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导学案学生版)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地翻译课文。
2. 概括1—4节中描绘的刘邦形象。
预习1—4节,完成下列题目。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丰邑.()刘媪.()须髯.()狎侮.()贳.酒()酤.酒()酒雠.()繇.()绐.()相.人()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两家常折券弃责()2.高祖常繇咸阳()3.遂坐上坐,无所诎()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左股.有七十二黑子()2.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3.萧何为主吏,主.进()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五、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指出。
六、概括1—4节中描绘的刘邦形象。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高祖本纪导学案(三)
高祖本纪导学案(三)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15—19自然段,清楚把握楚汉战争的大致发展过程。
2、进一步体会“互见法”在《史记》中运用的巧妙,探究刘邦取胜的原因。
达标要求:1、掌握15-19段的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并能逐字翻译文章内容。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15-19段,并能背诵第19段的内容。
3、了解15-19段中刘邦的性格特点。
【课前预习】一、文言知识积累1、注音垓.下()自当.之()栈.道()妒贤嫉.能()大赦.天下()玉卮.()击筑.()酒酣.()和.习之()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不如决策东乡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汉王欲引而西归项羽乃败而走至阳夏南止军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臣等以死守之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有功者害之行屠城父起为太上皇寿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游子悲故乡沛父兄固请留高祖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4、翻译(划线的词语必须翻译出来):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
5、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空言虚语,非能守也2.高祖置酒洛阳南宫3.此所以失天下也4.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二、走进文本,小组合作,深入探讨(小组自由朗读课文15-19段)1、15-17主要写了哪些情节?2、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3.18、19段写了哪些情节?4、未央宫里,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说明什么?5、高祖帝业确定,衣锦还乡,可以说是人生顶峰,为什么还落泪呢?三、阅读与探讨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人物的形象得到充分地展示。
在本文中,记叙了刘邦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活动,请大家分组讨论在各个阶段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高祖本纪导学案
(11)fàn(12)zhī
2.常用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
(2)遂坐上坐,无所诎“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解”通“懈”
(4)无内诸侯军……距之“内”通“纳”“距”通“拒”
(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
1、为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⑴少()()⑵难()()⑶将()()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翻译:
⑵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翻译:
⑶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翻译:
⑷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翻译:
课后作业
1.巩固本课学过文言基础知识
在作者笔下,刘邦确实有超过项羽的眼光和才干,但作者没有把他描绘成“圣君”。在作者的“实录”下,还写了刘邦性格上的缺点及流氓无赖行径。
二、体会文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叙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张,对“恶”不隐讳。
司马迁记叙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不做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讲清人物言谈行事,以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依据事实,给予客观的评价。如本文写刘邦,他既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处理问题的才干;又有奸诈圆滑、不讲信义的性格毛病。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信息链接
走近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耕牧,十岁开始学习古文典籍。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作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当了太史令,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因为李陵之祸,激怒汉武帝,自请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记》创作。
《高祖本纪》导学案 - 江苏省宝应中学
20130914第 1 页 共2页班级 组号 姓名 学号:§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冬、夏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的成因。
【学习重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学习难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41-42,完成下列内容:(A 级)1、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形成 气压,冬季陆地形成 气压。
2、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切断,亚欧大陆上形成 低压,北太平洋上形成 高压。
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切断,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压,北太平洋上形成 低压。
【合作探究1】读课本P42“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结合【自主学习2】阅读课本P43“季风环流”内容,完成下列问题:(A 级)1、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 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2、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在 ,原因是 。
该地区夏季盛行 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
3、 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 风,北移越过 ,在 力影响下,向偏转而形成的。
【合作探究2】阅读P43“亚洲季风”图,结合课文内容:(B 级)①填写下表。
思考为什么东亚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②东亚、南亚的季风主要成因各是什么?20130914③本地冬夏季节各盛行什么风向?气候特征如何?【当堂反馈】一、单选题B级1、下列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B.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C.7月,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高压,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D.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南半球比北半球显著2、有关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B.西南季风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东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D.东亚季风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B级①②(1)甲为月图,乙为月图,理由是。
高祖本纪导学案-江苏宝应中学
班级组号姓名学号:§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学习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学习难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1】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阅读课本P35-36,填表2-2-1说明大气圈的组成和作用:(A级)表2-2-1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合作探究1】(B级)阅读课本内容和“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①分析各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为什么不同?②讨论各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怎样?【自主学习2】二、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课本P36-37,完成下列填空:(A级)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
2、地面辐射是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是的大气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合作探究2】(B级)阅读课本“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①大气直接吸收的能量来源有哪些?第 1 页共2页第 2 页 共2页② 画出示意图表示太阳辐射能进入大气层,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能量转化过程。
并思考图中大气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哪两个箭头起作用?【当堂反馈】一、单选题1、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 )A .水汽B .臭氧C .氮气D .二氧化碳2、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 、氮B 、臭氧C 、二氧化碳D 、氧3、有关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②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最大;③极光、流星多出现在这一层;④其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⑤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旺盛。
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④D 、①⑤4、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 ( )A .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B .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透射至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C .大气吸收了75%—95%的地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D .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二.读图2-8“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回答:(1)图中A 表示 ,属于 (长、短波)辐射。
高祖本纪导学案(学生版)
后()臣有息女()公始常欲奇此女()卒与刘季()
3、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高祖常繇咸阳,纵观。
3、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公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刘季?
[诵读感知]
1-4节写了刘邦的那些事情?
[悟读质疑]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二、课堂导学
[自主学习]
1、明代董份说:“意豁如也四字,最善状高祖。”你如何理解?
2、观看秦始皇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慨叹,体现了高祖怎样的内心世界?
[合作探究]
1、根据前四节,试分析探究高祖的性格特点。你如何评价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传统?
2、问题释疑
[读写结合]
写作材
1、刘邦的:“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自主学习]
1、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对比刘邦和项羽?
2、刘邦为什么在鸿门宴中能够逃脱?
[合作探究]
1、试探究刘邦节节胜利的原因。
2、问题释疑
[读写结合]
“或说沛公距项羽。”
角度:善纳人言。
解析:刘邦的众多关键性决策均来自小人物的建言,如陈恢提出的招降纳叛建议以及帮刘邦“千金买骨”,招降宛城秦军的做法,使刘邦抢先入关,实力增长为群雄第二位。又如刘邦率先挑起内战,进攻项羽时,董公提出:“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促使刘邦为义帝发丧,反而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使项羽落入了孤家寡人的地步。
1、刘邦的经验之谈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大风歌?
[合作探究]
1、结合全文分析刘邦是如何统一天下?
2、问题释疑
[读写结合]
历史上的楚汉争霸,实力弱小的刘邦却最终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由此,刘邦总结出了智慧的重要作用,说: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高祖本纪导学案学生版
高祖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1、疏通文字,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及其走向成功的原因,初步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2、学会鉴赏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艺术方法,初步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对比法和互见法,及其在史书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1—4自然段,探究刘邦的个性特点学习难点:学会鉴赏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艺术方法,初步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对比法和互见法,及其在史书中的作用。
一:课前准备:补充资料: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
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
蛇遂分为两,径开。
行数里,醉,因卧。
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
”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
後人至,高祖觉。
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
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高祖怪问之。
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高祖心喜。
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二:课堂活动文言知识积累:1、注音刘媪()大泽之陂()酒雠数倍()折券弃责()喟然太息()单父人()狎侮()乃绐为谒()好相人()箕帚妾()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遂坐上坐,无所诎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竟酒,后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臣有息女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4、翻译: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江苏省洪泽县高二语文下学期《高祖本纪》导学案
江苏省洪泽县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高祖本纪》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须髯.()贳.酒()大泽之陂.()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乃绐.为谒.()()酒阑.()箕.帚()轘辕..()()玉卮.()击筑.()乃以秦王属吏()日夜跂.而望归()献飨.军士()黥.布()荥.阳()郦食其..()()颍.阳()氾.水()2、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请在横线上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7)第三部分(18—20)二、第一部分字词梳理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遂坐上坐,无所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左股.有七十二黑子(3)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4)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5)臣有息.女(6)乃绐.为谒(7)公始常欲奇.此女(8)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9)因家.沛焉3、翻译:(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2)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4)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5)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6)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7)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三、探讨问题1、这四段主要记述了哪些情节?2、纵观秦始皇而叹一节中,流露出刘邦的什么心理?3、刘邦不持一钱,却诈称“贺万钱”反映刘邦性格中的什么特点?4、这一部分介绍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又说“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对这种评述,你有什么看法?四、当堂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事:从事B.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竟:尽,终了C.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交好D. 吕公者,好相人好相人:喜欢结交别人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①隆准而.龙颜B. ①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②黑质而.白章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 ①高祖为.亭长D. ①此非儿女子所.知也②吾属今为.之虏矣②成反复子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①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本纪》导学案
高祖本纪》导学案高祖本纪》导学案研究目标】1.了解___笔下___的形象,通过文本领悟文言的常见现象。
2.了解《史记》的史家传统:不虚美,不隐恶。
3.感悟文本,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
4.了解___首创的互见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课前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___(ǎo)须髯(rán)贳酒(shì)大泽之陂(bēi)每酤留饮(gū)酒雠数倍(chóu)乃绐为谒(dài)(yâ)酒阑(lán)箕帚(jī)轘辕(huán)(yuán)___(zhī)乃以秦王属吏(zhǔ)日夜跂而望归(qǐ)击筑(zhú)献飨军士(xiǎng)黥布(qíng)荥阳(xíng)___(yì)(jī)颍阳(yǐng)氾水(fàn)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___诸吏(轻视);昌邑未拔(攻下);摄衣___,延上坐(提,道歉,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去辄烧绝栈道(断);汉王复入壁(营垒);与___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水的北面);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意豁如也(……的样子)。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
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繇”通“徭”。
3)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诎”通“屈”。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卤”通“掳”,“憙”通“喜”,“解”通“懈”。
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通“安”。
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内”通“纳”,“距”通“拒”。
7)乃___为义帝。
“详”通“佯”。
8)兵罢戏下。
“戏”通“麾”。
9)不如决策东乡。
高中语文4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学案
高祖本纪班级: 学生某某: 得分: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教学重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认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2.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
自学检测:1.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③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④因以文谕项羽 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 .①②③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解析 ①“案”同“安”,②“内”同“纳”,③“距”同“拒”,⑤“详”同“佯”。
答案 A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看不起 B 夺其军,可.四千余人 可:大约 C .欲止.宫休舍 止:居住 D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 卒:同“猝”,突然 解析 D 项,卒:士卒答案 D3.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 系颈以.组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B ⎩⎪⎨⎪⎧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C ⎩⎪⎨⎪⎧ 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D ⎩⎪⎨⎪⎧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X 良遂略韩地车睘辕解析 者: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可不译。
A 项,以:介词,用/动词,认为;B 项,则: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就;D 项,因:介词,乘机/介词,凭借。
答案 C4.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诽谤..者族B .鲁为楚坚守..不下 C .军吏士卒皆某某..之人也 D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解析 A 项指“公开批评,议论”;C 项指“崤山以东”;D 项指“没有出息”。
答案 B5.下列与例句中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会项伯欲活X 良A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B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C .沛公从百余骑D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解析 其中“活”与“从”均为使动用法。
(2021年整理)《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
(完整版)《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高祖本纪》导学单1(三单导学 2)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现象。
2.分析刘邦人物形象,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体会《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教学时数] 3课时预习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大泽之陂.( )须髯.( )泗.水( )狎侮..()贳.酒()每酤.留饮( )酒雠.数倍()折券弃责.()繇.()单父.()乃绐.为谒.( )好相.人( )郦食其...( )摄.衣( )荥.阳( )黥.布()章邯.( )啖.以利()玺..符节( )属.吏( )献飨.军士( )戏.下()跂.而望归()垓.下()深堑.()玉卮.()击筑.()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2)高祖常繇咸阳(3)遂坐上坐,无所诎(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8)兵罢戏下(9)不如决策东乡3.根据刘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点,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主要内容。
《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和名句。
2、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3、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相关知识:
1、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述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
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夸,对“恶”不隐讳。
“不虚美,不隐恶”
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
史德。
2、互见法
互见法是司马迁为适应纪传体的需要而创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
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相补。
互见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
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刘媪()须髯()贳酒()大泽之陂()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乃绐为谒()()酒阑()箕帚()。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导学案2
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地翻译课文。
2. 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分析刘邦胜利的原因。
预习5—14节,完成下列题目。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2.诸吏人皆案堵如故()3.无内诸侯军()4.乃详尊怀王为义帝()5.四月,兵罢戏下()6.不如决策东乡()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夺其军,可.四千余人()2.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3.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4.二世使使者斩以徇.()5.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7.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8.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9.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四、一词多义。
1.因(1)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2)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3)因袭攻武关,破之()2.以(1)系颈以组()(2)乃以秦王属吏()(3)欲以求封()(4)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5)去则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6)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沛公引兵西()2.欲约分王关中()3.秦王子婴素车白马()4.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5.沛公然其计,从之()6.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7.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六、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指出。
导学案 高祖本纪(教师版)
《高祖本纪》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笔下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因文悟言,积累常见文言现象,。
2.认识体会《史记》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3.感悟文本,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
4.了解司马迁首创的互见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ǎo )须髯(rán)贳酒(shì)大泽之陂(bēi )每酤留饮(gū)酒雠数倍(chóu )乃绐为谒(dài )(yâ)酒阑(lán )箕帚(jī)轘辕(huán )(yuán )玉卮(zhī)乃以秦王属吏(zhǔ)日夜跂而望归(qǐ)击筑(zhú)献飨军士(xiǎng )黥布(qíng )荥阳(xíng )郦食其(yì)(jī)颍阳(yǐng )氾水(f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昌邑未拔(攻下)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去辄烧绝栈道(断)汉王复入壁(营垒)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水的北面)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意豁如也(……的样子)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繇”通“徭”(3)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诎”通“屈”(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卤”通“掳”“憙”通“喜”“解”通“懈”(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通“安”(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内”通“纳”“距”通“拒”(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8)兵罢戏下“戏”通“麾”(9)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度:古义“远大的抱负”今义“气量宽宏能容人”家人: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作业: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2)诽谤者族诽谤:古义“非议国政”今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渐:古义“渐渐”今义“稍微”(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山东:古义“崤山、函谷关以东”今义“山东省,省份名”(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古义“没有赖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课前预习检查与反馈三、熟读全文四、用简练短语概括文章情节:教师明确:刘邦出生:蛟龙俯身而出世,写出了刘邦的不凡。
《高祖本纪》导学案 共5课时
《高祖本纪》导学案制作人岳建华审核人高二语文组使用时间2017年5月1日【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文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2.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3.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第一课时【预习导航】1、知识链接互见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互补。
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
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叙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张,对“恶”不隐讳。
司马迁记叙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不做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讲清人物言谈行事,以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依据事实,给予客观的评价。
如本文写刘邦,他既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处理问题的才干;又有奸诈圆滑、不讲信义的性格毛病。
“不虚美,不隐恶”,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
不仅需要眼光,而且需要胆量和气魄。
2、浏览课文,划分文章内容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阅读1-4段,你认为高祖是个怎样的人?【问题探究】1、结合注释,翻译理解1-4段。
2、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①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②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③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④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3、为什么要神化刘邦的出身?4、1—4节介绍了刘邦的哪些情况,体现刘邦怎样的特点?5、划出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概括刘邦性格。
6、对比刘邦、项羽瞻望秦始皇的车驾、仪仗●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泽之陂()繇()乃以王属()吏章邯()徇()献飨()军士轵()道垓()下玉卮()媪()狎侮()酤()箕帚()踞()床长揖()荥()阳轘辕()黥()布跂()崤()山郦食其()贳()酒雠()绐()()饮二、通假字(1)诸所过毋得掠卤,人憙,军解“卤”通“”“憙”通“”“解”通“”(2)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3)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诎”通“”(4)无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无”通“”“”通“”“距”通“”(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7)不如决策东乡“乡”通“”(8)高祖常繇“常”通“”,曾经。
“繇”通“”,服役。
(9)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通“”,不迁动,不变更。
(10)非有所侵暴,无恐“无”通“”(11)兵罢戏下“戏下”通“”三、特殊句式1. 句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此三者,皆人杰也2. 句此其所以为我擒也3. 句遇越(于)昌邑又与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4. 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诸将过此者多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5. 固定格式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是以兵大败四、古今异义(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家人:“”今义:“家庭成员”作业:“”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2)诽谤者族诽谤: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今义:限制使不出围(4)始大人常以臣无赖无赖: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5)稍征关中兵以自益稍:今义:稍微(6)吾视沛公大人长者大人:今义:成人;敬辞,称长辈(7)军吏士卒皆之人也:今义:省五、词类活用1.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降.章邯()会项伯欲活.良()沛公从.百余骑()2.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父老苦.苛法久矣()沛公然.其计()3.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欲约分王.关中()王子婴素车白马....()都.城()诽谤者族.()4.项羽与宋义北.救()夜.往见良()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5.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高祖竟酒,后.()吕媪怒.吕公曰()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6.及见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六、一词多义(1)相吕公者,好相人(动词,)无如季相(名词,)相与共尊汉王为皇帝( ) 苟富贵,无相忘()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2)固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吕公因目固留高祖()(3)引因重敬之,引入坐()沛公引兵西()(4)辄去辄烧绝栈道()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5)解沛公以樊哙、良故,得解归()项羽解而东归()⑹因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良遂略地轩辕()蒙故业,因遗策()七、虚词积累(1)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2)因高祖因狎侮诸客()因与俱攻军()因良遂略地轘辕()(3)以乃以王属吏()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表关系)八、其他重点词语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昌邑未拔.()摄.衣之,延.上坐()二世使使者斩以徇.()乃以王属.吏()非有功伐.()还军.霸上()去辄烧绝.栈道()汉王复入壁.()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起为太上皇寿.()父兄不能给.()可.四千余人()意豁如.也()九、在括号给加点的字词注音,在横线上解释课文中加点的字词。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媪.()。
其先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而龙颜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生..,不事家人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好...无所不狎侮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纵观..曰:“嗟..,观皇帝,喟.()然太息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令诸大夫曰:..,主进“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
”..,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沛公引兵西,遇越昌邑,因与俱攻军,战不利。
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并之。
与将皇欣、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
西过高阳。
郦食其......()为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乃求见说.沛公。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
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不宜.踞见长者。
”于是沛公起,摄衣之...,延.上坐。
食其说沛公袭留,得积粟。
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留兵,与偕攻,未拔。
西与将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
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南攻颍阳,屠之。
因.良遂略地轘辕。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
及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
沛公以为诈,乃用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又与军战于蓝田南,益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人憙.,军解.,因大破之。
又战其北,大破之。
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王属.吏.,遂西入。
欲止.宫休舍,樊哙、良谏,乃封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王。
或说沛公曰:“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
沛公左司马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项羽。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无伤。
项羽遂西,屠烧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
”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城。
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都.南。
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
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是迁.也。
军吏士卒皆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解而东归。
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越期会..而击楚军。
至固陵,不会。
楚击汉军,大破之。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用良计,于是信、越皆往。
及贾入楚地,围寿春,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兵而迎(之)武王,行屠城父,随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
立武王布为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
项羽之卒可.十万。
先合..,不利,却。
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鲁为楚坚守不下。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还至定,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
臣等以死守之。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高祖置酒南宫。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与天..。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齐人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
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成。
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如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