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简介(二)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简介(二)

收稿 日期 : 0 年 6月 2 2 8 0 5日
维普资讯
∞ J ∞ E >l 《 芑 一 芑O OO 0 o 侧 ●,● u
耕 地 质 量 分 等 定 级 与 评 价 国 家 标 准 等 耕 地 保 育 相 关 的 技 术 体 系 和 国 家 标 准 ; 监 测 预 警 新 在 技 术 、 业 新 品 种 、 用 控 释 肥 料 、 水 新 技 术 、 农 药 、 设 备 等 若 干 单 项 技 术 上 取 得 一 定 农 专 节 新 新 突 破 ; 在 试 区 示 范 建 设 中 取 得 一 系 列 实 质 性 进 展 ,如 实 现 示 范 县 粮 食 单 产 总 产 每 年 增 长 2 , 术 辐 射 达 到 全 国 耕 地 面 积 的 2 %- 3 % , 成 年 增 5 % 技 5 0 形 0亿 斤 粮 食 的 潜 力 等 ; 时 向 国 同 家提 供若 干相关 动态 监测 与研究 报告 , 国家农业 发展 提供 政策建 议 。 为
亿 亩耕 地 “ 线 ” 域 指标 核定 ; 握耕 地质 量 现状 , 出耕 地 质量 评价 与分 级 的 国家标 准 . 红 区 掌 提 制 定 提 高 粮 食 生 产 能 力 的 措 施 区 划 ; 展 实 现 年 增 产 1 以 上 的 现 代 农 业 技 术 体 系 . 立 农 发 % 建
关键词
中 国科 学 院 。 识 创 新工 程 重 大项 目 , 介 农 业 试 点 工 程
耕 地 是 粮 食 生 产 的 基 石 、 业 生 产 的 重 要 基 础 。 中 国 粮 食 安 全 和 农 业 发 展 在 取 得 巨 大 农 成 就 的 同 时 , 正 开 始 面 临 一 系 列 新 挑 战 。 在 生 产 上 , 地 持 续 减 少 , 食 和 农 业 生 产 的 发 也 耕 粮 展 速 度 开 始 减 缓 。 在 农 产 品 需 求 和 市 场 方 面 , 食 和 农 业 发 展 也 面 临 着 消 费 结 构 和 食 品 质 粮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一.科研项目2007年度新承担的研究课题2007年共争取各类课题48项,其中973计划项目3项,863专题项目课题 4项,908专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2项,横向项目6项,其他项目3项。

新增课题经费6188.21万元。

1.国家项目●973计划项目(2007CB411800),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参加第一课题2007CB411801:管玉平。

●973计划项目,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2007.7—2010.12),项目参加人:蔡树群。

●973计划课题,西太平洋—东印度洋暖池海气耦合过程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2007.1-2008.9),负责人:方文东。

●863计划子课题,南海灾害海洋动力环境分析(2007.1-2008.12),负责人:齐义泉。

●863计划专题课题,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2007.8-2010.7),负责人:尚晓东。

●863计划“十一五”探索项目,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2007.8-2010.7),主要参与人:陈桂英。

●863计划专题项目课题,基于卫星遥感和现场同步实测的南海北部孤立内波信息提取和数值预报技术(2008.1—2010.12),负责人:蔡树群。

●908专项子课题,海洋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负责人:谢强。

●广东省908专项,滨海湿地及特色生态系统调查(2007.7-2009.12),负责人:黄晖,黄小平,王友绍。

●908专项,受损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2008-2009),负责人:王友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沙重点岛礁区及其邻海区物理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评价研究课题:南沙重点岛礁区声学传播特征、影响机制与监测应用(2006.10-2008.10),负责人:尚晓东。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光时间延时器及相关新器件的原理与技术研究(2008.1-2010.12),负责人:陈桂英。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
主任:沈文庆;副主任:吴家睿汪辉魏伟
一、信息科技专业委员会(12)
主任:邬江兴副主任:汪辉;
1、院外委员(5)
邬江兴(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所长)
李明树(研究员,中科院软件所)
叶甜春(研究员,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
资剑(教授/杰青/长江学者,复旦大学)
2、院内委员(7)
封松林、汪辉、宁德军、李明齐、魏建明、夏海波、陈晓东二、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14)
主任:洪茂椿副主任:魏伟
1、院外委员(5)
何鸣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洪茂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所长)
包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陈拥军(研究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化学部副主任)
贺泓(研究员/杰青,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2、院内委员(9)
孙予罕、姜标、黄伟光、魏伟、杨辉、文珂、唐志永、何涛、赵权宇
三、健康与交叉专业委员会(12)
主任:沈文庆副主任:吴家睿
1、院外委员(6)
沈文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汤其群(教授/杰青/长江学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蒋华良(研究员/杰青,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
吕清刚(研究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袁建华(教授级高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
2、院内委员(6)
黄伟光、吴家睿、李凌松、宓现强、郭方、王中阳
1。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管理创新)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管理创新)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管理创新)第一篇: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管理创新)第十一章管理创新一、学习要求1.了解管理创新的概念和作用;了解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及创新的过程;2.掌握技术创新的含义及内容;3.掌握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风险及控制;4.掌握制度创新的含义及意义;理解什么是适应型组织;5.了解企业文化将在哪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二、学习内容要点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同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其任务是保证组织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

但是,组织是在动态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仅有维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组织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或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周边环境,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就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维持和创新是管理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

芮明杰教授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这样一个概念至少包括下列五个方面:第一,提出一种新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第二,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第三,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方法。

第四,设计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第五,进行一项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是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需要;创新是组织维持自身生命活力的需要;创新是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创新是成功之路;创新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导致管理创新的最大背景,而管理观念更新、管理理论的发展则是管理创新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成功的创新要经历“寻找机会、提出构思、迅速行动、忍耐坚持”这样几个阶段。

一般认为,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并以技术突破为基础,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后,推出为市场所接受的,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可以分为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创新。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国际著名科学家、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创建者、工程热物理学科奠基人吴仲华教授1956年创立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建设成为应用基础与应用发展研究有机结合的战略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

研究所现有职工166名,科研人员133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18人,副研究员4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4名。

具有国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和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国家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10 人,在读博士生94人,硕士生98人。

2007年引入“百人计划”两名。

工程热物理所始终注意根据国家需求调整科研领域和方向,建所以来,在科研领域和方向上有过两次重大战略调整,即从航空动力向能源与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从能源与动力向能源、动力、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的调整。

围绕能源、动力、环境这三大领域,逐步凝练了洁净煤碳联产技术、先进燃烧技术、传热传质技术、航空航天热物理和总能系统及可再生能源五个研究领域和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如:三元流动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全三维粘性定常和非定常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研究与设计系统研究、总能系统和新型能源动力系统研究、洁净高效燃烧、常规和超常条件传热传质等。

建所以来获国家级三等和院部级二等奖以上共40多项,国家级四等和院部级三等奖以上近50项。

研究所一贯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以1996年7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完善化为标志,完成了基础性研究、工业示范、产业化这一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历程,为推动我国循环流化床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正在以锅炉的大型化和高参数为目标开展攻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产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和产业化是通过新的运行体制将研究所长期在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成功运用到工业领域的例子,基础性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九五”期间开始部署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标志着研究所在环境领域的新发展,研究成果已在国内数个大中城市实施产业化推广。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候选项目负责人(签字):依托单位(公章):参加单位:联系人:电话:E-mail:所属创新基地:主管专业局/主管专业处: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制20 年月日填重要方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报告摘要一、立项依据1、项目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2、国家战略需求分析,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市场需求分析(高技术类项目须查清国内外专利情况)。

二、项目目标及预期成果1、研究目标,包括总目标、年度进展目标及主要考核指标;2、预期成果与水平(高技术类项目须明确专利数与水平);3、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主要研究内容1、拟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2、研究中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案1、总体研究方案、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可行性分析;2、课题设置与分工,所设课题的研究重点;3、应用发展类项目须阐述从科研、中试到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总体技术设计方案,以及所能达到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五、研究基础和条件1、已有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成绩;2、与国家各类科技重大计划项目的衔接情况;3、与地方、企业的项目合作的基础;4、研究队伍状况;5、实施研究方案已具备的条件(如:基础数据资料、实验条件等),尚欠缺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及落实方案。

六、项目管理1、项目组织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及需要成立新的研究单元的管理等);2、项目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项目经费与人才配置、任务分配的结合机制等)。

七、项目风险分析八、经费预算与资源集成方案1、经费需求1)项目预算总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金额单位:万元说明:1)项目经费即院拨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2)自筹经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自主安排、直接用于该项目并与院拨经费统一预算和执行的经费,不含其他渠道来源相关经费。

2)其他经费来源情况经费单位:万元3)院支持经费课题明细表说明:单位既可以是研究所,也可以是所内研究室或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汇编(B辑)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二〇〇四年六月目录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2.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开发(KGCX1-SW-02)3.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1-SW-03)4.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KZCX1-SW-04)5.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完善(KGCX1-SW-05)6.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KGCX1-SW-06)7.若干纳米器件及其基础(KJCX1-SW-07)8.核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KJCX1-SW-08)9.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KGCX1-SW-09)10. 微系统器件及共性技术(KGCX1-SW-10)11.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与药物创新体系建设(KSCX1-SW-11)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KZCX1-SW-12)13. 重要外来种的入侵生态学效应及管理技术研究(KSCX1-SW-13)14. 煤炭联产系统中动力生产核心技术研发(KGCX1-SW-14)15. 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技术(KGCX1-SW-15)16. 中国信息化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软件研究开发(KGCX1-SW-16)17. 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KSCX1-SW-17)18. 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研究(KZCX1-SW-18)19.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KZCX1-SW-19)20. 开放式和智能化的数控系统平台及产业化(KCCX1-SW-20)21. 万吨级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优化集成与标志性工程建设(KCCX1-SW-22)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一)基础科学局1.空间对地观测与应用研究(KJCX2-SW-T01)2.恒星形成的亚毫米波研究(KJCX2-SW-T02)3.FAST关键技术优化研究(KJCX2-SW-T03)4.空间太阳望远镜相关跟踪器和自动调焦系统研制(KJCX2-SW-T04)5.脉冲星接受机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KJCX2-SW-T05)6. 山体滑坡灾害防治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KJCX2-SW-L01)7. 微系统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KJCX2-SW-L02)8. 海洋石油开发中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KJCX2-SW-L03)9.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和仿生技术(KJCX2-SW-L04)10.微重力科学若干基础性研究(KJCX2-SW-L05)11.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KJCX2-SW-S01)12.现代数学基础及应用中的若干前沿方向(KJCX2-SW-S02)13.超弦/M—理论研究及其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应用(KJCX2-SW-S03)14.高温超导移动通讯基站接收机子系统样机的研制(KJCX2-SW-W01)15.基于线性光学器件的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KJXC2-SW-W02)16.高场核磁共振及其在蛋白质与药物结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KJCX2-SW-W03)17.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ZnO及其器件研究(KJCX2-SW-W04)18.极低温条件的实现和低维强关联电子体系研究(KJCX2-SW-W05)19.新型超导材料和物理问题研究(KJCX2-SW-W06)20.多学科平台散裂中子源的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KJCX2-SW-W07)21.磁性金属量子点的制备与研究(KJCX2-SW-W08)22.维生素D系列及其中间体光化学合成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研究(KJCX2-SW-H01)23.生物质洁净转化与利用中的绿色化学研究(KJCX2-SW-H02)24.微结构控制的界面膜组装与生物膜模拟(KJCX2-SW-H03)25.硫属化物溶剂热晶体生长(KJCX2-SW-H04)26.先进核分析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KJCX2?SW?N01)27.超重核性质及其合成途径与强子激发态、胶球性质的理论研究(KJCX2?SW?N02)28. 同步辐射高压高温实验技术及地幔地核重要矿物的物性研究(KJCX2?SW?N03) 29.新元素合成前期研究(KJCX2-SW-NO4)30.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二期预制研究(KJCX2?SW?N05)31.同步辐射生物平台的建立及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方法研究(KJCX2?SW?N06)32.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探测器技术及实验方法研究(KJCX2-SW-NO7)33.HT-7准稳态高参数先进运行模式下等离子体特性研究(KJCX2-SW-N08)34.超快强场量子相干控制若干前沿问题研究(KJCX2-SW-N09)(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1.若干重要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A)2.重要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B)3. 微生物重要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与分子进化研究(KSCX2-SW-101C)4.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控和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KSCX2-SW-102)5.种群暴发及其崩溃机理的研究(KSCX2-SW-103)6.植物的濒危机制和保护原理研究(KSCX2-SW-104)7.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KSCX2-SW-105)8.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重要植物类群进化适应机制研究(KSCX2-SW-106)9.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群相互关系及服务功能的研究(KSCX2-SW-107)10.种子植物生殖器官演化与系统发育重建(KSCX2-SW-108)11.生境岛屿化及其生态学效应的实证研究(KSCX2-SW-109)12.长江江湖复合系统的生境破碎过程与对策(KSCX2-SW-110)1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水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KSCX2-SW-111)14.极端嗜热微生物遗传过程及环境适应性机制的蛋白互作分析和相关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KSCX2-SW-112)15.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3)16.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4)17.川西北地区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态生理及分子机理(KSCX2-SW-115)18.植物对干热河谷地区环境胁迫的适应机理(KSCX2-SW-116)19.种子顽拗性的机理及其长期保存技术(KSCX2-SW-117)20.遗传漂变和栖息地空间结构对种群生存力的影响(KSCX2-SW-118)21.珍稀濒危陆栖脊椎动物种群与栖息地可生存力分析(KSCX2-SW-119)22.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KSCX2-SW-120)23.生殖系统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201)24.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表型的异常变化与免疫机制(KSCX2-SW-202)25. 脂类代谢细胞活动的调控及其相关疾病的机理(KSCX2-SW-203)26.药物成瘾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KSCX2-SW-204)27.人类重要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KSCX2-SW-206)28.重要肝病相关基因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的整合研究(KSCX2-SW-207)29.胆固醇吸收过程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重要疾病的关系(KSCX2-SW-208)30.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功能蛋白质组以及蛋白质异常积聚和降解的研究(KSCX2-SW-209)31.细胞凋亡调节的分子机制与抗癌先导物的筛选(KSCX2-SW-210)32.神经细胞凋亡调控研究(KSCX2-SW-211)33.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分子机制及肽疫苗的研究(KSCX2-SW-212)34.人源化抗体及相关技术研究(KSCX2-SW-213)35.重要神经功能蛋白错误折叠机理研究(KSCX2-SW-214)36.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研究(KSCX2-SW-215)37.HIV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KSCX2-SW-216)38.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研究(KSCX2-SW-217)39.组织工程技术平台的建立(KSCX2-SW-218)40.重要生物恐怖病原侦检技术的基础研究(KSCX2-SW-219)41.炭疽治疗药物作用靶点的确证研究(KSCX2-SW-220)42.情绪调节机制对儿童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KSCX2-SW-221)43.脑发育、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KSCX2-SW-222)44.生物信息处理专用计算机与算法研究(KSCX2-SW-223)45.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及相关机理研究(KSCX2-SW-301)46.畜禽水产疫病发生的生物学机理及其防治(KSCX2-SW-302)47.动物分子发育机理与遗传育种研究(KSCX2-SW-303)48.小麦超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机理研究与新品种选育(KSCX2-SW-304)49.水稻第四号染色体转录图谱的建立和分析(KSCX2-SW-305)50.杂交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的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KSCX2-SW-306)51.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KSCX2-SW-307)52.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KSCX2-SW-308)53.单子叶植物水稻形态模式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KSCX2-SW-309)54.盐芥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前期基础研究(KSCX2-SW-310)55.高等植物环境耐受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抗逆性转基因植物的培育(KSCX2-SW-311)56.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KSCX2-SW-312)57.云南美登木和棉花的次生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KSCX2-SW-313)58.水稻黄单胞菌致病性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4)59.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病毒杀虫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5)60.动植物高效表达系统的建立(KSCX2-SW-316)61.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理(KSCX2-SW-317)62.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318)63.兰花种质资源收集、新种质的创制和开发利用(KSCX2-SW-319)64.中国特异猕猴桃遗传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研发(KSCX2-SW-320)65.特色观赏植物的种质创制和资源开发(KSCX2-SW-321)66.空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KSCX2-SW-322)(三)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1.南海及邻区大地构造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演化(KZCX2-SW-117)2.我国自然环境分异耦合过程与发展趋势(KZCX2-SW-118)3.青藏高原东北缘晚古生代大陆增生与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研究(KZCX2-SW-119)4.我国环境敏感带全新世温暖期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KZCX3-SW-120)5.珠江三角洲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KZCX3-SW-121)6.青藏高原北部下地壳深部岩浆作用对地壳增厚动力学过程的指示(KZCX3-SW-122)7.陨石研究及其对地球圈层物质组成的认识(KZCX3-SW-123)8.地球深部水流体的实验地球化学(KZCX3-SW-124)9.中国南方大陆岩石圈拉张及其成矿作用(KZCX3-SW-125)10.晚中生代以来跨太平洋鱼类动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化(KZCX3-SW-126)11.早期哺乳动物系统发育研究(KZCX3-SW-127)12.中国西部典型沉积盆地优质油藏形成条件及动力学过程(KZCX3-SW-128)13.中国重要断代的界线层型以及年代地层数值化研究(KZCX3-SW-129)1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早期演变(KZCX3-SW-130)15.地球深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研究(KZCX3-SW-131)16.卫-卫跟踪的重力场恢复和应用研究(KZCX3-SW-132)17.我国新生代构造尺度环境演变及其机制(KZCX3-SW-133)18.西南水电开发重大高难地质工程信息获取与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KZCX3-SW-134)19.中国东部超深岩石对地球物质循环的指示(KZCX3-SW-135)20.空间环境灾害性事件的动力学过程和预报方法(KZCX3-SW-136)21.新疆铜金、钾盐紧缺矿产重点区带成矿条件与隐伏矿床预测示范研究(KZCX3-SW-137)22.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KZCX2-SW-210)23.重要海水养殖生物新品种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KZCX2-SW-211)24. 珠江河口及近海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KZCX2-SW-212)25.华北盛夏强烈天气发生机理及其中尺度数值预报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KZCX3-SW-213)26.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典型海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KZCX3-SW-214)27.海藻资源高值利用及环境治理的新途径(KZCX3-SW-215)28.南海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构效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KZCX3-SW-216)29.北京地区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探测与分析(KZCX3-SW-217)30.南水北调背景下华北地区水资源最优调配的理论研究(KZCX3-SW-218)31.大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成藏机理研究(KZCX3-SW-219)32.晚第四纪中国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中的海洋古环境特征(KZCX3-SW-220)33.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KZCX2-SW-317)34.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KZCX2-SW-318)35.长江上游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及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研究(KZCX2-SW-319)36.东北地区10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2-SW-320)37.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重大事件复原及其影响研究(KZCX3-SW-321)38.青海盐湖卤水提锂工业化技术研究(KZCX3-SW-322)39.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山地灾害防治技术及环境影响研究(KZCX3-SW-323)40.干旱区雨养生物防风固沙体系的水环境研究(KZCX3-SW-324)41.地球科学数据信息导航系统建设(KZCX3-SW-325)42.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物质平衡及其对生态空间格局的影响(以三工河流域为例)(KZCX3-SW-326)43.新疆近5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3-SW-327)44.基于网络的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28)45.内陆河(黑河)水-土-气-生观测与综合研究(KZCX3-SW-329)46.长江上游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与调控技术研究(KZCX3-SW-330)47.长江中下游洪水孕灾环境变化、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KZCX3-SW-331)48.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物质循环研究(KZCX3-SW-332)49.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SW-333) 50.生态安全相关要素的定量遥感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34)51.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发展战略(KZCX3-SW-335)52.中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KZCX3-SW-336)53.非典型肺炎(SARS)控制和预警地理信息系统(KZCX3-SW-337)54.定量遥感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KZCX3-SW-338)55.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KZCX3-SW-339)56.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与健康效应研究(KZCX2-414)57.长江中游生态系统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KZCX2-415)58.东北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潜力、稳定性与环境安全性研究(KZCX2-416)59.我国东南地区高度集约化农业利用下土壤退化的机制及合理调控(KZCX3-417)60.典型人工用材林与防护林衰退机理及可持续经营研究(KZCX3-418)61.WTO与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KZCX3-419)62.CERN生态环境数据开发与共性关键技术(KZCX3-420)6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421)64.水蚀预报模型研究(KZCX3-422)65.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及发展模式研究(KZCX3-423)66.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机理研究(KZCX3-424)67.森林水文过程及流域水资源调控机理(KZCX3-425)68.亚热带农业生态圈生物过程驱动的物质循环研究(KZCX3-426)69.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资源的影响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427)70.华北地区典型流域地下水资源预测与可持续管理研究(KZCX3-428)(四)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1.高可信软件的形式化理论与方法(KGCX2-105)2.网络安全防护若干关键技术与防范实验平台(KGCX2-106)3.大功率、多功能水下遥控作业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GCX2-107)4.互联网应用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技术和软件(KGCX2-108)5.图像与语音识别的认知机理和计算方法(KGCX2-SW-101)6.IPv6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城域示范系统(KGCX2-SW-102)7.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KGCX2-SW-103)8.“结构化保护级”安全操作系统设计(KGCX2-SW-104)9.超强超快激光综合实验平台及前沿交叉研究(KGCX2-SW-105)10.量子结构、量子器件的基础研究(KGCX2-SW-106)11.新型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器件研究(KGCX2-SW-107)12.微系统若干前沿技术研究(KGCX2-SW-108)13.空间冷原子钟的应用基础研究(KGCX2-SW-110)14.环境水体污染的激光在线监测技术研究(KGCX2-SW-111)15.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KGCX2-SW-112)16.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固定为全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A)17.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B)18. 气固两相反应系统研究和设计软硬件技术平台的建立(KGCX2-207)19. 重油(渣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催化剂及新工艺(KGCX2-208)20. 单壁纳米碳管大量制备技术及其储氢应用研究(KGCX2-209)21. 高性能工业燃气轮机叶片材料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210)22. 重污染的硝化、氧化和还原反应洁净新工艺研究与开发(KGCX2-SW-20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含氟质子交换膜的研制(KGCX2-SW-202)24. 苛刻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与防护(KGCX2-SW-203)25.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研制(KGCX2-SW-204)26.介观层次上低维与块体无机复相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KGCX2-SW-205)27.生物质高值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KGCX2-SW-206)28.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工程(KGCX2-SW-207)29. 高性能聚丙烯腈炭纤维实验线设备改造(KGCX2-SW-208)30. 细胞凋亡的化学基因学研究(KGCX2-SW-209)31. 3MW生物质气化高效发电系统关键技术(KGCX2-306)32.200吨/日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KGCX2-307)33.光声智能火灾探测与清洁高效灭火的研究(KGCX2-308)34.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置与综合利用(KGCX2-SW-301)35. 深部地下工程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KGCX2-SW-302)36. 电动汽车驱动单元的研究开发(KGCX2-SW-303)37.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KGCX2-SW-304)38. 海洋波浪能独立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KGCX2-SW-305)39. 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KGCX2-SW-307)40. 干煤粉复合床气化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SW-308)41. 光通信用关键元件及产业化技术的研究(KGCX2-405)42. 月球探测关键科学技术攻关(KGCX2-406)43. 空间环境预报及关键技术研究(KGCX2—407)44. 空间太阳望远镜关键技术攻关(KGCX2-408)45.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关键科学问题研究(KGCX2-SW-402)46. 星载短毫米波大气探测技术(KGCX2-SW-403)47. 糖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试开发(KGCX2-501)48. 镍钴羰基化精炼工艺与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2)49. 年产500吨无水氯化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3)50. 西部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清洁冶金分离技术(KGCX2-504)51. 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开发(KGCX2-505)52. 高效柴油降凝剂中试及产业化(KGCX2-SW-501)53. 西部荒漠化地区的治理技术与应用示范(KGCX2-SW-502)54. 新疆特产资源沙枣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KGCX2-SW-503)55. 基于Linux的跨平台藏文信息处理系统(KGCX2-SW-504)56. 农业生产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武陵山地区的开发应用(KGCX2-SW-505)57. 新疆雪莲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KGCX2-SW-506)58. 新疆草花总黄酮抗血栓制剂的研究(KGCX2-SW-507)59.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KGCX2-SW-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重大项目简介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项目主管:首席科技专家:黄耀研究员、于贵瑞研究员依托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主管专业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起止时间: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参加人数:324人,其中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10人,辅助人员3人,博士后20人,在读博士60人,在读硕士90人,其他1人。

基金项目英文翻译及各项基金资助书写格式

基金项目英文翻译及各项基金资助书写格式

基金项目英文翻译及各项基金资助书写格式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eneral Program(面上项目), Key Program(重点项目), Major Program(重大项目)3,国家“九五”攻关项目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4,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Major Progra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5,中国科学院重点资助项目Key Progra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6,“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the Na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Foundation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7,江苏省科委应用基础基金资助项目Applied Basic Research Progra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8,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9,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择优资助项目Advanced Programs of Shanghai Bran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1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12,海外香港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Research Fund for Young Scholars in Hong Kong and Abroad各项基金资助书写格式1,中国科学院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Major Sub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3,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资助Supported by Special Foundation of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4,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重点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5,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经费资助Supported by 100 Talents Programm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upported by One Hundred Person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West Light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重点课题资助Supported by BEPC National Laboratory9,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Center of Theoretical Nuclear Physics, National Laboratory of Heavy Ion Accelerator of Lanzhou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Major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Supported by Projec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NSFC 1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资助 (973计划项目)Supported by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Supported by China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Contract Supported by State Key Development Program of (for) Basic Research of China1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15,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二期工程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Important Project on Science-Phase Ⅱ of NSRL 16,国家攀登计划—B课题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Climb—B Plan1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s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18,国家科技部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tate Commiss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of China(科委)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Support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20,海峡两岸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Two sides of Strait21,核工业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ese Nuclear Industry22,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Commission (教委)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2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Doctoral Fun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24,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Returned Schola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25,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for The Excellent Youth Scholar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2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Supported by Doctoral Program Found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27,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28,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Educational Commission of Hubei Province of China29,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Excellent Youth Foundation of He’nan Scientific Committee 30,河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Foundation of He’nan Educational Committee31,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hanxi Province Science Foundation for Youths32,山西省归国人员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hanxi Province Foundation for Returness3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Beijing Municip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34,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s35,华北电力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Youth Foundation of North-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36,华中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37,东南大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Foundation of Southeast of University38,西南交通大学基础学科研究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Foundation Scienc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39,日本科学技术厅科学家交流项目Supported by Japan STA Scientist Exchange Program。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我国最重要的化学研究机构之一。

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阶段,化学研究所将重点发展分子与纳米科学前沿、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生物学、能源与绿色化学4个方向,并建设和完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基地。

建所以来,化学研究所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励277项,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发表SCI论文数、论文被引用篇数等方面,连续十多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列,特别是高水平论文数不断增长,显示了化学研究所基础研究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研究所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一批重要成果应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化学研究所现有职工51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5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5个,863创新团队1个。

化学所是 1981 年首批被批准为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4 个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5 年首批在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三个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1993 年增设高分子材料科学(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

1993 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 17 个自行增列博士导师的试点单位之一。

1996 年被国家批准为按一级学科(化学)授予博士学位的试点单位。

1997 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现有在学博士生 533 人,硕士生 228 人,在站博士后 29 人。

化学研究所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先进高分子材料创新工程中心,2个所级实验室,1个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首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二)

中国科学院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首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二)

美 键 词 中国 科 学 院 , 识 创 新 工 程 , 略 , 知 战 计划 , 大 项 目 重
l 煤 基 液 体 燃 料 合 成 浆 态 床 工 业 化 技 术 的
开发
我 国是产煤 大 国 , 人 2 进 l世 纪 来 , 炭 在 我 煤 国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中仍 占 6 0% 以 上 , 且 产 量 大 大 过 并 剩 , 体 效 益 大 幅 度 滑 坡 。 同 时 , 年 需 进 口 数 千 整 每 万吨原 油 , 计 到 2 1 预 0 0年 需 进 口 1 6亿 吨 原 油 。 原 油 供 需 矛 盾 日 益 突 出 , 关 系 到 国 家 能 源 战 略 安 已 全 。 如 此 大 的 缺 口 单 靠 进 口 石 油 已 不 现 实 , 用 我 利
维普资讯
l 期
中 国科 学 院 实施 科 技 创 新 战略 行 动计 划 首 批知 识 创 新 工 程 重 大项 目
范厂 的建设 , 进 行 百 万 吨 级 大 过程 的 流程 优 化 、 并
技 术 , 纳 米 器 件 发 展 的 近 期 、 期 和 远 期 目 标 着 从 中 眼 , 方 面 , 挥 “ 上 而 下 ” 统 微 电 子 工 艺 的 优 一 发 自 传
键 过 程 单 元 的 模 型 化 研 究 , 成 浆 态 床 合 成 油 工 艺 形 过 程 软 件 ; 7 完 成 万 吨 级 合 成 油 装 置 方 案 设 计 与 ()
技 术 经 济 评 价 和 万 吨 级 示 范 厂 基 础 设 计 : 筹 备 示
收 稿 日期 :0 1 l 20 年 2月 8 日
热 网 络 分 析 , 划 间 接 液 化 技 术 为 主 体 的 洁 净 煤 规

中国科学院新启动三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中国科学院新启动三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全 面 启 动 实施
度 的 步 伐 , 紧制 定执 业 资 格 制 度 管理 抓
的法规文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 过 程 中 ,努 力在 机 制 和 管 理 方 面进 行
创新 , 重创 新 突破 , 过 专 项 实施 , 注 通 开 发 重 大 目标 产 品 、 立新 产 业 、 建 实现 跨 越
3 .建立具有 中 国特 色的专 业技 术
式发 展 , 积 极 引入 和探 索新 机 制 , 力 并 大
推进 “ 才 、 利 、标 准 ”三 大战 略 的 实 人 专 施 , 过 专 项凝 聚 人 才 和 队伍 。 通 据初 步统 计 , 2个 重 大 专项 在 完 成 时将 取 得 2 0 1 00 个 以 上 的 专 利 ,共 涉及 1 9个 部 门和 2 2
事 业 单 位 都 将 逐 步 推 行 人 员聘 用制
度。 这是 人事部部 长张学忠在全 国杰出
专 业技 术 人 才 表 彰 暨 专 业 技 术 人 才 队 伍建设工作会议 上宣布的 。
发展 、 水农业 、 要农产 品深加工 、 节 主 食
品安 全 、 要 技 术 标 准 研 究 、信 息 安 全 重
和电子政务 、 电子 政 务 试 点 示 范 工 程 等 1 2个 重 大 科 技 专项 。
这 1 2个 专 项 设 立 的 原 则 是 :立 足
竞 争 能 力 和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等 产 生 深 远
的影 响 。 我 国 将 从 三个 方 面 深 化 职 称 制 度 改 革
支 撑 平 台 的 建 设 ,加 速 提 升 国 家竞 争 力 ;有 利 于 实现 技 术 突破 和 跨 越 式 发
经 签 订 部 分 课 题 任 务 书 ,进 入 实 施 阶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工程院•【公布日期】2024.09.13•【文号】•【施行日期】2024.09.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各工作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院机关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规范中国工程院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保障专项组织实施,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现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2024年9月1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科技委决策部署,加强和规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由中国工程院作为主责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以下简称“重点专项”)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国工程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为国选题、为国立项、为国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大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和能够引领未来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第四条中国工程院负责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对重点专项实施绩效负总责。

中科院科技成果简介

中科院科技成果简介

中科院科技成果简介前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在广州和长沙共有8个研究机构,分别是南海海洋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管理省属5个研究所,分别是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

目前"两院"职工总数为2600多人,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400多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50余人,硕士学位450余人,在研课题约1300项/年,2004年技工贸总收入为8.2亿元,是华南地区最具实力的科研与开发机构。

主要研究开发领域:1、热带海洋资源、环境与生物海洋资源勘探新方法、新技术;海洋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环境评价;海水养殖名优品种的育种育苗、病害防治等。

并建立了中科院南方海洋科学创新基地。

2、热带亚热带植物、动物与微生物新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保鲜;新型肥料开发;农业病害虫防治;野生资源调查、评估;微生物育种、发酵和基因工程;微生物检测与诊断等。

3、华南生态建设、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工程;环保技术;区域规划;自然灾害预报;旅游发展规划等。

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太阳能利用;节能技术;海浪能发电;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集成技术等。

5、新材料与新药物化学灌浆材料;分离膜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可降解塑料、淀粉、变性松香、各类粘合剂;各种新药、中间体开发等。

6、信息工程与技术信息网络建设与软件开发;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智能仪器;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和电化教学平台;门禁控制器;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

合作形式:技术转让、解决技术难题、受托开发预研、共建工程研发中心、高科技产业园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等。

【重点】中国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英文翻译中英文对照

【重点】中国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英文翻译中英文对照

【关键字】重点不完全统计表明,国内期刊多习惯于将基金资助项目的信息作为论文首页的脚注,国外期刊则多将其作为“致谢”的一部分标注。

通常情况下只需列出项目的资助号即可,不必标注具体的项目名称。

如: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 the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G05) and the Key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nghai (Grant No. 02DZ/5002).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常只需要统一标注“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和项目的资助号即可,不必再分别标“注面上项目”(General Program), “重点项目”(Key Program), “重大项目”(Major Program)等进一步信息。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国家重点根底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973 Program)国家985重点建设项目: Key Construction Program of t he National “985” Project“九五”攻关项目: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国家根底研究计划: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iorities Program of China;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国家攀登计划—B课题资助: Supported by National Climb—B Plan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二期工程基金资助: National Important Project on Science-Phase Ⅱ of NSRL教育部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资助: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重大)项目资助: Key (Key grant) Project of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缩写: RFDP)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 Doctoral Fun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Support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Returned Schola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SRF forROCS, SEM)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 Trans-Century Training Programme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by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Science Foundation for The Excellent Youth Scholar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y Key Teacher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基金资助: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重点资助项目: Key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 Major Progra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经费资助: One Hundred Person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资助: Special Foundation of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West Light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重点项目资助: Supported by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择优资助项目: Advanced Programs of Shanghai Bran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重点项目; 重大项目):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eneral Program; Key Program; Major Program);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Supported by Projec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NSFC海外及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Joint Research Fund for Overseas Chinese, Hong Kong and Macao Young Scholars其他日本科学技术厅科学家交流项目: Japan STA Scientist Exchange Program海峡两岸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 Science Foundation of Two sides of Strait “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 Na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Foundation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核工业科学基金资助: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ese Nuclear Industry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重点课题资助: BEPC National Laboratory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基金资助: Supported by Centerof Theoretical Nuclear Physics, National Laboratory of Heavy Ion Accelerator of Lanzhou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Beijing Municip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河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 Foundation of He’nan Educational Committee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9911)资助: Excell ent Youth Foundation of He’nan Scientific Committee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 Educational Commission of Hubei Province of China江苏省科委应用根底基金资助项目: Applied Basic Research Progra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山西省归国人员基金资助: Shanxi Province Foundation for Returness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Shanxi Province Science Foundation for Youths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s东南大学基金资助: Foundation of Southeast of University华北电力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 Youth Foundation of North-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华中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西南交通大学根底学科研究基金资助: Foundation Scienc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基金项目英文翻译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计划)(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No.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General Program(面上项目), Key Program(重点项目), Major Program(重大项目)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 (No. )4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Major Progra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 (No. )5 中国科学院重点资助项目(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Key Progra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6 “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Technique Foundation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 (No. )7 江苏省科委应用根底基金资助项目 (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Applied Basic Research Progra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No. )8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 )9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择优资助项目(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Advanced Programs of Shanghai Bran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10 国家重点根底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No. )1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No. )12 海外香港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N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Joint Research Fund for Young Scholars in Hong Kong and Abroad (No. )各项基金资助书写格式(中英文对照)中国科学院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Major Sub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项目编号:)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资助Supported by Special Foundation of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重点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经费资助Supported by 100 Talents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upported by One Hundred Person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upported by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West Light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项目编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重点课题资助Supported by BEPC National Laboratory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Center of Theoretical Nuclear Physics, National Laboratory of Heavy Ion Accelerator of Lanzhou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项目编号:)[Supported by NSFC(项目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Major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9914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Projec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NSFC (项目编号:)国家重点根底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项目编号:)资助 (973计划项目) Supported by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项目编号:)Supported by China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Contract (项目编号:)Supported by State Key Development Program of (for) Basic Research of China(项目编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二期工程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Important Project on Science-Phase Ⅱ of NSRL 国家攀登计划—B课题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Climb—B Plan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s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国家科技部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tate Commiss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of China(科委)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Support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海峡两岸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共同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Two sides of Strait(项目编号:)核工业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ese Nuclear Industry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Commission (教委)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Doctoral Fun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Returned Schola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cience Foundation for The Excellent Youth Scholar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Supported by Doctoral Program Found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Supported by Educational Commission of Hubei Province of China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9911)资助Supported by Excellent Youth Foundation of He’nan Scientific Committee (项目编号:)河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Foundation of He’nan Educational Committee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Shanxi Province Science Foundation for Youths(项目编号:)山西省归国人员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Shanxi Province Foundation for Returness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Beijing Municip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s(项目编号:)华北电力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Youth Foundation of North-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华中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东南大学基金(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Foundation of Southeast of University(项目编号:)西南交通大学根底学科研究基金(项目编号:)资助Supported by Foundation Scienc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项目编号:)日本科学技术厅科学家交流项目(项目编号:)Supported by Japan STA Scientist Exchange Program (项目编号:)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循环流化床实验室2014年度春季人才招聘启事一、单位简介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直属战略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及与之相关环境等领域的研究。

其前身系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

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单位网址为:。

储能研发中心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新型空气储能技术、蓄冷蓄热系统与材料、微型抽水蓄能系统等。

现有在职职工23人,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特支计划”1人,研究员5人(返聘或兼职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3人;研究生1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7人。

储能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陆续获得国家863专题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等一系列项目支持。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技术已经通过1000小时技术原理验证;建成了国际首台MW级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中试平台,并完成试验验证与示范,为商业示范、产业化及10MW级系统研发奠定基础。

循环流化床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始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的单位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的主力单位,拥有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团队,研究领域包括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及煤的高效洁净燃烧、热解气化和综合节能减排方面的集成开发,研究煤、生物质、废弃物等多种燃料的清洁燃烧与转化利用。

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以及多个国家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并通过与国内十多家锅炉制造厂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成功实现了35t/h~705t/h系列容量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技术示范与产业化,合作技术产品销售超过2000台,在产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工厂(第十)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工厂(第十)研究室
■ 系统功能及特点 采用 GPS、WIFI、RFID、条码等技术对整车位置、生产进度及状态等信息进行采
集 基于现场实时信息的生产过程追踪与可视化监控 关键件物料信息采集 面向整车生产工艺过程的多路径多约束作业级优化排产 基于现场实时信息生产指挥调度 基于现场生产进度 JIT、JIS 物料配送 支持精益生产的 KPI 分析
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飞云路 19 号 电话:024-8360 1283 Email: pfc@
9
第二篇 技术与系统
(二)汽车行业应用系统 汽车行业整车生产线 MES 系统
汽车行业整车生产线 MES 系统是面向大型车辆整车生产全过程的生产管理系统。为整车生产企业 提供整车生产过程中产品位置、进度、状态等信息的实时跟踪,并根据现场实时信息进行排产与调度, 以满足整车生产企业对精益生产的需求。
研究室也是国家 863/CIMS 系统集成技术实验室、辽宁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中心等国家、省级机 构的依托单位。研究室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保持密切的学术 交流和长期性合作关系。在技术、研发、应用和市场等诸多方面与国外著名的厂商开展了合作,建立 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与 GE 公司联合成立了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实验室。近 5 年来承接国家重大 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院地合作项目、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各类项目 60 余项,取得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40 余项。
山西大同变速箱生产线监控界面
陕西法士特变速箱生产线工位 HMI
朝阳柴油机生产档案信息查询界面
■ 典型应用案例: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整车生产线 MES 系统 福田汽车南海欧 V 客车工厂客车生产线 MES 系统 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重卡生产线 MES 系统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简介(四)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简介(四)

皿l
杭 带 三 个 重 要 岩 浆 城 矿 带 的 中生 代 岩 浆 岩 活 动 的 精 细 年 代 学 格 架 。深 化 对 中 国 东 南 部 大 规 模 岩 浆 作 用 形 成 的 时 一 演 化 和 机 制 的认 识 ; 明 不 同类 型 岩 石 的岩 浆 源 区 性 质 和 特 征 , 空 查 反 演 岩 石 圈 深 部 地 质 过 程 . 解 区 域 构 造 - 浆 城 矿 作 用 的 内在 联 系 ; 明 区 域 内 不 同 类 型 理 岩 查
矿 产 资 源 保 有 量 正 快 速 消 耗 , 产 资 源 短 缺 已 经 成 为 严 重 制 约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和 国 防 建 设 的 矿 重 要 因 素 , 此 以 往 将 势 必 危 及 国 家 安 全 。国 务 院 2 0 长 0 6年 《 于 加 强 地 质 工 作 的 决 定 》 出 关 提
找 矿 勘 查 技 术 集 成 创 新 。 典 型 矿 区 进 行 勘 探 验 证 , 理 论 研 究 与 找 矿 实 践 紧 密 结 合 , 立 在 将 建
基 础 研 究 - 用 研 究 一 矿 实 践 的 完 整 的 创 新 价 值 链 。 主 要 围 绕 考 察 中 生 代 重 要 变 革 时 期 的 应 找 中 国 东 南 部 构 造 变 形 系 统 的 整 体 结 构 面 貌 、 积 特 征 、 山 耦 合 关 系 与 时 空 格 架 ; 究 中 生 沉 盆 研 代 岩 浆 活 动 的年 代 学 格 架 及 三 个 主 要 岩 浆 带 的 岩 浆 岩 成 因 类 型 与 演 化 规 律 ; 讨 三 个 主 要 探 岩 浆 带 的 岩 浆 . 矿 作 用 的 时 空 耦 合 规 律 与 成 矿 潜 力 ; 及 探 索 具 有 透 视 功 能 、 对 隐 伏 矿 成 以 针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规范和加强院级科研项目经费(以下简称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院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经费拨款,主要用于组织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支持院属科研机构围绕国家和院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要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第三条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

项目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与开发,防止分散使用。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

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院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项目,院级项目一般可下设课题。

第二章项目经费开支范围第五条项目经费开支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需由项目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项目经费一般由课题经费和综合集成与调控经费组成。

第六条课题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一)直接费用是指课题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

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

1、设备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购置或研制的专用仪器设备,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项目经费要合理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2、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3、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等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预算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基地名称:
主管专业局
项目依托单位(公章):
项目依托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项目负责人(签字):
项目依托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
预算编制人(签字):
项目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编制日期:年月日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制
项目基本信息表
项目预算编制要求
1、项目预算编制准备。

在编制项目预算申报书之前,应认真阅读国家及院有关经费管理办法,并了解其他相关制度的要求与规定。

2、项目预算编制原则。

编制项目预算必须以项目研究任务为依据,与项目任务目标相关,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在课题预算的基础上,按照有关国家和院有关经费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汇总编制;项目预算应经济合理,既要保证项目任务的全面完成,又要注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项目预算说明书。

预算说明书作为项目预算申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定项目预算的依据,申报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内容等要求进行编写。

项目预算总表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金额单位:万元
其他经费来源情况
经费单位:万元
项目预算说明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课题预算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基地名称:
主管专业局
课题承担单位(公章):
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
预算编制人(签字):
课题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编制日期:年月日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制
承诺书
本课题预算申报书的编制是在认真阅读理解相关国家、院经费管理办法及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基础上,按程序和规定编制的。

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本课题负责人保证预算申报书各项内容真实、客观,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课题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预算编制说明
一、预算编制要求
1、课题预算编制准备。

在编制课题预算申报书之前,应认真阅读有关国家、院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并了解其他相关制度的要求与规定。

2、课题预算编制原则。

编制课题预算必须以课题研究任务为依据,课题预算应与课题任务目标相关;预算应符合有关政策法规,课题预算支出中的有关标准,应按照国家、院经费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执行;预算应经济合理,既要保证项目任务的全面完成,又要注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不得在各科目间重复列支。

3、不可预见费与前期投入等。

课题在预算编制时不考虑不可预见因素,不编制不可预见经费,但课题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预见因素,需要调整预算时,可通过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依托单位向院提出申请,课题立项前已经发生的各项支出不得列入课题预算。

4、课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要求。

◆金额单位和数据精度:预算数据以“万元”为单位,各类标准或单价以“元”为单位,精确到个位。

外币需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即期汇率折合成人民币。

◆签字盖章:课题预算申报书必须经课题承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课题负责人签字、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以及预算编制人签字。

预算申报书中所有的签字之处,除提供打印名字外,还必须由本人签字,不得以本人名章代替。

5、课题预算申报书的主要内容。

编制经费预算时以课题为单元,按项目汇总。

课题预算申报书A4纸一式10份,主要包括课题预算报表、预算编制说明材料(预算说明书和各种补充说明材料),其中,课题预算报表应包括:课题基本情况表、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课题预算表。

6、对预算编制说明材料的要求。

预算说明书是课题经费预算申报书中的一部分,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内容等要求编写预算说明书。

7、对多家承担单位参与完成课题的编制说明。

对于多家承担单位参与任务研
究的课题,课题第一承担单位需填写课题预算表,并在预算说明文本中详细说明所有课题承担单位及其承担的任务和经费安排,并且承担单位名称、承担的任务及任务负责人等信息应与课题任务合同书保持一致。

课题经费转拨单位都必须在表中列示,违反规定转拨经费将会影响课题的财务验收。

二、预算科目内涵及支出标准
1、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设备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研制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和使用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材料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等费用。

◆燃料动力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差旅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

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会议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而发生的课题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由项目承担单位统一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

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

专家咨询费应当按照国家科技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间接费用: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

2、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预算申请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课题基本信息表
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课题编号:课题名称:
课题预算表
课题编号:课题名称:金额单位:万元
设备费——购置/研制设备预算明细表
课题编号:课题名称:金额单位:万元
大型设备申请书格式
一、设备基本情况
二、购置/研制该设备的必要性
包括所申请购置/研制的大型设备的用途;设备与课题研究任务的关系;课题承担单位的现有设备条件及与所申请设备的关系、设备使用率、利用国内其他单位设备的可能性等需要说明的问题;研制设备还必须提供研制方案和成本分析,并说明研制成功的可能性。

三、设备使用计划
包括与该购置/研制设备相关的课题和单位的情况、设备安置地点和管理运行单位的情况、安装运行条件、管理方式和设备共享的范围及可能性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四、设备选型和配置以及经费预算
包括所申请购置/研制设备及其部件的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生产国别或地区、价格、课题经费申请额度、设备及部件在同类设备部件中的档次及理由、从国外进口的理由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课题预算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