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唐)出土情況
闽南话(te) 汉语(cha)
15
茶树栽培的起源
起始时期: 《华阳国志》推断,周代以前,巴
蜀一带已有人工种茶的迹象。
扩大时期: 西汉《四川通志》记载了吴理真
(植茶始祖)在蒙山种茶的事迹;茶树 种植已从巴蜀之地广泛传播至南方各省。
兴盛时期: 隋唐至清朝,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
采用扦插繁殖的茶树,是由插穗基部发生的不定根而发育成的根系, 其在幼年期即为分枝根系。
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依树龄、品种、种植方式与密度、生态条 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而异。
一年生根系
二年生根系
壮年期根系
衰老期根系
10
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
从种子发芽,形成一株茶苗后逐渐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然后逐渐趋于 衰老,最终死亡的这个生长、发育进程,便称之茶树总发育周期。
产的兴盛时期。
16
茶叶制作的起源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从蒸青到炒青: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晋书》
至干…” 。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茶疏》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 捣之…。”——《茶经》
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 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 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 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 条线路。
7
茶树形态特征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 如丁香,根如胡桃。”
——唐代•陆羽《茶经》
(完整)茶叶基础知识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乌是龙茶树茶品是种名经,过铁观采音茶摘介、于绿萎茶凋和红、茶之摇间青,属、于炒半发青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 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 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 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 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 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二、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 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 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 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 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 其加工 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 揉捻—— 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 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 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 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 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 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茶 中叶 基 国
六
础 大
茶 类
知 识
目
壹 贰叁肆
录
茶
叶
六
十
品
基
大
大
茶
本
茶
名
方
知
类
茶
法
识
壹
茶叶基础知识
茶的定义
•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 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 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 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 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 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 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 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 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 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二、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 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 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 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 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 其加工 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 揉捻—— 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 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 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 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 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 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茶 中叶 基 国
六
础 大
茶 类
知 识
目
壹 贰叁肆
录
茶
叶
六
十
品
基
大
大
茶
本
茶
名
方
知
类
茶
法
识
壹
茶叶基础知识
茶的定义
•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 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 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 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 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茶的基础知识 ppt课件

种以轻度的酸化发酵的 茶,所以一般以称弱发 酵茶。
1.制作工序
鲜叶-杀青-揉捻-焖 黄-干燥
茶的基础知识
2.品质特点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蒙顶黄芽
茶的基础知识
(五)白茶
弱发酵茶。白茶为我国稀有的珍贵名茶。 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这是非常独特的。由于被摘下的新芽上 有白色细密的绒毛,而且茶水色也较为 淡泊,得白茶之称。
绿茶在中国的产量和消费 量是最高的,出口贸易占 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70% 以上。
茶的基础知茶识经中介绍了137种绿茶
绿茶属非发酵茶,按制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大类中炒青绿茶
最多。所谓炒青绿茶就是用大锅炒的绿茶。
炒青
烘青
茶的基础知识
1.绿茶制作工序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也叫作普洱散茶。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 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滋味醇厚回 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之 声誉。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三、似茶之茶
一类为中草药中含30-50%的茶;而另一类则不含茶。 杜仲茶、菊花茶、人参茶、玄米茶、苦丁茶、减肥茶等
均属“似茶之茶”之类。
镇沅已发现的野 生型古茶树时间 之早、树体之大、 数量之多、分布 之广、形状之异 堪称世界之最。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二、茶叶的种类
基本茶类 绿茶 红茶 乌龙茶(青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再加工茶类 花茶 紧压茶 萃取茶 果味茶 茶饮料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一)绿茶
茶的基础知识
2.绿茶品质特征 清汤绿叶
1.制作工序
鲜叶-杀青-揉捻-焖 黄-干燥
茶的基础知识
2.品质特点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蒙顶黄芽
茶的基础知识
(五)白茶
弱发酵茶。白茶为我国稀有的珍贵名茶。 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这是非常独特的。由于被摘下的新芽上 有白色细密的绒毛,而且茶水色也较为 淡泊,得白茶之称。
绿茶在中国的产量和消费 量是最高的,出口贸易占 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70% 以上。
茶的基础知茶识经中介绍了137种绿茶
绿茶属非发酵茶,按制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大类中炒青绿茶
最多。所谓炒青绿茶就是用大锅炒的绿茶。
炒青
烘青
茶的基础知识
1.绿茶制作工序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也叫作普洱散茶。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 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滋味醇厚回 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之 声誉。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三、似茶之茶
一类为中草药中含30-50%的茶;而另一类则不含茶。 杜仲茶、菊花茶、人参茶、玄米茶、苦丁茶、减肥茶等
均属“似茶之茶”之类。
镇沅已发现的野 生型古茶树时间 之早、树体之大、 数量之多、分布 之广、形状之异 堪称世界之最。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二、茶叶的种类
基本茶类 绿茶 红茶 乌龙茶(青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再加工茶类 花茶 紧压茶 萃取茶 果味茶 茶饮料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茶的基础知识
(一)绿茶
茶的基础知识
2.绿茶品质特征 清汤绿叶
《茶叶知识讲座》课件

2. 茶叶的产地与名产
中国茶叶的产 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各地产区都有独特的 风味和口感。
国外著名产地
其他国家也有出产优 质茶叶的地区,如日 本、韩国和印度。
中国茶叶的名 产
从西湖龙井到武夷岩 茶,中国有许多世界 著名的茶叶。
国外著名名产
达尔jeeling和Uva是 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茶 叶产区。
3. 茶叶的品质和生产工艺
《茶叶知识讲座》PPT课 件
欢迎参加《茶叶知识讲座》!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茶叶的世界, 从分类到文化,让您对茶叶有更多的了解和欣赏。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茶叶的分类
1 绿茶
清香扑鼻,带有草本和水果的香气。
3 白茶
茶汤清澈,清新的花香和轻柔的口感。
2 黄茶
黄金色的液体,口感醇厚,具有独特的幽香。
4 红茶
红棕色的液体,口感浓厚,伴随着可口的焦 糖香气。
2 展望未来
茶叶文化将继续弘扬,茶叶产业将迎来更加 广阔的发展前景。
1
茶叶的品质评定要素
叶片外观、香气、滋味和汤色是评定茶
茶叶的生产工艺
2
叶品质的重要指标。
从采摘到加工,茶叶的生产过程严格控
制,确保最佳的口感和质量。
3
茶叶的贮存
适宜的贮存条件能帮助茶叶保持新鲜和 优质。
4. 茶叶的选购、保存、冲泡和品鉴
茶叶的选购
选择正规的茶叶店或网店,仔细选择茶叶的外观、 香气和口感。
3 茶道和茶艺
茶道和茶艺是将泡茶升华 为一种礼仪和艺术的表达。
6. 茶的市场和发展趋势
茶叶市场现状
茶叶市场日益繁荣,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 求不断增长。
茶叶的发展趋势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件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 《大观茶论》。
11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由团茶
演变
到散茶
12
二、茶的发展历程
5、衰于近代
近代战乱和贫苦,民不聊生,茶文化发展艰难
13
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 金骏眉 烟小种
红茶
工夫红茶
滇红 安徽祁红 川红 闽红
红碎茶
叶茶 碎茶 片茶 末茶
21
三、中国六大茶类
湖南黑茶
安化黑茶
黑茶
湖北老青茶
湖北佬扁茶
四川边茶
南路边茶 西路边茶
滇桂黑茶
六堡茶(广西) 普洱熟茶(云南) 普洱生茶(云南)
22
三、中国六大茶类
23
四、服务八步曲
服务八步曲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24
•谢谢!
25
6
一、茶叶的起源
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
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
7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药用
食用
饮用
8
二、茶的发展历程
1、始于神农氏
9
二、茶的发展历程
唐代饮茶风俗盛行,茶成为国饮
2、兴于唐
陆羽被尊称为茶圣,所著《茶经》是世 界上最早的茶学专著,对中国茶文化都 产生深远的影响。
10
二、茶的发展历程
二、茶的发展历程
6、现代复苏
14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衰于近代,现在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 《大观茶论》。
11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由团茶
演变
到散茶
12
二、茶的发展历程
5、衰于近代
近代战乱和贫苦,民不聊生,茶文化发展艰难
13
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 金骏眉 烟小种
红茶
工夫红茶
滇红 安徽祁红 川红 闽红
红碎茶
叶茶 碎茶 片茶 末茶
21
三、中国六大茶类
湖南黑茶
安化黑茶
黑茶
湖北老青茶
湖北佬扁茶
四川边茶
南路边茶 西路边茶
滇桂黑茶
六堡茶(广西) 普洱熟茶(云南) 普洱生茶(云南)
22
三、中国六大茶类
23
四、服务八步曲
服务八步曲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24
•谢谢!
25
6
一、茶叶的起源
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
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
7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药用
食用
饮用
8
二、茶的发展历程
1、始于神农氏
9
二、茶的发展历程
唐代饮茶风俗盛行,茶成为国饮
2、兴于唐
陆羽被尊称为茶圣,所著《茶经》是世 界上最早的茶学专著,对中国茶文化都 产生深远的影响。
10
二、茶的发展历程
二、茶的发展历程
6、现代复苏
14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衰于近代,现在
专题一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含量:20~30%。 绿茶>乌龙茶>红茶; 夏秋茶>春茶。
完整版ppt课件
31
生物碱种类:咖啡碱、茶碱、可可碱
药理作用:①兴奋神经中枢;②利尿;③平喘、止咳;④消除 体内有毒物质。
含量:嫩芽叶>粗老叶。
茶叶中含有40余种矿质元素
成
含量
分 (mg/kg干物质)
氟
90~300
预防蛀牙
药理作用
锌
30~75
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用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 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 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 春”。此茶冲泡后在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
完整版ppt课件
六安瓜片
➢ 产于安徽六安市。
➢ 属于半烘炒片形绿茶,其所用原料和采制工艺独具一格。
完整版ppt课件
茶道与茶文化 1
第一专题 茶叶基础知识
第一节 茶树基本知识
一、茶树学名与原产地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被
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
种。目前国际间通用的茶树学名为 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中心在云贵川交界的云贵高原地带,其 依据如下:
茶树是一种适宜于温暖、湿润的
气候条件和土质疏松深厚而偏酸性的
完整版ppt课件
土壤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因此它的适
宜种植范围集中在北纬38°与南纬
45°之间。在我国,有21个省、市、
自治区的900多个县(市)产茶。茶
学界根据我国产茶区的自然经济社会
条件,划分了四大茶区。
8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 3.黑茶(普洱茶):先做成绿茶,后发酵茶,也称全发酵。熟茶发酵程度大。黑茶原 来主要销往边区,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 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 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藏茶”、云南的“紧茶”、“饼茶”、“方茶” 和“圆茶”、陕西茯茶等品种。云南普洱茶和湖南的安化黑茶就是中国传统的经典黑 茶。黑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简称“减肥 茶”“瘦身茶”。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可能是乌龙茶。
• 七、普陀佛茶
• 普陀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是中国绿茶类古茶品种 之一,产于中国浙江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 名山之一,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也称“普陀岛”。 普陀山顶峰--佛顶山,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冬 暖夏凉,四季湿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日出之前 云雾缭绕,露珠沾润。加之茶树大都分布在山峰向阳 面和山坳避风的地方,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 越的自然环境
水,不要直接将水冲在茶叶上,这样让茶不会有苦涩感。 • 3、红茶 • 红茶比其它的茶是细嫩的,茶性温和,第一次泡的茶可以保留,因为红茶在揉捻时,红茶的汁液会附着在干茶的表
面,这些茶汁包含有营养,都溶解在第一道茶汤里了,所以第一次冲泡的红茶营养是丰富的,而且味道也不浓。 • 4、黑茶(普洱茶) • 黑茶是紧压茶,是要清洗的,这样有醒茶叶作用。 • 盖碗冲泡黑茶、普洱时,沿着盖碗边缘注水下去,不要直接冲到茶叶上,采用环圈注水或螺旋注水都可以,第一泡
六大茶类基本知识
• 1、绿茶 • 绿茶是泡两三次就没有味道了,绿茶是少杂质的茶,用温水洗茶就好,品质较好的绿茶,较细嫩的茶,是比其他等
级的茶叶品质好,干净,不耐泡,是不用洗茶的。 • 2、乌龙茶 • 乌龙茶通常清洗一遍就可以,也有醒茶的目的,而且还会保留有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冲泡乌龙茶,可在杯壁定点注
中国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君山银针
产于湖南洞庭山,山上云雾弥漫,岛上 竹木丛生,生态环境适宜种茶,芽头要 求长25-30毫米,宽3-4毫米,芽蒂长 的2毫米,肥硕重实,一芽头包含三、 四个已分化却未展开的叶片,其特点是 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 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 甜爽、叶底嫩黄匀亮。
什么是青茶?
青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乌龙茶,是 半发酵茶。新鲜的茶叶经过晒青、晾青、 摇青、杀青、揉捏、干燥等工艺制得的 茶叶。青茶汤色清澈金黄,既具有绿茶 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的醇厚的滋 味。如大红袍、水仙、单丛、凤凰、铁 观音、黄金桂、铁罗汉、台湾乌龙,等。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分武夷极品若干 号,水仙、奇种各分特级到四级,另加粗茶、 细茶、茶梗,武夷茶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 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的精华,武夷岩 茶的香气馥郁,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 浓醇清怡、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 茶条壮结、匀整、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 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泡汤后叶底“绿叶 红镶边”,呈三分红七分绿。
铁观音
产于福建省安溪县,铁观单别名红心观 音或红样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 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 绿腹晴蜓头状,色泽鲜润,茶汤醇厚甘 鲜,入口四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 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什么是黄茶?
黄茶为轻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同绿 茶,在制造过程中加以闷黄。其特点为 黄汤黄叶。如君山银针、温州黄汤、霍 山黄芽、广东大叶青,等。
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誉。
碧螺春
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色、色艳、 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产于江苏吴 县太湖洞庭山,采制技艺高强,采摘有三大 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 得净,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 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 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 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 般
《茶叶知识讲座》PPT课件

山是指斋云山的黄石、里冲等地,内山所产的品
质优于外山。
瓜片茶是由柔软的单叶片制成,茶味鲜爽回
干,汤色青绿明澈。采摘鲜叶制造瓜片茶须待顶
芽开展,若采摘带顶芽的,采后要将芽叶摘散,
称作「扳片」分别制造,凡以顶芽制成品称「攀
针」或「银针」。以第一叶制的成品称「瓜片」
或「提片」;以第二、三叶的制成品称为「梅
南糯山原始茶林
云南的古茶茶树
浅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黑茶 红茶
深
六大基本茶类
依据各种茶制作中, 茶多酚的氧化聚合 程度。
绿茶:又分为 炒青绿茶(如龙井、碧螺春) 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晒青绿茶(如滇青、川青) 蒸青绿茶(煎茶、恩施玉露)
白茶:白叶茶(如白牡丹、贡眉)
黄茶:又分为 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小茶(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五、全国茶叶产区分布
六、中国茶产业展望
100多年前,中国茶叶曾经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和瓷器、丝绸等成为中国 的代名词
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 第三,创汇第四。
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在总量上,或在单品上都超过了中国,这不 得不令人思索,几大国粹缘何都有相似的运程?
• 猴坑遍生兰草花,花香逸熏对茶叶品质形成 有利影响,味厚鲜醇回干留味,冲泡杯中芽叶成 朵,生浮沉降,与叶翠汤明相映成趣,并有兰花 为特质。猴魁的外形叶里顶芽,有「两刀夹一枪 」、「二叶抱一芽」、「尖茶两头尖,不散不翘 不弓弯」之称。芽藏峰露尖,顶尖尾削形成两端 尖细的特殊形状。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著名风景名胜地黄 山,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 号称黄山「四绝」。其茶园分布在拔约1000公 尺左右的挺拔壮观如画的山间,山区气候温和, 年均温14到17度,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茶叶基础知识PPT

(七),再加工茶
1、花茶: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2、紧压茶:有黑砖茶、茯砖茶、方茶、饼茶、沱茶 等。 3、萃取茶:有速溶茶、浓缩茶等。 4、果味茶:有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等。 5、药用保健茶:有减肥茶、杜仲茶等。 6、含茶饮料:有茶可乐、茶汽水等
茉莉花茶与茉 莉花熏香型茶 的区别…
五,茶叶以季节分类
绿叶红镶边, 七泡有余 香……
美若观音, “韵”味犹 存……
(五),红茶
红茶 全发酵的茶 汤色红亮;叶底棕红;干茶乌黑油亮; 红茶的分类: 1.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2.工夫红茶。有滇红工夫、 闽红工夫(三大工夫:政和工夫、 白琳工夫、坦洋工夫) 祁门红茶、川红等。 3.红碎茶。分为叶茶、 碎茶、片茶、末茶四类。
太平猴魁简介
名称,分 辩
太平猴魁,茶叶名称。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 1900年。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黄山风景区。太平猴魁外形两叶 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 卷边”之称.
七,茶叶的主要成分与作用
1)咖啡碱:中区神经的兴奋剂,茶叶苦味的主要来源 2)茶多酚: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为儿茶素,具有抗氧化 性,是茶中涩味的收碱性是我主要来源 3)氨基酸:茶叶中主要含有茶氯酸、氨基酸。是茶叶甘味的主要 来源 4)维生素:是茶叶酸味的主要来源,增加血管的韧性,防衰老的 功效 (5)矿物元素:如、铁、硒、氟等。硒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6)脂多糖:具有防辐射增加血球的功效
1、春秋,药用和祭品 2、两汉初期,食用 3、汉末以后,宫廷饮料 4、唐,煎而饮吃 5、宋,点茶 6、明,清,冲而饮之
盖碗
黄河南北, 长江沿岸, 华南,西, 边……
最北 端的 茶叶 生长 地…
讲座基本茶类课件

泡茶时间
泡茶器具
选择合适的泡茶器具,如玻璃杯、陶 瓷杯或紫砂壶等,可以更好地保留茶 叶的香气和味道。
泡茶时间过长会使茶叶变得苦涩,泡 茶时间过短则无法充分提取茶叶的香 气和味道。
品茶的艺术
观色
闻香
观察茶汤的颜色、清澈 度和亮度,可以判断茶 叶的新鲜度和加工工艺。
闻茶叶的香气,可以判 断茶叶的品种和产地。
茶树驯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 们开始驯化野生茶树,使 其成为可以种植的茶树品 种。
茶的历史发展
古代茶文化
在中国古代,茶文化十分盛行, 茶叶被视为高雅的文化符号,与 文人墨客的雅集、诗歌、绘画等
艺术形式紧密结合。
茶叶贸易
随着茶叶的传播,茶叶贸易逐渐兴 起,中国茶叶通过丝绸之路、海上 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
使用干燥剂和脱氧剂
在储存茶叶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干燥剂和脱氧剂,可以保 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不同品种分开储存
不同品种的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应将它们分开储存,避 免相互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储存的茶叶,注意观察茶叶的外观、香气和滋味 等变化,及时处理变质的茶叶。
茶叶的保质期与注意事项
保质期
不同品种的茶叶具有不同的保质期,一般来说,绿茶的保质期较短,而红茶、 黑茶等品种的保质期较长。在储存得当的情况下,茶叶的保质期也会延长。
现代茶文化
现代社会中,茶文化依然盛行,人 们通过品茶、茶艺等形式来体验和 传承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 期,茶叶成为皇室贵族和社会名 流的时尚饮品,茶艺、茶道等文
化元素逐渐形成。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发 展,茶叶品种不断丰富,茶叶品 质不断提高,同时茶叶也成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毛峰以香清高,味鲜醇,芽叶细嫩多 毫,色泽黄绿光润,汤色明澈为特质。冲泡细 嫩的毛峰茶,芽叶竖直悬浮汤中,然后除除下 沉,芽挺叶嫩、黄绿鲜艳,且黄山毛峰耐冲泡, 冲泡五六次,香味犹存。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金寨县,品
质以斋云山蝙蝠洞所产最优,故又称「斋云瓜
片」。依产地不同分为「内山」、「外山」,内
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
作为贡品,则称为贡尖。拣尖后,剩下的幼嫩叶
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为贡兜,不作贡品,
也由芽头制成。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境内多山,自
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优良茶树品种较多,而以
铁观音种作原料制造出来的乌龙茶,独具特色,
是中国乌龙茶的极品,铁观音香高郁持久,味醇
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286 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 口。
由陆地传播的“CHA之路”
陆地传播各国茶的发音
广东 cha 北京 cha 日本 cha 蒙古 chai 西藏 ja 伊朗 cha
• 土耳其 chay • 希腊 te-ai • 阿拉伯 chay • 俄国 chai • 波兰 chai • 葡萄牙 cha
青茶:又分为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 闽南乌龙(铁观音、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黑茶:普洱茶
红茶:又分为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如祁红、滇红都是 功夫红茶)
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
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菁这段期 间内,在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 与搅拌”等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根据茶 叶的发酵程度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这也是国际上较为通用 之分类法。
的品牌呢?
因为! 立顿的成功在于突破“慢销” 中国茶,从来都是‘竖’着做,而立
顿则是‘横’着做。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扩大市 场份额、成立联合营销、打造知名品 牌、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化运 作,规模化经营来赢得市场”,这是 内地茶叶行业的出路之一。谁先迈出 步伐,谁就能在市场中赢得先机。
中国年人均消费量偏低
据行业资料显示,一个人的茶年人均正常消
费量为3.3公斤,当前全球人均0.5公斤,而作为
产茶大国的中国却只有0.33公斤。
什么原因使中国茶业发展滞后呢?直接的原
因就是国内销售提升不快。
中国本身就是世界茶商争夺的市场,而我们
的茶内销量却如此不济,甚至连世界人均消费量
都达不到,作为茶文明的发祥地的中国市场,人
• 猴坑遍生兰草花,花香逸熏对茶叶品质形成 有利影响,味厚鲜醇回干留味,冲泡杯中芽叶成 朵,生浮沉降,与叶翠汤明相映成趣,并有兰花 为特质。猴魁的外形叶里顶芽,有「两刀夹一枪 」、「二叶抱一芽」、「尖茶两头尖,不散不翘 不弓弯」之称。芽藏峰露尖,顶尖尾削形成两端 尖细的特殊形状。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著名风景名胜地黄 山,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 号称黄山「四绝」。其茶园分布在拔约1000公 尺左右的挺拔壮观如画的山间,山区气候温和, 年均温14到17度,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以小壶泡饮浓香扑鼻。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产地在历口、
闪里两地为大宗。属于工夫红茶,主要以优良品
种储叶种的芽叶制成约占70%;其次为柳叶种约占
17%。所制红茶香气特高汤红而味厚。其外形细紧
纤长,完整匀齐,有峰毫,色泽乌润匀一,净度
良好,精制精造是「工夫」茶称谓的来源。
祁门红茶独树一职,百年不衰,以高香形秀
大 纲
一、茶之历史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世 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 可可)之一。
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 盛于宋代。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 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 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
茶园面积247万多公顷,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 饮茶人口20多亿。
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
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差 异,如水份过多,茶质自然较淡;孕 育时间较长,接受天地赐予自较豊腴, 所以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 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
三、各类茶叶的特点
西湖龙井
• 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山区的 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故有「狮」 「龙」「云」「虎」「梅」五品著称,并以「色 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龙井,既是 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因此西湖龙井茶,正是「 三名」巧合,「四绝」俱佳。
著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称赞,奉为茶中佼佼者。
并把祈门红茶和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
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而祈
门红茶的地域性香气称为「祁门香」,誉为「王
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
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省信阳地区。所谓「五山两潭」为
主要产地,就是车云山、震雷山、云雾山、天云
山、脊云山和黑龙潭、白龙潭。这些地区属于大
在1100公尺以上,属海洋性气候,年均温17度,
年降水量2000mm,土质为黄土壤,是茶树良好的
生长环境。
凤凰水仙由于选用原料优次,制造工艺精细
程度不同,按成品品质,依次分为凤凰单丛、凤
凰浪菜、凤凰水仙三个品种。凤凰水仙味醇厚回
甘,香芳浓烈持久,汤澄黄明澈,叶呈「绿叶红
镶边」,外形状挺,色泽金褐光润,泛朱砂红点。
高山有利于茶树合成更多的氨基酸,所以 高山茶滋味鲜美甘甜。
茶的疗效:兴奋提神、利尿、止痢和预防便秘、 防龋、助消化减肥、抗衰老、防辐射、降血压、 抗癌抗突变、明目、养颜、解酒、消炎解毒
茶叶小贴士
主要的是作为饮料 治脚气
消除口臭 护发
洗涤丝质衣物 缓解感冒症状
煮茶叶蛋 茶叶枕
驱除蚊虫 菜肴调料 花草肥料
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
分开始采茶,到谷雨碧螺春采制结束,前后不到
一个月的时间,极品为碧螺春,其特色嫩摘、精
剔、细致、色香味形俱佳,故有「一嫩三鲜」之
称。所谓一嫩是芽叶嫩,三鲜是色、香、味鲜。
太平猴魁
•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位于湘潭 南面山麓,属黄山山脉。境内海拔1000公尺,湖 漾溪流,山青水秀,颐然成画。此地产制「尖茶 」,尖茶中的极品「奎尖」,品质优异获得赞赏 ,后来加以改进提高,并冠上地名称为「猴魁」
南糯山原始茶林
云南的古茶茶树
浅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黑茶 红茶
深
六大基本茶类
依据各种茶制作中, 茶多酚的氧化聚合 程度。
绿茶:又分为 炒青绿茶(如龙井、碧螺春) 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晒青绿茶(如滇青、川青) 蒸青绿茶(煎茶、恩施玉露)
白茶:白叶茶(如白牡丹、贡眉)
黄茶:又分为 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小茶(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不连贯的市场化 难以成就名牌
英国市场化的开始时间很早并一直坚持了市场化道路,立顿的国际化眼光从 根本上是得益于此。
我国的茶企,生产模式不能很快与市场经济接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几 十年不变,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更无法形成品牌。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经营与现代茶业的矛盾影响了我国茶 叶全球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用理条手法,为龙井茶炒法的演变。
其 他 名 茶 介 绍
四、茶叶的功能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
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
这些物质并非皆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
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
五、全国茶叶产区分布
六、中国茶产业展望
100多年前,中国茶叶曾经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和瓷器、丝绸等成为中国 的代名词
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 第三,创汇第四。
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在总量上,或在单品上都超过了中国,这不 得不令人思索,几大国粹缘何都有相似的运程?
由海上传播的“TE之路”
海上传播各国茶的发音
福建 te
• 德国 tee
马来 the
• 法国 the
斯里兰卡 they • 意大利 te
南印度 tey • 西班牙 te
荷兰 thee
• 丹麦 te
英国 tea
• 芬兰 tee
二、茶叶分类
茶树的起源: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
别山区,海拔800公尺以上,溪流纵横,云雾多,
为制造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
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直清香,
汤绿味浓,芽叶嫩匀,色绿光润。采摘是制好毛
尖的第一关,以一芽一叶初展为特级;一芽二叶
为一级;一芽二、三叶为2到3级。毛尖炒制操作
法,兼收并蓄了瓜片茶与龙井茶的部分操作,其
杀菁使用炒帚,为瓜片茶炒法的演变;其炒条使
山是指斋云山的黄石、里冲等地,内山所产的品
质优于外山。
瓜片茶是由柔软的单叶片制成,茶味鲜爽回
干,汤色青绿明澈。采摘鲜叶制造瓜片茶须待顶
芽开展,若采摘带顶芽的,采后要将芽叶摘散,
称作「扳片」分别制造,凡以顶芽制成品称「攀
针」或「银针」。以第一叶制的成品称「瓜片」
或「提片」;以第二、三叶的制成品称为「梅
韵厚爽口,齿颊留香回干,具有独特的香味风韵,
评茶上称为「观音韵」,简言「音韵」,其茶叶
质厚坚实,有「沉重似铁」之喻。
品尝铁观音时,领略「音韵」,是品茶行家
和乌龙茶爱好者的乐趣。铁观音由于香郁味厚,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金寨县,品
质以斋云山蝙蝠洞所产最优,故又称「斋云瓜
片」。依产地不同分为「内山」、「外山」,内
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
作为贡品,则称为贡尖。拣尖后,剩下的幼嫩叶
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为贡兜,不作贡品,
也由芽头制成。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境内多山,自
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优良茶树品种较多,而以
铁观音种作原料制造出来的乌龙茶,独具特色,
是中国乌龙茶的极品,铁观音香高郁持久,味醇
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286 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 口。
由陆地传播的“CHA之路”
陆地传播各国茶的发音
广东 cha 北京 cha 日本 cha 蒙古 chai 西藏 ja 伊朗 cha
• 土耳其 chay • 希腊 te-ai • 阿拉伯 chay • 俄国 chai • 波兰 chai • 葡萄牙 cha
青茶:又分为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 闽南乌龙(铁观音、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黑茶:普洱茶
红茶:又分为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如祁红、滇红都是 功夫红茶)
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
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菁这段期 间内,在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 与搅拌”等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根据茶 叶的发酵程度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这也是国际上较为通用 之分类法。
的品牌呢?
因为! 立顿的成功在于突破“慢销” 中国茶,从来都是‘竖’着做,而立
顿则是‘横’着做。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扩大市 场份额、成立联合营销、打造知名品 牌、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化运 作,规模化经营来赢得市场”,这是 内地茶叶行业的出路之一。谁先迈出 步伐,谁就能在市场中赢得先机。
中国年人均消费量偏低
据行业资料显示,一个人的茶年人均正常消
费量为3.3公斤,当前全球人均0.5公斤,而作为
产茶大国的中国却只有0.33公斤。
什么原因使中国茶业发展滞后呢?直接的原
因就是国内销售提升不快。
中国本身就是世界茶商争夺的市场,而我们
的茶内销量却如此不济,甚至连世界人均消费量
都达不到,作为茶文明的发祥地的中国市场,人
• 猴坑遍生兰草花,花香逸熏对茶叶品质形成 有利影响,味厚鲜醇回干留味,冲泡杯中芽叶成 朵,生浮沉降,与叶翠汤明相映成趣,并有兰花 为特质。猴魁的外形叶里顶芽,有「两刀夹一枪 」、「二叶抱一芽」、「尖茶两头尖,不散不翘 不弓弯」之称。芽藏峰露尖,顶尖尾削形成两端 尖细的特殊形状。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著名风景名胜地黄 山,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 号称黄山「四绝」。其茶园分布在拔约1000公 尺左右的挺拔壮观如画的山间,山区气候温和, 年均温14到17度,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以小壶泡饮浓香扑鼻。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产地在历口、
闪里两地为大宗。属于工夫红茶,主要以优良品
种储叶种的芽叶制成约占70%;其次为柳叶种约占
17%。所制红茶香气特高汤红而味厚。其外形细紧
纤长,完整匀齐,有峰毫,色泽乌润匀一,净度
良好,精制精造是「工夫」茶称谓的来源。
祁门红茶独树一职,百年不衰,以高香形秀
大 纲
一、茶之历史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世 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 可可)之一。
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 盛于宋代。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 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 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
茶园面积247万多公顷,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 饮茶人口20多亿。
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
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差 异,如水份过多,茶质自然较淡;孕 育时间较长,接受天地赐予自较豊腴, 所以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 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
三、各类茶叶的特点
西湖龙井
• 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山区的 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故有「狮」 「龙」「云」「虎」「梅」五品著称,并以「色 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龙井,既是 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因此西湖龙井茶,正是「 三名」巧合,「四绝」俱佳。
著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称赞,奉为茶中佼佼者。
并把祈门红茶和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
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而祈
门红茶的地域性香气称为「祁门香」,誉为「王
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
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省信阳地区。所谓「五山两潭」为
主要产地,就是车云山、震雷山、云雾山、天云
山、脊云山和黑龙潭、白龙潭。这些地区属于大
在1100公尺以上,属海洋性气候,年均温17度,
年降水量2000mm,土质为黄土壤,是茶树良好的
生长环境。
凤凰水仙由于选用原料优次,制造工艺精细
程度不同,按成品品质,依次分为凤凰单丛、凤
凰浪菜、凤凰水仙三个品种。凤凰水仙味醇厚回
甘,香芳浓烈持久,汤澄黄明澈,叶呈「绿叶红
镶边」,外形状挺,色泽金褐光润,泛朱砂红点。
高山有利于茶树合成更多的氨基酸,所以 高山茶滋味鲜美甘甜。
茶的疗效:兴奋提神、利尿、止痢和预防便秘、 防龋、助消化减肥、抗衰老、防辐射、降血压、 抗癌抗突变、明目、养颜、解酒、消炎解毒
茶叶小贴士
主要的是作为饮料 治脚气
消除口臭 护发
洗涤丝质衣物 缓解感冒症状
煮茶叶蛋 茶叶枕
驱除蚊虫 菜肴调料 花草肥料
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
分开始采茶,到谷雨碧螺春采制结束,前后不到
一个月的时间,极品为碧螺春,其特色嫩摘、精
剔、细致、色香味形俱佳,故有「一嫩三鲜」之
称。所谓一嫩是芽叶嫩,三鲜是色、香、味鲜。
太平猴魁
•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位于湘潭 南面山麓,属黄山山脉。境内海拔1000公尺,湖 漾溪流,山青水秀,颐然成画。此地产制「尖茶 」,尖茶中的极品「奎尖」,品质优异获得赞赏 ,后来加以改进提高,并冠上地名称为「猴魁」
南糯山原始茶林
云南的古茶茶树
浅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黑茶 红茶
深
六大基本茶类
依据各种茶制作中, 茶多酚的氧化聚合 程度。
绿茶:又分为 炒青绿茶(如龙井、碧螺春) 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晒青绿茶(如滇青、川青) 蒸青绿茶(煎茶、恩施玉露)
白茶:白叶茶(如白牡丹、贡眉)
黄茶:又分为 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小茶(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不连贯的市场化 难以成就名牌
英国市场化的开始时间很早并一直坚持了市场化道路,立顿的国际化眼光从 根本上是得益于此。
我国的茶企,生产模式不能很快与市场经济接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几 十年不变,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更无法形成品牌。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经营与现代茶业的矛盾影响了我国茶 叶全球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用理条手法,为龙井茶炒法的演变。
其 他 名 茶 介 绍
四、茶叶的功能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
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
这些物质并非皆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
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
五、全国茶叶产区分布
六、中国茶产业展望
100多年前,中国茶叶曾经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和瓷器、丝绸等成为中国 的代名词
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 第三,创汇第四。
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在总量上,或在单品上都超过了中国,这不 得不令人思索,几大国粹缘何都有相似的运程?
由海上传播的“TE之路”
海上传播各国茶的发音
福建 te
• 德国 tee
马来 the
• 法国 the
斯里兰卡 they • 意大利 te
南印度 tey • 西班牙 te
荷兰 thee
• 丹麦 te
英国 tea
• 芬兰 tee
二、茶叶分类
茶树的起源: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
别山区,海拔800公尺以上,溪流纵横,云雾多,
为制造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
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直清香,
汤绿味浓,芽叶嫩匀,色绿光润。采摘是制好毛
尖的第一关,以一芽一叶初展为特级;一芽二叶
为一级;一芽二、三叶为2到3级。毛尖炒制操作
法,兼收并蓄了瓜片茶与龙井茶的部分操作,其
杀菁使用炒帚,为瓜片茶炒法的演变;其炒条使
山是指斋云山的黄石、里冲等地,内山所产的品
质优于外山。
瓜片茶是由柔软的单叶片制成,茶味鲜爽回
干,汤色青绿明澈。采摘鲜叶制造瓜片茶须待顶
芽开展,若采摘带顶芽的,采后要将芽叶摘散,
称作「扳片」分别制造,凡以顶芽制成品称「攀
针」或「银针」。以第一叶制的成品称「瓜片」
或「提片」;以第二、三叶的制成品称为「梅
韵厚爽口,齿颊留香回干,具有独特的香味风韵,
评茶上称为「观音韵」,简言「音韵」,其茶叶
质厚坚实,有「沉重似铁」之喻。
品尝铁观音时,领略「音韵」,是品茶行家
和乌龙茶爱好者的乐趣。铁观音由于香郁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