头沟之中,整个洞窟全长一公里,现存洞窟83个,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
这个地方依山傍水,是个汇聚灵气的地方,所以吐鲁番先民在这里开凿的洞窟。
洞窟始建于公元555年,古称崇福寺,后改为宁戎寺,是高昌国的王家寺庙。
洞窟总分为三层,最上层为佛塔区,中间为佛堂区,最下边为僧房区(可以在牌子旁边照相)20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10世纪左右,这个洞窟是中堂回廊式洞窟,中间的佛像已经被破坏,以前佛教做法事时从左边甬道进右边甬道出,绕一圈可积累福报。
洞窟的墙壁上曾经有壁画,后来被德国人勒柯柯切下运往柏林。
墙上挂的壁画是我国文物工作者从柏林博物馆拍回的照片。
中堂左边墙壁上有一幅昌国的公主的壁画照片,具有唐朝风格,文字是早期回鹘文,译为回鹘公主。
中堂右边的照片是回鹘贵族,身上带着7件游牧民族的随身物品,如小刀,磨刀石,打火石,解绳锥等。
回鹘人就是今天维吾尔族人的祖先。
现在的每个墙壁的下半部分还留存有一点点的壁画痕迹。
(观众可以绕洞窟转一下,积累福报,保佑平安)中堂里以前是一尊佛像,后来毁掉了,只有个台座。
里面的地面上有绘画,所以禁止游客参观。
27窟是长方形纵券顶式洞窟,壁画保存的比较完整。
顶部绘有千佛,原本四周有七尊佛塑像。
现在只剩背光。
每个佛像周围绘画供养菩萨,佛像和壁画上人物的眼睛被破坏,这是由于14世纪伊斯兰教与佛教的宗教战争导致的,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将佛像破坏了。
正壁原有一尊大佛,被毁掉后,呈现一面白色墙壁,墙壁上有早期的回鹘文,应该与摩尼教有关。
早期回鹘人统治吐鲁地区主要的信仰是摩尼教,但本地的居民信仰佛教,为了方便统治,回鹘人他们改变了自己的信仰,改信了佛教。
31窟,是长方形纵券顶式洞窟,顶部绘有千佛,正前方绘画的涅槃经变。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
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
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历了形成——繁荣——衰落的过程。
第17、18两窟,为公元6一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的。
第16号窟凿于中唐。
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
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现佛涅盘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
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
第51号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
第69窟,是第20号窟的窟中之窟。
第82、83号窟,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
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
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其他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
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
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
1982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鲁番的石窟寺群多达十余处,合称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龟兹石窟,以敦煌石窟、云岗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齐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一)亲爱的各位团友,各位朋友:大家好!在我们成功地翻越了铁力买提隧道,征服了茫茫的天山以后,现在我们已经从北疆来到了南疆,大家又可以体验到了与北疆孑然不同的风景和民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另外一副美丽的画卷。
南疆不但自然风景很美,就象我们刚才参观过的大、小天池,还有民风淳朴的维吾尔族,更吸引人的是,南疆的宗教,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
如果你想获得精神上更高的旅游享受,欢迎你来南疆。
在南疆的诸多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首推今天我们要到达的库车。
库车县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隶属于阿克苏地区,是阿克苏地区所辖一市八县中最大的一个县,面积近1.5万K ㎡,全县人口约38万,从古至今就是南疆的重要城市之一。
库车,古称“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是汉唐以来西北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特别是佛教中心,并以龟兹国为中心,建立政治和军事集权,管辖以龟兹为中心的西域36国。
大家都知道,西域正式隶属于祖国大陆的版图,是以西汉公元60年在此设西域都护府开始的,到了东汉时期,政府就把西域都护府设置于今天库车境内的龟兹故城。
到了唐朝时期,也曾两度设安西都护府于此,这时龟兹国的管辖范围就更大了。
到了清朝的时候,改为库车直隶州。
1913年才改为库车县。
库车,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历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中原与西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中心和传播地。
历史地位极为显赫。
所以他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相当深厚。
大家熟知的龟兹乐舞,在隋唐时期名噪中原,刹那间掀起了龟兹乐舞的狂潮,三藏法师西天取经路过此处,也称赞道“管弦伎舞,特善清国”,如今这种典雅的充满西域风情的歌舞至今还在流传,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3篇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3篇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北部柏孜克里乡,是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古代石窟艺术宝库。
该景区是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一、历史悠久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依山而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由56个窟龛、250余个佛龛组成,占地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
在唐代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贸易路线上的重要一站,成为佛教信仰的中心,同时也是古代文明交汇的重要载体。
二、石窟艺术宝库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保存着大量的佛教壁画和浮雕,是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瑰宝。
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是第34窟的花萼宝座、第38窟的莲花宝座和第44窟的狮子宝座。
这些宝座高大雄伟,披着绚丽的色彩,镶嵌着各种宝石和贵重的装饰品,雕刻精细,令人惊叹。
三、信仰意义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是中国佛教永恒的财富,这里的壁画和浮雕展现了以佛教为主的各种信仰和精神文明。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也可以感受到人类探寻精神真谛和追求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无论是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都能从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中聆听佛教的智慧,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我们应当珍惜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四、旅游建议前往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建议穿着舒适便捷的衣物和鞋子,带上防晒用品和自备水,以应对恶劣的天气和户外的环境。
同时,在游览过程中一定要爱护景区的环境和文物,保持良好的游客素质,共同维护和保护这片瑰宝。
五、总结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内涵。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古代文明的交流和繁荣,也见证了人类社会的精神追求和探索历程。
我们应当珍视这一文化遗产,探寻其中的精神智慧,弘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著名的佛教遗址之一,位于新疆吐鲁番市柏孜克里镇南侧。
这个景点被誉为是西域佛教文化的珍墨,它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瑰宝,也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的导游词。
一、景区介绍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位于吐鲁番火焰山南麓柏孜克里乡的和田江南岸,是由雕刻在悬崖峭壁上的数万尊佛像和摩崖石刻组成的佛教艺术宝库。
该景区总面积为10.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1250米。
景区内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分为83个现存洞窟,其中有千佛洞、大屏风洞、达利曼洞、花草洞等著名洞窟。
二、历史沿革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始建于4世纪初,开凿于早期唐代,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代的长期建设和维修,最终形成了以佛教雕塑和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石窟艺术。
景区内的雕塑和壁画,如《华严经》、《般若经》、《金刚经》等佛教经文的雕刻和绘画,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主要景点介绍1. 千佛洞:千佛洞是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洞窟,内藏佛像数千尊,主体建筑面积为505平方米,是当前吐鲁番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之一。
千佛洞内的佛像形态各异,有单身佛、莲花座佛、石窟佛等多种类型的佛像。
其中许多佛像的身上都栩栩如生地雕刻着佛教故事和生活场景,为观赏者带来无限的探索乐趣。
2. 大屏风洞:大屏风洞位于柏孜克里河谷旁边,洞内长240米,面积达2400余平方米,整个洞穴共有168个佛像组合缀成的“屏风”,每一个佛像的造型和手工都非常精湛,充分展示了唐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让观赏者感受到了佛教艺术的神秘和美丽。
3. 达利曼洞:达利曼洞是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洞窟,该洞窟于公元五六世纪时雕刻,面积为210平方米,内部共有63个佛像,其中佛像造型最为逼真,表情和手法也最为符合佛教教义。
四、游览建议1. 游览时间: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游览,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阳光非常温和,可以为佛像照亮最自然的光线,也可以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效果。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9篇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9篇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 1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此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的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是敦煌汉唐文化的一个缩影。
现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确纪年为年号,为东晋咸和4年公元3建兴20xx 年,是东晋时期凉的20xx年。
西晋是一个矛盾异常突出,变革空前急剧的年代华夏大地没有形成稳定的中央集权,而是军阀割据,风烟四起;但处于西部边陲的敦煌却未受中央集权更迭的影响,保持了人民的休养生息与经济的相对繁华。
西晋画像砖墓的内容则是这一时期敦煌人民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的一个侧面。
敦煌画像砖墓与嘉峪关、酒泉的不同点是:其一:前者以墓葬照墙为施画区域兼及内室,而后者以墓室四壁为施画区域;其二是前者以神龛灵兽及历史故事为主,而后者以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为主。
他们的共同点是二者均饰以复杂的仿木构彩绘砖雕,以象征高坞深堡的庄园门阙。
从砖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民间绘画的技艺以达到相当纯熟和普及,也反映出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而非常的活跃。
这也为佛教文化的发展与敦煌莫高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通过下面的参观,一块块古朴的画像砖,将把您带到遥远的天国,让您亲身感受一下古代敦煌民俗艺术的神奇与魅力。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 2西千佛洞开凿在XX市西南35公里处的党河河岸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
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
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XX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
这里的陡崖深壑上有浓荫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涓涓小溪流过,环境清幽。
西千佛洞开窟年代无从稽考。
克孜尔
2012 年全国导游考试现场考试景点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 47 号窟约建于公元三世纪末到四世纪初,是初创期石窟的代表,以佛教故事为主,反 映小乘佛教思想,犍陀罗艺术风格较为明显。这是克孜尔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大像窟。大像窟始 创于阿富汗的巴米羊,龟兹石窟中的大像窟就是以阿富汗巴米羊大像窟为模特儿开凿而成的。石窟分前后 两室,前室高 16.8 米,左右两窟各凿有五行方孔,这是木建筑窟檐的遗迹。壁面底部凿出一条高约 50 厘 米的石台,台上壁面凿出嵌有木橛的小孔。根据壁面上残留的这些方孔、石台,可以相见当年的两壁是何 等的富丽堂皇!如果我们把已经塌坏了的 47 号窟的前室复原一下,可以看到:前室正壁是一座 15 余米高 的大立佛像,巍峨壮丽,高大雄伟。左右两壁各有五行雕饰华丽的木建筑窟檐。中间是一座座饰金敷彩的 浮雕佛像,最下部分是一躯躯小立佛。这样,整个前室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佛的形象,加上雕梁画栋式的木 结构建筑,这里成为一处既庄严神圣,又富丽华绮的佛的世界,成了一个极富于宗教神秘感和感召力的地 方。47 号的后室高 8 米,长 8.2 米,宽 10 米,靠后壁的这个宽 2.2 米,高 1.2 米,长 10 米的石台,就是 涅磐(PAN)台,台上原塑有一躯涅磐佛.大家注意到这些异彩纷呈的壁画了吧。克孜尔石窟艺术的主要 成就之一,就是面积达 1 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比丘、飞天、供养人像和本生故事 画、佛传故事画、因缘故事画等,其中大量的本生故事画占有突出地位。本生故事是指释迦诞生在净饭王 家为太子之前的许多行善积德的故事。佛传故事,是描绘释迦降生印度净饭王家为悉达太子到出家成道的 故事。在克孜尔千佛洞,佛传故事画面最多的是“妙转法轮”“降魔成道”“精进苦修”等三个场面。在 、 、 敦煌,本生故事采取连环画的形式,即把本生故事的每一个情节用画面连续不断的表现出来。与之不同的 是, 克孜尔石窟画面所表现的只是本生故事中的一个关键性情节, 因此一副画面就代表着一个故事。 这样, 在一处壁面上,有时可以出现十几个以至几十个本生故事。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中,这种杰出的处理方法 独树一帜,在其它石窟难以见到。现在大家看在这些壁画,在前室纵券顶窟顶上画着的是大飞天,后室横 券顶窟顶上也是大飞天。她们上身赤裸,披挂璎珞、宝带,下身着裙,在腰间有两个衣结。她们的身体伸 得比较直,只是以双脚分开,一屈一伸来表示飞的姿态。在涅磐台西头紧靠着涅磐佛头部的西壁底部,这 里面有一副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本生。在这副画面上,萨陲那太子不像在其他龟兹石窟里表现的那样,一 动不动的仰躺在地上,听任着饥饿的老虎来吃他。在这里,萨陲那太子却是用一手撑着地,使上半身离地 稍微仰起,另一只手则伸向天空,似乎他正在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和作出极大的牺牲。因此,这副画与其他 画相比较,有动感,富于生气,产生出更巨大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从壁画的风格和技巧来看,克孜尔石窟虽然不像敦煌石窟,一个时代的壁画和另一个时代的这么泾渭 分明,但也是可以看出一个大概的发展过程的。早期壁画依风格而论,整个比较粗糙。人物是用极粗的线 条画出轮廓,在用手涂的笔法表现人身和衣纹细部。慢慢地人物画的轮廓线变细了,出现了“屈铁盘丝” 式的细线条。人物的肌体运用了深浅不一的晕染,产生了质感,这种表示物体阴阳明暗的晕染,使画像充 满了立体感,特别是把人体的肌肉显示出来,使画中任务呼之欲出,这种绘画技法明显受了犍陀罗文化的 影响。到后来,壁画风格有了更大的进步。如任务的轮廓线有了粗细相间的线条。在轮廓线内又加以晕染, 特别值得提的是在用色方面,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多以土红、大绿为主,相当接近于莫高窟中晚唐壁画的颜 色。 现在我们来到以38号窟为代表的发展期的石窟,约建与公元四世纪中到五世纪末,绘画风格突出晕 染法, 对比色, 菱形结构图等龟兹风格, 表现的是大乘佛教思想。 号石窟在这一时期的石窟中声名显赫, 38 它曾被日本学者称为”音乐窟”,被德国学者称为”音乐家的合唱窟”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之妙的赞美 呢?请你随我的讲解一起去感受此窟的美妙吧! 38窟是属于前室,王室,后室二部分组成的长方形纵卷顶窟,由于多次地震的原因,前室已经全部 损毁。进入王室,除了有大量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壁画外,最引人注意的是在王室的左右两壁各绘 7 组 人共 28 区伎乐天,每组伎乐图是由一个天宫墙栏内两躯半身的伎乐天组成。每个天宫墙栏内两个伎乐天, 有的是一舞一乐,有的是两个都在奏乐,有的是两个都在跳舞,奏乐者有的屈肘耸肩,用大力气在吹着乐 器,有的是嘴唇开启,双腮鼓起,正在运气,有的呢,单手弹拨或双手重击,有的俯身在倾听音乐的节奏。 跳舞的有的手持花神,有的手托花盘,有的则用手击拍,真是千姿百态,娇柔婀娜,显示出这些伎乐天高 超的技艺,而这些伎乐天们是在将最美妙的音乐,最动人的舞蹈献给至高无上的佛。而乐者手中的乐器游 西域的,有中原的,还有中亚的,而舞者的舞姿则是龟兹独有的因而它是研究音乐舞蹈最详细最丰富的宝 -6-
【最新文档】千佛洞导游词word版本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千佛洞导游词篇一: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鲜青旅管122 125233851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景点是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现有石窟236个,壁画1万多平方米。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的美誉。
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东距库车县城约69千米。
据考证,库车县在201X年前曾是亚利安人建立的古龟兹国所在地。
龟兹国在汉唐之际是西域36国中的大国之一,境内曾居住的民族有羌、塞、月氏、乌孙、匈奴、突厥、回纥和汉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逐渐融合成了龟兹人。
关于库车石窟的历史,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库车一带古称龟兹,她是当年西域36国之一,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城池。
201X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时来访过这儿。
汉宣帝时,龟兹国王绛宾就实行了与汉友好的政策,数次前往长安朝贺,那时的龟兹国“一如汉朝礼仪”。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龟兹归汉。
大家请看,前面就是克孜尔千佛洞了。
它始建于公元三世纪前后,现有编号的洞窟236个,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石窟寺建筑以及雕塑毁坏严重,仅有一部分壁画保存较好。
目前存有壁画的洞窟大约有80个。
壁画的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主要以佛传故事为主,反映了小乘佛教思想。
建筑风格是明显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壁画的绘画艺术突出了晕染法、对比色、菱形结构图等古龟兹风格。
克孜尔千佛洞按照自然区域可分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后山区四个区,总体延伸大约有三公里。
根据专家考证分析,龟兹石窟的建造原因有三点:一是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宣传来麻痹人民,以维护其阶级利益;二是佛教徒为了进行礼拜、供养等宗教仪式的需要;三是僧尼的的苦修必须要有洁净的环境。
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的导游词
诸位游人:
古丝绸之路独特的所在位置使新疆省变成物品文化交往的关键安全通道,因而新疆省的宗教信仰造型艺术十分繁荣昌盛,各种宗教信仰在这里均占据一席之地,除开伊斯兰、景教、摩尼教,尤数佛家的知名度更为长远,遍及在新疆省全国各地的洞穴石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今日大家将要前往参观考察的便是坐落于火焰山中区大峡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游人们,如今大家赶到了千佛洞旅游景区内,这儿一共有洞穴83个,现有序号石窟群77个,在其中内有残留墙壁画的40余窟,墙壁画占地面积达1200平米,是吐鲁番地区现有石窟群中洞穴数最多、墙壁画內容最丰富多彩的石窟群。石窟群多种形式,以横顶直洞为主导,也是有管理中心立柱式洞、正方形双套洞和园顶正方形洞,也有的在石窟群正中间修建了圣殿和佛台。 顺着入口的阶梯拾级而下,我们可以见到对游客对外开放的十几个洞穴,洞内光源并不很强,若隐若现弧形内腔上的斑驳陆离界面,每一线框都描绘得认真细致,角色的饰带富有炫酷,仅仅很多角色脸部已上缺,令人觉得十分缺憾。游人们,使我们最先来参观考察一下16号洞穴。16号窟开掘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伎乐图》,图上古代乐器小忽雷的发生在我国佛窟中当属初次。忽雷,又叫龙首琵笆,来源于唐朝南诏乐,其形为杆状梨型,龙首双弦,蟒皮蒙腹,檀木为槽,其正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然后看来17、18号洞穴。这两个洞穴是全部石窟群中开掘历史时间最开始的,大概开掘于公年6至7新世纪的汉朝中后期。大家先看来17号窟中《地狱变》墙壁画,神似摩尼教具府图,为全国各地所少见。18号窟窟顶管理中心有一朵大荷花,正中间添充有三角、四叶等几何图形,素雅庄严肃穆,极具民族风格。
游人们,如今大家赶到了千佛洞旅游景区内,这儿一共有洞穴83个,现有序号石窟群77个,在其中内有残留墙壁画的40余窟,墙壁画占地面积达1200平米,是吐鲁番地区现有石窟群中洞穴数最多、墙壁画內容最丰富多彩的石窟群。石窟群多种形式,以横顶直洞为主导,也是有管理中心立柱式洞、正方形双套洞和园顶正方形洞,也有的在石窟群正中间修建了圣殿和佛台。 顺着入口的阶梯拾级而下,我们可以见到对游客对外开放的十几个洞穴,洞内光源并不很强,若隐若现弧形内腔上的斑驳陆离界面,每一线框都描绘得认真细致,角色的饰带富有炫酷,仅仅很多角色脸部已上缺,令人觉得十分缺憾。 游人们,使我们最先来参观考察一下16号洞穴。16号窟开掘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伎乐图》,图上古代乐器小忽雷的发生在我国佛窟中当属初次。忽雷,又叫龙首琵笆,来源于唐朝南诏乐,其形为杆状梨型,龙首双弦,蟒皮蒙腹,檀木为槽,其正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然后看来17、18号洞穴。这两个洞穴是全部石窟群 诸位游人: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导游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导游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新疆喀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本次旅行我们将一起领略这个壮丽的世界自然遗产。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简介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茫丹乡西北面剑浦山的山岳区,自然环境优越,峭壁险峰、岩峰卓立,众多沟壑环绕,构成了山岳群峰的奇特景观。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中国境内现存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洞内壁画、雕塑、佛龛以及善财童子、仙女等佛教题材的雕塑、绘画瑰宝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历史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公元4世纪初佛教传入新疆,早期的画像,多是直接用碳笔在洞壁上画的,本身所描绘的已经消失,但它们仍然为我们了解新疆古代艺术、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分布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群中,排名最前的是第17号洞,该洞内的壁画数量和内容是最丰富和最复杂的。
其他岩洞大都为狭长的缝隙,长短不等,在岩洞内有佛龛和壁画等。
多数洞内的壁画构图鲜明,色彩斑斓,饱含意象,人物、动物、花鸟、佛龛等主题表现得丰富多彩,故事生动。
岩洞含有的石窟文化主要包括艺术、史学和民俗学等内容,记载了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特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包括唐代的唐人十善图和五百罗汉图、北魏佛像图、西佛印度题材壁画、汉唐佛经摹本和裸描法经文等等。
它们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遗产。
漫步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欣赏那花鸟虫鱼、群佛神怪魔、人物故事的壁画,感受古代壁画艺术之奇妙风韵,这也是一次人文精神之旅。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保护与管理对于如此珍贵的壁画艺术,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国家文物局致力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遗产文物及其环境的全面保护,制定专项规划、加强管理和监测,并采取措施加强修缮和开发。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日常管理由当地的团委管理员负责,保证了洞内的环境干净,让游客们享受这场世界遗产之旅。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克孜尔千佛洞,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处著名景点,它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的莫高窟”,深受游客欢迎。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来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历史与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到克孜尔千佛洞的大门前,向这座大门致以敬意。
大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着“克孜尔千佛洞”,这是一个古朴美丽的汉字,是这座千年古刹的标志。
在这里,我们要乘坐观光车前往千佛洞内部游览。
车行驶在群山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雄伟壮阔的山脉与广阔的天空让人沉醉。
经历了约10分钟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是新疆最大的洞窟寺庙,是古代中亚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它连接起东西文化的一条纽带,四壁上密密麻麻地雕刻着各式佛像、经文以及人物肖像,通过这些雕刻,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座古刹的历史与文化。
经过蜿蜒曲折的甬道,我们终于来到了克孜尔千佛洞的正殿。
正殿中央供奉着一座高达20余米的大佛像,这是克孜尔千佛洞的中心。
四周的石壁上是各种造型优美的佛像和精美的壁画,这里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神秘、肃穆、壮丽。
佛像和壁画的风格多样,从古印度佛教的“龙象千手卢舍那佛”到中国唐代佛教的“弥勒佛”等等,样样精彩。
随着导游对这些佛像和壁画的详细讲解,我们逐渐深入了解了克孜尔千佛洞的历史与文化,这座古刹在唐代时期便兴盛一时,是中亚汉藏文化交汇的中心,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可是由于历经沧桑和战火,克孜尔千佛洞遭受了重创,只有十余座洞窟得以保留,内部的佛像和壁画也因为年代久远而斑驳褪色。
而今,克孜尔千佛洞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引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是其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不仅纪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还为后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参考。
这些壁画艺术精湛,布局优美,让人称奇。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子,又感受到了胡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座千年古刹的文化历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导游的讲解使我们对克孜尔千佛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价值:各位团友,我们的旅游车已从库车出发,今天我们要去领略的是久负盛名,被誉为“佛教艺术宝库”的克孜尔千佛洞。
它是我国著名石窟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但其历史又远比莫高窟久远。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境内,距库车70公里左右,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
神秘的克孜尔千佛洞素以精美绝伦的壁画以及延绵于山间的石窟寺闻名遐迩,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画家、佛教研究者、考古工作者以及络绎不绝的游客。
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古代虔诚的修行者曾经走过的路,前往克孜尔千佛洞,亲身领略一千多年前的佛教石窟留下来的艺术神韵。
历史:在抵达之前,让我们先掀起它神秘面纱的一角,克孜尔千佛洞在古时位于龟兹国境内,而龟兹国国都遗址,即在现在库车县境内,谈到龟兹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古西域36国之一,丝路上的重镇。
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到过这里。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龟兹归于汉朝。
汉宣帝时,龟兹国王绛宾实行了与汉友好的政策,在他与解忧公主的女儿弟史结婚后,一同赴长安觐见,汉朝封弟史为公主,给绛宾颁发金印绶带,归国后绛宾“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并令其子以汉朝外孙自居,此时的佛教于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龟兹,这里出现了早期的石窟寺。
在之后3-4世纪的魏晋时期,佛教在龟兹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
公元4-5世纪,龟兹进入佛教文化时期,此时的龟兹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犍陀罗佛教文化,逐渐的融合吸收而形成本地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佛教也在龟兹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今天我们看到的库车、拜城等古龟兹地域内的众多千佛洞和其他佛教寺院遗址,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开凿营造而留存下来的。
中国古代杰出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也是那个时代的著名高僧。
公元6-7世纪,此时的西域经历了隋到唐的不平静过渡,唐统一西域后,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后移至龟兹,龟兹重新归于中华版图。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这里是丝绸之路上有名的佛教文化圣地。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千佛洞的历史、文化和景点。
一、历史和文化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北部的柏孜克里乡,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
它建于唐代,是吐鲁番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千佛洞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石窟寺庙,共有22个洞龛和365个佛像,其中最大的一座佛像高达30米。
在唐代,吐鲁番是西域诸国贸易、宗教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千佛洞作为西域佛教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它的壁画、雕塑和建筑风格,反映了各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千佛洞的壁画和佛像,描绘了佛教故事、法理和传说,是吐鲁番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佛教艺术史上的珍品。
二、景点介绍1. 石窟群千佛洞是一处石窟群,由22个洞龛组成,每个洞龛内有佛像,共计365尊佛像。
每尊佛像都各具特色,比较有名的是“千手观音”、“大力金刚”和“天蚕女儿”。
佛像雕工精美,神态逼真,让我们感受到古代雕塑艺术的魅力。
2. 壁画千佛洞的壁画,是一组由唐代至元代的佛教艺术瑰宝。
这些壁画被称为“活佛”,因为它们生动地展现了佛教经文中的故事和传说,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除了佛教题材,还有一些描绘当时社会生活方式、服饰和器具等的壁画,赋予了千佛洞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3. 建筑风格千佛洞的建筑风格兼具中土和西域特色,石墙、石柱、石梁等都采用了精细刻制的红砂岩,给人以古老而严谨的感觉。
洞内布局合理,洞外景色优美,构成了一幅神仙境地的壮观画卷。
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之美,也可以领略到建筑之美。
三、参观数量限制和注意事项千佛洞是一处佛教寺庙,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维护其文物和景观,参观游客数量有限。
每天只允许1000人次进入,并且需要提前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
参观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尊重佛教习惯和礼仪,不要随意触摸佛像和壁画。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10篇
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10篇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丝绸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的宗教艺术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尤数佛教的影响力最为深远,遍布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即将前去参观的就是位于火焰山中段峡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来历→历史地位→洞窟概况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唐代称为“宁戎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60公里的火焰山木头沟峡谷中,南距高昌故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遗迹之一。
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是“山腰”的意思,突厥语是“装饰绘画”之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即麴氏高昌国(公元499—640年)时期,在唐、五代、宋、元朝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里一直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
高昌回鹘时期(公元9—13世纪)是石窟最繁华的时期,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认为是“回鹘佛教艺术中最重要、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宝库”。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洞景区内,这里共有洞窟83个,现存编号石窟77个,其中内有残存壁画的40余窟,壁画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石窟形式多样,以横顶直洞为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还有的在石窟中间修造了殿堂和佛台。
[壁画内容→16窟《伎乐图》→17窟《地狱变》→18窟《大莲花》一20窟《高昌回鹘王》→ 38窟《摩尼教》→82窟→83窟《小型纪念影窟》]沿着入口处的台阶拾级而下,我们可以看到对游人开放的十几个洞窟,洞内光线并不很强,隐约可见拱形内壁上的斑驳画面,每一线条都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的饰带极富动感,只是许多人物面部已残缺不全,让人感到十分遗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内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姻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_新疆导游词_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克孜尔千佛洞是新疆的有名景点之一,很多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参观,导游也要做好克孜尔千佛洞景点的详细介绍。
下面是小编整理克孜尔千佛洞的范文,欢迎阅读!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篇一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
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
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
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
有研究石窟的专家指出,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
而在龟兹石窟群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
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
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
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
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规则的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单元。
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
可以想见,当年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地区一处佛寺栉比、僧徒比肩的地方。
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3篇Guide words of thousand Buddha cave in Kizil编订:JinTai College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3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新疆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2、篇章2: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3、篇章3: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克孜尔千佛洞是新疆的有名景点之一,很多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参观,导游也要做好克孜尔千佛洞景点的详细介绍。
下面是小泰整理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的范文,欢迎阅读!篇章1: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 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 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
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
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
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
有研究石窟的专家指出,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
而在龟兹石窟群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
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 ;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
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
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
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规则的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单元。
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
可以想见,当年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地区一处佛寺栉比、僧徒比肩的地方。
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
根据导游的介绍,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两侧壁和窟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本生故事”等。
看完主室后,应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
篇章2: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景点是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东距库车县城约69千米。
据考证,库车县在20xx年前曾是亚利安人建立的古龟兹国所在地。
龟兹国在汉唐之际是西域36国中的大国之一,境内曾居住的民族有羌、塞、月氏、乌孙、匈奴、突厥、回纥和汉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逐渐融合成了龟兹人。
在进入景区之前呢,希望大家注意,不要将摄像机带入景区,因为在文物景区内是不允许摄像的,大家可以把摄像机放在车上,我们的司机可以先替大家保管。
在游览过程中请不要四处攀登,更不能在文物上乱刻画。
为了大家的安全,请不要去未开放区或悬崖边游览。
大家请看,前面就是克孜尔千佛洞了。
它始建于公元三世纪前后,现有编号的洞窟236个,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石窟寺建筑以及雕塑毁坏严重,仅有一部分壁画保存较好。
目前存有壁画的洞窟大约有80个。
壁画的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主要以佛传故事为主,反映了小乘佛教思想。
建筑风格是明显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壁画的绘画艺术突出了晕染法、对比色、菱形结构图等古龟兹风格。
克孜尔千佛洞按照自然区域可分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后山区四个区。
总体延伸大约有3公里。
大家请看在我们前面的这一尊塑像,就是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出生在古龟兹国。
他的母亲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
他7岁出家,9岁跟随母亲到了北天竺,在名僧盘土多达多处学习佛经。
12岁时,又同母亲一起返回龟兹。
龟兹王听说他回来了,亲自去迎接他,并专门为他铸造了金狮子座,并请他升座说法。
西域各国国王一见他升座,都在他的座侧听讲。
公元420xx年,鸠摩罗什到了长安,秦王封他为国师。
从此,他就在长安国立译场逍遥园,从事佛经的翻译。
他和他的弟子共译出佛经74部,384卷,对我国佛教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克孜尔千佛洞按艺术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现在就请大家与我随阶而上,一段一段的游览。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47号窟,它是克孜尔石窟中最大的一个。
建于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大家可以看到里面的壁画有禅定、涅槃以及天宫伎乐图。
它代表克孜尔千佛洞的初创期。
我们进入的38号窟是一个音乐窟,壁画上绘有大量的龟兹乐舞。
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这个洞窟建于公元4世纪到5世纪末,代表克孜尔千佛洞的发展期。
代表繁盛期的洞窟是8号窟。
这里面讲的大部分是因缘故事。
大家请看这个菱格因缘图,有谁能给我们大家讲一下这幅壁画的内容是什么吗?这上面画的是猴子捧着蜜献给佛,佛说蜜里有虫,猴子就把虫从蜜里面取出,然后又献给佛。
这时,佛又说蜜太浓了,猴子就在蜜里加泉水减小蜜的浓度,再一次的把蜜献给佛。
这一次,佛和他的众弟子喝了猴子捧来的蜜汁。
所谓乐极生悲,猴子开心的不得了,一不小心,跌入了水坑,淹死了。
因为他前身奉过佛,来生就生于富贵人家做了富人。
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
这一时期的内容反映了小乘佛教思想。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18号窟,它是克孜尔石窟衰落时期的代表。
在这一洞窟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汉题以及遗物。
由于受到中原大乘佛教思想影响,加之库木吐拉石窟寺群兴盛,龟兹佛教中心也随之转移至龟兹都城。
并且在伊斯兰教取代龟兹佛教以后,克孜尔洞窟便湮没了。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破坏较为严重。
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破坏。
在克孜尔千佛洞,外国的一些“考古家”不仅盗走了很多雕塑,还用胶布粘走了大量壁画。
据有关文物部门介绍,30年代初,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考古队的勒柯克,从这里盗走的壁画、塑像和其它艺术品,以及手抄或印刷的汉文、梵文、突厥文、吐火罗文的文书,就达上百箱!还有英国的斯坦因等人,也来新疆盗走了大量壁画。
破坏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整体美,留下了惊世遗憾!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建造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也是新疆石窟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
堪称“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克孜尔千佛洞的这些壁画深刻反映了当然古龟兹佛教的盛况,代表了龟兹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它对研究龟兹社会历史、佛教文化以及中西方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篇章3: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很高兴您能来我美丽的家乡新疆来做客,我们正行走在库车----------这个古代著名佛国龟兹的大地上。
此时我们正追随玄奘大师的足迹,直抵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克孜尔千佛洞,来品味石窟艺术的佛国古韵。
关于库车石窟的历史,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库车一带古称龟兹,她是当年西域36国之一,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城池。
20xx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时来访过这儿。
汉宣帝时,龟兹国王绛宾就实行了与汉友好的政策,数次前往长安朝贺,那时的龟兹国“一如汉朝礼仪”。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龟兹归汉。
东汉末年,汉朝势力不再角逐在西域政治舞台,龟兹作为一个独立王国进入佛教文化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龟兹吸收印度文化、健陀罗佛教文化形成本地灿烂的民族文化时期,今天我们看到的库车、拜城等古龟兹地域内的千佛洞和其他佛教寺院遗址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开凿营造留存下来的。
中国古代杰出的佛经翻译大家鸠摩罗什也是那个时代的著名高僧。
到了唐朝,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于公元659年,移安西大都护府于此,龟兹重回大中华。
那时,龟兹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龟兹乐舞,在中原大地上非常盛行,中原乐曲及唐诗宋词都从中借鉴不少。
与此同时,龟兹佛教文化也进入了与唐王朝佛教文化相融并存的安西佛教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佛教石窟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后龟兹几经历史变迁,佛教文化也逐渐被伊斯兰文化所取代。
14世纪后,库车王朝变更频乃,一直到公元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库车才渐趋安定。
回顾库车的历史,可以看到古龟兹与中原大地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古代的龟兹是一个国际性的商业都市,各国商人云集其间,从事在龟兹过境的东西方土特产品的买卖,这样,在龟兹就出现了一种中介型经济,在这种型经济的基础上,产生了龟兹的开放型文化,而佛教文化最具代表性。
龟兹是以小乘佛教为主,她的小乘佛教是吸收了克什米尔、(牛建)陀罗等地的佛教文化而成长起来的。
龟兹佛教艺术中出现得更多的则是(牛建)陀罗文化的内容,例如骷髅仙、脱皮白骨等典型的(牛建)陀罗文化形象在龟兹壁画中随处可见。
在谈到龟兹文化中兼容并包含着印度文化、伊朗文化、中亚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古代中原地区汉文化在龟兹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如龟兹石窟壁画中“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出现,是古代中原地区盛行净土宗以后,对阿弥陀佛的崇拜在佛教艺术上的反映。
龟兹以中介型经济产生的开放性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9公里的戈壁悬崖下。
石窟背靠明屋达格山,前面有渭干河蜿蜒流过,隔河屹立着乔尔达格山。
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大地开凿最早的石窟,她的开凿年代,大概从公元三、四世纪开始,到公元九世纪结束,先后持续长达五、六百年之久。
作为龟兹石窟的代表,克孜尔石窟可以说是开中国西北石窟艺术之先河。
龟兹在西域各国中最早派僧人来中原传播佛教的。
随着佛教的流行,龟兹佛教艺术也随之传入中原西北地区,为中原西北地区佛教石窟的开凿提供了模版。
而且龟兹艺术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原西北地区古代艺术发展的方向,使之从世俗艺术逐步走上了宗教艺术的道路。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各个地区开始出现佛教石窟。
根据专家考证分析,龟兹石窟的建造原因有三点:一是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宣传来麻痹人民,以维护其阶级利益;二是佛教徒为了进行礼拜、供养等宗教仪式的需要;三是僧尼的的苦修必须要有洁净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