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
南国农
理念 和
策略
途径 三重
融合
目标
中国特色
和而不同
框架A
为
求同存异
三化
框架B
教育技术 理论体系
贵
三防
1、理念:“和为贵”——《论语 ·学而〉
“和”:和平、和谐、和善、中和。 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和基本精神。 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人们处理难题的总 原则。
为什么会想到建立这种理念?
▲ 强调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 应用为核心。 ▲ 强调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 ▲ 强调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 教育思想理论的融合。
中美教育技术之不同
中国的教育技术 美国的教育技术
研究取向
研究重心
重学科建设
以现代教育媒体 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
重问题研究
以学习过程 / 教学设计 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
研究范围
5、目标: 建立中国特色教育技术 (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
信息化 教育理 论体系
总论 基础论 技术论 模式论 方法论 管理论
总论: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功能、发展。 基础论:信息化教育媒体理论、过程理 论、系统优化理论。 技术论: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 源开发、教学系统设计。
模式论: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远程教育 模式,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模 式。 方法论: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法、教学方 法、研究方法。 管理论:信息化教育管理体制、专业建设、 评价。
( 2009.3.20《中国教育报》)
4、融合:
实现已有两类理论 体系框架的融合
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发展 开辟时期 多元发展时期 重构时期 80年代初—90年代初 90年代中—新世纪初 2005年—现在
框架A:主要以美国 AECT 教育技术 94定义为依据建立的理论体 系框架 框架B:主要在不断总结本国理论研 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 的理论体系框架。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 的学与教理论和实践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的理论和实践
3 · 三化 2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化。 ☆ 有关西方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 ☆ 学科本身基本理论的深化。
日本教育工学
《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 《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 《菜根谭》
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之道
日本经济复苏
“ 左手拿《论语》,右手 拿算盘。”
两类体系框架交融互补:当前的主 要趋势。 明显事例:(何克抗、李文光) 第二类:积极吸纳了美国教育技术的 核心理论—教学设计,作 为自己的组成要素。
第一类:结合我国的国情,在三方面做 了一些扩展: (1)强调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和 信息技术的支持。 (2)把研究对象由学习过程和学 习资源扩展为教与学的过程 和教与学的资源。 (3)强调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优化 教与学。
3· 2 (二)发展中的问题 1·
(1)理论建设方面:名称、定义、 定位、起点、理论体系等问题。
(2) 实践应用方面 ★ 如何把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 潜能和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 什么是能够真正把互联网与教学、 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 ★ 什么是医治网络疾病的有效处方?
3· 3 1·
特色:
相同之处:
(1)目的都是实现教学优化; (2)分析处理问题方式都是利用 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 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 理论、方法,去干预教学过 程。
不同之处:主要是研究范围有所不同。 一个是:一切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一个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 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 相结合的理论体系 异:非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为 中心的理论体系
★ “和为贵”包含了我的信奉和推崇/人生 追 求。 ★ 张艺谋获名誉博士荣衔的启示。
2wk.baidu.com策略: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 当今世界人们解决难题的 有效处方。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 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 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 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 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 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哈佛大学的讲演)
3、途径:三重、三化、三防 3· 三重:基础、前沿、特色 1
3· 1 基础:基本概念 1· 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基本理论:
◎ 现代教育媒体理论 ◎ 现代媒传教学理论 ◎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3· 2 前沿: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发展中的问题 1· (一)学科研究的新发展
潘基文: 用《论语》名句,规范言行, 引领人生 杨叔子: 博士生必须会背《论语》前七篇, 否则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多元智能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理论 创新推广理论 最小代价 与绩效理论
理 论 基 础
中国古代 儒、道、法家 教育思想 陶行知 教育思想
3 · 三防 3
☆ 西方中心,依附理论。 ☆ 浅尝辄止。 ☆ 学术腐败。
谢 谢!
西方中心主义:
一种研究,如果与西方理论与方法有差 异,不符合西方的学术规范,价值标准, 没有大量引用西方学者的论点,就是非科 学的,不成熟的。失去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崇尚流行于西方的潮流。
教育依附理论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学术 领域存在不可避免的依附甚至依赖, 这样一种文化和学术领域的“国际格局” 短时内不可逆转。
(美)阿尔巴特教授
“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 一厘米深,一英里宽。”
(《对中日论坛胡言乱语》)
“55.5%科技工作者知道自己周围研究者有 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科协2009.7.10发布的调查报告)
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 行为的通知》 “必须严肃处理七种学术不端行为,第一 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1)理论基础研究的新发展
◎ 研究焦点的转移:由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转向混合学习理论。 ◎ 心理学取向的一统天下被打 破,传播学研究在复苏。
(2) 研究领域的新发展 研究领域在扩展:由偏重学校教 育到同时关注社会教育
(3)研究心态的新发展
依附心在削弱,自信心在提升。 言必94定义的时代基本过去,走自 己道路的呼声日益增强。
南国农
理念 和
策略
途径 三重
融合
目标
中国特色
和而不同
框架A
为
求同存异
三化
框架B
教育技术 理论体系
贵
三防
1、理念:“和为贵”——《论语 ·学而〉
“和”:和平、和谐、和善、中和。 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和基本精神。 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人们处理难题的总 原则。
为什么会想到建立这种理念?
▲ 强调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 应用为核心。 ▲ 强调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 ▲ 强调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 教育思想理论的融合。
中美教育技术之不同
中国的教育技术 美国的教育技术
研究取向
研究重心
重学科建设
以现代教育媒体 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
重问题研究
以学习过程 / 教学设计 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
研究范围
5、目标: 建立中国特色教育技术 (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
信息化 教育理 论体系
总论 基础论 技术论 模式论 方法论 管理论
总论: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功能、发展。 基础论:信息化教育媒体理论、过程理 论、系统优化理论。 技术论: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 源开发、教学系统设计。
模式论: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远程教育 模式,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模 式。 方法论: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法、教学方 法、研究方法。 管理论:信息化教育管理体制、专业建设、 评价。
( 2009.3.20《中国教育报》)
4、融合:
实现已有两类理论 体系框架的融合
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发展 开辟时期 多元发展时期 重构时期 80年代初—90年代初 90年代中—新世纪初 2005年—现在
框架A:主要以美国 AECT 教育技术 94定义为依据建立的理论体 系框架 框架B:主要在不断总结本国理论研 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 的理论体系框架。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 的学与教理论和实践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的理论和实践
3 · 三化 2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化。 ☆ 有关西方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 ☆ 学科本身基本理论的深化。
日本教育工学
《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 《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 《菜根谭》
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之道
日本经济复苏
“ 左手拿《论语》,右手 拿算盘。”
两类体系框架交融互补:当前的主 要趋势。 明显事例:(何克抗、李文光) 第二类:积极吸纳了美国教育技术的 核心理论—教学设计,作 为自己的组成要素。
第一类:结合我国的国情,在三方面做 了一些扩展: (1)强调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和 信息技术的支持。 (2)把研究对象由学习过程和学 习资源扩展为教与学的过程 和教与学的资源。 (3)强调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优化 教与学。
3· 2 (二)发展中的问题 1·
(1)理论建设方面:名称、定义、 定位、起点、理论体系等问题。
(2) 实践应用方面 ★ 如何把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 潜能和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 什么是能够真正把互联网与教学、 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 ★ 什么是医治网络疾病的有效处方?
3· 3 1·
特色:
相同之处:
(1)目的都是实现教学优化; (2)分析处理问题方式都是利用 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 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 理论、方法,去干预教学过 程。
不同之处:主要是研究范围有所不同。 一个是:一切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一个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 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 相结合的理论体系 异:非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为 中心的理论体系
★ “和为贵”包含了我的信奉和推崇/人生 追 求。 ★ 张艺谋获名誉博士荣衔的启示。
2wk.baidu.com策略: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 当今世界人们解决难题的 有效处方。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 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 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 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 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 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哈佛大学的讲演)
3、途径:三重、三化、三防 3· 三重:基础、前沿、特色 1
3· 1 基础:基本概念 1· 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基本理论:
◎ 现代教育媒体理论 ◎ 现代媒传教学理论 ◎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3· 2 前沿: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发展中的问题 1· (一)学科研究的新发展
潘基文: 用《论语》名句,规范言行, 引领人生 杨叔子: 博士生必须会背《论语》前七篇, 否则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多元智能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理论 创新推广理论 最小代价 与绩效理论
理 论 基 础
中国古代 儒、道、法家 教育思想 陶行知 教育思想
3 · 三防 3
☆ 西方中心,依附理论。 ☆ 浅尝辄止。 ☆ 学术腐败。
谢 谢!
西方中心主义:
一种研究,如果与西方理论与方法有差 异,不符合西方的学术规范,价值标准, 没有大量引用西方学者的论点,就是非科 学的,不成熟的。失去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崇尚流行于西方的潮流。
教育依附理论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学术 领域存在不可避免的依附甚至依赖, 这样一种文化和学术领域的“国际格局” 短时内不可逆转。
(美)阿尔巴特教授
“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 一厘米深,一英里宽。”
(《对中日论坛胡言乱语》)
“55.5%科技工作者知道自己周围研究者有 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科协2009.7.10发布的调查报告)
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 行为的通知》 “必须严肃处理七种学术不端行为,第一 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1)理论基础研究的新发展
◎ 研究焦点的转移:由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转向混合学习理论。 ◎ 心理学取向的一统天下被打 破,传播学研究在复苏。
(2) 研究领域的新发展 研究领域在扩展:由偏重学校教 育到同时关注社会教育
(3)研究心态的新发展
依附心在削弱,自信心在提升。 言必94定义的时代基本过去,走自 己道路的呼声日益增强。