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热喷涂
合集下载
表面处理第十一讲热喷涂
有助于提高涂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热喷涂层的机械性能
热喷涂层的硬度
硬度是热喷涂层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度高的涂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但同时也可能较脆。因此,在选择热喷涂 层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硬度与其他机械性能 的关系。
热喷涂层的韧性
韧性是热喷涂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开裂 和剥落的能力。良好的韧性可以提高涂层的 抗冲击性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在承受交变应 力的场合。
特点
热喷涂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涂层种 类多、涂层性能优良等特点,能够满 足各种不同的表面处理需求。
热喷涂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发 动机部件、结构件和功 能件的表面强化和修复
。
能源
用于燃气轮机、蒸汽轮 机等能源设备的耐磨、 耐腐蚀和隔热涂层的制
备。
汽车
用于发动机部件、车身 和底盘的防腐、隔热、 耐磨和装饰涂层的制备
02
环保型喷涂气体
开发环保型喷涂气体,如惰性气 体、还原性气体等,减少对大气 的污染。
03
废旧涂层的回收与 再利用
研究废旧涂层的回收技术,实现 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 影响。
06
CATALOGUE
热喷涂案例分析
航空航天领域的热喷涂应用
飞机发动机热端部件
热喷涂技术常用于飞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表面处理,如涡 轮叶片和燃烧室,以提高耐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
纳米材料
纳米碳管
具有出色的导电、导热性 能,可用于制备功能性涂 层。
纳米氧化物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抗氧 化性能,可用于制备防腐 、抗氧化涂层。
纳米陶瓷
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 可用于制备硬质、耐磨涂 层。
03
CATALOGUE
热喷涂层的机械性能
热喷涂层的硬度
硬度是热喷涂层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度高的涂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但同时也可能较脆。因此,在选择热喷涂 层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硬度与其他机械性能 的关系。
热喷涂层的韧性
韧性是热喷涂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开裂 和剥落的能力。良好的韧性可以提高涂层的 抗冲击性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在承受交变应 力的场合。
特点
热喷涂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涂层种 类多、涂层性能优良等特点,能够满 足各种不同的表面处理需求。
热喷涂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发 动机部件、结构件和功 能件的表面强化和修复
。
能源
用于燃气轮机、蒸汽轮 机等能源设备的耐磨、 耐腐蚀和隔热涂层的制
备。
汽车
用于发动机部件、车身 和底盘的防腐、隔热、 耐磨和装饰涂层的制备
02
环保型喷涂气体
开发环保型喷涂气体,如惰性气 体、还原性气体等,减少对大气 的污染。
03
废旧涂层的回收与 再利用
研究废旧涂层的回收技术,实现 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 影响。
06
CATALOGUE
热喷涂案例分析
航空航天领域的热喷涂应用
飞机发动机热端部件
热喷涂技术常用于飞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表面处理,如涡 轮叶片和燃烧室,以提高耐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
纳米材料
纳米碳管
具有出色的导电、导热性 能,可用于制备功能性涂 层。
纳米氧化物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抗氧 化性能,可用于制备防腐 、抗氧化涂层。
纳米陶瓷
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 可用于制备硬质、耐磨涂 层。
03
CATALOGUE
热喷涂(2)
黄铜 修复、耐磨、装饰 铝青铜 酸性介质中耐蚀涂层
56
Ni及Ni合金 纯Ni及Ni-Cr、Ni-30%Cu(蒙乃尔合金),
耐蚀、耐磨、耐高温氧化
Sn及Sn合金 轴承轴瓦等滑动部件的耐磨涂层
21
涂层残余应力
✓ 涂层的外层受拉应力—后冷、收缩受阻 ✓ 基体、涂层的内层则产生压应力 ✓ 由喷涂热条件及物理性质的差异造成,影响涂
层质量,限制涂层的厚度 ✓ 预热或粗化表面能消除和减少
22
热喷涂预处理
喷涂工艺中一个重要工序: 清洗、脱脂:
碱洗法、溶剂洗涤法、蒸气清洗法、加热 去除氧化膜、表面粗糙化:
7
⑤工效高、操作程序少、速度快 每小时几公斤~几十公斤
⑥涂层厚度可调范围大 几十微米~几毫米
⑦可得到特殊的表面性能 耐磨、抗氧化、耐热、导电、绝缘
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缺点: ①结合强度低;②材料利用率低;③热效率低; ④均匀性差;⑤孔隙率高。
8
4、涂层材料的要求
(1)较宽的液相区; (2)形状、尺寸有要求,线材、粉末。
1. 涂层的成分
喷涂材料的成分 氧化烧涂损层的成分
与粒子和喷涂气氛之间的化学反应有关
例:
电弧喷涂,因温度高、气氛为空气而氧化烧损严重
17
2.涂层的结构
➢ 涂层是变形粒子的层状组织结构 ➢ 涂层的性能具有方向性 ➢ 组成:扁平颗粒、氧化物夹杂、不完全熔融粒子、孔洞 ➢ 涂层经适当处理后,结构会发生变化。
线材
熔化或熔融→熔点
粉末 熔融 表→内热传导 90%熔融
复合材料粉末,可能大于熔点
例:Ni包Al放热反应
3. 粒子的尺寸
有一最佳临界尺寸
15
4. 粒子的表面反应
56
Ni及Ni合金 纯Ni及Ni-Cr、Ni-30%Cu(蒙乃尔合金),
耐蚀、耐磨、耐高温氧化
Sn及Sn合金 轴承轴瓦等滑动部件的耐磨涂层
21
涂层残余应力
✓ 涂层的外层受拉应力—后冷、收缩受阻 ✓ 基体、涂层的内层则产生压应力 ✓ 由喷涂热条件及物理性质的差异造成,影响涂
层质量,限制涂层的厚度 ✓ 预热或粗化表面能消除和减少
22
热喷涂预处理
喷涂工艺中一个重要工序: 清洗、脱脂:
碱洗法、溶剂洗涤法、蒸气清洗法、加热 去除氧化膜、表面粗糙化:
7
⑤工效高、操作程序少、速度快 每小时几公斤~几十公斤
⑥涂层厚度可调范围大 几十微米~几毫米
⑦可得到特殊的表面性能 耐磨、抗氧化、耐热、导电、绝缘
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缺点: ①结合强度低;②材料利用率低;③热效率低; ④均匀性差;⑤孔隙率高。
8
4、涂层材料的要求
(1)较宽的液相区; (2)形状、尺寸有要求,线材、粉末。
1. 涂层的成分
喷涂材料的成分 氧化烧涂损层的成分
与粒子和喷涂气氛之间的化学反应有关
例:
电弧喷涂,因温度高、气氛为空气而氧化烧损严重
17
2.涂层的结构
➢ 涂层是变形粒子的层状组织结构 ➢ 涂层的性能具有方向性 ➢ 组成:扁平颗粒、氧化物夹杂、不完全熔融粒子、孔洞 ➢ 涂层经适当处理后,结构会发生变化。
线材
熔化或熔融→熔点
粉末 熔融 表→内热传导 90%熔融
复合材料粉末,可能大于熔点
例:Ni包Al放热反应
3. 粒子的尺寸
有一最佳临界尺寸
15
4. 粒子的表面反应
熔射(热喷涂工艺)
7
第五章 热喷涂技术
◆ 粒子流的特点
(1) 粒子的飞行速度 喷涂过程中粒子的飞行速度与喷涂方法、喷涂材料的密度和形状、
粒子的尺寸、粒子的飞行距离等因素有关。
黄铜、钼及锌的线材气体火焰喷涂时,在粒子的飞行 距离为100mm处,三种粒子的平均飞行速度分别为120, 65,140m/s。
爆炸喷涂时粒子的飞行速度更大,可高达1000m/s。
电热热源
电容放电喷焊 感应加热喷涂
爆炸热源
燃气重复爆炸喷涂 线材电爆喷涂
激光热源
激光喷涂 激光喷焊
20
第五章 热喷涂技术
5.热喷涂层的后处理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 封孔处理:采用封孔剂,提高耐蚀性 重熔处理:加热到液--固相线附近 强化处理:喷丸、滚压的机械方法 扩散处理:表面薄铝层通过高温扩散的方式, 形成表层冶金结合。
4
第五章 热喷涂技术
1.热喷涂的定义与特点
★ 特点 ⑴ 适用范围广。 ⑵ 工艺灵活,设备结构简单,有利于现场作业。 ⑶ 涂层厚度可调范围广。 ⑷ 基体材料性能不受影响。 ⑸ 喷涂面积小时经济性差。
5
2.热喷涂的形成过程 2.1 热喷涂的沉积过程和原理
第五章 热喷涂技术
喷涂材料
加热熔化
热源
雾化
喷涂粒子束
飞行
喷涂层 基体
喷涂
6
2.热喷涂的形成过程 2.1 热喷涂的沉积过程和原理
第五章 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层的形成过程:
喷涂材料被 加热,达到 熔化或半熔 化状态;
熔化的喷 涂材料被 雾化;
熔融或软化 的微细颗粒 向前喷射的 飞行阶段;
粒子在基材表 面发生碰撞、 变形、凝固和 堆积。
冲击
第三章热喷涂
按照加热喷涂材料的热源种类来分的,按此可分 为:
①火焰类,包括火焰喷涂、爆炸喷涂、超音速喷 涂;
②电弧类,包括电弧喷涂和等离子喷涂; ③电热法,包括电爆喷涂、感应加热喷涂和电容
放电喷涂; ④激光类:激光喷涂。
15
二、粉末火焰喷涂
图3-1 粉末火焰喷涂原理 1-氧-乙炔混合气 2-氧气 3-喷枪 4-粉末 5-火焰 6-喷涂层
作气体23等离子喷涂原理241工件2喷涂层6绝缘套3前枪体4冷却水出口7冷却水进口8钨电极5等离子气进口9后枪体10送粉口等离子喷涂设备工位布置示意图251喷枪2送粉器3控制柜4等离子气和送粉气瓶5直流电源6冷却水进口7冷却水出口影响涂层质量的工艺参数?等离子气体?电弧的功率?供粉?喷涂距离和喷涂角?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26?基体温度控制真空等离子喷涂又叫低压等离子喷涂?真空等离子喷涂是在气氛可控的440kpa的密封室内进行喷涂的技术
3
热喷涂涂层的结构特点
热喷涂涂层形成过程决定了涂层的结构特 点,喷涂层是由无数变形粒子相互交错呈 波浪式堆叠在一起的层状组织结构,涂层 中颗粒与颗粒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孔 隙和空洞,并伴有氧化物夹杂,其特点为 :
* 呈层状 * 含有氧化物夹杂 * 含有孔隙或气孔
4
热喷涂涂层的结合机理
热喷涂金属涂层是研究和应用较早的耐磨 涂层,常用的有金属(Mo、Ni)、碳钢和低合金 钢、不锈钢和Ni-Cr合金系列涂层。一般采用 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HVOF及 爆炸喷涂工艺,涂层具有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 高,耐磨、抗腐蚀性能较好等优点,用于修复 磨损件及机械加工超差件。
41
采用铝系合金等离子喷涂技术对活塞环、同步 环及气缸等零件进行喷涂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 磨性、高结合强度及优异的耐粘着磨损性,在有 润滑油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咬死性和抗拉伤性 能。高碳钢丝、不锈钢(Crl3型、 18-8型等)合金丝 是常用的耐磨耐蚀喷涂材料。具有强度较高、耐 磨性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特点。NiCr涂层 具有较好的耐热、抗腐蚀及抗冲蚀磨损的性能, 可作为电站锅炉的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的防护涂 层,采用火焰和等离子喷涂方法可制备具有不同 组织结构的NiCr金属耐磨涂层,涂层中孔隙率和 氧化物含量较高。
①火焰类,包括火焰喷涂、爆炸喷涂、超音速喷 涂;
②电弧类,包括电弧喷涂和等离子喷涂; ③电热法,包括电爆喷涂、感应加热喷涂和电容
放电喷涂; ④激光类:激光喷涂。
15
二、粉末火焰喷涂
图3-1 粉末火焰喷涂原理 1-氧-乙炔混合气 2-氧气 3-喷枪 4-粉末 5-火焰 6-喷涂层
作气体23等离子喷涂原理241工件2喷涂层6绝缘套3前枪体4冷却水出口7冷却水进口8钨电极5等离子气进口9后枪体10送粉口等离子喷涂设备工位布置示意图251喷枪2送粉器3控制柜4等离子气和送粉气瓶5直流电源6冷却水进口7冷却水出口影响涂层质量的工艺参数?等离子气体?电弧的功率?供粉?喷涂距离和喷涂角?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喷枪与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26?基体温度控制真空等离子喷涂又叫低压等离子喷涂?真空等离子喷涂是在气氛可控的440kpa的密封室内进行喷涂的技术
3
热喷涂涂层的结构特点
热喷涂涂层形成过程决定了涂层的结构特 点,喷涂层是由无数变形粒子相互交错呈 波浪式堆叠在一起的层状组织结构,涂层 中颗粒与颗粒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孔 隙和空洞,并伴有氧化物夹杂,其特点为 :
* 呈层状 * 含有氧化物夹杂 * 含有孔隙或气孔
4
热喷涂涂层的结合机理
热喷涂金属涂层是研究和应用较早的耐磨 涂层,常用的有金属(Mo、Ni)、碳钢和低合金 钢、不锈钢和Ni-Cr合金系列涂层。一般采用 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HVOF及 爆炸喷涂工艺,涂层具有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 高,耐磨、抗腐蚀性能较好等优点,用于修复 磨损件及机械加工超差件。
41
采用铝系合金等离子喷涂技术对活塞环、同步 环及气缸等零件进行喷涂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 磨性、高结合强度及优异的耐粘着磨损性,在有 润滑油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咬死性和抗拉伤性 能。高碳钢丝、不锈钢(Crl3型、 18-8型等)合金丝 是常用的耐磨耐蚀喷涂材料。具有强度较高、耐 磨性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特点。NiCr涂层 具有较好的耐热、抗腐蚀及抗冲蚀磨损的性能, 可作为电站锅炉的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的防护涂 层,采用火焰和等离子喷涂方法可制备具有不同 组织结构的NiCr金属耐磨涂层,涂层中孔隙率和 氧化物含量较高。
第二章 热喷涂技术讲解
材料表面工程
9
1.3 热喷涂技术的特点
1. 可在各种基体上制备各种材质的涂层:金属、陶瓷、金属陶瓷以 及工程塑料等都可用作热喷涂的材料;几乎所有固体材料都可以 作为热喷涂的基材。 基体温度低:基材温度一般在30~200℃之间,因此变形小。 操作灵活:可喷涂各种规格和形状的物体,特别适合于大面积涂 层,并可在野外作业。 涂层厚度可控, 范围宽:从几十微米到几毫米的涂层都能制备。 喷涂效率高、成本低:生产效率为每小时数公斤到数十公斤。 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热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浪费大和涂层与 基材结合强度较低三个方面。 尽管如此,热喷涂技术仍然以其独特的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章
Hale Waihona Puke 热喷涂技术定义: 热喷涂—是将喷涂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 态,用高速气流将其雾化、加速,使其高速喷射 到工件表面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涂层。
材料表面工程
1
热喷涂TiC
材料表面工程 2
第一节
热喷涂的原理及分类
1.1 热喷涂的基本原 理
一、基本过程 1. 加热、加速、熔化 (颗粒状) 2. 雾化(10-100 μm ), 再加速---形成高速 粒子流。 3. 熔融与半熔融的高 速粒子流撞击到基 材,变形、凝固, 形成涂层。
表面预处理
表面粗化
预热
喷涂
封孔
材料表面工程
11
热喷涂基体表面预处理
• 基体金属表面的预处理状况,决定着热喷涂涂层与基体的 结合性能,因此对其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 表面预处理包括表面净化,除去金属表面的油脂、其他污
物、锈、氧化皮、旧涂层、焊接熔粒,以及对表面的粗化 处理。 • 喷砂、车螺纹、滚花和电拉毛。
材料表面工程
表面处理第十一讲 热喷涂
热喷涂材料的要求
(1)热稳定性好,在高温焰流中不升华,不分解(复合粉末)。 (2) 有较宽的液相区,使熔滴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液相。 ( 3 )与基材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以防止因膨胀系数相差过 大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4) 喷涂材料在熔融状态下应和基材有较好的浸润性,以保 证涂层与基材之间有良好的结合性能。
氩气:易于引弧,等离子弧稳定,有很好的气体保护作用。
氢气:可作为辅助气体起到提高热焓和防氧化的作用。
等离子喷涂工艺(2)
3) 供粉速率:速率过大使熔化不良的粉粒增多,涂层组织 疏松、气孔率增大;速率过低则降低喷涂效率。 4) 喷涂距离和喷涂角:喷涂金属粉末时喷距为75~130mm; 喷涂陶瓷粉末时喷距为50~100mm。喷涂角度以90°为最佳。 5) 喷枪与工件的相对移动速度:移动速度快些为好,可防 止一次喷涂过厚导致涂层内应力过大,还可避免局部过热。
粗化处理的方法(2) 2) 开槽;
粗化处理的方法(3) 3) 电火花拉毛;
4) 喷涂粘结底层。
表 6—2 粘结底层材料及最高使用温度 涂层(质量分数) 温度/℃ 钼 315 620 80% Ni— 20% Al 1010 95% Ni— 5% Al 1260 80% Ni— 20% Cr 980 94% Ni— 6% A1 1316 Ni(Co)CrY
3 涂层结构(1) 涂层是由无数变形粒子互相交错堆叠 在一起,形成一层堆积而成的层状结构。 涂层性能具有方向性,垂直和 平行涂层方向上的性能不一致。 涂层中伴有氧化物等夹杂,存 在部分孔隙,孔隙率4%-20%。
涂层结构(4) 涂层内有一定比例的孔隙,产生原因是: (1) 喷涂角度不同造成的遮蔽效应;空气干燥型酚醛、乙烯树脂、硅树脂、 煤焦油、聚氨酯、亚麻子油、聚酯 烘烤酚醛、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聚酰胺树脂 环氧树脂、聚酯、聚氨酯 硅酸钠、磷酸盐
第五章 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技术按照加热喷涂材料的 热源种类分为:
• • • • • • •
2018/11/23
火焰喷涂、 电弧喷涂、 高频喷涂、 等离子弧喷涂(超音速喷涂)、 爆炸喷涂、 激光喷涂和重熔、 电子束喷涂。
12
2018/11/23
13
2018/11/23
14
2018/11/23
15
2.热喷涂特点
(l)适用范围广。 • 涂层材料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如聚乙烯、尼 龙等塑料,氧化物、氮化硅、氨化硼等陶瓷) 以及复合材料。 • 被喷涂工件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如木材)。
2018/11/23
25
(2)机械加工法
• 对轴、套类零件表面的粗化处理,可采用挑扣、 开槽、滚花等简便切削加工方法,这样它可限制 涂层的收缩应力,增加涂层与基体表面的接触面 积,提高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间的结合强度。 • 对涂层结合力要求不高的轴类工件,可在要求修 复的区域内进行车螺纹和滚压处理,形成粗糙表 面,一般为每厘米10条纹左右。 • 需高结合力时,则可车20条左右。车削形状为 阶梯状,阶梯的尖角最好加工成圆角,喷涂后不 易产生缺陷。
2018/11/23 36
(7)铅及铅合金丝
• 铅具有很好的防X射线辐射的性能,在原子能 工业中广泛用于防辐射涂层。
• 含锑和铜的铅合金丝材料的涂层具有耐磨和耐蚀 等特性,用于轴承、轴瓦和其他滑动摩擦部件的 耐磨涂层。
• 但涂层较疏松,用于耐腐蚀时需经封闭处理。由 于铅蒸气对人体危害较大,喷涂时应加强防护措 施。
• 用复合粉末喷成的复合涂层可以把金属和塑料 或陶瓷结合起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其他 方法难以达到。
2018/11/23 16
(2)工艺灵活
第八部分热喷涂
等离子弧的功率。工业应用的功率为,25-40 kW或105W/cm2。 氮气等离子:250-400 A,70-90 V; 氩气等离子:400-600 A,20-40 V
电源 冷却水
工作气体
控制 设备
送粉 气体
粉末
送粉 设备
喷枪
等离子喷涂设备示意图
等离子弧喷涂枪示意图
粉末
绝缘套 冷却系统
喷嘴 前枪体
火焰喷涂
以气体燃烧热为热源,将金属丝或粉末熔化并雾化而进行的 喷涂。 1. 线材火焰喷涂 2. 粉末火焰喷涂
线材火焰喷涂装置示意图
8 7 3
6
5
火焰喷射枪剖面图
7
6
8
5
9
1
1.燃料气(C2H2),
2.助燃气(O2),
1
3.气体流量计,
4.压缩空气,
2
5.空气过滤器,
6.空气控制器,
7.线材控制装置,
送丝 装置
丝盘
压缩气体
电弧喷涂原理示意图
电源:V = 40V,I = 100-400A 平的伏安特性。
电弧喷涂枪, 送丝装置, 气体压缩机。
电弧喷涂丝材主要有Al, Zn, Cu, Ni, Mo等及其合金,以及碳钢、 不锈钢等。
1.空气接头 2.手柄开关 3.喷枪体 4.导电嘴 5.金属丝 6.挡弧罩
rw- 蒸馏水的密度 rz- 涂层材料的密度 rc- 金属丝的密度 rv- 凡士林的密度
思考题
1、什么是热喷涂?其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 2、什么是等离子体? 3、等离子喷涂的基本原理。
d
P
涂层结合强度(sb)
sb = 4P/pd2
涂层 试样之固定部分 试样之活动芯棒 支撑
电源 冷却水
工作气体
控制 设备
送粉 气体
粉末
送粉 设备
喷枪
等离子喷涂设备示意图
等离子弧喷涂枪示意图
粉末
绝缘套 冷却系统
喷嘴 前枪体
火焰喷涂
以气体燃烧热为热源,将金属丝或粉末熔化并雾化而进行的 喷涂。 1. 线材火焰喷涂 2. 粉末火焰喷涂
线材火焰喷涂装置示意图
8 7 3
6
5
火焰喷射枪剖面图
7
6
8
5
9
1
1.燃料气(C2H2),
2.助燃气(O2),
1
3.气体流量计,
4.压缩空气,
2
5.空气过滤器,
6.空气控制器,
7.线材控制装置,
送丝 装置
丝盘
压缩气体
电弧喷涂原理示意图
电源:V = 40V,I = 100-400A 平的伏安特性。
电弧喷涂枪, 送丝装置, 气体压缩机。
电弧喷涂丝材主要有Al, Zn, Cu, Ni, Mo等及其合金,以及碳钢、 不锈钢等。
1.空气接头 2.手柄开关 3.喷枪体 4.导电嘴 5.金属丝 6.挡弧罩
rw- 蒸馏水的密度 rz- 涂层材料的密度 rc- 金属丝的密度 rv- 凡士林的密度
思考题
1、什么是热喷涂?其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 2、什么是等离子体? 3、等离子喷涂的基本原理。
d
P
涂层结合强度(sb)
sb = 4P/pd2
涂层 试样之固定部分 试样之活动芯棒 支撑
第4章 热喷涂技术
复合粉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是热喷涂技术的重要突破, 为涂层性能的提高和优化设计开辟了宽广的领域,这是因 为: ① 复合粉的粉粒是非均相体,在热喷涂作用下形成广 泛的材料组合,从而使涂层具有多功能性。 ② 复合材料之间在喷涂时可发生某些希望的有利反应, 改善喷涂工艺,提高涂层质量。 ③ 包覆型复合粉的外壳,在喷涂时可对核心物质提供 保护,使其免于氧化和受热分解。
工件表面预处理预热喷涂后处理4343热喷涂工艺热喷涂工艺431431工件表面预处理工件表面预处理要求表面洁净有一定粗糙度表面净化对于多孔材料将工件加热到250450去除微孔中的油脂再喷砂去除表面积碳表面粗化车削磨削喷砂拉毛432432预热预热作用降低涂层与基体表面的温度差而产生的内应力防止涂层的开裂和剥落提高工件表面与熔粒的接触温度加速熔粒的变形和咬合提高沉积速度方法电阻炉加热温度不高也可放在表面预处理之前433433喷涂喷涂喷涂打底层过渡层monial复合材料nicr复合材料表42喷涂工作层影响因素见图48434434后处理后处理封孔处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某些油漆或油脂磨光和精加工手工或机械方法是表面获得所需尺寸和表面粗糙度所有的热喷涂过程都取决于4个因素人员man4444火焰喷涂和喷焊技术火焰喷涂和喷焊技术火焰喷涂粉末喷涂火焰喷焊在喷涂之后用火焰使喷涂层重新熔化提高涂层的致密性和结合强度实际是两种表面技术的复合441441氧氧乙炔火焰的产生乙炔火焰的产生2c燃起火焰分三种类型氧化焰氧化性强一般适宜喷涂陶瓷和自熔性合金涂层的重熔中性焰外焰由内至外从淡蓝色逐渐变为橙黄色喷涂金属材料易采用中性焰还原焰采用该类火焰会提高涂层中的碳含量且喷涂效率低442442氧氧乙炔线材喷涂乙炔线材喷涂线材火焰喷涂原理线材火焰喷涂原理喷涂源为喷嘴金属丝穿过喷嘴中心通过围绕喷嘴和气罩形成的环形火焰中金属丝的尖端连续地被加热到其熔点
第五章 热喷涂
丝材带材
金属及合金
按种类 热 喷 涂 材 料 的 分 类 28
Jing Liang
金属陶瓷 陶 瓷
塑料及有机物
By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其 他
电弧喷涂
Arc Wire Sprayed Nickel Aluminium Alloy Coating
Arc Wire Sprayed High Chromium High Carbon Iron Coating
几种常用的热喷涂技术及常用表面工程技术的比较见表1
等离子喷涂法 火焰喷涂 电弧喷涂法 爆炸喷涂法
熔粒速度/(m/s) 温度值 典型涂层孔隙率(%)
400 12000 1~10
150 3000 10~15
200 5000 10~15
1500 4000 1~2
典型结合强度/MPa
30~70
5~10
10~20
热喷涂的发展 种类与特点
热喷涂的发展
• 20世纪初:喷涂锌、铝等低熔点的金属 • 二战期间:线材火焰喷涂用于零件的修复-》 火焰粉末喷涂 • 50 年代:研制出自熔性合金粉末和放热型复合 粉末 • 爆炸喷涂、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复合梯 度涂层
热喷涂技术的发展
Sulzer Metco 公司热喷涂设备、材料销售和热喷涂技术发展。
另一种表面粗化方法是机械加工粗化法,包括车螺纹,或磨 削、滚花等。
4)预热 提高表面结合强度。 5)喷涂结合底层 喷涂结合底层可以提高工作层与工件之间的结合强度。在工 件较薄,喷砂时容易产生变形的情况下,特别适合于采用预先喷 涂结合底层的办法。厚度0.05~0.10mm。
6)喷涂工作层
第四章 热喷涂技术
• 2)不锈钢复合丝 • 由不锈钢、镍、铝等几种合金元素复合而 成。 • 其特点是既有Ni-Al放热反应,又有其他强 化元素改善性能,可用于“一步”喷涂, 即涂层同时具有打底层和工作层功能,尤 其适合火焰喷涂, • 主要应用于油泵转子、轴承、汽缸衬里和 机械导轨的表面层。
• 3)Al-Cr2O3药芯管状复合丝 • 用铝皮包覆Cr2O3药芯可制备成分为62% Al-38%Cr2O3的管状复合丝。
待喷涂基体表面的粗化处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
重要的预处理工序。
(2)物理结合 借助于分子(原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使喷 涂层附着于基体表面的结合方式。当高速运动 的熔融粒子撞击基体表面、充分变形后,涂层 原子或分子与基体表面原子之间的距离接近晶 格的尺寸时,就进人了范德华力的作用范围。
范德华力虽然不大,但在涂层与基体的结合中
• 5)不锈钢喷涂丝 • 用于焊接的不锈钢丝均可作为热喷涂丝材。 • 铬不锈钢主要用于对强度和硬度要求较高、 耐蚀性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其涂层不易开裂, 适宜作为轴类零件层。 • 镍铬不锈钢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在多数酸、 碱介质中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用 于喷涂水泵轴等。
• 6)Mo喷涂丝 • 钼是一种自黏结材料,可与黑色金属、镍合 金、镁合金、铝合金等形成牢固的结合,常 用作打底层材料。 • 钼是金属中唯一能耐热盐酸腐蚀的金属;钼 与氢不发生反应,可用于氢气保护或真空条 件下的高温涂层;钼涂层中会残留一部分 MoS2杂质,或与硫发生反应生成MoS2固体 润滑膜,适用于喷涂活塞环和摩擦片。 • 但钼不能作为铜和铜合金、镀铬表面和硅铁 表面的涂层。
涂层冷凝收缩时,涂层外层的拉应力、涂层内层的 压应力、组织转变产生的微观应力,结果使涂层产生 残余张应力,应力大小与涂层厚度成正比,当张应力 超过涂层与基材之间结合强度时,涂层残余应力 措施:
熔射(热喷涂工艺)
第二十页,共31页。
封孔处理
由于热喷涂涂层是多孔隙的,孔隙率可从小于1%到大于
15%,可以储存油,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对要求具 有防腐蚀性能的涂层表面来说,孔隙是极为有害的,特别是那些互 相连接并且从表面延伸到基体的孔隙,会使腐蚀介质透过这些孔隙 腐蚀基体材料。
封孔的作用
A、防止或阻止腐蚀介质浸入到基材表面; B、延长锌、铝及合金涂层的防护寿命; C、用于密封的涂层防止液体和压力泄漏;
应用实例: 复印机的墨粉滚筒在长期反复 实用下被磨薄,导致复印效果变黑或出现 黑线。通常的维修方法是换整个滚筒,原 部件则被遗弃。采用热喷涂工艺在原滚筒 上喷一层合金,不但恢复了原滚筒的直径, 还使修复后的滚筒更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而维修成本只相当于换新部件的五分之一。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热喷涂的应用
非金属材料 陶瓷
金属材料
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主要是马氏体钢), 硬金属
第十八页,共31页。
气体燃烧热源
线材火焰喷涂 棒材火焰喷涂 粉末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粉末火焰喷焊
热
喷
涂
气体放电热源
方
法
的
种 类
电热热源
电弧喷涂 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喷焊
电容放电喷焊 感应加热喷涂
大气等离子喷涂
真空等离子喷涂 保护气氛等离子喷涂
第五页,共31页。
喷涂层 基体
喷涂
2.热喷涂的形成过程 2.1 热喷涂的沉积过程和原理
热喷涂层的形成过程:
喷涂材料被
加热,达到 熔化或半熔
化状态;
熔化的喷 涂材料被
雾化;
熔融或软化 的微细颗粒 向前喷射的 飞行阶段;
封孔处理
由于热喷涂涂层是多孔隙的,孔隙率可从小于1%到大于
15%,可以储存油,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对要求具 有防腐蚀性能的涂层表面来说,孔隙是极为有害的,特别是那些互 相连接并且从表面延伸到基体的孔隙,会使腐蚀介质透过这些孔隙 腐蚀基体材料。
封孔的作用
A、防止或阻止腐蚀介质浸入到基材表面; B、延长锌、铝及合金涂层的防护寿命; C、用于密封的涂层防止液体和压力泄漏;
应用实例: 复印机的墨粉滚筒在长期反复 实用下被磨薄,导致复印效果变黑或出现 黑线。通常的维修方法是换整个滚筒,原 部件则被遗弃。采用热喷涂工艺在原滚筒 上喷一层合金,不但恢复了原滚筒的直径, 还使修复后的滚筒更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而维修成本只相当于换新部件的五分之一。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热喷涂的应用
非金属材料 陶瓷
金属材料
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主要是马氏体钢), 硬金属
第十八页,共31页。
气体燃烧热源
线材火焰喷涂 棒材火焰喷涂 粉末火焰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粉末火焰喷焊
热
喷
涂
气体放电热源
方
法
的
种 类
电热热源
电弧喷涂 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喷焊
电容放电喷焊 感应加热喷涂
大气等离子喷涂
真空等离子喷涂 保护气氛等离子喷涂
第五页,共31页。
喷涂层 基体
喷涂
2.热喷涂的形成过程 2.1 热喷涂的沉积过程和原理
热喷涂层的形成过程:
喷涂材料被
加热,达到 熔化或半熔
化状态;
熔化的喷 涂材料被
雾化;
熔融或软化 的微细颗粒 向前喷射的 飞行阶段;
第八讲-热喷涂的原理和特点
3.涂层的结合方式
(1)涂层的结合
涂层的 涂层内聚
结合
涂层与基体表面
(2)涂层的结合方式
1)机械结合 撞成扁平状的颗粒和凸凹不平的基材表面互相嵌 合(即抛锚效应)而结合在一起。 2)物理结合 熔融粒子的原子与基材表面原子之间距离达到晶 格常数范围时,产生范德华力。
3)冶金结合
熔融粒子撞击基材表面时释放出的能量使喷涂材 料与基材之间发生局部扩散和焊合 热喷涂的涂层与基材的结合主要以机械结合为主, 结合强度较差(<70MPa)。
局限性:
热效率低 材料利用率低,浪费大 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低
四、热喷涂的应用
① 防腐蚀 主要用于大型水闸钢闸门、造纸机烘缸、煤矿井 下钢结构、高压输电铁塔、电视台天线、大型钢桥梁、 化工厂大罐和管道的防腐喷涂。 ② 防磨损 通过喷涂修复已磨损的零件,或在零件易磨损部 位预先喷涂上耐磨材料,如风机主轴、高炉风口、汽 车曲轴、机床主轴、机床导轨、柴油机缸套、油田钻 杆、农用机械刀片等。
二、热喷涂基本原理
1.热喷涂的基本过程
从喷涂材料进入热源到形成涂层,喷涂过程一般 经历四个阶段: (1)喷涂材料被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 (2)喷涂材料的熔滴被雾化 (3)雾化或软化的微细颗粒喷射飞行 (4)微细颗粒撞击基体表面形成涂层
2.涂层的结构
由无数变形粒子互相交错呈波浪式堆叠在一起而 形成的层状组织结构。 组成:变形颗粒、氧化物、气孔和未熔化颗粒
③ 特殊功能层 通过喷涂获得表层某些特殊性能,如耐高温、隔 热、导电、绝缘、防幅射等,在航空航天和原子能等 部门应用较多。
第八讲 热喷涂的原理和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内容
一、热喷涂的定义 二、热喷涂基本原理 三、热喷涂的分类和特点 四、热喷涂的应用
5热喷涂
(1)等离子体喷涂原理 阴极和阳极(喷嘴)间产生直流电弧,把工作气体加热 电离成高温等离子体,从喷嘴喷出形成等离子焰。粉末由气 体送入火焰中熔化加速、喷射到基体材料上形成膜。
(2)等离子喷涂工艺 a.等离子气体的选择 原则:不与工件和喷涂材料发生反应,尽可能价廉。 b.输入功率和电参数 形成涂层的粉末所需的热功率(qf)应为
第五章
热喷涂
一、热喷涂定义及原理
二、热喷涂涂层的特性
三、热喷涂材料概述 四、热喷涂技术的特点 五、热喷涂技术的应用领域 六、热喷涂的方法
一、热喷涂定义及原理 1、热喷涂 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加热熔化或软化,以一定速度喷射 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工艺方法。
2、喷涂基本过程及涂层形成原理 ★喷涂材料被加热熔化阶段 线材:当端部进入高温区域,即被熔化,形成熔滴; 粉末:进入高温区域后,在行进过程中被加热熔化或软化。 ★ 熔滴雾化阶段 ★ 熔融或软化的颗粒向前喷射飞行阶段 ★喷涂过程
e.涂层致密,结合强度高
f.气体耗量大
热喷涂设备
自动喷锌生产线对直径1米或2米、长6米的铸铁管表面喷锌
对化工容器中的隔 板喷涂有机涂层
电弧喷涂管状丝材修复 大型压力机柱塞
涂层中颗粒与基材表面间
颗粒与颗粒间 包括:
属‘物理一化学”结合
[1]机械结合 撞成扁平状的颗粒,与凹凸不平的表面互相嵌合,形成 机械的结合 [2]冶金一化学结合 涂层和基材表面出现扩散和合金化时的结合 [3]物理结合 颗粒对基材表面由范德华力形成的结合
二、热喷涂层的 特性 1、涂层组成 涂层组成与喷 涂前的材料不完 全相同。
2、喷涂层的结构 ※无数变形粒子互相 交错,呈波浪式堆叠 在一起的层状组织结 构。 ※喷涂层由变形颗粒、 气孔和氧化物夹杂组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同时受到激冷而凝固,从而产生微观收缩应 力,涂层的外层受拉应力;基体有时也包括涂 层的内层则产生压应力。涂层中的这种残余应 力是由于喷涂热条件及基体材料物理性质的差 异所造成的。
二、热喷涂的种类和特点
1.热喷涂的种类 一般按照热源的种类,喷涂材料的形态及涂层的功能
来分。如按涂层的功能分为耐腐,耐磨,隔热等涂层, 按加热和结合方式可分为喷涂和喷熔:前者是基体不熔 化,涂层与基体形成机械结合;后者则是涂层再加热重 熔,涂层与基体互溶并扩散形成冶金结合。热喷涂与堆 焊的根本区别在于母材基体不熔化或极少熔化。
2、涂层结构
喷涂层的形成过程决定了涂层的结构。喷涂层是 由无数变形粒子互相交错呈波浪式堆叠在一起的层状 组织结构。图5-4是涂层结构的示意图。图5-5则给出 了典型的热喷涂层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5-5 Ni-Cr-B-Si火焰喷涂组织
从图5-5中可以看出,涂层中颗粒与颗粒之间不可避免地 存在一部分孔隙或空洞,其孔隙率一般在4%~20%之间。涂 层中伴有氧化物等夹杂。采用等离子弧等高温热源、超音速喷 涂以及低压或保护气氛喷涂,可减少以上缺陷,改善涂层结构 和性能。
④基体表面的预热处理,以减少涂层与基体表 面的温度差使涂层产生的收缩应力,避免涂层 开裂和剥落。预热温度不宜过高,以防基体表 面氧化,影响结合强度,一般在200℃ -300℃ 之间。
⑤非喷涂表面的保护
四、热喷涂材料
热喷涂材料按形状可分为: ①线材:喷涂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耗能
少,成本低,工艺因素影响小,涂层质量稳定。 ②粉末:不受线材成型工艺的限制,成本
②冶金-化学结合。这是当涂层和基体表面出现扩散和合金化时 的一种结合类型,包括在结合面上生成金属间化合物或固溶体。 当喷涂后进行重熔即喷焊时,喷焊层与基体的结合主要是冶金结 合。
③物理结合。颗粒对基体表面的结合,是由范德华力或次价键形 成的结合。
4.涂层残余应力 当熔融颗粒碰撞基体表面时,在产生变形
一、热喷涂原理
1、喷涂涂层形成过程和涂层形成原理 喷涂时,首先是喷涂材料被加热达到熔化或半熔化
状态;紧接着是熔滴雾化阶段;然后是被气流或热源辐射 流推动向前喷射的飞行阶段;最后以一定的动能冲击基体 表面,产生强烈碰撞展平成扁平状涂层并瞬间凝固(图53a)。在凝固冷却的0.1s中,此扁平状涂层继续受环境和 热气流影响(图5-3b)。每隔0.1s第二层薄片形成,通过 已形成的薄片向基体或涂层进行热传导,逐渐形成层状结 构的涂层.
①适用范围广,取材范围广:几乎所有的金属,合金,陶瓷都可 以作为喷涂材料,塑料、尼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作为 喷涂料。可用于各种基体:在金属,陶瓷器具,玻璃,石膏,甚 至布,纸等固体都可以进行喷涂。
②工艺灵活:被喷涂物件的大小一般不受限制
③喷涂层的厚度可调范围大:薄者可为几十微米,厚者可为 几毫米。
发展
热喷涂技术从本世纪初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热喷涂工艺、设备、喷涂材料及施工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
从早期制备一般装饰性和防护性表面→制备各种功能 性涂层;旧件的修复工艺→新品的强化工艺;单一涂层→ 多层的包括产品失效分析、涂层设计、工艺设计和施工, 以及质量检测和控制在内的系统工程,成为像铸、锻、焊、 热处理一样的独立的热加工工艺。
热喷涂
热喷涂技术是采用气体、液体燃料或电弧、等离子弧、 激光等作热源,使金属、合金、金属陶瓷、氧化物、碳化物、 塑料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喷涂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 态,通过高速气流使其雾化,然后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 的工件表面,从而形成附着牢固的表面层的加工方法。如果 将喷涂层在加热重熔,则产生冶金结合。这种方法称为热喷 涂方法。
2、要求有较高的防护措施,喷砂及喷涂操作 过程中,均有颗粒粉末飞散及浮游在空气中;
3、涂层组织一般都有间隙,能吸油,提高润 滑性能,但易受腐蚀;
4、操作主要由人工进行,质量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较差。
三、热喷涂预处理
为了提高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在 喷涂前,对基体表面进行清洗、脱脂和表面粗 糙化等预处理,是喷涂工艺中一个重要工序。
④工件受热程度可以控制:可使基体保持较低温度,基材变形 小,一般温度可控制在30~200℃,从而保证基体不变形、 不改变金相组织。
⑤生产效率高:操作程序少,速度快,如对同样厚度的膜层,时 间比电镀用的少得多。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缺点:
1、对于较小的制品,喷涂效率(实际沉积在 制品表面的量与喷涂材料的使用量之比)低, 也不经济;
根据热喷涂使用的热源不同和喷涂材料状态的不 同,可分为三大类八种方法。 气体火焰喷涂→气体火焰丝喷涂、气体火焰粉末 喷涂、气体火焰爆炸喷涂、气体火焰喷焊 等离子喷涂→等离子丝喷涂、等离子粉末喷涂、 等离子粉末喷焊 电弧喷涂→电弧丝喷涂
2.特点:
与其它表面处理技术比Biblioteka ,热喷涂技术具有下述一些突 出的特点:
①基体表面清洗、脱脂:碱洗法、挥发溶液洗涤 法、三氯乙烯蒸气清洗法、对疏松表面的清洗 脱脂(清洗后将其加热到250℃ ,使油渗透到 表面,再清洗。)
②基体表面氧化膜的处理:机械加工法及酸洗
③基体表面的粗糙化处理,以提高涂层与基体 表面的机械结合强度:喷砂(砂粒有冷硬铁砂 <360 HV,SiC Al2O3 )喷砂后还需涂敷结合 层;机械加工,如开槽、滚花等;化学腐蚀法, 晶粒各晶面的腐蚀速度不同;电弧法,电极与 基体表面局部熔合,产生粗糙表面。
低,来源广,组元间可按任意比例调配,组成 各种组合粉、复合粉,从而得到相图上存在或 不存在的相组织,获得某些特殊性能。
但无论是线材还是粉末,必须具有下述特点,才 有实用价值:
①热稳定性好:热喷涂材料在喷涂过程中,必须能 耐高温,即在高温下不改变性能。
3.涂层结合机理 涂层的结合包括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结合和涂层内部的结合。
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称为结合力;涂层内部的结合强 度称为内聚力。
涂层中颗粒与基体表面之间的结合以及颗粒之间的结合方式:
①机械结合。碰撞成扁平状并随基体表面起伏的颗粒,由于凸凹 不平的表面互相嵌合,形成机械钉扎而结合。一般说来,涂层与 基体表面的结合以机械结合为主。
二、热喷涂的种类和特点
1.热喷涂的种类 一般按照热源的种类,喷涂材料的形态及涂层的功能
来分。如按涂层的功能分为耐腐,耐磨,隔热等涂层, 按加热和结合方式可分为喷涂和喷熔:前者是基体不熔 化,涂层与基体形成机械结合;后者则是涂层再加热重 熔,涂层与基体互溶并扩散形成冶金结合。热喷涂与堆 焊的根本区别在于母材基体不熔化或极少熔化。
2、涂层结构
喷涂层的形成过程决定了涂层的结构。喷涂层是 由无数变形粒子互相交错呈波浪式堆叠在一起的层状 组织结构。图5-4是涂层结构的示意图。图5-5则给出 了典型的热喷涂层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5-5 Ni-Cr-B-Si火焰喷涂组织
从图5-5中可以看出,涂层中颗粒与颗粒之间不可避免地 存在一部分孔隙或空洞,其孔隙率一般在4%~20%之间。涂 层中伴有氧化物等夹杂。采用等离子弧等高温热源、超音速喷 涂以及低压或保护气氛喷涂,可减少以上缺陷,改善涂层结构 和性能。
④基体表面的预热处理,以减少涂层与基体表 面的温度差使涂层产生的收缩应力,避免涂层 开裂和剥落。预热温度不宜过高,以防基体表 面氧化,影响结合强度,一般在200℃ -300℃ 之间。
⑤非喷涂表面的保护
四、热喷涂材料
热喷涂材料按形状可分为: ①线材:喷涂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耗能
少,成本低,工艺因素影响小,涂层质量稳定。 ②粉末:不受线材成型工艺的限制,成本
②冶金-化学结合。这是当涂层和基体表面出现扩散和合金化时 的一种结合类型,包括在结合面上生成金属间化合物或固溶体。 当喷涂后进行重熔即喷焊时,喷焊层与基体的结合主要是冶金结 合。
③物理结合。颗粒对基体表面的结合,是由范德华力或次价键形 成的结合。
4.涂层残余应力 当熔融颗粒碰撞基体表面时,在产生变形
一、热喷涂原理
1、喷涂涂层形成过程和涂层形成原理 喷涂时,首先是喷涂材料被加热达到熔化或半熔化
状态;紧接着是熔滴雾化阶段;然后是被气流或热源辐射 流推动向前喷射的飞行阶段;最后以一定的动能冲击基体 表面,产生强烈碰撞展平成扁平状涂层并瞬间凝固(图53a)。在凝固冷却的0.1s中,此扁平状涂层继续受环境和 热气流影响(图5-3b)。每隔0.1s第二层薄片形成,通过 已形成的薄片向基体或涂层进行热传导,逐渐形成层状结 构的涂层.
①适用范围广,取材范围广:几乎所有的金属,合金,陶瓷都可 以作为喷涂材料,塑料、尼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作为 喷涂料。可用于各种基体:在金属,陶瓷器具,玻璃,石膏,甚 至布,纸等固体都可以进行喷涂。
②工艺灵活:被喷涂物件的大小一般不受限制
③喷涂层的厚度可调范围大:薄者可为几十微米,厚者可为 几毫米。
发展
热喷涂技术从本世纪初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热喷涂工艺、设备、喷涂材料及施工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
从早期制备一般装饰性和防护性表面→制备各种功能 性涂层;旧件的修复工艺→新品的强化工艺;单一涂层→ 多层的包括产品失效分析、涂层设计、工艺设计和施工, 以及质量检测和控制在内的系统工程,成为像铸、锻、焊、 热处理一样的独立的热加工工艺。
热喷涂
热喷涂技术是采用气体、液体燃料或电弧、等离子弧、 激光等作热源,使金属、合金、金属陶瓷、氧化物、碳化物、 塑料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喷涂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 态,通过高速气流使其雾化,然后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 的工件表面,从而形成附着牢固的表面层的加工方法。如果 将喷涂层在加热重熔,则产生冶金结合。这种方法称为热喷 涂方法。
2、要求有较高的防护措施,喷砂及喷涂操作 过程中,均有颗粒粉末飞散及浮游在空气中;
3、涂层组织一般都有间隙,能吸油,提高润 滑性能,但易受腐蚀;
4、操作主要由人工进行,质量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较差。
三、热喷涂预处理
为了提高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在 喷涂前,对基体表面进行清洗、脱脂和表面粗 糙化等预处理,是喷涂工艺中一个重要工序。
④工件受热程度可以控制:可使基体保持较低温度,基材变形 小,一般温度可控制在30~200℃,从而保证基体不变形、 不改变金相组织。
⑤生产效率高:操作程序少,速度快,如对同样厚度的膜层,时 间比电镀用的少得多。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缺点:
1、对于较小的制品,喷涂效率(实际沉积在 制品表面的量与喷涂材料的使用量之比)低, 也不经济;
根据热喷涂使用的热源不同和喷涂材料状态的不 同,可分为三大类八种方法。 气体火焰喷涂→气体火焰丝喷涂、气体火焰粉末 喷涂、气体火焰爆炸喷涂、气体火焰喷焊 等离子喷涂→等离子丝喷涂、等离子粉末喷涂、 等离子粉末喷焊 电弧喷涂→电弧丝喷涂
2.特点:
与其它表面处理技术比Biblioteka ,热喷涂技术具有下述一些突 出的特点:
①基体表面清洗、脱脂:碱洗法、挥发溶液洗涤 法、三氯乙烯蒸气清洗法、对疏松表面的清洗 脱脂(清洗后将其加热到250℃ ,使油渗透到 表面,再清洗。)
②基体表面氧化膜的处理:机械加工法及酸洗
③基体表面的粗糙化处理,以提高涂层与基体 表面的机械结合强度:喷砂(砂粒有冷硬铁砂 <360 HV,SiC Al2O3 )喷砂后还需涂敷结合 层;机械加工,如开槽、滚花等;化学腐蚀法, 晶粒各晶面的腐蚀速度不同;电弧法,电极与 基体表面局部熔合,产生粗糙表面。
低,来源广,组元间可按任意比例调配,组成 各种组合粉、复合粉,从而得到相图上存在或 不存在的相组织,获得某些特殊性能。
但无论是线材还是粉末,必须具有下述特点,才 有实用价值:
①热稳定性好:热喷涂材料在喷涂过程中,必须能 耐高温,即在高温下不改变性能。
3.涂层结合机理 涂层的结合包括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结合和涂层内部的结合。
涂层与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称为结合力;涂层内部的结合强 度称为内聚力。
涂层中颗粒与基体表面之间的结合以及颗粒之间的结合方式:
①机械结合。碰撞成扁平状并随基体表面起伏的颗粒,由于凸凹 不平的表面互相嵌合,形成机械钉扎而结合。一般说来,涂层与 基体表面的结合以机械结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