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案(含答案)
龙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龙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并学习到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
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3.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操作;4.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教学内容1.信息的概念和特点;2.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3.计算机的基本操作;4.网络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2.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3.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示范演示法;3.问答式教学法;4.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以及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2.作业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形式,测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网络教学平台;2.电子白板;3.多媒体课件;4.电子书籍。
教学准备1.准备好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2.预先下载好相关的电子书籍和课件;3.引导学生提前准备相关教材。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和特点,从而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2.引入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二步:讲授1.分别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点;2.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3.讲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4.讲授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
第三步:演示1.示范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操作;2.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场景。
第四步:练习1.学生自行操作计算机和网络,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关操作;2.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络练习平台,引导学生完成网络操作练习。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1.1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解信息的概念、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采用讲授法,清晰地传达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学会利用搜索引擎、信息检索等方法获取信息,掌握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分析技巧。
(4)信息的传播与伦理道德:了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遵守信息伦理道德规范。
(5)信息创新与协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1)信息的概念与特点:学生对信息的概念理解抽象,难以把握信息的特征。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知识点讲解不充分,需要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2. 教学组织:课堂互动环节不够充分,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活动。
信息技术 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选择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王明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该大学已经开学一个月,王明因错过了报到期限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2.气象台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发布了台风“珍珠”将要登陆的消息,使得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载体依附性③价值性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以传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真伪性D.可加工性4.得知小曼被困的消息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施救,使小曼得以及时获救。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共享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多次接收并反复使用B.信息具有可传递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信息一旦被获取后,它的价值将永远不变6.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应了信息具有()。
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2008年8月8日,全世界数亿观众通过各种媒体观看了第29界奥运会的开幕盛况。
这个事例说明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真伪性C.时效性D.可压缩性8.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全国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目的是促使信息表达的()。
A.自由化B.通俗化C.数字化D.规范化10.周末快到了,李明看到报纸上对周末的天气预报为"晴朗",于是约人去登山。
没想到登山时被瓢泼大雨淋了个透湿,非常扫兴。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赖以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A. 精神、物质、知识B. 财富、能量、知识C. 物质、能量、知识D. 物质、能量、信息2.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信息是具有价值的B. 信息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的C. 信息是永远有效的D. 信息是无法进行加工的3.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C.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资源D. 信息既是物质,又是能量4. 关于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不可以转换成不同载体而被存储和传播B.信息不会因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C.信息是有价值的,虽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D.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对每个人来说,信息的价值是相同的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A.语文课本B.天气预报C.上课铃声D.电视新闻6.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照相机B、光盘C、教科书D、上课铃声7. 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 计算机B. VCD光盘C. 报纸D. CCTV1播出的新闻8.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B. 一本书就是信息C. 网络就是信息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9.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10. 杜甫在《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真伪性C.传递性D.时效性11.张明收到同学聚会的通知时,聚会已经结束,他因此错过了聚会的时间而没能见到同学。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A.共享性B.依附性C.时效性D.价值性12. 红灯停,绿灯行,主要说明了信息的()特征A. 时效性B.共享行C. 真伪性D. 不完全性13. 关于信息共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习题一、判断题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____)2.信息处理过程就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过程。
(____)3.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等也都是现代通信使用的媒介。
()4.信息技术是指用来扩展人们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____)5.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处理系统,例如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到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_____)6.传统的电视/广播系统是一种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_____)7.计算机中二进位信息的最小计量单位是“比特”,用字母“b”表示。
(_____)8.比特可以用来表示数值和文字,但不能用来表示图像和声音。
(_____)9. 在计算机中,可以使用电压的高、低分别表示“0”和“1”。
(_____)10.字节是计算机中处理、存储、传输信息的最小单位。
(_____)11.对二进位信息进行逻辑运算是按位独立进行的,位于位之间不发生关系。
(_____)12.集成度小于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SI),超过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按集成度可将集成电路分成这两类。
(_____)13.目前PC机所使用的集成电路都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_____)14.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和相同面积的晶片可容纳的晶体管:尺寸越小,速度越快;相同面积的晶片可容纳的晶体管就越多,功能就越强,速度也越快。
(_____)二、填空题1.内存容量1GB等于____________MB。
2.二进制信息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三种,即逻辑加,取反以及。
3.若A=1100,B=0010,A和B运算的结果是1110,则其运算可以是算术加,也可以是逻辑。
4.对2个逻辑值“1”进行逻辑加操作的结果是。
5.在描述数据传输速率时,常用的度量单位Mb/s是kb/s的倍。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各章习题 答案
C 摄像机
D 照相机
4、下列路径中哪个是 URL 路径( A )
A /index.htm
B \计算机 01\共享资源\期中考试成绩.xls
C c:\windows\notepad.exe
D \服务器\共享音乐资源\七里香.mp
5、元旦快到了�李欣打算上网下载了一个动画 E-mail 给在上海的表姐�动画的扩展名应
� 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3、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 31 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这历史 性突破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说明信息具有� �。
� 传递性
� 时效性
� 真伪性
� 价值相对性
4、《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
D、将 5 个文件分别作为 5 个邮件的附件�分别发送
11、Microsoft Word 2000 中文版是中文( )
A.系统软件
B.字处理软件 C.信息管理软件
D.图形软件
12、在 Microsoft Word 2000 中文版中,移动文本实际上是( )功能的复合。
A.剪切和粘贴 B.剪切和复制 C.复制和粘贴
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它
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第几次信息技术革命( )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第四次
8、在报纸电视上经常报道 IT 行业各种信息。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
� 信息
� 信息技术 � 通信技术 � 感测技术
� �doc
9、陈明要将已完成的数学第一至五章的练习共 5 个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数学老师�
苏教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教学过程:IT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信息的含义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重点)通过阅读书上的例子: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来讨论回答: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计算机是获取信息的极其重要的途径。
那么计算机并不能自动的获取信息,我们要利用它有目的的获取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①科学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自动控制④CAD⑤CAI⑥计算机通信(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
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发展的概况、功能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家庭影院、远距教育……将变为现实,地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是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计算机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师寄语: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客观的认识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自主梳理】一、信息(一)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信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注意:1.信息的本质所在是“内容”两个字,硬件一定不是信息。
2.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是物质、能源和信息。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有、、、、、等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1)所有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2)信息可以通过加工分析得出更多、更重要的信息,也就是具有增值性(3)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受信息者的需求及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3.时效性(1)信息只有满足“价值”条件时,才具有时效性。
反过来,时效性影响着信息的价值。
(2)信息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二、信息技术(简称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注意: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可以形象地说是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能力;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它的发展,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的五次技术革命1.第一次是,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第二次是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3.第三次是,使得知识可以大量生产、存储和流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4.第四次是,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5.第五次是。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章学案
第一、第二章复习【活动形式】: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认识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正反两方面)4、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够选择途径获取有效信息5、了解并分清搜索引擎的几种方法6、掌握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会下载保存7、掌握常用文件类型(图标与扩展名)8、掌握鉴别信息的方法,能正确评价信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点击】: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考点注解】: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
⑦传递性: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3)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4)微电子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与使用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种类什么是信息技术使用教具电脑设备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信息的定义教师:大家都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来认知信息,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信息和信息技术。
内容组织信息:信息就是消息,它是多种多样的,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都是信息的载体。
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中,信息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水和空气一样重要,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
人们通过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一切与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和手段。
我们将要学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信息技术的发展2.信息技术的应用3.信息技术的展望树立正确的态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1.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人是信息技术的发明者,信息技术有不足,不可能完全代替人2.人要学习并使用信息技术3.要正当使用,不可违法使用信息技术课堂小结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要学会信息技术,开发信息技术,正当利用信息技术为人类造福。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学好信息技术布置作业(1)我们身边能接触到哪几类信息?(2)你和朋友传递信息采用哪些方式?(3)信息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是什么?。
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含答案)
【解析】
【详解】
略
14.以下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
C.信息一旦产生,就不会发生改变
D.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
略
15.在超市购物结账时,收银员要对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该扫描过程属于()
A.(1)(2)(4)B.(2)(4)(5)C.(2)(3)(5)D.(3)(4)(5)
【答案】C
【解析】
【详解】
略
10.下面关于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B.人类到20世纪才学会存储信息
C.人类发明了电话和电报后才开始传递信息D.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价值会逐渐消失
C.处理与存储信息、收集信息、输出信息
D.输出与处理信息、信息存储、收集信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
略
28.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A.传递
B.加工
C.存储
D.分析
【答案】B
【解析】
【详解】
略
29.查询信息在信息处理中所属的阶段是()。
A.输入
B.加工
C.输出
D.输入和输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
略
26.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于信息处理的技术
B.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技术
C.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
D.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答案】D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教材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技术开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行为与创新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亲密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开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难点分析:理解信息的含义与根本特征。
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总结进步搜索效率的经历。
教法分析: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
1、新课讲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者者不自觉地获取学生活动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处理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理论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一样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传递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总结并提问: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举例说明总结: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搜集信息的才能打破了时空限制,如播送、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的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应用例子的是()。
①网上购物②无土栽培③移动电话④刷卡消费⑤机器人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④⑤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A.真伪性B.价值性C.共享性D.载体依附性3、网上登载的精美文章被数以万计的人们浏览,收到的手机短信可以转发给许多人,这些都说明信息具有()的特征。
A.真伪性B.可处理性C.共享性D.时效性4、下面不属于多媒体信息的是()。
A.影像、动画B.文字、图形C.音频、视频D.磁带、光盘5、我们通常所说的IT是指()。
A.信息技术B.因特网C.博客D.写字板6、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7、“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句话表明了信息具有()的特点?A、多样性B、普遍性C、变化性D、储存性8、小张同学的以为行为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A.把自己从音像店购买的周杰伦《千里之外》原版CD唱片借给同学听了一天B.将《中国教育报》中一篇文章稍作修改后想另外一家报社投稿C.从网络上下载一个具有试用期限的软件,并进行试用D.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了他人的作品。
并注明了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9、在因特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信的、有价值的。
()10、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C.一个信息只能依附一个载体D.信息是无时无处不在的11、以下不属于计算机违法行为的()。
A.通过电子邮件传播计算机病毒B.在论坛上发布色情图片C.对个人的重要资料进行加密D.从网上下载软件并刻盘出售12、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特征.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3、下列哪一选项,使得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B.语言的产生和使用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D.文字的发明和使用14、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是通过电视来看直播,有人是通过收音机来听直播,这说明了()。
2024年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教案: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电脑。
2.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给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互联网、方式、电脑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五、信息处理方法(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传递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信息和信息技术。
2.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方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一、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案(教科版必修)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了解班级特点与学生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切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体验信息的一些特征及感受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分析及处理:《信息与信息技术》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内容,相对其他章节具有一定独立性。
是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提升。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要概括信息特征,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最近的两次信息技术革命,学生是有体会的,可以请同学们自己畅谈,面对遥远陌生的信息技术我们以游戏的方式来获得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结合自身实际体会,不难理解;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即使作为本节课重点也不一定收效很大,重在渗透于我们平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三、学生分析对于学习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大的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很是向往,一方面网络教室相对轻松宽松的环境,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对于兼学习娱乐多方面功能一体的计算机,学生还是相当的钟爱的。
加上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制力、自我定位能力增强,有极强的独立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聊天摸底3’师: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想先和同学们聊聊,因为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课,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听,思索,有的喜欢有选择地听,自己多看书,有的喜欢自己摸索。
我不知道我们班属于哪种情况?老师希望能够根据同学们的学习风格来设计接下来的课程学习。
师:大家在这之前接触过电脑吗?一般都在哪里上网?有网友吗?平常应用电脑最多的是用来干什么?除了这以外,在你的一生中大家来规划一下,你觉得自己将来会频繁用电脑来干哪些事?哪些是对你来说非常愉快且非常有意义的事?生:……师:好,大家都谈的非常不错,尤其大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大家都能够利用电脑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不会用电脑来处理庞大的信息看来是不行的。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 教案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正确。
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某某省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
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
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学习目标知识条目考试要求考试属性考试形式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领会学考客观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识记1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2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这些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而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光盘可以承载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所以纸张和光盘也称为信息的载体。
2信息的基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载体,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2加工处理性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如牛顿定律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抽象总结的结果。
3存储性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被存储的信息不会随着它所反映的事物改变.终结等而消失或改变。
4可传递共享性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产生损耗。
人类社会三大基本要素物质.能源和信息,只有信息会越来越多。
5时效性过期的信息会影响其价值。
如天气预报和新闻,过期之后前者无效,后者价值降低。
6真伪性信息有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之分。
虚假信息可能源于片面的感知与理解.不恰当的信息表达与传递及错误的信息加工。
3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
4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
响,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信息技术语言.文字.纸.印刷术等。
2近代信息技术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摄影技术.电影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都是典型代表。
3现代信息技术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现代热门的信息技术有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物联网.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和专家系统两个方向.因特网和下一代因特网IPv
6.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
例1下列对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期的信息就没了B教育网上发布的信息均是真实和有益的C信息被加工后它的核心含义不一定变化D信息的载体肯定看得见.摸得着例2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B远古时代没有信息技术C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完成任何工作D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基础巩固1信息是指________.________.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2信息的特征有载体依附性.加工处理性.存储性.传递共享性.________.________。
3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有
______________.通信技术.________________和传感技术,其中CPU芯片的研究属于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属于近代信息技术典型成就的是A印刷术B电视技术C电子计算机技术D物联网技
术5以下有关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导致很多历史失传,说明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B本草纲目记录了大量的中医知识和文化,体现了信息的加工处理性C战地记者深入一线战场做报道,体现了信息时效性的残酷D老师让小丽同学下课前交作业,结果她理解为晚自修下课前交,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6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可以获取信息,但不是信息的载体B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共享和传播C信息可以转换不同的载体形式被存储和传播D所有的信息都不能独立存在
二.能力提升7在古代战争中,人们常使用“鸣金”来传达“收兵”的命令。
在这一过程中,“收兵”这一信息的载体是A 图像B声音C战鼓D士兵8xx年5月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上
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诞生。
这个“世界首台”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造”,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攻关突破的成果。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分支之一B量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主流,传统的芯片技术可以被淘汰了C中国在量子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D量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9两会期间,代表们就“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深入交流,使得大家对于一些热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最能说明信息具有A载体依附性B 时效性C传递和共享性D隐蔽性10两高公布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
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以上事例中未体现的是A时效性B载体依附性C传递共享性D加工处理性11目前,考驾照的学员必须参加模拟机培训,在模拟机培训中,模拟机可以营造一个虚拟的驾驶虚拟训练环境,人们通过模拟器的操作部件与虚拟的环境进行交互,从而进行驾驶训练,这里用到的技术是A网格计算B网络技术C虚拟现实D智能化社区121876年人类把电流传递声音变成了现实而发明了电话,使相隔千万里的人的声音可以互相聆听,其主要应用的技术是A通信技术B计算机技术C虚拟现实技术D传感技术13西部落后地区的人们通过网络与外界信息交流,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说明A 只要有计算机,就可以上网交流信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B信息具有共享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更离不开网络C信息具有时效性,网络上有许多无用和过期信息,因此网络对经济发展无用D信息技术为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创造了条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14xx年,谷歌程序AlphaGo41击败了李世石,xx年初其升级版master更是在网络对战中实现了对人类高手的50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lphaGo是一个机器人专家系统B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类,我们需要对机器人的发展持保留态度CAI 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很重要,发展很迅速的领域D随着AI技术
的发展,我们应该重新考虑智能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让科技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灾难答案精析典例精析例1C此题考查信息的特征,要求结合实例理解各个特征。
A信息过了时效,价值会发生变化,但未必会消失,B教育网上的信息真实度较高,但也会由于失误等各种原因出现虚假信息,D信息的载体可以指信息的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等,C信息被加工后形式发生变化,但信息的实质不一定变化被加工成虚假消息除外。
例2D此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考试要求为识记。
A信息技术范围很广,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核心的部分,B信息技术一直存在,C尽管信息技术很强大,但终归需要人去使用,信息技术也不能代替人做所有的事。
达标检测1数据信号2时效性真伪性3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4BA印刷术属于古代信息技术,B电视技术属于近代信息技术,C电子计算机技术及D物联网技术属于现代信息技术。
5BA中书和儒都是信息的载体,B中本草纲目也是信息的载体,没有体现加工处理性,C中新闻重在时效,正确,D中真伪性有三种表现方式,题中理解错误是其中一种,表述正确,所以答案为B。
6A人的大脑可以存储信息,肢体动作可以表示信息,A的表述有误。
7B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鸣金收兵”的意思是通过敲打金属来传达收兵这个指令,其中物理载体是金属,表达方式的载体是声音,所以答案为B。
8B量子计算机作为新兴科技还不是主流,传统芯片技术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9C信息的讨论与交流体现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性。
10A网络是载体,转发是传递和共享,诽谤和认定结果都是加工处理。
11C虚拟的训练环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12A通信技术是指传递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现实三维世界进行模拟并实现相关应用的技术;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
容易判断本题的例子属于通信技术的应用,故答案为A。
13DB的说法太绝对,信息技术可以助力经济,但不是绝对。
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