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咏物诗鉴赏 (1)

合集下载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来源于网络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

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

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

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整理版)咏物诗四首

(整理版)咏物诗四首

咏物诗四首一、课内诗歌鉴赏1.比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清平调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注,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侍新妆。

注:“红艳露凝香〞喻牡丹花。

诗人此处借牡丹花来赞美杨贵妃体态丰腴美丽。

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比拟一下李诗中的“枉〞“借问〞与刘诗中的“真国色〞二者用字炼意的佳妙。

(2)刘诗在标题中首列一个“赏〞字,有什么作用?李诗开头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妙在哪里?参考答案:(1)李诗中“枉〞与“借问〞二词,贬低神女和赵飞燕,表扬杨贵妃,人花相映,古今类比,手法极尽变化之妙,跌宕有致之势盘旋其中。

刘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2)刘诗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穿篇,意境全出。

李诗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激发诗人思接千古的浮想,尽现诗人对杨贵妃的赞美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1〕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

〔2〕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二、课外诗歌鉴赏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2018高考咏物诗鉴赏-(1)

2018高考咏物诗鉴赏-(1)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
高唱、难飞 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中最后凋谢 对菊花的喜爱
宁可枝头抱香死,
2、所言之志:
何曾吹落北风中。
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 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
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 的情怀。
,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士考试,不中。
鉴赏点拨:
1、一般答题思路: 所咏之物——形象特点(主要形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重点把握:
⑴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⑵寄托什么志,寓含什么理。 3、答题模式: 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情感(志趣、道理或哲理)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1、事物特征: 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 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 决不被北风吹落。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 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 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 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古诗词鉴赏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

古诗词鉴赏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 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
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 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2)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 的自我抒发; 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 也 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 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 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 以自己的 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 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 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 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 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 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四、(2018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A.“东北看惊诸葛表”, 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 勉励友人报国 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 借用苏式游览赤壁的典故, 抒发人生短暂的 感慨。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ppt1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ppt1
Biblioteka 清人施补华有个很好的评论: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 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 沉’,是患难人语;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 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 此。”
三位诗人, 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 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 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 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 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 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 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 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 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 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 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 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 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咏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 冠客思侵。不堪 玄鬓影,来对白 头吟。露重飞难 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 为表予心。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物诗词鉴赏

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 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 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 咏物诗词只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 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 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 因此,我们必须仔细揣摩诗人的用意, 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2018高考真题古诗词鉴赏解析汇编

2018高考真题古诗词鉴赏解析汇编

2018高考真题古诗词鉴赏解析汇编1 (2018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贺)弓,)。

)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心不穷,))。

寒风又变为春柳,)。

在田野中放声高歌) 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 桑树的一种,木质坚韧,可制弓箭。

《周礼·考工记》中说,干材以柘木为上,次有檍木、柞树等,竹为下。

其中的柘木又名桑柘木,即文中的山桑) 口衔芦草的大雁。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雁自河北渡江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缯缴。

江南沃饶,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缯缴焉。

”)旧时平民所穿的麻布衣,与锦衣相对。

古代对不同地位的人的衣饰是有严格规定的,包括衣服的材质、颜色、纹饰、样式和长短等。

从材质而言,地位高贵者穿绫罗绸缎,无身份地位的黎民百姓只能穿粗布麻衣。

就算是举子,在没有通过进士考试获得功名前,一般也身着麻织物衣服。

所以王琦说:“唐时举子皆着麻衣,盖苎葛之类。

”)谓麻衣肮脏宽大。

古人对不同地位的人的衣服颜色是有规定的,唐代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对民间衣服颜色,《旧唐书·舆服志》是这样描绘的:“贵贱异等,杂用五色……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皂”即“黑”。

一说此处应为“黑帊”,即平民所戴的黑色头巾) 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

屈:不伸。

穷:困窘) 草木的盛衰。

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生气发怒) 老天) 随即,转眼) 形容柳叶初生,一片嫩绿,看起来像轻烟笼罩一般)首联表面上看是写仰天射鸿的高超射技,实际上是借此喻指诗人凭借出众的才华来到京都,准备在应举考试中折桂。

其中“箭”“弓”喻指诗人的文学才华。

诗人要仰望的“天”是京都,要射落的“鸿”是折桂中举。

诗人以形象化的比喻描绘出自己的理想。

然而,正在诗人踌躇满志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些嫉妒诗人才华的举子对他进行诽谤,说他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同音,他应当避父亲的名讳,不该参加“进士”考试。

历年高考题咏物诗汇总

历年高考题咏物诗汇总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之边塞诗1.(07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海棠 (宋)苏轼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8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教师版

2018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教师版

2018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教师版(附学生版及相关古诗注释和译文)一、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傲豪情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忧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隐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才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愤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战8、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的形象。

---------------情9、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叹2、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咏物言志诗鉴赏

咏物言志诗鉴赏

咏物言志诗鉴赏【复习要点】1、了解咏物言志诗的主要特点。

2、掌握咏物言志诗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

【知识梳理】一、概念: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二、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表达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表明心迹,表达对某种节操的坚守;表达对时事难测,对某种丑陋现象的抨击。

三、艺术特色1.意境: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即单纯与丰富的统一。

2.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对“物”的描摹注重形神兼备,取其神韵,略其形貌,虚实结合。

3.从结构看,善于寄托、巧于立意,“如睡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钱钟书)物我相融,托物寄意,借以自我写照。

4.表达技巧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

5.以物象为题,或以咏(题、赠、赞)+物象为题,借助物象的组合而成的景象表达情感。

6.语言风格:慷慨悲壮、凄婉感伤。

四、考查重点把握咏物言志诗咏物“取神韵略形貌”的特征;理解、分析“物与志”的“契合点”;鉴赏咏物言志诗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方法点拨】1.了解“取其神韵,略其形貌”是衡量咏物诗艺术手法的最高水平。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

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

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

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

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

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

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鉴赏

参考答案


(1)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 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 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 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 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 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 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 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 难归之情。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 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 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2)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 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 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实战演练5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 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 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 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 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 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 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 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 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 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 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018诗歌分类鉴赏解读和练习 咏物诗的解读和赏析

2018诗歌分类鉴赏解读和练习 咏物诗的解读和赏析

2018诗歌分类鉴赏解读和练习咏物诗的解读和赏析诗歌鉴赏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有利于弘扬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所以成为高考的一道必考题。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教师对解读和赏析咏物诗应作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下面就对这一类诗歌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咏物诗的类型由于社会环境、身份地位、处境等原因,诗人在写作时往往不直接表达志向感情,而是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触之物以深意,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类特殊形式——咏物诗。

1、“托物言志”型。

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中的“蝉”即是作者的自况。

前两联点明因蝉声而触发的满腹忧思。

想想自己仕途坎坷,屡遭困厄,今又陷于冤狱,未老先衰,怎能禁得住这寒蝉的哀鸣!颈联即切合秋蝉的处境,又是诗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

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

这两句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

2、“借物抒情”型。

在这类咏物诗中,托物寓意,借题发挥,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热爱之情。

咏物诗具体可分为: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如诗经中的《硕鼠》;抒发愁情幽愤的,如杜牧的《早雁》;写仕途及个人节操的,如柳宗元的《江雪》,表达喜好和情趣的,如元稹的《菊花》;借物来讽喻的,如罗隐的《金钱花》。

咏物诗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 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 城。
• 芍药 • 芙蕖
妖无格 净少情
对 比
牡丹 真国色
作者先评芍药 和荷花。用了 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芍药的 艳丽、妩媚之 态及荷花的洁 净。但通过芍 药妖艳而格调 不高,荷花洁 而寡情,孤芳 自赏对比烘托 出牡丹的高贵。
《小松》 杜荀鹤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分)词人以莲自况,把 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 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民族气节,不与异族 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4分)(意思答对即 可)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南宋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 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 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 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 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 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
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 命力。
虚写(或想象)“午梦”泛舟西湖烟雨迷蒙荷香四溢的清新美 景,侧面烘托被“急雨打蓬声”惊醒后欣赏到的眼前池荷跳雨 的美景,更好地表达了词人对池荷跳雨的喜爱之情。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清香扑鼻。突然如筛 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 中惊醒。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 醒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 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 水银,亮晶晶的。

高三复习咏物诗鉴赏

高三复习咏物诗鉴赏

不幸遭遇、坚贞人格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 象征意义 的写照
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通过描写梅花 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形象,表现了作者 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表现了作者低沉孤傲、消沉
无奈的思想感情。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 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
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 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 烘托)的手法。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
感受咏物诗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 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 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托物言志。林 中鸟与笼中鸟不同 境遇的对比手法表 达了对自由的热情 赞美,对束缚个性、 禁锢思想、窒息性 灵的憎恶和否定。
古人云:“一枝一叶总关情”“歌 诗合为情而发”。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 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或暗示自 己的志向情操,这就是咏物诗的定义。咏 物诗常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咏物诗的目 的不在“物”,而在“情”。“物”只是 一个载体。要提高赏析咏物诗的能力,关 键是要找准“物”的特点,然后与自己的 感情引起共鸣,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
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咏物诗鉴赏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鉴赏咏物诗要点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 架空分析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
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 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 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 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春柳繁盛 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 自叹身世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依依惜别图
对故居的 依恋难舍
二、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 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 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 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 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 写多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 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 徒③玄鬓,指蝉
高唱、难飞
高洁的品性、 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中最后凋谢 对菊花的喜爱
6、借物事讽喻的 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 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 应被豪门尽劚①将。
菊花的 高尚气节
作者不求高位、 不慕荣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 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 思乡 战 同情百姓 乱 图 渴望休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② 。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 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 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 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1、实写物的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曲尽 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不 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讽喻) 或咏物寓理,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 手法。 4、从具体描写看,除了正面描写外,还常用侧 面烘托手法。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 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 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 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 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 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 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 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 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
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 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 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 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 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 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 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 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 “成尘”作喻 ,形成对比,再 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 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 悲壮感情。 (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 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 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 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 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 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 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 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 怀? •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 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 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 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 性自然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 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劚,zhú,掘、砍
形如铜钱,娇美可爱
戳穿了剥削者残 酷无情、贪得无 厌的本性
五、大显身手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 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3分) 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鉴赏点拨:
1、一般答题思路:
所咏之物——形象特点(主要形象)——表 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重点把握:
⑴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⑵寄托什么志,寓含什么理。
3、答题模式:
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情感 (志趣、道理或哲理)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1、事物特征: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常见物象及象征意义
• 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 •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2011年高考山东卷) •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 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 决不被北风吹落。
2、所言之志:
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 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 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 的情怀。
不第后赋菊
1、事物特征: 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在百花凋谢后,菊 我花开后百花杀。 花盛开,香透长安。
抒发了自己的凌云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壮志,不甘为人下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的远大抱负。
咏物言志诗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 寓世间感慨情
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爆竹 菊花
学习目标
• 一、了解咏物类诗歌及其特点 • 二、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 三、理解、分析咏物诗中寄托的 感情 • 四、体会咏物诗的常用技巧
士考试,不中。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2、所言之志:
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 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愁情幽愤的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一、概念理解
是指内容上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物”(山 川河岳、草木虫鱼)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 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诗人理 想追求、襟怀抱负、情怀节操、或表达自己观 点、感慨愤懑的诗歌。 此一“物”多为作者理想、志趣或人格追 求、节操的化身 , 常见的艺术手法:咏物抒怀、托物言志
咏物诗特点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采用了托物 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 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 向往。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 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 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醉落魄:词牌名。堵:量词,座,这里指山。 风低:写鹰乘风低掠。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秋空一碧:蓝天辽阔,万里无云。 无今古:古今一样的意思。无:不论,不分。 袒(tǎn):裸露。略记:大约记得。 寻呼:指猎人呼鹰寻猎。赌:较量输赢。 轩举:高扬,意气飞扬。 闲狐兔:比喻小人,奸佞之徒。汝:你,这里指鹰。 译文:几座山峦像墙般低矮,鹰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 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 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 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色昏沉,沙滩惨 黄。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