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New Zealand)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
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冷冻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

100
冷冻蔬菜
沙门氏菌
未检出/25g
冷冻蔬菜
志贺氏菌
未检出/25g
冷冻蔬菜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0
冷冻蔬菜
酵母
100
瑞士
面食
未烹煮,湿,有馅
需氧微生物
1000000
面食
未烹煮,湿,有馅
产气荚膜梭菌
100
面食
未烹煮,湿,有馅
肠杆菌科
10000
面食
未烹煮,湿,有馅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1000
冷藏及冷冻肉
需氧微生物
1000000
冷藏及冷冻肉
产气荚膜梭菌
10
冷藏及冷冻肉
肠杆菌科
100
冷藏及冷冻肉
大肠杆菌
10
冷藏及冷冻肉
沙门氏菌
未检出/25g
冷藏及冷冻肉
志贺氏菌
未检出/25g
冷藏及冷冻肉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0
冷冻蔬菜
需氧微生物
500000
冷冻蔬菜
大肠菌群
100-300
冷冻蔬菜
大肠杆菌
10
冷冻蔬菜
冷冻或冷藏的即食食品
沙门氏菌
5
0
0/25g
带馅的面制品
冷冻或冷藏的即食制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
1
100
10000
带馅的面制品
冷冻或冷藏的即食制品
单增李斯特菌
5
0
100
以米饭、玉米粉为主要成分的小菜(冷冻)
蜡样芽孢杆菌
5
1
1000
10000
以色列
冷冻蔬菜
沙门氏菌
1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是指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这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标准之一。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它们在食品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引起食品变质和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严格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是根据食品的种类、加工工艺、保存方式等因素来确定的。
不同的食品对微生物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易腐食品对微生物的限量要求会更加严格,而干燥食品的要求相对会较低。
同时,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还会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等进行调整和制定。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微生物对食品的影响,以及人体摄入后可能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比如,食品中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其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引起食源性疾病。
同时,食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数量也需要进行限制,以免引起食品变质和发酵等问题。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执行,需要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法规进行生产,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抽检,确保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到不符合标准的食品,从而保障自身的食品安全。
总而言之,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措施,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Australia New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简称“食品法典”)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共同制定并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规范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法典于1995年开始实施,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简称“食品标准局”)负责管理和更新。
法典内容涵盖了食品的安全标准、营养标签、添加剂使用、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规范等多个方面,是两国食品行业的重要法律依据。
首先,食品法典对食品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
它规定了食品中允许的化学物质残留限量、微生物污染标准、重金属含量等各项指标,确保食品不含有害物质,对消费者的健康不构成威胁。
此外,食品法典还规定了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包括生产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员工的健康检查、食品储存和运输的条件等,以确保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
其次,食品法典对食品标签和广告进行了详细规定。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径,食品法典规定了标签上必须包含的内容,如食品成分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及对标签上的营养成分和营养功能性食品的宣传进行了限制,防止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此外,食品法典还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管理。
它规定了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用量限制,对特定人群(如婴幼儿)禁止使用某些添加剂,以及对添加剂的使用目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添加剂的使用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风险。
最后,食品法典还对特定食品进行了特殊规定。
例如,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都有详细的法规规定,以保障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
总之,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是两国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对食品安全、标签和广告、添加剂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确保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对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食品真菌毒素限量的国际标准

食品真菌毒素限量的国际标准
食品真菌毒素限量的国际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 欧盟标准:欧盟对食品真菌毒素限量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了多种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
具体限量标准可参考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文件。
2. 美国标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农业部(USDA)对食品真菌毒素限量进行了规定,包括了多种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
具体限量标准可参考FDA和USDA发布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文件。
3. 日本标准:日本对食品真菌毒素限量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了多种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
具体限量标准可参考日本食品安全卫生研究所(JFSIS)发布的相关标准文件。
4. 中国标准:中国对食品真菌毒素限量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了多种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
具体限量标准可参考中国国家标准发布的相关标准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选择和使用。
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二)2024

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二)引言概述: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二)是针对食品行业中微生物污染问题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进一步细分和规定。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分析和阐述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食品微生物限量的分类与标准:1. 法规和标准的背景及意义2. 常见食品微生物指标的分类和对应的限量标准3. 不同食品类别的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差异性与原因4.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修订和更新机制5.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执行与监督二、食品微生物限量的检测方法与技术:1.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原理2. 不同食品类别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选择与优化3. 微生物检测设备的选购与维护4. 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5. 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限量中的应用前景三、食品微生物控制与预防的策略与方法:1. 企业层面的食品微生物控制与预防措施2. 食品生产环节中的卫生管理和操作规范3. 原料采购和存储中的微生物控制措施4.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技术和操作要点5. 产品包装、贮存与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措施四、食品微生物限量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1. 法规和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 食品微生物限量管理中的监管和执法难点3. 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的源头与溯源难题4.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国际对标与认可问题5. 新兴微生物污染问题对限量管理带来的挑战五、未来食品微生物限量管理的发展趋势:1. 国内外食品微生物限量法规和标准的发展趋势简析2. 消费者对食品微生物安全的关注与需求3. 企业自主控制与管理在食品微生物限量中的作用4. 综合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食品微生物限量管理的意义5. 科技进步和监管手段改革对食品微生物限量管理的影响与促进总结:本文从食品微生物限量的分类与标准、检测方法与技术、控制与预防策略、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五个大点出发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供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和相关从业者一个全面了解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的知识框架和信息参考。
国家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国家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国家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是指在食品中允许存在的微生物的数量限制,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制定。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菌落计数限量:表示食品中允许存在的总细菌数量的上限。
总菌落计数是指通过培养方法将食品中的细菌培育出来并计数。
2. 沙门氏菌限量:食品中不允许检出沙门氏菌,因为沙门氏菌是一种致病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3. 大肠菌群限量:大肠菌群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菌种,其存在可能表示食品受到粪便污染,因此食品中允许存在的大肠菌群数量有一定限制。
4. 霉菌限量:食品中存在的霉菌数量也有一定限制。
霉菌的存在可能导致食品腐败、产生毒素等问题。
除了上述常见的微生物限量标准,不同食品可能还会有其他特定的微生物限量标准,比如嗜热菌、嗜盐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这些限量标准的制定都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新西兰食品营养成分表要求

新西兰食品营养成分表要求
新西兰的食品营养成分表要求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食品名称:必须清晰地标明食品的名称。
2. 净含量:必须标明食品的净含量,以重量或数量表示。
3. 配料表:必须按照含量递减的顺序列出食品的所有配料,并且必须清晰地标明配料的名称。
4. 营养成分表:必须列出食品中的所有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成分的名称和含量必须以每100克或每份的含量表示。
5. 营养声称:如果食品符合某些营养标准,可以在营养成分表中作出相应的营养声称,如低脂肪、高纤维等。
6. 食用方法:必须提供食品的食用方法。
7. 保质期:必须标明食品的保质期。
8. 保存方式:必须提供食品的保存方式。
9. 生产日期:必须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
10. 生产商信息:必须提供食品的生产商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这些要求是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所购买的食品的营养成分、配料、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消费选择。
《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

《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编制说明目录1.工作简况0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1.1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0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1.2 简要起草过程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2.目的和意义0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
2.1 急需制定标准以指导生产经营、开展监督管理、促进贸易交换和规范质量仲裁0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
2.2 当前可参照的国家标准不适用非预包装即食食品的监管,并带来一系列问题0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
2.3 我省开展地方标准研制工作有利于完善标准体系1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1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
3.1 即食食品定义1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
3.2 微生物指标意义1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
3.2.1 菌落总数1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
3.2.2 指示微生物1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
3.2.3 食源性致病菌1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
3.3 国内外标准对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要求2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
3.4 我国大陆地区对食品微生物限量要求2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
3.5 国外和部分发达地区标准比较分析2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馱。
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
3.6 我国即食食品标准缺失2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葦。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
3.7非预包装即食食品的监测数据3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届嬌。
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届。
4. 编制过程7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飙钪。
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飙。
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

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了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以保护公众健康。
以下是有关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食品安全法规: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在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之上。
例如,食品安全法案(Food Safety Act),食品标签标准(Food Labelling Standards)和食品安全程序(Food Safety Programmes)等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法规。
这些法规详细规定了食品企业应遵循的标准和程序。
2. 食品生产和营养标准:根据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商必须符合国家卫生和安全要求,以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同时,食品也应经过健康和营养评估,以确保其对消费者的健康和营养均衡有益。
3. 食品添加剂标准: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签要求。
对于食品添加剂,必须进行适当的安全评估,并按照法规规定的使用限制使用。
食品添加剂标签也必须清楚标明添加剂的类型和用途。
4. 食品标签和包装要求: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了食品标签和包装必须提供的信息。
例如,食品标签必须清楚标明产品名称、成分列表、产地、质量保证期限、储存条件和使用说明等信息。
此外,食品包装还必须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以保护食品免受外部污染和物理损害。
5. 食品出口标准和检验: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也包括了针对食品出口的标准和检验要求。
出口食品必须符合目标市场的进口要求,并通过严格的检验和审核程序。
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了出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从而维护了新西兰食品的声誉。
6. 食品安全培训和认证: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也规定了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要求。
食品企业必须确保其员工接受了相应的食品安全培训,熟悉正确的卫生和操作规程,并持有相关的认证证书。
这样可以确保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卫生和安全问题。
在新西兰,食品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新西兰确保了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从而保护了公众的健康。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是指对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限制,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措施。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也包括食品中。
在食品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微生物可能会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甚至导致食品中毒事件,因此对食品中微生物的限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以及食品加工和储藏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而确定的。
不同类型的食品对微生物的限量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
首先,总菌落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总数。
总菌落数是衡量食品是否受到污染的重要指标,通常以每克或每毫升的数量来表示。
食品中的总菌落数超过限量标准,往往会导致食品变质,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其次,大肠菌群是一类与动物的肠道有关的细菌,它们存在于食品中往往是由于粪便污染引起的。
大肠菌群的检测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量超过限量标准往往意味着食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可能存在致病菌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此外,霉菌和酵母菌是食品中常见的真菌类微生物,它们在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可能引起霉变和酸败等问题。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限量标准的制定,有助于监控食品的质量状况,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在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食品的种类、加工工艺、储藏条件等因素,以及不同人群对微生物的耐受能力,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
此外,对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控制措施,也是确保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
总之,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限量标准,并加强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食品微生物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

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食品微生物是指在食品中存在的各种微小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食品微生物在食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食品变质、腐败和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主要是指对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限定,通常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来评价食品微生物的卫生质量。
各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微生物数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菌落计数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总数。
菌落总数的高低反映了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多少,是评价食品新鲜度和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肠菌群是一类肠道细菌的总称,它们存在于环境中和动植物体内,是一类潜在的致病菌。
食品中如果含有大肠菌群超标,就可能存在粪便污染或者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佳的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霉菌和酵母菌是食品微生物中的另外两类重要指标。
霉菌和酵母菌在食品中的存在不仅会导致食品变质、腐败,还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这两类微生物的限量标准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
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严格遵守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不仅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也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同时,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也是保障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
总之,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对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的严格执行,能够有效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为食品微生物的限量标准的执行提供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消费者放心食用食品,确保食品安全。
新西兰配方奶粉标准

新西兰配方奶粉标准新西兰的配方奶粉制造和销售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的主要标准和规定:1.新西兰食品法和法规:•配方奶粉的生产和销售必须符合新西兰的食品法和法规。
这包括食品安全、标签规定、广告法规等方面的规定。
2.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配方奶粉制造商可能需要遵循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Australia New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该标准包括一系列有关配方奶粉成分、添加剂和标签的规定。
3.MPI(新西兰食品安全局)的监管:•新西兰食品安全局(Ministry for Primary Industries,MPI)负责监管食品生产和出口。
生产商需要符合MPI的要求,并可能需要进行注册和定期检查。
4.ISO标准:•一些配方奶粉制造商可能选择遵循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如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以确保其生产流程符合国际标准。
5.澳大利亚新西兰有机认证:•对于有机配方奶粉,生产商可能会寻求澳大利亚新西兰有机认证,以确保产品符合有机标准。
6.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认证:•一些配方奶粉生产商可能通过获得GFSI认证(如FSSC 22000)来展示其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合规性。
7.中国国家标准:•如果产品出口到中国,生产商还需要关注中国国家标准和进口要求,因为中国是新西兰配方奶粉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以上信息可能已过时,而且新西兰的法规和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对于最新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建议直接向新西兰的相关政府部门、食品标准机构或专业咨询机构进行查询。
【精品推荐】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

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
小编希望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
那么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3项。
对于不同的产品,微生物限量要求不同。
1、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值、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后,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上,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2、大肠菌群
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统称为大肠菌群。
它们均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不形成芽孢,在35-37℃条件下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这些细菌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常居菌,它随着大便排出体外。
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概况_2013.1.18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概况第一章澳新食品安全管理概况澳大利亚政治体制是联邦制度,设立一个联邦议会、六个州议会、两个代表理事会。
澳大利亚政府的立法权在联邦议会,行政权在内阁,司法权在最高法院和其他联邦法院、州法院。
新西兰的政体由议会和政府组成,议会行使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利,政府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1991年澳新食品标准法案( 1991, 简称ANZFA法案)建立了食品联合管理手段( 食品标准或实施规范)的发展机制,同时也规定了由澳新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FSANZ)负责制定与维护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与法规。
1996年7月1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成立了食品联合管理系统【】,在此签署的协议减少了两国在食品管理中消耗的管理成本,减少了两国不必要的贸易壁垒1。
2005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颁布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 Austra lia New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在ANZFA法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和食品标准法律法规体系。
澳新食品标准法典(以下简称食品标准法典)适用于澳大利亚各州,部分适用于新西兰。
FSANZ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专门的独立非政府机构,办公室设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和新西兰惠灵顿。
目前共有职工140人左右【.au/scienceandeducation/publications/annualrep ort/annualreport2012/chapter3peopleandorganisationalcapability2012/】。
下属五个部门负责三部分工作,首席科学家部门、风险评估部门从事风险评估工作内容,食品标准部门-堪培拉、食品标准部门-惠灵顿从事风险管理工作内容,法规事务部门从事风险交流工作内容。
(.au/scienceandeducation/publications/annualrep ort/annualreport2012/chapter3peopleandorganisationalcapability2012/)。
2 新西兰食品微生物限量参考标准 中文版

新西兰食品微生物限量参考标准 MICROBIOLOGICALREFERENCE CRITERIAFOR FOOD1995年10月鸣谢The Food Administration se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wishes to thank th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Research Ltd and the many people in industry,the health sector,and other organizations for their considerable help in producing this document.只有使用基于HACCP原则基础上的食品安全计划才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仅有微生物限量标准/产品测试,其可靠性是不充分的。
这些标准制定的目的,只是作为判定食品不合格或不安全的指南。
目录1 引言 (5)2 样品检测和解释 (7)3 微生物学标准 (9)3.1 奶酪 (9)3.2 冰激凌,冷冻甜食 (9)3.3 牛奶 (9)3.4 蛋类 (10)3.5 酸奶 (10)3.6 食品容器 (11)4 Listeria onocytogenes一般微生物限量参考标准 (12)4.1 即食食品 (12)4.2 可获得无Listeria产品的加工作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12)4.3 对Listeria onocytogenes检测结果阳性的产品的处理措施总结 (14)5 食品一般微生物限量参考标准 (15)5.1 奶酪 (15)5.2 巧克力产品 (15)5.3 椰子 (15)5.4 奶油 (15)5.5 种植用种子和稻谷 (15)5.6 蛋 (16)5.7 食品 - 混杂,干 (16)5.8 食品 - 熟,即食 (16)5.9 食品 - 需进一步烹煮 (17)5.10 蛙腿 (17)5.11 水果 - 干 (17)5.12 明胶 (17)5.13 香草香辛料 (18)5.14 冰 (18)5.15 冰激凌 (18)5.16 婴儿食品 (18)5.17 人造黄油和咸奶油 (19)5.18 蛋黄酱 (19)只有使用基于HACCP原则基础上的食品安全计划才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

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
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是对食品中生物性污染物含量的限定。
它既能保障食品
安全,又能把控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是国家标准规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微生物限量标准根据食品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特征,分别针对食品及其原材料
和加工品,制定极限限量值,以控制食品污染。
营养价值,以及保持食品的长期新鲜度。
微生物限量标准分为总菌数限量和大肠埃希菌群(ESP)限量。
总菌数限量是
指针对开封食品中一定样本容量中,检测到的微生物活体总数,一般分为两种:非标准限量和标准限量。
ESP限量,主要指大肠埃希菌群的限定,以大肠菌株来衡量该类微生物的活力,主要检测冷冻,冷藏和回温食品,大肠菌群有极限限量值。
微生物限量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食品质量的确定依据。
由于食品的安
全性和品质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限制要求。
微生物是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包括细菌、真菌、酵母菌等。
虽然微生物在食品的自然降解和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过多的微生物在食品中会导致食品变质、腐败,甚至引发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对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限制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不同类型的食品对微生物的要求不同,因此针对不同食品制定了相应的微生物限量标准。
一般来说,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为食品生产和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旨在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制定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食品的种类、生产加工环境、保存条件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需要不断根据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发展变化。
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执行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按照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监管部门则需要加强对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

中国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
drinking water
次检验
dried aquatic products of
2、致病菌系指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
2、若非指定,以cfu/g或cfu/ml表示condensed milk and formulated
菌
1、GB 14891.4-1997
如无特别说明,致病菌系指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n/c/m/M: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得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注1:按照二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
注2:按照三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全部样品中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m值;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在m值和M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
例如:n/c/m/M为5/2/(1 000 cfu/g)/(10 000 cfu/g),含义是从一批次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 000 cfu/g),则判定为合格;若≤2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 000 cfu/g<X≤10 000 cfu/g),则判定为合格;若有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值和M值之间,则判定为不合格;若有任一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0 000 cfu/g),则判定为不合格。
新西兰进口奶粉产品执行标准

新西兰进口奶粉产品执行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1. 引言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奶制品出口国之一,其奶粉产品以高质量和安全性而闻名。
为了确保进口奶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新西兰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并通过执行这些标准和规范来监管进口奶粉产品市场。
本文将详细描述新西兰进口奶粉产品执行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方面。
2. 标准的制定2.1 相关组织新西兰食品安全局(New Zealand Food Safety)是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其下设有专门负责奶制品的部门。
2.2 制定过程新西兰食品安全局通过与行业内各利益相关者合作,包括奶农、生产商、科研机构等,共同制定进口奶粉产品的执行标准。
制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收集信息:收集国内外关于奶粉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信息,包括科研成果、国际标准等。
- 制定草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进口奶粉产品的标准草案。
- 征求意见:向行业内各利益相关者征求对标准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 修订草案:根据征求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订,并形成正式的执行标准。
2.3 标准内容新西兰进口奶粉产品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3.1 奶源管理标准规定了奶源的选择、养殖条件、饲料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奶源的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奶源必须来自健康的牛群,且牛群必须接受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
2.3.2 生产工艺标准规定了生产工艺的要求,包括原料接收、加工、灭菌、包装等环节。
例如,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卫生控制措施,确保产品不受污染。
2.3.3 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方面。
例如,奶粉产品必须符合特定的营养成分要求,并且必须进行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检测。
2.3.4 标签和包装标准规定了标签和包装的要求,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正确了解产品信息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例如,标签上必须标明产品的成分、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3. 标准的执行3.1 进口许可证根据新西兰法律,进口奶粉产品需要获得进口许可证才能在新西兰市场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