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04 金属及其性质(测试)(原卷版)
属及其性质(测试)一、选择题1.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2.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A.B.C.D.3.向10.7g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结晶,干燥。
获得固体质量为()A.15.5g B.25.1g C.39.5g D.20.3g 4.(2019•岳阳)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Fe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D.向滤液中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Fe、Cu5.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C.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g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7.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08 图像题(测试)(解析版)
专题08 图像题(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答案】C【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C、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镁产生的氯化镁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D、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答案】B【解答】解:A.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消耗水,随着生石灰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水不断减少,溶质也不断析出,溶质的质量会不断减少而不是不变,故A错误;B.在刚开始反应到金属反应完之前,加入的盐酸一样多,生成的氯化锌比氯化镁的质量多,相同质量的锌和镁与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比氯化锌的质量多,故B正确;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pH值不断增大,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不断增大,无限的接近12,但不会等于12,故C错误;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开始滴加稀硫酸就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3.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开始的一段时间不会生成氧气,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固体质量逐渐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错误;C、二氧化锰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C错误;D、固体中锰,钾元素的质量比不变,故D正确。
2019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附答案(一)
2019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附答案(一)1、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
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 = 。
(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精确到0.1g)。
3、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
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
现将100g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2.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20 20 20剩余固体的质量(g)35 a 20(1)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a的数值为。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4、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
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R(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原因是什么?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其原因是什么?(2)写出m点时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6、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次序①②③④25 25 25 25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16 a 10 10剩余固体的质量/g回答列问题:(1)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2019年7月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浙江专版)(解析卷)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浙江专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5小题)1.(2018•杭州)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
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a+3CO22Na2CO3+C 。
(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 。
解:(1)由题意可知,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非金属单质是碳,一种常见的盐应是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3CO22Na2CO3+C;(2)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g)+H2O,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即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应是1:3。
故答为:(1)4Na+3CO22Na2CO3+C;(2)1:3。
2.(2018•金华)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①CH4+H2O CO+3H2②2CH4+O22CO+4H2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②(填序号)。
解:(1)CH4•nH2O═CH4+nH2O,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2)合成甲醇需要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反应②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②,故填:②。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解析卷)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探究题(共18小题)1.(2018•武汉)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N.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请回答下列问题:(1)NH4HCO3属于氮肥(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100% (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解:(1)NH4HCO3是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故填:氮肥;浓硫酸。
(2)装置C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故填: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4)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说明样品质量为:m1+m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m2,设碳酸氢铵质量为x,NH4HCO3NH3↑+H2O↑+CO2↑,79 44x m2=,x=,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100%,故填:×100%。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计算题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 ,加入到盛有5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 。
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_______;(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4.4g 96.4%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g+50g-56.6g=4.4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2322Na CO 2HCl 2Na +=++106444.4C CO Ogl H x106x =444.4gx=10.6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11g×100%≈96.4% 答:(1)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为4.4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6.4%.2.将Na 2CO 3和NaCl 固体混合物32.9g 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 ,加入326.9g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 .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CO 2的溶解忽略不计). 【答案】10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先求出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Cl ,但NaCl 来自两部分,一是反应生成的,二是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生成的NaCl 可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求解,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NaCl 可通过混合物32.9g 减去Na 2CO 3的质量 【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 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设Na 2CO 3的质量为x ,生成的NaCl 的质量为y 。
2019年江苏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解析卷)
2019年江苏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8•南京)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解: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2018•无锡)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解:A.波义耳的实验中装置不是密封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色氧化汞粉末,故错误;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汞加热后生成氧化汞,质量增加,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D.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氧气的消耗,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故正确。
2019届中考化学压轴题强化训练卷:物质推断题(精选40道题含答案)
2019届中考化学压轴题强化训练卷:物质推断题(精选40道题)物质推断题一(20道)1.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1)B物质是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是一个“珠漏”,A首先漏下,A﹣F分别代表6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氧气、木炭、碳的某种氧化物、铁、四氧化三铁、硝酸银。
珠子漏下的规律:①相对分子质量第二大的第一个漏下;②先漏下的珠子带动下一颗相互间能反应的珠子漏下,从而实现按A﹣B﹣C﹣D﹣E﹣F的顺序漏下。
(1)上述“碳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A与B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物质C的用途是_____。
(4)E与F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固体C可用于照明,气体甲、乙都是空气的成分。
试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E________ 乙______(2)气体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_(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4.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W是最简单的有机物,E、G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X、F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H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1)W的化学式是_____;B的一种用途_____。
(2)反应②中C的作用是_____;反应⑥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相关反应的方程式:①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5.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山东专版)(解析卷)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山东专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探究题(共18小题)1.(2018•青岛)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提示:CO+CuO Cu+CO2,H2+CuO Cu+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解:(1)由于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
(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
(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再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故答为:(1)④;(2)①②;(3)②⑤①;(4)④①②③⑤④①。
2.(2018•枣庄)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2019化学中考压轴题2
2019化学中考压轴题24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1) 固态的物质B俗称________:(2)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8分)48.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焰加热;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________(填或“底部”)夹上、取下。
49.小江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右图中的装置________ (选填“A”、“B”或“C”)。
如果用装置C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该从________端通入。
50.实验桌上现有ー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为进一步确定由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经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小华:氢氧化钠、碳酸钠;小明:碳酸钠、硫酸钠;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分析】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个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 。
四、分析与计算(51題2分,52题4分,共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Fe-56 Na-23 Cl-35.5)51.家中常备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湖北专版)(解析卷)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压轴题汇编(湖北专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探究题(共18小题)1.(2018•武汉)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N.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请回答下列问题:(1)NH4HCO3属于氮肥(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100% (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解:(1)NH4HCO3是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故填:氮肥;浓硫酸。
(2)装置C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故填: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4)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说明样品质量为:m1+m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m2,设碳酸氢铵质量为x,NH4HCO3NH3↑+H2O↑+CO2↑,79 44x m2=,x=,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100%,故填:×100%。
2019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项练习卷: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练习卷
2019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项练习卷: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练习卷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C.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D.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2.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时,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收集不到气体或始终收集不满B.测定溶液的pH值时,若pH试纸润湿,则测定结果一定不准确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若蒸发时液体飞溅,则精盐的产率偏低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则测定结果偏高3.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的试剂或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6.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B.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加过量的Ca(OH)2固体,过滤C.制备Cu(OH)2: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D.验证BaSO4中含有Ba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后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7.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8.利用超临界水技术处理废弃电路板,能得到由CuO和Cu2O组成的固体残渣,将残渣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得硫酸铜晶体(CuSO4•5 H2O)等物质。
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Cu2O + H2SO4 CuSO4 + Cu + H2O)A.I中含过滤操作,II中不含过滤操作B.溶液甲和溶液乙一定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C.残渣的处理流程中,H2SO4和CuSO4实现了循环利用D.经操作I后,残渣由22.4g减少为6.4g,则经过一次循环后能得到硫酸铜晶体50.0g9.下列各组物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10.下列各项,括号中的物质是为了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其中除杂试剂选用正确的是()A.CaCO3中少量CaO(稀HCl)B.铁粉中少量铜粉(H2SO4)C.CO2中少量水蒸气(固体NaOH)D.CO 中少量的CO2[Ca(OH)2]11.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其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12.除去下列物资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1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饰品和黄金饰品:加硝酸银溶液B.蒸馏水和食盐水:蒸发C.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D.铁粉和炭粉:观察颜色1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二、非选择题16.为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钾杂质,现做如下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中考化学压轴题及答案
1.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通常原子是由、
和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
质子中子(1)
电性和电量
(2) 相对质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 836 1 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铀 92 146 92 238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还能总结出:
(1)。
(2)。
(3)。
(4) 。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
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
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
答案: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 114 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 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
思路解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 中子数,故中子数为 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175-
114=61。
答案:61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
思路解析: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其微观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A
3.已知 1 个C-12 原子的质量为 akg,则实际质量为 b kg 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此题中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为 a kg×1/12,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kg/(a
kg×1/12)=12b/a。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答案:B
4.2N 表示( )
A.两个氮元素
B.两个氮原子
C.两个氮分子
D.氮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基本意义。
N 可表示氮元素,也能够表示氮原子。
答案:B
5.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 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B. C. D.
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与 1 个〤12 原子质量的 1/12 相比较得到的。
答案:A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
氡原子的质子数为 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粒子数之间等量关系的理解水准,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即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电荷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等量关系)。
由题意,氡元素的质子数为 86,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86;又因为中子数为 136,则相对原子质量为 222。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