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比较
台湾小学《国语》教材特点举隅——以翰林版四年级下《国语》教材为例
三、课 文重生活主题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通过对翰林版 小学 《国语 》四年级下教材 中文章 的统计 ,可 以看 出,编者 在文 章 的选 编上完全 抛弃 了
2014/11A见 擞学 。
宏 大的主 题,而是 从少年 儿童 的身上选取 角度 ,选 编 体现 出了不少亮 点 。一是课文数量集约 ,单元主题集
在 对 每 一个 单 元进 行 内容 概 说 之后 ,编 者直 接
设置 了 “问题与讨论 ”板块 。这一板 块是对单元学 习 内容的升华 ,所提 出的 问题往往都是 由课文 内容 引申 出来 ,与课文有 一定的联系 ,但又往往 结合学生 自身 , 因此 既能 引发 学生 思考 ,又 能促 进 学生 说 与写 能 力 的提 高。例 如,第 一单元 的 “问题与 讨论 ”板块 设置 了如 下 问题:1.你 喜欢猫 、狗 、兔 子等 小动 物 吗?你 知道要 如何爱护 小动物 ,才 能让它们 快乐地过 活吗 ? 2.世界上有 许多行业 ,像警察 、消防 队员、救 生员等 , 都需要 不顾危险地保护 大家 的生命安全 。说 一说,你 想要担任什 么工作为别人服 务呢 ?这些 问题 ,一 是实 现 了学生 良好人 品、健全 人格 的培养 ,引导 学生形成 正确 的劳动 观念 (工作 是 为 了“为他 人服 务 ”),爱 护 弱 小 (让小 动物快 乐);二是提 升 了学生思 考能力 和 语言表 达能力 ,让学生 带着 问题学习、思考 ,并通 过 自 己的理解 来解 决 问题,提升其语文修养 。
大陆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
大陆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比较大陆与香港地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差异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通过对两个地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细致分析,我们试图揭示两者在教学内容组织、教材编写风格、教育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对两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学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文期望能为两岸四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双方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上的互相借鉴与融合。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大陆与香港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背景及教育目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两地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具体内容进行逐章逐节的对比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法总结两地教科书结构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大陆与香港地区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的异同,更在于为两岸四地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提供实证依据。
通过比较两地教科书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推动双方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深入合作,共同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增进两岸四地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二、大陆和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概述大陆和香港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在整体设计和内容呈现上,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地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独特性。
大陆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通常包括课文、识字写字、词语积累、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部分。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思想性、艺术性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
识字写字部分则侧重于汉字的教学,通过系统的笔画、笔顺、部首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
词语积累部分则通过词语的讲解和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汇应用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通过各种阅读材料的呈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国大陆和台湾用词上的不同和理解
中国大陆和台湾用词上的不同和理解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用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体现在汉字的书写和发音上,也反映在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
下面将从常见的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用词上的不同和理解。
首先是汉字书写和发音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陆采用了简化字,而台湾地区则保留了繁体字。
这导致了两地在汉字的书写上存在差异。
例如,“麻烦”在中国大陆书写为“麻烦”,而在台湾地区书写为“麻煩”。
同样,“他”在中国大陆书写为“他”,而在台湾地区书写为“牠”。
此外,由于语音差异,一些汉字在两地的发音上也存在不同。
“多少”在中国大陆发音为“duō shao”,而在台湾地区发音为“duō shǎo”。
这样的差异对于两地的人来说,并不影响相互理解,但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次是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不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对于一些词的理解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打车”在中国大陆通常指乘坐出租车,而在台湾地区则通常指寻找拼车或共乘。
同样,“饭店”在中国大陆一般指的是一家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而在台湾地区则更常用“餐厅”来表示。
此外,“发票”在中国大陆通常指购物时获得的购物凭证,而在台湾地区则更常用“收据”来表示。
还有一些词语在两地的使用上存在差异。
“手机”在中国大陆是通用的词汇,而在台湾地区则通常使用“手机”、“手机机”或“手机电话”。
同样,“演唱会”在中国大陆是常用的词语,而在台湾地区则更常用“音乐会”来表示。
“宠物”在中国大陆通常指的是饲养的动物,而在台湾地区则更常用“寵物”来表示,且该词在台湾地区的使用范围更广。
此外,一些涉及政治、历史和敏感问题的词汇也存在差异。
例如,“国共内战”在中国大陆通常使用这个词组来描述1945年至1949年间中国国共两党之间的武装冲突,而在台湾地区则通常使用“解放战争”来描述这段历史。
“九二共识”在中国大陆被视为一种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而在台湾地区则通常被视为一种涉及“两岸关系”的政治主张。
港澳台小学语文教材介绍
港澳台小学语文教材国外小学语文教材指各国小学的母语教材。
从各国专家近年来对中外小学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或地区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都鲜明地反映着该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并程度不同地体现出国家意志。
不管何种社会体制的国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都十分重视语文教材的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安排在教材中。
国外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都显示出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特质以及文化政策,教材的选文不少是有关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同时还注意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教材中都精选了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有的还专门以多元文化或外国文化为题向学生介绍。
国外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比例很高,大多数国家重视文学教育,认为文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好的基础性工作。
各国都把母语的掌握即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作为基本功并当作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强调母语教材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等作用。
各国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发展特点,强调学生主体的言语实践活动。
教材选材生活化,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学生已知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喜欢的,在学中能找到乐趣的材料,设置学生主动参与的言语活动,训练多是形象、新颖、活泼,有创造性的。
国外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重视学科知识的融合,将科学知识融于语言和文学教育中,注意在母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现代化意识,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不断地安排有关科学的阅读文章和写作训练,安排有关的专题讨论,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文化与科学结合的美妙。
各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改革,必然带来教材编制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样化拓展了世界各国母语教材建设的天地和改革发展的空间;民族化仍然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制的不可动摇的基点,任何一套母语教材的编制者都会突出自己教材的民族性.各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将更加提倡科学精神,在充分体现母语教材人文性的同时,给教材注入更多的科学养分。
中国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分析
中国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分析作者:廖昕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0期摘要:助读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语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助读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疏通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能力,反思质疑的能力。
由于两岸教科书编写理念与方法的不同,所以在教科书助读系统上也存在不同之处,对两套教科书助读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且比较相同选文的助读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两套教科书的优缺点,以达到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中学语文教科书编写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翰林版;助读系统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31-01一、助读系统概述在有的著作或者论文中,助读系统又常常被称为“导语系统”、“助学系统”、“导学系统”、“提示系统”、“辅助系统”等等。
阎立钦、倪文锦、朱绍禹先生对此都有论述。
阎立钦、倪文锦认为,助读系统以材料的形式呈现于教科书中,作用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从而培养学生自读自学的能力,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文章提示、文下注释以及题解等都属于助读系统的范畴①。
朱绍禹先生则认为助读系统“是对学习要求、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的提示,也包括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和对相关资料的引述。
包括编辑说明、单元学习提示、课文阅读提示、注释、题解、作者简介、参考资料等”②。
二、两版教科书助读系统内容比较分析由于编写理念的不同,两版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
两版教科书就某一主题单元而言,都有单元前提示性文字、单元内容、插图、注释、练习题,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构成要素名称和内容各异。
本文以《木兰诗》这篇课文为例,将对两版教科书中的课文注释和课文插图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课文注释一般来说,注释的方式主要有三类:夹注、脚注和文后注。
人教版和翰林版的注释都是采用脚注的方式,具有较丰富的注释内容。
由于两版教科书在选文上有很大的出入,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及研究的客观性,本文只对两版教科书中的相同篇章之一《木兰诗》的注释内容进行梳理、比较和总结,将从注释的种类、注释的位置、注释的数量、注释的话语风格四个维度来对比两版教科书在注释方面的特点。
台湾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一览
台湾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一览台湾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一览唐建新4月5日从台湾开会归来,已经两个月了,不少的杂务俗事缠身,使得对台湾语文教育的资料整理观感介绍进展缓慢。
前两天又将其国中的《国文》教科书,即我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有关整个初中六册所选的课文篇目,敲打出来,供有兴趣的博友研究参考。
一上(第一册)第一单元生活体验1、雅量宋晶宜2、做砚与做人刘墉第二单元诗韵之美3、夏夜杨唤4、绝句选(一)登鹳雀楼王之涣(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三)枫桥夜泊张继语文常识(一)工具书实用与资料检索第三单元有情天地5、母亲的教诲胡适6、憨孙吔,好去睏啊!萧萧第四单元为学励志7、论语选论语8、音乐家与职篮巨星王溢嘉语文常识(二)标点符号使用法第五单元童年往事9、儿时记趣沈复10、纸船印象洪醒夫第六单元藉物寓里11、地瓜的联想蔡昭明12、扑满人生艾雯选读晏子使楚晏子春秋一下(第二册)第一单元诗韵之美1、小诗选(一)眉商禽(二)风筝白灵2、律诗选过故人庄孟浩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第二单元生活体悟3、卖油翁欧阳修4、蝎子文化侯文詠语文常识(一)汉字的结构第三单元感恩的心5、背影朱自清6、谢天陈之藩第四单元藉物寓理7、爱莲说周敦颐8、蚂蚁雄兵曾志朗语文常识(二)汉字形体的演变第五单元人物风貌9、五柳先生传陶渊明10、王冕的少年时代吴敬梓第六单元超越障碍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12、心囚杏林子选读神话选山海经二上(第三册)第一单元美感体验1、田园之秋选陈冠学2、欣赏就是快乐罗兰第二单元守法守纪3、张释之执法司马迁4、运动家的风度罗家伦语文常识(一)语法(上)词类第三单元诗韵之美5、母难日三题余光中6、古诗选(一)迢迢牵牛星佚名(二)慈鸟夜啼白居易第四单元动物礼赞7、黑与白——虎鲸廖鸿基8、鸟梁实秋语文常识(二)语法(下)句子第五单元写景记游9、记承天夜游苏轼10、大明湖刘鹗第六单元人物风貌11、世说新语选(一)钟家兄弟巧应答(二)王蓝田食鸡子刘义庆12、虎克——爱上跳蚤的男人张文亮选读来到部落的文明瓦历斯·诺干二下(第四册)第一单元自然之美1、春朱自清2、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第二单元自我期许3、陋室铭刘禹锡4、智与妄的启示司马中原语文常识(一)修辞总说第三单元人生智慧5、空城计罗贯中6、生命中的碎珠陈幸蕙第四单元诗韵之美7、木兰诗佚名8、新诗选(一)伞蓉子(二)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语文常识(二)应用文——书信、便条第五单元为学乐道9、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10、幽梦影选张潮第六单元生活情趣11、声音钟陈黎12、下雨天,真好琦君选读森林最优美的一天徐仁修三上(第五册)第一单元学习态度1、劝训李文炤2、习惯说刘蓉第二单元境随心转3、山中避雨丰子恺4、问候天空简贞语文常识(一)应用文——对联第三单元生活体悟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6、青乌就在身边陈火泉第四单元性灵陶冶7、四时读书乐二首翁森(一)春(二)夏8、与荒野相遇凌拂语文常识(二)应用文——题辞、柬帖第五单元诗韵之美9、词选(一)虞美人李煜(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感辛弃疾10、土吴晟选读求知若渴,永保傻劲——贾伯斯的人生三堂课贾伯斯三下(第六册)第一单元自然颂歌1、与宋元思书吴均2、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张晓风第二单元生活智慧3、座右铭崔瑗4、管好舌头黄永武语文常识文章摘要与读后感第三单元诗韵之美5、元曲选(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二)沉醉东风渔父词白朴6、竹渡也第四单元人物风貌7、邹忌讽齐威王纳谏战国策8、生活的艺术夏丐尊。
让台湾的国学教材取代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华语文网
让台湾的国学教材,取代我们的语文课本——第一国学,国学的欣慰与叹息作者:萧夏林(文学评论家)台湾的中学教科书《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选读)终于在大陆出版了。
我想,这应该是2008年中国大陆出版界、教育界、文化界的一大幸事,很值得大家讨论。
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我可以相信,她可能很快就会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与大人一起成长的伟大国学读本。
我很早就听说这套以四书为根本国学教材,也感觉这套教材的了不起。
这很让大陆文人叹息,台湾虽小,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和香火依然未断,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台湾;大陆虽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诞生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早就中断,至今中国的教育部门对此依然没有积极的措施。
在前两年听说王丽要引进这套教材时,我很高兴,说快快引进,一旦进入大陆将功德无量。
在经历许多屈折后,这套教材终于出版,实在值得庆贺。
其次,我之所以説这部教材是国学第一教材,是因为这套教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佩服。
第一,这是一套精心打造的国学基本教材。
这套国学教材是台湾教育部自1967年开始研究编写,1999年第一版出版,至今还不断完善的国学基本教材。
可以说,这套教材是台湾教育界国学专家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作为中学的必修国学教材,其严谨庄重的编写与思考令人叹为观止。
这让大陆的中国人见识到什么叫国家课本,见识到什么叫教育。
我想,大心血必然大结晶。
第二,这套教材抓住了国学核心,是国学经典中的经典。
国学的核心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里面以四书为标准,四书里面又以《论语》为首。
我们看到这套教材,《论语》就占据了一多半的篇幅,可见《论语》的重要性。
学习掌握了四书,其它国学,什么古文唐诗等国学经典则迎刃而解。
就是说,掌握四书,对于国学经典就会居高临下,自由徜徉。
第三,这套教材在编写解读上打通了传统与现代,实现了伟大的国学经典与现代汉语的全面自由对话。
这套国学教材的基本任务当然是文化继承,但是,这套教材所展现出的学术性也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陆与台湾语文课程的比较
大陆与台湾语文课程的比较我国大陆与台湾阻隔多年,虽然由于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不同,两地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规范和要求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但两地又毕竟同宗同源,同文同语,两地的课程文件都反映了对中国人学习汉语文基本规律的认识,借鉴台湾语文课程文件的优点,对促进大陆语文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笔者想从台湾与大陆高中语文文化课的比较谈谈这个问题。
台湾一直沿用过去的说法,将“语文”称作“国文”。
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前两种要求必修,《国学概要》则是供高二文科选修之用,每周两节,内容是关于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概要性介绍,分上下两册。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选读,与《高中国文》一样,三个学年共六册。
在台湾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比例占到百分之六十。
内地高中语文共六册,按一定的体例收古文40篇。
教法还是串讲为主,要求学生掌握与现代文不同的文言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知识。
对文言文思想内容的分析退到后台,有的老师甚至串讲就算完成任务,将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的分析人为删去,因为无关高考。
我们的文言文课后练习主要以考查字词为主。
也有类似台湾的开放性题目,但往往被忽略。
学生也因为其与生活联系不紧或与高考无关而毫无兴趣。
课文的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讨论等整个阐释系统一直沿袭不变,机械琐碎的分解式讲授和训练,大大削减了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
更谈不上对教材文化内涵的把握。
语文教材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传统篇章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挖掘其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不能从文化语文的视角考察和阐释课文,不能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阐扬课文中的传统文化意蕴,传承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特质,进而开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两岸小学“曹冲称象”选文编制比较——以统编版与康轩版为例
[摘要]两岸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大陆统编版、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都编入了“曹冲称象”这则历史故事。
在选文改编方面,两者课题不同,叙述顺序有别,语言表达同中有异。
在练习设计方面,两者均重视写字、造句训练,但阅读题的设计差异较大。
[关键词]两岸;统编版;康轩版;选文编制;比较[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9-0058-02“曹冲称象”的故事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大陆与台湾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均将这则故事编入了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记忆。
笔者择取代表性版本,一是大陆的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简称“统编版”),二是台湾地区康轩文教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国语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3课《小孩秤大象》(简称“康轩版”),比较两岸选文编制的异同。
一、选文改编互有异同《三国志》中的故事原文仅83字,若直译为现代汉语编入语文教科书,因平铺直叙,儿童读来必兴趣索然。
因此,两岸编者都在选文改编上费了心思。
兹将康轩版课文呈现如下(序号、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课题结局起因发展高潮小孩秤大象①“秤出大象有多重了········!”听到大家高声欢呼········,曹操开心的看着曹冲。
因为··连大人都不知道如何秤大象,小小年纪的曹冲竟然··可以想出办法呢!②有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很高兴,便带着儿子和亲朋好友····去看大象。
大象高大的身子像小山··,粗大的腿像柱子。
大家都想知道···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③曹操高声的问····:“谁有方法可以秤出大象有多重呢?”有人说:“可以··砍下大树做成大秤。
人教版新旧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以一年级上册(2016版和2001版)为例
五、论文撰写拟采取的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如今,对于语文教材的研究可谓十分丰富。综合分析,对于语文教材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不同版本两套系列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的相关研究,对不同版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是最常见的一种小学语文教材的对比方式。这类的研究又可以分为三小类:一是有对现行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二是将大陆和台湾的语文教材进行对比;三是将香港和内地的语文教材进行对比。在这三类对比研究中,主要是将人教版的教材与其他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材的对比中,不论是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还是对同一版本教材的对比,大多是以一整套教材为研究对象,但是这本新新教材的特殊之处在于“部编本”目前在小学语文阶段只更新了这一本教材,虽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但与以往人教版出版的系列教材不属于同一系列,所以不适合对教材进行整套的对比。也正由于这是一本部编教材,所以社会对这本教材也比以往的新教材更加关注,因此在教材还未正式投入使用时在众多报纸和新媒体中就已经有了关于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但是这些对比分析多是对新旧教材的具体表象进行对比,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也为这两本新旧教材的对比研究留下空间。
(三)难点
首先是本人当前的学识尚为浅薄,无法对这一课题有完美的把握,因此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无法做到完美。其次,目前尚没有专业的关于部编教材成文的对比分析研究,而对于两个单本的语文教材的对比分析研究也较少,可借鉴的经验有限。再者,虽然只是将两个单本的新旧语文教材进行对比研究,但是却涉及到语文教材对比的方方面面,对比的内容较为系统全面,恐难以处理面面俱到和重点突出的关系。
中美中小学语文教材比较
中美中小学语文教材比较摘要:教材是教师将期望的教学效果付诸于实践的中介桥梁。
本文通过中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以发现两者在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价值取向三方面的区别,从而借鉴美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与可取之处,将其优势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水土不服”,提升中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实用性、问题意识以及严谨性。
关键词:中美;语文教材;教材比较一、问题的提出教材的内涵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进行解释,也可与大众传播、学习科学等角度进行联结。
狭义的教材就是单指从课程视域出发进行阐述。
从课程角度出发,教材是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使用而设计的资源或材料,这些资源往往是印刷并出版的,也称作书面课程。
[1]教材是教师将所期望的课堂效果等落实成为实际课堂的中介桥梁。
本文所提及的“教材”仅指狭义层面的教材。
美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还是编排的序列上都有着本国的特色,读《美国语文》,不仅是在读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更在读美国的历史与文学,政治与经济,甚至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2]美国语文教材如此编写有什么意图?这样的编写又带给我国什么样的启示与经验?教材的比较研究在历史上也推动着教材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世界大战结束,长期以来重视教材的比较研究,这样的研究形态和成果为教材修订与改革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参考。
[3]二、中美中小学语文教材差异体现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语文教材,利于总结各个国家在编写语文教材中规律和经验教训,从相同或者不同的文章中参透不同的编写意图,更容易看出不同国家的编辑差异,本文将从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价值取向三方面阐述中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差异。
(一)教材编写上的差异体现1.编写单位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是由国家教材编写委员会统一编写而成,教育部审定,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发行。
而美国由于“三权分立”等国家制度,没有统一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其教材都是由各个州进行编写,再由不同的出版社公司进行出版发行。
海峡两岸语文课程经典文本选择的比较——以两岸高中语文课程文件的“附录”为例
( 以下简称台湾《 纲要》 的经典文本选择集中体现在 )
其“ 附录( 件 )部 分 。大 陆 《 准 》 “ 录 ” 括 附 ” 标 的 附 包
“ 于诵读 篇 目的建议 ” “ 于课 外 读物 的建 议 ” 关 和 关 ,
台湾《 纲要 》 附件 ” 的“ 则是 “ 言文选 文 四十篇 ” 文 。
Jl 散 文 , 荀子 《 学》 庄 子 《 遥 游 》 t- 如 劝 、 逍 等;
唐宋散 文, 如韩愈 《 师说》 杜牧 《 、 阿房 宫
赋 》 苏轼《 、 赤壁赋 》 ; 等 《 经》如 《 》 ; 诗 , 氓 等
… …
六桥待 月记》 原君》廉耻》 劳山道士》 左忠毅 《 《 《 《 公逸事》病梅馆记》 东番记》 纪水沙涟( 《 《 《 东征
集 )《 海纪游选》 台湾通 史序》 》裨 《 。
文 课程 的经典 文本 选择 及语 文课 程 建设提 供一定 的
c 收稿日期 1o7—1 8 2o 0—2
大陆《 准》 改过 去规定具 体篇 目的附 录表述 标 一
[ 基金项 目】 山东省教学改革项 目( 00 1 : C 58 )经典文本 教学与本科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
[ 作者简介】 . 1李洪先 (9 4 , , 16 一)女 山东平度人 , 聊城大学 文学 院副教授 , 主要研究语文文本解读 。 10 0 2 王明建 (99一)男 , . 17 , 山东梁 山人 , 聊城大学文学院助教 , 主要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我国大陆 自 18 96年把普通高 中作为独立学段
以来 , 文课 程 文件 设 置 附录 的缘 由都 是为 教 材 其语
编写 提 供选 文参 考 。 比如 ,96年 《 日制 普通 高 19 全
台湾康轩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台湾康轩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作者:李玲玲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年第06期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处海峡两岸,都是以汉语作为共同语言,两岸文化同宗同源,文化底蕴深厚,在教育领域,尤其是语文教材的选编方面更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在具体的细节上两者也还存在不少的差异。
本文以台湾的康轩版和大陆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就其选编理念及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单元编排体例的比较康轩版是以组元的方式将选文组合为单元。
各单元选文都是以主题相类的方式组织在一起的。
从选文的组元方式来看,根据某一主题来组织选择课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都围绕着这个主题。
依据“主题”来组织单元,能够突出教材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同类主题的文章集中编在一个单元里,学生更容易掌握课文的主旨和意蕴,有助于学生对同类文章的理解与吸收,获得同类文章的品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上也采用了单元编写课文的思路。
它大致包括四大板块,即“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和附录。
具体到学年教科书,又有细微的不同,比如,七八年级、九年级下册教材,每册设有六个合成单元,九年级上册则有七个单元。
其中,七八年级、九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均为“自由读写单元”。
专题安排也有差异除七年级各设一个专题外,其他各册教材均设有两个专题学习。
在主题合成单元,七八年级教材表现出很多的共同之处每个单元前有简短的主题词.课文四至五篇不等,且精、略读篇目比例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实际自主确定。
课文后面是一组“诵读欣赏”,供学生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以丰富语文积累。
与“读”相对应,每一个合成单元中都设有写作练习,着意引导学生自主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至于“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每册安排三次,交叉在六个单元之中。
编写者通过“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的编排体系,有效避免了单一文选教材的弊端,从而构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新的语文实践系统,促进了语文教材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不一样的语文》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不一样的语文》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本文以何寄澎主编的中国台湾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不一样的语文》(本教材原名为《国文》)与人教版《语文》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从选文系统、教材体例这两方面,着力分析两岸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文系统和教材体例两方面的不同之处,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台湾地区《不一样的语文》教材极为注重文学经典的传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感悟,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而对于教材中大量与台湾本土文化相关的选文,又反映教材重视本土文化。
与之相比,大陆人教版《语文》教材对本土文化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在与大陆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三个方面得出以下启示:教版语文教材应当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教材编写应注重内容的规范化和语言的生活化;增加练习题目设置语言风格的亲和力。
寻求出更为适合大陆教育理念的编写系统,为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台湾高中文言文
台湾高中文言文【篇一:台湾高中文言文】连战、吴伯雄任国民党荣誉主席,中共中央致电祝贺,连、吴分别回电表示感谢。
连战回电是这样结尾的:“端此顺颂时祺”,吴伯雄的回电结尾也是文言文“端此顺颂时绥”。
与一些台湾朋友接触,的确发现他们中间文言文功夫比很多大陆人都要好,显得比我们更“传统”。
是不是台湾学生学习文言文比大陆学生要多呢?口说无凭,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岸高中语文课本。
台湾的国文教材由出版社自行编辑出版,常见的有南一、翰林、龙腾、三民、正中等五个版本,虽然各个版本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是都要按照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国文’课程纲要”来编辑。
按照这个课程纲要的要求,国文课本要“培养阅读文言文及浅近古籍之兴趣,增进涵泳传统文化之能力”、“研读文化经典教材,培养社会伦理之一是及淑世爱人之精神”。
这里以最新的翰林版高一国文课本为例,看看台湾高中生要学习哪些文言文典籍。
翰林版国文第一册(高一上学期)教材一共有14课,可以算是文言文(包括古诗词)的课文有9篇,占64%。
这9篇分别是:《师说》(唐韩愈)、《柳宗元寓言选——永某氏之鼠、蝜蝂传》(唐柳宗元)、《山中与裴秀才书》(唐王维)、《伤仲永》(北宋王安石)、《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方山子传》(北宋苏轼)、《训俭示康》(北宋司马光)、《古诗选——咏史之一、饮酒之五》(西晋左思、东晋陶潜)。
与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做个比较,在4个单元16篇课文中,只有一个单元的4篇课文属于文言文,占全部课本的25%,分别是《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赤壁赋》(北宋苏轼)、《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唐王维)、《游褒禅山记》(北宋王安石),其中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两岸不约而同都收在了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当中。
翰林版国文第二册(高一下学期)的14篇课文中有8篇文言文,占50%,包括《黄州快哉亭记》(北宋苏辙)、《墨池记》(北宋曾巩)、《纵囚论》(北宋欧阳修)、《元微之书》(唐白居易)、《六国论》(北宋苏洵)、《离魂记》(唐陈玄佑)、《义田即》(北宋钱公辅)、《乐府诗选——饮马长城窟行、长干行》(唐佚名、李白)。
“港台”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对大陆地区校本教材开发的启示
“港台”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对大陆地区校本教材开发的启示摘要:本文对港台课程标准和母语教材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大陆地区校本教材编撰者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文化反思;终身学习;个性作者简介:束富强,苏州大学2007级教育硕士,现任教于苏州第四中学。
香港、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属“汉语文化圈”,况且港台与外界交流也比中国大陆早,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经历的时间已逾百年。
因此,想通过对最新港台课程标准、母语教材的研读,来供大陆地区校本教材编撰者一点启示。
一、“港台”汉语课标及教材特点介绍1.台湾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介绍台湾则在2004年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国文课程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并从2006年开始实施。
在《纲要》中,明确地指出了本科目“具有语文教育、文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性质”。
在选修科目“区域文学选读”方面,要求“启迪多元文化之理念,尊重各族群、各地方的文学表现,促进整体社会之和谐与发展”;在“论孟选读”方面要求“培养学生社会伦理之意识及淑世爱人之精神”;在“语文表达及应用”选修科目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语文表达及应用之基本能力,包括:观察、模仿、思考、分析、归纳、联想、想像、综合、应用、鉴赏、创作等。
培养学生因应各种不同需要灵活表达及应用语文之能力。
指导学生体认自我定位,明了群己关系,拥有正确之处世态度及良好之人际关系”。
在选材方面,强调“教材内容应具时代意义、前瞻视野,反映在地经验或普世价值”,同时还强调“应与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或其他有关学科之教材与议题配合,相辅相成,使教育成效更为彰显”。
在编写校本教材方面,要求选文规划“适合当地文化、社会整体发展之文学内涵。
必须与当地文化、文学之学习结合,并能与社区互动,符合实际需求。
应尊重各族群之主体地位,必要时应向当地耆老及相关专长人士请益,以充实选材内容”。
当然,“市面已刊行之文学读本与当地关系密切而适当者可以选用。
各校亦可由国文科教学研究会或任课教师自编教材,经教学研究会审查后送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议通过后采用”。
大陆与台湾文学比较研究
大陆与台湾文学比较研究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分离以来,文学交流与研究却从未停止。
正因如此,一直以来两岸文学的比较研究就是一个备受青睐的话题。
而在这一领域里,学者们已经进行过无数的研究和讨论。
在这个话题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两岸文学的深度与广度,也能体会到我们民族繁荣与发展的不断努力。
一、文学的传承大陆与台湾地区文学的传承根植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大陆与台湾都相继出现了一批文学巨匠。
当时的文学界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充分说明了文学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二、文学的发展不难看出,两岸文学的发展轨迹不同。
在大陆,新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蓬勃发展,而在台湾,由于民国政府的影响,文学的发展相对缓慢。
两岸文学的差异并不断裂,而是相互促进着。
台湾作家王安忆,钱钟书的作品在大陆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同时大陆的作家像余华,莫言的作品也在台湾很受欢迎。
文学的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所必须的。
三、文学的内在价值文学是一种语言表达和精神传承的方式,其内在的价值极其珍贵。
人们通过读书能够领略各种各样的生活形态,接受知识,获得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对于文学来说,重要的是作家要努力表达生命的力量和人性的尊严。
四、文学的未来在当今时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仍是两岸关系一道宏伟的风景线。
在未来,中华文化应继续推广和弘扬,以加强两岸文学的交流,深化民族认同感和价值观意识。
同时,也应该在文学创作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拓宽文化领域,提高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综上,大陆与台湾文学的比较研究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探索。
不断推进两岸文学的交流,深化两岸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信未来,两岸文学的交流与研究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本、专科阶段参考选题1)在小学(某某)学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2)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3)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4)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6)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7)(某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8)试论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9)试论小学生(数学、语文、自然。
)自学能力培养10)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11)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12)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3)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14)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15)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1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17)论(“我”或某某教师)在小学(语文、数学、自然。
)学科中教学的特色18)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19)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20)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21)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22)试论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23)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24)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25)论优秀班风的建设26)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预防危险事件发生的理论与实践27)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8)小学生(语文、数学、自然、英语、音乐。
等某学科)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29)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究30)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31)小学教学中的考试改革研究32)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发展33)小学各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分析、网络资源分析、教学软件分析、课外读物分析等)研究34)“大语文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35)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36)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本科阶段重点参考选题:1、小学阶段的经验对终身的影响2、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3、中小学学生闲暇教育的意义和方法4、中日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点5、儿童文学视角下的阅读教学6、论陶行知德育思想中的“以人为本”精神7、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及对策研究8、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9、陈嘉庚的科学教育思想与中小学科学教育10、儿童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11、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2、教育的人文精神13、中日小学社会科课程比较研究14、基于校园网的教育叙事研究15、台湾学校生命教育研究16、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试卷剖析---以厦门市课改实验区三年级统考试卷为例17、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管理更新---走向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18、论小学教师的科技素养19、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失误20、福州市晋安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状况21、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与矫治探讨22、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的教师教育行为23、小学教师教学行为转变难在哪里24、试析新课改形式下小学生选择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25、小班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2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27、新课程改革的南北之争28、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融合的初步研究29、童话在小学语文的地位及意义30、小学教师对小学生归因能力培养的研究31、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自我完善与发展32、网络游戏与小学生心理发展33、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校长素质研究34、发掘寓言潜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35、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素质36、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37、福州市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调查研究38、新型学生观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39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讨40 、对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培养问题的初步研究41、运用“汉字学”原理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率42、简论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教学43、试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44、有效的“对话”必须处理三对关系45、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忽视古诗形式美46、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47、小学科技活动设计个案研究48、简论小学教师在反思中成长的若干问题49、美国小班化教学实践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50、基础教育课改中推行“对话教学”的研究51、福州市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的实践与分析52、美国小学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启示----创造性课堂教学分析53、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54、在童话教学中开启想象与创造之门55、福州鼓楼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之我见56、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57、新理念下的朗读教学58、建构主义观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59、图画书的阅读与儿童的发展60、小学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61、合作学习失效的现象与根源62、试论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感悟与教学策略6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64、反思型教师的自我塑造65 、差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66、三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比较研究67、小学中高年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探析68、浅论苏词的哲理性69、鼓楼区4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70、台湾与大陆小学科学教育比较71、现代数学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渗透72、福州市某小学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研究73、知识管理在构建学习型学校中的应用74、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75、小学综合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76、中日小学道德教育方法比较77、小学《语文》文学性的美育作用78、课改前后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比较作者:苏新春邱燕林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01期摘要: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课程性质与理念”、“课程目标”、“学段划分”、“学段目标”、“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等方面有基本相同的追求与规定,但二者的理念、风格、技术路线及具体的处理方法,仍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文章对比分析了两地各两套语文教材课文的基本构成、作者的国别地区和时代以及文体,发现大陆的课文篇数、篇幅多于、长于台湾课文;大陆教材重收录外国作家作品,台湾教材重收录本地作家作品;相同文体内部课文差异大。
而选文的差异是两地课文的词种、词频、独用词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大陆与台湾;语文教材;选文;词汇;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558(2014)01-0005-09Comparative Study of Articles in Chinese Textbook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etween China Mainlandand TaiwanSu Xinchun & Qiu Yanlin(Xiamen University,Fujian 361005,P.R.China)Abstract: Chinese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mainland and Taiwan have approximately same pursuits and provisions in course nature and concept, course objectives, division of school segment, segment’s objective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capacity building, bu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concept, style, technology roadmap, and specific processing method. This pap er compares the basic structures, authors’ nationalities and eras, articles’ styles in two editions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both mainland and Taiwan. It shows that the mainland’s article’s quantity and scope are bigger than Taiwan’s, and mainland’s teaching materials focus on foreign authors’ works while Taiwan’s on local authors’ works. Even in the same article style, there exists a big difference. All these differences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of word species, word frequency, and single word’s property be 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s teaching materials.Key words: China mainland and?Taiwan; Chinese textbooks; selected articles; vocabulary; comparative study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诸多相似之处,譬如,在“课程性质与理念”、“课程目标”、“学段划分”、“学段目标”、“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这几方面都有着基本相同的追求与规定。
这些“足以使我们建立一个能够进行比较的平台,即两岸使用着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有着共同希望达到的语文教育目标;有着共同施行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有着大致相同的希望达到的能力目标”,但“二者的理念、风格、技术路线及具体的处理方法,仍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的。
”①本报告就两岸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文进行分析。
课文是教学目标的具象,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过程的依据,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能更好地认识两岸语文课程的特点,为深入了解两岸教育教材的共性与差异打下基础。
本报告的分析对象是大陆与台湾各两套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小学②至初中③18册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5册(简称“人教版”);语文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小学⑤至初中⑥18册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⑦5册(简称“语文版”);台湾地区翰林出版社的小学《国语》12册⑧、国中《国文》6册⑨、高中《国文》⑩6册(简称“翰林版”),康轩出版社的小学《国语》{11}12册、国中《国文》{12}6册,及龙腾出版社的高中《国文》{13}6册。
康轩版与龙腾版内容相衔接,简称为“康轩版”。
总共4套94册。
下面从“课文基本构成”、“课文内容”、“课文用词”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课文基本构成1.课文篇数人教版、语文版、翰林版、康轩版的课文总数分别是690、739、407、364。
按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具体构成如表4-1:表4-14套语文教材课文篇数概貌2.课文篇幅课文篇幅长短是对字数的统计。
人教版、语文版、翰林版、康轩版的总字数分别是68,9076、73,5022、24,6926、23,5651。
每篇的平均字数及按年级统计,数据分布如表4-2:表4-24套教材用字量统计上表的第3行统计的是四套教材每篇课文的平均字数,显示大陆的两套教材与台湾的两套教材各自篇幅非常接近,地区之间篇幅相差却很明显。
还统计了各个年级每篇课文的平均长度,如图4-1:图4-14套教材各年级课文平均长度上图显示出两个特点。
一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课文长度逐渐增加。
二是大陆语文教材课文长度在各个年级都要长于台湾地区的课文。
大陆两套教材中,人教版的高二高三的课文明显要明显长于语文版。
以上调查显示,无论是总字数、课文总篇数,还是每篇课文的长短,大陆语文教材都要多于、长于台湾地区的语文教材。
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学习年限、教学要求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材本身有着如此大的差异是值得探究的。
二、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内容的分析涉及课文作者的国别与地区、写作时代及课文题材。
这些调查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编纂理念与课文选用原则。
1.课文作者的国别与地区这里调查了两个信息,一是来源于其他国家的作品,一是来源于台湾地区作者的作品。
调查数据如表4-3:表4-34套教材课文来源统计表人教版与语文版收录的其他国家的作品分别是101、102篇,占各自课文比例的14.6%、13.8%,台湾地区两套教材收录的分别是5、11篇,占各自课文比例的1.2%与3.02%。
可见大陆教材较注重收录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
以4套小学教材为例,人教版与语文版收录的其他国家的作品占教材总篇数的比例分别是11.1%与12.1%,翰林版和康轩版收录的其他国家的作品占教材总篇数的比例分别是0.5%与1.2%。
4套教材收录的外国作家作品篇目的具体分析如下:人教版收录了13个其他国家的39篇作品,分别是:美国10篇:考·约翰《她是我的朋友》(第6册第18课),丹·克拉克《给予是快乐的》(第7册第24课),伯罗蒙塞尔《自然之道》(第8册第9课),琳达·里弗斯《永生的眼睛》(第8册第18课),伊尔莎·斯奇培尔莉《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第9册第14课),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第9册第17课)、巴德·舒尔伯格《“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9册第19课),马克·吐温《威尼斯的小艇》(第10册第26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第12册第17课),西雅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11册第15课)。
来自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的13篇:苏霍姆林斯基《我不是最弱小的》(第4册第7课)和《路旁的橡树》(第6册第8课),符·奥谢耶娃《三个儿子》(第4册第23课),列夫·托尔斯泰《七颗钻石》(第6册第19课)和《穷人》(第11册第9课),费奥多罗夫《童年的发现》(第10册第8课),契诃夫《凡卡》(第12册第15课)。
瓦·奥谢叶娃《小伙伴》(第2册第28课)和《蓝色的树叶》(第3册第19课),普里什文《金色的草地》(第5册第2课),列·波利索夫《小摄影师》(第5册第6课),左琴科《科利亚的木匣》(第5册第26课):斯克列比茨基《跑进家来的松鼠》(第11册第22课)。
英国3篇:王尔德《巨人的花园》(第7册第9课),尤安·艾肯的《走遍天下书为侣》(第9册第3课),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第12册第16课)。
法国3篇:法布尔《蜜蜂》(第5册第14课)和《蟋蟀的住宅》(第7册第7课),布封《松鼠》(第9册第10课)。
意大利2篇:亚米契斯《争吵》(第6册第15课)和《卡罗纳》(第7册第23课)。
日本2篇:新美南吉《去年的树》(第7册第11课),椋鸠十《金色的脚印》(第11册第24课)。
丹麦2篇:安徒生《丑小鸭》(第4册第28课)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第12册第14课)。
古希腊1篇:伊索《狮子和鹿》(第5册第28课)。
捷克1篇:卡尔·恰彼克《牧场之国》(第8册第22课)。
波兰1篇:阿·卡斯基《检阅》(第6册第14课)。
保加利亚1篇:埃林·彼林《幸福是什么》(第7册第10课)。
语文版收录了13个其他国家的47篇作品,分别是:美国11篇:马克·汉林《地震中的父与子》(第8册第19课),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第8册第32课),迪克·格莱格利《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10册14课),莉迪亚·格拉博斯基《虎口宝藏》(第10册18课),巴德·舒尔伯格《“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1册第13课),夏尔玛《为了五美元的礼物》(第11册第15课),伯罗蒙萨尔《自然之道》(第11册第23课),大卫·欧文《一个这样的老师》(第11册第24课),海明威《老人与海》(第11册第29课),亨德里克·房龙《大卫》(第12册第2课),琳达·里弗斯《永生的眼睛》(第12册第1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