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计算题

合集下载

《环境规划》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P1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目标纲要法P23将资源,重大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综合发展的纲要。

既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生成果发展生产,又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3.可持续发展P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

4.环境预审制度P35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在项目立项阶段进行审批的一项政策法规型管理制度。

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的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P112.按规划期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P143.按环境要素划分,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P154.我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制度是、、。

5.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56.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P2三.判断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治资源破坏,从而保护环境(√)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鼓励经济增长,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3.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是5-10年。

(×)长远10年,中期5-10 P144.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最新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库

最新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库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试题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专科《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考试卷课程号(2630160)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20分)1、环境规划:2、环境质量评价:3、基本环境容量:4、环境管理:5、“一控双达标”: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计40分)1、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变化形式和特点是什么?2、工业污染源调查有哪些主要内容?3、环境管理的任务和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4、区域环境规划方案制定的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5、环境规划编制程序。

三、理论分析计算题(每小题8分,计40分)1、已知某县1995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3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250吨,2000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4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275 吨;若到2010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用弹性系数法求那时COD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某造纸厂使用矩形排水渠排水,现测得水渠宽度0.6m,水深是0.7m,平均流速0.12m/s,COD浓度145mg/L(g/m3),求该厂年排放COD总量。

、S-P模型的基本方程为:请回答S-P模型的假设是什么。

4、下表是高斯模式的浓度扩散公式汇总。

请填写出其适用条件。

5、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划某城市有 3 个工厂排放污水,拟集中于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

已知工厂的污水排放量,输送每一方污水的每公里费用Ci,试决定污水处理厂的坐标位置,使总输水投资最小。

项目食品厂酿造厂造纸厂Qi污水量(m3/d) 420 350 750Xi 20 80 90Yi 30 100 10Ci($/km.m3) 1.2 1.5 0.8表污水处理厂位置求解的表格形式和结果求解结果:污水处理厂位置的坐标:6.7108,3.6036时,使总输水投资为最小,年输水费7899元。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试题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专科《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考试卷课程号(2630160)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20分)1、环境质量:2、环境: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4、环境规划指标:5、环境质量指数:二、简答题(第1小题4分,第5小题10分,其余小题8分,计40分)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是哪些制度?2、环境规划管理的工作程序3、环境规划必须依据哪些预测做出?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5、请说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

环境工程设计第四章计算题公式总结

环境工程设计第四章计算题公式总结

第四章计算题1.“以新带老”削减量的计算课本P62 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实施治理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以新带老削减量),统称为“三本账”。

「例」某企业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并增容,现有SO2排放量是100t/a(未加脱硫设施),通过技改后,SO2产生量为120t/a,安装了脱硫设施SO2最终排放量为40t/a。

请问:以新带老的削减量为?解:本题以新带老削减量的含义:原有锅炉加上脱硫设施后,SO2排放量比原来未加脱硫设施时SO2排放量减少了多少。

脱硫设施的脱硫效率:(120-40)/120=66.7%原有锅炉加脱硫设施后的排放量为:100*(1-66.7%)=33.3t/a以新带老削减量=100-33.3=66.7t/a「例」原产品产量3000吨,产生COD150吨,技术改造扩建后,产品年产量5000吨,每吨产品耗水量不变,产生COD100吨,问以新带老的量?解:以新带老的削减量为150-(100/5000)*3000=90吨2.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实测法:Gj=KCjQTGj:废水废气中j种污染物的排放量tK:单位换算系数(废水10-6,废气10-9)Cj:j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Q:单位时间废水或废气的排放量m3/hT:污染物排放时间,h课本「例」P64「例」某厂共有两个污水排放口,第一排放口排放废水400t/h,COD的平均浓度为300mg/L,第二排放口排放废水500t/h,COD的平均浓度为120mg/L,该厂全年连续工作,求该厂全年COD的排放量。

解:该厂全年工作时间365*24=8760hGcod=(400*300*10^-6+500*120*10^-6)*8760=1576.8t/a物料衡算G投入=G产品+G流失课本「例」P65,66,67关于例题4-4,以Cr为衡算对象G投入就是铬铁矿粉真正转化的Cr的质量,不要忘记乘以转化率G产品就是生产的重铬酸钠中Cr的质量,不要忘记乘以其纯度G处理就是回收的废水中的Cr的质量G流失包含废水中未回收的Cr和废渣中的Cr「例」某电镀企业每年用铬酸酐4t,其中约15%的铬沉淀在镀件上,约有25%的铬以铬酸雾的形式排入大气,约有50%的铬从废水中流失,其余的都损耗在渡槽上,则全年从废水中排放的六价铬是()t(已知:铬元素原子量为:52)解:CrO3中的分子量比值52/100废水中排放Cr:4*50%*52%=1.04t3.废气排放计算(1)锅炉燃料耗量计算B=D(i”-i’)/(Qη)B:锅炉燃料耗量I”:锅炉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蒸汽热焓值i':锅炉热晗值,给水温度20摄氏度时,i'=83.75kJ/kgQ:燃料应用基的低位发热值η:锅炉的热效率(2)理论空气需要量固体燃料理论空气需要量:V0=8.89wc+26.5wH+3.33wS-3.33wO(注:此处的w是带有百分号的)(3)燃烧产生的烟气量:Vy=1.866wc+0.7wS+0.8wN+1.24wW+11.1wH+1.016αV0-0.21V0 +1.244GmwW:水的百分含量Gm:使用1kg雾化燃油的蒸汽量,kg。

环评计算题

环评计算题

环评计算题
环评计算题是环境影响评价(EIA)领域中的一种常见题目,主要涉及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环境影响程度、环境容量等方面的计算。

在环保审批、项目设计和管理过程中,环评计算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技巧。

一、环评计算题的类型与解题方法
1.类型:根据计算对象,环评计算题可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计算、生态环境影响计算、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等。

2.解题方法:主要包括数学建模、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

二、提高环评计算题解题效率的技巧
1.熟悉公式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各类环境质量指标、生态环境影响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以便快速解题。

2.善于查阅资料: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专业书籍等资源,查找相关计算参数和数据。

3.善于归纳总结:将相似类型的计算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环评计算题实战案例分析
1.案例一:某工程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1)确定排放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源
(2)收集相关数据,如工程规模、生产工艺、排放标准等
(3)根据公式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4)分析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
2.案例二:某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计算
(1)确定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2)收集相关数据,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3)采用数值模拟或生态学模型计算生态环境影响程度(4)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提出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四、总结与建议
1.掌握环评计算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2.注重实战训练,积累经验,形成解题思路。

3.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环境规划学复习题

环境规划学复习题

一、填空1.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的显著特点。

2.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

3.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污染源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

4.环境系统能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

5.若将环境承载力看成一个函数,那么它至少包含3个自变量:时间、空间、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

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技术常用的一个典型示范。

7.维持人类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协调共生关系的充要条件是从其外部环境不断获取负熵流。

8.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9.环境规划目标是通过环境指标体系表征的,后者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

10.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

11.环境评价主要由评价对象与指标、评价准则、评价方法3个相互联系的技术要素构成。

12.规划期内平均能耗量增长速度与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称为能耗弹性系数。

13.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中城市家庭炉灶和低矮烟囱分布不均匀的面源通常用箱式模型进行预测。

14.环境规划决策具有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

15.环境规划中,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决策分析技术方法大体包括:费用–效益(效果)分析、数学规划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3种基本类型。

16.水质、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17.我国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主要是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开展的。

18.水污染控制单元是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的可操作实体。

19.按照污染物性质可将水环境容量分为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3类。

20.《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

城市绿地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绿地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绿地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 调查与评价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B 参与研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布局结构C 研究、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D 确定城市主色调2、以下哪种绿地类型属于公园绿地()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综合公园D 附属绿地3、城市绿地率的计算公式是()A 城市绿地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0%B 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0%C 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100%D 城市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规划区面积×100%4、下列关于城市绿地布局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A 块状绿地布局便于居民使用B 带状绿地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通风C 楔形绿地布局有利于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市中心D 混合式绿地布局不利于城市景观的多样化5、城市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隔音降噪B 防风固沙C 美化城市D 提供游憩6、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确定绿地指标时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城市性质B 城市规模C 人口密度D 城市历史7、以下哪项不是道路绿地的组成部分()A 分车绿带B 行道树绿带C 交通岛绿地D 宅旁绿地8、居住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A 25%B 30%C 35%D 40%9、城市广场绿地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 以人为本B 突出文化内涵C 追求高大气派D 注重生态效益10、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是()A 公园绿地B 生产绿地C 防护绿地11、以下哪种植物不适合用于城市道路绿化()A 悬铃木B 夹竹桃C 银杏D 杨树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树种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因地制宜B 速生树种为主C 乡土树种为主D 乔灌草结合13、下列关于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A 可以作为地震时的临时避难场所B 可以作为火灾时的隔离带C 可以作为洪水时的蓄洪区D 可以完全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14、城市中面积最大的绿地类型通常是()B 防护绿地C 生产绿地D 附属绿地15、以下哪项不是城市绿地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经济性原则D 创新性原则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绿地的分类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_____。

环境经济学习题答案(计算题)

环境经济学习题答案(计算题)

P220题 目
1.假设MNPB=100-0.5Q,MEC=0.4Q (1)用试错法试验三种排污标准和罚款的组合,看他
们是不是最优的,计算各种情况下的福利损失。 (2)计算最优排污标准和相应的罚款。
解:如下图,假设罚款为H1
成本或效 益
H2
F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EC D
C B
O
E
S
We
Ws
罚款H1 MNPB
经济活动水平
MC=P MC=500
所以 q=5
(2)E(U)=(1000-100*5)*5/2=1250
P172 解:(1)先求q=8p-0.2p^2的导数
则有:0=8-0.4p,解得p=20 将p=20带入q=8p-0.2p^2得到q=80.
(2)按题目要求, 需令MC=2(160- p)=40p-800, 则有p=1120/42=26.7
• (3)MUC=4-2=2
• 第三题
• (1) 8-0.4q1=[8-0.4(20-q1)]/1.1

q1=10.48 q2=9.52
• (2)MUC1=8-0.4*10.48-4=-0.192
• MUC2=8-0.4*9.52-4=0.192
第五题
总需求曲线等于个人需求曲线加总:p=1000-100q
(2)MC甲+MC乙=30,即0.5W+W=30,则W=20, 所以甲为10,乙为20
(3)平均分配时即甲=乙=15,所以15=0.5W.W甲
=30,W乙
=15,所以
15+30=45=W总2
所以:W总2-W总1=45-30=15
P231
• (1)MC1=MC2 • 200Q1=100Q2 • Q1+Q2=21 • 联立上式,解得Q1=7,Q2=14 • (2)T=MC1=MC2 ∴T=1400 • (3)R=T[(20-Q1)+(20-Q2)=26600

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业答案,DOC

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业答案,DOC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1、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0.83,0.76,0.89,0.73,0.92,0.81,0.92,0.75,0.88,0.79,0.90,0.84s56.91,57.13,57.21,57.36,57.41,58.49,58.56,59.11,59.76,60.31,试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是否有应舍去的数据。

解: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取显著水平05.0=∂得616λ.0(==10,,05⨯).22.118.2偏差最大的数60.31,检验该数所以没有应舍去的数据。

3、有一组3因子数据:x1=(1,3,4,5),x2=(0.2,0.3,0.4),x3=(32,35,36),试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

解:设a、b各生产想x、y,可获得利润最大。

目标函数:y=max+60Z100x约束条件:⎪⎩⎪⎨⎧>>≤+≤+0,0563.01.0721.02.0y x y x y x5、某城镇为防止附近河流富营养化,需消减其排放到河流中污水的含磷量。

按环境标准,该城镇每年排磷总量要求控制在1000kg 。

现该城三个污水处理厂磷排放每天各为1000kg 、500kg 和2000kg 。

所以得:xlg+=.2-y lg593945.8将题中的x值代入式中得y’值:作业2某地区有甲、乙、丙三个工厂,年废水排放量与污染物监测结果如表所示。

若废水排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悬浮物250mg/L,BOD560mg/L,酚2.0mg/L,石油类20mg/L。

试确定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主要污染源是:甲厂,主要污染物是:BOD 5 第七章、流域水环境规划 作业3有一河段长x =2km ,流量Q P =3.4m 3/s ,C P =1mg/L ,断面平均点进行入河有机污染物的消减,4个污水口基本情况如图所示,河流规划,目标预定BOD 5最高5mg/L ,Do 最高6mg/L 。

环境规划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规划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规划作业第三次作业:1、已知某工业基地位于一山谷地区,计算的混合高度h=120m, 该地区长45km ,宽5km ,上风向的风速为2m/s ,SO 2的本地浓度为0。

该基地建成后的计划燃煤量为7000t/d,煤的含硫量为约3%,SO 2的转化率为80%。

试用单箱模型估计该地区的SO 2浓度。

2、在东经104 °,北纬31°的平原城市远郊区有一工厂,厂内烟囱高Hs=110m,出口直径2m 的排气筒排出烟气量Q=400000m 3/h ,烟气出口温度t=150℃,SO 2的排放量400kg/h 。

在2009年6月25日北京时间13时观测到的气象状况为:气温35℃ ,云量2/2,风速3m/s ,气压100000Pa ,试计算烟囱下风向3000m 处地面轴线浓度。

【解】烟囱的有效高度h Hs H ∆+=,其中m Hs 110=烟气热释放率据题意,可取332.0=o n ;5/31=n ;5/22=n有,m u h Q n h n n h 4.18831106.10572332.015/25/31210=⨯⨯⨯==∆-- 故m h Hs H 4.2984.188110=+=∆+=由云量2/2;太阳高度角>650;风速3m/s ;得大气稳定度等级为B 。

此时,50.4033000396353.0865014.011=⨯==αγσx y 83.36130000570251.009356.122=⨯==αγσx z则烟囱下风向3000m 处的轴线浓度为3、一河流上游来水中COD=14.5mg/L ,流量Q p =8.7m3/s ;河段中一污水排放口源强COD=58mg/L , 排放量Q h =1.0m3/s。

排污口下游有一水质监测点,若排污口至水质监测点间的水质混合均匀,且排污口至水质监测点COD 的削减系数k=0.2,试求水质监测点处的COD 浓度。

【解】根据题意,COD 的削减系数k=0.2。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计算题.docx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计算题.docx

1>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钢铁行业水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 13456-2012)废水排放口监测数据排水口废水排放量/t・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1悬浮物COD挥发酚氧化物石油类硫化物11801812771000.0580.086 6.10.46 29286438191580.0310.016 6.00.35 314664073390.0210.003 5.50.19 466737001961070.0420.037 5.20.15根据GB 13456-2012各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污染物悬浮物COD 挥发酚氤化物石油类硫化物排放标准/mg^L150 60 0.5 0.5 5 —根据公式GiC77p n =-^-xQ. =—xl801812 = 2774790.48 t/aC。

]50^xl801812 = 209010.192t/a同理,计算得到下表排水口Pij悬浮物COD 挥发酚氤化物石油类硫化物1 2774790.48 3003020.00 209010.19 309911.66 2198210.64 —2 35474193.16 8976890.07 575759.16 297166.02 11143725.60 —3 214094.40 95316.00 6158.88 879.84 161304.004 26160904.00 11901431.67 560590.80 493853.80 6940648.00 —P总111497858.36= ^xl801812 = 3003020t/a根据表格可知:对于污染源K2〉K4>K1>K3,所以主要污染源为第2污染源;对于污染物K1>K2>K5>K3>K4,所以主耍污染物为悬浮物。

2、某水域经五次监测溶解氧的浓度:5.6mg/L, 6.1mg/L, 4.5mg/L, 4.8mg/L, 5.8mg/L,用内梅罗法计算溶解氧的统计浓度值是4・95mg/LPn亦=4.5加g/厶(由于溶解氧越高,水体越干净,因此选择溶解氧最低值作为Pn和)(5・6 + 6・1 + 4・5 + 4・8 + 5・8)徳/厶=5.36卿/厶方法一: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选用溶解氧第II类标准5. = 6mg / L导专“75max5 晋二晋= 0.8931内=J«nJ2+(U)2 = J0.8932; 0.752 = ° 825p内=1内xSj = 0.825 x 6加g IL- 4.9 5 mg / L即:溶解氧的统计浓度为4.95mg / L方法二卩内=(竝J+(几_w_ LxD408 50x5000t / m 2 • d408X1X106 50x5000x24x3600g / m 2 •s = 0.0189g / m 2c = c° +QLuH0.0189x50 >2x750 )= 0.0116m 5 / L3、试按下表给定的数据计算某处的大气质量指数,分别采用单因子环境质量指 数,均值型,加评价因子 飘尘so 2NO X CO 日均浓度/mg*m 30.22 0.32 0.13 5.20 评价标准 0.25 0.25 0.15 6.70 计权系数0.20.50.2 0.1飘尘2豊嚨加(2)均值型综合质量指数:1 "1/均=—工厶=—(0.88 + 1.28 + 0.87 + 0.78) = 0.9525ni=\ 4 (3)加权型综合质量指数:/=£ 比厶=0.2x0.88 + 0.5x1.28 + 0.2x0.87 + 0」x0.78 = 1.068 /=! (4)内梅罗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G = I 均=0.9525= 1.1284、已知某工业位于一山谷地区,计算的混合高度h=750m,该地区长50m,宽 5km,上风向风速为2m/s, SO2的本地浓度为0.011mg/L o 该地区建成后的计划 燃煤量为8000t/d,煤的含硫量约为3%, SO?的转化率为85%,试用单箱模型估 计该地区的S02浓度。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

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环评基础知识计算题

环评基础知识计算题

1、SO排放量计算:G=BS D 2 (1一)G:产生量,kg/h ; B:燃煤量kg/h S :煤的含硫量% D :可燃煤的比例 % :脱硫率%2、燃煤烟尘排放量:Y=B A D (仁)Y:烟尘排放量 B :燃煤量A :煤的灰分含量 % D :烟尘占灰分的比例 % :除尘率%例题:1、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 SO排放量:Q=6000<1%80%2><1-15%)=81.6kg/h=22667mg/s2、某工厂建一台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耗煤量为500t,引风机风量为15600m3/h , 全煤的含硫量0.2%,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为81%,脱硫设备的二氧化硫去除率为75%,请计算SO2的排放浓度。

解:500000*0.2%*81%*2*(1-75%)3、一工厂,年燃煤量100万吨,煤的含硫量0.98%,可燃硫占全硫量的88%项目上脱硫设备后去除率45%求项目二氧化硫产生量和排放量解:产生量(万吨/a) : 100*0.98%*88%*2 排放量:产生量* (1-45%)4、某厂一台锅炉(烟气量占灰分量的 50%),除尘效率为85%,用煤量为5t/a,煤的灰分为25%,煤的含硫量为2%,求该锅炉S02、烟尘的排放量。

3、总量控制例题:1、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 220mg/L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去除率50%三类水体标准为100mg/l。

请提出该厂COD^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并说明理由。

解:思路:万吨转吨104; mg转吨10-9;升转吨10-3,水密度为1g/cm3,1吨水=1000 千克水=1立方米水=1000升水1、处理前 COD^放量:200X104X103>220X10-9=440 吨/ 年2、处理后排量:44021-50%)=220吨/年3、若达标则排放量为:200 204203200 20-9 =200吨/年则总量控制建议指标w 200吨/年此处若处理后的排放量 <达标排放量,则总量控制指标选取处理后排量;解:思路:万吨转吨104; mg转吨10-9;升转吨10-3,水密度为1g/cm3,1吨水=1000 千克水=1立方米水=1000升水1、处理前 COD^放量:2002042220 20-9/10-3)=200 204>22020320-9=440 吨/ 年。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习题1(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习题1(1)

1.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 D )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人类2.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B )A. CO2B. SO2C. O3D. CH43.在诸多生态因子中,有一个生态因子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称为(C )A.限制因子B.直接因子C.主导因子D.间接因子4.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是( B )A.群落B.本底C.生态单元D.镶嵌体5.格林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中,“C”代表(A )A.烟雾系数B. SO2实测浓度C.污染系数D. CO2平均浓度6.目前在中国能源的生产结构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C )A.石油B.天然气C.煤炭7.在城市人口年龄结构中,幼龄级的个体数很少,而老龄级的个体数却相对地较大,同时大多数个体已过了生育年龄,这一结构模式为(D )A.增长型B.稳定型C.平衡型D.衰退型8.大气圈中属于非均质层的是(B )A.对流层B.热层C.平流层D.中间层9.德国化学家利比希研究指出作物的产量常常不是被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所限制,而是受那些只需要微量的营养物质所限制,这一定律被称为(A )A.最低量定律B.阿伦定律C.耐受性定律D.贝格曼定律10.1955年引起日本痛骨病事件的重金属元素是(C )A.铬B.汞C.镉D.铅11.植物受大气污染时,受害症状一般首先出现在( B )A.根部B.叶片C.茎部12.属于生产者的是( A )A.绿色植物B.草食动物C.腐食性动物D.肉食动物13.现阶段影响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的内在因素是(D )A.土地制度B.人口政策C.社区环境的影响D.迁居者的需求14.对人而言,判断一种声音是否是噪声的主要依据是(C )A.频率B.振幅C.主观评价D.波长15.在生态效率中,净产量与摄入量之比称为(D )A.营养级产量效率B.光合作用效率C.消费者同化效率D.生态生长效率16.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的主要功能是(A )A.美化和净化环境B.木材生产C.生态旅游D.增加经济收入17.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层的综合指标是(C )A.持续度B.发展水平C.满意度D.协调度18.沉积循环的主要蓄库是(A )A.土壤圈和岩石圈B.水圈和土壤圈C.大气圈和水圈D.生物圈和岩石圈19.逻辑斯蒂方程中的参数表示的意义是(B )A.种群出生率B.环境容纳量C.种群死亡率D.环境阻力20.在无主导风向区进行城市规划,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置在(D )A.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之外B.居住区的上风向C.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D.污染系数最小方位或最大风速的下风方向二、填空21.人口在城市中的水平空间上的数量状况或分布状况称为城市人口的(分布格局)。

最新环境规划学试题

最新环境规划学试题

最新环境规划学试题环境规划学一、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分:经济制约性、协调性、环境制约性。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2.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力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部分:资源供给指标、社会影响指标、污染容纳指标3.环境本身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杂系统4.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型、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5.环境规划指标类型主要采用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分析,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6.环境预测类型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性预测、规划协调性预测。

7.环境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8.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9.环境-效益评价货币化技术方法大体有三类: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法10.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教学规划决策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11.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12.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级城市生态子系统。

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大气环境质量描述。

13.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4,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水资源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15.五库结构系统,包含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文本库和知识库。

二、名词解释: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阙值。

环境规划题目汇总--删减第二版

环境规划题目汇总--删减第二版

1、什么是环境容量?答: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答:某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极限值(阈值)。

环境承载量:某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对他)的作用量3、简述环境承载力理论答:环境承载量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是有限度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应超越环境承载力,否则将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应通过规划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方案。

4、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状态的熵变类型?(可参考课本P45的答案)答:熵变方程:ds=d i s+d e sd i s---人地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熵。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d i s≧0(可逆过程=0,不可逆>0)d e s---人地系统和外界的熵交换(可正、可负、可零)ds---人地系统的熵变,可以衡量人地关系状态的变化ds<0 熵值降低---稳定、有序---协调共生ds>0 熵增---混乱、无序---人地冲突ds=0 熵值不变---维持原有状态---警戒协调ds=? 熵变无规律---方向不定---混沌1、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应遵守哪些原则?(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3)应当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4)应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5)能作时空分解和定量化3、什么叫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4、设计环境规划方案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善用信息,紧指目标(2)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根本途经(3)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的政策法规第三章(李俊杰、张亦楠)1、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2、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是什么?1.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施:(1)规划部门内部的协调和调整(2)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调整(3)与区域周围邻近地区间的协调和调整(4)与国家办事机构的协调和调整2.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1)制定资源利用开发标准(2)统计报表制度(3)依法控制保证规划的实施3.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1)协调发展规划方法的研究(2)生态工程工艺的研究3、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由: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名词解释4、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区划。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

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