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2009.5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基本功——移动互联时代记者最不可缺少的四大能力
陈 良飞 / 澎湃新闻时事副总监兼政治新闻报道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封
面
/
O
罱
移 动互联 时代
记者最不可缺少 的四大能力
文 陈 良飞
移动互联时代 ,新技术的确给新 闻信息 的传 播带 构媒体 区别于众 多 自媒体 的 “定海神 针”。在澎 湃新
来 了便利 ,但新媒体 的娱 乐化 、碎 片化、感性 化等趋势 闻的采 写实践 当中,事实核查能力是被频频 强调 的记
士进 一步 求证 。
再 以 “阎肃今 晨去 世”假 新 闻为例。
2015年 10月 27日上午 9时许 ,歌手 于 文华 在其 实 名认 证 的微 博上 发布 一 则
“消息 ”称 ,阎肃老 师“因病今 日于空军总
医院去 世 ,愿这位和 蔼可亲 的老人 家一 路走 好 ”。
这则所谓 的独 家“消息 ”发布 后 ,刚
比如 ,东部某省 的“戎装常委”——该省 省军区政
一 片 哀 鸣 :调 查 记 者 已死 。 这 既是 当 下 新 闻 业 的 一 种 委 在 这 次军 改期 间暂 时退 出 了所 在 省 份 的常 委 班
写照 ,也从 另外一方面 印证 了社会对于调查 类新闻的 子。今 年 2月 1日,该省某市 党报 的一 则新 闻报 道披
封 面
/
O
为
新 闻 记者 需要 具备 哪些 基本功 ? 在这 个媒 介技术 快速 更迭 的 时代 ,我 们 时常高 呼 改 变 ,却 往往 忽视 了 坚守 。新 媒 体 时代 ,信 息传 播 呈现 出泛 娱 乐化 、碎 片 化 、感性 化趋 势 ,过去职业新闻人一些公认的常识、普遍遵循的基本功 ,比如注重新闻的实地采集 、 事实 核查 ,善 于冷静提 问、理 性分 析 、逻辑 提炼等 ,在浮躁 的互联 网 内容 生产 中越来越 难觅 踪迹 。即便是 专业媒 体中不 少年轻 的一线 采编人 员 ,也 存在基 本功不够 扎实 、采 编操 作较 为粗 放 的问题 。新 闻 的基本 功似 乎正 在成 为一种 稀 缺能 力 ,继 承者们 因 而 愈显 可贵 。而这些 基本功 和专业 能力更 是决定 了机构媒 体能 否在这 个新媒 体时代 凸 显其 价值 。在资讯 异常发 达 、技 术手段 日新月异 的今天 ,有必要 回头 思考一 下职业 新 闻人 的基本功 。
国际新闻传播知识讲解
国际新闻传播知识讲解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还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决策以及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国际新闻传播是指跨越国界的新闻信息的流动和传递。
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电视、报纸、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等等。
这些不同的渠道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信息网络,将世界各地的事件、观点和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
国际新闻传播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全球性。
新闻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国家,而是能够迅速传遍全球。
一个事件在地球的一端发生,几乎瞬间就能被另一端的人们所知晓。
其次是多元性。
不同的国家、文化和价值观在国际新闻中相互碰撞和交融,我们能够听到来自各种立场和角度的声音。
再者是即时性。
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被传播和更新,让我们能够实时了解到最新的动态。
那么,国际新闻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呢?这通常始于新闻的采集。
记者们在世界各地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他们可能身处战争前线、政治会议现场、自然灾害地区或者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
采集到的新闻素材经过编辑和筛选,然后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发布出去。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媒体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型的国际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它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记者网络和信息资源,能够迅速获取和传播重要的新闻。
此外,各国的主流媒体,如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卫报》、中国的《人民日报》等,也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国际新闻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追求速度和独家性的过程中,有时新闻可能会出现偏差或错误。
虚假新闻和谣言也可能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给公众带来误导和混乱。
另外,由于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新闻报道可能存在偏见和误解。
某些媒体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立场和利益对新闻进行选择性报道,影响公众对事件的全面了解。
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也是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难题。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素质分析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素质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行业也迎来了新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专业素质、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对于新闻规范、伦理道德有正确的认识。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新闻知识,对于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深入的了解。
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具备独立的调查采访能力和准确的信息收集能力,以确保所采集到的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新媒体平台多样化,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多媒体新闻报道的能力,能够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他们还应该具备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能够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深层信息,进行深度报道。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信息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与不同的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他们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受众的需求和关注点,进行精准的报道。
他们还需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部门和人物进行沟通,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消息。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还能够增加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
新闻是公共事务,新闻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独立、客观的原则,对于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他们需要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入的核实和验证,以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他们还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发现并报道其中的问题和不公正现象,为社会公众发声。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
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责任意识。
只有如此,才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准确、丰富和及时的新闻信息。
以下哪些是新闻发言管需要具备的能力
以下哪些是新闻发言管需要具备的能力
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 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媒体沟通,回答问题并传递信息。
2. 应变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并应对不同的
情况。
3. 媒体技巧: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则和对话技巧,能够与记者建
立良好的关系。
4. 情绪控制能力:面对媒体的质疑和压力,能够保持冷静和专业。
5. 战略思维:能够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和应对方案,保护组织
或公司的声誉。
6. 知识储备:对所代表的组织或公司有深入了解,能够清晰地
传递信息。
7. 公关能力:懂得利用媒体和社交媒体来塑造组织或公司的形象,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8. 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
制定和实施沟通计划。
以上能力是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只有掌握这些技能,才能胜任这一职位,为公司或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
- 1 -。
新媒体时代企业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三种能力
7 1 5 4 0 0)
、
表象 、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判断 、综合 、推理 的过程 。要想成为 名优 秀 的新 闻从 业 人 员 ,关 键 在 于 培养 自己正 确 的思 维 能 力 。 善 于运用逻辑思维 。新闻写作需要作者有较强 的逻辑 思维 ,如果 稿件逻辑混乱 ,往往给人以 自相矛盾 、文不对题 、因果不 符、以偏概 全的印象 。因此 ,通讯员需要学习掌握一些逻辑学知识 ,锻 炼 自己按 照一定规律对新 闻报道进行综合判断、推理 的良好 习惯 。在新 闻稿件 采写过程 中,善于运用逻辑 ,有助于获得理智 的结果 ;不善 于运 用逻 辑 ,往往使思想陷于混乱的境地。所 以,通讯员只有具备 了一定 的逻 辑思维能力 ,当看到或听到一件事情 、一种事物时 ,才可能 赋予 它新 的性质 ,摆脱 旧有方法的束缚 ,收到推 陈出新 的效果 。 学 会 理 性 的疑 问 思 维 。 在 实 际工 作 中 ,通 讯 员 要 带 着 疑 问思 维 去 调查研究 ,探求事实真相 ,而不是被一家之言左右 自己的判断。每当 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 ,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 ,都要问 “ 为什 么” ,并且养成习惯 ;每 当遇 到工作 中的疑问时 ,尽 可能地从不 同角 度 、不 同方 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 ,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新媒 体在 帮助通讯员提高报道时效性 、丰富报道方式方面起到 了很 大作用 ,但 对新 闻内容的质量却有所忽视 ,新 闻报道缺乏深度 、新 闻真 实性 难以 保 障、新 闻同质化严重 等现象都 要求通 讯 员应该 具备 理性 的疑 问思 维 ,增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疑 问性思维对通讯员准确的新 闻敏感 和 新 闻判 三 、锻 炼 新 闻写 作 创 新 的 能 力 树立新闻稿件精品意识 。由于网络媒体信息报道框架 的相似性 和 网络媒体报道资源的可共享性 ,受此影响 ,一些通讯员撰写 的新 闻稿 件产生 了同质化趋向。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新闻报道 的质量 ,也会 使 目 标受众产生报道角度 单一 、报 道 流于表 面 、内容雷 同 的感觉 。为 此 ,一方面 ,通讯员要苦练并掌握新 闻专业基本功 ,注重新 闻写作 方 式方法 的创新 ,强化精 品意识 ,对新 闻时刻持有敏锐 的嗅觉 ,善 于发 现新 闻线索 ,善于选择新 闻的素材 、题材与角度 ,善于提炼新 闻的主 题 ,在提炼好新闻标题 、写好 新 闻导语 的基 础上 ,追 求新 闻的新 与 快 。另一方面 ,通讯员要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 ,心里一定要 常装几 个 问题 ,带着问题去采访 ,收集 有价 值的 素材 。这 些 问题 一旦 被解 决 了,就会很顺利地完成新 闻采访和写作工作 ,避免 内容重复 、观 点雷 同的现象 。只有这样 , 才会逐渐使 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新 闻从 业 者。 不断提高业务操作技 能。在报纸 、电视 、网站等媒体机构健 全的 企业 ,通讯员同时为不 同类型 的媒 体提供稿 件 ,在采访一个 事件 后 , 要 完 成 报 纸 文 字 稿 、 电视 和广 播 稿 、 网站 文 字 稿 及 视 频 、 图 片等 多 种 工作 。因此 ,通讯员要不 断提高业务操作技能 ,适应 新媒体 时代对 通 讯 员 的 新 要 求 ,以 保证 上 稿 率 。首 先 ,通 讯 员 要熟 练 掌 握 电脑 操 作 技 术 ,对一些文字 、图片、视频等 电脑操作技巧要娴熟掌握 。其次 ,要 熟练掌握 网络时代稿件传送方式 ,不管 使用电子邮箱或 Q Q发稿 ,都 要按照 固定格式和要求传送 。第三 ,通讯员必须熟悉报纸 、电视 、网 站等媒体运行的基本要求 ,有针对性的投稿 ,熟悉 不同媒体 的传播 规 律和效果 ,不断提高 自身综合能力 。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角色,需要具备一系列重要的素质,以确保其工作的准确、负责和可靠。
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必要的素质。
一、敏锐的新闻嗅觉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也就是发现和理解新闻事件的能力。
这包括对国家和全球时事政治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问题的敏感性。
他们需要能够捕捉到公众兴趣和关心的热点,同时能从复杂的事件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二、高尚的职业操守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职业道德,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和中立性。
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持有高度的诚实和透明度,遵守事实真相,不偏不倚地报道事件。
此外,他们还需要尊重所有受访者,给予他们公正的待遇,避免双重标准。
三、广泛的知识储备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这包括对历史、科学、文化、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了解。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提供更全面的报道,还可以避免因知识错误而引起的误解和误导。
四、出色的沟通技巧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这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公众能轻松理解新闻的内容和意图。
此外,良好的沟通技巧还有助于他们与受访者建立有效的联系,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五、快速反应能力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的能力。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时间就是一切。
他们需要能够在事件发生后迅速进行调查、采访和撰写报道,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达给公众。
六、批判性思维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他们需要对所有的信息保持怀疑态度,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批判性思维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报道中保持中立,避免被主观意见所影响。
七、技术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新闻工作者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能力。
这包括对多媒体内容的制作(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对网络工具的使用(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以及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
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新闻工作者是一种专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胜任
工作。
以下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 完善的语言能力: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达意思,不失准确性和严谨性。
2. 广博的知识储备:新闻工作者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能够熟悉不同领域的知识,
并对各类时事新闻进行深入分析。
3. 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新闻工作者需要敏锐的触觉和独到的洞察力,能够准确
地把握事态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新闻报道和评论。
4. 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各种新闻事
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能够发表中肯的意见和看法。
5. 审美能力和文艺素养:新闻工作者要求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艺素养,能够把
握新闻报道的节奏和情感,用艺术的手法表达新闻内容。
6. 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保持政治
上的独立和公正,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
7. 技术储备和运用能力: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
储备和运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新闻报道和传播。
8. 团队合作精神:新闻工作者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编辑、记者和摄影师
等不同角色的人员协同工作,完成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包括完善的语言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洞
察力和判断力、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审美能力和文艺素养、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技
术储备和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全面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优秀的新
闻工作者。
做新闻人必备的三大素质
做新闻人必备的三大素质做新闻人首先要做人。
新闻是一项公众事业,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话语时代,舆论可以左右一个人,人们每日所得的信息都只能从新闻中获取。
因此,作为新闻人,人品是否正直、政治思想是否坚定、是否抱有正义感就很重要了。
做好了人,再做新闻。
新闻人必备三大素质。
其一,新闻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是一项通才的事业,新闻记者首先应该是个通才,而不是专才。
只有是通才,才能成为在某一领域做深入报道的专才。
所以,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
其二,新闻和其它工作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形式是循环往复的,但内容却每天都是新的。
新闻人每天都会面对全新的东西,必须对新鲜事物事件抱有最大的敏感和热情,随时准备接受新事物,发现新东西。
对新闻事物没有敏感性和捕捉能力的人,最好不要做新闻人。
其三,做新闻要有冲动感,要有极大的新闻冲动。
新闻人发现新事物后,还要不断地在众多的事物中找到闪光的新闻点,在繁杂的事物中找到能够服务于大众的信息。
以上三个新闻人的必备素质,是在大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是培养一个人新闻分析能力和思想结构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
这些素质是在你进入新闻圈以后很难培养出来的。
随着竞争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基础素质,企业是不负责培养的。
进入企业后的再培训只是在你现有基础上的升华,补充新的知识,扩大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等等。
所以在你步入新闻圈之前,没有在大学期间形成这三种素质,你就成不了一位好新闻人。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你的理论基础是否扎实,你的社交能力如何,你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你的技术支持(包括网络知识、对油墨色彩的认识等等)水平如何。
摘自:《中国大学生》。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锤炼“四力”之良策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锤炼“四力”之良策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工作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多元化、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新闻生产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锤炼“四力”已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良策。
“四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四种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融媒体时代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也是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首先是思维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有更加开阔、敏锐的思维,能够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做出准确、深度的判断和分析。
思维能力不仅仅是逻辑推理,更要有跨界、立体的思考模式。
新闻工作者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准确洞察时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形成发散性、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调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创新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形态的多样化和信息的立体化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报道,还有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形式。
新闻工作者需要善于寻找和利用新的传播平台,发掘新的报道形式和观点,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
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需要在新闻生产流程、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新闻工作的效率和品质。
再次是表达能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生动、清晰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还是语音,新闻工作者都需要具备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让信息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表达能力不仅限于新闻报道,还包括对新闻现象的评论和解读,以及对重大事件的独到分析,新闻工作者需要通过自己的表达能力对读者进行引导和启发,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最后是团队合作能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与各种专业人才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新闻报道和制作。
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与编辑部、摄影师、设计师、程序员等专业人员的合作,以及与其他媒体机构、公关公司、政府部门等的合作。
新闻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
新闻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闻传媒行业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领域。
作为一个传媒专业的学生,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培养创新能力也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新闻传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巧。
这方面的知识是建立在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学习基础上的。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培养出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是专业人才必备的素养。
然而,仅有基础知识远远不够。
新闻传媒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是不断推动传媒行业前进的动力之一。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于新闻传媒专业人才而言,培养创新能力远比只懂得机械地报道信息更为重要。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呢?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传媒行业日新月异,变革迅速。
只有拥有敏锐的思维和灵活的头脑,才能够预判并把握行业的变化趋势。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多读书,注重观察和思考。
对于新闻传媒专业人才来说,多阅读、多思考往往能够激发出创新灵感。
其次,新闻传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传媒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涉及到了众多学科知识。
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能够完善个人的专业素养,更能促进思维的跳跃。
比如,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传媒人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学习市场学可以帮助传媒人把握市场趋势。
拥有跨学科的能力,能够让新闻传媒专业人才在创新中探索更广阔的格局。
另外,新闻传媒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
创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仅有理论知识远远不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摸索。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到各种实际项目中去,例如校园报刊的采访与编辑、社会活动的策划与报道等。
只有“动手做”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新闻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的应用使得传媒行业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浅谈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浅谈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摘要:在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在该行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实时的新闻信息起到了传播作用,对于争议话题起到了正确导向作用,所以对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非常关键,因为这不仅关乎着新闻行业的声誉和形象,还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方向以及新一代青年对国家、社会、党的认知。
因而要从政治、思想、业务、个人能力等方面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考察、评价、培养,使其能够更好为该行业和人民群众服务。
据此,本文对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素质;能力由于社会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的兴起,拓宽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渠道,如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等,这种发展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时,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样的情况,新闻行业从事人员就要对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变,将如何按照社会要求把热点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平台进行有效宣传这一问题,作为之后的工作重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1.新时期新闻工作者需具备的素质1.1政治素质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其最重要的就是具备优秀的政治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其传播的新闻内容、舆论、社会信息具有正确性。
特别是新闻工作的政治性和政策性较强,其播报的内容都具有现实性和引导性,会对观众的思想观念和认知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从政治素质这一方面来考察新闻工作者,能够检验出其是否具有正确的社会观、政治观以及立场,是否具备该职业有关的责任意识。
其次,在培养高素质新闻工作者时,也要把政治观念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努力约束其政治纪律、提高其政治敏感性、培养其政治判断力。
最后,因为新闻工作者也是为传播国家和社会思想意识服务的,是关系到国家、共产党声誉、形象的工作,所以作为该行业的从事者,需要牢牢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时期的一系列思想政治主要内容,以便更好和党的思想、步伐保持一致。
着力“四力”培养 造就新时代新闻人才
着力“四力”培养造就新时代新闻人才新时代新闻人需要具备的是“四力”,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自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这些“四力”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新时代新闻人才的关键。
在当前新闻传播环境日益多元、复杂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才,必须具备这些“四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自觉是新闻人才必备的品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是通过新闻舆论工作来引导社会舆论、塑造社会思潮、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一种社会活动。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才,首先就要具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认同。
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闻的本质和使命,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着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使他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去看待新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能力也是新闻人才必备的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跨媒体的传播能力。
新时代的新闻人才必须具备多媒体的传播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把准确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
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能,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报道和传播。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力是新时代新闻人才必备的素质。
新闻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新闻人才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闻工作的发展需要。
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才能在新闻报道中辨别是非、把握事实,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只有具备创新力,才能在新闻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新的报道角度,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新闻传播学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职业素养
新闻传播学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职业素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新闻传播学作为与新闻报道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职业素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新闻报道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跨文化意识等方面探讨新闻传播学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士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
首先,他们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其次,他们应当遵循新闻伦理准则,对于那些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或伤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报道要谨慎处理。
此外,他们还需自觉遵守版权法律,不擅自复制、篡改他人作品。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士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写作能力,能够准确、简明地表达事实,避免使用夸张或不实信息。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采访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采访方法,与不同背景的受访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他们还需懂得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编辑,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新闻报道。
三、跨文化意识的要求国际新闻报道需要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士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
他们应当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避免误解和歧视。
在报道中,他们需要克服语言障碍,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同时,他们还应该注重跨文化交流,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取更深入的报道资料。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学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职业素养体现在职业道德的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及跨文化意识的要求上。
只有将这些要求充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士才能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为世界各地观众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服务。
(注:本文为虚构文章,仅用于示例,实际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重大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的三种能力
重大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的三种能力发布时间:2022-09-12T06:59:06.88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5月9期作者:张玲[导读] 如今,新的媒介环境制定了新的媒介规则,也重新界定了社会重大主题的内涵与范畴张玲略阳县融媒体中心陕西汉中 724300摘要:如今,新的媒介环境制定了新的媒介规则,也重新界定了社会重大主题的内涵与范畴,而在重大主题报道上占据优势的专业新闻工作者亦需在新的环境中重新锚定自己的角色使命和专业能力。
本文认为,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离不开三种能力——“想题”的能力、“想事”的能力和“想词”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分别对应着选题、策划和表达三个环节,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新闻工作者才能在媒体融合时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才能确保主流声音传达和正确舆论引导。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新闻工作者;三种能力;引言主要议题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及相关公共热点的多角度、多层次、体裁、多媒体作战报道,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媒体责任的使命。
主要制裁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把握时间脉搏,呼唤时间声音,显示时间结果,响应时间关注,决定主要话题的照明质量和效果。
一、新时期重大主题报道的价值重大主题报道也即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者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所展开的报道活动。
新闻的主题是报道的核心和关键,所有的内容都必须以主旨为中心,集中反映存在的问题,传播相应的价值观念,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类题材。
纵观各大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具有下述3个典型的特征:一是主题客观性和传播观念之间相互统一;二是新闻主题需要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前提下有所升华;三是新闻主题既要高度集中,又要体现出相应的丰富性。
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而言,重大主题报道是其重要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与此同时,重大主题报道也是展示媒体新闻节目制作水平,且影响范围较广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
具有较强传播力、公信力的重大主题报道,能够充分发挥信息传播桥梁的功能,反映民众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新闻通讯员应具备“三要素”
新闻通讯员应具备“三要素”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系统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竞争既包括实力的竞争,同时也包括外部形象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在这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地位,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这样就导致了新闻宣传工作越来越受到系统、行业、单位的高度重视。
本文结合笔者基层新闻宣传实践工作,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通讯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闻;通讯员;动力;把握大局1 变压力为动力伴随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各单位为了提高单位整体效能,赢得社会公众和上级组织的信任,纷纷加大单位内部管理力度。
在考评干部、员工工作能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年初制定的量化考核标准来衡量,对不合格者进行末位淘汰,使得从事新闻工作的基层通讯员感到工作压力大。
怎样才能兼顾本职工作与新闻工作,将工作压力变为动力。
这正是考量基层通讯员能力的时候。
第一,要充分发挥群体力量。
基层通讯员杂七杂八的事情比较多,经常与基层领导、职工和群众联系,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对发生的新闻和采取的新措施,在其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积极给提供线索,反映情况,使新闻工作成为自己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的精神家园;第二,不要忽视常规新闻。
所谓常规新闻,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四季歌”,报道的是年复一年的常规性工作。
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从事新闻工作年限长的基层通讯员都有一个毛病,对身边的常规新闻往往熟视无睹。
基层通讯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常规工作也会有新搞法,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用求新、求异、求变的眼光,变换角度从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寻找工作的新亮点;第三,要勤看报勤关注媒体勤观察。
基层通讯员在紧紧抓住动态新闻不放松同时,要经常静下心来多看报上网,根据报刊杂志和其它媒体所登体裁,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去采写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稿件。
报道题材要重视并体现广大人民的意见、呼声,特别是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与民主监督权。
做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需具备哪些素养
做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需具备哪些素养个人简介蔡帼芬:1943年生,上海人。
196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
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工作。
1970~1976年在中央电视台(原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国际组任翻译和记者。
1991年任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副主任,1994年任主任。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加拿大的广播电视》、《面对镜头的瞬间》、《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事业中的国际传播》等。
主要译著有《哈默传》、长篇小说《针眼》和译制片《豪门恩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蔡帼芬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这一问题。
她认为:第一,要有国际视野,新闻传播学方面有坚实基础,采、编、播、译、评能力强,外语过硬。
第二,要政治素质好。
我觉得这方面是很重要的,首先,做新闻要真实、客观。
国际上的问题是复杂的,你必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背景、前景研究透彻,实事求是地把事件报道给受众,切勿主观、片面,更不能捕风捉影,甚至捏造。
其次,要用马列主义的立场、方法分析问题,判断是非。
明确哪些事情能报道,哪些不能报道,以及报道到什么程度,不能随心所欲,简单表态,更不能为个人私利而违背国家道德。
再次,要不怕困难,要有牺牲精神,比如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以及在俄罗斯人质事件报道中有良好表现的卢宇光。
他们心中都有一种信念:I will do it!并且为了这种信念冒很大的风险来做报道。
这是很难得的。
第三,我觉得做国际新闻的人,应该是一种"杂家",知识面要广。
比如,在前些时候召开的"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研讨会"上很多人都在讲publicaffairs(公共事业、公共利益),其实它是一门复杂深奥的社会学,过去我们对此了解很少,今后在办学中,我们要补课。
当然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多掌握一些。
只有这样,国际新闻工作者才能提高工作的敏锐性和办事效率,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
论新时期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2009.5
论新时期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作者:胡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的开放以及国力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建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掌握国际新闻传播规律的人才成为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面对纷繁的世界,中国传媒人不仅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善于在国际背景下思辨和认知;同时应该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熟悉国际新闻宣传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
新闻传播人才应做到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认知习惯,在国际舆论中强化中国的声音。
一、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具有舆论引导的能力舆论引导就是要牢牢掌握宣传的主动权,发挥言论与观点的优势,引导人们思考的方向,扩大社会影响,迅速营造舆论氛围。
……要想扭转和校正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平衡舆论,就要强化舆论引导能力,具体说来,应牢牢抱我以下要点:第一,抢占第一话语权。
遇到突发事件,要力争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报道,抢占先机,定准基调,赢得话语权。
不论好事还是坏事,率先发出声音,就抢到了说话的权力。
……我们的国际新闻传播要做到快速、公开、透明,注重发布时效,掌握主动权。
第二,抓住议题设置权。
任何事情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解读和分析,站在不同的媒体立场,就会选择不同的议事角度,设置不同的议题。
……因此,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我们要抓住议题设置权,增强国际新闻传播的能力。
第三,巧用新闻解释权。
……围绕着一桩新闻事件,要设法寻找独特的切入点,展开深入的调查分析,挖掘相关的背景材料,思考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深化新闻的解释和分析。
第四,强化新闻评论权。
对事实进行点评,就是要引导人们思考的方向。
……记者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善于挖掘与透视,洞察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具有冲击力的观点。
国际传播能力的概念
国际传播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组织在国际舞台上有效传播和沟通的能力。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和资源,用于促进信息、价值观、文化和利益的传递和交流,以增强国家或组织的形象、影响力和合作能力。
国际传播能力涵盖多个方面,如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媒体传播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
它需要具备以下要素:
1. 语言能力:掌握多种国际通用语言,并具备流利的口语和书写能力,能够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想法。
2. 跨文化沟通能力: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善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3. 媒体传播能力:熟悉国际媒体环境和运作规则,能够运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和形象塑造,包括公共关系、社交媒体、新闻发布等。
4. 信息技术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工具和平台,善于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数字化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以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5. 策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制定国际传播战略和计划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情境和挑战,创新传播方式和内容,提升竞争力。
国际传播能力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组织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合作与交流,提高国家形象和软实力,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
因此,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培养和发展相关的能力和资源。
强化新闻人才的三种能力_认知_判断与传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第39卷第4期,J u.l,2009,V o.l39,N o.4Journal o fN o rt hwest U niversity(Phil osophy and 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新闻学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笔谈新闻学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笔谈)编者按:新闻机构应主要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单位,然而现实情况是,有大量的新闻媒体职位被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获得,造成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加剧。
有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暴露出的问题是:新闻学专业的可替代性很强,新闻学专业教育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究竟如何看待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如何强化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新闻学专业教学应如何改革?等等。
就以上问题,本刊组织陕西五所高校新闻传播学者围绕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以期深化对新闻学专业学科规律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731(2009)04 0005 014强化新闻人才的三种能力:认知、判断与传播杨立川1,韩∀隽1,孙∀巍2(1.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9;2.陕西日报社,陕西西安∀710054)∀∀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这样三种能力:良好的认知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和精湛的传播技能。
我们认为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
换言之,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即表现为以上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认知能力即新闻工作者认识、把握客观世界各种事物之现象与本质的能力;判断能力即新闻工作者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利弊得失进行判别的能力;传播能力则是新闻工作者把自己对客体事物的认知与判断进行充分而巧妙地表达的能力。
认知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储备和分析研究能力;判断能力的基础是人的价值观念;传播能力的基础是语言与及其他传播技能,特别是高效率的现代化传播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时期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
作者:胡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的开放以及国力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建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掌握国际新闻传播规律的人才成为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面对纷繁的世界,中国传媒人不仅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善于在国际背景下思辨和认知;同时应该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熟悉国际新闻宣传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
新闻传播人才应做到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认知习惯,在国际舆论中强化中国的声音。
一、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具有舆论引导的能力
舆论引导就是要牢牢掌握宣传的主动权,发挥言论与观点的优势,引导人们思考的方向,扩大社会影响,迅速营造舆论氛围。
……要想扭转和校正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平衡舆论,就要强化舆论引导能力,具体说来,应牢牢抱我以下要点:
第一,抢占第一话语权。
遇到突发事件,要力争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时间报道,抢占先机,定准基调,赢得话语权。
不论好事还是坏事,率先发出声音,就抢到了说话的权力。
……我们的国际新闻传播要做到快速、公开、透明,注重发布时效,掌握主动权。
第二,抓住议题设置权。
任何事情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解读和分析,站在不同的媒体立场,就会选择不同的议事角度,设置不同的议题。
……因此,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我们要抓住议题设置权,增强国际新闻传播的能力。
第三,巧用新闻解释权。
……围绕着一桩新闻事件,要设法寻找独特的切入点,展开深入的调查分析,挖掘相关的背景材料,思考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深化新闻的解释和分析。
第四,强化新闻评论权。
对事实进行点评,就是要引导人们思考的方向。
……记者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善于挖掘与透视,洞察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具有冲击力的观点。
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具有国际报道的能力
新时期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肩负着新的使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逐渐实现三个转型:
第一,从“简单了解型”转变为“平等讨论型”。
第二,从“一般报道者”转变为“专业报道者”。
第三,从“发布新闻信息”转变为“展开深度报道”。
跻身于国际新闻传播的人才,要善于把中国的事情向国外说清楚,并把外国的消息及时向国内报道,构筑起双向交流的信息格式。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了解国外的新闻思维和新闻风格,熟悉中西方对接的关键环节,新闻报道既要具有中国特色也要符合国际化的传播规律,既要具有中国气派也要适应境外受众的接受习惯。
三、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具有掌握国际传播语汇的能力
国际传播要求我们学会“用事实说话”。
……国际化的表述方式就是用事实说话,用画面说话,选择一系列细节支撑观点,通过客观叙事、公正表达、真实呈现对新闻进行报道。
新技术把我们推到了国际传播的前沿,未来的传媒人必须了解国际传播的规则,善于使用国际化的语汇。
文字和语言有着鲜明的国别和地域特征,而绘画、图像、音响、音乐则是国际通用的视听语言。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娴熟掌握国际化的语汇,增强国际传播的能力,以应对全球化的媒体竞争态势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